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概述
薄膜材料的特点及其制备技术
![薄膜材料的特点及其制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ef8d87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6.png)
薄膜材料的特点及其制备技术薄膜材料的特点及其制备技术厚度小于1微米的膜材料,称为薄膜材料。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薄膜材料的特点及其制备技术,希望能帮到大家!薄膜材料的特点与制备技术工业上有两大类塑料薄膜(厚度在0.005mm~0.250mm)生产方法——压延法和挤出法,其中挤出法中又分为挤出吹塑、挤出拉伸和挤出流延。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生产工艺有挤出吹塑、挤出拉伸和挤出流延,尤其是聚烯烃薄膜,而压延法主要用于一些聚氯乙烯薄膜的生产。
在挤出吹塑、挤出拉伸和挤出流延中,由于挤出吹塑设备的整体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对于拉伸和流延设备而言低得多的,本应用在不断增多。
不过在生产高质量的各种双向拉伸薄膜中仍然广泛使用挤出拉伸设备。
随着食品、蔬菜、水果等对塑料薄膜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农地膜、棚膜的高性能要求和工业薄膜的应用不断增加、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塑料薄膜设备生产商一直在不断创新,提高薄膜的生产质量。
薄膜材料的简介当固体或液体的一维线性尺度远远小于其他二维时,我们将这样的固体或液体称为膜。
通常,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厚度大于1微米的膜,称为厚膜;另一类则是厚度小于1微米的膜,称为薄膜。
半导体功能器件和光学镀膜是薄膜技术的主要应用。
一个很为人们熟知的表面技术的应用是家用的镜子:为了形成反射表面在镜子的背面常常镀上一层金属,镀银操作广泛应用于镜子的制作,而低于一个纳米的极薄的镀层常常用来制作双面镜。
当光学用薄膜材料(例如减反射膜消反射膜等)由数个不同厚度不同反射率的薄层复合而成时,他们的光学性能可以得到加强。
相似结构的由不同金属薄层组成的周期性排列的薄膜会形成所谓的超晶格结构。
在超晶格结构中,电子的运动被限制在二维空间中而不能在三维空间中运动于是产生了量子阱效应。
薄膜技术有很广泛的应用。
长久以来的研究已经将铁磁薄膜用于计算机存储设备,医药品,制造薄膜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
陶瓷薄膜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由于陶瓷材料相对的高硬度使这类薄膜可以用于保护衬底免受腐蚀氧化以及磨损的危害。
新型薄膜材料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
![新型薄膜材料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66c6f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7.png)
新型薄膜材料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型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
其中,薄膜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材料,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新型薄膜材料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也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一、薄膜材料的概述薄膜材料是指厚度在0.1微米至100微米之间的一种材料。
它与传统的块材料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小尺寸、轻质:薄膜材料由于厚度较小,因此具有小尺寸、轻质等特点,便于运输和操作。
2.优异的物理性能: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光、热等物理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磁性、传感器等领域。
3.表面反应特性好:薄膜材料由于表面积较大,表面反应性也较好,可用于催化、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生物传感等领域。
二、薄膜材料制备工艺1.化学气相沉积法:该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沉积材料于基板上,常用的有PECVD、MOCVD、ALD等。
它具有制备高质量的薄膜材料的优点,但是设备成本高,基板种类受限,不能大面积制备。
2.物理气相沉积法:该方法是通过物理过程沉积材料于基板上,常用的有电子束蒸发、磁控溅射、离子束溅射等。
它具有基板种类多样、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但是制备过程长、制备速率低。
3.溶液法:该方法是通过在溶液中提供所需元素使其自发组成薄膜材料。
它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膜质量较低、工艺流程复杂。
三、新型薄膜材料应用1.光电子器件制备: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可以制备光电子器件如LED、显示器、光伏电池等。
2.生物医疗领域:薄膜材料可以制备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等,用于生物医疗领域。
3.环保领域:薄膜材料可以制备过滤膜、分离膜等,用于环保领域的水处理、空气净化等。
4.信息存储领域:薄膜材料可以制备磁性材料、光存储材料等,用于信息存储领域。
四、新型薄膜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目前,在新型薄膜材料制备工艺方面,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例如,在电子束蒸发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控制离子束中镭气制造缺陷得到优质铜锌锡硫化物薄膜;在离子束溅射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氧化态多元金属渗透控制得到了优质的二氧化钛薄膜;在溶液法方面,研究人员通过金属离子交替沉积制备出了高质量的金属氧化物薄膜。
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3aae9a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2.png)
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一、薄膜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制备方法薄膜是指宽度很小,但厚度相对较薄的材料。
薄膜材料由于具有在空间限制下的卓越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光电等领域。
常见的薄膜材料有聚合物、金属、陶瓷、玻璃等。
1.基于聚合物的薄膜制备方法聚合物薄膜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浇铸、界面聚合、自组装、化学气相沉积等多种技术。
其中,溶液浇铸法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即将聚合物分散于溶剂中,通过蒸发-干燥过程制备膜材料。
2.基于金属的薄膜制备方法金属薄膜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溅射和热蒸发等技术。
其中,物理气相沉积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依靠金属的高温蒸发和沉积,形成薄膜材料。
3.基于陶瓷的薄膜制备方法陶瓷薄膜材料的制备采用包括溶胶-凝胶法、物理气相沉积、离子束沉积和磁控溅射等多种技术。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低温制备技术,制备出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高纯度。
二、薄膜材料的应用1.生物医学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薄膜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人工器官、组织工程等方面。
聚合物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广泛用于药物递送系统和组织工程中。
金属薄膜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能,可用于人体电刺激和成像等领域。
2.能源领域薄膜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半导体器件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聚合物薄膜用于太阳能电池、金属薄膜用于燃料电池、氧化物薄膜用于半导体领域。
3.环境领域薄膜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水处理、气体净化、油污处理等方面。
例如,纳米复合薄膜用于水处理,可有效过滤掉微小颗粒和化学污染物;纳米多孔结构薄膜用于气体净化,可去除有害氧化物和有机物质;陶瓷薄膜用于油污处理,可高效分离和去除油污。
三、薄膜材料的发展趋势1.可持续、环保的材料未来薄膜材料的制备趋势是转向可持续、环保的材料。
例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薄膜可以在使用后被自然分解,减少环境影响。
2.多功能化材料未来的薄膜材料也将具备多种功能,例如,与生物组织相容、导电、光学响应等。
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5e6d9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2.png)
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薄膜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在形态和用途上都非常广泛。
与传统的块材料不同,薄膜材料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和大小,非常适合各种特殊需求的场合。
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从薄膜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两个方面阐述其重要性。
一、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薄膜制备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其中一些主要的方法有:1. 溅射法。
该方法是一种常见的薄膜制备方法,依靠高温下的原子或离子的加速碰撞使得物质凝聚在样品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膜。
2. 化学气相沉积法。
该方法利用气相反应,使物质沉积在样品表面上,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薄膜制备方法。
3. 溶液法。
该方法利用一定的溶剂将物质溶解,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沉积在样品表面上,也是一种略微便宜的方法。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需要制备高质量的薄膜材料,则溅射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更适用,对薄膜材料的结晶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需要大规模制备时,则可以使用溶液法,因为溶液法的成本相对较低。
二、薄膜材料的应用薄膜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主要的领域有:1. 太阳能电池。
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对于其他太阳能电池的优势在于其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低的重量。
这就是为什么薄膜太阳能电池在过去几年里变得越来越流行的原因。
2. 光电显示器。
我们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中使用的另一个薄膜材料是透明电极。
这种材料可以被施加电压来产生电子,从而控制光的透过。
3. 薄膜防护层。
薄膜材料不仅可以用来制造电子产品,还可以用来保护它们。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层防护膜来保护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免受划伤或破碎。
4. 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是利用电容器原理储存电能的装置,其制作的核心就是薄膜电极。
使用薄膜电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从而增加了超级电容器储存电能的能力。
总的来说,薄膜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制备方法也越来越成熟。
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17d5c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d.png)
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薄膜材料是指厚度在纳米级别到微米级别的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
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光学、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薄膜材料的分类以及常用的制备技术。
薄膜材料的分类:1.无机薄膜材料:如氧化物薄膜、金属薄膜、半导体薄膜等。
2.有机薄膜材料:如聚合物薄膜、膜面活性剂薄膜等。
3.复合薄膜材料:由两种或以上的材料组成的。
如聚合物和无机材料复合薄膜、金属和无机材料复合薄膜等。
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1.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和物理气相淀积(PVD)两种方法。
PVD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和磁控溅射,通过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加热,使其升华或蒸发,然后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
PVD常用于制备金属薄膜、金属氧化物薄膜等。
2.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原子层沉积(ALD)两种方法。
CVD通过化学反应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
ALD则是通过一系列的单原子层回旋沉积来生长薄膜。
这些方法可以制备无机薄膜、有机薄膜和复合薄膜。
3.溶液法制备技术:包括溶胶-凝胶法、旋涂法、浸渍法等。
溶胶-凝胶法通过溶胶和凝胶阶段的转化制备薄膜。
旋涂法将溶液倒在旋转基底上,通过离心力将溶液均匀分布并形成薄膜。
浸渍法将基底浸泡在溶液中,溶液中的材料通过表面张力进入基底并形成薄膜。
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制备有机薄膜和复合薄膜。
4.物理沉积法和化学反应法相结合的制备技术:如离子束沉积法、激光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物理沉积或化学反应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和较好的薄膜质量。
综上所述,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各种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各有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制备特定性质的薄膜材料。
随着对薄膜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制备技术的不断进步,薄膜材料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潜力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掘。
薄膜材料制备原理、技术及应用
![薄膜材料制备原理、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88fc4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a.png)
薄膜材料制备原理、技术及应用薄膜材料是在基材上形成的一层薄膜状的材料,通常厚度在几纳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它具有重量轻、柔韧性好、透明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能源、医疗等领域。
薄膜材料制备的原理主要涉及物理蒸发、溅射、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
其中,物理蒸发是指将所需材料制成块状或颗粒状,利用高温或电子束加热,使材料从固态直接转变为蒸汽态,并在基材上沉积形成薄膜。
溅射是将材料制成靶材,用惰性气体或者稀释气体作为工作气体,在高电压的作用下进行放电,将靶材表面的原子或分子溅射到基材上形成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气态前体分子引入反应室,通过化学反应沉积到基材上,形成薄膜。
薄膜材料制备技术不仅包括上述原理所述的基本制备方法,还涉及到不同材料、薄膜厚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特定要求。
例如,为了提高薄膜的品质和厚度均匀性,可采用多台蒸发源同时蒸发的方法,或者通过旋涂、喷涂等方法使得所需薄膜材料均匀地覆盖在基材上。
此外,为了实现特定功能,还可以通过控制制备条件、改变材料组成等手段来改变薄膜的特性。
薄膜材料具有多种应用领域。
在电子领域,薄膜材料可以用于制作集成电路的介质层、金属电极与基板之间的隔离层等。
在光学领域,薄膜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光学滤波器、反射镜、透明导电膜等。
在能源领域,薄膜材料在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器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医疗领域,薄膜材料可以用于制作人工器官、医用伽马射线屏蔽材料等。
此外,薄膜材料还应用于防腐蚀涂料、食品包装、气体分离等领域。
虽然薄膜材料制备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其制备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薄膜厚度均匀性、结晶性能、粘附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物质流动等多个参数的影响,以确保薄膜的质量。
此外,部分薄膜材料的制备成本相对较高,制约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总的来说,薄膜材料制备原理、技术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不断改进制备技术,提高薄膜材料的制备效率和质量,将有助于推动薄膜材料在各个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薄膜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薄膜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838fe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c.png)
薄膜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薄膜材料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的材料。
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光学、电子、生物医学,甚至涂层等很多领域。
制备和应用研究方面也有很多成果,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研究进展。
一、制备方法1、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是指利用热能或者电子束激励的方式使材料蒸发并沉积在基底上形成薄膜。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高质量、高结晶度的薄膜材料。
其中分子束蒸发技术和反蒸发方法属于物理气相沉积法的一种,依靠非常高的真空和完整的分子束,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薄膜材料,但是设备成本也非常高。
2、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指在较低的气压环境下,将材料前驱体分子通过热解、裂解或者还原等化学反应,制备出薄膜材料。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可以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的薄膜,因此尤其适合大规模生产。
3、物理涂敷法物理涂敷法是指利用物理过程,将材料沉积在基底上形成薄膜。
常见的物理涂敷法有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激光蒸发等。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膜层均匀、结构紧密的薄膜,但是缺点是沉积速度较慢,不能用于大面积生产。
4、化学涂敷法化学涂敷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材料前驱体分子沉积在基底上形成薄膜。
常见的化学涂敷法有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法等。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薄膜材料的更多形式,如多孔薄膜、纳米结构薄膜等。
但是化学反应的复杂度和化学材料的不稳定性也增加了制备过程的难度。
二、应用研究进展1、光电材料在光电领域,薄膜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一些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如氧化铟锡、氧化镓锌、氧化铟和氧化钙、锡等材料已成为制作 OLED 光电器件的重要材料。
此外,半导体材料如氧化物和硫化物薄膜也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中,如可见光光伏器件、光传感器等。
因此,随着该领域的发展,薄膜材料在光电设备中的应用前景不断向好。
2、生物医学薄膜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其中,一种叫做生物基薄膜的材料能够在各种生物医学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薄膜生产工艺(3篇)
![薄膜生产工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d6ce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f.png)
第1篇一、引言薄膜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能源、包装、建筑等领域。
薄膜生产工艺是指将高分子材料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制备成薄膜的过程。
本文将从薄膜生产工艺的原理、分类、设备、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薄膜生产工艺原理薄膜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将高分子材料通过加热、熔融、拉伸、冷却等过程,使其分子链在分子间力作用下重新排列,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薄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薄膜生产工艺原理:1. 流延法:将高分子材料熔融后,通过一定的速度和压力,使其在流动状态下形成薄膜,然后冷却固化。
2. 挤压法:将高分子材料熔融后,通过挤压机将其挤出成薄膜,然后冷却固化。
3. 喷涂法:将高分子材料溶解或熔融后,通过喷枪将其喷涂在基材上,形成薄膜。
4. 真空镀膜法:将高分子材料在真空条件下蒸发或溅射,形成薄膜。
5. 离子镀膜法:利用高能离子束轰击高分子材料表面,使其蒸发或溅射,形成薄膜。
三、薄膜生产工艺分类根据高分子材料种类、加工方法、用途等因素,薄膜生产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类:1. 按高分子材料种类分类: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酯(PET)、聚偏氟乙烯(PVDF)等。
2. 按加工方法分类:流延法、挤压法、喷涂法、真空镀膜法、离子镀膜法等。
3. 按用途分类:电子薄膜、光学薄膜、能源薄膜、包装薄膜、建筑薄膜等。
四、薄膜生产工艺设备薄膜生产工艺所需设备主要包括:1. 熔融设备:如挤出机、流延机、熔融挤出机等。
2. 冷却设备:如冷却辊、冷却水槽、冷却风等。
3. 拉伸设备:如拉伸机、拉伸辊等。
4. 收卷设备:如收卷机、收卷辊等。
5. 辅助设备:如预热装置、输送装置、切割装置等。
五、薄膜生产工艺流程以下是常见的薄膜生产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根据所需薄膜的规格、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高分子材料。
2. 熔融:将高分子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
3. 流延/挤压:将熔融的高分子材料通过流延机或挤压机,形成薄膜。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9167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a.png)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第一章薄膜材料薄膜材料是一种表面积极高,厚度在微米到纳米级别的薄片状材料。
薄膜材料具有许多惊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许多不同的应用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第二章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我们可以探索一些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以下是薄膜材料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2.1 溅射溅射是得到薄膜材料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放置目标材料在真空腔体内,与材料中的离子进行碰撞设计使得薄膜附着在基底上。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卓越的控制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金属溅射薄膜和半导体设备。
2.2 化学气相沉积法一种典型的化学气相沉积法是热原子层沉积(HALCVD)。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保持在气相状态的气体分压制造出所需的化合物,并将其沉积在基底表面。
由于产生的薄膜具有较高的均匀性、良好的纯度以及出色的控制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显示器、光电器件等生产工艺中。
2.3 溶液工艺溶液法是一种制备大面积有机电子薄膜的简便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活性有机物放置在有机介质中溶解成一种溶液,然后将溶液高精度地喷涂在表面上。
产生的薄膜可以在常温下制成,并在通用设备和热塑性基质上进行涂覆。
由于其高质量的器件制作能力,从有色涂料到电子材料验证都有广泛用途。
第三章薄膜材料的应用3.1 晶体管和二极管薄膜材料作为晶体管和二极管中的材料,其制备和应用技术一直是电子行业的重点。
这些设备通常需要具有高面积、低导电电阻、高纵向导电性能和高晶格匹配度的特殊特性,以满足当前技术和市场的良好表现。
3.2 柔性电子柔性电子是指能够以各种方式或经受曲折、弯曲、侵蚀和扭曲。
由于薄膜材料具有优越的柔性、弯曲和可塑性、可在各种表面上涂覆、耐黄变和耐水洗性能,因此在该领域也起着重要作用。
该类应用,尽管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所限制,但在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等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3 生物技术有机薄膜和金属薄膜都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
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f85667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0.png)
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薄膜材料在工业、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那么,什么是薄膜材料呢?简单地说,薄膜材料就是厚度很薄的材料,通常在几纳米到几百微米之间。
它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比如光透过性、电绝缘性、机械性强等,因此在电子、光学、医学、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很多,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真空蒸发法真空蒸发法是一种将材料在高真空下蒸发形成薄膜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让材料形成单晶状态,并且薄膜的结构均匀。
但是,真空蒸发法收率低,难以控制厚度,且材料成本较高。
2. 磁控溅射法磁控溅射法是将材料置于空气不及其它气体的真空区域中,然后在材料表面上放置一排镀失控的靶材,高能电子或离子轰击靶材,使其蒸发,材料形成薄膜。
这种方法能有效控制薄膜厚度和成分,并且成本低,是大量生产薄膜材料的主要方法。
3. 溶液法溶液法又称溶液旋涂法,是在材料分子间溶解剂中制备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速度快,降低了制造成本,但难以制造低缺陷率的薄膜。
薄膜材料拥有的优良性质是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表面效应的影响。
因此,薄膜材料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以电子和生命科学为例分别介绍一下薄膜材料在这两个领域中的应用。
1. 电子方面的应用半导体电子学是薄膜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半导体薄膜可以制造出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掩模、曝光和电子束光刻的压电材料和透镜材料。
此外,具有特殊电学性能的有机或无机高分子材料可以制造出各种电路板。
并且,一些薄膜材料可以转换为导电薄膜,例如透明导电薄膜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复合导电薄膜用于制造柔性电子纸、可擦写电子图书和柔性电子纸屏幕等。
2. 生命科学应用生命科学中的薄膜材料主要用于细胞培养、过滤纯化、药物控释等,例如,被广泛使用的细胞培养板使用薄膜材料制作。
另外,纳米孔薄膜为分离和处置废水、有色中和和固体废物处理提供了可行的环保方法。
其它的,薄膜材料还可以制造出用于医学治疗和组织工程的生物材料,如胶原薄膜、海藻酸薄膜等。
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
![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436b28f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2.png)
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半导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电子、光电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为半导体器件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从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薄膜材料的制备过程、薄膜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对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做一些介绍。
2.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蒸发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分子束外延法、离子束外延法等。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2.1 物理蒸发法物理蒸发法是把材料放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通过热蒸发或强光辐射蒸发的方法进行制备。
该方法适用于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硫化物等材料的薄膜,其优点是制备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制备速度慢,成膜质量不稳定。
2.2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将气态前体物通过热分解、热裂解等反应制备出所需材料的薄膜。
该方法制备速度快、成膜速度高,制备成膜质量稳定,但前体物的纯度、稳定性对成膜质量的影响较大。
2.3 分子束外延法分子束外延法是一种高真空下制备纳米级厚度晶体薄膜的技术,通过在真空中高速加热并蒸发气态源,产生分子束,经高速准直后瞄准衬底径向外扩散生长表面,使分子一层层地互相结合成为晶格完整的晶膜。
该方法成膜速度较慢,但可以制备高质量、大尺寸的单晶薄膜。
2.4 离子束外延法离子束外延法通过在高真空下将精细加工好的单晶衬底,连续轰击呈靶形状的前体物,溅射出大量的原子或离子,使其在衬底表面沉积形成晶膜。
该方法制备质量极高的薄膜,对材料的选择性较高,但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
3. 薄膜材料的制备过程不同材料的成膜过程会有所不同,但通常都包括前体物的制备、薄膜在衬底上的生长等过程。
在制备前需要对材料性质的要求、成膜受影响因素等进行充分的了解,选择适当的成膜方法和工艺参数。
以化学气相沉积法为例,其制备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3.1 前体物的制备前体物的纯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成膜质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选择和加工。
薄膜材料与技术
![薄膜材料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7de2b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3.png)
薄膜材料与技术引言薄膜材料是一种在厚度范围内具有特定性能和结构的材料,它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薄膜技术是制备、改进和应用薄膜材料的一套方法和工艺。
本文将介绍薄膜材料的定义、制备方法、常见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薄膜材料的定义薄膜材料是在纳米尺度至微米尺度范围内的一种特殊材料,其厚度通常在0.1nm到100μm之间。
相比于传统材料,薄膜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其在光电、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1.物理气相沉积(PVD):通过热蒸发、电子束蒸发、激光蒸发等方法将材料蒸发在基底上,形成薄膜。
2.化学气相沉积(CVD):将气相前体分子引入反应室中,经过热分解或化学反应,在基底表面生成薄膜。
3.溶液法:将溶解了材料的溶液涂覆在基底上,通过溶剂蒸发或化学反应,将材料转变为薄膜。
常见的溶液法包括旋涂法、浸渍法等。
4.声波法:利用声波的能量使材料溶解或悬浮在溶剂中,然后将溶液通过超声波定向沉积在基底上。
5.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通过将离子束轰击基底表面,促使薄膜材料原子结晶或沉积在基底上。
薄膜材料的应用领域薄膜材料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光学领域:薄膜材料在光学镀膜中广泛应用,用于改善光学元件的透射和反射特性。
例如,透明导电薄膜可用于制造触摸屏、光伏电池和显示器件。
2.电子领域:薄膜材料可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如晶体管、薄膜电阻器和电容器。
此外,薄膜材料还可用于制造柔性电子产品和纳米电子元件。
3.能源领域:薄膜太阳能电池是一种高效能源转换设备,薄膜材料在其制备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薄膜材料还可用于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能源存储和转换装置中。
4.生物医学领域:薄膜材料在生物医学传感器、生物芯片、医用导管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例如,聚合物薄膜可用于修复组织缺损,金属薄膜可用于制造仿生传感器。
聚丙烯薄膜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聚丙烯薄膜材料的设计和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a2cb4c1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6.png)
聚丙烯薄膜材料的设计和制备一、聚丙烯薄膜材料的概述聚丙烯(PP)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绝缘性能。
它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包装、医疗、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聚丙烯薄膜被用作包装材料、电容器隔膜、印刷材料和光学材料等。
二、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1. 薄膜挤出法聚丙烯薄膜通常采用薄膜挤出法制备。
挤出法是将熔融聚丙烯塑料通过挤出机挤压出来,经过冷却后形成薄膜材料。
挤出法可以生产高纯度、高质量、高性能的聚丙烯薄膜。
2. 溶液浇铸法聚丙烯薄膜的制备还可以采用溶液浇铸法。
浇铸法是将聚丙烯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在平面表面上形成薄膜,最后通过蒸发的方式得到聚丙烯薄膜。
此法需要使用高纯度的溶剂和聚丙烯。
三、聚丙烯薄膜的设计要点1. 成膜条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需要保证成膜条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压力、温度、速度等因素,以确保薄膜的成型和成膜质量。
2. 厚度控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需要控制薄膜的厚度,通常采用挤出机的挤出头模具形状和挤出机的挤出量控制。
3. 表面性能聚丙烯薄膜的表面性能对薄膜的应用影响很大,因此需要注意控制薄膜的亲水性和透光性。
4. 气密性聚丙烯薄膜的气密性很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薄膜的微孔度,以保证薄膜的气密性能。
四、聚丙烯薄膜的应用1. 包装材料聚丙烯薄膜作为一种优秀的包装材料,在食品、医药、电子、化妆品和日用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 隔膜材料聚丙烯薄膜在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和其他电子元件中用作隔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3. 其他应用聚丙烯薄膜还在印刷、光学和建筑等领域中得到了应用,例如在建筑中用作隔离材料,在印刷中用作标签材料,在光学中用作光学膜等。
总之,聚丙烯薄膜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工业应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制备高质量的聚丙烯薄膜需要注意薄膜的成型条件和气密性,完善的制备工艺和控制措施能够提高聚丙烯薄膜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
新型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新型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928a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3.png)
新型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新型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摘要: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新型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列举了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通过对新型薄膜材料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其特性和应用潜力,为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薄膜材料、制备方法、应用案例、特性、潜力1.引言薄膜材料是指厚度在纳米到微米级范围内的材料。
与传统的材料相比,薄膜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可控性和较好的性能改善潜力。
因此,薄膜材料在能源、电子器件、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1)溶液法:溶液法是最常用的薄膜材料制备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原料在溶剂中溶解后,通过蒸发、旋涂、喷涂等方法在基底上形成薄膜。
(2)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主要分为热蒸发法和磁控溅射法。
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或受激励电源,将材料蒸发或溅射,并在基底上生成薄膜。
(3)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利用气相反应来制备薄膜材料。
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热反应气相沉积(MOCVD)。
(4)物理沉积法:物理沉积法主要包括电子束蒸发、离子束辐照和激光热解等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材料加热至蒸发温度,然后将蒸发的材料沉积到基底上形成薄膜。
3.新型薄膜材料的应用案例(1)柔性电子器件:新型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和透明性,非常适合用于柔性电子器件。
例如,使用柔性导电聚合物薄膜作为电极材料,可以制备出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柔性可穿戴设备。
这些器件具有重量轻、可弯曲和可拉伸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健康监测等领域。
(2)光电器件:新型薄膜材料在光电器件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钙钛矿薄膜材料可以制备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
此外,还可以利用二维薄膜材料的光电特性制备光电转换器件,如光电二极管、光敏电阻和光电导等。
(3)传感器:新型薄膜材料在传感器领域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abb3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3.png)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溶液法:溶液法是最常见的薄膜制备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是将待制备的材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溶液后,利用涂布、旋涂、印刷等技术将溶液均匀地涂覆到基底上,然后通过加热、蒸发或水解等方法使溶剂蒸发或分解,最终得到所需的薄膜。
溶液法具有设备简单、制备工艺容易控制等优点,可以制备出大面积、均匀的薄膜。
2. CVD法:CVD(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直接在基底上沉积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包括气相反应源、载气和基底三个组成部分。
首先,将反应源和载气输入反应室中,在高温下进行反应,产生的气体在基底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所需的薄膜。
该方法制备的薄膜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特点,适用于制备高纯度、多晶或无晶结构的薄膜。
3. 真空蒸发法:真空蒸发法是一种在真空环境下利用材料的高温蒸发,使蒸发物质沉积在基底上形成薄膜的方法。
原料通过加热的方式进入气相状态,然后在真空室中通过各种控制手段将蒸发物质输送到基底上进行沉积。
该方法制备的薄膜具有优异的化学纯度和均匀性,可用于制备光学薄膜、金属薄膜等。
4. 溅射法:溅射法是一种利用离子轰击的方式将固体材料溅射到基底上形成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在真空或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
材料通过电弧、射频等方式激发成粒子或离子状态,然后被加速并轰击到基底表面,形成均匀的薄膜。
溅射法具有制备多种材料的能力,可以得到具有各种结构和性质的薄膜。
5. 模板法:模板法是一种利用模板的孔隙结构来制备薄膜的方法。
首先,在模板表面形成薄膜前体,然后通过热处理或溶剂处理等方式,将前体转化为所需的薄膜。
模板法制备的薄膜具有具有有序的孔隙结构,可以用于制备滤膜、分离膜等。
总结起来,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法、CVD法、真空蒸发法、溅射法和模板法等。
不同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薄膜材料。
薄膜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薄膜材料的制备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cf1c3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9.png)
薄膜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薄膜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材料。
与传统的块材料相比,薄膜材料的厚度通常在纳米至微米级别之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界面反应能力,因此其在传感器、催化剂、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情况。
一、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备薄膜材料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溅射法、离子束沉积法和化学涂覆法等。
物理气相沉积法:该方法通过将固态材料加热至高温状态,使得材料蒸发并沉积在基底表面上。
典型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包括热蒸发法和电子束蒸发法等。
化学气相沉积法:该方法是将一个或多个气态前体物(通常是有机化合物)引入反应室,使其分解并在基底上生长出薄膜材料。
其中比较常见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包括化学气相淀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原子层沉积法等。
溅射法:该方法是将固态靶材置于真空腔中,采用离子束或电子束轰击靶材表面,使其表面材料溅射并沉积在基底表面上。
其中比较常见的溅射方法包括熔化溅射、磁控溅射和电弧溅射等。
离子束沉积法:该方法是通过将离子束轰击材料表面,使其表面材料解离并在基底表面上沉积。
离子束沉积法具有很高的沉积速率和沉积质量,但需要用大功率的离子束源。
化学涂覆法:该方法是通过溶液或浆料将材料涂在基底表面上,然后通过烘干或烧结等工艺压缩并形成薄膜材料。
化学涂覆法具有简单、低成本的优点,但需要选择合适的涂覆方法和工艺。
二、薄膜材料的应用情况1、传感器领域薄膜材料在传感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气体传感器、液体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等。
例如,采用钨酸锡薄膜作为气体传感器的传感元件时,可以实现对NO2、C2H5OH等气体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
2、催化剂领域薄膜材料在催化剂领域存在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成不同结构的薄膜材料,可以改善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
例如,银薄膜催化剂在化学还原和压电化学水分解等反应中具有很高的活性。
3、光电器件领域薄膜材料在光电器件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光电传感器、场发射器等。
聚合物薄膜材料的制备
![聚合物薄膜材料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66efd35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9.png)
聚合物薄膜材料的制备在现代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种材料在电子、光学、医学以及航天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较高的性能稳定性,因此备受欢迎。
本文将介绍技术。
一、溶液法制备聚合物薄膜材料溶液法制备聚合物薄膜材料是常见的一种制备方法。
通过将聚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并制成溶液,然后再通过涂敷、旋涂或喷涂等方式在基底上制备成薄膜。
不同的聚合物需要不同的溶剂来进行溶解,同时,不同的涂敷方式也会对制备出的薄膜质量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要制备聚苯乙烯薄膜,通常可以将聚苯乙烯溶解在二甲苯中,而如果要制备聚乙烯醇薄膜,则可以将其溶解在水或乙醇中。
此外,在涂敷时,需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涂敷速度等因素,以确保制备出的薄膜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
二、层滴法制备聚合物薄膜材料层滴法制备聚合物薄膜材料是另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它是利用一种稳定的液-液界面,在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沉积聚合物。
将聚合物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稳定的液滴,在水相或水性溶液中沉积。
通过调节沉积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薄膜材料。
层滴法制备具有许多优点,如制备过程简单,控制精度高,生产成本低等。
但是,由于沉积的速度较慢,制备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三、热漆涂胶制备聚合物薄膜材料热漆涂胶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聚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高温下聚合物的可塑性,将其熔融并均匀涂在基材上,然后进行冷却固化,形成薄膜。
该工艺具有制备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对于某些聚合物来说,由于热稳定性较差,在制备过程中容易热分解,从而影响薄膜的质量和性能。
四、离子束辅助法制备聚合物薄膜材料离子束辅助法制备聚合物薄膜材料是一种比较新的制备方法。
它利用离子束对淀积聚合物的表面进行冲击和改性,从而获得具有更好性能和更高质量的薄膜。
该方法制备的薄膜具有高纯度、高致密度、较好的热稳定性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精度电子器件的制备。
总之,分为各种各样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 单晶
能源材料
航空航天材料
功能材料 建筑材料 信息材料
液晶 多晶 准晶
材料
非晶
功能材料
光电材料 超导材料 热电材料 介电材料 磁性材料 隐身材料 梯度功能材料 仿生材料 纳米材料 磁阻材料
透光和导光材料
发光材料 激光材料 红外材料
磁形变储存器
非线性光学材料 光调制用材料 。。。
薄膜材料的应用
表面改性 超硬膜用于切削工具 能量变换薄膜与器件 传感器 半导体器件 记录与存储 平板显示器 金刚石薄膜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 发光器件 。。。
表面改性
表面改性:在保持块体材料固有特性(例如机械强度等)的优点的基础上,仅对 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使其产生新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所需要功能的各种方法, 统称表面改性。
按照原子排布: 单晶 多晶 非晶 (玻璃) 按照性能用途: 结构材料 以力学性能为基础,以制造受力构件所用材料; 功能材料 介电材料,压电材料,热电材料,磁性材料,光电材 料,超导材料,隐身材料……
材料种类繁多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光电材料
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 生物材料
表面改性
表Hale Waihona Puke 改性的应用概况(一)目的耐蚀
基材
高强度钢 低碳钢 不锈钢 特殊钢 磁性铁合金 钢材 Inconel 合金 Al及Al合金
表面层(膜)
Al,C Zn Ti Cr Ta Al,C W,Ta,Ti
应用领域
方 法
螺栓、一般结构件、 离子镀、溅射镀膜、 飞机与航天器、船 离子注入、等离子 舶汽车 增强PVD和CVD、 永磁材料(钕铁硼 离子束混合、电镀 等) 等 排气管、汽车、 航空发动机、 高温喷气喷嘴
压电材料
正压电效应(顺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 力而使它形变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表面产生电荷,当 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不带电状态的现象。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 电荷极性也可以随着改变。
逆压电效应(电致伸缩效应):当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施加电场, 这些电介质就在一定方向上产生机械变形或机械压力,当外加电场 撤去时,这些变形或应力也随之消失的现象。
基底种类
基底又称:基片,衬底
陶瓷基底 金属基底 各种工具刀具件 玻璃基底 树脂基底 高分子基底 柔性基底
玻璃
单晶硅
晶圆
薄膜基底
科 研 用 各 种 各 样 的 基 底
薄膜基底
科 研 用 各 种 各 样 的 基 底
各种各样的镀膜
各种各样的镀膜
薄膜材料的力学
粘附力
结构应力
内应力
热应力
薄膜粘附力
分类、材料研究过程、结构与性能
2)薄膜材料的概念
概念、制备、衬底、附着力、内应力
3)薄膜材料的应用
结构性薄膜、功能性薄膜
4)总结
手机上的膜
手机屏幕:TFT薄膜三极管,TCO透明导电膜,硬度膜等 照相镜头:滤光膜,增透膜,CCD感光膜等 手机外壳:金属膜,复合膜,硬度膜等 手机内部:芯片,IC电极,半导体元件,绝缘膜,各种传感器;
热膨胀系数 比热 热电效应 热导率 德拜特征温度 蒸汽压 熔点
力学特性
厚度 密度 附着力 内应力,应变 弹性模量 内耗 拉伸强度、抗弯强度 硬度 摩擦系数
热及温度特性
光学特性
折射率 反射率、反射谱 透射率 吸收率(吸收谱) 光电效应
薄膜材料的基本特性
常规特性 电阻率 电导率 磁致电阻效应
半导体特性
表面改性的目的:使结构材料功能化,一般是通过对结构材料进行表面处理赋予 其新功能,如耐蚀、耐热、耐磨、耐氧化、光泽性、润滑性。
按大的领域,表面改性主要用于汽车、船舶、航空及航天、发电等能源相关的运 动机械系统,以及相应的部件、装臵等。 意义:表面改性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对于节省资源、能源,开发材料新 功能,提高可靠性,实现轻薄短小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学工业
超硬膜用于切削工具
应用分类 塑料加工 橡胶加工 改善的性能 耐冲蚀 耐磨损 耐腐蚀 耐磨损 涂覆的工具、部件 推荐镀层 螺纹刀片、缸体、储 TiC 塑罐、阀门、成形工 TiCN 具、切削工具、叶轮、CrC 孔板 Al2O3 纤维切断刀、绕线辊、TiC 压缩滚筒等 TiCN 无润滑剂轴承、 摩擦轴承内外圈 摩擦磨损部件 凸轮、滑板等 测量端子、指针、 滑动配合、 轴承、 刻码头
离子镀、溅射镀膜、 离子注入、等离子 增强PVD和CVD、 离子束混合、电镀 等
润滑性
各种钢材 黄铜、炮铜
TiC,C MoS2,WS2
离子镀、溅射镀膜、 离子注入、等离子 增强PVD和CVD、 离子束混合、电镀 等
超硬膜用于切削工具
TiC、CrC、TiN、TiCN、Al2O3薄膜特性:熔点高、硬度大、 摩擦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用于耐磨抗蚀的表面效果
太薄:材料间的扩散→性能不稳 太厚:与体材料没什么区别
薄膜几乎都能在异质基体上生长
薄膜的生长一般对基体没有苛刻要求,但是特殊情况下基体需要精心选择如 玻璃盘基硬盘
薄膜的XRD图线
应力与表面
薄膜制备方法
物理气相沉积 (PVD)——原子分子的物理迁移 PLD,Megnetron Sputtering,ALD,MBE 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分子的化学反应 CVD,AMO-CVD 溶胶凝胶法 …
开发先进材料,发展高技术产业
信息功能材料:信息的产生、获取、 存储、转换、处理、显示 先进结构材料:耐高温、耐磨、耐腐蚀、抗疲劳、抗衰老、高强度、高韧性 能源材料:热电转换、储氢、电池…… 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再生、资源丰富、性能优异 生物材料:人的器官、骨骼、药物缓释 纳米材料:尺寸效应、量子效应
3)薄膜材料的应用
结构性薄膜、功能性薄膜
4)总结
薄膜材料概念
三维材料:块材(Bulk) 低维材料:薄膜材料(2维)、纳米线 (1维)、量子点(0维)
薄膜:成形与基体之上
薄膜材料概念
附着于基片上: 固态基片(衬底、基底)上的固态薄膜
厚度:(0.1nm~10000nm)
厚膜(厚度>1um),薄膜(厚度<1um)
材料的原子排布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材料的晶格结构
X射线衍射仪(XRD)
钙钛矿结构
ABO3钙钛矿晶胞
可以通过掺杂,电场,温度等因素使晶胞 发生形变,进而调控材料的性能
变色材料
对NaxWO3进行掺杂,x从0到1,a=3.7845+0.0820x 晶格结构: 单斜 正交 四方 立方
颜色: 黄绿, 灰色, 蓝色, 深紫, 红色, 金色
材料研究过程
热膨胀 热导 电导 热电 热应力
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
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开发: 材料的应用四要素:
性能表现(Perfermance) 使用寿命(Durability)及可靠性(Reliability) 环境适应性(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价格(Cost)
耐热
离子镀、溅射镀膜、 离子注入、等离子 增强PVD和CVD、 离子束混合、电镀 等
耐磨
各种钢材
TiN TiC Ti-B Ti,Cr,Ta等
切削刀具、刀具、 成型工具、模具、 轧辊 轴承、轴套
离子镀、溅射镀膜、 离子注入、等离子 增强PVD和CVD、 离子束混合、电镀 等
表面改性
表面改性的应用概况(二)
应用分类 切削工具 改善的性能 切削刃 月牙槽磨损 防裂纹 防碎裂 防咬合 耐磨损 防裂纹 耐冲蚀 耐磨损 耐气蚀 耐腐蚀 涂覆的工具、部件 切削刀具刀片 车刀、钻头 铣刀、成形刀具 切削刀具、钻孔器 推荐镀层 TiC TiN TiCN Al2O3
成形工具
拔丝模、精整工具、 TiC 扩孔、轧管工具、 TiCN 割断工具、锻造工具、 冲压工具 挡板、滑阀、冲头、 阀芯、阀体、喷嘴、 催化剂、反应器、叶 轮、叶片、管路 TiC TiN TiCN CrC
据报道,一些发达国家的不重磨刀具中,30%~50%是加涂耐磨镀层的。
一些专家曾预言,国外在今年内,TiN镀层刀具至少将占齿轮加工刀具市 场的70%
为什么? 把各种功能材料(3维),制备成为薄膜(2维)
n型及p型电导型 霍尔系数 载流子浓度 载流子迁移率 平均自由程
介电常数 绝缘破坏电压 压电系数 热释电系数 临界温度 临界磁场
电磁特性 介电特性
超导特性
磁学特性
饱和磁化强度 居里温度 磁化过程 导磁率 矫顽力 磁各向异性 磁致伸缩系数 矩形比 记录密度 磁-光效应 科尔效应 法拉第效应
目录
1)固体材料概述
薄膜界面的粘附力: 薄膜与衬底之间的结合力称为薄膜对衬底的界面粘附力。
薄膜界面的两种主要结合机理:
(1)物理结合: 界面相互吸引;相互扩散;机械锁和; (2)化学结合: 界面两侧原子之间形成相互键合(化学键),分为离子 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薄膜粘附力
薄膜的界面形态:
(a) 平界面 ( b) 形成化合物的界面 (c)合金的扩散界面
(d) 机械咬合界面
薄膜内应力
结构应力:晶格失配(长度,角 度)引起的应力;生长过程产生 的内部缺陷;
热应力:由于衬底与薄膜材料之 间线膨胀系数的差别,在薄膜制 备以后温度变化时在薄膜与衬底 中产生的应力。
薄膜内应力会导致:薄膜卷曲,膜层断裂, 导致失效
基底选择
基底的选择
衬底与外延膜的结构匹配:外延材料与衬底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同或相近、晶 格常数失配小、结晶性能好、缺陷密度低; 衬底与外延膜的热膨胀系数匹配:热膨胀系数的匹配非常重要,外延膜与衬 底材料在热膨胀系数上相差过大不仅可能使外延膜质量下降,还会在器件工 作过程中,由于发热而造成器件的损坏; 衬底与外延膜的化学稳定性匹配:衬底材料要有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外延生 长的温度和气氛中不易分解和腐蚀,不能因为与外延膜的化学反应使外延膜 质量下降; 材料制备的难易程度及成本的高低:考虑到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衬底材料的 制备要求简洁,成本不宜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