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诗歌鉴赏八读法
![诗歌鉴赏八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d0cad45022aaea998f0f6d.png)
• 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 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 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抓取 “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其 人文意义。
三、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
• 在诗歌鉴赏中如能充分地把握住抒情主 人公的形象、性格,则能有助于进入诗 歌的意境。“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 在其中”,这个人便是抒情主人公的性 格形象,所谓“风格就是人”。所谓 “诗品出于人品”。我国历代诗论都非 常重视和强调人品与诗品的关系,一个 成熟的伟大的诗人,其作品在很大程度 上往往就是他的人格的自我写照。
• 在毛词中,借梅作喻,创造出了时代先 驱者的崇高意境,而在陆词中,虽表现 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但只是封 建士大夫作个人奋斗,受侮后的哀怨牢 骚,顾影自怜,孤芳自赏,流露着伤感, 表现出脆弱。同是咏梅,由于诗人所处 的时代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诗人的 心胸气度不同,品格修养不同,审美标 准不同,结果诗篇的意境也便不同。
• 二、准确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 • 诗歌的形象主要表现为意象或意境,它 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场 景,更多的时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融 合在一起。分析诗歌形象即指分析这些 “象”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分析它的象 征意义。如郑思肖的《寒菊》:“花开 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 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所表现 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信仰 的高尚品格,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高洁的
• “看得出来,你们的阅读范围很广,也都知道互相 帮助的道理。但是,你们为什么不能依靠自己的 力量喝水呢?”老师无不遗憾地说。 • 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吗?同学们都疑惑地望 着老师。只见老师拿起勺子,他没有像同学们一 样拿起勺子的末端,而是轻轻拿起靠近勺头的部 分,很轻松地舀起一满勺水,全部渴了下去,一 滴也没有洒。 • “同学们,明白我要告诉你们什么了吗?”老 师问。 • “你是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只指 望别人的帮助,关键要靠自己。”同学们回答说。
古诗诵读(思乡主题高效阅读)
![古诗诵读(思乡主题高效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27686c21b4daa58da0114a5c.png)
3、首字引领背诵。
背诵学过的古诗:
《静夜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ǒu 偶然
shuāi 衰老
yīn bì n 乡音 鬓毛
kè 客人 hé 何处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 乡 偶 书
贺知章
少 乡 儿 笑
小 音 童 问
回乡偶书(二) 贺知章
离 别/ 家 乡/岁 月 多, 近 来/人 事 /半 消 磨。 惟 有/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不 改 /旧 时 波。
回乡偶书(二) 贺知章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惟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借 助 画 面 , 背 得 快
/ / / /
离 无 相 客
家 改 见 从
/ / / /
老大 回, 鬓毛 衰。 不 相识, 何处 来。
熟读成诵法
画面想象法
看画面,想象读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画面想象法
熟读古诗,想象画面; 借助画面,背诵古诗。
诗 想象 背诵 画
高效记忆 古诗诵读课
科学坐姿: 头正 肩平 腰直 足安 目视前方
口号: 过目不忘不是梦, 高效记忆我能行!
眼脑机能训练
眼脑机能训练 准备
定点凝视训练
视点左右移动训练
视点上下移动训练
“蛇形”扫视练习
扩大视野练习
缓解眼疲劳操
眼脑机能训练完毕
熟读成诵法
背诵秘诀:
1、词语串联背诵。
时间到!
杂诗
第二课 快速读懂一首古诗
![第二课 快速读懂一首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1d362f2487c24028915fc3d7.png)
任公子钓大鱼来分给众人食 用,如今却只能罢钓竿,是 因为天下盛世太平,没有大 鱼。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七看法
标题 作者 意象 注释 时间、地点、事件、情感、题材 知人论世 意象的象征意和意境 难点字词,典故、背景、诗人经历
情语 题材
典故
情感脉络 情感
委婉含蓄
酬朱庆馀
(2)看作者
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风格和 时代背景去解读诗歌。比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 的沉郁顿挫……
了解诗人的—— 遭遇、境况 、朝代的国势 把握诗人的—— 创作方法和风格 诗人常见的—— 思想内容和情感倾向 岑参 :盛唐边塞诗人,驰骋沙场 李白: 盛唐浪漫诗人,出蜀游历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 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 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 ④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 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 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 “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 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论世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中唐乱离时世的悲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3)看意象,体悟意境
读全诗---找名词—锁定意象----通晓诗意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意象: 雪飞、春风、白草 自然环境的恶劣 雪飞、春风写出: 白草写出: 边塞的萧瑟
上课用“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上课用“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f4ec383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9.png)
拓展训练:
10全国卷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 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 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 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 阑:酒尽。 (1)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方法三:读注释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 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读出了什么呢联?系(情作感者)注释
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 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
Hale Waihona Puke 练习: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 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中“故乡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难看出诗中流露出了诗人 和陶渊明一样厌弃官场、归隐田园的情怀。
诗歌题目
可知的信息
旅夜抒怀(杜甫)
表明时间、背景
琵琶行 (白居易) 咏柳 (贺知章)
表明诗歌体裁
表明写作对象
暗示题材、写作手法
寻隐者不遇 (贾岛)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概括写作内容
揭示地点 诗歌类别
表明情感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记忆法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记忆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a7b68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f.png)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记忆法
二年级的学生们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记忆法来帮助记
忆和理解:
1. 朗读法:大声朗读古诗词,通过声音的节奏和韵律来加深记忆。
朗
读时注意诗词的平仄和停顿,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图像联想法:将诗词中描述的景象或情感转化为图像,通过视觉记
忆来帮助记忆。
比如“床前明月光”,可以想象月光洒在床前的画面。
3. 故事串联法:将诗词内容编织成一个个小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串
联记忆。
例如《静夜思》可以想象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4. 关键词记忆法:找出诗词中的关键词或短语,通过关键词来记忆整
句或整段诗词。
如“春眠不觉晓”,可以记住“春眠”和“晓”这两
个关键词。
5. 分组记忆法:将诗词分成几个部分,每次只记忆一个部分,逐步完
成整首诗词的记忆。
这种方法适合较长的诗词。
6. 重复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来加强记忆,可以是每天复习,也可以
是隔天复习,根据个人记忆习惯来定。
7. 应用实践法:将学到的古诗词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写日记、作
文时引用,或者和家人朋友分享,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记忆。
8. 音乐辅助法:有些古诗词配有音乐,可以边听边记忆,音乐的旋律
可以帮助记忆诗词的节奏和情感。
9. 互动学习法:与同学或家人一起学习古诗词,通过互相提问、讨论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10. 定期复习法:定期对已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复习,避免遗忘。
可以设置每周或每月的复习计划。
通过这些记忆法的结合使用,二年级的学生们可以更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古诗词,提高学习效率。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ade7ca4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c.png)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学古诗,五步法,先读懂,再模仿,默写诵,反复练,善用典,用意显。
一步目,读懂诗,通读全文,把握节奏。
研究句意,体味语感,深入思考,领略精髓。
二步目,模仿诗,笔锋飘逸,意境流动。
千头万绪,思路宽广,心中乐曲,吟咏动容。
三步目,默写诵,字字流畅,字音婉转。
速度适宜,声音优美,情感融入,表达淋漓。
四步目,反复练,刻苦钻研,勤奋刻苦。
多读多写,不断修炼,诗词功夫,将无穷无尽。
五步目,善用典,古人智慧,谋取参考。
典故比喻,表达生动,情景交融,用意显明。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易记牢。
读懂诗,模仿憭,默写诵,反复练。
善用典,用意显。
如此练诗,功夫到家。
学古诗可以让人开阔视野,裨益人生。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到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下面详细介绍五步法。
第一步是“读懂诗”,这一步非常关键,只有真正理解了诗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模仿和吟诵。
首先,应该通读整篇诗,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接着,要仔细研究句意,体味语感,深入思考,领略精髓。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和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境界尤为高深。
第二步是“模仿诗”,这是锻炼写作能力的关键步骤。
模仿诗可以在语言、用词、意境等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诗的结构和特点。
在模仿时,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琢磨,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掌握描绘情感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然而,模仿不等于抄袭,应该注意保持自己的创新和独特。
第三步是“默写诵”,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提高口感和手感。
在默写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古人的语言和节奏,感受情感的真实和魅力。
第四步是“反复练”,这是任何技能的必经之路。
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不断地琢磨和改进,才能将熟悉和掌握古诗的技巧。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句子的层次和呼吸,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发音和语调。
第五步是“善用典”,这是诗歌的精华所在。
读懂古诗词的方法
![读懂古诗词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1906fce009581b6bd9eb70.png)
蔑视权贵 归隐田园 长亭送别 ……
六、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人肠” 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意 象 与 情 感
月 亮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 满、缺憾;幽静、美好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高洁、隐逸 凄凉悲伤 漂泊
杨
菊 梧 浮
柳
花 桐 云
意 象 与 情 感
杜 鹧
寒 鸿
鹃 鸪
蝉 雁
凄凉、哀伤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悲凉 思乡怀亲之情、 羁旅伤感 、指代书信
常见意象归类总结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
望洞庭湖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 • • • •
表达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表现 作者虽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 观豁朗的心境。
总结方法
• (七)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 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 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 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 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 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或寄情山水等情感;如 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 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 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 课件下载49
![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 课件下载49](https://img.taocdn.com/s3/m/2bae7e834b73f242326c5f7b.png)
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生活情趣,意 味盎然,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边塞诗雄浑壮阔,如《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
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 课件(共49张PPT)
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 课件(共49张PPT)
卷别
2017年全国卷I
诗题
作者
重要信息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①点明了地点(礼部贡院) ②点明了事件(阅进士就试) ③暗示作者身份(主考官)
2017年全国卷II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①交代了诗的题材(送别诗) ②暗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惜别)
编辑拙诗,成十五卷,
2017年全国卷III 因题卷末,戏赠元九、 白居易
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 课件(共49张PPT)
切入点一:看标题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
1.点明写诗的时间:《春望》《天净沙·秋思》《夜雨寄北》等 2.点明地点和事件:《观沧海》《登飞来峰》《游山西村》等 3.表达诗人情感:《春夜喜雨》《书愤》《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 课件(共49张PPT)
①点明了事件——题诗 ②表明作者的精神状态 (醉中)
2018年全国卷 III
精卫词
王建
点明了写作对象(精卫)
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 课件(共49张PPT)
运用八切法读懂诗家语 课件(共49张PPT)
卷别
2019年全国卷I
诗题
作者
题许道宁画
重要信息
①点明了写作目的(赞扬他人画作) ②点明了事件——题诗
2019年全国卷II 投长沙裴侍郎
①点明了写作目的(投赠诗、干谒诗) ②点明了写作对象(长沙裴侍郎)
湖南省新田一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用课件
![湖南省新田一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9236580b4c2e3f572763fe.png)
例二、(0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 答问题。(6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 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 “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 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 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 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
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
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
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抓关键词句
关键词
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 “孤”、“喜”、“闲”之类。 意象词: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情达意有着密不可 分的关系 。 修饰词:形容词、动词 、副词等,尤其是冷暖色调形容 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关键句
首句(联):从首句了解基调,许多诗词,往往在开头部 分,奠定基调,统领全诗。 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句升华,卒章 显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 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 重要句:隐含诗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内容, 理解诗人情感。 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人情感。
容。
2.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古诗的朗读技巧》课件
![《古诗的朗读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e1e9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b.png)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总结词
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总结词
节奏平缓,情感深沉
详细描述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情感非 常细腻,语言也非常优美,朗读时需要把握细腻 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以表现出白居易诗歌的柔 美和深情。
详细描述
这首诗的节奏比较平缓,但情感却非常深沉,朗 读时要把握好平缓的节奏,同时要深入挖掘深沉 的情感,以表现出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
在朗读古诗时,应根据诗句的情感表达需要,调整语调的起伏变化。例如,喜悦、豪放的情感可用升 调,悲伤、沉痛的情感可用降调。同时,要注意语速的控制,以更好地表现古诗的情感内涵。
古诗的重音和轻音选择
总结词
重音和轻音的选择是朗读中重要的技巧之一,通过合理运用重音和轻音,能够突出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增强朗读 的表现力。
05
总结与建议
总结朗读技巧
01
02
03
节奏与语调
在朗读古诗时,应注重节 奏和语调的变化,以更好 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
重音与轻音
通过合理运用重音和轻音 ,可以强调诗句中的关键 词或情感,增强朗读的表 现力。
停顿与连读
适当的停顿和连读可以使 古诗的韵律更加鲜明,有 助于听者更好地理解诗句 的含义。
情感豪放,气势磅礴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这首诗表现了王之涣豪放的个性和气势磅礴的诗歌风 格,朗读时需要把握豪放的情感,同时要展现出诗歌 的气势简练,但意境却非常深远,朗读时 要注重语言的简练,同时要深入挖掘诗歌的意境,以
表现出王之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详细描述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古诗的朗读技巧》ppt课件
• 古诗的背景与特点 • 朗读技巧的介绍 • 古诗朗读的实践与技巧 • 古诗朗读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建议
“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37789e70c281e53a5802ff92.png)
方法一:读标题
诗歌题目
可知的信息
旅夜抒怀(杜甫)
表明时间、背景
琵琶行 (白居易)
表明诗歌体裁
咏柳 (贺知章)
表明写作对象 暗示写作手法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概括写作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揭示地点 诗歌类别
表明情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读标题
为什么要读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
1、概括诗歌内容。 2、交代写作缘由。 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4、交代诗歌类型,表明诗歌体裁。 5、表明写作对象,暗示写作手法。
练习: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 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中“故乡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难看出诗中 流露出了诗人和陶渊明一样厌弃官场、归隐田 园的情怀。
问题:你认为作者在诗中对李白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方法四:读意象
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融入诗人
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领悟“意象”中的寓意,就能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象与情感
月
亮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缺憾;幽静、美好
杨
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这首表世人达了皆欲作杀者,对吾意李独白怜的才。同情、 担忧和思敏念捷诗,千抒首发,飘了零自酒己一杯对。李白怀 [注才]不这首遇诗的写匡于山感客居慨读成书,都处初并期,,期头杜白待甫好此李时归辗白来转。结得悉束李白飘已在 流 零匡放山夜生:郎活指途李中后白获少释,时,回读遂书有到的感大而四匡作川山。(来今世四人。川:北指统部治)集。团中的人。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课件 (共27张)【优秀课件】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课件 (共27张)【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ad8682fad6195f312ba6ff.png)
老的时候
下酒
不仅是爱你的人,甚至连你的影子也都爱了。倘若不能得 到你的人,那么,得到你的影子也无不可。最大胆最反常 的语言是用影子下酒。把你的影子吃掉,进入我的五脏六 腑,让你的影子同我的肉体融合在一起。这种爱,无疑比 那些山盟海誓要深刻的多。这便是一种心灵和心灵之间的 内在感应 .---------反常合道 无理而妙
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
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
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 如 何 快 速 读懂古 诗词》 课件 ( 共 27张 )【优秀 课件】
《 如 何 快 速 读懂古 诗词》 课件 ( 共 27张 )【优秀 课件】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如 何 快 速 读懂古 诗词》 课件 ( 共 27张 )【优秀 课件】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典故含情感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 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 《梅花落》。
骆宾王《在狱咏蝉》 托物言志、赞美高洁
杜甫《春夜喜雨》 即事抒怀、无限喜悦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羁旅思乡、思家
柳中庸《征人怨》
边塞征战、满怀怨恨
《 如 何 快 速 读懂古 诗词》 课件 ( 共 27张 )【优秀 课件】
标题显情感
《 如 何 快 速 读懂古 诗词》 课件 ( 共 27张 )【优秀 课件】
总结方法:
• (七)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 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上课用“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PPT87页
![上课用“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PPT87页](https://img.taocdn.com/s3/m/539defd2aaea998fcd220e34.png)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Leabharlann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22bb10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6.png)
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学古诗五步法顺口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古诗文。
下面是五步法的相关参考内容:第一步,理解古诗的背景曲解古诗枉劳心,了解背景别胡混。
作者、时代要知道,提笔才能写得准。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了解古诗的背景信息,包括作者和写作时代。
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感情表达。
第二步,识别古诗的体裁五言绝句四六长,七言律诗也常藏。
辨别体裁一眼瞥,结构特征记心上。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学会识别古诗的体裁,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通过观察句子的字数和韵律特点,我们可以迅速判断出古诗的体裁,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的结构和特点。
第三步,分析古诗的词句情景描写字字鲜,修辞手法别停顿。
比喻、拟人要分辨,美丽意境更感染。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仔细分析古诗中的词句,特别是情景描写和修辞手法。
比如,通过分辨古诗中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意图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加欣赏古诗的美丽意境。
第四步,体会古诗的情感情感表达要深体味,忧愁喜乐都有迹。
读者心境与诗联结,共鸣情感与诗相易。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古诗中表达的情感,从而与诗人的心境产生共鸣。
无论是忧愁还是喜乐,都需要深入体味,并将自己与诗歌相联结,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的情感表达。
第五步,写出对古诗的理解把握主题言直接,写下对诗的理解。
自己的感受要表达,看似简单意深刻。
在这一步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直接、简洁地写出对古诗的理解。
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对古诗的感悟,即使表达看似简单,也能传递出深刻的意义。
通过以上五步法的参考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诗,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欣赏和感受古诗的魅力。
文言文教学“八读法”
![文言文教学“八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9b3b3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c.png)
文言文教学“八读法”
张微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年(卷),期】2002(0)19
【总页数】1页(P17-17)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读法;断句;虚词;形象
【作者】张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诵读法,文言文课堂学习的"加速器"--浅谈诵读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J], 张黎明
2.诵读法,文言文课堂学习的"加速器"--浅谈诵读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J], 张黎明
3.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模式新尝试——文言文教学的"八"个一 [J], 张羡昌
4.课标的要求到教学的过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四读法 [J], 任虹;
5.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法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J], 刘海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六年级下册语文8点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8点读](https://img.taocdn.com/s3/m/0f27bb9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7b.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8点读六年级语文下册背诵知识点第一部分;中心思想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古诗十九首》中运用了哪些叠字,有什么好处?答:“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织女手的形态;“札札”,是织布机的声音;“脉脉”,是织女凝望的神情。
这些叠词无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着缠绵的情境。
3.《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点明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暗含了月的意象。
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4.《养花》∶本文作者通过写自己的养花经历,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5.《长城赞》︰本文通过描绘长城起伏奔腾、气势磅礴的雄姿,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抒发了作者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6.《索桥的故事》∶本文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民间百姓善良、淳朴的爱心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造福百姓的人的敬意。
7.《我站在铁索桥上》︰本诗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从而激起我们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8.《你,浪花的一滴水》∶本文以歌颂雷锋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雷锋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9.《金色的鱼钩》∶本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10.《白衣天使》∶本文是一篇介绍南丁格尔的人物传记,通过讲述南丁格尔为护理学一生创下的伟大功绩,表达了作者对执着坚毅、无私无畏、用爱心和恒心为伤者带去福音的白衣天使的敬佩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 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作品丰富,有《剑南诗 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 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 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 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 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 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陆游毕 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复失地,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 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 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
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拓展训练:
(09四川)阅读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 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 “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 “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 个“又”字则曲折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 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四川) 《月》 杜甫(2009广东)
练习: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含山店梦觉作》韦庄(2014全国2)
《春日秦国怀古》羁周旅漂朴泊(,2011全国) 《咏山泉》储凄凉光败羲孤落独,思(乡20。11山东) 《春日忆李恬白怀淡古》出伤杜俗今,甫。(2011江苏) 《晓至湖赞上誉自和》洁怀历自念鹗清。 (2011福建) 《清明》黄庭清坚新宜人(,2011江西) 《《四怀 月川天》)经凄无、杜感凉奈智甫时平哀的老(伤静伤超世闲,2, 脱0,适因09。访广之东关 志》)心 趣陈友 高与人雅义,,(2011
方法二:读作者
二、读作者
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
1、思想性格
知
2、生活经历
人 论
3、风格流派
世
4、创作背景和目的
5、时代背景(所处朝代的国势、 朝政等)
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 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知人:
九死不悔:漫漫长路的探索— 屈 原 世外桃源:疲惫灵魂的皈依— 陶渊明 诗中有画:描摹景物的顿悟— 王 维 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张扬— 李 白 漂泊天涯:大唐衰微的见证— 杜 甫 强者宣言:永不放弃的追求— 刘禹锡 明白晓畅:现实主义的革新— 白居易 放浪形骸:盛事难再的挽歌— 杜 牧 委婉隐晦:迷惘无助的宣泄— 李商隐
练习: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劳停驿》欧阳修 (2015湖北)
《月圆》杜甫(2015安徽孤)寂,羁旅伤感
《雨过至城西苏家》黄庭坚 思(家20,15渴天望津)团圆
《秋夜纪怀》陆游(2015忙福里建偷)闲,喜悦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凄里清新,居爱》国刘情禹怀 锡 (2015江苏) 品行高雅,赞美、恭维、 《醉翁操》苏轼 祝(福2、01羡5北慕京,闲)适愉悦 《桃夭》诗经(2014湖南) 《残春怀 高旅念山舍,景》赞行美韩,偓(20女15子全美国貌2)孤寂愁苦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 并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拓展训练3: 江城子
五代 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 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释】姑苏台:春秋时吴国所建,在 今江苏苏州西南的姑苏山上。相传春秋
时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作乐之地。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古诗词鉴赏复习
“八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先“懂”后“答”
——古诗词鉴赏规律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练习: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劳停驿》欧阳修 (2015湖北) 《月圆》杜甫(2015安徽)
《雨过至城西苏家》黄庭坚 (2015天津)
《秋夜纪怀》陆游(2015福建)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 (2015江苏) 《醉翁操》苏轼 (2015北京) 《桃夭》诗经(2014湖南) 《残春旅舍》 韩偓(2015全国2)
以地名(包括亭、台、怀堂古、(馆咏)史为)标题诗:: 借古讽今、
《隋宫》《金吊谷古园伤今》、《昔乌盛衣今巷衰》、《历石史沧头 城》《赤壁》《桑苏、武世庙事》变《迁马、人嵬事坡飘》零《或台登城》 《《焚竹书里坑馆》》《《西 黄临施鹤揽人滩楼胜生》》、渺《即小景江,抒亭青怀春》(蹉《壮跎琴志)台未。》酬,
题目就传达了作者对春夜之雨的喜爱
之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题目表明内容是写送别,写离别之情。
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
《隋宫》《金谷园》《乌衣巷》《石头 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台城》 《焚书坑》《西施滩》《江亭》《琴台》 《竹里馆》《黄鹤楼》
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
《蝉》《菊》《早梅》《孤雁》《柳》 《蜂》《云》《石灰吟》《海棠》《子规》 《未展芭蕉》《流莺》
注
典故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读注释
解释疑难词句
释
提供写作背景、目的等重要信息
•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 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 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 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 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 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 的难度。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国恨家愁,感时伤世,壮志难酬。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 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读出了什么呢联?系(情作感者)注释
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 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
论世: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 上时代的烙印。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 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干谒诗) 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 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 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 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 重忠义。
训练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 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 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练习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 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 咏物诗,托物言志
《蜂《》蝉《》云《》菊《》石《灰早( 单吟梅赞 纯》》美 写《《, 景海讽 、孤棠刺摹雁》)写》《。物《或态子柳规》》 《未展芭蕉》《流莺》
以人物为标题 《山中寡妇》《卖炭翁》《里中女》《贫女》《赠
妓云英》《蚕妇》《陶者》《伤田家》《西施》《王昭 君》《息夫人》《贾生》《渔翁》《剑客》
方法一:读标题
诗歌题目
可知的信息
旅夜抒怀(杜甫)
表明时间、背景
琵琶行 (白居易)
表明诗歌体裁
咏柳 (贺知章)
表明写作对象 暗示写作手法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概括写作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揭示地点 诗歌类别
表明情感
一、读标题
为什么要读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
1、概括诗歌内容。 2、交代写作缘由。 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4、交代诗歌类型,表明诗歌体裁。 5、表明写作对象,暗示写作手法。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事件、 主旨等。
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 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方法三:读注释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比如
作者被贬谪、被排挤时所作
作者常年旅居(客居①,怀流才寓不)遇外、地壮,志游未学酬、
宦游
羁旅立愁志思报、国思;②对朝廷不满、
作者是南宋诗人乡(怀或愤人前懑之朝;情灭③亡寄,情仕山于水新朝)
作者是辛弃收疾复、失陆地游、、志岳存飞恢、复陈、亮、陈与 义、顾炎武、文思天念祥故国、亡国之痛。
知作者,知人论世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 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 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 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 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 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 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练习: 望洞庭湖
刘禹锡
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