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静脉穿刺
浅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浅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是临床给药的一条重要途径。
小儿头皮静脉十分丰富,浅而易见,不易滑动,易于固定,且不影响其他诊疗和护理工作,故患儿滴注多采用头皮静脉穿刺术。
成功的静脉穿刺更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
现将本人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体会总结如下:1提高成功穿刺率的前提首先是护理人员要保持愉快自信的心情,集中精力,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血管进行穿刺;其次操作前必须先做好患儿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免因患儿哭闹、家属紧张不配合而造成穿刺时精力不集中,所以给患儿输液前多给表扬和鼓励,尽量取得患儿的合作。
专心于每一次穿刺,树立穿刺成功的信心,才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2操作步骤与技巧指导患儿家长做助手帮助采取正确姿势,将患儿头部在枕头上放稳,操作者在患儿头部一侧,助手站在患儿足端,两手扶住头部,固定肢体头部。
然后选择好患儿的血管,根据需要剃去局部头发,按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再次检查空气是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湿润针头,起润滑减少穿刺阻力的作用。
用左手拇指、食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右手持针,针面向上,进针角度为10度左右,迅速刺入皮下,要稳而准,用力不宜过猛,否则易穿破血管,见回血后沿静脉稍向内推进并立即固定。
如果是一条很清楚、充盈度也很好的血管,由于进针过快或患儿头摇动等原因,虽然有回血,但是松开调节器却隆起“小包”,那是穿破了血管壁,可以关闭调节开关,按压一会,不要将针头拔出,再慢慢平行前进,见回血后松开调节开关,再观察点滴顺利时,则证明穿刺成功。
3穿刺后注意事项妥善固定针头,穿刺成功后首先用两条胶布固定于针尖部位皮肤,防止针尖左右晃动刺穿血管,可视不同情况在针柄下适当垫棉球,以保证针柄与针尖保持水平,另用一条胶布围绕针柄尾部交叉固定至针尖部位,再用一条胶布将连接针头的细管盘曲后平贴妥善固定。
即便患儿哭闹扭动,针头也不易滑动脱落。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1
.
30
针头的固定
固定细节:
2、胶贴的长与宽 胶布不能太长、 太宽,以5~8cm×1~1.5cm为宜, 太长一是浪费、不美观;二是拔针 头时黏住毛发及皮肤引起疼痛。
.
31
操作者的心理
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儿
家属往往容易感情用事,加上患儿大都是
独生子女,家长的过份疼爱等因素易造成
操作者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操作前就开
可用拇指或棉签进行局部推压
使局部皮肤变苍白的同时进行
观察,这样容易找到隐匿的
静脉,观察其走向。
18
.
患儿头部固定方法
在穿刺时,小儿头部固定正确与否决定穿刺成功 率。让患儿仰卧于治疗台上,头下垫治疗枕,固 定时助手或家属双手抱住小儿颧骨、颊部及下颌 部,双肘为支撑点,小儿双手位于助手双手下, 固定住小儿头部,用两肘约束患儿躯干及四肢, 但切忌不要压迫患28
针头的固定
操作方法:
若病儿较烦躁,或天热易出汗,胶布 不易粘住时,可用长胶布绕患儿头部 一圈固定住针头,以防针头脱出。固 定以后,教患儿家属横抱患儿,穿刺 面朝外,注意患儿两手不要扯拽针管。
.
29
针头的固定
固定细节:
1、固定部位的皮肤 针头附近 皮肤不能有汗渍,备皮要大于 胶布黏贴的范围。
注意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 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观察有无输液不 良反应等意外的发生。
告知家属小儿输液注意事项,叮嘱家属 不碰针头尤其针尾部。
.
35
本人心得
操作前做好家长的宣教工作
选择血管很重要
备皮范围直接影响固定的效果
穿刺前认真评估血管情况
掌握进针角度及速度
头皮静脉穿刺法
头皮静脉穿刺法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表浅,易于固定,不影响小儿肢体活动及其他诊疗和护理工作。
最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静脉输液。
常选用额上静脉,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等。
一、目的: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输液、输血和静脉给药等治疗。
二、适应症:1、补充水分、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3、输入药物,维持营养,供给热量。
三、禁忌症:头部外伤或感染。
四、操作前准备:1.患者准备:向患儿家长解释目的、方法、需要配合事项、评估穿刺部位。
2.材料准备:①治疗车上层:所需药物、治疗盘,备皮刀、消毒用物、输液器(带贴,5.5号针)、快速手消液。
②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锐器盒。
3.操作者准备:需两人操作,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洗手(口述),了解患儿诊断,评估患儿静脉输液要求,认真核对医嘱及患儿信息。
4.环境准备: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安全。
五、操作流程:1.核对患儿,将输液器与液体连接,排气,关闭水止开关。
2.协助患儿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助手站于患儿足端,固定其肢体、头部,妥善约束患儿。
3.选择静脉,必要时备皮,判断动静脉。
4.快速手消液洗手。
(七步洗手法)5.消毒:消毒穿刺处皮肤。
备胶布。
6.穿刺:去除针帽,左手拇指、示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柄在距离静脉最清晰点向后0.3cm处,沿静脉走向,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
针尖进皮下后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松开水止开关,静脉通畅。
7.固定:输液贴固定针头,四条胶布固定法8.调节滴速,新生儿及婴幼儿一般情况下滴速20-40滴/分,脱水患儿增加至40-60滴/分。
9.将患儿置于舒适体位,必要时适当约束,告知家属注意事项10.再次核对,正确处理用物。
六、鉴别头皮静脉与头皮动脉:1.头皮静脉:外观浅蓝色,啼哭时充血明显,树枝状,触摸静脉细小无搏动,管壁薄易压瘪,不易滑动,液体滴入顺畅,血液向心方向流动。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1.六步洗手法洗手2.检查周围环境安静,室内光线充足,室温合适3.第1次核对姓性龄床:你好,请问孩子叫什么名字?(注意查看手腕带)4.表明身份:我是孩子的主管医生5.告知操作目的、意义,并交代配合事项:现在因为孩子病情需要(或具体疾病),需要给孩子挂瓶(或具体药名),待会操作过程中请帮忙固定一下小孩子,现在请让我看一下宝宝的情况。
6.确定穿刺部位:常选取额正中静脉、眶上静脉,颞前静脉及耳后静脉,现我们选取患儿的左侧颞前静脉,局部皮肤完好无破损,静脉粗直有弹性。
7.排空膀胱;现在请带孩子上个厕所(请给宝宝穿好纸尿裤)8.物品准备:治疗盘、弯盘、安尔碘(新洁尔灭)、棉签、垫巾、输液器、输液贴、已配好的药品、医嘱单、输液卡9.核对医嘱、相关信息、药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已配好的药品无配伍禁忌,外观清澈,无混浊,无沉淀,在有效期内。
(如果是输液瓶:注意检查瓶身瓶底无裂缝)10.安尔碘消毒瓶口11.检查输液器:外包装良好无破损,在有效期内。
12.打开输液器包装,关闭输液器,注意乳头处连接13.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14.一次排气:排气至乳头处(从上往下看,再从下往上看),输液器内无气体。
15.备输液贴16.铺好垫巾17.消毒:现在要给孩子消毒了,请帮忙固定好孩子。
消毒2遍,消毒范围大于5cm。
(注意避开耳部、眼周)18.再次排气至末端(眼睛下到上看),输液器内无气体。
19.第2次核对:孩子叫什么名字,现在要帮孩子扎针了。
20.穿刺:30度穿刺,见回血再进针少许,打开输液器,液体输入通畅21.贴输液贴,交代注意事项:现在给孩子挂号瓶了,不要让孩子随意撕扯输液贴,不要随意调整输液滴速,孩子在挂瓶期间有什么舒服,请及时跟医生联系。
22.调整输液滴速:20-40滴/分23.第3次核对:孩子叫什么名字。
现在给孩子挂号瓶了,谢谢你的配合。
24.协助患儿穿戴好衣物,恢复体位。
25.填写输液卡26.再次洗手27.操作完毕。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引言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
头皮静脉穿刺通常比深部静脉穿刺更容易实现,尤其是在小儿中尤为如此。
如果技术得当,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安全、快速、不需要麻醉的一种方法。
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头皮静脉穿刺较为安全,但是如果操作者缺乏专业技能或是照顾不周,这一过程也会带来严重的风险。
因此,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穿刺前的准备1.精神准备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之前,首先应该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安抚。
如果小儿情绪稳定、体温正常,那么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鼓励父母与孩子友好交谈,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2.患者准备穿刺前应检查患者的头部,并做好相应的清洁工作。
使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头发、头皮及面部。
然后用酒精或碘酒擦拭要进行穿刺的部位。
3.安装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器具,如针头、注射器、向导等。
向导通常使用不锈钢或塑料材质,使用时应确保其干净整洁,没有任何毛刺或划痕。
穿刺操作1.头部取位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高,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穿刺。
如果是新生儿,通常选择头部正中间的顶角处进行穿刺;如果是幼儿,穿刺位置通常靠近顶部的后方。
成年人穿刺的位置和方法与小儿略有不同。
2.麻醉准备头皮静脉通常不需要麻醉。
当然,这也与操作技巧有关。
3.穿刺过程在取位好后,使用向导固定针头,并向指定方向滑动,按图示压下注射器,一般会有明显的返流出现。
当注射器内的针头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即可将器具静置不动,以保持针头固定;接着,按照医学指导手册指引,缓慢挤压注射器,以缓慢注入无菌液体或药品。
当需要操作第二次时,必须使用新的器具,不能重复使用或是更换;否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注意事项•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之前,必须先行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
•应该遵守严格的手卫生和无菌操作程序,使用正确且充分的杀菌剂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与暴露。
•穿刺时应注意针头方向,杜绝过深或过浅的情况。
•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出血的情况,应及时止血,并再次检查器具、位置和穿刺方向等因素。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C目前二
右手拇指和中指执针 柄旳前背面,食指按 在针柄上。优点:持 针更稳,不易晃动
针头旳固定
1
穿刺成功后用左手食指 固定针柄于小儿头皮上, 左手拇指垫于针柄旳下 方,保持针头与血管平 行,预防针尖翘起。
2
3
右手打开打开输液器开
关,观察通畅后贴胶布。
第一条胶布贴于针柄--在悬空旳针柄下垫棉球--第二条带棉纱旳贴在 针眼处---第三条从针柄 下交叉向上粘贴---第四 条把头皮针旳塑料管向
❖ 4、室内光线不佳,太暗或者反光造成难度增长 ❖ 5、拿针时拿针柄旳上、下面,影响针尖进入血
管旳精确度。
小儿静脉输液旳注意事项
❖ 1、操作时严格无菌,防止草率进针,破坏血管,切忌误 入动脉。
❖ 2、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由远端到近端。 ❖ 3、针头要牢固粘贴,不可漂浮, ❖ 4、拔针时,应逐层分离胶布,用敷贴按压住针眼,迅速
心端向近心端按 不良者尤其合用 摩,使血管充盈
执针手法
A老式手法
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 柄上下面,进皮肤后 改执针柄旳前背面。 缺陷:手掌心向上不 好掌握进针旳力度和 速度,过快穿破血管 ,过慢不能顺利进入 皮下,且进入皮下需 换手法,易分散视线 及针柄摆动,造成针 尖失准,穿刺失败
B目前一
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 柄旳前背面,指尖顶 到针柄旳根部。优点 :手背朝上,手比较 灵活,且进入皮下后 不用变换手法,一气 呵成
四肢静脉可先用 止血带扎血管近 心端进行压迫, 向近心端推行3-5CM,以到达 静脉充盈旳目旳
额静脉,用食指 用手掌根部从四 经之前几种措施 在额部轻压横摸, 肢静脉旳近心端 选到合适血管时, 可摸到一条凹陷, 沿静脉走向环行 在患儿手及足背 该血管位于凹陷 按压指端,用力 浅静脉丰富旳部 内,上下摸,可 反复按摩3--5次, 位,用手掌由轻 触及有弹性、有 再用止血带扎血 渐重怕打3-5次, 空感旳一条血管 管近心端,由远 此法对末梢循环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团队协作:能够与其他医护人员协作,共同完成头皮静脉输液法的操作和护理工作
头皮静一: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输液部位等信息
03
案例三: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输液部位等信息
02
案例二: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输液部位等信息
患者配合: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提高操作成功率
风险评估:在操作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安全
操作环境: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静,避免干扰和感染
谢谢
0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员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02
实践操作:让学员在模拟人身上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操作技巧
04
考核评估:对学员的操作进行考核,确保学员掌握操作技能
考核标准
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头皮静脉输液法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理论知识:了解头皮静脉输液法的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
安全意识: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能够识别和处理输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02
固定好头皮:用胶布将头皮固定在穿刺点上,防止穿刺过程中头皮移动
03
穿刺角度:穿刺角度应与头皮垂直,避免刺破血管
04
穿刺深度:穿刺深度应根据头皮静脉的深浅进行调整,避免刺破血管
注意事项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操作前,应仔细检查头皮静脉,避免误伤血管
操作时,应保持操作环境清洁,避免感染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
头皮静脉输液法并发症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培训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实践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全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在儿科治疗中,经静脉输液或静脉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和途径,而头皮静脉占很大比例,穿刺适用于周岁以内的婴幼儿。
资料与方法我科现有护理人员5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20XX年对输液患儿1300人次输液5681次,其年龄为出生后48小时~1周岁,1次穿刺成功5580次,约占98.22%,失败为101次,约占1.78%,其中家长不中意14例。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不同于成人,有其特别规律。
小儿血管细,血管的深浅因人而异,加上患儿不合作,会给操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熟练掌握静脉刺术是非常必要的。
常用静脉的选择:了解小儿头皮静脉的解剖特点,有利于穿刺时,掌握血管的深浅度和走行方向,临床穿刺常选静脉如下:①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该静脉细长、浅直、清楚,血管虽细,但容易穿刺成功,液体不易外渗。
②前额静脉:位于前额正中,呈Y型,分岔于近发际,表面显露粗短,直深,且易固定,易于穿刺成功。
但选用静脉时,如向前穿刺,虽针头固定在血管内,仍有60%以上的患儿局部可发生肿胀,此现象乃因该静脉直径较粗,但其延伸到眉间部,变成又细又多的小静脉围绕双眼向心流,从而使液体汇流速度减慢,逐渐瘀积并由血管壁渗出到组织内,故易形成水肿;如采取向后穿刺,液体则汇入颞浅静脉总支而不易发生水肿。
③耳后静脉、顶骨结节处颞静脉:这两条静脉的特点是显露虽较清楚、粗长、直线,但位于皮下,脂肪层上,皮下深度2mm左右,血管下有2~3mm的脂肪层及疏松结缔组织,不易掌握深浅度,易给进针造成一种错觉。
故穿刺时一定要绷紧皮肤,使血管固定,并正确估量深浅度,方有可能成功。
此外,对头皮静脉暴露不明显的患儿,需要进行动静脉鉴别。
除应全面仔细检查和选择血管,还可以采取按摩、拍击指压、触摸等方法使其静脉得以暴露。
例如:对水肿患儿可根据血管走行采取指压法;对肥胖患儿可采取食指尖触摸法,必要时可拍击患儿臀部,使其哭闹,血管得以充盈;对重度脱水患儿或不易进食而需多次长期补液者,要注意保护血管,轮换使用。
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做好准备工作:准备专门的小儿静脉穿刺室,保证光线充足,调节合适的室温。护士必须耐心,细心挑选血管,应选择走行直,粗大,富有弹性的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手应轻、准、稳,掌握好角度进行穿刺。选择好血管,针头后,剃去局部毛发。充分暴露血管,准备好胶布,将患儿置舒适及方便操作的体位,并固定好患儿头部。
1 穿刺部位的选择
1.1正中静脉在颅冠缝起于静脉网汇成正中静脉后沿额骨表面在近中线处垂直下降,与对侧同名静脉并行,至眉的内端续与内眦静脉。该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不滑动,易固定,暴露较明显。
1.2颞浅静脉 颞浅静脉起始于颅的顶部和侧面的静脉网,汇成颞浅静脉,位于拟颞部皮下,在颞筋膜的表面,颧弓根的稍上方,外耳门的前方,与同名动脉伴行,可摸到颞浅动脉的搏动,静脉常在该动脉的前方。此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
分析
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水平,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不要有畏难情绪,向家长说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难度,同时要有穿刺成功的信心,沉着而稳定的情绪,有条不紊地进行穿刺。关键在于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掌握娴熟的技能,并掌握一定的解剖知识以及部分骨性标志选择穿刺部位,才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
合理选择进针手法,减少患儿痛苦,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合作。根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成角度不同,分为直刺法与斜刺法。
选择适当的持针手法:对特定病情,如休克、发热(尤以高热)、吐泻引起的脱水、气温低、发热寒战时末梢血管收缩,高热患儿使用解热药或穿刺时因恐惧而激烈反抗引起的大汗淋漓,都会使静脉血管因血容量减少而虚瘪等[2],情况应了然于胸,一般不采用右手拇指持针柄在上,针头斜面向上刺入皮肤后,再换成示指在针柄前,拇指在后沿静脉走向平行刺入法。而采用直接用右手示指在下,使血管充盈后,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同时进针时宜轻、稳、慢,仔细观察回血情况和用心体会脱空感。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注意事项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注意事项引言: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给小儿进行血液采集或输液。
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掌握正确的技巧,并严格遵守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与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技巧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通常选择头顶部的中央部位,即“前囟”处。
这个位置血管丰富且较为平坦,更容易进行穿刺。
在选择穿刺部位时,需要注意避开头皮血管突出的区域,以减少出血风险。
2.准备好所需材料:穿刺时需要准备一次性头皮静脉穿刺器、消毒液、无菌手套等。
确保所使用的材料无损坏,且无菌。
3.准备工作:事先向家属解释穿刺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照顾者需要对小儿进行适当的固定,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4.消毒:穿刺前,医护人员需佩戴无菌手套,并用消毒液擦拭穿刺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穿刺:将穿刺器的针头垂直于头皮,轻轻刺入穿刺部位。
刺入后,可以将穿刺器稍微旋转一下,以确保针尖进入静脉。
当出现血液回流时,即可停止推进针管,并将穿刺器固定在头皮上。
6.连接设备:将输液管或采血器与穿刺器连接,确保连接紧密,以避免漏血或漏液。
二、注意事项1.注意卫生:在操作前后,医护人员需进行手卫生,并佩戴无菌手套。
穿刺部位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消毒,以减少感染风险。
2.避免反复穿刺:在穿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穿刺。
一旦穿刺失败,需要及时更换穿刺部位,以减少小儿的痛苦和创伤。
3.注意出血:穿刺后,应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明显出血。
若出血量较多或持续不止,应及时处理,避免引起贫血或其他并发症。
4.固定穿刺器:穿刺器固定时,需确保固定牢固,避免在小儿活动时脱落或移位。
5.关注感染风险:穿刺后,应定期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遵循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6.注意小儿安全: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确保小儿的安全。
避免因穿刺而导致的意外伤害,如掉落、摔倒等。
7.与家属的沟通:在操作前,应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解释穿刺的目的和过程。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和相关知识
开展多学科联合研 究
联合多学科开展头皮静脉穿刺技 术的研究,从生理学、解剖学、 病理学、药理学等多个方面深入 研究,不断优化穿刺技术。
创新研究与技术应 用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如可 视化技术和机器人辅助穿刺等, 提高头皮静脉穿刺的精准度和安 全性。
加强人文关怀
在穿刺过程中要注重患儿的感受 和心理护理,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和依从性,保证穿刺的顺利进行 。
THANKS
感谢观看
在穿刺过程中,要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消毒, 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穿刺前应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包括体重、年龄 、病情、用药情况等,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穿 刺方法。
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 无渗血、肿胀等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展望
加强培训和实践经 验积累
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加强规范化培训,建立完善的 培训机制,提高护士的实践经验 积累。
技术特点
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具有疼痛感轻、恢复时间快、美观度高等优点 ,在儿科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头皮静脉穿刺技术的实践技巧
• 穿刺前准备:了解患儿的病情和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穿刺针头;做好穿刺前的清洁和消毒工 作。
• 穿刺技巧 • 确定穿刺点:根据患儿的头皮血管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一般选择正中或颞浅静脉。 • 血管定位:用手指触摸或使用血管定位仪辅助定位血管,使血管充分暴露。 • 穿刺进针:采用合适的进针角度和力度,一般以30°~45°角进针,通过皮肤、皮下组织、血管壁三层结构进
静脉炎
静脉穿刺过程中,若消毒不严、细 菌污染或静脉内留置时间过长,可 能导致静脉炎。
神经损伤
头皮静脉与神经伴行,穿刺时若技 术不熟练或进针过深,可能导致神 经损伤。
头皮静脉穿刺-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及考核评分教程文件
头皮静脉穿刺-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及考核评分头皮静脉穿刺(一)定义头皮静脉穿刺(Scalp vein puncture),是借助头皮针刺入头皮浅静脉,以建立静脉通道的一项儿科采用诊疗技术。
(二)目的1. 输入药物。
2. 补充水分、电解质,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3. 纠正血容量不足,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4. 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物质。
5. 输注各种血液成分,换血。
6. 采取血标本。
(三)基础医学知识1.头皮浅静脉的解剖特点用于输液的是头皮的浅静脉。
头皮浅静脉分布于颅外的皮下组织内,表浅易见。
浅静脉数目较多,在额部及颞区吻合成静脉网,血液通过侧枝回流于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再回流于心脏。
头皮静脉没有瓣膜,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
头皮静脉无动脉伴行,误入动脉造成损伤是机会小。
头皮静脉管壁被固定在皮下组织的纤维间隔内,不易滑动,易于固定。
但管壁血流差,故穿刺完毕后需压迫局部,以免出血形成皮下血肿。
头皮静脉管壁薄,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较少,收缩性和弹性差,当血容量明显减少时,静脉管壁发生塌陷,造成穿刺困难。
头皮静脉血流缓慢,尤以近心端受到压迫或压力增高时常出现静脉充盈,临床可利用患儿哭闹,头皮静脉压力增高静脉充盈时,选择所需要的穿刺血管。
临床采用于穿刺的头皮浅静脉主要静脉有:位于前额部的正中静脉,滑车上静脉和眶上静脉,位于颞部的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以及位于枕部的枕静脉。
2.头皮静脉穿刺的解剖层次从外到内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和静脉壁。
3.头皮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婴幼儿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表浅易见,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
3岁以上的小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头皮静脉渐隐退,宜改用四肢静脉穿刺。
而对3岁以上肥胖、水肿的患儿,其四肢血管不易看清时,也可以选用头皮静脉输液。
前额发际下方的正中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此静脉直、管径较粗、是快速输液的理想通道。
但该部位受额肌和眼轮匝肌活动的影响,输液易外渗,一旦出现损伤,可能毁容,此静脉输液要多加小心监管,逆行进针可克服外渗的缺点。
儿童头皮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儿童头皮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儿童头皮静脉穿刺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儿童疾病的方法,操作方法如下:
1.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和材料,包括头皮穿刺针、穿刺导管、消毒液、无菌手套等。
2.选择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头部正中线上方,耳后到顶叶交界处的部位,这里的头皮血管较为丰富。
3.消毒皮肤:首先清洁婴儿头部的皮肤,然后使用消毒液擦拭穿刺部位,确保清洁无菌。
4.麻木局部:使用局部麻醉药,一般是局部涂抹,可减轻儿童的疼痛感。
5.穿刺操作:拿起头皮穿刺针,尽量使其与头皮垂直,以避免伤及颅内组织。
用稳定的手势将穿刺针快速插入皮肤,穿刺针的长度需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来确定。
6.穿刺导管插入:在成功穿刺之后,将穿刺导管沿着穿刺针插入到静脉内。
7.连结装置:将导管固定在头皮上,避免其脱落或滑动。
8.扩展和固定:利用敷料或医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在头皮上,防止其移动。
9.观察和护理:保持通畅和无菌的导管,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感染等异常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有一定风险的操作,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头皮针静脉穿刺操作流程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将小垫枕放置穿刺肢体下。
2.洗手。
3.将输液瓶挂上、调节器放置在合适位置(再次核对瓶签和患者的信息是否一致。
4.倒置茂菲式滴管,打开调节器,直至滴管液面达到1/2~2/3即可关闭。
5.第一次排气:液体不能滴出,检查无气泡,挂好针头。
头皮针静脉穿刺标准操作流程
项目
操作流程
操作准备
用物准备
一次性输液器、医嘱单、手消、弯盘、治疗盘、压脉带、小垫枕、医用输液贴、碘伏、棉签、瓶签、0.9%氯化钠溶液500ml
自身准备
着装整洁,指甲已修剪
环境口述
环境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
护士准备Βιβλιοθήκη 洗手、戴口罩操作流
程
操
作
流
程
头
皮
针
静
脉
滴
注
双人核对医嘱单
核对床尾、头卡→询问姓名→手腕带→解释(目的)→评估(皮肤完好无破损、无硬结、血管粗直有弹性)
11.嘱患者松拳,解开压脉带,打开调节器(观察液体:液体流通通畅、观察患者:患者无不适)。
12.固定针头,调节滴速。
13.操作后再次核对信息。
14.处理用物(撤小垫枕,压脉带)。
15.整理床单位,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6.人文关怀
17.洗手、摘口罩、记录
回去准备用物:
洗手:七步洗手法;
核对药品与医嘱单(床号、姓名、药名、给药方法、时间)检查溶液:
名称、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检查瓶口(无松动)、瓶身瓶底(无裂缝)→对光检查(无沉淀、无絮状物)→贴瓶签
消毒:瓶口螺旋消毒2次;
检查一次性输液器:名称、有效期、包装(完好无破损)、有无漏气(挤压无漏气);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首先,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包括局部麻醉药膏、消毒纱布、穿刺针、穿刺组套、输液管、生理盐水和抗菌药物等。
穿刺前需要对小儿进行详细的评估,了解其头皮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引起穿刺困难的因素,如头皮静脉位置、形态、颅骨受损情况等。
同时需要充分与家属沟通,了解其病情、护理需求和期望,以便做好准备和安抚。
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首先应选用适当的穿刺点。
常用的穿刺点包括前囟门冠状缝内皮下静脉、侧枕部上泪溝的静脉以及头顶部的静脉。
选择穿刺点时应考虑到头皮血管的分布情况、发育畸形、损伤部位等因素。
在选择穿刺点前,需要注射局部麻醉药膏,以减轻穿刺过程中的疼痛。
接下来,需要对穿刺点进行消毒,使用无菌麻醉纱布擦拭消毒。
消毒后,取出穿刺组套,将针头插入穿刺组套中,调整好穿刺角度。
在进行穿刺时,需要根据小儿头皮的厚度和穿刺点的深度,选择合适的穿刺深度。
通常情况下,穿刺深度约为0.2-0.5厘米。
在穿刺中,需要保持针头平稳,避免剧烈晃动,以免损伤血管。
当观察到血液进入穿刺针时,表明针头已经成功进入静脉腔,此时可以将穿刺组套拔出,保持针头稳定,用无菌止血贴或敷料固定。
穿刺完成后,需要及时连接输液管和适当的输液设备,进行输液治疗。
在输液时,要注意监测小儿的输液反应和输液速度,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除了上述穿刺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超声引导下的头皮静脉穿刺,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定位和穿刺引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穿刺过程的无菌环境。
2.选择适合的穿刺点和穿刺深度,根据小儿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在穿刺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伤及周围组织和血管。
4.在穿刺后,及时固定针头,并连接输液设备进行输液治疗。
5.在穿刺后,及时观察小儿的输液反应,如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
总的来说,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操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
14
五、并发症:
1、静脉炎:立即停止该静脉输注,及时进行局部处理, 如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2、误入动脉:回血成冲击状,逆流不进,颜色鲜红。立 即拨针,停止输注,穿刺点局部按压,防止血肿
3、穿刺部位红肿、感染:停止该静脉输注,局部保持干 燥,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
2、耳后静脉稍粗,但略弯曲,易滑动,皮下脂肪厚, 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且不好护理,作为次选。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头相关皮知识浅静脉示意图
二、操作前准备: (以穿刺输液为例)
1、患儿准备: (1)向患儿家长解释操作目的、过程,
取得家长的配合。 (2)穿刺前安抚患儿,对不合作者给以
适当的约束,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儿科临床治疗中,静脉穿刺抽血或 输液是常用的操作技术。
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且静脉表 浅暴露较好,尤其用于输液易于固定, 不影响小儿肢体活动,故婴幼儿静脉输 液多采用头皮静脉。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
1
一、头皮穿刺静脉选择:
1、额正中静脉和颞浅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易固定、 暴露明显,是最常选用的头皮穿刺静脉。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
4
2、材料及器械准备:
(1)笔、治疗卡、输液器、药物、瓶套等
(2)治疗车、治疗盘、一次性头皮针(大 多选紫色5.5号)、 5ml或10ml注射器、 生理盐水、备皮刀、纱布、治疗巾、弯 盘、碘伏、棉签、输液胶贴或胶布。
(3)其它:快速手消毒剂、利器盒等,必 要时备束缚带
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
7
2、穿刺静脉选择:选择适宜的静脉血管, 常用的血管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传统的穿刺方向是向心方向穿刺。因为小儿头皮血管是呈网状分布, 向左向右都能流通,所以在穿刺方向上向哪个方向穿都能顺利滴药,
横向的血管也可穿刺。
? 对已经穿刺过的血管,可在穿刺点前方进针,如果这条血管的后方或
侧方有分叉血管且弹性好,可调转针头方向穿刺,液体不经过已穿刺
针眼,不容易渗漏。
聊城市中心医院
壁,可以关闭调节开关,按压一会儿,不要将针 头拔出,再慢慢平行前进,见回血后,松开调节 开关,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儿痛苦,也能取得病 人家属的理解和合作。
聊城市中心医院
11
针头的固定
? 稳妥贴好第一根胶布是关键,穿刺成功后用左手食指固定 针柄于小儿头上,用第一块胶布将针柄粘贴牢固,如针柄 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一个小棉球
15
点滴不畅的原因
针尖在血管里,但滴数不畅时,存在以下几 方面原因:
1.针尖紧贴血管壁,针柄下垫棉球固定即可
2.输液瓶内压力低,抬高输液架;保持患儿安 静,不让其哭闹;
3.不存在其他原因时,穿刺针头斜面朝下固定 也可。
聊城市中心医院
16
穿刺失败原因分析
? 小儿头部固定不佳,家长宠爱孩子,固定头部不得力。 ? 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 ? 手法错误,影响针尖进入血管时的准确度。 ? 特殊小儿,如肥胖,脱水,血管暴露不明显的小儿的头皮
?如头皮血管较粗或特殊治疗需要,亦可用 5.5 号头皮针或静脉留置针。
聊城市中心医院
5
输液前的准备
首先是护理人员的准备:保持愉快自信的心情,不让不 愉快的事及工作以外的事使自己分心,集中精力,相信自 己一定能成功。
其次是患儿的准备:患儿大多对医院的环境陌生,产生 恐惧心理,再加上身体上的不适,情绪表现的比较烦躁, 所以给患儿输液前,要有耐心,多给表扬和鼓励,尽量取 得患儿的合作。
小儿头皮静脉特点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 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 . 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
?一般肉眼看到的血管比较浅,而看 不到的凭手感摸到的血管比较深
聊城市中心医院
2
注意鉴别动静脉
静脉
?外观 浅蓝色 ?触摸 无搏动 ?按压 凹陷 ?血流 向心 ?血色 暗红 ?液体滴入 顺畅
?对不太清晰或者不清晰的血管,用指尖顺静脉走
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粗细、滑动度,
然后穿刺
聊城市中心医院
4
头皮针的选择
?以4.5 号头皮针为宜,因为 4.5 号头皮针的 针尖斜面较小,穿刺成功后,根据血管的 走向,针头可随意选择送入血管的深浅不 会造成送针过浅而有一半针尖斜面在血管 外引起液体外渗 .
聊城市中心医院
6
皮肤准备
毛发影响胶布的粘贴,导致固定失 败,应剃除进针部位周围约 3cm 处 的毛发,避开受损、感染、囟门和 骨隆突处皮肤。
聊城市中心医院
7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1.按压
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 让患儿平卧 ,嘱咐家长摁住患儿膝关节,另一家长双手绷紧 患儿的头皮,双臂轻压、夹患儿的双肩使其相对 固定,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剃去周围的头发,用 酒精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空气是 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湿润针头,起润滑减少穿 刺阻力的作用。
聊城市中心医院
14
小技巧
? 穿刺中还应注意的几点
? 将输液管调节器向上移至滴壶下,因调节器离滴壶越近,输液管内的 压力越小,回血率越高;
? 血管分叉处慎穿,可在离血管稍远处进针,进针后针头达血管分叉处 停;
? 用手指稍用力触摸血管,移开手指后血管看上去仍发青蓝且较直的可 选用。如果用手指摸去,模糊不见了的血管不可用;
动脉
淡红色 有搏动 无凹陷 离心 鲜红 不畅,苍白
聊城市中心医院
3
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
?1.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不影响 患儿活动,便于保温,一般为首选;
?2.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浅、直,暴露明显脂肪厚,不易掌握进针 深浅度,且不好护理;
?4.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但易滑动。
穿刺技术难度大,易穿刺失败。
聊城市中心医院
17
总结
? 提高小儿穿刺水平,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小 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水平,也受心 理、不良情绪、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
? 首先不要有畏难情绪,向家长说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难 度,同时要有穿刺成功的信心,沉着而稳定的情绪,有条 不紊地进行穿刺.
聊城市中心医院
8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2.进针
操作者左手的
拇指和食指分开固定血管穿刺点两端,进
针角度宜小,先进入皮肤,再平行前进刺
入血管固定。要领是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
,缓缓进针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护
士要轻、稳、慢、准,选择自己认为有把
握的血管。当患儿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
力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1次短暂充盈过
? 还有就是要告诉家属,看管好小儿的手,不要将 针头拔出,穿刺的部位不要碰到枕头或大人身上 等,不然也会造成液体外渗。
聊城市中心医院
13
拔针
输液结束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将消毒干 棉球贴好胶布,按压在针眼处,用左手拇 指轻压棉球,迅速拔针,按压穿刺部位, 由于拔针时患儿哭闹,血管压力增高,要 按压5分钟以上,不要揉,以免发生淤血。
程,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
刺。
聊城市中心医院
9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3.回血观察
头皮静脉穿刺时不用止血带,静脉管壁两端 无压力差,因此,头皮静脉穿刺回血较四 肢静脉回血慢,若患儿血管较瘪、回血较 慢或者不回血时,可轻捏一下针头细管看 是否回血。
聊城市中心医院
10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4.外渗
如果是一条很清楚、充盈度也很好的血管,由于 进针过快或患儿头摇动等原因,虽然有回血,但 是松开调节器却隆起“小包”,那是穿破了血管
? 用第二根带棉纱的输液贴粘贴在针体并遮住针眼
? 第三根胶布从针柄下呈V型固定于针柄两侧
? 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上自然弯曲成一小圆形后用第四根胶 布固定,
? 第五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耳廓上。避免影 响患儿视线和由于患儿好动,血管细等原因而将液体外渗
聊城市中心医院
12
针头的固定
? 如果是出汗较多的患儿,胶布不容易固定,而且 有时即使当时固定好,由于出汗,胶布不粘,也 会导致液体外渗,可以用较窄的绷带或胶布在针 头上沿头固定一周,这样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