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滑轮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二节 滑轮》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二节   滑轮》导学案

《第二节滑轮》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预习案】I.教材助读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1)概念:工作时,轴_________的滑轮。

(2)特点:①不_____,但可以_____________。

②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距离h的关系:_____。

2.动滑轮(1)概念:工作时,轴_______________的滑轮。

(2)特点:①省力,但不_____________且费_____。

②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和物体升高距离h的关系:______。

二、滑轮组1.概念: 把_______和_______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2.特点: 既可以_____________又可以_____。

3.大小: 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

三、轮轴和斜面轮轴和斜面都是简单机械,它们都可以看做杠杆的变形,都是_____机械。

四、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2、◆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在实验中,注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变化,并结合“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思考以下问题:1.在实验中,为什么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2.观察课本p82图12.2-3,甲、乙两图,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相同吗?拉力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乙图中拉力移动的距离和重物移动的距离相同吗?你能得到什么结论?3.观察课本p82图12.2-3,甲、丙两图,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相同吗?拉力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丙图中拉力移动的距离和重物移动的距离相同吗?你能得到什么结论?【针对训练】如图是小明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

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表所示:请你分析:(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中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下物理12.2滑轮导学案

初二下物理12.2滑轮导学案

12.2 滑轮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2、预习范围教材第12章2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定滑轮:定义: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定义: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

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定义:的组合叫滑轮组。

特点:。

三、预习检测1、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2、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较,最多可省()A.1/3的力B.1/2的力 C.2/3的力 D.3/4 的力3、关于滑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C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实验次数123(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数123(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二、随堂检测1、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N.分别用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1大于F2B. F1=F2C. F1小于F2D. F1和F2大小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N,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和物体的重为()A.20N,18NB.10N,18NC.18N,10ND.20N,20N3、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A.F甲>F乙 B. F乙=F丙C.F丙<F丁D.一样大参考答案预习案1、C2、C3、B探究案1、C2、B3、B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1.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喷洒农药时,高度不变、速度不变,由于喷洒农药,飞机的质量逐渐变小,所以飞机的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减少。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滑轮的分类和应用。

3. 能够运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滑轮的定义和原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带有凹槽的轮子和一根固定在支架上的轴组成。

滑轮的原理是利用轮轴的旋转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减小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二、滑轮的分类和应用1. 按轮子数量分类:单轮滑轮、复合滑轮。

2. 按用途分类:固定滑轮、挪动滑轮。

3. 应用:用于提升重物、调节绳索方向、改变施力方向等。

三、实际问题解决1. 若一根绳子通过一个单轮滑轮,两端分别挂着重物A和B,A的重力为100N,B的重力为200N,求绳子的张力。

2. 若一个箱子质量为50kg,需要用滑轮提升到3m高的楼顶,求需要施加的力。

3. 若一个人用滑轮将一块重100N的石头挪动10m,求人需要施加的力。

导学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的实物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二、讲解1. 讲解滑轮的定义、原理和分类。

2. 分析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途景。

三、练习1. 让学生自行计算第一个实际问题的绳子张力。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第二个实际问题。

3.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第三个实际问题。

四、总结对滑轮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学会应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1. 完成教室练习中的实际问题。

2. 搜集并分享滑轮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六、拓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滑轮的其他应用领域,如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导学案启动思维1、观察与思考:怎样才能连续提升重物?玩过风车吗?看到连续转动的风车,你是否收到启发?2、许多杠杆组合在一起,连续不断提升重物,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圆盘,为了圆盘转动更灵活,人们给圆盘又安装了轴,这就制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滑轮。

3、滑轮的本质是变形的 。

认清目标:了解定滑轮本质是等臂杠杆;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了解动滑轮的本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

了解滑轮组的作用。

会进行简单计算(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使用过程中,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动,这样的滑轮叫 滑轮;使用过程中,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轮叫 滑轮。

旗杆顶端的滑轮是 滑轮。

重物。

观察比较:将实验数据及现象填在下表中对于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表一中:滑轮不动,不能_ ___,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

表二中:滑轮__ _,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____ __,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3、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

(1)、定滑轮可以看出是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3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用尺子测量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 与重物上升的高度h ,可得出的关系是: 。

图3(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当成杠杆。

上图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即:使用动滑轮省。

用尺子测量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与重物上升的高度h,可得出的关系是:。

友情提示:找动滑轮的支点时,这个支点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能力提升一:1、如图4,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分别在A方向、B方向和C方向拉重物时:()A.A方向拉力最小;B.B方向拉力最小;C.C方向拉力最小;D.三个方向拉力都一样.2、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在需在省力时,要使用或。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_2 滑轮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_2 滑轮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aa滑轮教学 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重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难点 滑轮组的组装及省力情况 教法实验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学法小组合作【预习提示】1.定滑轮。

2.动滑轮。

3.滑轮组。

【教学流程】一、学生展示1.定滑轮实质上是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但能改变。

2.动滑轮实质上是个动力臂是阻力臂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但不能改变。

3.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即F=G/n 。

二、目标定向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认识到了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其实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还有其他的一些机械对我们还有帮助。

如升旗时,我们站在地面上就能把五星红旗升到高高的旗杆上,这里就应用到了滑轮。

三、学生自学一、仔细阅读课本的内容,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它们有什么区别?2.结合实际生活,思考一下,在你周围哪些地方能见到定滑轮或动滑轮?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分别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甲、乙)并在右面画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示意图。

(甲、乙)2.按照上图图示进行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实质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 。

实质_____________ 。

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

实质_____________ 。

四、合作探究阅读课本关于滑轮组的知识,然后解决下列问题:小组合作1.使用滑轮组的好处是。

2.仔细看课本图,了解组装滑轮组时应该怎样绕线.除了课本上这中绕法,你还能有其它绕法吗?试着在下图中画出两种绕法。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滑轮组的特点是:使用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且有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拉绳子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1章 第3节 滑轮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1章 第3节 滑轮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第十一章第3节滑轮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滑轮组。

2.知道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3.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4.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做功问题。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什么叫做杠杆?,杠杆有哪三类?分别有何特点、、。

二、认识滑轮1.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出示的滑轮,思考小结,滑轮是。

2.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组装滑轮,再分组组装滑轮,体验两种滑轮,回答,滑轮分为、两类。

动滑轮是指,定滑轮是指。

三、探究定滑轮1.观察老师演示和图11-3-3,再分组探究定滑轮的作用与特点,直接提升物体所用的力F1= ,实际用力F2= 。

由此可知,定滑轮的作用是,使用定定滑轮(能、不能)省力。

2.观察老师演示和图11-3-4,再分组探究定滑轮的作用与特点,直接提升重为G的物体上升h所做的功为W1=;若使用定滑轮将重为G的物体提升h,需要的接力是F= ,拉力移动的距离s= ,拉力所做的功W2= = ,由此可以得出,使用定滑轮做功的规律是。

3.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并画图分析,使用定滑轮时,定滑轮围绕转动,滑轮上点不动,使滑轮转动的力是,阻碍滑轮转动的力是,因此定滑轮可以看作是,动力是,动力臂是,阻力是,阻力臂是,动力臂L1与阻力臂L2的关系是,由此可以知道,定滑轮的实质是。

三、探究动滑轮1.引导学生分组完成P88图11-3-6所示的探究实验,在书上表格内记录数据,分析得出动滑轮使用的特点是:(1);(2);(3)。

2.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图11-3-4探究的实验中,直接提升重为G的物体上升h所做的功为W1=;若使用定滑轮将重为G的物体提升h,需要的接力是F= ,拉力移动的距离s= ,拉力所做的功W2= = ,由此可以得出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做功与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之间的关系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四、滑轮组1.定滑轮能,但不能;动滑轮可以,但不能。

如果既需要省力,又需要改变力的方向,你觉得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导学案

滑轮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滑轮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学习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学习难点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 使用滑轮时,如果滑轮的轴 ,这种滑轮就叫做定滑轮。

使用滑轮时,如果滑轮的轴可以 ,这种滑轮就叫做动滑轮。

2. 滑轮组的好处有: 。

二、合作探究(交流) 学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1. 认识滑轮:中心有轴,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2. 辨别动滑轮和定滑轮:使用滑轮时,如果滑轮的轴固定不动,我们把这种滑轮称为 滑轮。

使用滑轮时,如果滑轮的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我们把这种滑轮就叫做 滑轮。

3. 探究定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如右边两图所示利用滑轮提升同一重物。

在表格中记录数据。

实验 次数 物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拉力与重物运动方向 相对于地面,滑轮是否运动 图1(定滑轮) 图2(动滑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定滑轮: ; 动滑轮: 。

4. 理论分析: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而动滑轮能省力一半? 讨论: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其中道理。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2211L F L F =可知,定滑轮 省力。

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1L 为阻力臂2L 倍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2211L F L F =可知2121F F =,所以动滑轮可以省 力。

学点2. 滑轮组1.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组成滑轮组, 是否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呢?讨论完成: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 组,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在右图中画出绕法) 2. 根据1中的绕法组装滑轮组并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次数 物重G/N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N G 与F 的关系 重物移动的距离h/m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h 与S 的关系 1 G= F h= S 2G= Fh= S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 滑轮组特点:既可以 ,又可以 。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滑轮。

2.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滑轮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进修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滑轮的定义、结构和原理。

2. 能力目标:掌握滑轮的应用方法,能够解决与滑轮相关的物理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三、进修过程1. 进修内容:滑轮的定义、结构和原理2. 进修方法:讲解结合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3. 进修步骤:(1)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滑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进修滑轮的应用方法和计算公式;(4)通过实例分析,掌握滑轮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室练习1. 选择题:滑轮的作用是()。

A. 改变物体的形状B. 改变物体的大小C. 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 改变物体的颜色2. 计算题:如果一个重物挂在一根绳子上,通过一个滑轮吊起,求所需的力的大小。

五、教室讨论1. 学生展示:请学生结合实际例子,展示滑轮的应用途景。

2. 学生互动: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对滑轮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滑轮的定义、结构和原理;2. 搜集滑轮应用的实例,并进行分析;3. 解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应用滑轮可以减小所需的力量?七、总结反思1.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你对滑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2. 反思:在进修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和怀疑?如何解决这些怀疑?八、拓展延伸1. 学生自主进修: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滑轮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滑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发现物理学知识的应用的地方,不息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愿大家在未来的进修道路上越走越遥,探索更辽阔的知识世界!。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 滑轮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 滑轮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 滑轮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2、2 滑轮课时2课时审核人课标要求知道简单机械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2、知道滑轮组的作用,能根据需要组装简单的滑轮组难点:1、知道滑轮组的作用,能根据需要组装简单的滑轮组2、能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对滑轮的工作进行理论分析课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课第二课时:展示交流课学习流程学案(学生)第一课时明标导学明标: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2、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3、知道使用滑轮组的好处,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导学:升旗时旗杆上面有一个随绳子拉动的圆轮,叫什么?使用它有好处吗?这就是本节要研究的内容导案(教师)依标独学一、定滑轮、动滑轮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面表格,比较定、动滑轮的异同点定滑轮动滑轮概念上端固定不动的滑轮上端不固定,随重物一起运动的滑轮。

实质___________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杠杆作用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___,但是不能省力,不能省距离。

能省_____________的力。

但是要费两倍的距离,而且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动力、阻力关系F___________G总F___________G总图1232、我们每个星期一都要升旗,旗杆顶端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

升旗时,如果国旗的重力为10N,则升旗的同学至少要付出_______的力才能升起国旗,如果要让国旗升高10米,则动力要走的距离为_______米。

旗杆顶端使用这样的滑轮可以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

3、某同学使用如图123所示滑轮提升货物,如果动滑轮重10N,货物G重200N,则人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为_______N(摩擦不计),如果要使货物上升10米,则动力F至少要移动_______米。

4、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124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 滑轮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 滑轮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 滑轮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轮【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及各自的优点。

(2)知道滑轮组省力多少与,费距离多少的公式。

(3)会滑轮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数据处理方法。

(2)培养他们的分工协作能力和初步的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通过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使学生掌握滑轮组有关的计算。

重点:掌握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教会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滑轮组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定滑轮的实质是,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的实质是,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________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在需要省力时,要使用________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4、如图12-2-1是现代家庭经常使用的自动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取下晒干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

图中动滑轮有________个,此装置(填“能”或“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5、如图12-2-8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可以省一半力,图最费力,图和用力大小一样。

(不计绳重、摩擦、滑轮重)图12-2-8【探究交流】任务一:定滑轮、动滑轮实质如图,定滑轮的实质是。

省力情况:。

动滑轮的实质是。

省力情况:。

任务二:滑轮组省力情况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根数为n,(不计绳重、摩擦及滑轮重)物重为G,拉力为F,物体上升高度为h,绳子拉动距离为S,1、(不计绳重、摩擦及滑轮重)则:F= S=2、(不计绳重、摩擦---即要计动滑轮重G动)则:F= S=【典型例题导学】例1、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杠杆D、斜面图12-2-10例2、如图12-2-10所示,物体A以1m/s的速度匀速运动,已知F=100N,不计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求:(1)物体A受到地面的阻力;(2)在5s内,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八年级下册物理滑轮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滑轮导学案

第2节 滑 轮一、目标导引1、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的种类;2、通过探究、画图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3、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探究学习(一)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的种类学习活动1:仔细研读课本P82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展示评价1:使用时滑轮位置 叫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位置 叫动滑轮;举例说出生活中用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 。

(二)通过探究、画图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学习活动2:按书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用弹簧测力计拉,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 2 3展示评价2:○1使用定滑轮提起重物,沿不同方向拉力的大小都相同,都等于物体的重力。

即使用定滑轮不能 ,但可以 。

②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

学习活动3:按书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展示评价3: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动滑轮能 ,但不能 。

动滑轮的实质:①找出动滑轮的支点,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大小关系。

②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 杠杆。

(三)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阅读教材83页,回答下列问题)学习活动4:根据书上图所示方式组装滑轮组,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写在下表,比较匀速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F 与物重G ,以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和重物提升的高度h 的关系。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23实验钩码重G/N弹簧测力计 拉力F/N钩码升高的 高度h/m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m 承担物重的 绳子股数n12(1)使用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2节《滑轮》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2节《滑轮》导学案

12.2滑轮(1)姓名:_____ 班级: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重难点)【预习生成】1.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杠杆有哪几种分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_________,并可以绕_________转动的_________。

4.使用时滑轮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的叫做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能够_________,但是不能_________,它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_的杠杆。

(P87)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的叫做动滑轮。

使用动滑轮能够_________,但要_________,它的实质是________杠杆。

【新知探究】1.解惑:①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杠杆。

②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杠杆。

2.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活动1:怎样利用一个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并且出现两种方案。

1.定滑轮:_________的滑轮;动滑轮:_____________的滑轮。

2.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表1 利用定滑轮测量值结论一:使用定滑轮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表2 利用动滑轮测量值结论: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

活动2:利用上面的两种方案中,提起同一个钩码,拉力相同吗?省力吗?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好处?定滑轮: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方向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2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2导学案

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班级:主备人:授课教师:授课日期:课题:12.2 滑轮学习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知道滑轮结构以及两种滑轮的特点及本质。

2、能利用滑轮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会进行F、G、h、S的简单计算;3、会组装滑轮组自研自探展示提升主题一:温故1、力的三要素是、、。

2、功的公式。

3、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分为三类:当动力臂阻力臂是杠杆,当动力臂阻力臂是杠杆,当动力臂阻力臂是杠杆。

主题二、认识滑轮1、滑轮的结构:(观察实物):2、定滑轮:3、动滑轮:主题三、滑轮特点探究1、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组装定滑轮,探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次数钩码重G/N 测力计示数F/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cm123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2、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按课本图11—18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实验次数钩码重G/N 测力计示数F/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cm 123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主题四、滑轮本质(1)定滑轮可以看出是一种变形的杠杆。

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当成杠杆。

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展示一、分析下图,找出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并且分析属于哪种杠杆。

展示二、1.如图所示,是人用滑轮把货物提到高处的示意图,甲图中的滑轮是______滑轮(填“定”或“动”),使用______图中的滑轮能够省力展示三、1.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若拉力F为50N,则物重G为N,若绳子的自由端向上拉0.6m,则重物升高m。

挂重物的钩子A承受的拉力是N.展示四、1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即:使用定滑轮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主备人:审核领导签字:随堂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2017河南大学附属中学课时作业]小李的质量为50kg,可以举起80kg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kg,可以举起60kg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A.小李把小胖拉起B.小胖把小李拉起C.两个都拉不起D.两个都拉起2.[2017广东中山纪念中学课时作业]如图所示,把重为2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及动滑轮的重力分别是()A.10N 8NB.12N 4NC.16N 8ND.6N 4N3.[2017河南郑州八中课时作业]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是()4.[2017山西省实验中学课时作业]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拉动,如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计滑轮重和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5.[2017山西太原三十六中课时作业]某人用100N的力提起了350N的重物,那么他可能使用了()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D.一个杠杆6.[2017河南洛阳五中课时作业]如图所示,物体重G1=1000N,人的体重G2=600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当人站在地面上拉着绳子的一端使物体在空中静止不动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A.600NB.100NC.500ND.50N7.[2017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课时作业]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A.20NB.25NC.30ND.35N。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一、导言本节课的主题是关于物理学中的滑轮。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来减小施加力的效果。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修滑轮的定义、原理、类型和应用。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原理;2. 掌握不同类型的滑轮结构和作用;3. 能够应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修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原理2. 不同类型的滑轮结构和作用3. 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进修重点和难点1. 进修重点:滑轮的定义和原理2. 进修难点:不同类型的滑轮结构和作用五、进修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和教材阅读,理解滑轮的原理和作用;2. 实践操作:进行实验或模拟实验,加深对滑轮的理解;3. 应用练习: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解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滑轮或视频介绍,引起学生兴趣;2. 理论进修:讲解滑轮的定义、原理和不同类型;3. 实践操作:进行实验或模拟实验,观察滑轮的作用;4. 应用练习:安置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滑轮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实物滑轮或教学模型;2. 教科书和课件资料;3. 实验器械和实验指导书;4. 练习题和解答。

八、作业安置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复习滑轮的定义和原理;2. 完成练习题,稳固对不同类型滑轮的理解;3. 思考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写一篇小结。

九、教学反馈1. 学生理解滑轮的水平;2. 学生在实验和练习中的表现;3. 学生对滑轮应用的理解和思考。

十、延伸拓展1. 深入钻研滑轮的原理和应用;2. 探索滑轮在复杂机械中的作用;3. 设计滑轮实验或项目,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十一、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滑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发现滑轮的应用,不息探索物理学的奥秘。

祝大家进修愉快!。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滑轮导学案.doc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滑轮导学案.doc

第十二章《§ 2滑轮》学案【学习目标】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 会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3、 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 方法。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学习重点】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学习难点】滑轮组的特点和安装【温故知新】1、 杠杆的平衡条件:=。

2、 当L I =L2时,Fi F 2,杠杆为等臂杠杆。

3、 当L I =2L2时,Fi=F2,杠杆为省力杠杆,特点是:省一半的力,但费距 离。

【学习过程】一、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通过观看视频和学习课本81-82页内容,回答下列 问题。

1、 定滑轮和动滑轮(1) 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2) 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

(3) 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轮叫做。

(4) 实质: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以看做是连续旋转的。

2、 合作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提出问题: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制定计戈Ll : ;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绳、钩码、。

实验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但不能,也不能省若不考虑摩擦,作用在绳端的力应等于物体受到的 O3、合作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提出问题: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动滑轮、细绳、钩码、;实验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序号 钩码与动滑轮总重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 0.6实验序号 钩码重 G/NFi/N F 2/N F 3/N10.5 21.0 3 1.52 1.13 1.6探究发现: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当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时,其大小等于物体和动滑轮重的一半,若忽略动滑轮重,则拉力是物重的,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改变用力的方向。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2节 滑轮 导学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2节 滑轮 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节《滑轮》导学案编写人:刘勇审核人:理综组编写时间:2017-06 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_ 组名:______ 姓名:______ 【学习目标】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2、熟悉滑轮组的绕法,并能求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2、熟悉滑轮组的绕法,并能求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

难点:1、滑轮组的绕法。

2、并能求滑轮组中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

【知识链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学法指导】通过实验了解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定滑轮1、定滑轮: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这种滑轮叫做2(1)是否省力?是否费力?(2)是否省距离?是否费距离?(3)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实验结论:二动滑轮:1、动滑轮: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这种滑轮叫做2(1)动滑轮是否省力?是否费力?(2)是否省距离?是否费距离?(3)我们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缺点?实验结论:三、滑轮组1、滑轮组:人们常常把和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2、思考: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有几种绕法?实验结论:4.不计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力,及滑轮自身的重力。

F和G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若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s,重物上升的高度h是多少?n= F= s= n= F= s=5、多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用下列两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若重物的重力G = 400N,F1和F2分别是多少?【归纳小结】 【当堂检测】 1、如图所示,用三个力拉物体匀速上升,三个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如图,A 、B 两个滑轮中,A 是 ______滑轮,B 是_____滑轮,在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90 N ,匀速移动物体2m ,水平拉力F 为 ______N ,绳子自由端移动 ______m 。

3.如右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350N 的物体,物体在10s 内竖直上升了1m ,人拉绳的力为250N 。

12-2 滑轮 导学案 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2023学年)

12-2  滑轮 导学案 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2023学年)

第2节滑轮【学习目标】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 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学习重点】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学习难点】滑轮组的装配及省力情况。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定滑轮;滑轮的轴与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动滑轮。

2.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不能省距离(均选填“能”或“不能”),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3. 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省力,缺点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4.使用滑轮组的特点是: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n,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与物重G之间的关系为F=1n G。

如果考虑动滑轮自重为G动,则该关系为F=1n(G+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提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为s = nh。

5. 轮轴和斜面也是常见的简单机械,在使用时,省力,费距离,属于省力机械。

【合作探究】探究一、定滑轮和动滑轮【看一看】观察图1所示滑轮的结构,什么是滑轮?1.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想一想】图2和图3中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图2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叫定滑轮。

图3中的货物上升时,起重机下面的滑轮轴随物体一起移动,叫动滑轮(均选填“随”或“不随”)。

图1 滑轮图2 旗杆顶端的滑轮图3 起重机下面的滑轮2.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3. 定滑轮【问题】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或费力)?使用定滑轮是否省距离(或需要移动更大的距离)?(1)实验——探究定滑轮的特点【设计实验】①实验器材:铁架台、定滑轮、细线、钩码、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②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钩码挂在细线的一端;弹簧测力计挂在细线的另一端,用力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向下匀速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滑轮
漂市一中钱少锋
一、目标导引
1、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的种类;
2、通过探究、画图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探究学习
(一)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的种类
学习活动1:仔细研读课本P82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展示评价1:使用时滑轮位置叫定滑轮;使用时滑轮位置叫动滑轮;举例说出生活中用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
例:。

(二)通过探究、画图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学习活动2:按书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用弹簧测力计拉,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
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N
1
2
3
展示评价2: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1使用定滑轮提起重物,沿不同方向拉力的大小都相同,都等于物体的重力。

即使用定滑轮不能,但可以。

②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杠杆。

学习活动3:按书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展示评价3:分析表中的
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动滑轮能 ,但不能 。

动滑轮的实质:
①找出动滑轮的支点,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大小关系。

②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 杠杆。

(三)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阅读教材83,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活动4:
根据书上图所示方式组装滑轮组,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写在下表,比较匀速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F 与物重G ,以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和重物提升的高度h 的关系。

(1)使用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

(2)使用滑轮组时,若承担物重绳子股数为n,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 与物重G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如果考虑动滑轮自重为G 0,则该关系为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和重物提升的高度h 之间的关系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2 3 实验 钩码重G/N 弹簧测力计 拉力F/N 钩码升高的 高度h/m 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m 承担物重的
绳子股数n 1
2
为。

三、课堂达标
1、如图所示,是某人用滑轮把货物提到高处的示意图,甲图中
的滑轮是______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使用__________
图中的滑轮能够省。

2、用右图所示的滑轮提起重物,请回答:①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若拉力F 为50N,则物重G为 N,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0.6m,则重物升
高 m,拉力做的功为,如果直接将重物提升同样的高度,
则需做功为;②若G=300N,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_____N时可使重物G匀速上升;③如果物重G=180N,不计摩
擦,绳端的拉力是F=100N,滑轮重为 N
3、请在图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绳方
法。

4、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一个人站在
地上,想用这根绳子提起1800N的重物,请在图中
画出绳子的绕法。

四、你知道吗
1、在绕线时,每个滑轮的轮槽只能绕过一根绳子,
并且由内到外,依次绕线,画线时要用刻度尺画直线,因为滑轮
组下的重物(以及动滑轮)受重力,将绳子拉直,所以要画直线。

2、对一滑轮组,若绳子的起点在动滑轮上,则有奇数段绳子承担物重,若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上,则有偶数段绳子承担物重,即滑轮组绕线规律是:“奇动,偶定”。

五、我有话说
学习活动5:小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能用语言描述
展示评价5:我本节课的收获是:
我还存在的疑问是:
【素材积累】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

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