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PPT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课件(共86张PPT)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课件(共8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764534284ac850ac024243.png)
16.刘诗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 项是(3分)
A.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唐庚《春日郊外》)
D.万壑有声含晚簌,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
五、诗歌的常见情感
1. 山水田园诗(多描写自然风光或田园生活,北京高考高频题材) 主要思想感情: (1) 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隐逸生活 (2) 厌恶和鄙视黑暗的社会现实,想要远离尘世 (3) 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4) 闲适、恬淡、愉悦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主要表现手法: (1)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由景及理,直抒胸臆 (2)写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感官结合、虚实结合、
【2018北京某学校模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6题。(18分)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 指春天。
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本诗首联直抒胸臆,明确表达作者不再追求仕进,甘愿淡泊,志在归隐的 情感。 B. 颔联具体回忆了为官失意的缘由,其中含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通伯乐的 委屈。 C. 尾联中的“虚”字既写出了院落静夜的空寂,也表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 落寞。 D. 本诗语言看似浅近、明白如话,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语涉数意,悠远 深厚。
②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下列诗句中寓有相同情感的两句 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唐·罗隐 《寄南城韦逸 人》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课件(46张)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课件(46张)](https://img.taocdn.com/s3/m/e3cfc90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62.png)
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 点评“风吹一夜满关山”在词语锤炼方面的妙处。
参考答案: 1、最突出的特色是虚实结合,前两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月
明羌笛戍楼间”写得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们赶着 马群归来,天空中洒下明月的清辉。《梅花落》本是一种曲调, 作者拆开用,又构成了虚景,仿佛飘落的不是笛声而是梅花的花 片,这样,虚实交错,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 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 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 如何读懂古诗词
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 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①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合注释因为诗 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 (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 渴望回家之情。(1分)
总结方法
•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 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 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 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 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8e83684afe04a1b171de42.png)
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1
诗歌体裁分类
2
诗歌知识储备
一、熟悉体裁: 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 “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与绝句称 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 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 言、杂言。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 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 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 五言、七言两种。
(2)此诗虚实结合,哪一句是虚写?在诗中起到什么作 用?
答案:虚写的是第七句,它表达的意思是:分别以后, 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会,更不用说在现实中了。这强化了 全诗的感情,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9
知识点回顾:
1、诗歌按思想内容分为哪几类?常见的思 想感情又有哪些?
按内容分类: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 羁旅行役诗 、思亲离别诗、咏物抒怀诗、 闺怨诗、边塞诗······ 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
10
积累
( 一 ) 忧 国 伤 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2、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3、山河沦丧离乱的痛苦
如:南宋汪元量《湖州歌》
4、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6、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1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1
诗歌体裁分类
2
诗歌知识储备
一、熟悉体裁: 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 “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与绝句称 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 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 言、杂言。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 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 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 五言、七言两种。
(2)此诗虚实结合,哪一句是虚写?在诗中起到什么作 用?
答案:虚写的是第七句,它表达的意思是:分别以后, 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会,更不用说在现实中了。这强化了 全诗的感情,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9
知识点回顾:
1、诗歌按思想内容分为哪几类?常见的思 想感情又有哪些?
按内容分类: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 羁旅行役诗 、思亲离别诗、咏物抒怀诗、 闺怨诗、边塞诗······ 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
10
积累
( 一 ) 忧 国 伤 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2、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3、山河沦丧离乱的痛苦
如:南宋汪元量《湖州歌》
4、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6、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1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如何读懂古诗(65张PPT)
![如何读懂古诗(6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4fb7eeaef8941ea76e0565.png)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 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 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 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 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 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 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 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 二、读懂诗歌的一些方法 • (一)、抓标题,找准理解的切入点。 •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 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 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 鉴赏的向导。它或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 歌内容,或奠定情感基调或点明主旨。
例如:
借助注释理解写作意图 此诗赠花卿的目的是 给花卿以委婉的讽刺。 “此曲只 应天上有 ”是说花 卿僭用天 子音乐, 不当受之。 “人间能 得几回闻 ”隐含警 示之意, 意谓这种 享受难于 长久。
• 春日即事 李弥逊 •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 注 ]① 李弥逊( 1085 - 1153 ),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 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 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 的地方。
• (三)、抓注释,了解相关背景 •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 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 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 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 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注释内容 介绍疑难词语、地名
作用 帮助读懂诗句
介绍写作背景
介绍相关诗句 介绍作者 提供与“此诗作于 贬官或流放之际”类 似的注解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课件(共61张PPT)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课件(共6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403b7c2e3f5727a5e962a3.png)
“幽居”是僻静的居处。“少邻并”是指 “很少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读题目 时间 事件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地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之时。西园在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带着标题去读诗:此标题交代了时间(半夜)、地点(西园)、 事件(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所见所闻所感)。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先从整体上(宏观上)读懂诗歌
我们细读完一首诗歌后,可针对该诗 歌追问三个问题,从而初步读懂诗歌:
“写什么” (诗歌形象、主要内容(意境、意象))
“怎么写” (语言、表现技巧)
“为何写” (情感、主旨、观点态度)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歌的意象:指作者用以寄托情感的物象。(识记常见 意象的含义) 诗歌的语言:炼字妙处、语言风格等; 诗歌的表现技巧:主要指修辞手法、描写方式、表现手 法等; 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 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
(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 倡导建功立业!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 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靡,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 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八项关注,读懂诗词
(读懂诗词的具体读法)
还1乡、这的首怨关诗情意。注在诗题写的征首目夫句长写(期守守品边边时读,间东延标西续辗题,转地)不点能转
读题目 时间 事件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地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之时。西园在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带着标题去读诗:此标题交代了时间(半夜)、地点(西园)、 事件(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所见所闻所感)。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先从整体上(宏观上)读懂诗歌
我们细读完一首诗歌后,可针对该诗 歌追问三个问题,从而初步读懂诗歌:
“写什么” (诗歌形象、主要内容(意境、意象))
“怎么写” (语言、表现技巧)
“为何写” (情感、主旨、观点态度)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歌的意象:指作者用以寄托情感的物象。(识记常见 意象的含义) 诗歌的语言:炼字妙处、语言风格等; 诗歌的表现技巧:主要指修辞手法、描写方式、表现手 法等; 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 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
(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 倡导建功立业!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 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靡,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 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读懂诗歌是鉴赏的关键
——八项关注,读懂诗词
(读懂诗词的具体读法)
还1乡、这的首怨关诗情意。注在诗题写的征首目夫句长写(期守守品边边时读,间东延标西续辗题,转地)不点能转
届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届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b25e944b35eefdc9d33310.png)
如何读懂诗歌
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
1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2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3
【怎样才算读懂?】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4
绝句的“转”
• 5 、由现今转将来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 6 、由实景转幻想 • 海畔尖山似剑硭,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寄京华亲 故》) • 7、由爱憎转原因 •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刘采春的《望夫曲》)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起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緒《闺怨》)
古
近体诗(成于唐,分律诗、绝句;五言、
典
七言)
词 诗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歌 分
类曲
小令
散曲 套曲
剧曲 6
古体诗(古风)
李夫人歌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字句不限 押韵自由 平仄不拘 对仗随意
7
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
1 白日依山尽, 2 黄河入海流。liu 3 欲穷千里目, 4 更上一层楼。lou
四句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
9
近体诗的章法——起、承、转、合
• 较早系统总结见于元朝的杨载的《诗法家数》 • 1、起(开端)指首联或首句:或对景兴或比起,或引事
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
1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2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3
【怎样才算读懂?】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4
绝句的“转”
• 5 、由现今转将来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 6 、由实景转幻想 • 海畔尖山似剑硭,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寄京华亲 故》) • 7、由爱憎转原因 •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刘采春的《望夫曲》)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起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緒《闺怨》)
古
近体诗(成于唐,分律诗、绝句;五言、
典
七言)
词 诗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歌 分
类曲
小令
散曲 套曲
剧曲 6
古体诗(古风)
李夫人歌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字句不限 押韵自由 平仄不拘 对仗随意
7
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
1 白日依山尽, 2 黄河入海流。liu 3 欲穷千里目, 4 更上一层楼。lou
四句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
9
近体诗的章法——起、承、转、合
• 较早系统总结见于元朝的杨载的《诗法家数》 • 1、起(开端)指首联或首句:或对景兴或比起,或引事
高考诗歌鉴赏之怎样读懂诗歌ppt(共21张)
![高考诗歌鉴赏之怎样读懂诗歌ppt(共21张)](https://img.taocdn.com/s3/m/5a298f3f482fb4daa58d4b8a.png)
(1)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 有何妙处?
答: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术语),营造了一个凄苦惆 怅的意境(内容),引起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作用)。 (听觉、视觉)
2.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1)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 用?
• 狂夫 杜甫 (唐代) •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 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 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和风轻 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 红的荷花,阵阵清香。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与我断 绝了书信往来,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 让我愧疚而感伤。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 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 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2)请简要分析“狂夫“的形象。(3分)
(2)诗中先写“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 景,后点“凄凉”、“恒饥”、“欲”死的可悲可叹之事, 二者由“狂夫”这一形象统一起来。可见狂夫是一个以宁 折不弯的坚韧、“疏放”倔强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的打击, 笑对人生,不屈不挠,老而弥坚的志士形象。
•
例1 试读下面的诗(词)题,看看能读 出哪些重要信息。 (1)《丹青引赠曹将军霸》[2016•全国新 课标卷Ⅱ] (2)《西村》[2016•北京市卷] (3)《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2015•浙江省 卷] • (4)《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 江苏省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总结方法
• (一)看标题,抓题眼
•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
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
景;
•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
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19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2)此诗虚实结合,哪一句是虚写?在诗中起到什么 作用?
答案:虚写的是第七句,它表达的意思是:分别以后, 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会,更不用说在现实中了。这强化了 全诗的感情,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9
知识点回顾:
1、诗歌按思想内容分为哪几类?常见的思 想感情又有哪些?
按内容分类: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
羁旅行役诗 、思亲离别诗、咏物抒怀诗、
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1
诗歌体裁分类
2
诗歌知识储备
一、熟悉体裁: 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 “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与绝句称 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 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 七言、杂言。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 自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 有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 有五言、七言两种。
答案 “易”与“难”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少年与暮年不同 人生阶段对离别的感受。少年时,不知离别的愁苦;暮年时方知离 别的愁苦,担忧难有再会的机会了。诗人以前者衬托(或反衬)后者, 表达此时与朋友离别的凄伤之情。
8
阅读下面的这首南朝古诗,回答问题。
别范安成 沈 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①。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 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②。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 思。 【注】 ①易:看得轻易。前期:来日重见之期。②难重 持:难得再有持杯共饮的机会了。
5、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15
读懂诗歌方法技巧
16
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人 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如:南宋汪元 量《湖州歌》
4、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 《卖炭翁》;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 楼》
11
(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二 如:曹操《短歌行》;
)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建
如:王昌龄《从军行》;
功 3、报国无门的悲伤
报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国
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闺怨诗、边塞诗······
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
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
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
愁 ……
10
积累
( 一 ) 忧 国 伤 时
如:杜牧《过
华清宫》
2、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3、山河沦丧离乱的痛苦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7
阅读下面的这首南朝古诗,回答问题。 别范安成 沈 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①。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 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②。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 思。
【注】 ①易:看得轻易。前期:来日重见之期。②难重 持:难得再有持杯共饮的机会了。 (1)诗中的“易”与“难”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一种 怎样的情感变化?
) 2、情深意长的勉励
长
亭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 如:王维《山居秋暝》
五 2、青春易逝的伤感 )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人 3、仕途失意的苦闷
生 如:白居易《琵琶行》
杂 4、告慰平生的喜悦
感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句组成一 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二句称首联;三、四 句叫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一作腹联);七、 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律诗绝句有严格的平仄、押韵规定。但绝句 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至可通篇不对仗。律诗 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 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 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 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 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4分)
12
1、羁旅(长期寄居他乡)愁思
(
如:马致远《天净沙》
三 2、思亲念友
)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乡 3、边关思乡
怀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人 4、闺中怀人 (闺怨)
如:王昌龄《闺怨》 温庭筠《菩萨蛮》
13
( 1、依依不舍的留恋
四
如:柳永《雨霖铃》
17
2.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曲(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 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盛行于元。小令只 含一支曲子,而套数至少两曲,但只有一个曲调。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 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 表达思想与情感。
5
诗歌思想内容及情感分类
6
一、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4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 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调 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分三类:小令: 58字以内: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调:59 至91字,长调(92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 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总结方法
• (一)看标题,抓题眼
•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
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
景;
•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
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19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2)此诗虚实结合,哪一句是虚写?在诗中起到什么 作用?
答案:虚写的是第七句,它表达的意思是:分别以后, 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会,更不用说在现实中了。这强化了 全诗的感情,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9
知识点回顾:
1、诗歌按思想内容分为哪几类?常见的思 想感情又有哪些?
按内容分类: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
羁旅行役诗 、思亲离别诗、咏物抒怀诗、
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1
诗歌体裁分类
2
诗歌知识储备
一、熟悉体裁: 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 “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与绝句称 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 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 七言、杂言。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 自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 有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 有五言、七言两种。
答案 “易”与“难”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少年与暮年不同 人生阶段对离别的感受。少年时,不知离别的愁苦;暮年时方知离 别的愁苦,担忧难有再会的机会了。诗人以前者衬托(或反衬)后者, 表达此时与朋友离别的凄伤之情。
8
阅读下面的这首南朝古诗,回答问题。
别范安成 沈 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①。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 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②。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 思。 【注】 ①易:看得轻易。前期:来日重见之期。②难重 持:难得再有持杯共饮的机会了。
5、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15
读懂诗歌方法技巧
16
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人 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如:南宋汪元 量《湖州歌》
4、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 《卖炭翁》;
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 楼》
11
(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二 如:曹操《短歌行》;
)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建
如:王昌龄《从军行》;
功 3、报国无门的悲伤
报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国
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闺怨诗、边塞诗······
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
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
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
愁 ……
10
积累
( 一 ) 忧 国 伤 时
如:杜牧《过
华清宫》
2、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3、山河沦丧离乱的痛苦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7
阅读下面的这首南朝古诗,回答问题。 别范安成 沈 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①。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 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②。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 思。
【注】 ①易:看得轻易。前期:来日重见之期。②难重 持:难得再有持杯共饮的机会了。 (1)诗中的“易”与“难”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一种 怎样的情感变化?
) 2、情深意长的勉励
长
亭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 如:王维《山居秋暝》
五 2、青春易逝的伤感 )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人 3、仕途失意的苦闷
生 如:白居易《琵琶行》
杂 4、告慰平生的喜悦
感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句组成一 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二句称首联;三、四 句叫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一作腹联);七、 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律诗绝句有严格的平仄、押韵规定。但绝句 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至可通篇不对仗。律诗 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 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 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 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 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4分)
12
1、羁旅(长期寄居他乡)愁思
(
如:马致远《天净沙》
三 2、思亲念友
)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乡 3、边关思乡
怀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人 4、闺中怀人 (闺怨)
如:王昌龄《闺怨》 温庭筠《菩萨蛮》
13
( 1、依依不舍的留恋
四
如:柳永《雨霖铃》
17
2.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曲(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 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盛行于元。小令只 含一支曲子,而套数至少两曲,但只有一个曲调。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 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 表达思想与情感。
5
诗歌思想内容及情感分类
6
一、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4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 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调 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分三类:小令: 58字以内: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调:59 至91字,长调(92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 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