教育心理学12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
【精品】XX大学《心理学》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一、名词解释1.态度:2.品德:3.道德:二、判断()1.平日里说的“人格有问题”是指品德败坏。
()2.态度是与生俱来的,与后天学习无关。
()3.一定的态度总是与一定的行为一一对应的。
()4.品德是对整个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5.品德形成总是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的。
三、填空题1.态度通常包括三种成分:、和。
其中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品德包括、、和四种成分。
2.皮亚杰首创_ 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科尔伯格采用的是。
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的三种水平是水平、水平和水平。
三、选择题1.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
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
A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B观察学习;C害怕老师的批评;D儿童有模仿的天性。
2.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3.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
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A品德;B不良品德;D不能确定;D嫁祸于人4.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B.态度的评价C.态度的情感D.态度的意向5.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B.费斯廷格C.班杜拉D.皮亚杰6.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不稳定的8.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9.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 1.这两个小孩的果实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
皮亚杰认为,随着道德认知能力 的发展,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 阶段发展到自律道德阶段的过程。
他律
(年幼者)
自律
(年长者)
二、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海因茨美丽善良的妻子不幸得了绝症。只有该 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要可以救她,但该药 以10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这对海因茨来说是个天 文数字。海因茨亲自到药剂师处恳求:“您就发发 慈悲吧,按成本价卖给我,好吗?我的妻子眼看就 没救了!”药剂师瞪大眼睛:“你说什么?按原价 卖给你?那我还做药干什么?”海因茨继续求他说: “要么我把手头上的钱全给你,就请你先把药给我, 剩余的钱我随后还,您看行吗?”药剂师一口回绝 了。海因茨无奈之下只好在深夜里偷走了那种药。
在攻击性行为的习得过程中,榜样起着重 要的作用
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
电视
电影或游戏
措施
三、自杀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比
例呈上升趋势,并且年 龄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自杀是诸种因素复杂形势的交互 作用的结果
个体身心
学校
家长
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
自杀前的警示性信号
行为上:突然逃学旷课、整天关在屋子 里… 身体上:失眠、躁动… 语言上:“现在什么都无所谓了”、 “你们再也不用为我担心了”…
三、其他有关道德情感的研究
(一)凯根的道德情感分类
焦虑 移情 责任和内疚 疲乏和厌烦 困惑和不确定感
(二)移情及其相关的心理研究
移情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 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 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 人的态度和情感能力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教师心理
教师对学生和教育事业有强烈责任 心,积极履行教育职责和义务。
耐心细致
教师需耐心倾听学生需求,细致观 察学生表现,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帮 助。
创新精神
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探 索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 效果。
教师专业成长阶段
职前准备阶段
教师在入职前需接受专业教育和培训, 掌握基本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教师心 理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
目录
• 教师角色与心理特征 • 师生互动与沟通技巧 •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
目录
• 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提升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教师角色与心理特征
教师角色定位
知识传授者
教师首要角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 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与心理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包括专业知识的更新、教育技能的提高以及心理素 质的提升。教师的心理成长则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的 健康、成熟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教 师应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学会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提升
团队合作在教师工作中重要性
03
促进教师个人和团队成长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促进彼 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和团队整体素质。
不同背景、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可以通 过团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 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 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2.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 示正面肯定属于( )。
A.接受 B.价值体系个性化 C.反应 D.形成价值观念 3.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超越原先 的学习内容。
A.知识 B.应用 C.评价目标 D.综合目标 4.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
A.二个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5.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A.心理变化 B.信息加工 C.智力活动 D.信息输入 6.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1D.有实质性影响 7.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 )。
A.个别化教学 B.指导性教学 C.合作教学 D.情境教学 8.( )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于此。
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C.测评 D.教学策略 9.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10.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略被称为( )。
A.发现教学 B.掌握学习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11.( )是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是对材料领会的一种形式。
A.转换 B.解释 C.推断 D.记忆 12.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系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
小学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课堂管理
第十二章课堂管理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一、课堂管理的概念课堂管理是建立适宜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的历程。
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
它包括教师为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
它不仅约束、控制着有碍学生学习的不良行为,而且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进学习的效果。
课堂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仅涉及课堂的所有方面,而且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它无疑是影响课堂活动效率和质量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良好的课堂管理必然成为保证课堂活动顺利进行和促进课堂不断生长的动力,不良的课堂管理无疑又是阻碍课堂活动顺利进行和影响课堂活动质量的障碍。
二、课堂管理的功能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管理,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自觉性。
课堂管理的类型放任型教学效果很差。
独断型教学效果降低民主型课堂教学效率高情感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
理智型课堂气氛显得较为庄重、严肃。
兴趣型这是指教师善于运用高超的艺术化教学,以激发学生高涨的兴趣并通过美感陶冶来进行课堂管理。
教学过程中,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而且表现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节奏感的教学语言,从而完全把学生吸引住,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
三、课堂管理的原则(一)总体原则1. 系统性原则课堂系统是有内在联系的特定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课堂系统的构成因素颇为复杂,既有物质的,又有社会心理的;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
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必须立足于课堂的整体,着眼于课堂整体的持久发展。
2. 自组织性原则教师通过发展和完善课堂内部结构及其积极的引导作用,能极大地帮助学生对课堂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予以恰当的解释,并给予更深刻的自我反省,形成其责任与自律,实现课堂的自组织。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12第十二章 学习动机
这种分类方法比早期学习动机对内外动机的两分法有了显著的 进步。
行 非自我决定 为
外在动机
自我决定
动
机
种
外部调控
内射调控
认同调控
整合调控
类
归
外部
有点外部
有点内部
内部
因
行
为
顺 从 , 外 内部奖励和 价值,有意 与个人目标
=Ms ×Ps×(1-Ps) - Mf×(1- Ps )× Ps
=(Ms - Mf) × Ps (1-Ps)
根据两类动机的强弱分为: 求成者:求成动机强,喜欢成功率为0.5、有难度和竞争
情境 避败者:避败动机强,不喜欢成功率为0.5、喜欢难度较
小或者合作型情境 思考:从成就动机理论出发,如何开展教学?
二、要以学生自身的提高为标准来进行评价,而 不是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
三、引导学生进行努力归因和方法归因:
失败
努力归因
方法归因
八、自我决定理论
德西(Deci)和瑞恩(Ryan)
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学习动机的能量和性质,取决于心理 需要的满足程度
胜任需要:指在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感到自己 是有效的,有机会去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才能
2.选择最后一种,说明你是一个成就水平高的人
莫里,麦克莱兰,阿特金森
什么是成就动机?
麦克莱兰的研究
社会性,习得性,人类独有性
高成就动机:敢于承担责任,能获得满足感,喜欢开创性的工作,勇 于作出决策
低成就动机:倾向于风险小、独立决策少的职业;
阿特金森:期望
价值理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品德心理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品德心理第01讲品德的概述、品德发展理论、品德的形成过程和品德不良的转化目录第一节品德的概述第二节品德发展理论第三节品德的形成过程和品德不良的转化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什么是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品德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并与道德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二是品德具有稳定性特征。
个体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以及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不断内化和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说,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的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区别在于,道德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不一个别人的存在、个别人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
二、品德的结构(一)我国传统的因素构成观点壹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到的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道德情感贰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叁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到的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肆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实现道德目的、动机的手段,也是品德的外部标志。
(二)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该理论以辩证为主主义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系统论为处理复杂品德心理结构问题的方法论,阐述了品德心理结构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①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②品德的心里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③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14.一般而言,教师向学生传递社会道德规范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 ),一条是( )。
15.强化决定学习者是否把学会的行为表现出来,即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强化包括( )、( )和( )三种形式。
三、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2.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即注意,如学生愿意听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反应”,即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评价”,即按价值准则行动后获得满意感或愉快感,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组织”,即价值标准的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和冲突;“性格化”,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个人的性格的一部分。上述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12第十二章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本杰明·布鲁姆
(1913年2月21日-1999年9
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 教育家、心理学家,芝加哥 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 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 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 课程专家。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 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 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 知、情感、动作技能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 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三、教学评价
• 鲁姆借用斯科利文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 概念。
• 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 习过程的一部分。布卢姆主张教学中应更多地使 用另一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一门课分成若干 学习单元,再把每一单元分解成若干要素,使学 习的各种要素形成一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 应的教育目标系统;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都 要安排一次形成性测验(有时又称为诊断性测 验)。
2、影响学习结果的三个独立变量
50% 25%
25%
教学的质量
• • 布卢姆对教学质量的定义是,如何向学生提供线
索或指导;学生参与(外显地或内隐地)学习活 动的程度;以及如何给予强化以吸引学生学习。 • 教学的四个要素是:线索、参与、强化和反馈- 纠正。
3.强化
• 强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赞许、认可、微笑、 手势、注视,以及各种物质奖励等,都可以作为 强化物。强化物不一定始终由教师来支配,有时 可以让小组、同伴或其他人来给予,学生自己也 可以给自己强化。此外,强化的效用也是因人而 异的,因此,不同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上, 需要不同类型的强化,甚至不同数量的强化。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自我规划学习内 容和学习时间,培养自主学 习能力。
合作学习
与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解决 问题,促进合作和团队合作 精神。
阅读策略
1
预习
在阅读前,浏览标题、目录和关键词,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
标记关键信息
使用笔记、高亮和标签等方法,标记重要信息,帮助理解和记忆。
3
归纳总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阅读后,用自己的话归纳和总结文章的关键信息,加深理解。
评估策略
自我评估
通过回顾自己的学习结果和 过程,发现不足和问题,并 制定改进计划。
同伴评估
与同学互相评估和反馈,分 享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教师评估
接受教师的评估和指导,了 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需要改 进的方面。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学习策略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学习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主动学习、阅读、 记忆、编写、整理和评估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策略的定义
学习策略是指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特定方法和技巧,旨在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主动学习策略
主动探索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 探索精神。
概括写作
将复杂的知识点概括成简洁清晰 的语言,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电脑写作
使用电脑和电子工具来整理和编 辑写作内容,提高效率和质量。
整理策略
1
逻辑组织
将学习内容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帮助理解和记忆。
2
图表制作
使用表格、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梳理和呈现学习内容,加深印象。
3
总结提炼
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取核心概念和关键信息。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到高的阶梯。
1.知识 知识是指学生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 具体事实、斱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2.领会 领会是指学生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可以 借劣三种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 二是解释;三是推断。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 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应用
戒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Nhomakorabea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2.发现教学的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发现教学要绉过四个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
(2)促使学生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戒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戒结果,在仔
绅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3.发现教学的教学原则:解释清楚;配合 学生绉验适当组细教材;适当安排教材难
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
二、教学斱法 三、教学媒体和材料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
① 非投影规觉辅劣,如黑板、实物、模型、图形、表格、 图片以及提纲等。
② 投影规觉辅劣,如投影仪和幻灯机等。
③ 听觉辅劣,如录音机等。 ④ 规听辅劣,如电影、电规、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进 距离传播系统等。各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例:刘老师是一个新老师。这天他在备课时写下这课的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理 解课文的能力;(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刘老师这样写教学目标对吗?
答案:丌对。 解析:这是一个含糊觃定的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关亍 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应该反映学生学习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
例:3、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可分为(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细价值观念体系 )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教材精讲】(学习动机)【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学习动机【学习目标】1.了解学习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明晰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关系。
2.掌握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成就目标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价值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
3.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的措施。
第一节学习动机及其作用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定义: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
诱因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些客体、情境和条件,有正诱因和负诱因之分。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高尚的动机、低级的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的关系近景的直接性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前者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
后者为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内部动机、外部动机4.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一般动机(性格动机)、具体动机(情景动机)(工作狂VS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它们以学习行为为中介,但学习行为一般收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智力、学习方法等。
五、学习动机的作用指在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中,与学习动机有关的各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学习互动的反馈作用。
主要表现:1.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
2.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
3.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
4.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
5.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
6.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强化理论二、需要层次论三、归因理论四、成就动机论五、自我效能论六、自我价值论强化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一种操作发生以后,接着呈现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发生的概率就增加。
强化后果对操作行为的增强作用是自动实现的,无需认知的中介作用。
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2.(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11.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20.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课堂管理
➢课堂目标结构:指一个班级中由奖赏机制决定的占主
导地位的学习目标取向。
第9页,此课件共13页哦
第四节 课堂纪律管理
➢课堂纪律的含义:指为了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为 他们设置的行为标准和施加的控制。
➢作用: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减少学习干扰;
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结构
组织丰富多彩的交往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第5页,此课件共13页哦
班级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 正式群体的特点:组织的法定性、约束的全体性、联系纽带 ➢ 对正式群体的管理:选好领导;注意引导支持;适当授权,鼓励
学生的自我管理
➢ 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情绪型、爱好型和利益型 ➢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相互满足心理需要;强凝聚力,排他性;行
自我约束阶段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注意做好课堂监控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策略含义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课堂管理
第1页,此课件共13页哦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特性:多维性、同时性、直接性、不可预见 性、公开性、历史性
➢功能: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 ➢目标:增加学生的学业学习时间;增加学生
有助于学生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
➢分类: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
第10页,此课件共13页哦
✓课堂纪律的发展阶段:
反抗行为阶段;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人际纪律阶段;自我约束阶段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 注意做好课堂监控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教育心理学 第12章学习动机
分类:正诱因 负诱因
理智的诱因 情绪的诱因 社会的诱因●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涵义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
1、联系 ▪ 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是紧密相联的。一般地说,在学习活
动中没有无学习动机的学习目的,也没有无学习目的的学 习动机。 2、区别 ▪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因、出发点,学习目的则是学习 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归宿。 3、相互转化
第三节 学习动机变化的规律
一、学习动机由外部客观条件激发而来 二、学习动机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 三、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相互交替、转化 四、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与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
机相互结合 五、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协调作用 六、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正相
关 七学习动机可以迁移
▪ 4.在讨论学习动机的激发、转化与维持中,论及四对影响学习动机的主客 观因素(内外部条件):目标语反馈,表扬与批评,个人竞赛与团体竞 赛,期望与评价。
▪ 主要概念:学习动机 强化理论 成就理论 归因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 学习 动机整合理论 学习动机变化规律 学习动机的激发、转化与维持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涵义
第三节
学习动机变化的规律
一、学习动机由外部客观条件激发而来
▪ 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有许多外部客观条件吸引、激励、 诱发学生,形成相应的学习动机。
▪ 被外部条件激发而来的学习动机,可称为外部学习动机
▪ 它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较小,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暂。外部 条件一旦“时过境迁”,那么,被其所激发起来的外部学 习动机也就会随之而“灰飞烟灭”。
▪ 据研究,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 往会因课题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 道德情感的形成及培养 道德行为的形成及培养 常见道德问题及其矫正
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
• 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二、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三、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二、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三、其他有关道德情感的研究
(一) 凯根的道德情感分类 凯根(Kagan,1984)认为,普通人的道德状况更主要 的是受情感而不是受理性支配的,通过他们的情感来判断是 非。 (二) 移情及其相关的心理研究 移情(empathy)就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 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 和情感的能力。
(一) 里康的四成分道德发展模型 里康提出了一个有关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四成分模 型,四成分包括自尊、合作学习、自我道德反省以及参与制 定决策。里康的研究表明,系统地运用这个模型,能够使学 生的道德行为显著增加。 (二)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这样一种心理学技术:使个人暂时置身于他 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 增进个人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 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行为 • 三、自杀
一、作弊行为
为了减少或者预防作弊,教师就应该尽量避免将学生放 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中;确保学生做好考试前的复习,让他们 不需要作弊就能够考得很好。另外教师还要相信学生并为他 们树立信心,使他们相信依靠自己的能力是能够通过考试的。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第一,教师对儿童道德思维和行为水平的预期应符合儿童的 年龄。第二,教师在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两难问题,以帮 助学生发展道德推理。第三,教师应该注意文化和性对道德 推理的影响。
三、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的研究主要以男孩为被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吉利根提出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道德 概念和道德标准上,男性更注重诸如公平和尊重他人权利之 类抽象而理智的原则,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关心和同情;在移 情上,女性也更容易移情,即在与他人交往时,女性更容易 理解他人的想法,她们对亲密的人际关系特敏感;在心理取 向上,男性更倾向于竞争取向,而女性更倾向于合作取向。 在道德推理方面,男性的道德推理关注于个体的利益,而女 性的道德推理则更关注于个体对他人所负的责任,因此在解 决道德两难问题时,女性一般倾向于认可利他主义和自我牺 牲,而不是权利和规则。
第三节 道德行为的形成及培养
• 一、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 二、道德行为的产生过程 • 三、道德行为的培养
一、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 模仿学习及其经典实验 模仿学习(imitative learning)的实验研究是班杜拉 和麦克唐纳在1963—1968年间做的。 研究者认为,儿童的道德定向不像皮亚杰所说的有明确 的年龄差异,而更重要的是个体差异,后者主要是由于不同 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成人及同辈榜样的影响造成的。 (二) 抗拒诱惑及其经典实验 抗拒诱惑(resistance to temptation)就是在具有诱 惑力的情境之下,个人能依据社会规范的禁忌,对自己的愿 望、冲动等行为倾向,有所抑制,使自己在行为上不致做出 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
三、自杀
二、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是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理论之 一。它主要来自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和哲学思想。人本主义道 德教育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 1.承认人性是建设性的 2.重视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3.实施道德教育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4.视道德教育为一种过程,教师应是这一过程的“促进者” 5.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
第二节 道德情感的形成及培养
• 一、精神分析学派对道德情感的研究 • 二、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理论 • 三、其他有关道德情感的研究
一、精神分析学派对道德情感的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 与儿童早期跟父母感情的联结有密切的关系。儿童通过自居 作用、自我惩罚、内疚等将父母的批评和社会的批评内化为 良心或超我,帮助儿童在父母不在眼前时也能按道德规范来 行动,抵制外界的诱惑。
一、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 赏罚控制及其经典实验 该理论提出道德观念和行为经过后的观察学习可以形成 和改变;强调教师言行一致和为学生树立榜样的重要性;强 调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强调社会环境中的 影视和书刊等传播媒体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二、道德行为的产生过程
三、道德行为的培养
二、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可分为几种。 最 常见的攻击性行为就 是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这类攻击的目的是获得某种东西或权力。这 种攻击并不是以伤害人为目的,但往往会造成对被攻击者人 身的伤害。 第二种攻击就是敌意性攻击,施加故意的伤害。这种攻 击可能是公开的威胁(我会揍你!)或身体攻击,或关系攻 击,即威胁或破坏他人社会关系(我将永远不再和你说 话!)。
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课程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心理学
陈 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部分 学习心理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
本章要点
1. 2. 3. 4. 5. 6.
描述道德认知发展的各种理论 举例说明在道德教育中应如何贯彻这些理论 运用道德情感的相关理论设计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案 运用道德行为的相关理论设计道德行为 的培养方案 能够理解和处理常见的道德问题 设计常见道德问题的矫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