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细胞培养方法(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即第一次培养,是指将培养物放置在体外生长环境中持续培养,中途不分割培养物的培养过程。
有几方面含义:●培养物一经接种到培养器皿(瓶)中就不在分割,任其生长繁殖;●原代培养中的“代”并非细胞的“代”数,因为培养过程中细胞经多次分裂已经产生多代子细胞;●原代培养过程中不分割培养物不等于不更换培养液,也不等于不更换培养器皿。
正常细胞培养的世代数有限,只有癌细胞和发生转化的细胞才能无限生长下去。
所谓转化即是指正常细胞在某种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突变而具有癌性的细胞。
目前世界上许多实验室所广泛传用的HeLa细胞系就是1951年从一位名叫Henrietta Lacks的妇女身上取下的宫颈癌细胞培养而成。
此细胞系一直延用至今。
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不易传下去了,细胞的生长就会出现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
但是有极少数的细胞能够度过“危机”而继续传下去,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能够传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株。
细胞株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在培养过程中其特征始终保持。
当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又会出现“危机”,不能再传下去。
但是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原代培养是建立各种细胞系(株)必经的阶段,其是否成功与组织污染与否、供体年龄、培养技术和方法、适宜培养基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由于原代培养的细胞转化性极小,对病毒敏感性好,因此适应制备疫苗等生物制品;但也存在有潜在外源因子、不能事先检查标本、且受供体年龄健康状况的影响而导致批间差异大等缺陷。
目前常用的原代细胞培养有鸡胚成纤维细胞及猪肾、猴肾、地鼠肾等原代细胞。
原代培养的基本过程包括取材、培养材料的制备、接种、加培养液、置培养条件下培养等步骤,在所有的操作过程中,都必须保持培养物及生长环境的无菌。
多数情况下,分散的细胞若属于贴壁依赖型细胞,就能黏附、铺展于培养器皿和载体表面生长而形成细胞单层,这种培养方式称为单层细胞培养(monolayer culture),又叫贴壁培养(adherent culture)。
传代培养和原代培养的概念辨析

传代培养和原代培养的概念辨析1.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概念从机体上获取的组织,通过酶或机械方法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行培养,在首次传代前的培养一般称为原代培养。
原代培养的最大优点是:组织细胞刚脱离机体,生物性状尚未发生较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体内的状态。
原代培养的细胞在生长、繁殖一定时间后,由于空间不足或细胞密度过大导致营养枯竭,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因此需要进行扩大培养,即传代或称为传代培养,也就是将细胞按1:2~1:4的比例传代。
但严格说来,不论在进行传代时稀释与否,将细胞从一个培养瓶转移到另一个培养瓶即称为传代培养。
传代代数与细胞的世代(增殖代数)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在细胞培养时,所说的“第10代细胞”,仅指该细胞已经传代10次;细胞传一代后,一般能倍增3~6次,经过三个阶段,即潜伏期、指数生长期和平台期。
当细胞达到平台期时,就需要进行传代培养,否则细胞会中毒,发生形态改变,甚至死亡。
2.关于传代培养在进行传代时,如果是悬浮细胞,只需简单稀释即可,若需完全更换培养液只需低速离心沉淀,再悬浮于合适的培养液中即可。
一般细胞每毫升接种数量为5?104~8?105个,传代密度太低,细胞容易死亡,表现出细胞在达到增长前有较长的滞留期。
在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会由于pH下降而呈现黄色,表明细胞已经达到最大密度需要换液或进行传代培养。
如果是单层贴壁的细胞,等长满培养瓶表面,即可进行传代,多数细胞需用胰蛋白酶处理将细胞从生长物表面分离下来,以促进传代培养。
3.细胞系和细胞株细胞系和细胞株,两者曾一度混用,导致有些文献中概念不清。
下面所指的概念是现在国内外比较通用的,也是绝大多数研究者接受的观点。
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即称为细胞系(Cell Line),因此细胞系可泛指一般可能传代的细胞。
其中能够连续传代的细胞叫做连续细胞系或无限细胞系,不能连续培养的称为有限细胞系。
大多数二倍体细胞为有限细胞系。
通过选择法或克隆形成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物的培养物称为细胞株(Cell Strain),也就是说,细胞株是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
细胞培养方法与步骤

细胞培养方法与步骤细胞培养是指将细胞从一个生物体中取出并在实验室中培养繁殖的过程。
细胞培养可用于各种实验研究,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物筛选等。
细胞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常见的细胞培养方法及其步骤。
一、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原代细胞培养是指将从组织或器官中分离的细胞直接进行培养。
原代细胞培养是建立细胞株的重要步骤,一般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
步骤:1.组织分离:从动物或人体中取得组织,如肝脏、心脏等,并用生理盐水或细胞培养基洗刷组织的表面。
2.细胞分离:将组织切割成小块,并用胰蛋白酶或胰酶进行消化,使细胞分散。
3.细胞收集:用细胞培养基冲洗消化后的组织碎片,将细胞收集到离心管中。
4.离心: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出细胞沉淀。
5.细胞培养:将细胞沉淀重新悬浮在细胞培养基中,然后转移到培养皿中进行培养。
二、细胞株培养方法细胞株培养是指将原代细胞培养到一定数目并进行传代培养的过程。
步骤:1.细胞传代:细胞达到一定密度后,用胰蛋白酶或胰酶等对细胞进行消化,将细胞分离。
2.细胞计数:用显微镜和细胞计数板对细胞进行计数,得到细胞浓度。
3.细胞培养:将分散的细胞与新鲜的培养基混合,然后转移到培养皿中进行培养。
4.细胞增殖:培养皿中的细胞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可以看到细胞开始增殖,形成细胞集落。
5.细胞传代:当细胞集落接近充满培养皿时,需进行细胞传代,即将细胞分散到新的培养皿中。
6.细胞冻存:当细胞达到所需数量后,可以进行细胞冻存,以备之后的使用。
三、细胞培养技术要点1.无菌操作:细胞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细菌或真菌的污染。
操作前需做好洗手消毒,使用无菌操作台,并加入适量的抗生素或抗菌剂到培养基中。
2.培养液选择:根据不同细胞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和生长因子,以提供细胞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3.培养条件控制: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因素对细胞生长有重要影响,需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节。
4.细胞检测: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和检测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细胞浓度等指标,以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状态。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原代培养原理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仪器、材料及试剂仪器:培养箱(调整至37℃),培养瓶、青霉素瓶、小玻璃漏斗、平皿、吸管、移液管、纱布、手术器械、血球计数板、离心机、水浴箱(37℃)材料:动物组织块试剂:1640培养基(含20%小牛血清),0.25%胰酶,Hank′s液,碘酒原代消化培养法1. 准备:取各种已消毒的培养用品置于净化台面,紫外线消毒20分钟。
开始工作前先洗手、75%酒精擦拭手至肘部。
2. 布局:点燃酒精灯,安装吸管帽。
3. 处理组织:把组织块置于烧杯中,用Hanks液漂洗2~3次,去除血污;如怀疑组织可能污染,可先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30~60分钟。
4. 剪切: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2~3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
加入比组织块总量多30~50倍的胰蛋白酶液,然后一并倒入三角烧瓶中,结扎瓶口或塞以胶塞。
5. 消化:或用恒温水浴,或置于37℃温箱消化均可,消化中每隔20分钟应摇动一次,如用电磁恒温搅拌器消化更好。
消化时间依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的硬度而定。
6. 分离:在消化过程中见消化液发混浊时,可用吸管吸出少许消化液在镜下观察,如组织已分散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立即终止消化,随即通过适宜不锈钢筛,滤掉尚未充分消化开的组织块。
低速(500~1000转/分)离心消化液5分钟,吸出上清,加入适量含有血清的培养液。
7. 计数:用计数板计数,如细胞悬液细胞密度过大,再补加培养液调整后,分装入培养瓶中。
对大多数细胞来说,pH要求在7.2~7.4范围,培养液呈微红色,如颜色偏黄,说明液体变酸,可用NaHCO3调整。
8. 培养:置于36.5℃温箱培养,如用CO2温箱培养,瓶口需用纱布棉塞或螺旋帽堵塞,纱布塞易生霉菌,每次换液时需要换新塞。
原代组织块培养法1. 剪切:把组织小块置于小烧杯或青霉素小瓶中,用Hanks液漂洗二三次以去掉表面血污,吸静Hanks液,用眼科剪反复剪切1mm3块为止。
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冻存和复苏

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冻存和复苏细胞培养是指将生物体内分离出的细胞种植在培养基中,供其生长和繁殖的实验过程。
细胞培养已成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
在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术语有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冻存和复苏。
原代培养原代培养是将从组织中分离出的细胞直接进行培养,即首次培养。
通常将组织切割成小段或分散成单细胞悬液,加入培养基中,使其中的细胞粘附在培养基表面上生长。
原代培养中所得细胞经常受到组织来源、细胞类型和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表现出较高的细胞异质性。
传代培养传代培养是将进行了原代培养的细胞进行维持和扩增的过程。
在细胞生长到足够数量时,将细胞分散到更大容量的培养器中,以继续扩增细胞数量。
传代培养次数过多时可能导致细胞老化并失去功能。
在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周期性检测细胞的形态、生长状态和细胞数目;•保持细胞复合度和细胞同型性。
冻存为了保存细胞株,通常会将细胞用特殊培养基和添加剂冻存。
冻存过程中,细胞首先保护在保护剂中,然后在液氮的温度下迅速冷冻,以避免细胞深受冰晶形成的伤害。
冻存后的细胞可保存数年,并可进行后续的实验研究。
## 复苏冻存后,需要将细胞复苏。
推荐以下步骤:•用生长培养基预热,将细胞移植到生长培养基中,尽量使样品在细胞数目、时间和温度上保持一致;•在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控制CO2浓度(通常为5%)和口袋气体混合在空气中的湿度;•更换完整的生长培养基,加入所需的辅助剂,如血清或其它所需的生长因子。
如上所述,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
正确地进行细胞培养和细胞处理很重要,因为不同的操作条件将影响最终培养出的细胞的数量和质量。
在实验中进行细胞培养和处理时,应该遵守正式的安全和操作规程。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原代培养原理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仪器、材料及试剂仪器:培养箱(调整至37℃),培养瓶、青霉素瓶、小玻璃漏斗、平皿、吸管、移液管、纱布、手术器械、血球计数板、离心机、水浴箱(37℃)材料:动物组织块试剂:1640培养基(含20%小牛血清),0.25%胰酶,Hank′s液,碘酒原代消化培养法1. 准备:取各种已消毒的培养用品置于净化台面,紫外线消毒20分钟。
开始工作前先洗手、75%酒精擦拭手至肘部。
2. 布局:点燃酒精灯,安装吸管帽。
3. 处理组织:把组织块置于烧杯中,用Hanks液漂洗2~3次,去除血污;如怀疑组织可能污染,可先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30~60分钟。
4. 剪切: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2~3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
加入比组织块总量多30~50倍的胰蛋白酶液,然后一并倒入三角烧瓶中,结扎瓶口或塞以胶塞。
5. 消化:或用恒温水浴,或置于37℃温箱消化均可,消化中每隔20分钟应摇动一次,如用电磁恒温搅拌器消化更好。
消化时间依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的硬度而定。
6. 分离:在消化过程中见消化液发混浊时,可用吸管吸出少许消化液在镜下观察,如组织已分散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立即终止消化,随即通过适宜不锈钢筛,滤掉尚未充分消化开的组织块。
低速(500~1000转/分)离心消化液5分钟,吸出上清,加入适量含有血清的培养液。
7. 计数:用计数板计数,如细胞悬液细胞密度过大,再补加培养液调整后,分装入培养瓶中。
对大多数细胞来说,pH 要求在7.2~7.4范围,培养液呈微红色,如颜色偏黄,说明液体变酸,可用NaHCO3调整。
8. 培养:置于36.5℃温箱培养,如用CO2温箱培养,瓶口需用纱布棉塞或螺旋帽堵塞,纱布塞易生霉菌,每次换液时需要换新塞。
原代组织块培养法1. 剪切:把组织小块置于小烧杯或青霉素小瓶中,用Hanks液漂洗二三次以去掉表面血污,吸静Hanks液,用眼科剪反复剪切1mm3块为止。
细胞培养-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鼠胎组织细胞原代培养
换液:
全量换液和半量换液
换液时机的选择:
培养液pH值:细胞生长旺盛,代谢产生酸性物质积累增多, pH值下降,营养液酸化变黄,。 细胞状态
细胞换液
细胞传代
细胞传代方法
根据细胞生长的恃点,传代方法有3种。 1.悬浮生长细胞传代 离心法传代:离心(1000转/分)去上清,沉淀物加新培养液后再混匀传代。 直接传代法:悬浮细胞沉淀在瓶壁时,将上清培养液去除1/2一2/3,然后用吸管直接吹打形成细胞悬液再传代。 2 半悬浮生长细胞传代(Hela细胞) 此类细胞部分呈现贴壁生长现象,但贴壁不牢,可用直接吹打法使细胞从瓶壁脱落下来,进行传代。 3贴壁生长细胞传代 采用酶消化法传代。常用的消化液有0.25%的胰蛋白酶液。
红色表示中性pH 黄色代表酸性pH 紫色表示碱性pH
在一些特殊培养液中不含酚红
酚红
水:新鲜配置的三蒸水或去离子水 平衡盐溶液:无Ca2+、Mg2+的缓冲液 PBS:NaCl 8.0 g KCl 0.2 g Na2HPO4.H2O 1.56 g KH2PO4 0.20 加水至1000 ml
01
细胞原代培养
02
细胞换液与传代
03
细胞冻存与复苏
三、细胞培养基本技术
取材:用颈椎脱位法使孕鼠迅速死亡。把整个孕鼠浸入盛有75%乙醇的烧杯中数秒钟消毒,取出后放在大平皿中携入超净台。用消过毒的剪刀在躯干中部环行剪开皮肤,剖腹取出子宫置于无菌平皿中。用消过毒的剪刀剪开子宫,取出鼠胎,剪去头、爪,以平衡盐溶液洗去血污
01
碳酸氢钠 2.0 g
02
03
加三蒸水 至 1000ml, 过滤除菌。
04
调节pH值至7.2
细胞培养操作指南

细胞培养操作指南1,原代细胞培养原代培养需要严格要求:(1)取材时需要去除脂肪和坏死的组织(2)为减少对组织的损伤,需用锋利的器具(3)适度离心以去除用于解离的酶(4)由于原代培养组织细胞的存活率很低,故用于原代培养的细胞的密度应高于正常的传代培养的细胞密度。
(5)营养丰富的培养基比单一的培养基更可取,如果要添加血清,胎牛血清比牛马的血清更好。
(6)对于取材部位易于感染(如皮肤)应先用70%乙醇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切除组织,尽快转移入BSS或培养基中。
不要再培养室取材,因为动物可引入微生物污染。
若必须推迟,可保存在4℃,72h。
1. 剪切组织先将所取得的组织,用D-Hanks或Hanks液清洗,以去除表面血污,并用手术镊去除粘附的结缔组织等非培养所需组织。
再次清洗后,用手术剪将组织剪成若干小块,移入青霉素小瓶或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缓冲液,用弯头眼科剪,反复剪切组织,直到组织成糊状,约1mm3大小。
静置片刻后,用吸管吸去上层液体,加入适当的缓冲液再清洗一次。
2. 消化分离消化分离的目的是将细小的组织块消化分离成细胞团或分散的单个细胞,以利于进一步的培养,常用的消化酶有胰蛋白酶和胶原酶。
3. 培养细胞悬液用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用培养液将细胞数调整为2~5×105 cells/m1,或实验所需密度。
分装于培养瓶中,使细胞悬液的量以覆盖后略高于培养瓶底部为宜。
置CO2培养箱内,5%CO2,37℃静置培养。
一般3~5d,原代培养细胞可以粘附于瓶壁,并伸展开始生长,可补加原培养液量1/2的新培养液,继续培养2~3 d后换液,一般7~14 d可以长满瓶壁,进行传代。
注意事项:1. 无菌操作细菌或霉菌污染是培养失败的常见原因,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无菌操作观念,以预防为主,一旦污染,一般是很难消除。
2. 培养液所用的培养液必须满足细胞生存和生长的必要条件。
由于细胞来源的动物种类、组织类型不同,对培养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必要时可用预实验的方法选择适当的培养液。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中的培养方法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中的培养方法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动物细胞的培养,听起来可能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就像种花一样,只是“花”是细胞,养护的方法也有讲究。
说白了,细胞也有自己的“家”,咱们得给它们创造个舒适的环境,让它们在里面嗨起来!接下来,我就带你走进这个充满神奇和乐趣的细胞世界。
2. 原代培养2.1 什么是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简单来说,就是从活体动物身上直接提取细胞,然后把它们放在培养皿里,就像把新鲜的花插进水里一样。
你知道吗,这些细胞就像刚从大自然里来的小家伙,特别活泼,适应能力强。
不过,这可不是随便就能搞定的,得有点技术活。
2.2 原代培养的方法首先,咱得准备好一切工具,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能马虎。
咱们要用到无菌技术,确保培养环境干净得像新洗的碗,不然细胞们就会遭殃。
提取细胞时,通常会用胰酶把它们从组织中“松开”,就像剥开一个大榴莲,里边的果肉才好吃嘛。
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到培养基里。
培养基就像细胞的“快餐”,里面有细胞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
要记得,细胞也要“吃好”,才能长得壮壮的,不然就不成气候了。
培养的环境也不能小看,温度、pH值、二氧化碳浓度都得保持稳定。
咱们得把细胞放在适合的温度下,就像给它们开个温暖的“家庭聚会”。
如果环境不合适,细胞就会抗议,甚至罢工!3. 传代培养3.1 什么是传代培养?说到传代培养,那就是把原代培养中的细胞继续繁殖,让它们“生儿育女”。
这就像一个大家庭,越来越壮大,热闹得不得了。
传代培养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细胞,方便后续的实验和研究。
3.2 传代培养的方法传代培养的关键在于及时分离细胞,咱不能让细胞们挤在一起,这样容易“打架”。
通常,当细胞长满培养皿后,就需要把它们分离开。
这个过程又得用到胰酶,跟原代培养一样,轻轻松松把它们从皿里“请”出来。
接下来,咱们需要把细胞分到新的培养皿里,再给它们加上新鲜的培养基,确保它们能继续健康成长。
注意,细胞们需要一点时间适应新环境,就像搬家后要习惯新居的味道一样。
原代和传代细胞的培养和维持

原代和传代细胞的培养和维持一、原代细胞的培养与维持1、静置贴壁细胞(包括半贴壁细胞的培养)凡经消化液处理实体组织来源的细胞要通过充分漂洗,以尽量除去消化液的毒性,细胞接种时浓度要稍大一些,至少为5×108细胞/L,培养基可用Eagle(MEM)或DNEM培养,小牛血清浓度为10%~80%.在起始的2天中尽量减少振荡,以防止刚贴壁的细胞发生脱落,漂浮。
贴壁细胞长成网状或基本单层时,由于营养缺乏,代谢产物增多,pH变酸,不适宜细胞生长,此时细胞还未长成单层,未达到饱和密度,仍需继续培养,因此,需采取换液方式来更新营养成分以满足细胞继续生长繁殖的需要。
其换液方法比较简单,即弃去旧液,加入与原培养液相同的等量完全培养基。
2、悬浮细胞的培养凡来自外周血、胸腹水、脾脏、淋巴结、骨髓的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以及白血病细胞,在原代培养时要尽量去除红细胞.若要将淋巴细胞及白血病细胞进行长期培养,淋巴细胞中要加入生长因子,白血病细胞中要加入少量的原患者血清,以利细胞生长,待细胞开始增殖甚至结成小团块,培养基中pH变酸,说明细胞生长繁殖良好,一般每隔3天需半量换液一次(换液时尽量使细胞不丢失),待细胞增殖加快,浓度明显增加,pH发生明显变化时,此时可考虑传代。
悬浮细胞在未达到饱和密度时,但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并不能维持细胞的营养需求时,只能采用半量换液的方式.二、原代细胞培养的首次传代 (Subculture)这种使原代细胞经分散接种的过程称之为传代。
每进行一次分离再培养称之为传一代,传至5~10代以内的细胞通常称为次代培养细胞,传至10~20代以上的细胞,通常确定为传代细胞(或称传代细胞系)。
传代细胞系的建立,关键是初代培养的首次传代。
应注意如下几点:(1)细胞生长密度不高时,或未能达到覆盖整个瓶底时不能急于传代。
(2)原代培养的贴壁细胞多为混杂细胞,形态各异,往往是上皮样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并存,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时要掌握好消化时间,因成纤维细胞易于脱壁,上皮细胞不易脱壁,因此,可根据需要选用适当的消化时间及时中止消化。
细胞的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细胞的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原代培养通过组织块直接长出单层细胞或用酶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培养,在首次传代前的培养可认为是原代培养。
原代培养最大的优点是,组织和细胞刚刚离体,生物性状尚未发生很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体内状态。
特别是在细胞培养会合时,原代培养的某些特殊功能表达尤为强烈。
在这样的培养阶段能更好地显示与亲体组织紧密结合的形态学特征。
在供体来源充分、生物学条件稳定的情况下,采用原代培养做各种实验,如药物测试、细胞分化等,效果很好。
但应注意,原代培养组织是由多种细胞成分组成的,比较复杂。
即使全为同一类型的细胞,如上皮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也仍具有异质性,在分析细胞生物学特性时比较困难。
其次,由于供体的个体差异及其他一些原因,细胞群生长效果有时也不一致。
原代培养也是建立各种细胞系(株)必经的阶段。
假如原代培养能够维持几小时甚至更长,即可进行进一步筛选。
有的细胞具有继续增殖能力,有的细胞类型只是存活而不增殖,而另外一些细胞只是在特殊条件下应用而不存活,因而细胞类型的分布将会改变。
在单层培养的情况下,瓶底全部铺满细胞,达到会合以后,对密度有依赖性的细胞则逐渐减少生长,而失去密度依赖敏感性的细胞则生长增加,天然或自发转化的细胞则过度生长。
借助于频繁传代,保持细胞低密度生长,有利于保存细胞的正常表型(如小鼠成纤维细胞)。
而自发转化则倾向于高细胞密度的过度生长。
细胞密度过大,培养基消耗将尽,细胞代谢产物积聚过度,细胞增殖变慢,应进行传代培养。
传代培养原代培养形成的单层细胞汇合以后,需要进行分离培养,否则细胞会因生成空间不足或由于细胞密度过大引起营养枯竭,都将影响细胞的生长,这一程序常称为传代或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在首次传代时即为细胞系,能连续培养下去的为连续细胞系;不能连续培养的为有限细胞系。
通常,传代培养是指扩大培养,也就是将一份细胞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进行培养等。
但严格说来,不论稀释与否,将细胞从一个培养瓶转移或移植到另一个培养瓶即称为传代或传代培养。
细胞培养基本方法(复苏、换液、传代、冻存)

4
换液
1.把细胞培养瓶从培养箱中拿出, 拧紧盖子; 2.观察瓶内培养基的颜色, 是否浑浊等;
放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 3. 放入超净工作台内,点燃酒精灯,拿培养瓶
口在酒精灯火焰上转两圈以上,至少三秒. 4. 取下盖子,烧瓶口;倒掉培养基,烧瓶口; 5. 拿出PBS液瓶子,烧瓶口和镊子;用镊子将
注意:
1.打开培养箱时尽量不要说话; 2.步骤9中培养瓶放入培养箱时,应把盖子拧开少许。
6
传代
1.把细胞培养瓶从培养箱中拿出,拧紧盖子; 2.观察瓶内培养基的颜色,是否浑浊等;放在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 3.放入超净工作台内,点燃酒精灯,拿培养瓶
口在酒精灯火焰上转两圈以上,至少三秒。 4.取下盖子,烧瓶口;倒掉培养基,烧瓶口; 5.拿出PBS瓶子,烧瓶口和镊子;用镊子将塞
10
6. 用吸管吸取3ml的PBS,打入培养瓶内。烧培养 瓶口,来回晃动PBS100次后到掉PBS。重复此 操作一次。
7. 拿出胰酶瓶子,烧瓶口和镊子;用镊子将塞子 取出,烧瓶口(至少10圈)。
8. 用吸管吸取1ml的胰酶,打入培养瓶内,烧培养 瓶口和盖子,盖上盖子;
9. 拿出工作台外,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然 后用酒精棉球擦瓶口及瓶身,放入培养箱内;5 分钟后取出;
14.用吸管将细胞悬液移至5ml离心管中,盖上盖 子,在离心机内离心,1500转/分钟,时间为15 分钟。
15.离心结束后,拿至工作台内,烧离心管口。去掉 塞子,烧管口。
12
16.弃上清液,加冻存液2ml 吹打,使细胞均匀混在 冻存液中,再加3ml冻存液,用吸管吸出打入多 个冻存管中,每管1.5ml。
细胞培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细胞培养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细胞培养是将动物某一器官、组织如肝脏、肺、肾脏等取出,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在人工条件下,使之存活、生长和增殖的技术。
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第一次培养,将培养物放置在体外生长环境中持续培养,中途不分割培养物,不更换培养物的生长器皿的培养过程。
传代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培养物分裂生长,长满培养空间,细胞之间相互接触而发生接触抑制,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培养物分割成小的部分,重新接种到另外的培养器皿中,再进行培养一、原代培养的方法:1、取材对于水产动物,取材的方法为:无脊椎动物取材用消毒海水或淡水暂养24小时;用酒精棉消毒体表;解剖需培养的组织和器官,放到消毒液中处理一段时间;取出,用灭菌BSS清洗3次鱼的取材用酒精棉消毒体表;打开腹腔(注意不能碰破肠道);体表组织,处理方法同无脊椎动物。
原代培养过程技术路线图:①准备工作:实验台面用紫外灯照、70%酒精棉球擦;所用各种器械、培养液无菌;操作者用新洁尔灭和酒精擦手,穿衣、戴帽、口罩;实验动物体表用酒精消毒或放入无菌海水中。
②取材:在无菌条件下取出需要培养的器官或组织;如果是有菌的器官或组织需进行灭菌处理;取材要准确③培养材料的制备:欲培养的器官或组织洗去血污,剔掉多余成分。
剪成1mm3大小,用于外置块培养。
用胰蛋白酶消化,终止消化后,机械法吹打组织块,筛网过滤,过滤液离心1000rpm,10min,用培养液悬浮细胞,计数细胞密度,用于细胞培养。
④接种:外植块:用吸管将小的组织块均等地在培养瓶底排列好;反过培养瓶加入培养基,或5-6h后再加培养基;放入CO2培养箱培养;2-3d更换培养液或颜色变黄时更换;记录、每2-3d观察。
结果:1-3d,细胞从外植块中迁移出来分离细胞:将已分散的细胞悬液加到培养瓶或培养板中,并加少量培养液,细胞浓度为105-106个/ml。
不能少于5000个。
24h后加足培养液(防漂浮)。
细胞培养---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一. 细胞培养基本概念 二. 细胞培养基本要求 三. 细胞培养基本技术
细胞培养定义
定义:
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将细胞从机体中取出,在人工条件下使其 生存、生长、繁殖和传代,进行细胞生命过程、细胞癌变、细胞工程 等问题的研究。
优点:
1.活细胞:同时、大量、均一性、重复性; 2.可控制: 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可调控; 3.研究方法多样:倒置、荧光、电子、激光共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
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
纯水仪
酶标仪
微孔板震荡器
培养器皿
Culture flask
Culture Plate
常用玻璃器皿清洗
浸泡(自来水)、刷洗(洗衣粉)、酸泡(24小时)、 流水冲洗、蒸溜水浸泡和冲洗、50℃烘干
清洁液的配制
细胞培养基
干粉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干粉培养基需使用者自己配制并灭 菌,其优点是价格便宜。缺点是配 制过程繁琐,质量不易控制
对数生长期:
细胞数随间变化成倍增长,活力最佳,最适合进行实验研究。
停止期(平台期):
细胞长满瓶壁后,细胞虽有活力但不再分裂 机制:接触抑制、密度依赖性
二、细胞培养基本要求
常用仪器设备 培养器皿 培养基 血清 其他细胞培养试剂
培养细胞生长的条件
1 细胞的营养需要
原代培养与细胞系
原代培养
(primary culture) 从动物机体取出的进 行培养的细胞群。生 长缓慢,繁殖一定的 代数后(一般10代以 内)停止生长。
细胞株
(cell strain) 从原代培养细 胞群中筛选出 的具有特定性 质或标志的细 胞群,能够繁 殖50代左右, 在培养过程中 其特征始终保 持。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原代培养原理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仪器、材料及试剂仪器:培养箱(调整至37℃),培养瓶、青霉素瓶、小玻璃漏斗、平皿、吸管、移液管、纱布、手术器械、血球计数板、离心机、水浴箱(37℃)材料:动物组织块试剂:1640培养基(含20%小牛血清),0.25%胰酶,Hank′s液,碘酒初代消化培养法1. 准备:取各种已消毒的培养用品置于净化台面,紫外线消毒20分钟。
开始工作前先洗手、75%酒精擦拭手至肘部。
2. 布局:点燃酒精灯,安装吸管帽。
3. 处理组织:把组织块置于烧杯中,用Hanks液漂洗2~3次,去除血污;如怀疑组织可能污染,可先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30~60分钟。
4. 剪切: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2~3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
加入比组织块总量多30~50倍的胰蛋白酶液,然后一并倒入三角烧瓶中,结扎瓶口或塞以胶塞。
5. 消化:或用恒温水浴,或置于37℃温箱消化均可,消化中每隔20分钟应摇动一次,如用电磁恒温搅拌器消化更好。
消化时间依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的硬度而定。
6. 分离:在消化过程中见消化液发混浊时,可用吸管吸出少许消化液在镜下观察,如组织已分散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立即终止消化,随即通过适宜不锈钢筛,滤掉尚未充分消化开的组织块。
低速(500~1000转/分)离心消化液5分钟,吸出上清,加入适量含有血清的培养液。
7. 计数:用计数板计数,如细胞悬液细胞密度过大,再补加培养液调整后,分装入培养瓶中。
对大多数细胞来说,pH要求在7.2~7.4范围,培养液呈微红色,如颜色偏黄,说明液体变酸,可用NaHCO3调整。
8. 培养:置于36.5℃温箱培养,如用CO2温箱培养,瓶口需用纱布棉塞或螺旋帽堵塞,纱布塞易生霉菌,每次换液时需要换新塞。
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实验五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1. 实验目的初步掌握哺乳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
2. 实验指导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从机体中将细胞取出后,在模拟生物体内生理条件下使其在体外生存、生长、繁殖和传代,进行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的方法。
进行细胞生物学、细胞癌变、细胞工程等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细胞工程等领域,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技术。
细胞培养一般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所谓原代培养,是指由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进行的首次培养,也叫初代培养。
原代培养离体时间短,遗传性状和体内细胞相似,适于做细胞形态、功能和分化等研究。
一般动物和人的所有组织都可以用于培养,但幼体组织和细胞(如胚胎组织、幼仔的脏器等)更容易进行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则是为了使体外培养的原代细胞或细胞株在体外持续生长、繁殖。
细胞持续生长繁殖就必须传代,并由此获得稳定的细胞株或得到大量的同种细胞。
培养的贴壁细胞形成单层汇合后,由于密度过大、生存空间不足而引起营养枯竭。
将培养的细胞分散,从容器中取出,以1:2或1:3以上的比例转移到另外的容器中继续进行培养,即为传代培养。
要使细胞在离体情况下生长繁殖,培养条件必须尽可能接近体内,除营养物质外,温度、PH值、生长因子等也至关重要。
此外,还应避免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污染,重金属离子及有毒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的影响。
贴壁细胞通过质膜表面的粘着蛋白贴附于培养瓶表面。
加入消化液可使粘着蛋白部分水解,从而使培养的细胞游离。
但消化时间不可过长,否则可能导致细胞解体死亡。
常用的消化液为胰蛋白酶和EDTA。
二者可分别使用,也可共同使用。
钙离子是二者的抑制剂,故实验中消化结束时,加入含有钙离子的全培养液,即可终止消化。
细胞的一代是指细胞从接种到分离再培养的一段时间,与细胞世代或倍增不同,在一代中细胞倍增3~6次。
细胞传代后一般经过三个阶段:游离期、指数生长期和停止期。
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冻存和复苏

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冻存和复苏1实验原理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直接从体内获取的组织细胞进行首次培养为原代培养;当原代培养的细胞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则需要做再培养,即将培养的细胞分散后,从一个容器以1:2或其他比率转移到另一个或几个容器中扩大培养,为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累积次数就是细胞的代数。
细胞冻存及复苏的基本原则是慢冻快融,实验证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细胞活力。
目前细胞冻存多采用甘油或DMSO作保护剂,这两种物质能提高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加上缓慢冷冻可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细胞外,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减少由于冰晶形成造成的细胞损伤。
复苏细胞应采用快速融化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细胞外结晶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融化,避免由于缓慢融化使水分渗入细胞内形成胞内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伤。
2实验方法一:材料小鼠,生理盐水,100ml灭菌烧杯,15ml离心管,培养皿,滴管,无菌镊子、剪刀,筛网,泡沫板,大头针,酒精灯,培养瓶,培养液,PBS,0.25%胰酶,超净工作台、二氧化碳培养箱、倒置显微镜,显微镜,计数板,离心机,恒温水浴箱,冰箱(4℃、-20℃、-70℃),液氮罐,冻存管,冻存液,废液缸等。
二:方法(1)原代培养:1.取出小鼠后沥干酒精,放入超净台内,固定在泡沫板上。
2.用镊子提起皮肤,用解剖剪剪开皮肤一个横切口,将皮肤向上撕开,然后剪开肌肉等,暴露出腹腔,在左侧找到脾脏,用弯头眼科镊取出脾脏,置于无菌培养皿中。
3.用生理盐水将取出的脾脏清洗多次,并剔除多余无用的组织。
4.将筛网置于平皿中,脾脏置于筛网上,用弯头镊镊住,轻轻在筛网上进行碾磨,同时不停滴加不含血清的培养液冲洗。
5.将碾磨好的细胞悬液吸入至离心管中,离心(1000rpm,5min),吸去上清(去除血液等)。
6.加入10ml培养液,吹打混匀,取样计数。
7.将稀释好的细胞悬液分装于培养瓶中,轻轻摇晃混匀,在培养瓶上。
面做好标志,注明细胞、组别及日期。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1.组织获得:收集组织样本,并用无菌技术分离细胞。
组织样本可以通过活体组织采样、细胞培养物或冻存细胞获得。
2.细胞分离:使用酶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解为单个细胞。
酶消化可以使用胰蛋白酶、胶原酶等,机械方法可以使用刮刀或组织切割器。
3.细胞培养:将细胞转移到含有适当营养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培养基中。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DMEM、RPMI-1640、MEM等。
4.培养条件:细胞应保持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包括温度、湿度、CO2和O2浓度以及pH值等。
传代培养的方法:1.剥离细胞:轻轻地将细胞从培养底物上剥离。
可以使用胰蛋白酶或EDTA来辅助细胞剥离。
2.细胞计数:使用显微镜和细胞计数板,计算细胞的数量。
3.细胞传代:将细胞转移到新的培养底物中。
选择适当的培养底物和培养条件,以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增殖。
4.细胞恢复:细胞传代后,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和适应新的培养条件。
在这段时间内,细胞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生长停滞或损伤。
注意事项:1.无菌操作: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必须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胞污染和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
2.培养基配方:不同类型的细胞对培养基中的成分和细胞因子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必须使用适当的培养基。
3.培养条件控制:细胞对培养条件非常敏感,包括温度、CO2浓度、湿度等。
必须确保这些条件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4.细胞密度控制:细胞密度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有重要影响。
过高的细胞密度可能导致细胞死亡,而过低的细胞密度可能导致细胞转分化。
5.传代次数限制:细胞在传代培养中会出现累积的突变和基因改变,因此应限制传代的次数,以确保细胞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6.细胞检测和验证:在进行细胞传代培养之前和之后,应对细胞进行检测和验证,以确保细胞的纯度和正常生长。
细胞培养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细致的操作和严格的条件控制,以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稳定性。
遵循适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将有助于提高细胞培养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理解

一、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1、原代培养定义: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化学试剂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注意:人体是复杂的,一般从器官取出的组织都是很多类型细胞混合组成的(规范的说是多克隆,定义见下一条),也就是有很多种类型的细胞,基本上是不可能提取出来一种类型的细胞(单克隆)的,那个概率太小了。
TIPS:克隆在细胞培养中的定义:是原代培养开始时,揪出来的那一坨组织中的细胞类型数,有一种类型就是单克隆,两种类型就是两个克隆,很多类型就是多克隆(比如你肌肉组织,里面不但有肌肉细胞还有神经细胞,于是就是双克隆)2、传代培养定义:细胞在培养瓶长成致密单层后,已基本上饱和,为使细胞能继续生长,同时也将细胞数量扩大,就必须进行传代(再培养)。
传代培养也是一种将细胞种保存下去的方法。
同时也是利用培养细胞进行各种实验的必经过程。
贴壁细胞需经消化后才能分瓶。
记住:神经细胞等终末分化细胞是没有传代培养的,因为它们无法复制注意:十代之前为原代,十代之后为传代的说法是完全可以的,但这是一个经验规律(一般细胞培养十代长满培养基),不具有普适性,但做题的时候用的基本上都是这个,不要杠精,特殊说明除外。
TIPS:癌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它不具有贴壁生长特性,还不具有接触抑制作用,所以临床上常说癌细胞具有扩散性细胞系:直译就是细胞的集合,实际意义是进行传代培养后(这是前提!!!),对原代培养所使用的那一坨组织的称呼。
二、分离:酶消化分离法酶消化分离法常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1、胰蛋白酶分散原理:胰蛋白酶是一种胰脏制品,对蛋白质有水解作用,主要作用于赖氨酸或精氨酸相连接的肽键,使细胞间质中的蛋白质水介而使细胞分散开。
为什么不用胃蛋白酶?因为胃蛋白酶最适PH值2.0左右,而且胃蛋白酶很生猛,消化完不但细胞之间连接没了,细胞也没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代上皮细胞与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的分离纯化
2010-12-02 10:29 来源:PriCells 点击次数:335 关键词: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培养分离纯化
分享到:收藏夹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开心网
PriCells- 原代上皮细胞与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的分离纯化
原代细胞、传代细胞绝大多数都呈混合生长,既有上皮样细胞又有纤维样细胞,纤维样细胞又包括成纤维细胞、肌细胞、骨细胞、滑膜细胞等。
混杂的细胞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在体外培养原代细胞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要求采用单一种类细胞来进行实验,这样才能对某一细胞的功能、形态等变化进行一系列研究,因而培养细胞的纯化就成为实验研究的重要一步,甚至需要从混杂的细胞群中分离出单个细胞来进行培养和开展实验研究。
一、原代细胞增殖优势纯化方法:
自然纯化是利用某一种类细胞的增殖优势,在长期传代过程中靠自然淘汰法,不断排挤其他生长慢的细胞,靠自然增殖的潜力,最后留下生长优势旺盛的细胞,达到细胞纯化的目的。
但这种方法常无法按照需要和实验要求及研究目的来选择细胞。
此法花费时间长,留下的往往是成纤维细胞。
仅有那些恶变的肿瘤细胞或突变的细胞可以通过此方法而保留下来的,不断纯化而建立细胞系。
二、原代细胞常用纯化方法:
人工纯化是利用人为手段造成对某一细胞生长有利的环境条件,抑制其他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纯化细胞的目的。
1 、细胞时间差酶消化法:
酶消化法是比较常用的纯化方法,不仅对贴壁细胞可行,能利用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对胰蛋白酶的耐受性不同,是两者分开,达到纯化的目的;另外对贴壁细胞与半贴壁细胞及黏附细胞间的分离纯化也是十分有效的。
两者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由于成纤维细胞先脱壁,而上皮细胞要消化相当长的时间才脱壁,特别是在原代细胞初次传代和早期传代中两种差别尤为明显,故可采用多次差别消化方法将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开,方法步骤如下:
采用常规消化传代方式将0.25%胰蛋白酶注入培养瓶内两次,每次加1ml (25ml培养瓶),来回轻摇1-2次,使胰蛋白酶流过所有细胞表面,然后倒掉。
盖好瓶塞,将培养瓶放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成纤维细胞变园,部分脱落,立即加入2ml有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
用弯头吸管轻轻吹打成纤维细胞生长区域(可事先在镜下用记号笔在培养瓶上划出记号)。
吹打时不要用力,也不要吹打上皮细胞生长区域。
吹打结束后,再用少量培养基漂洗一遍,然后加入适量培养基于瓶内继续培养,也可重复上述操作再进行一次。
隔几日后或下次传代时,再进行上述操作,进过几次处理,就可将成纤维细胞去除或者将两者分开。
2 、细胞培养机械刮除法:
原代培养时,如果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为区成混杂生长,每种细胞都以小片或区域性分布的方式生长在瓶壁上。
可采用机械的方法去除不需要的细胞区域而保留需要的细胞区域,其方法步骤如下:
将要纯化细胞的培养瓶,在净化室内放在倒置显微镜监视下进行操作。
用硅橡胶刮子在不需要生长的细胞区域推划,使细胞悬浮在培养基中,注意不要伤及所需细胞。
推划后用培养基冲洗振摇两次倒掉,即可将培养基加入原瓶继续培养。
数日后如发现不需要的细胞又长出,可再进行上述操作,这样反复多次可以纯化细胞。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3 、细胞反复贴壁法:
成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相比,其贴壁过程快,大部分细胞能在短时间内(大约10-30min)完成附着过程(但不一定完全伸展),而上皮细胞(大部分)在短时间内不能附着或附着不稳定,稍加振荡即浮起,利用此差别可以纯化细胞。
将细胞悬液接种在一个培养内(最好培养基内不含血清,此时上皮细胞贴壁更慢)静置20min。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见部分细胞贴壁,稍加摇动也不浮起时,将细胞悬液导入另一培养瓶中。
继续静置培养20min,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后,即可将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隔开,在第一瓶和第二瓶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往后几瓶即以上皮细胞为主,下次传代时再按上述方法处理,就可使两者达到完全分开的目的。
4 、细胞电烙筛选法:
在贴壁细胞转化时,往往在培养瓶的细胞层中会出现分散的转化灶,转化灶区域细胞密集、排列规则,有明显生长趋势,与周边未能转化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域界限,此时即可用机械刮除法取出未转化细胞,也可用电烙筛选法烫死未转化细胞而保留转化灶细胞。
倒去原液,并用记号笔划出转化灶的区域。
用加热的微型电烙器(类似焊接用的电烙铁)将转化灶周边的细胞全部烫死,只保留转化灶细胞。
在单细胞克隆筛选时,也可用此法将单个细胞周
围的细胞杀死。
然后在适应性培养基中(50%是原液)继续培养,即可达到纯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