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一、什么是会计理论会计理论是指一系列系统而科学的原则、规则、概念和假设,用于解释和指导会计实践和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报告。

它是会计学科中的基础理论,为会计实践和会计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二、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会计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1. 早期会计理论早期会计理论主要集中在记录和处理商业交易的方法和技巧上。

最早的记录系统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如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商业文书。

这一阶段的会计理论主要是经验总结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2. 现代会计理论的形成现代会计理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给会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会计师们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

这导致了现代会计理论的形成,其中包括会计原则、会计准则和会计伦理等方面的研究。

3. 理论体系的建立随着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会计理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理论、资产负债表理论、损益表理论、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等多个方面。

这些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会计实践和会计信息的报告提供了指导。

三、会计理论的基本原则会计理论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会计实践。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会计理论基本原则:1. 会计实体会计实体原则指出企业应该被独立地看作一个会计实体,与企业所有人之间应有清晰的界限。

这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应该独立于企业所有人的个人财务状况。

2. 全面性原则会计全面性原则要求企业应该记录和报告所有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关的信息。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全面、准确地记录和报告其经济活动,以提供对外部用户有用的信息。

3. 会计周期性原则会计周期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将其经济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进行记录和报告。

常见的会计周期包括年度、季度和月度。

这样做可以提供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

4. 货币计量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指出企业的经济活动应当以货币单位进行记录和报告。

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

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
另外,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是政府机构,可视为建立和健全会计制度的最高管理机构。它虽然不直接制订准则,但保留了施加约束和行使否决权的权力。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阶段(1995-now)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负责制定国际会计准则
四、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研究的四个阶段: 1、1949-1966年,学习、引进苏联模式 2.1966-1976年,文革阶段 3.1977-1986年,会计理论研究复苏、起步阶段 1)1980—1982年 是我国会计理论的起步阶段,它以中国会计学会的成立,《会计研究》创刊为标志。如:《工具论》向《管理论》转变,引进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等。
——NAA(全国会计师协会)
由会计专业团体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 阶段(1933-1973年)
——AAA(美国会计学会)
——FEI(财务高级管理人员协会)
由具有更大政治代表性的会计团体建立统一 的会计制度阶段(1973年—1995年)P44-49
主要是指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至今已发表150余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及7份财务会计准则概念公告。FASB脱离AICPA的直接领导,而归属于由九个职业团体的代表组成的财务会计基金会(FAF);九个职业团体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财务高级管理人员协会、全国会计师协会、财务分析师联盟、证券业协会以及三个非盈利组织。
1983-1986年 是我国会计理论目标确定与战略规划阶段,会计理论研究目标是: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并且在1985年颁布了《会计法》,形成了以《会计法》为纲的宏观会计组织与管理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
4.1987—至今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 快速发展阶段 ——1987-1991年,中国会计学会发布《七五科研规划》,确定了解情况50个课题。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的发育成长期。 ——1992年会计学会发布《八五科研规划》,举办《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并开展《二则二制》会计改革。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了以制定准则为主轴的繁荣发展阶段。 ——1998年以来陆续颁布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 ——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学的发展历程

会计学的发展历程

会计学的发展历程会计学是一门关于财务信息处理和管理的学科,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本文将从古代会计开始,梳理会计学的发展历程,以期帮助读者了解会计学的演变过程。

古代会计: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开始意识到记录和管理财务信息的重要性。

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等文明中,会计技术得到了初步发展。

古埃及的财务记录称为“记账”,主要用于记录农田耕作情况和税收征收情况。

古巴比伦的财务记录则体现了一定的计算、分类和审核的特点。

古印度的会计则主要用于记录商业交易和土地财产。

中世纪会计:在中世纪的欧洲,会计开始在商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那个时期,会计主要由商人和银行家承担,他们使用记账簿和分类账簿等手工工具记录交易和资产。

这一时期的会计实践为后来的会计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代会计:随着工业革命和商业的蓬勃发展,现代会计学逐渐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会计学家开始提出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会计学。

这个时期,会计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领域。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会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化时期。

当时,工业企业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导致了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增加。

财务会计主要通过编制财务报表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供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参考。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决策支持和绩效评价。

管理会计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企业管理者意识到财务会计报告不能满足他们对内部经营情况的需求,于是开始探索更适合管理决策的会计方法和工具。

管理会计主要通过预算、成本计算和绩效评价等手段,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和评估绩效。

现代会计理论:20世纪中叶以后,会计学进入了现代理论研究阶段。

会计学家开始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价值和规范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准则的发展成为现代会计学的重要课题。

简述会计发展史范文

简述会计发展史范文

简述会计发展史范文会计发展史是指会计从古代至今发展的历程。

会计作为一种记录和处理财务信息的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下面,我将简要描述会计发展史。

古代会计(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1300年)在人类文明出现的早期,原始社会的人们开始进行贸易和经济活动。

这些贸易活动需要进行财务记录,以便追踪和控制资源的使用。

最早的财务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

在这个时期,会计主要是用于记录农产品和商品的交易情况。

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800年)在古埃及,会计记录主要用于存储和管理神庙的财务信息,包括土地、劳动力和金属等。

会计工具包括木质计算板和纸张。

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00年)古希腊是会计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个时期,一些哲学家和数学家开始关注财务记录和计算的方法。

例如,有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些关于经济和财务管理的理论。

古罗马(公元前509年-公元476年)古罗马是会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罗马人发展了一套严格的会计原则和程序,被称为“公共记账法”(法国会计学派的先驱)。

罗马的会计系统包括分类账、日记账和总账等。

中世纪(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在中世纪的欧洲,会计逐渐成为组织和政府的基本需求。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活动的增加,会计开始扮演起监督财务活动和交易的角色。

这个时期的会计主要是以音符和记忆为基础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公元14世纪-公元17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会计开始进行和创新。

传统的会计方法变得不再适用于复杂的商业活动,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方法来满足财务记录和报告的需求。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会计学家,如于利乌斯·帕西奥利和朱尔斯·彼得罗尼。

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工业革命对会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公司和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财务信息的处理变得更加复杂。

这个时期的会计工具得到了改进,例如发明了卡片式分类账和会计数据库等。

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简史

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简史

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简史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历史的延续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种认知逐步完善并形成科学的理论,会计理论也是如此。

了解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认识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规律,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要完整地描述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是极为困难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研究成果的发表。

要完整地描述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除了要对中外会计发展历史有精深的了解外,还要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可供参考,对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也有极高的要求,我们不具备上述条件。

但是这种研究确实会推进会计理论的发展,本着这种愿望,我们愿做一种偿试,以期抛砖引玉。

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15世纪以前的会计理论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会计理论的研究,殊难考证。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人类考虑会计的理论问题,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400-2980年的古埃及第一、第二王朝期间,政府已对动产和不动产的盘存作了制度性的规定。

到了第四王朝时期,政府对财产盘存的主要内容、盘存程序、盘存的内部牵制制度等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1这说明会计理论的萌芽已经开始。

2500多年前,我国的教育先驱孔夫子对会计有精深的认知:“孔子尝为委吏,曰:会计当而已矣。

”2孔子讲的话,给后人留下了悬念。

这里的“当”字较难理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讲法。

根据我们的理解,这个“当”字以得当、适当来解释为妥。

例如“岂非用赏罚当邪”3中的“当”字,就是正和合宜的意思。

具体说来,这里的“当”字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会计事务的处理方法要选择适当。

孔子讲中庸,讲礼制。

中庸有求人们不偏不倚地处理包括会计在内的社会事务,礼制(周礼)则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一套行为标准。

这里“会计事务的处理方法要选择适当”,既可能体现在会计方法选择上,也可能体现在收支标准的执行上。

孔子既批评管子为盖君丑而在个人生活方面过于奢侈,又责难晏子在生活上过于克己而有损于士大夫风度。

所以孔子是主张该收则收,该花则花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适度税收,适度消费。

会计理论的演进

会计理论的演进

六、中国近代会计(20世纪初-1949) 西式簿记改革派(改革派) 借贷簿记法是近代科学、完善又合理的一种记帐方法,它的基本原理通行于世界各国,且借贷复式簿记理论是最完备的簿记理论。 “收付理论可以说是消费机关的簿记理论,而非工商机关的簿记理论” “改良中式簿记似只能认为改良簿记运动中之一种过渡办法”。 中国改进会计奋斗目标,不是“改良中式簿记”,而是全面引进、推行借贷复式簿记。且申明“必须继续努力,使借贷理论的普及,而逐将收付簿记完全废除”。
二、会计理论的起源(13-16世纪)
*
*
借贷记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十一至十三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促进了意大利城市和东方贸易的发展,积累了财富。
由于代理商和合伙人的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可以使资本家的财富和年青商人的勇敢结合起来,而且,可以分担海运风险。
社会制度原因 有财产观念 信贷的发展 资本的积累
9
目标
要素 质量特征 确认 财务 计量
标准 报表
报告盈利 报告现金流 报告财务状况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
五、会计理论的近期(20世纪中期以来)
主要背景
跨国公司的出现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准则趋同;合并;外币
政治整合化:会计为政治服务
科技高端化:ERP;网络会计
4、长期并存的背景分析 (1)经济因素 成本-效益 (2)社会因素 社会发展不平衡:京师和沿海为一极,广大的内陆地区为另一极 社会动荡: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会计制度演进的速度放缓,由沿海城市迁往内陆地区的民营企业中有六成企业停闭。 (3)文化因素 家长式的社会管理 渐进方式:中式簿记——改良簿记——西式簿记
五、会计理论的近期(20世纪中期以来)
主要理论
1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起步、发展进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情况。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在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下,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契机。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海外会计理论,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

我国也开始进行自主研究,致力于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会计理论。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起步期。

在这一阶段,我国主要借鉴国外会计理论,积极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并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初到新世纪初的探索期。

在这一阶段,我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会计理论体系,提出了“估计法”、“独立性原则”等重要理论。

第三个阶段是新世纪初到2010年代初的发展期。

在这一阶段,我国加强了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推动会计信息披露的国际化。

我国也开始研究新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理论,如企业价值评估、可持续发展会计等。

第四个阶段是2010年代至今的创新期。

在这一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不仅关注传统会计理论的完善,还涉及到新兴领域的研究,如互联网金融会计、大数据会计等。

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理论研究的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在会计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缺乏独立的会计理论。

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多受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缺乏自主创新的理论体系。

社会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关注度不高。

会计理论研究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理论性的工作,缺乏实证研究和实践的结合,导致其实际价值不高。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和创新四个阶段。

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未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加强自主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科的核心,它是规范会计实务的理论基础,是会计实践的指导思想。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历史背景、研究方向、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介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一、历史背景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初步出现,我国的会计学科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此时,研究内容开始扩展到报表分析、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方面。

90年代后期,我国加入WTO,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会计理论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涉及到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多个方面。

二、研究方向1.财务会计理论财务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分析和解读等方面。

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企业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研究已经开始探讨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包括如何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

(2)会计制度改革的研究。

会计制度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会计实务的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探讨如何进行会计制度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管理会计理论是研究如何使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管理的学科。

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会计预算、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方面。

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

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企业的创收能力和利润水平。

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探讨如何优化成本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经营绩效评价理论的研究。

3.审计理论审计理论是指对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鉴定和评估的学科。

我国的审计理论主要涉及到如何保证审计质量、如何提高审计效率等方面。

会计发展史和中国会计发展历史

会计发展史和中国会计发展历史

会计发展史和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会计作为一门管理工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计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以下是会计发展史的主要阶段:1.古代会计:古代会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当时人们使用简单的记账工具,如记号、图形等来记录财务交易,以便进行财务管理。

在埃及、中国和巴比伦等地也出现了类似的记账方式。

2.中世纪会计:在中世纪,商业活动与财务交易的规模逐渐扩大,会计的功能也进一步强化。

在欧洲,商人们开始使用记账本和分录帐来记录交易,而不再依赖传统的简单记号。

此外,一些商人还开始编制财务报表以便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

3.工业革命前的会计:工业革命前,随着商业活动和资本的增长,会计需求的扩大。

有限责任公司的兴起导致合资企业的会计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来进行经营决策。

因此,会计知识和专业化管理逐渐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现代会计:20世纪初,现代会计理论逐渐形成。

会计学科开始发展,出现了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制定机构。

同时,会计技术的进步也极大地改变了会计的工作方式。

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后,会计变得更加自动化和高效。

中国的会计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1.古代会计:中国古代社会的会计记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当时人们使用竹简等简单工具来记录财务交易。

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一些重要的财务交易还会在青铜器上进行铭记,以便永久保存。

2.封建时期的会计:在封建时期,会计在官府税务和农田水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个县级行政单位都设立了会计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财务活动。

同时,会计的职位也逐渐成为一种封建官员的重要身份。

3.现代会计的发展: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入西方会计理论和经验,促进了现代会计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会计理论和实践逐渐接轨国际标准。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也相继成立,如中国会计法规制定机构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

会计学的发展史。

会计学的发展史。

会计学的发展史。

会计学的发展史会计学作为一门管理和记录财务交易的学科,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都已经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记录商业交易和财务状况。

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互通,会计学的发展也随之快速进展。

下面将介绍会计学的发展史。

1. 古代会计学最早的会计学实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的古代埃及。

当时,国王要求对国家资源进行监管,因此开始记录物品的流动和拥有者。

这些记录和统计信息经常以图像和符号形式存在,并在石碑上刻下。

古希腊和罗马也在财务记录方面取得了进展。

在古希腊,统计员被用来监察公共资产,例如音乐和剧院。

罗马则在公元前70年准备了财务报表,以监督罗马帝国的财务状况。

古代的会计学主要以记录和统计财务信息为主。

由于结构上的简单和人类认知水平的限制,会计学在整个古代时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2. 中世纪会计学在中世纪,财务记录的目的从管理公共财产转变为记录贸易流量和税收。

这些记录和财务报表主要是为了满足税收需求而制作的,并且是由国王统制。

一些会计学家为了避免税收,开始使用一些假账记录。

这些行为导致了财政丑闻,也使财务报表失去了信誉。

中世纪会计学的发展慢,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结构的限制。

封建体制下,贸易发展缓慢,几乎所有的财务活动都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

3. 工业革命时期的会计学随着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的工业革命的到来,市场变得更加稳定,贸易活动的频率和速度也加快了。

人们开始需要更准确的财务报表来支持商业决策。

这时会计学开始正式作为一门学科研究。

意大利的意大利人佛朗西斯科·帕西奥被认为是会计学的创始人。

他在1494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算盘书》的书,在书中介绍了纪录财务交易和制作财务报表的方法。

这些方法在当时一经推出,广受欢迎。

在英国,因为商人们需要准确的商业财务报表来评估投资和销售机遇,推动了会计这门学科的发展。

英格兰也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法规。

4. 现代会计学现代会计学历史的开始是20世纪初,当时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商业,还改变了记账的方法。

会计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会计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会计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会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记录、分类、汇总和分析的学科,它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并且在不断演化中。

本文将探讨会计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趋势,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学科。

一、早期会计学的发展早期会计学起源于古代文明,随着人们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需求增加,他们开始发展出一套记录和追踪经济事务的方法。

最早的会计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当时已经有了类似记账簿的记录工具。

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人们开始将商业交易和财务管理视为一门学问,并开始系统地记录和分析财务信息。

二、现代会计学的形成现代会计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交易规模扩大,人们对财务信息的需要迅速增加。

工业革命为会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人们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

随着公司法的建立,会计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会计学的进一步发展在20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会计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会计学家开始探索会计信息在经济决策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

例如,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有重要影响,因此会计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公司内部,而是扩展到了外部利益相关者。

四、当前的会计学趋势当前,会计学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几个当前会计学研究的趋势:1. 国际会计准则: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会计准则逐渐成为全球会计标准的趋势。

国际准则的统一将提高全球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2. 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会计学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加快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速度,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3. 可持续发展会计:由于人们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可持续发展会计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会计学家开始研究如何衡量和报告企业的环境和社会绩效。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愈发受到关注。

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对于我国会计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开始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升了会计理论研究的水平。

我国会计准则的逐渐完善也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不仅扩展到了金融会计、国际会计等领域,还涉及了企业会计信息化、会计伦理等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热点领域包括国际会计准则、企业会计信息化、会计风险管理和会计伦理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会计信息化研究的重点逐渐由技术层面转向信息利用和价值创造的层面。

会计风险管理和会计伦理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企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增加,会计风险管理和会计伦理问题给会计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会计理论的实用性。

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要重视会计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动会计理论的创新。

要加强会计伦理的研究与培养,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引进阶段再到创新阶段的过程。

当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正在朝着应用性、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将为我国会计实践的推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会计理论发展史

会计理论发展史

会计理论发展史一、古代会计阶段[ 转自铁血社区/ ]15世纪以前的会计习惯上称为古代会计。

文明古国如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与希腊都曾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

后来,欧洲庄园的管家需要就其管理成效向庄园主汇报。

我国《周礼》中有会计官职的设置,如“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

元代就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意思就是“原有的+新得到的=拿走的+还剩下的”。

巴比伦人民精于组织管理,设置“专门记录官”。

埃及首先出现了“内部控制思想”。

印度与希腊出现铸币,并记录在账簿中。

但是,古代会计是以官厅会计为主的,以上所谓的民间会计仅居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人们对于官厅会计的一般认识是指主要服务于奴隶主或封建王室赋税征收、财政支出、财产保管的会计。

我国在公元前1066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王朝,就建立了官厅会计,并首现“会计”一词,《周礼•天官》篇指出:“会计,以参是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 唐宋两代是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

国外,官厅会计从古埃及、古巴比伦诞生,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变革,到中世纪,古代官厅会计基本定型。

官厅会计的服务:(1)协调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2)协调资产保管责任关系。

二、近代会计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

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

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复式簿记不仅是一个会计记录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科学的会计学观念,并购建了以日记账、分类账和总账三种账簿为基础的会计制度。

“人们称我为…会计之父‟,但是我并不是复式簿记的发明人,这是许多人的智慧结晶。

我只是在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而已。

” ——卢卡-帕乔利复式簿记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随后传播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又传入德国、英国、法国等国。

[ 转自铁血社区/ ]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一、初期研究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早在经济改革开放之前的年代。

当时,我国的会计实践主要是参考苏联的会计标准。

由于国情和经济体制的差异,这种引进式的会计制度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研究者开始关注我国会计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二、探索阶段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

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发展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会计原理和制度,包括在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核算、会计准则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此时,我国会计理论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引进了一些国际会计准则,同时也推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

四、现代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已进入到一个现代发展的阶段。

研究者开始关注会计信息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的会计理论和模型,如价值链会计理论、企业绩效评价模型等。

我国也推出了一批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会计准则,如财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

未来展望
未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需要迎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求,研究者需关注会计信息对企业发展的支持程度,提出更贴近实际情况的会计理论和准则。

会计信息的价值也将成为一个研究的重点,研究者需关注会计信息在投资决策、经营决策等方面的作用。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还需与国际接轨。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会计信息的国际化也变得日益重要。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需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订,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改进意见。

会计学学科发展历程

会计学学科发展历程

会计学学科发展历程会计学是一门研究财务信息和经济活动的学科,起源于古代的财务管理和账目记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复杂化,会计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在古代,会计学主要是为了记录商业交易和财务信息而产生的。

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人们就开始使用简单的记账方法来记录商品的收支情况。

而在公元前5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人们开始使用粘土板记账,并发展了复式记账法,为会计学的基础奠定了基石。

到了公元14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了贸易中心,商业活动日益繁荣,会计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的商人开始使用复式记账法,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会计制度。

这种制度不仅记录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还提供了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和决策支持。

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企业的大规模发展,会计学也随之发展壮大。

工业革命使得企业的规模更大,业务更复杂,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会计学开始注重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财务管理支持。

20世纪是会计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在二战后。

会计学逐渐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并形成了现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同时,会计学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环境会计、社会会计等新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会计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更加高效和准确,同时也加速了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更新和发展。

例如,现代会计学开始关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价值。

总的来说,会计学作为一门研究财务信息和经济活动的学科,经历了从简单的记账方法到复杂的会计制度的演变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会计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企业和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化和国际化,会计学将继续发展,并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会计发展简史范文

会计发展简史范文

会计发展简史范文会计是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贸易的兴起和经济活动的增加,会计作为一种记录和管理财务信息的工具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下面我将为大家简要介绍会计的发展史。

远古会计的初步形成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当时人们开始记录农产品的库存量以及交易记录,以便于进行财务管理。

同时,为了确保贸易的公平和可靠性,还开始使用印章来鉴别文书的真实性。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会计系统逐渐成熟。

古埃及人使用简单的记账方法,例如采用符号和符号组合表示各种财物。

而古巴比伦则发明了“麦片记账法”,即将麦片粒按一定比例比对并记录在文书上。

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始对会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他提出了“财务记账”、“抵消原则”以及“收入和费用匹配原则”,这些原则为后来的会计理论奠定了基础。

17世纪,意大利的商人们开始使用双式记账法,即以资产和负债为基础的会计记账方法。

这种方法相较于以往的“单式记账法”更加完善,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促使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使得会计师需要更加系统和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和分析财务信息。

此时,东印度公司和哈德逊湾公司等大型企业开始使用现代会计术语,如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会计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高等学府开始设立专门的会计学院,并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

此外,为了解决投资者和贷款机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需求,会计准则和审计标准逐渐制定和完善。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会计师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财务信息的处理更加高效和准确,电子审计工具也被广泛采用。

此外,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交往也促进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例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制定和推行。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会计理论研究在我国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算经”、“算学”等形式。

现代意义上的会计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初。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受到西方会计理论的影响,最初以规范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为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开放,会计理论研究逐渐向更为综合和实践性的方向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此期间,会计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审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展开。

这一时期,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主要受到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影响,以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为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在改革的大潮中,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开始向国际接轨,吸收和借鉴了许多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成果,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也逐渐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的会计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二、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目前,在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包括会计学基本理论、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审计理论等在内的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不仅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也逐渐吸引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在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理论方面,我国的学者们积极探索和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理论。

这些理论包括了会计信息的质量、透明度和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和监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财务会计理论方面,我国学者们在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对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进行深化和完善。

特别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们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为我国的财务会计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在不断完善和深化,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的会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中国会计理论发展简述

中国会计理论发展简述

中国会计研究发展简述【摘要】自新中国的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研究从基础理论的研究,到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后续的完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新世纪以来的会计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简述了我国会计研究的发展进程中每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会计研究改革开放研究内容一、引言新中国成立后,会计界就会计理论基础进行了理论论争,虽然当时大多数会计学者“肯定了会计具有阶级性”(葛家澍,2000),但是这些论争使会计学者对会计基本理论方面有了自己的认识;改革开放后,会计学者纠正了会计只有阶级性错误观点的同时,认真探索了会计的本质与职能等概念问题,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会计相关理论;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建立,有关财务管理、审计等领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本文目的在于对我国自新中国成立至新世纪以来的会计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简要论述。

主要贡献在于:分阶段对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从总体上对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重点演变进行了认识。

二、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主要内容论述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采用的会计制度、方法及理论深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因此在建国初期,当时的会计学者就解决会计核算是否具有阶级性的问题进行了理论论争。

由于当时的形势,多数人认为会计具有阶级性。

在会计的性质有了定论以后,会计的对象成为后续的研究重点,在此过程中对会计形成了中国化的定义。

以此为契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也出现了。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会计原理》(财政部高等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1962)。

这本教材在会计对象、基本任务、性质这些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

改革开放真正使会计学者解放了思想,在纠正了会计只有阶级性的观点的同时,会计界认真探索了会计的本质与职能等概念问题。

关于会计的本质,此阶段形成的主要成果是杨纪琬和阎达五两位教授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活动论”,和由余绪缨教授从国外引进并发展了的“信息系统论”。

关于会计职能,两者强调的会计职能也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监督和控制,后者则强调反映职能。

会计发展简史范文

会计发展简史范文

会计发展简史范文会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发展历史与商业活动的演进密不可分。

下面是会计发展的简史。

古代会计(公元前4000年-公元1500年)古代会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那时的人们使用数字和符号来记录商业交易和存货。

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会计实践也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开始使用会计记录来管理民族财富。

古代会计主要是通过纸质账簿和表格来记录交易和资产。

现代会计(公元1500年-现在)现代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在这个时期,商业交易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更精确和系统的会计方法来管理财务信息。

意大利的著名数学家和商人朱利斯·彼得拉奇(Luca Pacioli)在1494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算术、几何和比例的全书》的书籍,其中包括了现代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这本书成为了现代会计学的起点,被公认为第一本正式的会计学教科书。

20世纪的会计学发展更加迅速。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业交易变得更加复杂,并涉及更多的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实践中。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开始使用电子表格和数据处理软件来进行会计记录和财务分析。

21世纪的会计学发展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人们意识到需要更加严格和透明的会计标准来避免类似的危机。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成立于2001年,开始制定全球通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这些准则旨在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并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总结起来,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现代形式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商业活动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会计学也不断演变和发展。

从古代的纸质账簿到现代的电子会计软件,会计学在帮助企业和组织管理财务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自20世纪初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也逐渐进入了繁荣期。

从当时开始,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就被视为经济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国际经贸关系的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在研究对象上积极拓宽。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开始逐渐拓展到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为相关领域的会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在公共部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政府财政会计等方面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在此基础上,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内部决策的关注。

在这一领域,研究重点主要聚焦于企业决策中的成本管理、投资与融资、绩效评价等方面。

除了企业内部决策,会计理论研究还深入探讨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企业社会责任和环保会计等方面。

其次,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在方法上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

在本世纪初,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开始向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主要归因于会计学科的日益增多和会计工作的日趋专业化。

目前,会计理论研究包括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制度的设计、内部控制和审计中的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而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了更加多元化的方法,例如实证研究、财务分析、会计理论建构等等。

然而,随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的逐渐成熟和学科分割的加强,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浮现。

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理论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准则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认识。

虽然我国的会计制度设立已经比较完备,但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基石——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基础建设,提升学科水平。

二是实践应用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对于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等不同地区的会计实务问题,由于不同行政区的法律、税收等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会计实务问题的影响还需加强跨区域、跨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简史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历史的延续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种认知逐步完善并形成科学的理论,会计理论也是如此。

了解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认识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规律,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要完整地描述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是极为困难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研究成果的发表。

要完整地描述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除了要对中外会计发展历史有精深的了解外,还要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可供参考,对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也有极高的要求,我们不具备上述条件。

但是这种研究确实会推进会计理论的发展,本着这种愿望,我们愿做一种偿试,以期抛砖引玉。

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15世纪以前的会计理论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会计理论的研究,殊难考证。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人类考虑会计的理论问题,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400-2980年的古埃及第一、第二王朝期间,政府已对动产和不动产的盘存作了制度性的规定。

到了第四王朝时期,政府对财产盘存的主要内容、盘存程序、盘存的内部牵制制度等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1这说明会计理论的萌芽已经开始。

2500多年前,我国的教育先驱孔夫子对会计有精深的认知:“孔子尝为委吏,曰:会计当而已矣。

”2孔子讲的话,给后人留下了悬念。

这里的“当”字较难理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讲法。

根据我们的理解,这个“当”字以得当、适当来解释为妥。

例如“岂非用赏罚当邪”3中的“当”字,就是正和合宜的意思。

具体说来,这里的“当”字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会计事务的处理方法要选择适当。

孔子讲中庸,讲礼制。

中庸有求人们不偏不倚地处理包括会计在内的社会事务,礼制(周礼)则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一套行为标准。

这里“会计事务的处理方法要选择适当”,既可能体现在会计方法选择上,也可能体现在收支标准的执行上。

孔子既批评管子为盖君丑而在个人生活方面过于奢侈,又责难晏子在生活上过于克己而有损于士大夫风度。

所以孔子是主张该收则收,该花则花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适度税收,适度消费。

二是会计对账薄的计算记录和会计报告要正确得当。

西周以降,人们对会计的认识加深,司会的内部审计制度、宰夫的就地稽察制度、会计记录之间的交参互考制度相继建立,会计对账薄的计算记录和会计报告是否正确得当,成为1(前苏联)索科洛夫,陈亚民等译,《会计发展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

2《孟子·万章下》3《吕氏春秋·赏篇》上述制度控制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是指会计人才的选用要适当。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式的道德准则,在会计人才的选用上也会体现上述思想。

这里有二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所作用的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要过关,二是指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满足要求,不能用无才无德之人,也不能大材小用。

从上述情况来看,在3000年前左右,人类对会计理论已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孔子以后,儒家论理日趋僵化,成为封建统治工具。

出于重农抑商的需要,社会越来越鄙夷商人阶级。

为商人阶级服务的会计也为士大夫所不齿。

“今有人于此,修身会计则可耻,临财物资尽则为己,若此而富者,非盗则无所取。

”4后来南宋朱熹说:“古人志道据德而游于艺。

然九数虽为最末事,若而今行经界,则算法亦是有用。

”朱熹虽承认会计有用,却认为计数为末等之事。

“后世数则委之商贾贩鬻辈,学士大夫耻言之,皆以为不足学,故传者益鲜。

”5这种社会氛围长期困扰中华知识分子阶层,使得中国古代会计只能在师徒之间中传心授,既不可能有有规模的公开会计教育,也不可能有规模的会计研究队伍,更不用说见著文献的会计研究成果了。

中国的文字典籍汗牛充栋,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距今200年前的会计理论文献。

4《吕氏春秋·务本》5清,陈世明,《数学举要》。

(二)15世纪至19世纪的会计理论1.卢卡·帕乔利的会计著作会计理论得到飞速发展,是公元15世纪及以后的事情。

从11、12世纪开始,随着西欧封建势力在城邑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会计变革所需的政治经济动力产生。

经过三、四百年的演变,在15世纪末期,出现了以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o)为代表的一批会计学者,开创了近代会计理论。

卢卡·帕乔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数学家,是达·芬奇的朋友和导师,是一个知识非常渊博的人。

在卢卡·帕乔利时代,意大利北方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三城市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形成,复式薄记也经过了二、三百年的发展。

1494年,在总结威尼斯薄记的基础上,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对复式薄记进行了全面总结,会计理论研究翻开了新纪元。

《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由5个部分组成1.代数和算术;2.它们在商业中的应用;3.薄记;4.货币的兑换;5.纯粹的几何学与应用几何学。

6在这本书的薄记部分,作者以《计算与记录要论》为题,分36章(一说37章)内容,详细地说明了复式薄记的方法。

书中涉及的会计理论6(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问题主要有:核算的目的卢卡·帕乔利认为,为了顺利地获取有关债权、债务的资料,应把自身业务纳入应有的秩序之中,进行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楚债权、债务的数额。

薄记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卢卡·帕乔利认为,要使商业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掌管好现金和实物并要有诚信;二是必须要有良好的薄记员和聪慧的数学家;三是对全部交易按程序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关于会计平衡公式卢卡·帕乔利在书中运用数学方法,根据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西方会计发展中上的第一个会计平衡公式:一人所有财物=其人所有权之总值。

我们现在运用的资产-负债=净资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公式,就是在卢卡·帕乔利公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出现的龙门账法和四脚账法中,也有类似的会计公式。

如龙门账法的进-缴=存-该和四脚账法的天方=地方等。

四脚账法的天方=地方与卢卡·帕乔利的会计公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龙门账法的进-缴=存-该则进步于卢卡·帕乔利的会计公式,但由于中国当时科学知识的掌握者士大夫耻言商利,使会计理论处于无人研究的局面,没有形成科学理论,从而阻碍是中国会计的发展,这是一件十分今人心痛的事情。

关于记账主体卢卡·帕乔利在书中提到,备忘录、日记账和分类账三本账簿的每一本中,合伙经营的资本账户必须与你自己的资本账户分别登记……当你为合伙经营的主要负责人时尤其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设置一套独立的账户。

关于货币计量卢卡·帕乔利在书中提到,在计算价值总数时,只能采用同一种货币单位,因为不同种类的货币不适用于汇总会计。

卢卡·帕乔利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会计从实务基础开始向理论研究发展,从此会计成为一门科学。

卢卡·帕乔利之后,在1534年,有多梅科·曼佐尼的《威尼斯式总账和分录账》和乔瓦尼·斯福尔图纳蒂的《新式会计》及他在1539年写的《银行与商业用复式薄记》;有1543年吉罗拉莫·卡尔达诺的《实用算术》;有1558年阿尔维塞·卡萨诺瓦的《明镜》;1586年安杰洛·彼得拉的《管理者指南与复式薄记的方法》;1636年卢卡维科·弗洛里的家计复式薄记等著作。

这些著作基本上是承袭卢卡·帕乔利的学说,并未有大的突破。

1543年后,卢卡·帕乔利和多梅科·曼佐尼的著作先后被译成英文、法文和荷兰文,传播到欧洲一些主要的国家。

到16世纪后,意大利的复式薄记已遍及欧洲,各国会计界对薄记方法与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都是在卢卡·帕乔利学说的基础上的。

突破卢卡·帕乔利学说,对会计理论发展有较大贡献的是产生于19世纪的折旧理论、成本会计理论、账户理论、资产负债表理论、资金运动理论等。

2.折旧理论的产生虽说折旧是一古老的话题,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已认识到折旧问题。

但在19世纪以前,折旧并不是会计上的重要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厂制度的建立,固定资产支出在企业经营中成为金额庞大的支出,固定资产成本的补偿、更新成为日益迫切的问题,于是折旧才在会计上变得重要起来。

路易斯·戈得堡阐明了会计中应用折旧的四个概念7:第一,作为资产价格的下降;第二,作为资产价值的降低;第三,作为资产的物质损耗;第四,作为一次成本的分配。

根据19世纪人们对折旧的理论研究成果,1915年美国会计学家厄尔·塞利尔斯在其《折旧原理》一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偿债基金法、年金法及单位成本法等几种折旧方法,有些方法仍为目前所广泛运用。

3.成本会计的产生成本会计产生于15世纪的意大利8。

考古资料证明,当时梅迪尔银行在佛罗伦萨开设的羊毛纺织和丝绸作坊已设7(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

8李孝林等,《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年。

有材料、工薪等明细账,并定期向总账结转,然后将总账数字相,以求得产品成本,这是成本会计的萌芽。

1750年,英国人James Dodoson在其制鞋厂中对不同规格的鞋子分别计算其耗用的材料成本,发明了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雏形。

1777年英国人Wardhaugh Thompsonc以亚麻生产为例,分纺麻、漂白、染色、织麻和修正,最后计算长统袜成本,创造了分步计算法成本计算模式。

工业革命使人们认识到作为会计信息体系核心之一的成本信息的重要性,会计界开始了将成本计算纳入复式簿记组织的尝试,人们按复式记账原理和一定的计算程序,用货币量度反映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按一定的结构分析各种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具体耗费,从而为加强企业管理提供更好、更可靠的成本资料。

于是,欧美诸国的会计学者致力于发展包括成本会计在内的工业会计。

使成本计算在这一时期为成本会计的成熟树立里程碑的是瑞典学者舍尔。

他曾在其著作中阐述了成本核算的几项著名规则9:第一,严格划分生产费用和销售费用;第二,所有成本核算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第三,直接费用的价额越大,则成本核算越准确;第四,非直接(间接)费用应根据预先选定的基数按比例分摊。

他还把分析法引人成本会计,将费用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提出了可以确定9邓腾江〈关于成本会计的起源与发展〉,《财会月刊》1995年,第1l期。

日期的“盈亏点”概念。

从此,成本会计已从单纯的成本计算扩展到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舍尔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成本会计走向成熟。

(三)20世纪的会计理论20世纪的特点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由产生发展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