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及责任分工
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题研究机构、人员职责及分工一、参研人员职责为使研究工作顺利、稳步、扎实地深入开展,特制定研究人员职责如下:1.课题研究组成员必须是本着由学校提名、本人自愿,并能自觉遵守课题组各项制度,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活动,按要求完成各阶段计划和总结,努力完成研究任务的教师组成。
2.研究人员做到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信息教育的意义,自觉转变观念,加强业务素质的培训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3.课题组人员应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按时参加研究活动,不缺席迟到。
连续三次缺席或累计五次缺席者,视为自动退出课题组,不再享受研究人员待遇。
4.研究人员要有成果意识,在研究过程中多出成绩,出好成绩。
每年每人至少有一至二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并交副本到分管资料的教师处。
5.每周星期一上午为主研人员集中活动时间,学习理论,研究教材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以及教案设计。
每月第一周活动时,对研究内容、进度、效度进行分析评价,讨论交流研究心得,检查上学月工作,安排近期工作。
二、参研人员分工为加强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课题由领导小组、专家顾问小组和研究小组构成。
为使研究人员任务明确,便于操作,有利于责、权、利更好的结合,研究成果的认定,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1.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供必要的研究环境、时间和经费保障。
2.专家顾问小组每期至少到校指导一次工作,听取研究组汇报,实地检查指导,使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进行。
3.研究小组由各教研组组长、主管部门领导组成。
4.研究组全体人员应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各人就研究内容、进展情况、经验教训、研究心得经常交流总结。
对工作中的困难,全组共同想办法克服,确保研究工作按计划开展。
5.研究组人员分工:主研人员(田冬玉):承担课题研究中部分教案、电子教材设计与制作,资料收集、保管,提供实验中硬、软件、网络等实验环境的正常运行。
主研人员(杨智):撰写方案、主持研究、分配研究人员的研究任务,承担课题研究中部分教案、电子教材设计与制作,与课题主管部门的联系主研人员(张宏安):承担课题研究中部分教案、电子教材设计与制作,资料收集、保管,课件、学生作品收集。
学校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制度

学校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规范学校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课题研究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等课题。
1.3 学校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透明性原则,确保研究过程顺利进行。
二、组织管理2.1 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分管副校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2.2 学校设立课题研究办公室,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课题申报、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等。
2.3 学校各课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和经验,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协调。
三、课题申报与立项3.1 学校课题研究项目申报应遵循学校科研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需求,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
3.2 课题申报人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提交课题申报书,经所在部门审核后报送课题研究办公室。
3.3 课题研究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提出立项建议,报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审批。
3.4 经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审批立项的课题,由课题研究办公室颁发立项通知书,并拨付课题研究经费。
四、过程管理4.1 课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应按照立项通知书和课题申报书的要求,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并报课题研究办公室备案。
4.2 课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应定期向课题研究办公室报告研究进展情况,并按要求提交中期报告。
4.3 课题研究办公室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对研究进度和质量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4.4 课题研究过程中如需变更研究计划、人员、经费等,应报课题研究办公室审批。
五、结题验收5.1 课题研究完成后,课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应按照学校规定的要求提交结题报告和相关成果材料。
5.2 课题研究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审,提出验收意见。
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研究人员分工题研究机构、人员职责及分工一、参研人员职责为使研究工作顺利、稳步、扎实地深入开展,特制定研究人员职责如下:1.课题研究组成员必须是本着由学校提名、本人自愿,并能自觉遵守课题组各项制度,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活动,按要求完成各阶段计划和总结,努力完成研究任务的教师组成。
2.研究人员做到认真研究现代教育理论,了解信息教育的意义,自觉转变观念,加强业务素质的培训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3.课题组人员应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按时参加研究活动,不缺席迟到。
连续三次缺席或累计五次缺席者,视为自动退出课题组,不再享受研究人员待遇。
4.研究人员要有成果意识,在研究过程中多出成绩,出好成绩。
每年每人至少有一至二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并交副本到分管资料的教师处。
5.每周星期一上午为主研人员集中活动时间,研究理论,研究教材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以及教案设计。
每月第一周活动时,对研究内容、进度、效度进行分析评价,讨论交流研究心得,检查上学月工作,安排近期工作。
二、参研职员合作为加强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课题由领导小组、专家顾问小组和研究小组构成。
为使研究人员任务明确,便于操作,有利于责、权、利更好的结合,研究成果的认定,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1.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督促搜检,发现问题实时纠正,提供需要的研究情况、时间和经费保障。
2.专家顾问小组每期至少到校指导一次工作,听取研究组汇报,实地检查指导,使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进行。
3.研究小组由各教研组组长、主管部门领导组成。
4.研究组全体人员应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各人就研究内容、进展情况、经验教训、研究心得经常交流总结。
对工作中的困难,全组共同想办法克服,确保研究工作按计划开展。
5.研究组职员合作:主研人员(XXX):承担课题研究中部分教案、电子教材设计与制作,资料收集、保管,提供实验中硬、软件、网络等实验环境的正常运行。
主研职员(XXX):撰写方案、主持研究、分配研究职员的研究义务,承担课题研究中部分教案、电子教材设计与制作,与课题主管部门的联系主研职员(XXX):承担课题研究中部分教案、电子教材设计与制作,资料收集、保管,课件、学生作品收集。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一、引言课题研究是提高学术水平和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和实施效果,制定和执行科学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就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管理制度的目标和意义1. 目标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课题研究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高效性,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推动学术进步和学科发展。
2. 意义(1)保证研究方向的准确定位:管理制度可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2)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规范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精准度,从而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3)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管理制度可以促进课题组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扩大研究影响力,推动学科的发展。
三、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课题选择和立项(1)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要明确研究方向和重点,符合国家和学校的发展战略,并与相关学科相衔接。
(2)制定课题选题标准:明确选题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实践应用性等标准,确保选题的符合实际需要和学科发展需求。
(3)严格的立项程序:明确立项程序和评审机制,确保课题的审批程序规范有序,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估。
2. 课题组织和人员管理(1)明确课题组组织结构:制定课题组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明确组长和成员的权责。
(2)确定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具有相关背景和经验的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组,确保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建立科学有效的分工机制:明确每个成员的具体任务和分工,确保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3. 研究计划和进度管理(1)制定研究计划:根据研究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2)监督进度和质量:设立阶段性目标,制定进度控制表,定期监督研究进展和质量,并进行项目评估和总结。
4. 经费管理(1)编制课题经费预算: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制定详细的经费预算,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和透明。
(2)经费使用监督:建立科学的经费审批机制和监督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符合规定和合理利用。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通用8篇)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通用8篇)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通用8篇)在当下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篇11 总则1.1 为规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以下简称课题)的研究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增强教育科研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期达成研究任务与预期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所指的研究课题是本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教研人员在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课题。
1.3 课题研究应充分认识端正学术风气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与教育教学第一线紧密结合,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在实践中检查验证,以教育教学实际成效大小作为衡量课题研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2、课题的组织管理2.1 参与本课题研究采取自愿报名、学校审核的原则,最后确定课题组成员。
2.2 课题组组织机构:①聘请泉州市普教室小学教研室主任卓和平老师、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郭琪琅老师、教研员林培育老师专家顾问。
②课题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如下:课题负责人:余智英成员:余智英、林顺才、曾家声、陈聪慧、张燕燕、陈伟锋、黄建兴、连栋梁、颜永锵、徐燕玉、李美珍、林燕婷、林雅美、黄燕飞、陈娇梅、曾婉霞、林婷婷、陈淑芳、徐玲、陈巧丽、郑惠玲2.3 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并在该课题领域已进行过前期研究,具备按计划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3、课题的组织职责3.1 课题负责人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
负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向主管部门提出课题论证申请。
制定课题研究阶段计划,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定期组织召集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研究活动,做好课题研究总结,保障课题研究落实到位。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个行业都在积极进行课题研究,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如课题选择、进度控制、团队协作等,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以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
二、目标和原则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以确保研究过程的高效、有序和有效。
在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公平公正、透明高效、协同合作、实用可行。
三、管理要点1. 课题选择在选择课题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前沿和公司实际情况。
同时,应组织专家评审或团队讨论,以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2. 任务分解与进度控制每个课题研究需要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具体任务,并根据任务的关联性和优先级合理安排。
同时,制定详细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进行进度跟踪和控制,及时调整和应对风险。
3. 资源投入与管理为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需要明确资源的分配和实际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团队协作与沟通课题研究通常需要多个团队成员协同工作,因此,建立有效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机制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团队会议、设立专门的交流平台、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等手段,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5. 风险识别与控制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如技术风险、进度风险、合作风险等,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机制。
通过制定风险预警指标、定期风险评估和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研究项目的影响。
6. 成果评估与转化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取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
因此,对研究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估,并积极推动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实现研究的价值最大化。
四、制度执行与改进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应建立相应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
制度执行者必须遵守规定,执行制度,并定期进行制度的评估和反馈。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及责任分工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及责任分工为使该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更有序、更严谨、更科学,保证课题从立项申报到具体实施,直至结题,都进一步规范化,做到有计划、高质量。
现制定课题管理制度,具体如下:一、课题小组成员:课题负责人:徐自华研究成员:张银耿、王志宏、冒婧馨、张明珠、宋春秀二、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要求(一)课题组的管理1•课题负责人必须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对每一个研究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部署,做到定时定人。
2•每次课题组活动要事先通知,有计划、有目的,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注意积累资料。
课题组人员因课题活动需要外出,需事先征得领导同意,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前题。
3•课题组成员不得无故缺席,确有特殊情况者需向课题组负责人请假。
事后主动向课题组负责人了解活动内容及工作要求。
4•课题组成员如因调离本单位、病假、工作性质变动等原因无法继续参与课题研究,校领导或课题组负责人有权选派合适人选来继续完成原有的研究项目或任务。
(二)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1.每位参与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必须主动学习与该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籍及刊物,做好学习摘要工作,并及时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分享住处资源。
2•每位参与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必须以实事示是、一丝不苟地精神对数据要反复核对,确保无误,有错即改。
不得捏造数据,一经发现,取消参与研究的资格。
3•研究过程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反映,经课题研究组成员一起分析、商讨解决对策。
4•课题组负责人要定期、主动向领导汇报课题进展情况,按时上交研究进程和研究材料。
5•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可请校领导、或其他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指导,帮助研究深入化、科学化。
(三)、研究成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课题负责人要对科研成果全面负责,防止研究成果中有抄袭现象,必须坚持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引用句群、章节时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成员职责(一)课题组负责人职责1•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部署研究各阶段的研究任务,落实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课题研究活动,保障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所有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人员,包括课题立项、经费管理、研究过程管理、成果公布等方面。
三、课题立项1. 课题立项应当符合我单位的科研方向和发展规划,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课题立项应当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课题立项申请应当经过专业评审,评审合格后方可立项。
四、经费管理1. 课题研究经费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预算和管理。
2. 课题研究经费使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挪用或私分。
3. 课题研究经费支出应当合理合法,有据可查,杜绝浪费和奢侈行为。
五、研究过程管理1. 课题研究应当按照预定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进行科学研究。
2. 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当加强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工作,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当进行定期汇报,及时总结经验,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成果公布1. 课题研究成果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公布,不得有作假、夸大、抄袭等行为。
2. 课题研究成果应当及时公布,并允许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审查和复核。
七、考核和奖惩1. 对于课题研究工作绩效优秀的人员,可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2. 对于违反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惩处。
八、监督检查1. 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对于课题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应当及时协调解决。
九、附则1. 本制度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订,应当按照相关程序进行。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执行。
以上制度自XX年XX月XX日起开始执行。
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
2. 课题研究应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合法性原则,鼓励原创性研究和跨学科合作。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包括主持人、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支持人员。
二、课题立项1. 课题立项应根据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由主持人提出申请,并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书。
2. 研究计划书应包括研究背景、目标、内容、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预算和团队组成等信息。
3. 立项申请需经过专家评审和管理机构审批。
评审过程中,应重视研究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三、组织实施1. 课题研究应在主持人的领导下进行,确保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
2. 研究团队成员应明确各自职责,合理分配任务,确保研究工作高效协调。
3. 主持人应定期组织研究会议,讨论研究进展,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4. 对于重大调整或变更,应及时向管理机构报告,并得到批准。
四、经费管理1. 课题研究经费应严格按照预算使用,不得挪用于非研究活动。
2. 经费使用应有明确的报销流程和审核机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3. 对于经费使用情况,应定期进行审计和公开透明的财务报告。
五、成果管理1. 课题研究完成后,应形成研究报告、论文、专利或其他形式的成果。
2. 成果的归属、使用和保护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道德规范。
3. 对于具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应积极推广应用,促进成果转化。
六、监督评估1. 课题研究过程中,管理机构应定期对研究进展进行监督和评估。
2. 评估内容包括研究进度、质量、团队合作和经费使用等方面。
3. 对于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课题,应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或采取措施。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管理机构负责解释。
2. 对于特殊情况,管理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一、背景
为规范和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效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课题研究的机构和人员。
三、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1. 课题申报阶段
- 拟定课题申报书;
- 提交课题申报书;
- 审查课题申报书;
- 批准立项。
2.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 编制研究计划;
- 实施研究计划;
- 合理支出经费;
- 研究人员定期进行研究情况汇报;
- 研究人员应保护研究中发现的机密信息。
3.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阶段
- 编写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送审;
- 修订研究报告;
- 完成结题验收。
四、其他管理措施
1. 知识产权申报
- 研究人员在获得研究成果后,应及时申请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2. 参考文献管理
- 研究人员应标明所使用文献的出处。
3. 经费使用管理
- 经费使用应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
4. 保密管理
- 研究人员应签署保密协议。
- 研究机构应建立机密材料保管制度。
五、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机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
本管理制度由机构负责人负责解释。
学校校本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校本课题研究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3. 强化过程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实效性。
4. 加强课题研究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水平。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校本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校本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
2. 设立校本课题研究办公室,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
3. 成立课题评审委员会,负责对课题申请、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进行评审。
四、课题研究内容1.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难点问题,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新途径。
2.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关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学生发展研究: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研究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学校管理研究:关注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学校管理规律,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五、课题研究流程1. 课题申请:教师根据学校研究方向和自身专业特长,提出课题申请。
2. 课题评审:课题评审委员会对课题申请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题。
3. 课题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汇报研究进展。
4. 中期检查:学校校本课题研究办公室对课题研究进行中期检查,了解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5. 结题验收:课题研究结束后,课题组提交结题报告,经课题评审委员会验收。
六、成果推广与应用1. 鼓励课题研究成果在学校范围内推广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组织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 对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研究积极性。
七、监督检查1. 学校校本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课题研究质量。
2. 课题评审委员会对课题研究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课题研究规范、严谨。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五篇范例)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五篇范例)第一篇: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岩峪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搞好课题实验工作,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思路以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二、具体制度1、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制度。
学校人员要到课题组,定期参加课题组活动,及时了解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课题组开展教改实验工作,掌握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2、课题实验专题研讨制度。
课题组安排专门的时间,围绕课题开展以“总结、交流、反思研究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下次研究内容”为重点的研讨活动。
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突破点进行研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题实验的实施水平。
3、课题研究组教师示范制度。
课题组成员通过定期开放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参加实验的老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次公开课,依托“典型引路”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4、课题实验工作学期小结制度。
课题组成员要坚持写实验札记,要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功做法和体会、理论学习体会、课题研究等情况写成书面材料,供集体研究、交流和存档,每学期就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为下阶段实验作准备。
5、经费保障制度。
学校根据课题实验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如: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参考资料费及其它费用),确保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四、课题组长职责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完成完整的课题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和每学期阶段性研究方案(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布置各课题组成员完成自己的阶段性计划。
2、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组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规范研究过程,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3、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4、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一、背景为了有效管理课题研究,规范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二、研究项目管理1.课题立项:–课题研究由负责人提出建议,并提交研究计划书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研究计划书应包括课题的目标、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等信息。
2.负责人分工:–课题研究由负责人牵头负责,负责人应组建研究团队,并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3.进度管理:–课题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研究进度计划,并及时记录和反馈研究进展情况。
–研究进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研究按时完成。
4.经费管理:–课题研究经费应有专门的账户进行管理,负责人应按照经费预算进行支出,如需调整经费使用计划应提前报批。
5.知识产权管理:–课题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所在单位,研究人员应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三、研究人员管理1.选派研究人员:–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由课题负责人选派研究人员参与研究工作。
–研究人员应具备相关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且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研究工作。
2.导师指导:–研究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导师进行科研指导,导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研究伦理:–研究人员应遵循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不得进行有损学术道德和伤害研究对象的行为。
4.学术交流:–研究人员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四、成果评估1.研究报告:–课题研究结束后,负责人应编写研究报告,详细介绍研究目标、方法、过程和成果,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
2.评审评估:–上级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对研究报告进行评审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
3.奖励措施:–对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个人或团队,应予以相应的奖励和表彰,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违规处理1.违规行为:–违反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如虚报研究成果、挪用经费、抄袭他人研究等,均视为违规行为。
2.处理程序:–违规行为应由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对违规人员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模板

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模板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课题研究流程,确保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个人和团队。
二、课题立项1. 课题申请者需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书,包括研究目的、意义、预期成果、研究方法、时间安排及预算等。
2. 课题立项需经过专家评审,并由课题管理部门审批。
三、研究团队管理1. 课题负责人负责组建研究团队,并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2. 团队成员应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协同合作。
四、研究进度监控1. 课题负责人需定期向管理部门报告研究进展情况。
2. 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检查,确保课题按计划进行。
五、研究成果管理1. 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论文、报告、专利等,需按照规定格式提交管理部门。
2. 管理部门负责对研究成果进行审核,并根据成果质量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奖励。
六、经费管理1. 课题经费使用应严格遵守预算,不得挪用。
2. 课题负责人需定期提交经费使用报告,并接受财务审计。
七、知识产权管理1. 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归课题承担单位所有。
2. 课题组成员在发表研究成果时,应注明课题资助信息。
八、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管理部门有权采取警告、暂停经费、取消课题资格等措施。
2. 严重违规行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课题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需经过管理部门审议通过。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以适应特定课题研究的需要。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及责任分工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及责任分工为使该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更有序、更严谨、更科学,保证课题从立项申报到具体实施,直至结题,都进一步规范化,做到有计划、高质量。
现制定课题管理制度,具体如下:一、课题小组成员:课题负责人:徐自华研究成员:张银耿、王志宏、冒婧馨、张明珠、宋春秀二、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要求(一)课题组的管理1.课题负责人必须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对每一个研究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部署,做到定时定人。
2.每次课题组活动要事先通知,有计划、有目的,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注意积累资料。
课题组人员因课题活动需要外出,需事先征得领导同意,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前题。
3.课题组成员不得无故缺席,确有特殊情况者需向课题组负责人请假。
事后主动向课题组负责人了解活动内容及工作要求。
4.课题组成员如因调离本单位、病假、工作性质变动等原因无法继续参与课题研究,校领导或课题组负责人有权选派合适人选来继续完成原有的研究项目或任务。
(二)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1.每位参与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必须主动学习与该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籍及刊物,做好学习摘要工作,并及时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分享住处资源。
2.每位参与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必须以实事示是、一丝不苟地精神对数据要反复核对,确保无误,有错即改。
不得捏造数据,一经发现,取消参与研究的资格。
3.研究过程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反映,经课题研究组成员一起分析、商讨解决对策。
4.课题组负责人要定期、主动向领导汇报课题进展情况,按时上交研究进程和研究材料。
5.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可请校领导、或其他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指导,帮助研究深入化、科学化。
(三)、研究成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课题负责人要对科研成果全面负责,防止研究成果中有抄袭现象,必须坚持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引用句群、章节时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成员职责(一)课题组负责人职责1.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部署研究各阶段的研究任务,落实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一、引言课题研究是科研工作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科研人员获取新知识、新理论并推广应用的主要途径。
在科研过程中,科学家需要根据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来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进度和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二、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概念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需要,为科研活动中的人员、资金、设备和其他资源的使用提供明确管理规范和程序,确保科研活动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内容(一)研究目标和内容管理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是科研活动的核心,应明确研究目标及具体任务、内容和研究范围,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需求,并应当注重科研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二)研究方法和进度管理科研项目的研究方法应科学合理,研究进度应符合项目计划安排,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时效性。
(三)研究人员管理科研项目应合理组织科研团队,确保人员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利用和工作合理配比,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四)研究经费管理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应遵循合理、公正、透明的原则,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及绩效评价。
(五)研究成果管理科研项目的成果应依法承担知识产权保护,并注重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四、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一)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二)保障研究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规范制度有助于保障研究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三)提高研究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规范有助于提高研究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加强科研活动的规范管理和监督。
五、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明确管理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责任和权限,确保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强化科研项目的经费监管和绩效评价,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1.引言通过建立和实施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指导和规范课题研究工作,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重点探讨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以及管理制度的优势和影响。
2.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制度2.1 设立管理制度编写小组由学校或研究机构指派专门的小组负责编写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该小组应包括相关领域专家和研究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管理知识。
2.2 分析和梳理课题研究流程小组成员应对课题研究的整个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包括课题立项、研究方案设计、实施过程、成果评估等环节。
基于这些分析和梳理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2.3 制定管理制度内容管理制度应包括课题研究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如立项程序、文献综述要求、研究方案撰写规范等。
同时,还应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和权限,确保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
3.实施课题研究管理制度3.1 宣传和培训在管理制度制定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组织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让研究人员充分了解相关要求,提高他们的课题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
3.2 指导和监督建立课题研究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课题研究的执行情况。
该部门或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对课题研究的进展和结果进行评估,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4.管理制度的优势和影响4.1 提高研究质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规范研究人员的行为,提高研究质量。
通过对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规范,可以减少科研误差,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4.2 提高研究效率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使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得到更好的协调和配合。
研究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开展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提高研究效率。
4.3 加强团队合作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研究团队的有效合作。
通过规定团队成员的责任和权限,明确各自的工作分工,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总结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研究管理制度及责任分工

项目研究管理制度及责任分工1. 引言本文档旨在确立项目研究的管理制度,并明确各方的责任分工。
通过规范项目研究的流程和责任,提高项目研究的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能够成功实施。
2. 项目研究管理制度2.1 项目研究流程- 确定项目研究目标和范围- 制定详细的项目研究计划- 执行项目研究计划,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 定期评估项目研究进展,及时调整计划- 结束项目研究,撰写项目研究报告2.2 项目研究资源管理- 分配适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确保项目研究所需设备和工具的有效使用- 监控资源的使用情况,避免过度或浪费2.3 项目研究质量管理- 确保项目研究的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证- 采取措施纠正研究过程中的错误和偏差2.4 项目研究文档管理- 建立合适的文档管理系统,确保项目研究文档的存储和检索- 对项目研究文档进行归档和备份,以便长期保存和查阅3. 责任分工3.1 项目负责人- 负责项目研究的整体管理和组织- 确定项目研究的目标和计划- 监督项目研究的进展和质量- 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3.2 项目团队成员- 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安排,执行项目研究任务- 及时完成所负责的任务,并报告进展- 积极参与项目讨论和决策3.3 项目研究评估人员- 负责对项目研究进行评估和审核- 确保项目研究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 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4. 总结通过建立项目研究管理制度和明确责任分工,可以提高项目研究的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成功实施。
各方在执行项目研究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责任分工,确保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
课题研究组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组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科研工作的日益提升,课题研究组的管理也变得愈发重要,良好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组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课题研究组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课题研究组的管理需求和制度的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研究组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
二、课题研究组管理需求分析1. 项目规划和执行:课题研究组需要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包括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等,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执行。
2. 团队协作和沟通:课题研究组由多个成员组成,需要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和沟通渠道,以保证成员之间的有效协作和信息共享。
3. 资源管理和利用:课题研究组需要对研究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包括经费、设备和人力资源等,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最大化利用。
4. 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课题研究组需要对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包括知识产权的申请和成果的转化,以提升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力。
5. 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课题研究组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以激励成员积极参与研究工作并提高工作表现。
三、课题研究组管理制度设计1. 项目管理制度:建立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项目规划和执行,确保项目进度和成果达到预期目标,并定期进行项目评估和总结。
2. 团队协作机制:建立团队协作平台,包括在线沟通工具和共享文档系统,方便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文件共享。
3. 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资源管理委员会负责资源的申请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利用,并定期进行资源评估和调整。
4.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委员会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工作,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5. 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绩效评价委员会负责对成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建立奖惩制度,激励成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四、结论课题研究组管理制度是课题研究组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组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一、引言课题研究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和提高课题研究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应用,制定和执行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管理目标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课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全面落实科研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实现科研成果的最大化。
三、管理职责1. 课题负责人的管理职责:课题负责人是课题研究的核心,应全面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包括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组织研究团队、协调调研工作、推进研究进展等。
2. 院系(部门)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院系(部门)科研管理人员是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应负责审核、备案和监督课题的立项申请、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确保课题研究符合科学规范和管理要求。
3.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负责制定和修订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对课题评审、资金管理、中期检查、结题评价等进行监督和指导,营造科学研究的良好环境。
四、管理流程1. 课题立项:课题负责人根据科研方向和学校要求,提交课题的立项申请,包括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
科研管理人员审核、评审、决策并予以备案,确保立项符合学校科研规范。
2. 研究计划和调研:课题负责人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并组织团队进行相关调研工作。
调研结果应及时上报给科研管理人员备案,并在研究计划中进行调整。
3. 研究实施:课题负责人按照研究计划组织实施课题,确保所有环节按照科学方法和程序进行。
重要研究成果和数据应及时上报给科研管理人员备案。
4. 中期检查:科研管理人员对课题进行中期检查,评估课题的进展和成果。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5. 结题验收与评价:课题负责人提交课题的结题报告和研究成果,科研管理人员进行验收评价。
评价结果将用于考核课题负责人的科研能力和学校科研绩效。
五、管理支持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提供必要的管理支持,包括:1. 资金支持:为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持,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及责任分工
为使该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更有序、更严谨、更科学,保证课题从立项申报到具体实施,直至结题,都进一步规范化,做到有计划、高质量。
现制定课题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一、课题小组成员:课题负责人:徐自华
研究成员:张银耿、王志宏、冒婧馨、张明珠、宋春秀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要求
(一)课题组的管理
1.课题负责人必须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对每一个研究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部署,做到定时定人。
2.每次课题组活动要事先通知,有计划、有目的,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注意积累资料。
课题组人员因课题活动需要外出,需事先征得领导同意,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前题。
3.课题组成员不得无故缺席,确有特殊情况者需向课题组负责人请假。
事后主动向课题组负责人了解活动内容及工作要求。
4.课题组成员如因调离本单位、病假、工作性质变动等原因无法继续参与课题研究,校领导或课题组负责人有权选派合适人选来继续完成原有的研究项目或任务。
(二)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
1.每位参与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必须主动学习与该课题相关的理论
书籍及刊物,做好学习摘要工作,并及时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分享住处资源。
2.每位参与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必须以实事示是、一丝不苟地精神对数据要反复核对,确保无误,有错即改。
不得捏造数据,一经发现,取消参与研究的资格。
3.研究过程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反映,经课题研究组成员一起分析、商讨解决对策。
4.课题组负责人要定期、主动向领导汇报课题进展情况,按时上交研究进程和研究材料。
5.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可请校领导、或其他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指导,帮助研究深入化、科学化。
(三)、研究成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课题负责人要对科研成果全面负责,防止研究成果中有抄袭现象,必须坚持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引用句群、章节时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成员职责
(一)课题组负责人职责
1.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部署研究各阶段的研究任务,落实研究方案。
2.每次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记录,注重详实的资料积累。
3.根据研究步骤,如期递交阶段性研究报告及结题研究报告,接受论证指导与评价。
(二)课题组成员职责
1.明确各自在课题研究中的分工,完成负责人布置的研究任务,并与其他成员团结协助,资源共享。
2.主动汲取相关理论和信息,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边实践边反思,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并在实践中验证设想。
3.每学期撰写一篇课题论文,并积极向有影响力的刊物投稿。
4.认真参与每次课题组活动,不得无故缺席,确有特殊情况需向负责人请假,事后应主动了解活动内容及工作要求;如因调离、病假等原因无法继续研究,校领导或负责人有权选派合适人选完成原项目。
(三)课题组例会制度
为了更好地推动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课题组全体教师的力量,整体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建立课题组例会制度。
请课题全成员严格执行制度,认真履行职责。
1、例会内容
①有关课题的理论学习、培训
②总结前段工作,布置下段工作。
③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或课题进展情况交流分析。
④交流教学和研究方法,解决研究中的问题,撰写、交流反思笔记。
2、研究活动要求
①每周一次,课题负责人具体协调,确保例会时间和地点,严格考勤纪律,组织课题组成员按时参加课题组的学习、研讨活动和
会议。
②课题组成员汇报各自的工作进展情况,交流所收集和整理的资料,及时反馈研究实验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③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课题实践实施方案,并由课题组长布置下步具体的研究任务。
④注重会议的内容与质量,学习研讨都要作好记载,不能流于形式。
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学习研究课题小组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