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茶馆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茶馆文化
??? 每个地区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区域特征,就茶馆文化而言,全国每个城市也是各有千秋。
如果说四川茶馆以综合效用见长,苏杭茶室以幽雅著称,广东茶楼主要是与“食”相结合,北京的茶馆则是集各地之大成。
它以种类繁多,功用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深邃,为重要特点。
北京历史上的茶馆是很多的,就形式而言,有什么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贰浑铺、红炉馆、野菜馆等等,至于菜摊、菜棚更不计其数。
北京向来是文人多,闲人多。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士民众庶,于本业之外总要有适当的交往地点与场所。
茶馆较正式厅堂馆所活动方便,较饭店酒楼用费低廉,较家中会友自由,无家无室的京客也可以找个暂时休歇之地。
这种特殊的人口结构造成对茶馆的极大需要。
所以,老北京的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各种茶馆又有不同的形式与功用。
这里,重点从文化、社会功用角度介绍几种。
1.书茶馆里的评书与市民文学
在我国文学史上,明清小说占有一个光辉的地位。
然而,中国的古代小说与西方的古典小说不同。
中国最优秀的古代小说,特别是长篇名著,大多数并不是完全由作家的书斋里诞生,而是来自民间艺人的“活本”,是从城市里的茶肆、饭馆,从说唱艺人的口头文学转变而来。
如《三国》、《水游》等名著,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中国的古代小说比其他文学形式在民众中植根更深,也更有生命力。
在这个问题上,宋元以来的茶馆文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北京的书茶馆便是最好的说明。
老北京有许多书茶馆,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
评书一般分“白天”与“晚灯”两班。
“白天”一般由下午三点至六、七时,“晚灯”由下午七、八时直至深夜十一、二点。
也有在下午三时前加说一两个小时的,叫作“说早儿”,是专为不大知名的角色提供的演习机会。
这些书茶馆,开书以前卖清茶,也可为过往行人提供偶饮一两杯歇息解渴的机会。
开书以后,饮茶便与听书结合,不再单独接待一般茶客。
茶客们边听书,边品饮,以茶提神助兴,听书才是主要目的。
茶客中,既有失意的官员,在职的政客、职员,商店的经理、帐房先生,纳福的老太太,也有一般劳苦大众。
听书客交费不称茶钱,而叫“书钱”,正说明书是主题,茶是佐兴。
旧北京的书荣馆多集中于东华门和地安门外。
东华门最著名者称东悦轩,地安门的,称同和轩。
有人说天桥的“书茶馆”最兴旺,其实,天桥茶馆主要是曲艺,介于书茶馆与大茶馆之间,并非典型的书茶馆。
著名的书茶馆布置讲究,有藤椅藤桌的,有木椅木桌的,有的墙上还挂些字画,首先造成听书的气氛。
茶馆预先请下先生,一部大书可以说上两三个月。
收入三七开,茶馆三成,先生大成。
先生也算文化人了,茶馆老板是十分敬重的。
评书的内容,有说史的“长枪袍带书”,如《三国》、《两汉》、《隋唐演义》之类,有“公案书”,如《包公案》、《彭公案》等;有“神怪书”,如《西游记》.、《济公传》、《封神演义》之类。
也有说《聊斋》的,”《聊斋》虽然也是神怪故事,但多优雅的爱情篇章,很不好说,过俗失作品原意,过雅听客不易明白。
需雅俗共赏。
有的艺人却说的很好,把鬼狐故事说成人间世态炎凉,听客们在饮茶中遨游于人间地下与天上,似乎与茶的气氛更容易一致。
天桥一带的书茶馆,主要是曲艺,什么梅花大鼓、京韵大鼓北极大鼓、唐山大鼓、梨花大鼓,种类很多。
曲艺虽也说书讲故事,但大多为片段,除了选取大部评书的段子外,还有些应时应景新编的故事,如《老妈上京》、《辞活》、《红梅阁》等等。
书茶馆,直接把茶与文学相联系,给人以历史知识,又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于老人最宜。
如今北京这样的茶馆已没有了,倘若能兴起这种书茶馆,老人们也可以有一个去处了。
2.“清茶馆”、“棋茶馆”与北京人的游艺活动
书茶馆里市民文化的味道虽浓,但毕竟单调一些。
为适于各种人清雅的娱乐,北京还有许多清茶馆。
这些地方确实是专卖清茶的,饮茶的主题较为突出,一般是方桌木椅,陈设雅
洁简练。
清茶馆皆用盖碗茶,春、夏、秋三季还在门外或内院高搭凉棚,前棚坐散客,室内是常客,院内有雅座。
茶馆门前或棚架檐头挂有木板招牌,刻有“毛尖”、“雨前”、“雀舌”、“大方”等名目,表明卖的是上好名茶。
每日清晨五时许便挑火开门营业。
到这种茶馆来的多是悠闲老人,有清末的遗老遗少,破落子弟,也有一般市民。
北京的老人有早起锻炼的习惯,称为“遛早儿”。
朝日未出即提了鸟笼子走出家门,或是城外苇塘之边,或是护城河两岸,挂上鸟笼子,打打拳,伸伸手脚,人与鸟都呼吸够了新鲜空气,便回得城来,进了茶馆。
把鸟笼顺手挂于棚竿。
要上壶好茶,边饮茶,边歇息,边听那鸟的叫声。
鸟笼里的百灵、画眉、黄雀、红靛,蓝靛等便开始叫了起来。
这些鸟儿经过训练,不仅发出本音,而且会模仿喜鹊、山鹊、老鹰、布谷、大雁、家猫的叫声,可有十几套叫法。
于是老茶客们开始论茶经、鸟道,谈家常,论时事。
在茶与自然的契合上,北京的老茶客有自己独特的创造。
清茶馆的老板为招揽顾客,还帮助知名的养鸟人组织“串套”,即进行“茶鸟会”。
老板要向老人发出花笺红村的请帖,又于街头“张黄条”,至时养鸟者皆来参与“闻鸣”。
老人们以茶会为怡乐,茶馆也利市百倍。
而到冬天,茶客们除取暖聊天外,又养蝴蝶、斗蛐蛐,用茶的热气熏得蛐蛐鸣叫,蝴蝶展翅,于万物萧疏之时企望着新的生机,给老人们的暮年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
这也算北京的一绝。
中午以后,清茶馆里的老人们早已回家休息,于是又换了一批新茶客,主要是商人、牙行、小贩。
他们可以在这里谈生意。
北京还有专供茶客下棋的“棋茶馆”,设备虽简陋,却朴洁无华,以圆木或方木半埋于地下,上绘棋盘,或以木板搭成棋案,两侧放长凳。
每日下午可聚茶客数十人,边饮茶,边对奕。
北京人,即使是贫苦人也颇有些风雅之好,这棋茶馆中以茶助奕兴,便是一例。
喝着并不高贵的“花茶”、“高末”,把棋盘暂作人生搏击的“战场”,生活的痛苦会暂时忘却。
茶在这时,被称为“忘忧君”是名符其实了。
3.与园林、郊游结合的“野茶馆”和季节性茶棚
北京人爱好郊游,春天去“踏青”,夏季去观荷,秋季看红叶,冬天观西山晴雪。
还有些老人爱郊外的瓜棚豆架,葡萄园、养鱼池。
于是,在这些地区便出现了“野茶馆”。
这些茶馆多设在风景秀丽之地,加朝阳门外的麦子店,四面芦草,环境幽僻,附近多池塘。
许多养鱼把式常到这里捞鱼虫。
每当夕阳西下,老翁们扛着鱼竿行于阡陌之间,使渐渐向这茶馆走来。
又如六铺炕的茶馆,处于一片瓜棚豆架之间,茶客们到这里,看着那黄瓜花、茄子花,黄花粉蝶,一派田园风光,大有陆放翁与野老闲话桑麻的乐趣,在这种地方饮茶,人也便感到返朴归真了。
朝阳门外还有个葡萄园茶社,西临清流,东、南皆菱坑、荷塘,北有葡萄百架,并有老树参天,短篱环绕。
于是,文人们看中了这块地方,常来此处聚会。
老北京的好水十分难得,城内多苦水,只有西北部山来才甜美,所以清代宫廷用水皆取于玉泉山。
因此,一旦发现好泉水,自然成了野茶馆的最佳场所。
安定门外有所谓“上龙矿与“下龙”,便是既为风景好,又因水质好而兴起的茶馆。
上、下尤其实不过相距百步。
清代此地有兴隆寺,寺北积水成治,大数十亩。
庙内又有三百年树龄的“文王树”,花开时香布满院。
寺外有一口好水井,甘甜清彻。
这是一个集文物、风景、好水于一处的饮茶住地。
于是茶老板在井例播下天棚,卖茶兼卖酒,还卖馒头。
小小一座土房建于土坡之上,可临窗小饮,看着那寺里的老树,池中的菱苇,井边的老树,西山的落日;听着那古刹钟声,乡间的鸡鸣、犬吠;喝上一杯“上龙”井水沏出的清茶,人间的苦辣酸甜便尽在其中了。
至于高架桥畔、白石桥头,则因清代游船所经过而兴起。
这些野菜馆,使终日生活在嚣闹中的城里人获得一时的清静,对于调节北京人的生活大有神益,又使饮茶活动增添了不少自然情趣,虽不如杭州西湖茶馆的幽雅,却更多了些质朴,于中国茶道思想的本色似乎更为接近。
同类茶馆,还有公园里的季节性茶棚。
这种茶棚以北海小四天最著名,菜棚临水而设,举杯可吸茗,伸手可采莲。
饥时又有杏仁亲。
豌豆黄、苏造肉可吃,能坐上半目也算福气。
4.与社交、饮食相结合的“大茶馆”
老北京的大茶馆是一种多种功能的饮茶场所。
在大茶馆里既可以饮茶,又可品尝其他饮食,可以供生意人聚会、文人交往,又可为其他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提供服务。
从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我们可以看到老北京大茶馆的模型,而今天的前门?“老舍茶馆”也使我们看到大茶馆继往开来的局面。
正因为大茶馆功能多,服务周到全面,所以曾经十分“走红”。
?北京的大茶馆以地安门外的夭汇轩最为著名,其次是东安门外的汇丰轩。
老北京的大茶馆布置十分讲究。
大茶馆入门为“头柜”,负责外卖和条桌帐目。
过了条桌即“二柜”,管“腰栓帐目”。
最后称“后柜”,管理后堂及雅座。
三层柜台各有界地,接待不同来客。
有的后堂与腰栓相连,有的中隔一院。
大茶馆茶具研究,一律都用盖碗。
一则卫生,二则保温。
北京人讲礼仪,喝茶要不露口,碗盖打开,首先用于拨茶,饮时则用于遮口。
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可以终日长钦,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回来还可接着喝,堂官会把您的茶具、茶座妥为照应。
北京的大茶馆,以其附设服务项目而分,又有红炉馆、窝窝馆、搬壶馆等类别。
红炉馆是因设有饽饽烤的“红炉”而得名,专作满汉点心,北京称之为饽饽。
但比一般饽饽馆作的要小巧玲珑。
什么大八件、小八件,样样具全。
边品茶,可以边品尝糕点。
窝窝馆专作小点心,更合民间日用,北京的艾窝窝、蜂糕、排叉、盆糕、烧饼等,皆随茶供应。
搬壶馆放一把大铜壶为标志,介乎红炉馆与窝窝馆之间,雅俗共赏。
还有一种大茶馆叫作“二荤铺”,是既卖清茶,又卖酒饭的铺子。
所以取名“二荤”,是因为既可由店馆出原料,也可由顾客“带粮加工”名为“炒来菜”。
如西长安街曾有座二荤馆叫“龙海轩”,是教育界聚会之所。
清末保定新型学堂骤起,学界常有京保之争,每有纠纷,京派人物便到茶馆来聚,饮上几道茶,又填几道菜,开一个校长联席会来商议对策。
所以有人称京派叫“龙海派”。
大茶馆集饮茶、饮食、社会交往、娱乐为一身,所以较其它种类茶馆不仅规模大,而且影响也长远。
这便是时至今日“老舍”茶馆”一兴便受到各界欢迎的原因。
在这里。
茶,确实仅仅是一种媒介,茶人之意不在茶,茶的社会功能超过了它物质功能本身。
逝去的茶馆
2010-07-26 10:22:04???华夏经纬网
相关专题: ?? 根据老舍先生的三幕话剧《茶馆》改编的39集电视剧《茶馆》正在央视八套开播。
不过,这里并不是要褒贬这部电视剧,而是想聊聊北京的茶馆。
????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旧京的茶馆更是星罗棋布,饮茶历来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老北京的茶馆按其规模可分为大茶馆、中小茶馆;按其经营的范围项目可分为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酒茶馆以及设在郊野的野茶馆等。
那时茶馆的名号也很讲究,很多颇有名气的大茶馆都称“某某轩”,如地安门外的天汇轩,安定门内的广和轩,北新桥的天寿轩,东安门大街的汇丰轩,前门外的裕顺轩,崇文门内的广泰轩,崇文门外的广顺轩,宣武门内的龙海轩,宣武门外的三义轩,西直门内的新泰轩,阜成门内的天福轩,朝阳门外的荣盛轩等等。
老舍先生所写的老裕泰茶馆,也属于大茶馆一类。
旧时的茶馆所以兴盛,这和当时的生活节奏慢、人们有“泡茶馆”的闲情逸致有关系,特别是在清代,北京城里住着几十万吃穿不愁、无所事事的八旗子弟,其中许多人整日除了提笼架鸟、看戏玩耍之外,就是“泡”在茶馆里神聊,成了众多茶馆的“回头客”、“常客”。
当然,也有利用茶馆这块场地“谈事”、“做交易”的;还有众多卖苦力的把茶馆作为“歇脚”、“打尖”之地。
这些,老舍先生在《茶馆》中都作了生动的描述。
由于光顾茶馆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么人都有,茶馆成了“交流”、“发布”各种消息的场所,一些作家文人也往往会将茶馆当成“体验生活”、“了解社会”的窗口。
????到清末民初,北京的茶馆业开始衰落,风光不再。
日军占领北京(时称北平)后,由于时局动乱,能静下心来品茶的人也越来越少,茶馆纷纷关闭。
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茶馆业的振兴也一直未能提到议事日程,尤其在“突出政治”的年代,饮茶、品茶、论茶还可能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之嫌,到茶馆饮茶自然也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
改革开放后,“茶文化”蓬勃兴起,人们对“茶”的兴趣再度浓厚。
京城的繁华地带,兴建了不少“茶艺馆”、“茶艺社”,但此“茶馆”非彼“茶馆”,属于一种高档消费场所,一般工薪阶层难以光顾了。
(郭棣)
来源:北京晚报
老舍茶馆
百科名片
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
在这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环境里,客人每天都可以欣赏到来自曲艺、戏剧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同时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点和应季北京风味小吃。
自开业以来,老舍茶馆接待了很多中外名人,在世界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2005年4月28日,连战夫妇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曾在老舍茶馆品茶赏戏。
目录[隐藏]
茶馆简介
茶馆主人
茶馆详解
景点简介
发展前景
企业文化
大事记
演出介绍
1. 含灯大鼓
2. 单弦
3. 京韵大鼓
4. 梅花大鼓
5. 西河大鼓
6. 双簧
7. 口技
8. 相声
9. 群口快板
10. 京剧
11. 皮影戏
12. 四季茶艺
13. 长嘴壶茶艺
14. 工夫茶艺
15. 舞蹈
16. 中国功夫
17. 手影口技
18. 魔术
19. 杂技
20. 变脸
21. 大碗琴
22. 新民乐
23. 民乐
旅游指南
相关词条
茶馆简介
茶馆主人
茶馆详解
景点简介
发展前景
企业文化
大事记
演出介绍
1. 含灯大鼓
2. 单弦
3. 京韵大鼓
4. 梅花大鼓
5. 西河大鼓
6. 双簧
7. 口技
8. 相声
9. 群口快板
10. 京剧
11. 皮影戏
12. 四季茶艺
13. 长嘴壶茶艺
14. 工夫茶艺
15. 舞蹈
16. 中国功夫
17. 手影口技
18. 魔术
19. 杂技
20. 变脸
21. 大碗琴
22. 新民乐
23. 民乐
* 旅游指南
* 相关词条
[编辑本段]
茶馆简介
老舍茶馆
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现有营业面积2600多平方米,集书茶馆、餐茶馆、茶艺馆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大茶馆。
在这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环境里,您每天都可以欣赏到一台汇聚京剧、曲艺、杂技、魔术、变脸等优秀民族艺术的精彩演出,同时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点、北京传统风味小吃和京味佳肴茶宴。
自开业以来,老舍茶馆接待了近47位外国元首、众多社会名流和200多万中外游客,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连接国内外友谊的“桥梁”。
[编辑本段]
茶馆主人
提起“老舍茶馆”,不但在京城妇孺皆知,就是在外埠,甚至在国外,知道这个字号的人也不少。
“老舍茶馆”已然成了北京这座六朝古都和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名片”。
老舍茶馆
现如今,京城的大小茶馆有五六百家,为什么只有老舍茶馆享有“城市名片”的美誉?一是因为它由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起家,是改革开放以后,京城开的第一家新式茶馆。
二是因为茶馆以老舍先生命名,老舍先生是京味文化的代表之一,有很高的知名度。
三是因为老舍茶馆有味儿。
什么味儿?当然是京味儿了。
人们进茶馆不单是品茶味儿,还要品其中的文化味儿。
这两样儿老舍茶馆全占了。
所以说它不出名谁出名?
当然,老舍茶馆能在京城享有美誉,除了以上说的三点,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茶馆的创办人尹盛喜先生的口碑
老舍茶馆
和知名度。
说老实话,尹盛喜的大号,在京城是与老舍茶馆分不开的。
人们提起老舍茶馆,自然会想到尹盛喜,同样,说起尹盛喜,也会同时想到老舍茶馆。
如果说老舍茶馆是形,那么可以说尹盛喜是它的魂。
换句话说,没有尹盛喜,就没有老舍茶馆。
没有老舍茶馆,尹盛喜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声望。
尹先生已于2003年6月作古,但老舍茶馆还在,仿佛尹先生还活着。
人们到老舍茶馆,依然会对尹先生的为人和事迹津津乐道,人们并不觉得尹先生“走”了。
一个人的名字和形象能与一个茶馆如影相随,古今中外恐不多见。
尹盛喜的名字最初是与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联系在一起的。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还处于朦胧状态,老尹就带领一帮待业青年,在前门大街支起了茶摊。
此举轰动一时,自然老尹也以改革开放的典型上了报纸、上了电视。
由茶摊到茶馆,老尹花了将近8年时间。
人们不难想象一碗茶二分钱,积累起开茶馆的资金,要付出多少辛苦和血汗。
“抗战八年”,老尹挺过来了。
1987年11月,当老舍茶馆举行开张仪式时,人们为这个茶馆的开张不禁眼前一亮。
要知道当时偌大的京城还没有一家像样的茶馆。
老尹又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老舍茶馆创办之初,我曾采访过老尹。
尽管茶馆开张以后,有许多文化名人和艺术界的名家来捧场,有几位中央领导也有市政府、区政府的头头脑脑作陪,光顾过茶馆,但是茶馆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有些媒体对茶馆的茶份儿钱提出异议,认为老舍茶馆的门槛太高了,平民百姓进不来,老舍茶馆不是平民茶馆。
说老实话,老尹当时的心理压力很大。
时代变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北京的茶馆应该开成什么样的?老尹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思索。
我曾跟老尹深聊过,发现他当时的心情非常复杂。
一方面,他难以割舍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情结”。
另一方面,他试图办一座能充分展示京味文化,具有一定档次和品位的现代化茶
馆,并使它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
这两点完全融合在一起很难。
老尹是老北京人。
老北京的茶馆很多,旧京茶馆主要有五大类,即大茶馆、书茶馆、棋茶馆、野茶馆和二茶馆。
这些茶馆跟南方的茶馆茶楼比起来,条件非常简陋,两间小屋,几个方桌条凳,支上炉灶,置把大茶壶,就可以开个茶馆。
野茶馆指的是郊外或城乡结合部的地界,支个棚子,摆几个小方桌,招揽过客歇脚打尖儿,也是一个茶馆。
这种老式茶馆用现代文明的眼光看,已然落后,尽管这些老式茶馆很有味道。
但是让现代人到这种光线昏暗,烟气缭绕,声音嘈杂的地方,就着尘土飞扬去喝茶,显然是与现代生活是脱节的。
老尹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选择了后者,即,要办一座既有京味文化特点,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茶馆。
现在看来,他的这一选择是对路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了老尹创办的老舍茶馆的模式,才有后来京城各种体现茶文化的新式茶馆的出现。
老尹为办好老舍茶馆是倾尽全力的,为此他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
他把老舍茶馆作为展示京味文化的大舞台。
这些情况,我们能从这本书的内容领略到。
本书有大部分章节
老舍铜像
讲述的是老舍茶馆的茶道、茶艺、茶缘、茶文化,细节详实具体。
读之,我们会感受到当年老尹创办老舍茶馆的良苦用心和老舍茶馆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老尹生前以老舍茶馆为旗号,成立了商贸集团,把买卖做得不小。
集团搞过商业贸易,搞过珠宝生意,搞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搞过饭店酒楼,也搞过雷锋纪念馆等社会公益事业。
但不管做什么买卖,他都以老舍茶馆为主业,没忘自己的老本行。
这种“茶馆情结”,一方面说明他对古都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始终没忘本。
现在老尹的“茶馆情结”正在被他的女儿尹智君所延伸。
尹智君属于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尽管她对老北京文化的了解没有父亲老尹深,但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加上她本人也是在胡同长大的,又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所以她也像父亲那样对北京文化充满了热爱。
这种热爱已经融入到她接手老舍茶馆后的一系列经营理念中。
小尹不论在思想观念,还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厚重度上,都不比自己的父亲差。
真应了那句老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讲究味儿,讲究新意。
这是尹智君经营老舍茶馆的路数。
接父亲的班不久,她便认认真真地考察了京城的茶馆现状,接着又找专家、请顾问,虚心求教,很快她得出一个结论:办茶馆既要保持特色,又要与时俱进,绝对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吃父亲的老本。
她的胆儿似乎比父亲还大。
2002年,她投资100多万元,全面改造了原老舍茶馆的二楼,愣是在二楼盖起一个“四合院”。
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茶馆开张后,吸引了八方茶客。
接着,她又投资几十万,全面开发北京小吃,什么做爆肚、羊头肉、面茶、驴蹄烧饼、奶豆腐的等等小吃名家,都被她请到老舍茶馆。
这些举措,不但充实了老舍茶馆原有的文化内涵,而且在文化的外延上得到了扩展,使人们在品茶之余,既可听大鼓评书相声,以悦其目,又可品尝到地道的风味小吃,以饱口福。
小尹办茶馆确实爱动脑子,而且有许多创新。
当然,尹智君的这些举措只是刚刚开始,按她的思路,将来要把老舍茶馆办到外地去,甚至要走出国门。
这些,我们在这本书中都能体味到。
为老舍茶馆写本书,是尹盛喜先生生前的一大心愿,现在他的这一心愿,被自己的女儿尹智君实现了。
这本书洋洋洒洒十多万字,引经据典谈茶道说茶事论茶经,娓娓动听谈老舍茶馆的经历和轶事,内容翔实具体,语言平实朴素,对我们了解老舍茶馆,以及如何开茶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然,本书也有遗憾之处,比如没有写出老舍茶馆的创办人尹盛喜先生的精神世界和他的人格魅力。
没有写出尹智君接父亲的班以后,以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如何使老舍茶馆再度辉煌的感人经历。
当然此书是专门写茶馆的茶事,为老舍茶馆宣传,不可能面面俱到。
我想如有可能将来写一部尹盛喜先生与老舍茶馆的书,以写老尹这个人为主,一定会更精彩,更吸引人。
一个人“走”了,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