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后反思-6.6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发展“植”入学习(课后反思)
“植树”这一内容是三年级上半学期整理与提高单元分段一课中的一个例题,之所以把这个内容单独作为一课教学,是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这个内容对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介于本课另一个例题“剪绳子”属于植树问题中的一种情况,所以我尝试着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整合,如果“植树”问题解决的好,那么“剪绳子”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植树”是一个很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可以与生活中的很多生活情境紧密地联系起来,而对于知识的迁徙能力的培养也是这一课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课题。
将情感“植”入学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我想,作为教师我们明白“育人”不光是传授知识更是从小树立起一个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
所以,引入“植树”这一内容时,我用图片给学生们呈现出一个树木被砍伐、环境被破坏的现状,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种生命的危机,同时也激发出对绿色生命的情感,然后我呼吁大家一起努力去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学生们“植树”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更是由衷地期待一个充满绿意的环境。
用基础“植”入学习
“植树”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几次试教的结果并不理想,总说新的教育理念不看中教师的“给”,而是教学生方法怎么自己去“取”,只是有时候我们发现没有好的基础,学生没有能力“取”,我应该理解学生,应该更多地体会他们的需要。
所以我改变的第一个环节,将电脑演示怎么种2棵树,改成了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自己来“种”2棵树,结果就呈现出许多的情况:
种在两头
…………
学生出现了许许多多种法,而且都有自己的说法,于是我就让他们类比这些种法,学生们发现许多种法看似不同,其实只是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已,而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均匀的就比较美观,慢慢地我们总结出种两棵树有3种方法:
两端都种树
接着我就告诉学生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就叫做“间隔”,而这些树就叫做“间隔物体”,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就是“间隔数”与“间隔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虽然在这个环节上用去了一些时间,甚至课堂上的场面也有些混乱。
但我认为是值得的,首先这个过程中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已经感受到了“间隔数”与“间隔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进一步验证,这就为这样的学生打好的基础。
而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起码在这个环节弄清楚了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能为他接下来的学习也打下一个基础。
那么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多得,这自是每个老师喜闻乐见的。
将自信“植”入学习
“在马路的一侧每隔10米种一棵树,一共种了5棵树,这条马路可能有多长?”抛出这个开放的问题,通过前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画图”、“插小棒”、“思考关系式”等方法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如果本课开始的时候是我引导学生“做”的,有了刚才的经验储备,那么到这个时候,学生会因为需要自发的“创造”起来,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上台交流的学生自信满满,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短短的35分钟就看到了学生的成长,让作为老师的我感到一种不能言明的快乐。
其实这个问题的结果也是开放的,对于不同层次的结论我都给与了肯定,我相信这会建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这是千金难买的。
困扰
这堂课后我一直有很多困扰,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不仅是学习“植树问题”更是通过“植树问题”的探究能够掌握“分段”的一般规律,也就是“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关系,因为在后来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只把“植树”问题当成“植树”问题来解决,“植树”问题变个脸,大部分学生并没能把已有的知识迁移过来,我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却没能更好的揭示一个规律,对于发展中的学生,这是不利的,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如何能让学生有更开阔的思路,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