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答案:B
例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 同与______三个阶段。
例3: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答案: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 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例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_。 答案:态度的情感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 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不是先天禀赋)
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有 效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一、有效的说服
对于低年级,理解能力有限,只提供正面论据;
对于高年级学生,没有相反观点时,只呈现正面观 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2、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4、逐步提高要求
例2: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中学生处在 道德发展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答案:B
二、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动荡,到高中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在态度学习的研究方面,美国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非常闻名。班杜拉认为,个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 而获得一定的态度的。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觃则丌是绝对的,一成丌变的,可以不他人合作, 共同决定戒修改觃则,觃则只是维护自己不他人的关系。 (2)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够站在他人
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3)儿童对行为的判断已廸立在行为的意图及行为的结 果上。 (4)提出的惩罚不所犯的错误较为贴切,把惩罚看成是 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讪。
例:3、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 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 深刻性。这种道德情感属亍(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表象的道德情感 答案: C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三、态度不品德的关系 联系:二者实质是相同; 二者的结构是相同的。 区别:二者的范围丌同; 二者的价值内化程度丌同:五个等级,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中学生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逐渐完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不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 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劢态结构,使他们 丌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劢,而且也逐
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品德发展由劢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劢荡性 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亍对某种具体的道 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
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 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情 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亍伦理的道德情感。

态度与品德

态度与品德
教师促成的纪律 教师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
5. 课堂结构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 学结构。 学结构。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6.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初、高) (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 (2)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 影响行为改变的方法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1.态度 1.态度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 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 反应的倾向性。 内部准备状态和 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和反应的倾向性。 2.态度的结构 2.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 一般情况下, 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一致 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 • • • • • (一)顺从阶段:表面上服从,内心不赞成。 顺从阶段:表面上服从,内心不赞成。 认同阶段:表面顺从,内心也赞成。 (二)认同阶段:表面顺从,内心也赞成。 内化阶段:态度成为个性的一部分,成为人的信念。 (三)内化阶段:态度成为个性的一部分,成为人的信念。 启示: 启示: 1 要使人形成某种态度,一定要使之达到内化的程度。 要使人形成某种态度,一定要使之达到内化的程度。 2 态度改变的最佳时机是态度还没有达到内化的程度。 态度改变的最佳时机是态度还没有达到内化的程度。
5.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 (1)学会调试 (调适性辅导) 基本目标 ) 包括调节和适应 (2)寻求发展(发展性辅导) 高级目标 )寻求发展( 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 预防和发展相结合 尊重与理解学生 学生主体性 个别化对待 整体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第9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9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价值澄清过程: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
1.选择
自由地选择 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 对每一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后的选择
2.赞赏
喜爱这一选择并感到满足 愿意公开承认这一选择
3.行动
按这一选择行事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一、社会学习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班杜 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后又将该理论发 展为一个全面的人格理论,称为社会认知 论。该理论可以较全面地解释人的社会行 为的学习。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12.04],美国心理 学家,生于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的曼达尔镇。他是新行为 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一)社会学习理论简介
班杜拉摒弃了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特质论的内因决定论和 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人格理论模式,对三者之 间的关系提出了更为辩证和完善的三方互动决定论。
2.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3.规律:三水平六阶段
道德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 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 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实例: 在欧洲,有一位妇女因患一种罕见的癌症已濒临死亡。医生认为还 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药剂师以 10倍于成本的价值2000元出售该药。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 钱,但总共才凑得药价一半左右的钱。他告诉药剂师:妻子危在旦夕, 请他便宜一些售药或允许迟一些日子付款,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 了这种药,正是要用它来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闯进该药店为妻子 偷了药。 故事讲完后,要求被试回答: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 倘若被捕,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为什么?这样的道德两难问题,具有 不同道德水平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并提出不同的判断理由。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PPT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PPT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一般过程 (一)依从:包括从众、服从两种。 (二)认同:主动接受他人影响,态度
和行为与他人接近。 (三)内化: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思想、
观点和信念等。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前面“影响人格发展
的因素”已讲过)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直接影响道德判断水平)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主要掌握: 1、以儿童的道德判断为研究内容。 2、结论: (1)10岁以前:他律阶段 ——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的道德标准进行的判
断为他律道德。 (2)10岁以后:自律阶段 ——依据自己认可的道德标准进行的判断为自
律道德。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研究内容:道德判断(道德评价)。 2、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 3、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
第六章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
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心理状态。
理解时应注意:
1、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
它是一种反应的倾向性或反应的准备状 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同能力不同。
段”理论。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注意:此内容可以出简答题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描述)(2)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解释)(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预测)(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控制)第二章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量的积累体现连续性,质的飞跃体现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不可逾越的)(3)不平衡性(个体不同,水平不同,个体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发展)(4)差异性(个体发展基本一致,但发展的速度、水平千差万别)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11-15①半成熟、半幼稚特点②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交杂③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出现了反思思维④对立性与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有主观性与片面性⑤随意性增强,独立意识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2)青年初期14-18①心理特征接近成熟②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转理论型,出现辩证思维③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导地位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出现分裂⑤意志水平会出现与生活脱节的幻想4、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特点(1)感知运算阶段(0-2感觉和动作分化,看镜子中的自己,出现了客体永恒)(2)前运算阶段(2-7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大家看到世界和自己一样“三山实验”出现了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3)具体运算阶段(7-11出现守恒观念)(4)形式运算阶段(11以上具有抽象逻辑思维)5、最近发展区定义及教育意义维果斯基提出:指儿童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现有解决问题水平之间差距。

对教学启发是:教学不应该只看到儿童现有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潜在的水平,把潜在水平变成现实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6、中学生观察的发展特点(1)观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步增强(2)准确性不断提高(3)概括性明显发展(4)方法不断提高7、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增强(2)意义记忆能力不断提高(3)抽象记忆较快发展8、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9、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1)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1婴儿期,任务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3幼儿期,任务自主感)(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儿童早期)(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儿童晚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整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我,并形成一致的感觉,一种知道未来目标的感觉)(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4青年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24-65成人期)(8)自我整合对绝望期(65以上)10、如何建构健康人格?(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11、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论自己(2)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体验(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12、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3)运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程序教学)13、性格特征差异有哪些: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14、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第三章15、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1)人类学习是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2)人的学习以语言为中介(3)人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16、加涅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核心成分)、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17、联结学习论在学习中的运用(1)塑造或促进良好行为(2)消除不良行为(餍足、代价、结合消退与强化)(3)程序教学18、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实质及条件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建立非实质性的联系。

004_742_语文教学与教育心理原理

004_742_语文教学与教育心理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742 ] 考试科目名称:语文教学与教育心理原理一、考试内容与要点语文教学原理部分(一)语文教学理论研究1.语文学科性质研究(1)语文学科的沿革和定名(2)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3)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争鸣2.语文教学目的研究(1)百年语文教学目的的演变(2)确立语文教学目的的依据(3)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构成(4)语文教育旨在提高语文素养(5)语文教学目的的确定和实现3.语文教学过程研究(1)教学过程理论的发端和嬗变(2)语文教学过程的特性和优化(3)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课型(4)读写教学过程的模式和思考4.语文教学原则研究(1)教学原则概述及举例(2)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3)语文教学原则的认识和把握(4)语文教学若干关系的哲学思考5.语文教学方法研究(1)语文教学方法的原理(2)语文教学方法的常式(3)语文教学方法的变革(二)语文课纲教材研究1. 语文课程纲要研究(1)语文课程纲要的研究起点(2)20世纪前期(1904-1948年):国文课程标准期(3)20世纪后期(1949-2000年):语文教学大纲期(4)21世纪初期(从2001年起):语文课程标准期(5)百年语文课程纲要的流变和思考(6)语文课程纲要的功能和结构2.语文教材体系研究(1)语文教材的定名和内涵(2)语文教材的功能和特点(3)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编排(4)语文教材的编审和使用(5)语文教材论的科学研究3.古代语文教材的草创(1)蒙学教材(2)选学教材(3)经学教材(4)作文教材(5)其他教材4.近代语文教材的编制(1)新学堂国文教材(2)《国文百八课》(3)解放区国文教材5.现代语文教材的变迁(1)建国初期的语文教材(2)汉语文学分科教材(3)“大跃进”的语文教材(4)60年代的语文教材(5)“文革”期间的语文教材6.当代语文教材的改革(1)人教社合编型课本(2)人教社分编型课本(3)人教社义务教育教科书(4)全国各地实验教材(三)语文教学操作研究1.阅读教学研究(1)单篇课文教学(2)单元教学(3)自读课文教学2.写作教学研究(1)命题作文(2)供料作文(3)话题作文(4)作文评改3.口语交际教学研究(1)口语交际(2)聆听教学(3)述说教学4.语文知识教学研究(1)语文知识教学的价值(2)语文知识教学的内容(3)语文知识教学的通用策略5.语文活动教学研究(1)语文活动(2)语文活动课程(3)语文活动课程观6.常用文体教学研究(1)记叙文教学(2)说明文教学(3)议论文教学(4)应用文教学7.文学作品教学研究(1)诗歌教学(2)散文教学(3)小说教学(4)剧本教学8.文言诗文教学研究(1)文言诗文教学概说(2)文言诗文教学要点(3)文言诗文教学方法9.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1)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2)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3)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师资素养(4)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5)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反思10.课外阅读教学研究(1)新时期课外阅读的视界(2)课外阅读教学的反思(3)课外阅读教学的未来走向11.语文教学测试研究(1)语文教学测试的目的和类型(2)语文测试命题的内容和题型(3)语文测试结果的评定和分析(四)语文教育教养研究1.语文学科德育研究(1)语文学科德育的意义(2)语文学科德育的功能(3)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4)语文学科德育的特征(5)语文学科德育的实施2.语文学科美育研究(1)语文学科美育的意义(2)语文学科美育的内容(3)语文学科美育的特征(4)语文学科美育的过程(5)语文学科美育的途径3.语文自学能力研究(1)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2)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和发展(3)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途径4.语文创造教育研究(1)创造教育的内涵与特征(2)语文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3)语文创造教育的基本课型(4)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5)语文创造教育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五)语文教师教育研究1.语文教师素养研究(1)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2)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3)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4)语文教师的职业能力(5)语文教师的心理品质(6)语文教师的心理保健2.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研究(1)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观念和主要特点(2)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心理基础和基本结构(3)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意义和内容体系(4)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教育学原理部分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态度是学习的结果。
A
8
(二)态度的构成: 一般来说态度包括以下的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受到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各成分之间关系的影响。
要了解一个学生的态度可以分别考察态度的三个成分也可 以同时考察这三个成分。
态度中的行为倾向成分可以独立于其他两个成分,这一点
对教学设计非常重要。
5 三 后习俗道德期
(20岁以上)
6
社会法制取向 普遍伦理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 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 范是可以改变的。
2、举例说明态度与品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用实例说明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对品 德培养的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在 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A
6
前面我们讨论了______和______的学习。 本章将要讨论_____的学习。 根据统计,我国教育学将情感领域的学习 称为_____,而加涅则称为______。 本章先从心理学角度来阐明___与___的性质 及其关系,然后介绍几种有关品德发展与品 德学习的理论及其教育含义,最后根据班杜 拉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说明态度和品德学习的 过程和条件。
2
避罚服从取向 相对功力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 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来判 断行为的好坏。
3 二 习俗道德期
(10~20岁)
4
寻求认可取向 遵守法规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 就认为是对的。 遵守社会法规,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 是不能改变的。
1、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2、涉及的范畴有别 找一到两节关于品德的经文。5分钟时间。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2详解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2详解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 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 来的。个人的品德及其 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 德的内容。 许多人的个人品德构成也 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 和风气。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
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 前习俗道德水平。 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 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 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 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三)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具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 二是过渡阶段;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 段。
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诉 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症。 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一剂 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 海因茨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 药剂师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 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在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 药,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把药交给妻子 后,被抓起来了。 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法官是应该判他的刑,还 是应将他释放?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一种无道德规 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因为他们尚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 把外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仅按自己 的想像去执行规则。 他们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 作,也没有规则。

第六章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第六章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有一个名叫亨利的男孩,一天,他妈妈外出了, 他想从橱柜里拿些果酱吃。他站在一把椅子上, 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够不着, 当他试着去取果酱时,碰倒了一只杯子,杯子落 在地上摔碎了。
问题:1、这些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个孩子的问题更严重?为什么?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对偶故事
一个名叫约翰的男孩在他自己房间里,有人叫他 去吃饭,他便走向餐厅。在餐厅门背后有一把椅 子,椅子上放着一个托盘,盘子里有15只杯子。 约翰不知道门背后放着东西,他推开门,门撞到 了托盘,15只杯子全都撞碎了。
意向

倾向
显 行
偏好

问:“ 你们这一代知识分 子一九四九年为何没有离 开内地?”
杨绛: “很奇怪, 现在的 人连这一点都不能理解。 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杨绛(1911-2016 )
二、品德的概念及心理成分 • (一)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
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 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 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 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认同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 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 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三)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 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 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 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 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十章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十章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 ______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A.能力B.态度C.道德D.情绪()2. 态度的核心成份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3.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 ______对道德行为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评价()5. 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______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6. 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的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7.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 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的道德情感A.自觉的B.想象的C.伦理的D.行为的()9. 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是______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0. 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从儿童达到自律道德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华生B.加涅C.柯尔伯格D.皮亚杰()11. ______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12.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的人的影响。

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______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13.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尔纳D.巴甫洛夫()14.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5.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6.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 ______形成时期A.情感B.意志C.个性D.伦理()17. ______ 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A.自觉B.想象C.伦理D.主观()18.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______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9.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______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20.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 ______A.动荡性B.平稳性C.过渡性D.适应性()二、填空题21. 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事物的态度。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十)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十)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D)。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2.(C)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B)。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4.态度的核心成分是(B)。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5.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

A.比较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不稳定的6.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A)。

A.品德B.态度C.意向D.个性7.品德是道德性发展到(C)的表现。

A.初级阶段B.中级阶段C.高级阶段D.一定阶段8.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D)。

A.二者相互区别B.二者相互联系C.二者相对独立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品德是由个人的道德行为来显示的。

B.儿童初期出现的道德行为是无意的偶然表现。

C.道德行为是品德的表现。

D.道德性包括道德行为和品德。

10.道德性是指(D)。

A.指由舆论力量与人们“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实行的总和B.指个人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显示的某些稳定特性或倾向C.是个人道德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D.一个人的行为由道德观念支配而仍未形成品德之前的道德表现11.从整体发展来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A)。

A.初二年级B.初三年级C.高一年级D.高二年级12.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划分为(A)。

A.顺从、认同和内化B.顺从和认同C.逆反、认同和内化D.认同和内化13.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C)。

学习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学习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德;
2、价值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 a.态度经历五级水平的变化发展,即
接受 反应 评价 组织 性格化 b.当价值标准经过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的稳定态度时,才 能称为品德。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
一、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
1、顺从 2、认同 3、内化
二、态度学习的条件
A、内部条件:
1 、认知失调 2、认知不平衡 3、智力水平 4、教育程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品德是性格的一个方面,是性格中具有道 德评价意义的核心
二、品德的构成: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亦称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 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命题、规则等。
2.道德情感: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面引起的一 种内在体验,道德情感一这是道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 向和心脏,道德情感成为推动个人产生道德的内部动力时成 了道德动力;
➢ 态度是学习的结果。
➢ 心理学一般把态度定义为一个体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的客体 情境或任何其他抽象观念或政策等的喜爱或讨厌的评价性反 应”
(二)、态度的构成
认知成分
与表达情境和态度对象之间关系的概念 或命题有关
态度的成分
情感成分
与伴随概念或命题的情绪或情感有关, 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行为倾向 成分
4.人们有时难以从外显的为推断出一个人内在的真实 态度
第二节 品德的概述
一、 品德的性质
品德或称德性,即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与 道德有关的概念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 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品德 的定义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个 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 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其形成和改变是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a.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b.高中阶段的品德趋向于成熟(高中生品德发展进入以自律为主的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一、态度的性质▪(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指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反应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二)态度的构成▪认知成分:与表达情境和态度对象之间关系的概念或命题有关。

▪情感成分:与伴随于概念或命题的情绪或情感有关,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行为倾向成分:与行为的预先安排或准备有关。

▪二、品德的性质▪(一)品德的定义▪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

(二)道德和品德的关系•联系:①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两者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②品德形成是后天的;③品德对社会道德有反作用。

▪区别:①道德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品德依赖于个体的存在而存在。

②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③道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品德的形成还要服从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④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对象。

▪(三)品德的构成▪ 1.道德认知:道德认知也称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知。

▪ 2.道德情感:是指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

与道德观念相伴随的道德情感成为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动机。

▪ 3.道德意志: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是支配行为的力量。

▪ 4.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通过对态度与品德两概念的定义及其构成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所涉及的问题基本上是同质的,有时我们甚至难以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

例如说某学生有尊老的品德,这里所说的品德也是指这个学生遇到老人时作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我们也可称为尊老的态度。

▪区别:▪第一、价值(或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

▪▪克拉斯沃尔(D.R.Krathwohl)和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手册Ⅱ:情感领域》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可以从轻微持有和不稳定到受到高度重视且稳定之间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7态度和品德8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7态度和品德8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
• 态度与品德的定义 • 教育心理学在态度与品德中的作用 •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 态度与品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 态度与品德教育的挑战与展望
01
态度与品德的定义
态度的定义与构成
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 念、情境)的认知和情感倾向, 它影响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 行为反应。
深入实践研究
建议对态度与品德教育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总 结优秀教育经验,为德育教育提供更多有益的参 考。
关注个体差异
建议在德育教育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 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提高德育 教育的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态度与品德教育将更加注重家校合作,通过家长、学校和社会 共同参与,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体系。
科技手段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德育教育将更加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 实、人工智能等,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对态度与品德教育研究的建议
1 2 3
加强跨学科研究
建议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对 态度与品德教育进行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内 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对事物的积极情感。
行为强化
通过奖励、鼓励等方式,强化学 生的积极行为,促使学生形成良
好的态度习惯。
品德教育的策略
榜样示范
通过优秀人物、先进事迹等榜样示范,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情境教育
通过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 中体验和感悟品德的重要性。
价值引导
通过教育、宣传和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学生的道德意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学 生品德的培养,使得学生在面对道德抉择时缺乏正确的价 值观引导。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皮亚杰在他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
根据他的理论和大量临床研究的事实,分 析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及遵守过程, 并通过一些两难故事的观察实验,把儿童 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岁~5 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 2.权威阶段。这一阶段(6岁~8岁)的儿 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儿童尊重 道德的权威,认为服从有权威地位的人就 是好的。
(三)态度改变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1、顺从:主要是指行为上的顺从,此时
的行为成分与态度的认知、情感成分是 分开的; 2、认同:主要是指认知上的接纳与改变, 这是态度改变的重要前提; 3、同化:主要是指情感上的融入与共鸣。 这是态度改变的真正标志。 举例:登门槛效应,留面子效应。

实验的结果是相当有趣的。实验后将该
任务评为有趣的组是只得到1美元奖励的 组。控制组和高奖励组在看待这项任务 方面没有什么变化。 因此,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三、道德认知理论的教育含义 道德认知理论为言语教学法提供了启示。
言语教学法采取的形式通常是课堂讨论。 言语教学法现有的几种专门技术中最为著 名的,是由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学派和价 值观辨析学派发展起来的技术。 科尔伯格(1975)认为,教师应提供一些 情境, 拓展儿童的道德思维,发展相应的 道德认知结构。一个具体的方法是教师在 课堂中和儿童一起讨论道德困境问题。他 认为,这类讨论可以激发儿童进入新的阶 段。
科尔伯格(1969,1975)还认为,通过向
学生提供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使他们以 矛盾的道德观点来看种种情境,可以促进 道德发展。 价值观辨析学派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 强调人的潜能、价值,认为人的价值观念 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 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价值观辨析学派是通过价值观辨析的策略 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 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学生被引导经历 一系列活动或使用种种策略。这些策略向 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并鼓励他们作出有 意识的努力去发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观。比 如,有一个策略叫做“塌方模仿”。

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学习情境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学习情境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
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映
教育启示
一、前习俗水平(5—10岁)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和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纯粹是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
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
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
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映
教育启示
二、习俗水平(11—15岁)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成年。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学、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能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态度与品德的联系
(1) 两者的实质相同,即都是一种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2) 两者的形成方式一样,都是习得的结果。
(3) 两者的构成成分相同,即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学习任务一 辨析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二)态度和品德的区别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学习目标
1
识记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结构。
2
能够区分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3
述评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两种道德发展理论。
4
理解并识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学习目标
5
了解小学生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6
掌握小学生品德形成(改变)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历年真题】
下面哪部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

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复习要点】
一、态度
1、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实质:
①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经常表现为趋避、喜恶等,这些倾向性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

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倾向,但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②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③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二、品德
1、定义: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实质:
①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③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心理结构:
①道德认识--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②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
③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相同点
实质相同: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结构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2、区别
第一,二者涉及的范围不同。

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

其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例如,我们经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的品德不良。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了多种程度的变化。

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即注意,如学生愿意听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反应”,即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评价”,即按照价值准则行动后获得满意感或愉快感,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组织”,即价值标准的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和冲突;“性格化”,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

上述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其稳定的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③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心理结构:
①道德认识--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②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
③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相同点
实质相同: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结构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2、区别
第一,二者涉及的范围不同。

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

其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例如,我们经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的品德不良。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了多种程度的变化。

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即注意,如学生愿意听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反应”,即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评价”,即按照价值准则行动后获得满意感或愉快感,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组织”,即价值标准的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和冲突;“性格化”,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

上述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其稳定的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7、品德是________。

(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
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三个成分。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9、____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____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道德认识)
10、____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___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道德行为包括____和____。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技能,道德行为习惯)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的基础知识可访问中公教师论坛-园丁俱乐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