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之我见 陈桂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进生转化之我见陈桂林
发表时间:2018-01-11T17:25:28.957Z 来源:《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0期作者:陈桂林王学勃[导读] 这部分学生虽然只是少数,但其负面影响和破坏性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普通中学里,教育的成败、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进生转化的成败。
陈桂林王学勃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十七中学266109
摘要:所谓后进生,是指思想品质与学习成绩均落后的双差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由于时代、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等种种原因,总是接连不断地出现一些后进生,这部分学生虽然只是少数,但其负面影响和破坏性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普通中学里,教育的成败、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进生转化的成败。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策略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缩短师生心理差距
中学生已初步具备自我意识,他们不再对每位教师都会唯命是从。因此,教师想要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就必须在日常活动中以广博的学识、公正处事的作风、宽以待人的态度、爱生如子的诚心等优良品质在他们的心目中赢得自己的人格威信。这种人格威信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获得学生的信赖。这样,为后进生愿意接受转化奠定了基础。
二、全面正确地认识后进生
全面正确地认识后进生是教育转化工作的起点。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着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认识后进生也是这样,要破除一点论,坚持两分法。后进生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他们的长处、闪光点、优点的认识就难了,教育应该是更多地去发现和发展后进生身上容易被忽视、被掩盖的可贵之处、闪光点、优点,开发这些学生心灵深处的精神能源。无数事实证明,后进生的积极因素很多,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后进生,才能提高教育转化后进生的信心,才有针对性的教育,收到好的效果。
三、深情热爱后进生
“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情感的结晶。发自内心深处真挚的爱,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激励他们进步的巨大情感力量。后进生特别需要这种爱。教育家夸美纽斯劝告教师要和善地愉快地教育学生,让他们在没有殴打、没有哭泣、没有暴力的气氛中,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全国劳动模范、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正是用爱的教育取得了令人折服的教育业绩,赢得了学生的深深敬仰、社会的赞赏。后进生的各种心理,与老师之间的情感隔膜,只有用灼热的深情的爱,才能消除,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关系。教师对他们所施行的教育,才能使他们愉快地自觉地接受,从而收到积极的教育效应。
四、及时鼓励,正确引导后进生
在和学生的长期接触中我们感到,后进生心灵上也和正常学生一样潜藏着要求表现自己才能和改变现实处境的强烈愿望。但由于学习、智力或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由此,他们心理会产生自卑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启发、鼓励,及时抓住时机,正确引导,施之以情、导之以行。这样的时机是很多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抓住不放,正确引导,如学生在考试结束后,常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波动很大,在优生喜悦情绪的影响下,差生更加悲观失望、忧心忡忡。这时教师应主动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树立学习信心,鼓足勇气争取下次的好成绩。
五、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后进生
坚强团结、富有朝气的班集体,就像一座炼钢炉,对后进生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班主任老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成长的历史以及各方面基础,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氛围,对后进生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容易被他们感知、接受和仿效。用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鼓励引导后进生,真诚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克服缺点,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欢乐,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肯定的信心。
六、争取家长积极主动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教育转化后进生特别需要家长的配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使家庭与学校共同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教育学生,也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必要途径之一。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既需要教师充满爱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也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积极配合,形成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方能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1]范雪媛后进生转化的第一要务:帮助学生建立信心[J].化学教育,2013,(08)。
[2]闫辉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人文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