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课题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课题管理工作,提高课题研究水平,规范课题研究过程,保障课题研究质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研究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课题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内容科学合理,研究方法科学规范,研究成果具有科学价值。
2. 实用性原则: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创新性原则:鼓励开展具有创新性的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4. 协作性原则:加强校内外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课题研究。
第二章课题申报与立项第四条课题申报分为校级课题和市级以上课题。
第五条课题申报条件:1. 课题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学位;2. 课题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3. 课题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4. 课题研究计划合理,研究方法科学,预期成果明确。
第六条课题申报程序:1. 课题负责人填写《课题申报书》,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2.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申报课题进行审核,确定立项课题;3. 立项课题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立项。
第七条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一年至三年,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第三章课题研究与管理第八条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应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研究课题进展情况,协调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九条课题研究应严格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确保研究进度和质量。
第十条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应做好以下工作:1.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2. 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分析问题;3. 进行实验、实践或案例分析,验证研究假设;4. 撰写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
第十一条课题研究成果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交。
第四章课题结题与成果推广第十二条课题研究结束后,课题组应进行结题验收。
第十三条结题验收程序:1. 课题组提交结题报告、研究成果等相关材料;2.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结题报告进行评审;3. 专家评审通过后,学校颁发结题证书。
有关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

有关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一、课题选择与立项1. 研究生在选择课题时应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确定研究方向,必须是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创新性的课题,避免重复或泛泛而谈的课题。
2. 在确定课题后,研究生应向导师提交课题研究计划书,经导师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3. 课题立项须符合学校相关管理规定,并依据学校要求进行申报和审批。
未经批准的课题研究将不予认可。
二、研究过程管理1. 研究生在开展研究工作过程中,应遵循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2. 研究生应按照研究计划书中的目标和任务,合理安排研究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3. 在研究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困难时,应及时向导师汇报并寻求解决方法,防止问题扩大影响研究进展。
三、实验室管理规定1. 研究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前,必须经过实验室管理人员授权,并了解实验室安全规范。
2. 实验室内禁止私自调试设备或使用未经许可的实验器材,如有损坏需及时报告。
3. 实验室内禁止随意更改实验方案或操作程序,如需改动应经过导师和相关专业人员同意。
四、论文撰写要求1. 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应遵循学术规范,对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引用并注明出处。
2. 论文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价值,不得涉及敏感性话题或违反学术伦理规范的内容。
3. 论文撰写过程中需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排版,确保文献引用准确、格式规范。
五、成果评定和答辩1. 完成课题研究后,研究生须按规定提交论文,并经导师推荐通过答辩评选。
2. 答辩评选由学院设立专门的评定小组进行评审,根据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论文质量等指标进行评定,评定结果正面者可获得毕业资格。
以上就是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这些规定能够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模板

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 为规范课题研究流程,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个人和团队。
二、课题申请与审批1. 研究人员应根据研究方向提交课题申请书,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方法、预期成果及预算等。
2. 课题申请书需经所在部门初审,通过后提交至科研管理部门。
3. 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报请上级部门审批。
三、课题实施与管理1. 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和研究工作的组织实施。
2. 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定期组织进度汇报会,确保研究按计划进行。
3. 课题组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
四、中期检查与评估1. 课题实施过程中应进行至少一次中期检查,以评估研究进展和质量。
2. 中期检查结果将作为后续经费拨付和课题结题的依据。
五、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1. 课题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论文、专利、研究报告等,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保护。
2. 课题组应尊重知识产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合法性。
六、结题与验收1. 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提交结题报告,并附上相关研究成果。
2. 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结题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结题。
七、监督与违规处理1. 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对课题研究的全程监督,确保制度的执行。
2.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暂停经费、撤销课题等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需经科研管理部门审议通过。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以确保其符合特定机构或项目的具体要求。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通用8篇)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通用8篇)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通用8篇)在当下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篇11 总则1.1 为规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以下简称课题)的研究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增强教育科研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期达成研究任务与预期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所指的研究课题是本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教研人员在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课题。
1.3 课题研究应充分认识端正学术风气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与教育教学第一线紧密结合,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在实践中检查验证,以教育教学实际成效大小作为衡量课题研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2、课题的组织管理2.1 参与本课题研究采取自愿报名、学校审核的原则,最后确定课题组成员。
2.2 课题组组织机构:①聘请泉州市普教室小学教研室主任卓和平老师、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郭琪琅老师、教研员林培育老师专家顾问。
②课题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如下:课题负责人:余智英成员:余智英、林顺才、曾家声、陈聪慧、张燕燕、陈伟锋、黄建兴、连栋梁、颜永锵、徐燕玉、李美珍、林燕婷、林雅美、黄燕飞、陈娇梅、曾婉霞、林婷婷、陈淑芳、徐玲、陈巧丽、郑惠玲2.3 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并在该课题领域已进行过前期研究,具备按计划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3、课题的组织职责3.1 课题负责人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
负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向主管部门提出课题论证申请。
制定课题研究阶段计划,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定期组织召集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研究活动,做好课题研究总结,保障课题研究落实到位。
课题研究的各项规章制度

课题研究的各项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课题研究管理,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我校所有课题研究工作,包括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学术论文等。
第三条课题研究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原则,确保研究成果真实可靠。
第四条学校成立课题研究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学校课题研究工作。
第五条课题研究工作应遵循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篡改、伪造他人研究成果。
第二章课题立项第六条课题研究由专门委员会组织立项,确定研究主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
第七条课题立项需要提交课题研究申请书,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
第八条课题立项审批程序应符合规范,确保研究计划合理、科学。
第九条立项完成后,立项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逐项分工,明确研究任务。
第十条研究人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照研究计划,严格执行论证、实验、整理等环节。
第三章研究实施第十一条研究人员应按照研究计划,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并保证研究成果真实可靠。
第十二条研究人员应与课题组其他成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交流研究进展。
第十三条研究人员应定期向课题研究管理委员会提交研究报告,汇报研究进展和成果。
第十四条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如发现研究方向需要调整,应及时向管理委员会汇报,并经过审批。
第四章研究成果第十五条研究成果应经过严格评审,确保成果真实、原创。
第十六条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利等,所有成果均应署名研究人员。
第十七条研究成果应及时向管理委员会报告,并提交相关材料。
第十八条学校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奖励,鼓励研究人员在各领域有所突破。
第五章落实管理第十九条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十条学校应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妥善保管研究资料,确保研究成果的长久保存。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学校可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管理细则,对本规章进行补充。
小学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

小学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小学课题研究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和管理小学课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管理制度。
这些规章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小学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教师能够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一、课题研究申报管理1.1 确定课题研究的范围和主题:在申报课题研究时,教师需要明确课题研究的范围和主题,确保研究内容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1.2 提交申报材料:教师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提交课题研究的申报材料,包括课题研究计划、预期成果等。
1.3 审核和评审:学校需要设立专门的审核评审机构,对提交的课题研究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评审,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课题研究实施管理2.1 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教师在实施课题研究时,需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方法、进度安排等。
2.2 落实研究经费和资源支持:学校需要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支持,确保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3 监督和评估: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课题研究的发展和成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课题研究成果管理3.1 形成研究报告和成果:教师在完成课题研究后,需要及时整理和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
3.2 发表和分享成果:学校鼓励教师将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上,或者在学校内部进行分享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
3.3 保护知识产权:学校需要加强对课题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教师的研究成果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四、课题研究管理责任4.1 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应当认真负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研究工作,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2 学校的责任:学校需要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匡助,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4.3 相关部门的责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监管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
课题研究规章制度

课题研究规章制度课题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术界和科研领域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和规范,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课题研究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内容要求以及执行方式等进行探讨。
一、引言课题研究规章制度是组织和管理课题研究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研究人员的行为、提高研究效率、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制定和执行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1. 统一标准:规章制度能够明确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使各个研究者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
2. 避免重复劳动:规章制度能够规范课题的选择、立项和执行流程,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研究的重复,提高研究效率。
3. 保证研究伦理:规章制度能够明确课题研究的伦理要求,保护被研究对象的权益,防止科研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4. 推动学术交流:规章制度能够规范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布等环节,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
三、规章制度的内容要求1. 课题选择:规定课题选择的原则,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可行性等要素。
要求研究者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课题。
2. 研究设想:要求研究者就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处理等进行详细的阐述,明确研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 实施计划:规定课题的时间节点、任务划分和进度安排,要求研究者合理安排研究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研究任务。
4. 成果呈现:明确研究报告的结构、格式和要求,规定论文撰写的规范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渠道等。
要求研究者撰写准确、规范的学术论文,向学术界和科研领域传播研究成果。
四、规章制度的执行方式1. 建立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课题研究规章制度,监督和指导课题研究的执行。
2. 信息公示:通过官方网站、内部刊物等途径,向广大研究者公开规章制度的内容,使其了解和掌握规章制度,便于正确执行。
课题研规章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课题研究工作,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课题研究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等从事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
三、课题研究申请与立项1. 申请课题研究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和学术水平;(2)具备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课题研究申请程序:(1)申请人填写《课题研究申请书》,并提交相关材料;(2)所在单位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签署意见;(3)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题。
四、课题研究实施1. 课题负责人应按照课题研究计划,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工作。
2. 课题组成员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按照分工完成各自任务。
3. 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事项:(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2)确保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五、课题研究经费管理1. 课题研究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 课题研究经费的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超支。
3. 课题研究经费的报销程序:(1)课题负责人填写《课题研究经费报销单》,并附相关发票、凭证;(2)所在单位对报销材料进行审核,签署意见;(3)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报销材料进行审批。
六、课题研究成果管理1. 课题研究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及时整理研究成果,形成论文、专著、专利等。
2. 课题研究成果的发表、出版等,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先在学校内部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2)鼓励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3)积极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七、监督检查与考核1.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按质量进行。
2. 学校对课题研究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1)课题研究进度;(2)课题研究成果;(3)课题经费使用情况。
八、附则1. 本规章制度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学术进步和创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课题研究管理应当坚持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和透明性,注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保障研究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全校课题研究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各学院和相关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二、课题申报与评审第四条课题申报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竞争的原则,申请人应当具备相关研究能力和条件。
第五条课题评审应当坚持客观、公正、透明原则,采取专家评审、答辩评审等多种形式,确保评审质量。
第六条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课题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应当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职业道德。
第七条课题申报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准确,申请人应当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三、课题执行与监督第八条课题负责人应当认真执行课题研究计划,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和进度。
第九条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当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第十条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当对课题研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课题研究的进展和质量进行监督。
第十一条课题负责人应当按期完成课题研究,对未按期完成的课题,学校有权终止课题研究。
四、成果管理与评价第十二条课题研究成果应当符合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具备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第十三条课题研究成果的管理和使用权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成果转让、许可使用等事项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奖励,评价和奖励标准应当客观、公正、合理。
五、违规处理第十五条课题研究过程中,如有违反法律法规、学术道德和本制度的行为,学校有权进行查处,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第十六条课题负责人如有未按期完成课题、擅自变更研究内容等行为,学校有权终止课题研究,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小学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

小学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引言概述
小学课题研究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小学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制定规章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规章管理制度的建立、执行、监督、评估和改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规章管理制度的建立
1.1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规定课题选题的范围和要求
1.3制定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和流程
二、规章管理制度的执行
2.1指导教师如何进行课题选题和研究
2.2明确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职责和权利
2.3规定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和展示方式
三、规章管理制度的监督
3.1建立课题研究的督导机制
3.2定期对教师的课题研究进展进行检查
3.3及时发现和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和困难
四、规章管理制度的评估
4.1制定课题研究成果评估标准
4.2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审
4.3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师的课题研究进行奖惩
五、规章管理制度的改进
5.1收集教师对规章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5.2定期评估规章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
5.3根据评估结果对规章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结
通过建立完善的小学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升教学质量,为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小学能够重视规章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断完善和改进,推动小学课题研究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学校课题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课题管理,规范课题研究工作,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水平,促进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和管理。
第三条学校课题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应遵循科学规律,确保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创新性原则:鼓励创新,支持开展具有前瞻性、探索性的课题研究。
(三)实用性原则:课题研究应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四)协同性原则:加强校内外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课题研究。
第二章课题立项与申报第四条学校设立课题评审委员会,负责课题立项、评审、验收等工作。
第五条课题申报应具备以下条件:(一)课题选题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二)课题研究内容符合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发展规划;(三)课题负责人具有相关研究经验和能力;(四)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具备完成课题研究的能力。
第六条课题申报程序:(一)课题负责人填写《学校课题申报书》,经所在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学校课题评审委员会;(二)学校课题评审委员会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题;(三)学校公布立项课题,并下达课题研究任务。
第三章课题研究与管理第七条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至三年,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第八条课题负责人应定期向学校课题评审委员会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接受指导和监督。
第九条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应做好以下工作:(一)严格执行课题研究计划,确保研究进度;(二)加强课题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三)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四)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确保研究质量。
第十条学校对课题研究进行定期检查,对不合格的课题进行整改或撤销。
第四章课题验收与成果转化第十一条课题研究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提交《学校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学校课题评审委员会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审,确定验收结果。
第十三条验收合格的课题,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并鼓励成果转化。
课题研究管理的规章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的规章制度1600字课题研究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课题研究的过程,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本文以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为主题,答案仅供参考。
一、课题研究管理的目的与意义1. 目的:标准课题研究过程,进步研究质量,保障研究者权益,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应用。
2. 意义:促进学术研究的独立和创新,加强科研团队的协作和交流,推动学术开展和科技进步。
二、课题研究管理的根本原那么1. 独立自主原那么:研究者在课题研究中应具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责任,可以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和方法,并享有科研成果的独立知识产权。
2. 知情同意原那么:研究者应事先向相关研究对象或工程参与者清楚地介绍研究目的、内容、风险和利益,并获得其知情同意。
3. 公正公平原那么:研究者应遵循公正和公平的原那么,对待课题研究中的参与者,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
4. 保护隐私原那么:研究者应严格保护课题研究中的参与者隐私,不泄露,确保研究不进犯个人隐私权。
5. 知识分享原那么:研究者应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分享和传播,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
三、课题研究管理的根本要求1. 课题申报及审批程序(1) 课题申报: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学科需求,向相关科研机构或工程基金单位提交课题申请书,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预期成果和可行性分析^p 等内容。
(2) 课题审批:科研机构或工程基金单位对课题申请书进展审核评审,包括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评估。
2. 课题研究施行与管理(1) 课题研究组织:研究者需组建适当规模的团队,确定课题负责人,明确成员职责和任务,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进展。
(2) 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并按照方案进展研究活动。
(3) 课题研究经费管理:科研机构或工程基金单位负责制定和管理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和使用方案,确保经费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
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课题研究活动,保障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所有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人员,包括课题立项、经费管理、研究过程管理、成果公布等方面。
三、课题立项1. 课题立项应当符合我单位的科研方向和发展规划,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课题立项应当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课题立项申请应当经过专业评审,评审合格后方可立项。
四、经费管理1. 课题研究经费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预算和管理。
2. 课题研究经费使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挪用或私分。
3. 课题研究经费支出应当合理合法,有据可查,杜绝浪费和奢侈行为。
五、研究过程管理1. 课题研究应当按照预定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进行科学研究。
2. 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当加强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工作,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当进行定期汇报,及时总结经验,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成果公布1. 课题研究成果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公布,不得有作假、夸大、抄袭等行为。
2. 课题研究成果应当及时公布,并允许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审查和复核。
七、考核和奖惩1. 对于课题研究工作绩效优秀的人员,可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2. 对于违反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惩处。
八、监督检查1. 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对于课题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应当及时协调解决。
九、附则1. 本制度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订,应当按照相关程序进行。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执行。
以上制度自XX年XX月XX日起开始执行。
初中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

初中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1.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初中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2.课题研究的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初中各学科的课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科学、数学、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
3.课题研究的程序课题研究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3.1 选题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学情,自主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
选题时应考虑到学科内容的难度和实用性,以及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兴趣。
3.2 立项阶段选题确定后,教师需要向学校提出课题研究的立项申请。
申请材料应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预期成果等。
学校负责审核并决定是否批准立项。
3.3 实施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包括调查研究、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工作。
教师应按照研究计划的安排和要求,认真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活动,并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3.4 成果评价阶段课题研究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展示和答辩等形式。
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以及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现。
4.课题研究的要求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以下是课题研究的要求:4.1 科学性课题研究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遵循科学的研究原则和规范,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4.2 合规性课题研究应符合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益,确保研究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3 创新性课题研究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4.4 实用性课题研究应注重实际应用和教学实效,能够对学科教学和学生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5.课题研究的管理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有效管理,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流程。
具体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5.1 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学校应为指导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指导水平,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有效性。
校级课题管理制度(5篇)

校级课题管理制度桥东中心小学一、指导思想1、为加强和完善学校教科研课题的管理,使课题研究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较好地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促进作用,落实“科研兴校”和“质量强校”策略,特制订本管理办法,以便试行。
2、凡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均可按本办法规定申报或承担校级以上研究课题。
二、____领导学校教科室在校长室领导下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____、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工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分别由校长任组长。
2、课题组长负责本组教研理论的学习和课题的管理工作。
3、校长室每学期对该课题的研究和管理工作进行二次检查评估,每学年举行一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4、课题组长负责本组课题研究业务指导,每学期初要制订工作计划,期终写好工作总结,并报校长室备案。
三、选题原则1、课题的确定应遵循超前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等原则。
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围绕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管理、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____形式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研究。
2、教师选题应根据本人的基础和已有的条件,力所能及,应先选择那些范围较小的,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易出成果的课题,应尽量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
3、从学校科研规划课题或学校承担的区(市)、市、省级课题的子课题必选题研究;少数由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下达课题,指令有关青年教师进行研究。
4、____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或学年必须确定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四、课题申报1、每一申报人在同一时间内一般不得申报两项研究课题。
2、每个课题原则上由一人负责承担,课题较大可成立课题组,设课题组长一人,负责研究工作。
五、课题立项1、校级课题申报立项:由课题组向学校教科室提交书面申请,课题方案和研究工作计划。
学校教科室对课题进行初审后提交学校行政和科研领导小组审批,批准后即为校级课题。
小学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

小学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小学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制定本规章。
二、课题选题1. 小学课题研究应以学校教学实际为基础,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
2. 课题选题应符合学校教学发展规划,并与教师的研究兴趣和专业背景相吻合。
3. 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三、课题立项1. 教师在选定研究课题后,需向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提出课题名称、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等相关信息。
2.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立项,并给予书面通知。
3. 立项后,教师需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并按时向科研管理部门提交研究报告。
四、课题经费管理1. 学校将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于小学课题研究,教师可根据研究需求申请经费支持。
2. 教师需在研究计划中明确经费使用情况,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销和审批。
3. 经费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不得擅自挪用或私自支取。
五、课题成果评审1. 研究结束后,教师需按时提交研究报告和成果,学校将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评审。
2. 根据评审结果,学校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定,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3. 优秀的研究成果将被推广应用,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支持。
六、课题管理监督1.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将定期检查和评估小学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督促和纠正。
2.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遵守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研究计划,并如实汇报研究进展和成果。
3. 学校将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并向学校领导和社会公众进行汇报。
七、附则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对之前已立项的课题研究也适用本规定。
八、本规章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以上便是小学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希望教师们能够遵守规定,认真履行科研工作,为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篇一」为加强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管理,确保研究任务如期完成,特制定本度。
一、课题组管理制度1、课题组成员务必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原则,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积极参与课题的各项活动。
2、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小组的计划和分工安排,配合主持人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扎扎实实的研究,及时沟通实验研究情况。
3、课题组成员要准时参加各项课题活动,及时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交流研究经验。
4、课题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充分渗入课题研究的内容,密切联系自己的教教育、教学工作,坚持研、教结合,学以致用。
5、课题组成员平时注意学习和收集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书籍、杂志、文献和国内外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最新资料,并保存好收集的资料。
6、要注意及时总结研究的成果,保管好研究资料。
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经验总结,每学年写一篇教学论文。
7、课题小组负责人对科研课题,要负责论证、指导(包括:课题发展方向、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交本阶段度研究工作报告和下个阶段研究工作计划,督促科研工作的开展。
8、各课题成员应根据上述制度规范本人的课题实施计划,争取在课题研究周期内实现目标,力争出成果。
二、课题组成员职责1、课题组组长职责:(1)负责整个课题研究的策划、组织、协调、目标考核工作,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邀请课题专家组专家对研究工作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按正常的进度进行。
(3)及时提交本阶段度研究工作报告和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并且做好兼职的资料员,以确保研究档案的完整、有序。
(4)落实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开展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集体研究学习活动,并作好记录。
2、课题组组员职责:(1)遵守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按时按质完成承担的研究任务。
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和主研人员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一、前言学校课题研究是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为了规范和提高学校课题研究的管理水平,制订了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本管理制度的目标是规范学校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管理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三、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的课题研究工作。
四、管理原则1. 科学、民主:课题研究应以科学方法为基础,通过广泛的参与,形成科理性课题研究方向。
2. 鼓励创新:课题研究应注重创新,提倡敢于探索新方法,新理念。
3. 突出实效:课题研究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强调实际应用效果。
4. 严格管理:课题研究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保证研究的严谨性。
五、管理机构学校课题研究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学术委员会、课题研究办公室。
1. 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校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和指导,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课题研究规划和计划,并负责批准课题研究计划。
2. 课题研究办公室负责具体的课题研究管理工作,包括课题申报、立项、执行、验收等工作。
六、管理程序1. 课题研究规划:学术委员会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组织编制课题研究规划。
规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研究重点、预期成果等。
2. 课题申报:教师根据课题研究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课题研究申请。
申请材料包括课题研究计划书等。
3. 课题审批:学术委员会根据课题研究规划的安排,对课题研究申请进行初审、评审,确定课题研究立项。
4. 课题执行:经批准的课题研究立项后,由课题研究负责人组织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5. 课题验收:课题研究完成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形成验收报告。
七、管理措施1. 加强宣传:学校应加大对课题研究的宣传力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2. 健全激励机制:学校应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贡献,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激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 加强管理监督:学校应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监督,确保课题研究的严谨性和实效性。
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学校课题研究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二)民主性原则:课题研究工作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三)规范性原则:课题研究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执行;(四)实效性原则:课题研究应注重成果转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章课题申报与立项第四条学校设立课题研究管理部门,负责课题申报、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工作。
第五条课题申报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选题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二)研究内容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三)研究团队具备完成课题的能力;(四)经费预算合理。
第六条课题申报程序:(一)教师、科研人员填写《学校课题研究申报书》;(二)所在部门对申报书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三)学校课题研究管理部门对申报书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题。
第三章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第七条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1-3年,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
第八条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进度;(二)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汇报研究进展,讨论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按照计划开展研究工作,确保研究质量;(四)及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做好研究记录;(五)按时报送中期检查报告。
第九条学校对课题研究进行中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一)研究计划执行情况;(二)研究进展情况;(三)研究成果情况;(四)经费使用情况。
第四章课题结题与成果转化第十条课题研究结束后,研究团队应按照要求提交结题报告。
第十一条结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二)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三)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四)经费使用情况;(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一、背景为了有效管理课题研究,规范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二、研究项目管理1.课题立项:–课题研究由负责人提出建议,并提交研究计划书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研究计划书应包括课题的目标、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等信息。
2.负责人分工:–课题研究由负责人牵头负责,负责人应组建研究团队,并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3.进度管理:–课题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研究进度计划,并及时记录和反馈研究进展情况。
–研究进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研究按时完成。
4.经费管理:–课题研究经费应有专门的账户进行管理,负责人应按照经费预算进行支出,如需调整经费使用计划应提前报批。
5.知识产权管理:–课题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所在单位,研究人员应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三、研究人员管理1.选派研究人员:–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由课题负责人选派研究人员参与研究工作。
–研究人员应具备相关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且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研究工作。
2.导师指导:–研究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导师进行科研指导,导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研究伦理:–研究人员应遵循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不得进行有损学术道德和伤害研究对象的行为。
4.学术交流:–研究人员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四、成果评估1.研究报告:–课题研究结束后,负责人应编写研究报告,详细介绍研究目标、方法、过程和成果,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
2.评审评估:–上级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对研究报告进行评审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
3.奖励措施:–对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个人或团队,应予以相应的奖励和表彰,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违规处理1.违规行为:–违反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如虚报研究成果、挪用经费、抄袭他人研究等,均视为违规行为。
2.处理程序:–违规行为应由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对违规人员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
一、总则
1、为规范我校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如期达成研究任务与预期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指的科研课题是本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师等人员在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课题。
3、课题研究应充分认识端正学术风气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与教育教学第一线紧密结合,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在实践中检查验证,以教育教学实际成效大小作为衡量课题研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1、参与本课题研究采取自愿报名、学校审核的原则,最后确定课题组成员。
2、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并在该课题领域已进行过前期研究,具备按计划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三、课题的组织职责
1、课题负责人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
负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向主管部门提出课题论证申请。
制定课题研究阶段计划,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定期组织召集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研究活动,做好课题研究总结,保障课题研究落实到位。
2、课题组成员要坚持“求真、求实、求精”的态度,把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差异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
3、课题组成员需加强理论学习,每学期通读一本与本课题有关的专著,并写好摘抄或读书心得。
4、课题组成员要严格执行课题研究方案,准时参加每次课题组教研活动,并做好记录。
每学期上好一节课题研讨课,并作好每节研讨课的记录和评析。
5、课题组成员要在实验前期对学生存在的差异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各种原始研究资料,同时做好调查分析,建立好完整的课题研究档案。
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撰写案例或论文,决不从网上、报刊或书籍中抄袭他人论文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
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四、课题的日常管理
1、课题由学校培训处和课题负责人共同管理。
2、学校培训处对课题可采用多种方式不定期进行检查,了解研究情况。
每年的学期末,课题负责人向学校教导处提交学期课题阶段性小结报告(内容包括阶段研究成果,实验开展情况及下阶段工作计划等)。
3、课题在研究时,应建立必要的档案和记录,以备查阅。
4、课题研究中,课题负责人应维护课题研究的严肃性,对“实施方案”确定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不能随意改变,如需作重大改变,则须书面报告,经课题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5、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时,课题负责人应主动及时以书面的形式向学校教科室提交报告,阐明理由,并提出终止要求。
6、课题在规划到期后,没有形成成果,或者形成的成果与预期目标太远的,将作中止研究处理。
五、课题结题与鉴定
1、课题负责人应按计划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完成了符合《申报表》中所承诺的课题成果,即可结题。
2、研究课题结题时,课题负责人应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写出结题报告,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3、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分为:研究报告、科研论文、专著、教育产品(仪器、教具等)等。
4、课题到期因故不能完成,课题负责人应以书面的形式主动向市教科所提出延长课题研究的要求,经同意批准后方可延长。
六、成果推广
成果的推广是进行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现课题价值,产生出效益的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课题负责人应重视成果的推广工作,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确保研究课题的推广。
七、附则
1、本制度自2016年1月起颁布实施。
2、本制度解释权属学校培训处。
3、位确保本制度的贯彻实施,学校特成立课题研究管理管理领导小组,监督和指导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实施。
本溪县二高课题研究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宋成伟
副组长:刘勇
组员:樊万阜、李金明、赵林、王晓艳、王晓明、祁音、孙明霞、纪林香成立领导小组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本溪县第二高中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监督和指导课题研究小组按照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检查,有培训处记录备案。
培训处应定期召集组织领导小组开会,反馈和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获取的经验,并及时向课题研究小组反馈或提出纠正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