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乡村文化构建——以郫县古城镇古城村为例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以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以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为例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摘要:农科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境内,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科村的乡村旅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越来越普遍,社会群众对乡村旅游体验要求越来越高等原因,农科村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

深入了解农科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探究当下乡村发展问题,提出要根据各个乡村的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旅游的建设之道,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一直以来倍受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走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农村经济不断地进行着发展模式转型的探索。

经历了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观重构农村发展新模式。

在乡村振兴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如何进行落地推进,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乡村经济为调研对象进行探究分析,找寻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之道。

一、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农家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一)不忘初心,稳扎稳打如今农科村的农家乐发展到了第四代,其发展历程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86年,花农徐纪元落成一套新四合院后,就有意识地开发了吃、住、娱一体的常年农家接待。

当时,城里人由于交通和经济状况的限制,经常性的远游不太现实,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家景、购农家物、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就成为城里人节假日的活动趋势。

1996年,胡锦涛同志到农科村视察时,称赞“农家乐”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

中央和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农科村开创了中国农业旅游的先河,是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

从此,农科村成为旅游休闲、观光娱乐的好去处,学习花卉、苗木、盆景栽培技术以及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想场所,被中外人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农科村的农家乐也进入了大规模发展阶段。

郫县古蜀文化2

郫县古蜀文化2

古蜀都城寻蜀根古蜀文化纵古今一、郫县的起源1、“郫”字的注解郫从卑从阳,卑者地势低洼的地方,阳是岷山之阳,那么郫的本意就是岷山以南的广大地势低洼的地方。

2、郫县的形成到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之后设立郡县制,郫县是秦国最早的设立的郡县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郫县作为县名这个名称一直延用至今,从未改过。

3、古蜀都城地位的确立最早在距今4000年左右,郫县在今古城遗址出现了成都平源史前城址聚落,它是成都平原最早的政治中心之一,具备了早期都邑形态,在西周末时期望帝杜宇“治汶山下邑曰郫”《蜀王本纪》,在《华阳国志》记载望帝杜宇“移至郫邑”,郫县作为文献中记载的最早都城地位确立。

开明时九世将郫邑移至成都,表明从望帝到开明九世之间郫县一直是古蜀国的重要都邑所在地。

秦灭巴蜀后,张仪筑郫城,郫城是秦国灭蜀之后最重要的城址之一,但现在郫城的位置未确定,在现郫县城北的杜鹃城遗址有人认为它是望帝杜宇的都邑,经近年的考古证明杜鹃城遗址实际上是西汉早期郫县的县城治所,只不过我们现在的县城位置南移罢了。

从这些史实表明郫县是古蜀故都,是有历史和考古依据的,郫县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都城文化。

二、郫县与蜀文化的关系1、蜀文化它主要是指川西平原地区从最早建立古蜀国到现在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组合,我们考古学一般把古蜀文化界定为从古蜀国建立到汉代初期古蜀人创造的文化。

2、郫县与蜀文化的关系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郫县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望帝杜帝和丛帝开明是古蜀国的两个重要始祖和前驱,以他们为代表的望丛文化是古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扬雄、严君平、何武,宋代张俞、司马光等是蜀文化的重要缔造者和有机组成部分。

3、郫县与三星堆、金沙遗址之间的关系三星堆遗址鼎盛时期的遗存是古蜀鱼凫王朝创造的文化,而望帝杜宇是鱼凫王朝的继任者,他们之间有一个文化传承关系,都是古蜀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

金沙遗址极有可能是杜宇王朝有遗存,而成都市商业街船棺是开明氏五世左右的王室家族墓地,所以郫县的以望丛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与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船棺葬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郫县古蜀文化

郫县古蜀文化

郫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简介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古城遗址古城遗址位于四川省郫县县城北约8公里的古城镇古城村和梓路村,是一处保存完好,内涵丰富的以城址为特征的蜀文化早期遗址,是成都平原相继发现的史前城址群之一,距今约4000年左右。

遗址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海拔约565米。

遗址区地面存有一周较完整的城垣,呈长方形,方向120°。

约长620米、宽490米,面积约30.4万平方米。

相传蜀汉时诸葛亮命魏延养兵于此,又故名‚马街‛。

据传,古城城垣侧在民国初年时有石桅杆一座,上刻‚先汉古城‛四字,可惜此重要文物在民国二十多年时被打断遗失。

清乾隆初,乡民掘得古碑一通,字迹磨灭不辨。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乡民又掘得古枪古器,皆朽烂不可再用。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省博物馆派人来此再作调查,指出这一遗址的特点是略呈长方形,城墙是卵石与泥土混合筑成。

这与秦城的结构相似。

结合文献来看,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秦国张仪入蜀,于公元前三一1六年所修的郫城。

据此,古城所在之镇取名古城镇。

1981文物普查时发现古城,1985年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至1998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与郫县博物馆一道连续三年对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三次发掘共布探沟38条,探方59个,实际发掘面积达2600平方米。

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两大类。

陶器陶质分夹砂和泥质两种,陶色以褐、外褐内灰、黑衣陶为主,另有灰、黄、红陶等。

陶器纹饰有绳纹、戳印文、弦纹、镂空、瓦棱纹等。

代表性陶器有绳纹花边口沿罐、窄沿罐、盘口尊、喇叭口高领罐、宽沿平尊、壶等。

石器为小型的磨制石器,以斧、锛、凿为主。

三次发掘共发现属于宝墩文化时期的房基14座(其中大型房基1座),灰坑34个,墓葬1座。

大型房基位于城址的中部,平面呈长方形,方向131°,与城的方向基本一致,长约51.5米,宽约10.7米,面积约551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房屋建筑。

郫县旅游形象定位

郫县旅游形象定位

郫县旅游形象定位作者:何芙蓉杨进国李张民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1期何芙蓉1 杨进国2 李张民2文化旅游是当代旅游的灵魂,我国的文化旅游发展日益迅速。

河南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文化旅游较快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不解决将会与文化旅游强省失之交臂,比如文化旅游的内涵挖掘深度不够、缺乏开发的体验价值、不具有产业链的系统规模等等。

“郫”是古蜀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最早都邑。

约公元前八世纪,朱提(今云南昭通)地区的部落首领杜宇率族人向北发展,辗转来到适合生存、发展的成都平原,经湔山一战推翻鱼凫王朝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定都郫邑。

鳖灵继位后,称丛帝,号开明,建立开明王朝,“袭都于郫”。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两年后在成都设蜀郡,下设郫县。

这是郫县建制的开始,也是郫县在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端。

郫县地处成都市西郊,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气候宜人,是通往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区都江堰、青城山、黄龙和九寨沟的必经之路。

如此的天时地利却无响彻世界的旅游景点,究其原因在于对自我和市场的认知不清,形象定位模糊,品牌缺失。

本文在分析郫县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基础上,从文脉的角度出发,站在旅游开发的立场,做出郫县的旅游形象定位。

一、旅游资源分类分析笔者根据郫县县志、郫县史迹集萃及相关文化丛书,结合郫县现有旅游开发状况,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GB/T 18972-2003),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对郫县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理。

详见下表:从横向上看,同一基本类型旅游资源中旅游单体数量较为丰富,部分单体甚至有群集之势,如观光游憩河段、遗址遗迹等。

同一类别的旅游资源数量较多,应适当对其进行分级管理,遴选出等级较高、开发价值较大的资源单体优先开发。

从纵向上看,郫县旅游资源类型较为齐全。

分类系统中共8大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郫县主类有七个,占87.5%;亚类有17个,占54.8%。

其中,自然资源较为单一,人文资源多样性较好。

浅析成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浅析成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浅析成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田凯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年(卷),期】2007(033)003
【摘要】成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成都平原传统地域文化的精髓.力图探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继续保持、发展我们宝贵的地域文化传统,如何利用地域文化的形成机制,使成都地区古镇的地域文化保护走上一个健康轨道.
【总页数】3页(P171-173)
【作者】田凯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7
【相关文献】
1.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承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贯彻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座谈会"上的讲话 [J],
2.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体系规划研究 [J], 刘学
3.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焕发新的活力——陕西省大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J], 何蓉
4.广西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案例展示③ 特色工贸名村——大定村——构筑古民居的文化产业链——富川特色名村镇建设的古民居保护发展实践 [J], 李军;宋晓峰;覃荣益(图);宁国用(图)
5.广西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案例展示⑤ 特色文化名镇——黄姚镇——留住历史文化名镇的根——从大圩古镇文化遗产的保护谈起 [J], 宾长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变化调研报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变化,无论是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地之一,我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次报告就是对家乡变化的一次调研报告。

一、经济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里,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乡村经济和农村市场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现在,我的家乡已经建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农业生产到食品加工,再到销售和服务,供应链已经完善。

据调查,我家乡的第一产业(农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也在不断地壮大。

现在,我家乡已经有了多个以苹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种植和生产基地,其中以苹果产业最为突出。

此外,工业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不仅有医药、建材、制衣等传统行业,也逐渐发展出了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和项目。

服务业也在蓬勃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行业开始进入了家乡。

二、社会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变化也非常明显。

在家乡,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各种趋势加速着社会的转型。

随着经济的繁荣,家乡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城镇化率逐渐升高,市区有更多楼房建了起来,我们有了自己的火车站和高速公路,所以跟外界的联系也愈加紧密。

此外,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普及了知识。

教育普及率提高,孩子们的接受教育的门槛降低,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条件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乡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样化,音乐、电影、文学等等都有着自己的圈子。

这些改变也使得家乡的居民思想更加开放,体验更加多样,交流也更加广泛。

三、环境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家乡的环境也随着时间改变了。

深度开发带来的是巨大的环境压力,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日渐严重,形成的垃圾和尾气等对环境质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郫县古蜀文化

郫县古蜀文化

郫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简介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古城遗址古城遗址位于四川省郫县县城北约8公里的古城镇古城村和梓路村,是一处保存完好,内涵丰富的以城址为特征的蜀文化早期遗址,是成都平原相继发现的史前城址群之一,距今约4000年左右。

遗址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海拔约565米。

遗址区地面存有一周较完整的城垣,呈长方形,方向120°。

约长620米、宽490米,面积约30.4万平方米。

相传蜀汉时诸葛亮命魏延养兵于此,又故名“马街”。

据传,古城城垣侧在民国初年时有石桅杆一座,上刻“先汉古城”四字,可惜此重要文物在民国二十多年时被打断遗失。

清乾隆初,乡民掘得古碑一通,字迹磨灭不辨。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乡民又掘得古枪古器,皆朽烂不可再用。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省博物馆派人来此再作调查,指出这一遗址的特点是略呈长方形,城墙是卵石与泥土混合筑成。

这与秦城的结构相似。

结合文献来看,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秦国张仪入蜀,于公元前三一六年所修的郫城。

据此,古城所在之镇取名古城镇。

1981文物普查时发现古城,1985年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至1998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与郫县博物馆一道连续三年对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三次发掘共布探沟38条,探方59个,实际发掘面积达2600平方米。

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两大类。

陶器陶质分夹砂和泥质两种,陶色以褐、外褐内灰、黑衣陶为主,另有灰、黄、红陶等。

陶器纹饰有绳纹、戳印文、弦纹、镂空、瓦棱纹等。

代表性陶器有绳纹花边口沿罐、窄沿罐、盘口尊、喇叭口高领罐、宽沿平尊、壶等。

石器为小型的磨制石器,以斧、锛、凿为主。

三次发掘共发现属于宝墩文化时期的房基14座(其中大型房基1座),灰坑34个,墓葬1座。

大型房基位于城址的中部,平面呈长方形,方向131°,与城的方向基本一致,长约51.5米,宽约10.7米,面积约551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房屋建筑。

传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助推川西新农村建设——以郫县为例,构架农村文化建设川西模式

传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助推川西新农村建设——以郫县为例,构架农村文化建设川西模式

( )以 民 间 文 化 促 进 新 农 村 文化 建 设 的 途 径 和 方 法 二 新农 村文 化建设 是一 项浩 大 的系统 程 ,民间传 统文 化建设 足 其 中 的重要 部分 。郫 县在新农村文 化建设 中应 充分利用成都 平原的 阎 有 民间传统 文化优势 ,组 织收集 、挖 掘 、整理 民间文艺作 品 ,发展有 川 西侍点 的民间传统文 化和 民间丁 艺品生产 。因此 ,新农村 文化建设 要 继 承 传 统 文化 就 要 努 力 做 好 以下 几 项 T 作 : l 充 分 发 挥 农 民 的 主体 作 用 。 、 农 民 既是 民间义 化 的创造 者 ,也是 民 间文化 的传 承者 。郫县 是 农 业 大 县 , 目标 打 造 现 代 农 业 产 业 园 ,因 此 ,农 民 是 新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的 主力 军 。新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不 仅 要 服 务农 民 ,更 重 要 的 是 要 调 动农 民 创造 新文化 的积 极性 ,必须 着眼 于农 村的实际 ,通 过政策引导 、资金 扶持 、培养人才 等方法 ,充 分调动农 民的力量 ,使农 民成为新农村 文 化建设 的主体 。 2 、充分发 挥 民间传 统 艺术人 才的骨 干作用 。 郫县 的 民间 艺人遍 布 乡村 ,他 们不仅 自身 保 留了大 量的 民间文 化 ,还带 动群众投 身农村文化 活动之 中。培养和激励 “ 乡土艺术家 ” 是促进新 农村传 承民间文化建设 的天键环 节。要保护好 这些 “ 活” 的 民 间 文 化 ,一 方 面建 立 民 间 艺 人人 才 库 。 另 一 方 面 ,要 加 大 对 民间 艺 人 的培训 ,用先进 文化理念 武装他们 的头 脑 ,提高 民间艺人的创作活 力 和 创 作 水 平 ,尤 其 要 加 强 对 年 轻 农 民学 习 、传 承 乡村 优 秀 民 间文 化 的资助 ,确保民 间文化世代相 传。 3 、认真挖掘 和甄 别传统 民 间文化资源 ,并加 以改造和 创新。 郫县 新农 村 文化 建设 充分在 利用 传统 民 间文化 资源 时 ,首 先应 对农村 自身具有 的传 统民间文化 资源 ,如 如在舞灯 、秧歌 、川西民歌 号子等 民风民俗文化进 行认真挖 掘和甄别 ,取其精华 ,去其糟 粕 ,提 高其观赏性 和艺术性 ,使之成 为内容健康活 泼 、表演可 亲町近 、群众 喜 闻 乐 见 的 文化 产 品 。 4 充分发挥 政府 的 引导作用 。 、 政府 在传 承 民间文 化上 必须 发挥好 主导 作用 。一 是有效 加强 在 新农 村建设 中乡村 民间文化保护传 承工作的组织领 导。把 乡村 民间文 化遗产的保 护传 承工作 纳入社会主 义新农 村建设 的总体规划 ,明确 乡 村传 统 民间文化保护传 承的具体措施 :二是按照 “ 县培训骨干 ,乡培 训艺 人 、村培训 农 民” 文化培训方式 ,加 强农 民业余 文化队伍建设 和 农 民文化培训 ,最大限度 地把农 民吸纳 到文化 队伍 巾来 ,激发农村 自 身的文化活 力 ,培养和激 励 “ 乡土 艺术家” ,提高农 村文化 自觉创新 的活 力。三是突 出发展 “ 本土文化” ,实施 特色文化 品牌战略 .使传 统 民间文化保持其 旺盛的生命 力。 总 之 ,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农 村 文 化 发 展 动 力 来 自于 农 民拥 有 的 民 间 特色文 化资源转化 为特色文化 资本和经济 资本。郫县所具有 的成都平 原独具 特色地域文 化与新农村 文化建设 的契合 ,足一个农村 民间特色 文化资 源转化为特 色文化资本 和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又转化为 特色文 化资本 的动态发展过 程。要继承 和发扬农村传统 民间文化 ,使 其在保 持地方 特色的同时融 入更多时代 气息 ,焕发 不竭 的魅力 和活力 ,使之 成为农 民享用的丰 富精 神财富 。

浅谈四川村镇旅游发展——以成都郫县友爱农科村和三道堰为例

浅谈四川村镇旅游发展——以成都郫县友爱农科村和三道堰为例

Planning and design 规划设计85浅谈四川村镇旅游发展——以成都郫县友爱农科村和三道堰为例黄春梅(四川意境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7)06-0085-01摘要:通过对郫县友爱农科村和三道堰探访调查,对自然文化景观和村镇旅游的未来可持续性发展探索新的思路。

关键词:四川;村镇乡土旅游;发展1、引言目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都市人对古朴的文化和村镇的悠闲生活无比向往。

人们春耕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人艳羡。

于是村镇游成为了不少人的新选择。

特色与生态相结合,在做好特色农业的基础上,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亦农亦游的特色旅游村镇,推动农业和旅游相融合。

传统村镇的建筑最富生活气息,展现出的整体风貌既有历史文化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情感依托,兼具审美观赏和生态环境价值等。

近年来,随着村镇游的日益兴起,有关的村镇旅游的学术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2、背景介绍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面积4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8430万。

全省地形西高东低,可分为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部分,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故乡。

四川西部为川西高原,中部为成都平原,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和川中丘陵。

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

3、案例分析3.1案例介绍案例一:郫县友爱农科村农科村位于西汉大儒扬雄故里郫县友爱镇,地处107国道旁,东靠县地城,西接南岳。

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5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64.67亩,旱土12亩,山地、林地共270亩。

是我国农家乐的发源地。

1986年,“农家乐”在郫县破茧而出。

以秀美的花卉盆景和浓郁的乡土民俗为依托,整合家庭资源办起庭院餐厅,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在这里诞生了。

基于结构视角的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研究——以成都市郫县农科村为例

基于结构视角的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研究——以成都市郫县农科村为例

基于结构视角的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研究——以成都市郫县农
科村为例
王小兰
【期刊名称】《农村经济》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人们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旅游业包括乡村旅游面临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市郫县农村为例,从结构视角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产亚的现状,指出政府要实现乡村旅游结构的升级发展,应出台政策对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宏现调控;加强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加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经济激励,促进乡村旅游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着力打造旅游提升要素;加强区城整体营销传播.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王小兰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7
【相关文献】
1.旅游空间生产视角下的乡村文化变迁--以四川省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体验为例 [J], 吉根宝;郭凌;韩丰
2.新农村建设视野下乡村旅游景区发展研究——以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景区为例
[J], 蒲姝;韩雪
3.农家书屋工程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新农村视角--以成都市郫县为例 [J], 彭勃;张珍华
4.乡村振兴视角下滨海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霞浦县文岐村为例 [J], 陈霖玲
5.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系统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淄博市中郝峪村为例 [J], 颜苗苗;梅青;王明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也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基于对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的个案研究

也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基于对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的个案研究

也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基于对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的个案研究摘要:乡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与灵魂所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建设中的着力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识别农科村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经验,特别是其在乡风建设块面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转化,保护、继承和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内容两条基本路径,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创新点,塑造了农科村独有的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

关键词:乡风建设;农科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乡风建设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意义重大,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来源和载体识别,对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乡村振兴的强心增智意义重大。

农科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是友爱镇的下辖行政村。

农科村全村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辖11个社,686户,2332人。

[2]该村的乡村旅游收入从2000年到2005年分别高达1800万元、1523万元、1600万元、1860万元和2200万元。

全村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核心区农民人均年收入高达4万元。

农科村过半数的农民总资产超过100万元,部分农民正向千万元迈进,是个名副其实的“百万”村。

[3]农科村之所以能够在在乡村振兴中成绩颇丰、收获颇大,除去其的历史渊源和积累,也与其在乡风文明块面的匠心独运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其辨识它自身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大致形成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扬雄文化为主体,乡风文明的内容、载体、形式三者并行纵深,打造了“民风淳朴;诚信经营;开拓进取;勤俭治家”的农科村文化。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新农村、美丽乡村、村庄规划-古城镇花牌村聚居点规划

新农村、美丽乡村、村庄规划-古城镇花牌村聚居点规划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及行政区划古城镇位于成都西北部,郫县县城最北端,距郫县县城约9 千米,地处蒲阳河中游南岸,东与新都龙安镇相邻,北与新都利济镇隔河相望,南与郫县三道堰镇毗邻,西与郫县唐元镇接壤,全镇幅面积 17.8 平方千米,下辖 8 个行政村和 1 个居委会,总人口占 16500 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4500 人。

花牌村共有 14 个农村合作社,与三道堰镇相邻,距成都市区三环路 18 千米,距郫县县城8 千米,与古城镇的中平村、水梨村和三道堰的八步桥村、三堰村相邻。

二、自然资源花牌村位于都江堰灌溉冲积平原地带,无山地地貌,平均海拔500 米,总的地貌特征为平坝型。

本区年均降水量为 745 毫米, 7、8 月降水占全年的 51%,12 月降水量至少。

该区域是成都平原的上风上水地带,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居民饮用水多为打井取水,普通10 米深即可取水。

岷江支流柏条河从花牌村南部流过,水量丰富,水质很好。

浅层地下水源区大多保留原始自然风貌,生态环境优越。

该区域土壤肥沃,土质以灰色水稻土为主,多为油沙田,能保温、保肥,土壤肥沃,宜种性广,为农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土壤条件。

花牌村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风向频率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的特点,热量丰富,水量丰沛,雨热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 280 多天,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数为 1300 小时。

三、人口及经济状况2022 年末,全村共有农户 852 户,人口 2776 人,劳动力 1769 人,全村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农民人均纯收入 6327 元。

目前村内社员仍以自然院落分散居住为主。

四、土地利用现状根据郫县土地二次更新调查资料,花牌村土地总面积 314.16 公顷,其中农用地 252.32 公顷,建设用地 61.55 公顷,未利用地 0.29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80.32%、19.59%和 0.09%。

历史古城镇逆向空间景观构成及其演化——以四川黄龙溪古镇为例

历史古城镇逆向空间景观构成及其演化——以四川黄龙溪古镇为例

历史古城镇逆向空间景观构成及其演化——以四川黄龙溪古
镇为例
姚萍;袁犁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10(026)001
【摘要】黄龙溪古镇的景观空间具有特殊的逆向空间组合特征,空间类型独特多样,整体上讲究内外环境的融合、人与空间的和谐,反映出内外景观空间层次的有序、交融而连续的特点,体现了外环境影响内环境、外空间引申内空间、不断派生物质和行为空间的逆向空间组合与生成序列.其逆向空间形态经历数百年的历史演化,景观空间不断延伸且合理发展,但新城区局部却受到现代城市设计空间模式的不利影响,对逆向空间景观的延续性有所破坏.通过对黄龙溪古镇逆向空间景观构成和演化的解析,有助于寻求原生态空间的关系及规律,为更好地恢复古环境空间的多维性和可持续性提供借鉴.
【总页数】6页(P21-25,31)
【作者】姚萍;袁犁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历史古城镇逆向空间时空演化及其消长解析——以四川黄龙溪古镇为例 [J], 袁犁;姚萍
2.古镇的情感空间、管理空间及其旅游开发——以天府古镇黄龙溪为例 [J], 廖丹
3.新型古镇运营的“黄龙溪模式” 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古镇创新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J], 曾虎;
4.论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古镇为例 [J], 周学军;武晓琳;
5.原生态历史文化街区生成机制的研究与模拟——以四川高庙古镇、黄龙溪古镇为例 [J], 吕承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以招远市大户陈家村为例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以招远市大户陈家村为例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以招远市大户陈家村为例[摘要]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招远市大户陈家村作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注重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一、大户陈家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实践探索大户陈家村非常重视文化建设,2016年12月成立了大户陈家民俗文化理事会,专职抓农村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对文化振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拓展公共文化空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村民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公共文化空间在乡村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大户陈家村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和村民集资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拓展公共文化空间。

主要公共文化设施有:26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文化大院、大礼堂、民俗广场、三联剧院、幸福园等。

多样的公共文化设施为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提供了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户陈家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以弘扬宗祠文化、红色文化及大和大美乡村文化为抓手。

大户陈家村为了弘扬宗祠文化,由村民自愿集资于2016年12月份建设了八大姓氏宗祠,外观典雅,结构精巧,规模统一,布局合理,施工精良。

在宗祠会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

大户陈家村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建设了村史馆、大户陈家社区抗日英烈馆、为国捐躯大户儿女英烈馆,并建设了3.5公里的红色文化带。

大户陈家村自古重儒兴教、耕读传家,形成了“大和大美”的乡村文化,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大户陈家村大力弘扬“大和大美”乡村文化。

(三)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所在。

大户陈家村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引入文化业态,将自然资源、游乐设施、特色农业、传统民俗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形成“农业+旅游+文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活力。

一是按照国家农业公园标准,打造了集观光游乐、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文化视野下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路径探析——以零陵古城为例

文化视野下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路径探析——以零陵古城为例

文化视野下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路径探析 ——以零陵古城为例发布时间:2021-11-05T08:20:45.488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6月18期作者:唐伟琳[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唐伟琳零陵区委党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数量众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古村落。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农耕文明时期留下的最大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一、零陵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零陵是湖南省首批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

不久前,我们对零陵区9个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状况进行了走访调研。

从调研结果看,近年来零陵区对传统村落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细则文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保护格局。

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制约,传统村落保护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不断加以改进。

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历史、观念、机制等方面原因,零陵区在传统村落保护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文物修缮不全,没有实现利用的价值。

零陵区传统村落文物古迹众多,但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并不理想。

近年来,建成区内的主要文保单位中,周家大院一、二、三期修缮工程现已完工,环境整治工程和“三防”工程也先后启动,但其整体保护利用工程亟待早谋划、早启动、早利用,早发挥其经济效益。

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也应尽快制作,早日推进。

调研发现,零陵区的传统村落面临着数量锐减、毁坏严重、污染威胁等问题,因为它们大多都集中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地势地形的原因得不到有效保护。

2、文物执法不严,存在安全隐患。

传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助推川西新农村建设——以郫县为例,构架农村文化建设川西模式

传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助推川西新农村建设——以郫县为例,构架农村文化建设川西模式

传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助推川西新农村建设——以郫县为
例,构架农村文化建设川西模式
王佳政;张明晖;李聪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10(0)35
【摘要】农村的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农业文化的发掘和利用将成为我们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地处川西平原的郫县在新农村建设时应充分发挥民间文化资源丰富这一资源优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农村文化活力,是建设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可行选择。

【总页数】1页(P87-87)
【关键词】传统民间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郫县新衣芹寸建设
【作者】王佳政;张明晖;李聪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探析--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个案研究 [J], 王凡
2.新农村建设中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以四川省郫县团结镇为例 [J], 马春琴;安小;苗文婷
3.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传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途径探析 [J], 朱惠娟
4.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 2015-2016年度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奖、优秀成果、优秀案例、优秀论文及突出贡献人物表彰公告 [J],
5.网络治理: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绩效提升的模式创新——以四川省合江县合江镇三江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例 [J], 曹军辉;刘智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托起农村明天的希望——郫县小城镇建设纪实

托起农村明天的希望——郫县小城镇建设纪实

托起农村明天的希望——郫县小城镇建设纪实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工作通讯》
【年(卷),期】2000(000)006
【摘要】地处成都平原上风上水,位居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之首的郫县,作为西部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和四川省小城镇建设全面试点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以卫星城市为龙头,小城镇为纽带,中心村为基础,基础设施为骨架'的乡村城市化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大力发展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从1994年到现在,郫县小城镇建设经过6年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构筑产业支撑点小城镇的发展,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镇域经济就没有长久的活力,小城镇建设就不可能得到持续的发展。

招商引资是构筑小城镇产业支撑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页数】2页(P15-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2
【相关文献】
1.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希望——灾区人民实现再就业纪实 [J], 陈华;夏位平
2.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希望——灾区人民实现再就业纪实 [J], 陈华;夏位平
3.托起明天的太阳云南省公安消防部队参与希望工程建设纪实 [J], 卢胜祥;张玉树
4.托起明天的希望推动教育走进新时代——河西区人大常委会监督视察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工作纪实 [J], 杨培;刘龙珠
5.托起国有林明天的希望──古丈县国有高望界林场改革纪实 [J], 曾庆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40年——乡村文化构建——以郫县古城镇古城村为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几十年来,伴随
着经济建设的腾飞,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极大成果。

由于经济发展存在着
区域性以及城乡差距,文化建设也有不同程度上的偏差。

在我国部分乡村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而造成乡村文化建设缺失的现象较为普遍。

本报告立足于2018年西华大学校团委组织部暑期三下乡的实践地-位于西南地区的古城镇古城
村的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具有较为重要的现
实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乡村生产的经济价值;乡村文化建设
引言:古城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古城镇,自改革开放以来,古城镇古城
村作为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镇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都发生着
巨大的改变,以此为改革开放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缩影进行具体分析,阐
述改革开放对农村地区的影响。

经了解,现阶段古城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为2万元
左右,村民人均年收入约5650元。

主要特色产业以种植为主,产值达250万元。

同时,古城村领导不断引进外来资源,希望通过文化与旅游运营商进行交流座谈会,以带动整个乡村的经济发展。

古城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良好,文化建设也
在逐步进行。

目前古城村的文化建设重点在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
多种形式的、体现古城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是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要,提高村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乡村社会走
向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一、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从吃不饱饭到实现全面小康。

富裕已经不是梦想了,然而中国经济的版图上,西部地区仍然是经济较为落后的
地方。

现如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
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西部地区虽然在经济发展上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地区与城市发展相比也较
为落后,但与从前相比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
的需求就从交够国家的留足自己的变化为期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齐齐进步,群
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强烈。

而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文明建设,
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多彩。

根据我们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过
程中对村主任和村民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我们了解到古城镇古城村的文化建设总
的来讲是向前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与村民的私性文化相比,古城村公共文化
有式微的倾向,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

[1]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我国部分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现状,具有典型代
表性。

(一)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乡镇文化中心建设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创建文化先进县市、先进乡
镇活动中建成了一批乡镇文化设施,基本形成了四级文化网络,但目前古城村的
公共文化设施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经过第一天的参观了解,我们发现古城村村
内有博物馆,村附近也有博物馆,文化基础设施也比较齐全。

然而古城村基本没
有文化站,没有村文化室,图书室、俱乐部、体育场等供村民进行日常娱乐场所。

(二)乡村文化产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郭国祥、丁建芳认为,各级政府对
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

从国家层面来说,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
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入侧重于城市。

2004年对乡村经费投入30.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低于对城市文化经费投入47个百分点。

[2]而
我们的实践地古城村则主要由于经费有限,可获得性项目不足,可投入文化建设
费用比较少,在申请国家级文化遗产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三)乡村文化事业队伍建设弱化。

当前古城村的乡村建设存在空巢老人、
留守儿童较多的现象。

有知识有才能的青年才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目前这个群体大规模涌入城市,导致古城村文化建设缺少富有生机的基础和强
大的推动力。

在部分乡村建设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类似的问题。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乡村生产的经济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古城村只有发展好经济,提高乡村生产的经济价值,才能让
百姓过上物质与精神齐齐发展的生活,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在这个阶段,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如果没有跟上脚步,文化发展便没有了以经济为
动力的最可靠、最持久的源泉。

乡村实现经济发展以后,在国家的帮助下解决教
育问题,解决基础差、底子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实现更多孩子接受高
等教育,从而从基础上提高人口的素质,这对于我们乡村文化的建设具有建设性
意义。

三、主要结论或启示
如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只有推
动经济,才能在文化投入、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上做出文章,这在部分乡村
地区的文化建设方面也是行得通的。

在此,我们以古城村为例,对部分乡村地区
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一)加大经济投入,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培养人才,投入到经济中持续发展
经济留住人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就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决定于
经济的发展。

古城村以聚集新人才为“四位一体发展格局”之一。

同样,国家乡村
文化要发展,经济实力是关键部分体现在人才是关键。

首先,要营造有利于优秀
文化人才成长的环境,提供文化发展的空间,以调动文化干部深入基层,提高生
产更多文化产品的积极性,以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和经济
发展水平,才能不断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乡村扎根创业,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丰
厚的土壤条件。

(二)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应该与农业进行互补,积
极发展文化产业是时代的潮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我国乡村居民精神文化需
求的重要途径。

古城村致力于发展民间博物馆群落,并大力发展集文物鉴定、文
博展览等功能为一体旅游文化。

同时,古城村也可以在原有的古城村遗址的基础
上引进电影拍摄,发展旅游业等。

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促进乡村文化与高科技
相结合,通过资金政策支持走规模化、集团化的道路,突出特色,努力实现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由此,乡村文化建设才能有创新、有希望、有活力、有
前景可言。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培养文化产业经纪人、培育文化产业经
济合作组织、培育文化市场、引导文化消费等发展文化产业的多项措施。

[3]
四、总结
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村民精神文
化需求提高,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而导致在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大
的发展空间,这就使得乡村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充分发挥乡村
优势,建设文化产业,不能只靠文化宣传,还需始终以提高乡村的生产与经济价
值为中心,在此背景下,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地发展我们的乡村文化。

参考文献:
[1]吴理财,夏国锋.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衰落与复兴—以安徽省农村文化
调查为例[J].学习月刊,2006(8)
[2]郭国祥,丁建芳.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9(7)
[3]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文化体制改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