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精)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关注民生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讨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这一主题,探讨为什么我们应该将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并介绍一些可以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
首先,所谓“以人为本”,意味着将人民的利益和需求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的幸福和福祉为中心。
这不仅是因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石,也是因为只有人民得到了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们的基本需求,如食品、衣着、住房和医疗等,是每个人生活的基础,也是衡量民生水平的重要指标。
当国家关注并解决人们的基本需求时,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社会稳定和谐。
因此,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是每个政府的重要使命。
那么,如何具体实施关注民生的理念呢?首先,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这包括但不限于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和住房等方面。
同时,政府还应努力推动公共服务的公平性,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其次,政府应加强公共安全和法治建设。
人民的安全感是关注民生的重要方面。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工作,政府可以提升人民的安全感,维护社会的安定。
此外,政府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健康的生态环境,因此保护环境就是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并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关注民生的行动中。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创造就业机会,回馈社会。
非营利组织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慈善救助活动。
而个人则可以从自身做起,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关爱家人、朋友和邻居。
总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政府应当以人民的福祉为己任,通过加大投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加强公共安全和法治建设、保护环境等方式,切实关注人民民生问题。
以人为本推动民生改善

以人为本推动民生改善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互帮互助,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
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被广泛提倡和应用,以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以人为本推动民生改善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实施以人为本的措施。
首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无论其社会地位、经济条件还是文化背景。
只有当人们感受到尊重和平等时,他们才能够充分享受民生改善所带来的益处。
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推动民生改善的基础。
其次,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们的需求和福祉。
这意味着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要关注其精神和心理的需要。
例如,在教育领域,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致力于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知识传授、品格培养和创造力的培养。
只有当人们能够获得充分发展和满足其需求时,他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民生改善带来的好处。
然后,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们的参与和决策权。
人们应该有机会参与到决策过程中,特别是那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决策中。
例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以人为本的方法鼓励市民参与决策,确保他们的声音被充分听取,并将其利益纳入考虑。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能够真正参与到民生改善中,并以这种方式实现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
此外,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社会公正和平等。
通过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保障人们的基本权利,人们能够真正受益于民生改善。
例如,在医疗领域,以人为本的医疗改革致力于提供平等的医疗服务,不论地域、收入和社会地位。
通过消除不平等现象,人们能够享受到平等和公正的待遇,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最后,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强调社区的参与和支持。
社区是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通过加强社区的发展和支持,人们能够更好地实现民生改善。
例如,社区项目和社区组织可以提供各种支持和资源,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这种方式,社区能够成为人们共同生活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推动民生改善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和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和谐乃东建设进程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加,I央推进和谐乃东建设进程圈苏霓斌“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百姓享受到更多实惠,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理念,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行了系统阐述。
响亮地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彰显了我党执政理念的新调整、执政方式的新变化和执政重点的新转向,标志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进入—个崭新的阶段。
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乃东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武汉市对口支援的有利时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乃东仍属于全国欠发达地区,涉及各族群众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认认真真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是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不断增强党的感召力、祖国的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条件。
一、着力改善民生,必须突出“安居乐业”“安居乐业”是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保证,也是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
乃东县和全区农牧区一样,当前农牧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四个字:“安居乐业”。
第一,突出抓好农牧民安居工程,不断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安居才能乐业,只有“居者有其屋”,人们才能安心生活工作,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安居”就是实施以游牧民定居、扶贫搬迁和农房改造的农牧民安居工程为突破口,使绝大部分农牧民住上适用的房屋,同时进一步加强饮水、道路、通电、通讯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的改善。
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对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增进人民的福利,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
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
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
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
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如今,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执政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问题,并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国策。
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思想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的革命理论,人的解放和以人为本既是它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点。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并论证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期,他们一直高度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着不懈的研究、探索。
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历史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它实际上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每个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
《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第一篇: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对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增进人民的福利,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
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
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
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
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如今,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执政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问题,并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国策。
首先,xx 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xx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思想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
xx主义是人的解放的革命理论,人的解放和以人为本既是它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点。
在xx、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论和xx主义经济学,提出并论证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期,他们一直高度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着不懈的研究、探索。
这说明,xx、恩格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历史唯物论、xx主义经济学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它实际上构成了xx、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保障改善民生心得(精选4篇)

保障改善民生心得(精选4篇)保障改善民生心得篇1目前,大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解决健康、教育、安全等民生问题上已取得较大成效,然而,大数据的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在解决民生问题时,大数据的应用仍然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数据孤岛弱化了大数据服务功能。
这一问题使得大数据在应用时不能发挥最大优势解决民生问题,虽然大数据的公开有利于推动决策科学民主化、政务公开化、社会管理高效化等,但因当前我国大数据公开与共享的程度较低,致使大数据的存储、采集、分析大多归属于政府或大数据专业公司,降低了大数据的使用效率。
二是相关知识欠缺,数据量不足。
当前,我们利用大数据解决民生问题时,因对大数据技术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全面,导致了数据间融合度较低现象的出现,加之缺乏相关技术人才,使得与民生有关的大数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无法体现大数据的真正价值。
而且,在运用大数据时,存在一定的学科知识壁垒,使其解决民生问题时应用面较狭窄。
当下,大数据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情报科学、信息安全科学、计算机科学、大数据管理科学等学科,而其在社会领域的应用范围、应用条件和研究范围相对狭窄,造成了一定的学科知识壁垒。
此外,大数据几乎来源于网络,而我国还有不少人不能接触网络、运用网络,对数据网络不了解,造成了较大的数据鸿沟。
此外,大部分群众由于职业及文化水平的差异,不同群体对大数据解决民生问题的认识不足,不能对较多数据进行分析,且利用大数据反映、解决民生问题的意识较薄弱。
加大技术投入改善民生状况第一,用于医疗行业,改善人民健康状况。
当大数据应用于医疗行业解决民生问题时,可对区域性疾病发生情况提供技术支持。
当前,大数据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公共卫生、疾病诊疗、医药研发等,将大数据用于追踪、统计,可进一步分析药品的药效,促进医药研发效率的提高。
此外,利用大数据还可分析区域性疾病的'发生情况,以便更好地提出疾病预报措施,防止病情、疫情的爆发及扩散。
第4讲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教案授课时间2015 年月日星期第节课章节名称第4讲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教学目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年年提,人人说,事事关。
但是,民生又是一个长期攻坚问题,特别是就中国这个拥有着13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民生问题不可忽视,而且必须得拿得起、举得高。
民生,其实就是老百姓的生存和生活问题,自建国以来,在我们党和国家的不断努力之下,我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生存的基本保障。
然而,生存并不是追求的目标,生活才是目标,特别是有品质的、充满幸福感和正能量的生活。
因此,关注民生,必须要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教学重点1.民生的含义2.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3.2015 年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亮点4.当前我国民生诉求的焦点教学难点1.民生的含义2.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3.2015 年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亮点4.当前我国民生诉求的焦点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专题分析、自主探究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教学内容一、民生的含义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
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
这四大问题是民生的基本问题。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是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梁惠王下》则提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尽心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张家口人社工作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促进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促进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一时政热点:1、2009年6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黑龙江省考察工作。
胡锦涛强调,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更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努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民生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在发生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胡锦涛这次考察的一个重点。
2、2009年6月18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启动电视电话会议。
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医改近期重点工作,2009年先期启动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直接惠及亿万群众及家庭。
3、2009年10月1日,国庆庆典上设改革开放标语方阵。
胡锦涛发表讲话时指出:“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家电下乡信息系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累计发货分别达到近6,600万件和2,800万件,销售金额突破500亿大关,达508亿元。
其中,10月家电下乡销售额超过120亿元。
家电下乡需要进一步注意完善渠道、产品迎合消费者需求、售后服务到位。
5.2009年8月,国务院部署在10%的县市先行试点,10年内基本实现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一场亘古未有的变革即将在全国广袤的农村展开。
这是我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延伸,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6.2009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表示: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将成为今后立法的重点。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系列研究之三

以上 的时间居 住在城 镇 ,就被计入 为 城镇 人 口,并 不考 虑他们 在城镇 的 就
业、 就 医、 子女 教育、 社 会保 障等 因素 。
( 三) 任 务相 当 艰巨 将 需消化 现
存城 镇化 中的人 口泡沫 与预 期进城 农 民二 者 相 加 ,那 么 ,至 2 0 3 5年 , 中
乡统 筹 的战 略 方 针 ; 必 须 实 行 以 人 为本 ,切实 改善 民生的政 策 措施 。
2 6 多 ‘ } L ; j 6 2 0 1 3 。 1 9
理 论 撅 讨矗 皿 ■ 皿
墒
国每年 需提 高城 镇化 率 1 . 1 3~ 1 . 4 7
个 百 分 点 , 城 镇 每 年 需 消 化 吸 收 1 5 2 5~1 9 8 5万 人 口。 分 析 多年 城 镇
绝 大部 分 农 民 工虽 然 进 城 务工 经商 ,
态,即构成城镇化的泡沫,而且消除 镇化 人 口泡沫 ,占到进 城农 民总 量的
8 3 . 6 5 % 。 消化 这 部分人 口泡 沫 ,即解 决已进城农 民户 籍、居住 、子女入 学、
单 向地 向城 市 流 动。 但 令 国人 忧 虑 泡 沫 的难 度 很 大。 着 眼于 未 来城 镇
化 发 展 目标 ,中国要 在 2 0 3 5 年 实现 7 0 %的城 镇 化 率 ,意味 每 年又有一 定
数 量 的农村人 口进 入城 市。推 进城镇 化 ,首先 要算好人 口账 。 ( 一) 现 存城镇化 中的人 口‘ 泡沫” 。
社会 保障 等基 本生存条 件 问题 ,理 应
成 为推 进 人的城镇化 的当务之急 。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民生为本,民富为先。
改善民生是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期待,也是我们谋发展、思稳定的根本目的和动力。
我们始终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原则,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有限的财力优先向民生倾斜,集中力量办好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大事、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把“富民安居”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保障住有所居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是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2009年以来,我县通过实施牧民定居、抗震安居和廉租房建设,大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1560户牧民实现标准化定居,新建廉租住房240套、抗震安居房873户。
今年,自治区提出实施“富民安居”工程,这为我们加快住房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将以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为重点,在农区,用5年时间完成1500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3500户牧民标准化定居,确保5年内在地区率先实现全部牧民标准化定居;在城市,用5年时间新建300套廉租房,对1205 户居民实施棚户区改造。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广大群众的住房问题得到更好解决,使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二、把“富民兴牧”作为改善民生的依托,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与全疆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
但是我县农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工程性缺水,丰富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良好的水土资源优势不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化为农牧民的现实收入。
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以自治区实施的“富民兴牧”工程为契机,重点抓好:一是控制型水利工程建设。
加快库容2.3亿立方的吉勒布拉克水电站建设,确保2012年建成使用;今年开工建设库容3亿立方的哈拉托别水库,2015年前建成使用;力争库容6200万立方的加郎尕什水库明年开工建设,2013年前建成使用,这些工程建成后,即可实现我县水资源的年调节。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关注民生问题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关注民生问题李涛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在依法行使职权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履职的重要工作内容,每年都有重点地选择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开展监督工作,重点选择关系民生问题的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听取和审议了红河州人民政府的专项工作报告。
一、充分认识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关注民生问题,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义不容辞的基本责任。
“十五”以来,红河州紧紧抓住国家加大解决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截止2005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3609万元,建成各类饮水工程31968件,解决了52.34万人的农村群众饮水困难。
其中中央国债人畜饮水项目投资就达6575.67万元。
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这一民生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共享了发展带来的成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任务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
当前,改革发展已进入了关键时期,这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关注民生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必须充分认识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真正把关注民生问题作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项重大的、长期的工作任务。
目前,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仍然是红河州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红河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继2006年开展对全州贯彻实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红河州水资源管理条例》情况的检查,红河州人大常委会2007年又再次把听取、审议全州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列为工作要点之一。
组织调研组,对全州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听取和审议了州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
把切实关注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纳入了州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重点。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精)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近年来,我国强烈提倡以人为本的改革发展理念,在各个方面推进民生改善工作。
以人为本是指,将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将民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就此而言,以人为本就是倡导着以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作为社会发展进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那么,在现实中,我们的民生改善工作又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呢?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生改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强社保制度建设,全覆盖的社保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全面的保障,缓解了人民群众的民生痛点。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民众,相关部门还加强了信息公开和服务承诺等方面的建设,将更多的服务和便利提供给民众。
优化教育和文化产业教育和文化产业对于国家民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通过优化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为民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和文化服务。
我国近年来通过对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加强和扩大投资,为民众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也为社会民生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持续加大投入,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育和激励,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民众提供了更为安全、便利、优质的医疗保障,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推动“互联网+”等新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新经济作为社会民生改善的一种新形式开始蓬勃发展。
推动新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为便捷的服务。
我国近年来加强对新经济的支持和投资,建设更为完善的互联网流通和服务体系。
这些举措为民众提供了更为个性化、便捷的生活服务,也使得许多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和改造升级,包括高铁、互联网交通、智慧城市、能源等,为国家和民生改善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民生工作思路(精)

民生工作思路一、把握时代发展的新特征,科学认识民生问题从历史的视角看待民生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休戚相关。
翻阅中国历史典籍,“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等论述,充分反映了历代先贤以及当政者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
民生决定民心,民心决定国运。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党和国家从政治的高度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一贯治国思维。
对丹徒而言,努力保障并不断改善民生,不仅是当前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长远来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导向。
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民生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
从我区情况来看,XX 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再攀新高,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15.6%;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3.7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276部,电脑拥有量45台,恩格尔系数为36%;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达99.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1.2分。
这一组组数据,充分表明丹徒已全面进入小康时代,民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相比先进地区,我们的差距还比较大,少数特困群众生活困难问题还比较突出,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社会治安、食品安全、文化娱乐需求等问题也亟待更好地解决。
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民生问题,不断寻找差距和不足,努力研究如何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群众得实惠的全面小康,让人民群众的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得到持续的改善和提高。
从政治的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当前,丹徒的发展已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XX年全区人均gdp达到3.63万元,这既标志着丹徒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我们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后期。
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价值观

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价值观作者:贺方彬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06期[摘要]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本真精神的内在要求。
改善民生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改善民生的过程要尊重人,改善民生的价值旨归是解放人。
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民生价值观,继承了以民为本、人本主义的思想精华,同时又克服其阶级和历史局限性,实现了对他们的超越和升华。
[关键词]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民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民生观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6-0024-0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民生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基础和根本价值取向是什么?学界对此存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当代中国民生思想与实践的内在价值追求,是人的幸福、人的尊严、社会公正、社会和谐”[1];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是我们党新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是民生观基本的价值取向”[2]。
诚然,无论是幸福、尊严、公正、和谐抑或是以人为本,都应当是当代中国民生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但问题关键在于哪一个价值理念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价值基础和根本价值取向。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价值基础和根本价值取向,幸福、尊严、公正、和谐等都是以人为本的衍生价值,以人为本是纲,而幸福、尊严、公正、和谐等是目,只有厘清纲目,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与资本主义民生观、封建主义民生观的根本不同,凸显其蕴含的深层价值意蕴。
一、改善民生:以人为本本真精神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一个带有浓厚民生关切的价值理念并内含深厚的民生底蕴,改善民生是其本真精神的内在要求。
根据唯物史观原理,任何人都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都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即“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3](P525)马克思曾批判人本主义抽象地谈论人,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实践活动来谈论人,因而不能准确理解人及其本质,“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这只是理论上的迷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平罗县关注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中心议题,也是中共平罗县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今后我县工作的重点任务。
近期, 党校调研组对平罗县关注和改善民生问题,从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四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
一、现实状况
(一教育情况总体良好,基本实现学有所教。
一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 85所,其中:高级中学 2所, 完全中学 3所,初级中学 4所,九年制学校 14所,小学 63所, 公办幼儿园 3所, 民办幼儿园 7所。
中小学在校学生39489名,其中,在园幼儿 3348名。
在职教职工 2918名, 专任教师中, 研究生学历的13人, 本科学历 1328人, 专科学历 1136人,中专学历 394人。
区、市、县级骨干教师 298名。
全县学校占地面积 212.7万平方米, 生均占地 6.56平方米; 学校总建筑面积 28.9万平方米, 其中楼房面积 9.9万平方米,平房面积 19万平方米。
全县设有职业教育中心一所(整合了农业广播学校、农机学校、卫
生学校、通源驾校、电大工作站,各类培训中心 3个, 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13所,村级分校 136所。
全县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农科教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
1998年 6月, 我县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普九”验收; 1999年 12月, 我县被评为全国“两基” 先进县; 2001年又率先在全区通过“两基” 复验; 2003年 12月, 平罗县推进“两基” 工作,实施素质教育通过了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 2008年 6月,我县顺利通过“两基”国检; 2008年11月, 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我县教育强县工作高标准通过验收,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为优秀。
近两年, 平罗县采取积极争取自治区专项补助和地方配套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先后投入3 70万元资金对邵家桥明德小学、通伏乡团结小学、
姚伏高荣小学、崇岗九年制学校等7所小学和1所九年制学校的危房进行新建与改造, 有效地改善了部分中小学的校舍条件, 确保了师生的教学安全, 促进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严格落实国家“普九”和“两免一补”政策,资助 426名家庭贫困的在校高中生,一次性资助 800元。
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教研、学习,教师
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是教学改革继续深入,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
(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基本
达到病有所医。
一是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乡镇卫生院 16处,规范村医务室 899处,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治理规范、方便群众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平罗县现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26个,开设病床 610张,在职卫生技术人员 788人;村卫生室 156个。
每千人拥有病床 1.97张,卫生技术人员 3. 97人。
县医院、中医
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达到了一级甲等站 (所标准; 全县 13所乡镇卫生院基本完成房屋、设备的改造建设, 8
所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
全县 156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了“十统一”标准化建设标准。
二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村队, 2010年参合人数达到 21.7万人, 参合率达 94%。
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
三是行风建设加强。
不断改进治理模式和加强医德教育, 完善内部监督,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着力改善住房条件,基本实现住有所居。
近年来, 平罗县着力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建设廉租房 273套,经济适用房988套, 438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享受廉租房补贴。
平罗县南区经济适用房及配建廉租住房工程总建筑面积 5万平方米, 其中新建六层砖混结构经济适用住房 8幢、廉租房 1幢及沿街商服用房 6842平米。
城乡低收入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一定改善。
(四全力推进养老保险,基本实现老有所养。
近几年,我县全力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参保率达 82.6%, 解决了全县 21万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 每年将为全县广大农村居民争取到 1700万元以上的养老社保补贴。
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费用, 提高住院报销比例,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推行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成立全区首家优抚医院,实施高龄老人生活困难救助。
启动宁夏陶乐养老城建设, 三棵柳生态移民工程全面完成,五堆子生态移民工程进展顺利。
二、存在问题
(一教育方面。
一是教育投入仍显不足,危房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平罗城关一小、平罗县回民小学, 都是 90年代所建房屋,不符合抗震要求。
农村有 36所小学都建于 90年代初,属于危房。
二是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较大。
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装备非常落后。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存在老龄化、知识更新慢等问题。
四是部分教师素质不高,乱办班、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
(二医疗方面。
一是部分医务工作人员对新农合报销范围不了解, 使用目录外药物偏多, 导致报销金额偏低。
二是目录内药品范围小, 药品名称不统一, 许多药已停止生产,影响用药报销。
三是部分医务人员缺乏责任感,乱开大处方、贵处方, 患者用药知情权、选择权得不到保障。
四是县外转诊手续繁琐,患者感觉不方便。
(三住房方面。
一是房价逐年上涨,低收入者住房条件没得到很好改善。
我县房价每年上涨 10%左右, 目前均价为每平方米 2800元左右。
下岗职工、单职工家庭和农民低收入者无力购房。
二是住房体制改革还不完善, 社会保障性住房还未普遍推行。
三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一些私营企业职工享受不到住房公积金。
(四社保方面。
一是扩面难。
当前,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 68%, 绝大多数职工游离于养老保险之外。
二是征缴难。
企业参加意识差、部门配合力度弱,征缴困难重重。
三是逆差大。
三、对策建议
(一教育方面。
一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
全项足额
预算教育经费并执行到位,同时,探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二是减少农村
中小学教学点,逐步实现初中全部、小学部分进城,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应城镇化需要,解决城镇入学难问题。
三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加强培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
四是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解决教师老龄化问题。
五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精力用到该用的地方,保障小
学教育资源不被挤占。
(二)医疗方面。
一是适当调整新农合报销比例和范围。
同时要提高对残疾人、五保户、特困人口的费用补偿标准。
二是加强医患沟通,
让患者在治疗方法、治疗方案过程中充分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三是加强医德建设,让医务人员真正以患者的利益最大化为首选。
四是简化转诊手续,下放到乡镇合办,逐步实现省内联网,让农民能县外就医,就地报销。
(三)住房方面。
一是调控房屋价格。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房价调控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公开房地产业成本与利润,实行政府指导价等措施,努力使其适应小城镇绝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
二是承担政府责任。
积极推动保障房建设,建立和完善
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解决收入较低、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三是全面推开 6
住房公积金制度。
建立并全面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职工解决自住房的
能力。
(四)社保方面。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切实消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社保熟悉上的不足与误区,强化用人单位遵守社保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二是扩大社会保险面。
采取教育加强制的手段,以民营企业为重点,扩大参保范围,增加参保人数。
三是依法加强征缴力度,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强
制性。
实行部门联动,整合劳动、工商、财政、税务、审计等力量,加强养老保
险费用的监管。
总之,平罗县近几年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关注和改善民
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