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五种文体 ppt课件
专题25: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基础知识【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专题25: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基础知识【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57c4f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0.png)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重点考向
(2)谓语省略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就明,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况
下谓语也可以省略。 如,一鼓作气 再( )而衰,三( )而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 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 (3)宾语省略
趣》),其中主动者“癞蛤蟆”没有出现。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如《孟子三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
义,而“介”词于则介绍处所(名词)“又留蚊于素帐中”。其中的“于”表示被动 的意思。
如“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可译为: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 和您结好。
重点考向
考向三:文言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
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五种句式。
1.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古代通常不用 “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采用“……者,……也”“……,……也”“……,……者也”“…… 者……”“……者……者也”等词语用在谓语后面帮助判断。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重点考向
(3)定语后置句 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现代汉语的定语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前,古文中有时为强调定语所表
示的意义或使句子节奏短而鲜明,可以把较长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句的翻译,可在译文中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之前,使之合乎现代汉语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中考语文面对面 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课件 新人教版
![中考语文面对面 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9fe83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0.png)
【题型示例】
(2020金华、丽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 是( A )
A.大可数围
果得于数里外
B.又西岩之半
2.课内迁移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文言文阅读所考 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一般在课内都有学过。因此,我们要 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实词释义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 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如2020年温州卷第12(3)题中就 以课内的“亭亭净植(《爱莲说》)”为示例考查“则蕉亦默默静植” 中“植”的释义。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2/22022/2/22022/2/22022/2/2
①介词,在 ②介词,到 ③介词,从
④介词,在 于
⑤介词,向 ⑥介词,给 ⑦介词,对、对于 ⑧介词,表比较,比 ⑨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①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⑤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⑥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⑦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⑧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⑨至于夏水襄陵(《三峡》)
3.虚词还能提示文章思路:比如《岳阳楼记》中“然则”,该 虚词使得文章的思路从“岳阳楼之大观”转入对“迁客骚人”“览 物之情”的描写。
4.积累常见的虚词释义及用法,可以更快地应答试题。
虚 用法
词
①介词,用,拿
②介词,凭、靠
③介词,按照
④介词,把
初中文言文ppt课件.ppt
![初中文言文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24cfd152d380eb63946d14.png)
4、删(删减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 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 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 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 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 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 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9
“之”:插入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例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学业解答 疑难问题 的。
例2:忧/劳/可以兴/ 国/ ,/ 逸豫/ 可/ 以 / 亡/身/。
译文: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
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
四、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1、对(对译法)5
1、对: 就是对译、扩展,即把文言文中的单
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1:“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译文: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 像狗一 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②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为动用法 译文:君子 为知己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③先生之恩, 生死而肉骨也。 译文:先生的大恩,是 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
长肉啊!
使动用法
16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 藩篱。
译文: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 边疆。
? 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 例10: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 译文: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够不焚毁,大概是有
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11
③补充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 语和介词等。
例1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 孰乐?”曰:“不若与人。”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 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 哪一种更快乐呢?” (齐宣王) 回答 说:“(一个人欣赏音乐) 不如和别 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
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 课件(共13张PPT)
![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 课件(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aacfe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a.png)
01 常见“特殊句式”类型
(二)被动句: (1)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 “见……于……”, “受……于……”表被动。 (2)“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3)“被”(后起用法)。 (4)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
01 常见“特殊句式”类型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 (2)省略宾语: (3)省略介词(于,以)
文 言 文 基 础 知 识
01
词类
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 介词来自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02
词类活用
02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
1.使动用法: (1)名词活用为使动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闻之于宋君。 (3)形容词使动用法
2. 意动用法: (1)名词活用为意动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02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
3.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4.名词活用做状语: 如“一狼犬坐于前”、 5.为动用法
03
汉语句子成分及语序
语法成分及语序
介 形容 名/代 介
动
形容 名/代
[状],(定)+ 主 + [状] + 谓 + <补> + (定)+ 宾
03
特殊句式
01 常见“特殊句式”类型
(一)判断句 (1) 用“者,也”表判断: “……者,……也”、“…… 者也”、“……也”; (2)“为”、“乃”、“即”、“则,皆等副词”或否定词 “非,未,弗”等副词表否定判断。 (3)名词做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3.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01 常见“特殊句式”类型
(四)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如: 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用“之”或“是”或“以”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 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2.定语后置
文言文文体类型
![文言文文体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7bbe7a1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f.png)
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取材范围极广,文笔轻松,描写生动
《三峡》、《游褒禅山记》
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韵文祭文、散文祭文
小令、中调、长调
曲
由词蜕变而来,盛行于元代,有剧曲和散曲之分
剧曲(如《西厢记》)、散曲(如小令、套数)
论
一种论文文体,分为史论和政论,用于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
《史记》后的太史公曰、学士大夫的政论文章
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对某种理论、主张等从根本上考察、探讨
《原毁》、《原君》
文言文文体类型
文体类型
描述
示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说
可以记叙、议论、抒情,是作者为了说理或发表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体裁
《爱莲说》、《马说》
铭
刻在金属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颂扬他人的文字,一般都用韵
《陋室铭》
表
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可议论,也可记叙和抒情
《出师表》
记
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作者观点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序
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别人代写的叫“代序”,还有惜别赠言性质的“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
诗
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
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排律)
词
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隋唐时兴起,宋代全盛,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
古代的文体ppt课件
![古代的文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a0e7150722192e4536f6ef.png)
27
1.史传文: 又叫“历史散文”,主要有三种体 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1>编年体: 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编写。如: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28
特点:
容易看出同时期各个事件间的联系, 但所记之事前后割裂、首尾不能连贯、
历史人物的生平等也无从详其原委。
第三,弔文,一般具有客祭的性质,致弔者为客人。 弔文重在安慰死者,也有借死者抒发自己胸中郁闷 的,如贾谊《吊屈原赋》。 第四,诔,其内容与碑志基本相同,只是不石刻。
54
5.箴铭: 规劝告诫性的文章,一般是四言韵语。 <1>箴,箴石可以治病,所以用箴作为这种文体的名 称,喻其有攻疾防患的功能。多用于指出过失,以 劝谏皇上或上司。如,韩愈的《五箴》——《游 箴》、《言箴》、《行箴》、《好恶箴》、《知名 箴》。
52
4.哀祭: 哀悼死者或者祭祀鬼神的文章,包括哀辞、祭 文、弔文、诔等,一般有韵语。具体来说: 第一,哀辞,多用于身遭不幸而死或童稚夭殇者。一 般前有序,记写其生前才德、死因;后面有韵语。 第二,祭文,在祭祀的时候宣读。有一定的表示祭享 的格式——以“惟年月日”开始,以“呜呼哀哉尚 飨”结束。
53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为说理文的 孕育和产生提供了条件。
12
《论语》,形式短小,哲理性强。由
于没有题目,没有完整的篇章结构,只 能被看作是说理文的前奏。
13
《墨子》,“十论”,逻辑性强,语言质
朴,每论各有主题,已粗具论文规模。 《孟子》,辩巧而流畅,具有雄辩的气势,
对后代论辩文有着深远的影响。
论文章,具有很强的辩论性。如韩愈 《諱辩》、柳宗元《桐叶封弟辩》。
2024版文言文ppt全新
![2024版文言文ppt全新](https://img.taocdn.com/s3/m/2c106a6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c.png)
2024文言文ppt全新•文言文概述与特点•常见文言实词与虚词解析•句式结构与表达方式探讨•经典篇章选读及赏析技巧分享目•古代文化常识普及与拓展延伸•学习方法建议与备考策略指导录文言文概述与特点01文言文定义及发展历程定义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由古代汉语组成,具有独特的语法、词汇和句式结构。
发展历程文言文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书面语言。
在隋唐以后,文言文逐渐成为官方文书、经典著作、科举考试等领域的主要语言。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比较语音差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音存在较大差异,如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不同。
词汇差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词汇也有很大差异,许多古代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而现代汉语则涌现出大量新词新语。
语法差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也有很大不同,如句子成分的顺序、虚词的使用等方面。
文言文特点及价值意义特点文言文具有言简意赅、表达精炼的特点,同时其语法结构严谨、词汇丰富,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价值意义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学习和掌握文言文,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社会,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常见文言实词与虚词02解析安用法:作形容词,表安定。
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举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爱用法:作动词,表喜爱,爱护。
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举例:“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010*********01之02用法:作代词,代人、事、物。
如“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03举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04乎05用法:作介词,表时间、地点、对象等。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06举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词汇在句子中作用分析实词作用传达句子主要信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连接句子成分,表示语法关系。
承担句子主要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初中文言文五种文体 ppt课件
![初中文言文五种文体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0f8b4cb8f67c1cfbd6b88c.png)
说,古代的一种叙事兼议论的 文体,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借助某一故事或事理说明道理。 可叙述,可描写,也可以说明议
论。 《马说》《爱莲说》
序,古代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 离别赠言规勉的序称为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赠序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相当于现在的 记叙文夹有一点议论。《小石潭记》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夹叙夹议。《出师 表》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可以抒情,也可以 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 《与朱元思书》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代文体常识(共59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代文体常识(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f826e2be23482fb4da4cdc.png)
四、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1、“说”与“论”无大异,所以统称为 论说文。 2、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 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以 小见大,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 说明事理,即“托物寓意”。
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 -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 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 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 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 后阙、下阙、下片。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 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 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李白《月下独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李贺《雁门太守行》
(二)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 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 歌体裁,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 的通称。
结构整齐、讲究押韵、规定平 仄是近体诗的最大特点。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史记·荆轲列传》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 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 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 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 年少争附之。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六、古代小说
1,先秦的“神话”“寓言”。
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 补天》、《杞人忧天》、《智子疑邻》等。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 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 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 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 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 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 可不胡说!
初中文言文ppt课件免费
![初中文言文ppt课件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609de1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6.png)
了解倒装句的构成和特点,如“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等。
04
文言文文化背景
文言文中常见的文化现象
01
02
03
科举制度
详细解释科举制度的起源 、发展和影响,以及它在 文言文中的体现。
儒家思想
介绍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及它对文言文的影响 和体现。
古代官职
解释文言文中常见的官职 ,以及这些官职的职责和 权力。
在写作中引入典故,增强文章的文化 内涵和说服力。
注重文气贯通
在写作中注重文气的贯通,使文章读 起来流畅、自然。
文言文常见句式练习
判断句
被动句
通过练习判断句,掌握其构成和特点,如 “...者,...也”。
理解被动句的用法,掌握其表达方式,如 “为...所...”。
省略句
倒装句
通过练习省略句,理解文言文中省略的表 达方式。
省略句
由于古代书写工具的限制,常 省略一些成分,如主语、谓语 等。
倒装句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 语后置等,以强调某些词语或
满足语法需要。
03
文言文写作训练
文言文写作要点
理解文言文语法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法、词法,理解文言文 的特殊表达方式。
培养语感
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实践,培养对文言文的 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文言文PPT课件
目录
• 文言文基础知识 • 文言文阅读理解 • 文言文写作训练 • 文言文文化背景 • 文言文学习资源推荐
01
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言文定义
总结词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用于书写历史、文学、哲学等经典著 作。
详细描述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与日常口语表达有所区别。它是中国古代 知识分子普遍使用的书写方式,广泛应用于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的著作。
《文言文基础知识》课件
![《文言文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35ae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a.png)
基础知识复习
一、常识积累 二、文言词语 三、文言句式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文体常识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特殊句式
固定结构
1.文学常识
一、常识积累
篇目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节选自 《论语·先进》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烛之武退秦师
《孟子·梁惠王上》
《庄子·养生主》 《左传·僖公三十年》
3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
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 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 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 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 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规律小结] (1)形容词带宾语,即活用为动词。如“善”译为“与……交好”。 (2)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时,也表示某种动态,活用为动词。
如“白”译为“显出白色”。
形容词作名词
1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齐桓晋文之事》)
2 此其志不在小。
(《鸿门宴》)
[规律小结]
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活用作名词。 如“明”作主语,译为“视力、眼力”;“小”作宾语,译为 “小的方面”。
3 . 文体常
识
篇目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文体
文体解释
疏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
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书 书,是书信的意思。
阿房宫赋 六国论
赋 赋,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多用铺陈夸张,辞藻华丽, 富有文采。唐宋时呈现散文化倾向,称为“文赋”。
初中文言文学习 ppt课件
![初中文言文学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9bf9feff00bed5b8f31d21.png)
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1.辍耕之陇上(动词,去,到) 2.二世杀之 (代词,代扶苏) 3.嘱予作文以记之 (代词,这件事)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助词,的) 5.怅恨久之(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6.此之谓失其本心(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39
“以”
(一)“以”用作介词 ,有三种情况: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
20
意动用法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
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
利: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3、邑人奇之 《 《伤仲永》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21
02 文言文虚词
22
•什么是文言文虚词?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 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象声词、代词七类。
46
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47
(四)“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 “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 “已经”)《陈涉世家》
48
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介词,把) 2.策之不以其道 (介词,按照) 3.属予作文以记之 (连词,来) 4.以伤先帝之明 (连词,以致) 5.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凭借) 6.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
1、古今异义 3、通假字
2、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6
• 古今异义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文言文课件PPT模板
![文言文课件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5a953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0.png)
VS
意义
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还可以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 力。此外,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还可以 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从 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02
文言文词汇与句法解析
常见实词、虚词用法举例
实词
如“行”、“言”、“思”等, 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在文言文
中承载着句子的主要信息。
通顺流畅
译文应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易于理解。
体现文体特点
根据文言文文体特点,如典雅、 庄重等,选择恰当的现代汉语表
达方式。
逐句对译和意译方法比较
逐句对译
按照原文句子结构,逐词逐句进行翻译。优点在于忠实原文,但可 能导致译文生硬、不自然。
意译
摆脱原文句子结构的束缚,用现代汉语重新组织句子。优点在于译 文通顺流畅,但可能损失部分原文信息。
诗词中的古汉语
古代诗词是古汉语的精华所在,其中包含了大量优美的句子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诗句展现了古汉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歌赋中的古汉语
古代歌赋也是古汉语的重要载体,如《离骚》、《九歌》等作品,以独特的语言和韵律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和思想。
书法艺术中古代汉语元素体现
发展历程
文言文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语 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在隋唐以后,文言文逐渐成为官方文书和文学创作的主要 语言,直到近现代才被白话文所取代。
文言文与白话文区别与联系
区别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言文词汇丰富、 语法复杂,表达方式含蓄委婉;而白话文则更加通俗易懂,接近口语表达。
适用场景
初中文言文完整PPT
![初中文言文完整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e32b7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6.png)
初中文言文完整PPT初中文言文:穿越时空的智慧之旅在我们初中的学习生涯中,文言文就像是一扇神秘的大门,门后藏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来一场精彩的文言文之旅吧!一、文言文的魅力所在文言文,那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它虽然看起来有点难懂,字也怪怪的,但是一旦你走进它,就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比如说,当我们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眼前是不是立刻就浮现出了一幅超级美的画面?那灿烂的晚霞,孤独飞翔的野鸭,还有那连成一片的秋水和天空,哇,简直美爆了!还有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多么深沉的家国情怀!二、初中文言文的重点篇目咱们初中阶段学了不少经典的文言文呢,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等。
就拿《小石潭记》来说吧,还记得作者是怎么描写小石潭的水的吗?“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哇,那水里的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一样,阳光照下来,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一动不动的,突然又游走了,来来往往,好欢快呀!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仿佛能看到那清澈见底的潭水,还有那些自由自在的小鱼。
三、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文言文里的实词和虚词就像是建筑房子的砖头和水泥,可重要啦!实词就是那些有实际意义的词,比如“山”“水”“人”“马”。
虚词呢,虽然没有实际的意思,但在句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像“之”“乎”“者”“也”。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让我们翻译“之”字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
有个同学把“渔人甚异之”里的“之”翻译成了“的”,结果全班都笑翻啦!其实这里的“之”是代词,指的是渔人看到的景象。
从那以后,我们对“之”字可小心了,再也不敢随便乱翻译。
四、文言文的句式文言文的句式也很有特点哦,比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
比如说“陈胜者,阳城人也”,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判断句,“……者,……也”就是它的标志。
古汉语文体常识31页PPT
![古汉语文体常识3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01f9defad6195f302ba6bf.png)
古汉语文体常识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夹叙夹议。《出师 表》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可以抒情,也可以 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 《与朱元思书》
初中文言文五种文体
传,记叙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用来说多为记叙那些 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生平事迹,多用叙述、描 写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 《五柳先生传》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初中文言文五种文体
初中文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五种文体
序,古代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 离别赠言规勉的序称为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赠序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相当于现在的 记叙文夹有一点议论。《小石潭记》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于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 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形式短小,内容多含颂扬、鉴 戒之意。 《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