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
内容结构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塔里木盆地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利用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与交通线路的关系。
3. 理解西气东输工程意义、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
运用相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意义、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知识基础:学习了中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等特征,对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地图、数据、地理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力,但是不够熟练。特别是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生活经验:生活经验缺乏,对地理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地理事物的特征理解不到位,对地理问题的解决缺乏经验。
四、教学策略、方法的设计
教学策略、方法教学策略
1.替代式教学策略
本节课主要采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替代式教学策略,老师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替学生梳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小组学习策略
在分析沙漠公路两旁的绿化带及栅栏的作用,从而延伸拓展至“以桥带路”的典型例子,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8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区域“以桥带路”的原因及其作用。
3.竞争与合作学习策略
将学生分组,小组内部合作讨论得出答案,抢答,质疑得分,奖励最终得分高的小组,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竞争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演示法
3.讨论法
4.发现法
5.问题解决法
教学思路
整个课堂以黄西和蓓蓓两位主持人走进塔里木盆地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通过判断其真伪,分析其原因,进行相关知识延伸迁移,从而掌握本节课基本知识,掌握地理
理分析方法。
2. 呼吁积极为解决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出谋划策;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保护环境,以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识间的联系,掌握和巩固必要的地理分析方法。
3.增强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
六、板图板书
七、形成性评价练习
读新疆部分地区图,回答下面1-2题。
1.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沙漠广布
B. 气候干旱
C. 河谷农业发达
D. 油气资源丰富
2.该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
A. 盆地内部沙漠地带
B. 盆地边缘绿洲地带
C. 盆地周围高山地带
D. 盆地东部戈壁地带
3.新疆气候干旱,蒸发强,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坎儿井修暗渠而不开凿明渠的自然原因是()
A.减少水分蒸发 B.增加水分蒸发 C.便于
人们维护 D.避免人为破坏
4.读示意图,①河下游河道多年断流,河流两侧的胡
杨林大片死亡,沙漠也步步逼近…2001年,人们调引
博斯腾湖的水流入①河下游河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
A.增加灌溉水源
B. 开垦荒漠绿洲
C. 调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D. 改善生态环境
读图“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5-6题。
5.透明、味道甜美的“冰糖心苹果”产于阿克苏地区,该区苹
果甜美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干旱,低温
C.高寒,日照时间长 D.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6.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石油资源 B.水源、地形
C.地形、气候 D.军事、水源
读我国“西气东输”示意图,回答下面7-10题。
7.有关西气东输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是一线工程的起点霍尔果斯
B. 该工程穿越地势三级阶梯
C. B地形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D. 沿线经过9省区,两次跨越黄河
8. 如果沿西气东输的线路进行考察,从起点到终点,自然
景观会如何变化()
A.水田一草地一旱地一沙漠 B.草地一沙漠一水田一旱地
C.沙漠一草地一旱地一水田 D.旱地一沙漠﹣水田一草地
9.“西气东输”工程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不相符的是()
A. 增加了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B. 加重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C. 增加了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
D. 改善了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的质量
10.西气东输的西段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和今天的陇海﹣兰新铁路干线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
A.弘扬爱国主义热情 B.属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
C.地形比较平坦 D.劳动力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