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无极桩

合集下载

孙氏内家拳桩功

孙氏内家拳桩功
由无极式(无思无意,无形无象)——虚无含一气(无形之横拳,动之初始之征兆)——太极式(浑圆一气形成)——两仪式(动而分为阴阳)开始,是由静到动,是心中生一气,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三体式姿势站好,将神气注于气海(丹田)之中,其心意如同人平地立竿将要立住之时,心气自然平稳沉静,是心与意合,是由动到静。血气不加于丹田之内,心中静极,真意则萌发,元气萌动,形成形意拳内劲之萌芽,这是由静而后动,是人的先天元气真意萌动,这便是形意拳最初还虚筑基之功,形意拳的基础,五行十二形演练之起点,叫做先天之真意;而身体手足动作即有形之物,叫做后天之形。以后天之形按照规矩形容内中先天之意(即外有后天之形内有先天之意),自最初还虚开始,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以至达到神化之功,这便是形意拳练习之道。其拳术最初积蓄之真意和气,以至精气满足中和,中而不倚,和而不流,无形无相,这就叫形意拳内劲,内家拳术之名即此理。孙禄堂先生当年教学生时,十分严格要求站好三体式,要求初学者先站一百天三体式,以求最初还虚之功,因拳中之内劲,最初练习者不知其所以然,为使学习者免入歧途,所以三体式是形意拳入门之总机关。一百天是对初学者的最初要求,即站一百天才可开始练习劈拳,但三体式还要继续站。
无极桩枯燥无味,应细心感觉自身,出现麻胀感时不要执着,此皮毛之相。应静心观照,有时可能会有空乱之象,亦不要在意,此时亦有无极觉照。站无极桩应以站到一心不乱为最高境界。若达到此境界,则三体式亦不成问题,全架只需练上几日,即可成也。但若不能站到一心不乱,则每日择一辟静之处,站无极桩两小时,只观意之所向或观己之呼吸,只观吸或只观呼,渐可入静,待欲收式时,可直接变为三体式,如此坚持一年两载亦可小有成就。
孙先生晚年将三体式曾改为立掌,但非90度,塌腕,虎口要圆,手往前推,后面掌也为立掌;身子向出手侧倒,但外型不要有所表现,此倾倒的目的,可使脚趾自然抓地。其实有些拳家不知脚为何抓地,这只是在实战中出现倾倒显现时一种自然保护,故此式要倾斜(外型不可带出,切记!)练习脚趾之力。关于立掌、塌腕、前推的目的,可使周身成为一体,形成整劲。崩拳孙禄堂晚年练法和书中都不相同。腰中之拳是立拳,而非拳心朝上。此三体式更科学的表现了形意整劲的练习。孙禄堂的三体式寓意明显,如果接触过军队的刺杀训练,就会对这个动作感觉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顺掌三体式与立掌三体式内意有别,顺掌三体式,其意在顺。立掌三体式,其意在圆。谓之在圆,因有三窍,可由立掌中体会出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不同的劲意。若为顺掌则难体会此三窍的妙用。立掌要领:虎口撑圆,讲究一个字塌,塌则气沉腹充实,为练功之架。顺掌要领:掌背与臂平顺,讲究一个字顺,气灌四捎,为用之架。内家功成一般内劲直达指端,用指发人,收放容易控制,不易伤人。

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与太极式

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与太极式

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与太极式武术自由谈不拘一格,不循常规新角度,新思维本文作者写在前面:研修太极拳必须从无极、太极入手。

无极、太极在孙氏太极拳中是客观存在的状态。

打着科学的旗号否定无极、太极的人,大多是那些既不懂科学,又自以为懂科学的人,这类人最喜欢批判无极、太极、八卦、五行,如《科学的内功拳》就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质疑无极、太极、八卦、五行的文章。

该书对人体机能的认识角度完全是错误的,结论自然是错误的。

当代人若仍以该书为依据质疑无极、太极、八卦、五行就更为陋谬。

当代人研究人体的整体机能,至少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中医理论以及经络学。

2、坎农生理学的内稳态理论。

3、贝塔朗菲的系统理论。

4、维纳的控制论。

5、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6、皮亚杰的生物学与认知。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300年前牛顿力学的窠臼里去研究人体机能的种种发生与作用机制。

任何科学理论都有其适用的对象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得出的结论自然是谬论。

章乃器的科学知识放在今天,至多是初中物理学的程度,想用初中物理学的知识去解释复杂的人体机能的发生与作用机制,那是异想天开,无异于在内心里把他自己当成上帝了。

科学只是帮助我们把握现象的方法之一,顶多是相对于具体经验对象的相对性'真理',科学结论本身并非是真理。

科学史早已证明所有的科学定律都是要被打破的,这是科学认知的基本特征之一。

一个认为无极、太极、八卦、五行是玄学的人,并把玄学与科学对立起来的人,说明他既不懂什么是玄学,也不懂什么是科学,更不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他的认知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300年前康德对科学的认知程度。

牛顿力学不是不可以用于武术运动,而是不能用于武术运动的所有现象,这里是需要进行深入辨析的。

比如以整体发力为例,作为低层次的调息阶段的整体发力的机制与效果可以借用牛顿力学来解释。

但对于更高层次的整体发力,仅靠牛顿力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武术科学化,不能将某些科学定律在没有对现象对象进行深入辨析的情况下,不加分辨的任意套用。

太极养生桩功—无极桩无极桩是一个入门功法,也是一个较好的养生功法

太极养生桩功—无极桩无极桩是一个入门功法,也是一个较好的养生功法

太极养生桩功—无极桩无极桩是一个入门功法,也是一个较好的养生功法太极养生桩功—无极桩无极桩是一个入门功法,也是一个较好的养生功法。

无极桩的功用,是为太极拳筑基,为修行养生之法。

它使人们清除一切杂念,而进入自由自在的混沌状态,让身心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进入人空、法空、虚空境界。

黄帝内经云“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这就是练桩功的总要求。

站桩是静中求动,内练精气神。

1、无形无象无极桩无极桩也称自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

《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

”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内在运动。

排除杂念,意念专一,使内气充盈,任内气自然周流全身,并达到身体内外的统一。

培养元气,稳固身体重心,端正身体姿势,“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清利顶头悬”。

2、无极桩的基本要求:双脚平行分开站立,足尖向前,与双肩距离等宽(脚掌外缘与肩外缘垂直线平齐);双膝关节自然松屈,微坠臀部;腰背松而直,胸稍内含,松颈微收下颌;松肩坠肘,双臂自然下垂,双手置于体侧或叠按于肚脐,掌心向内;双目垂帘,舌轻抵上腭,唇微闭,神光内视脐窝,摒弃一切杂念,内无所思,外无所视,空空洞洞,如入“无极”状态。

3、无极桩的重要身法:“三点一线”(从头顶百会穴至会阴穴,再到连接双脚掌涌泉穴直线的中点形成一条直线),被称为无极桩的精粹。

4、无极桩调息心法也在于“静”字,即心神宁静,神守于脐,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呼吸绵绵,以食太和阴阳之气。

5、心法运用所谓心法,是相对于外在姿势而言,就是指如何运用意识。

运用心法要点:若有若无,自然而然,不能使劲去想。

1)水浴法意念观想自己站在齐胸深的温泉水里,温暖的泉水浸泡全身肌体,体会水里的温暖、漂浮、轻松、舒适感。

2)宝树法观想自己站在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中,自己的身体就是一棵大树,树枝是自己的骨骼,体会肌肉如同棉花一样挂在骨骼上的感觉,微风轻拂,心旷神怡。

中医运动疗法孙式无极桩练养精气神,增强免疫力

中医运动疗法孙式无极桩练养精气神,增强免疫力

中医运动疗法孙式无极桩练养精气神,增强免疫力我们常说,人的寿命的长短,是由这个人的元气决定。

即便是一个年轻人来看病,一诊脉,若元气已尽,也回天乏术。

无极桩---孙禄堂都说一个好的功夫,都有一个好的心法。

这个心法到底是什么呢?桩功练人体的【精气神】,练人体的中脉,是接通天地的通道。

人在松空的状态下,有些隐伏的病灶就会显现出来。

在站桩的过程中,整个人的气血畅通了,手脚不再冷了,脑袋清晰,精力也变得更加充沛。

孙禄堂先生说: 「无极者,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空空洞洞,一气浑然,此逆运之道,转乾坤,逆气机,能以后天返先天,化其拙气拙力,引火归元,气贯丹田」。

「虚无者,圆是也,含一气者,半圆合一圆是也。

虚无生一气者,是逆运先天真一之气也,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

孙式无极桩,练养人身精气神,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化太极。

生命物质源于「精」,生命能源赖于「气」,生命活力表现「神」。

「气」就是指人体元气,元气充足自我修复免疫能力增强。

站无极桩方法:面向正方,身体直立,独立守神,心静气顺,二手下垂,二脚为九十度式,重心落于二脚跟中间,脚趾不可用力抓地,全脚松满贴于地上如同吸盘,从头到脚放松,悬顶、竖项、含胸、拔背、松腰、垂臀,节节贯穿,顺其自然,二眼内视,一呼一吸,息息归根(命门)。

我们常说,人的寿命的长短,是由这个人的元气决定。

即便是一个年轻人来看病,一诊脉,若元气已尽,也回天乏术。

中医认为生命的核心是元气,是生命的动力源,元气不足百病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气虚则血脉不畅,脏腑失调,百病丛生。

人体元气就像一盏油灯,灯油耗尽灯就熄灭。

所以练拳是保元气、保健康、保性命的中医气血运动疗法。

随着无极桩逐步深化,树立生命中轴,密度增大,修复先天。

去掉拙气拙力,随意调控能力不断增强,感而遂通,无意之中生真意,还先天自然之能。

现在很多传记中讲到功夫都添油加酱,而对负面的事实真相多加回避,据了解,发生中风(脑溢血)较多,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好勇、斗狠、酗酒、易怒、紧张过累导致肝阳上亢肾阳亏损所致。

(1)太极桩功――无极桩

(1)太极桩功――无极桩

(1)太极桩功――无极桩一.无极桩功诀阐秘(一)姿势规范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贴近股骨外侧,手中指指尖贴风市穴。

头顶正直,舌抵止腭,两眼平视,下颏微收。

体重平均在两脚,摒除杂念,有虚、静、松、空之感。

无极乃太极之始,练好无极桩可使身体内外加速放松,可培养先天浩然之气。

练好无极桩内气增强了,可以疏通经络,扶助正气,调节阴阳,增强人体健康。

(二)虚静守一1.意念放松调节。

神经、肌肉放松,骨节对应拔开,气通各节,节节贯穿。

次序为:上肢:手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下肢:脚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躯干:胸椎一节一节拉开-腰椎松开-尾椎松开。

头部:玉枕、百会、下颏微收,颈椎一节一节松开。

调息:吸气意念至命门,呼气意念至肚脐。

此为一息,共做三息。

自然呼吸:任肌肉自然反博,任内气在体内自然流动,气畅经络自通,自上下通,自左右通,百会通天,涌泉通地,归法自然,百病清除,身体健康。

2.功诀:骨节一松气自通,周天一转暧融融。

人言我呆我即呆,缚虎擒龙我为公。

3.行功经义:放松意念调整后,静息三分钟;默念功诀,接受宇宙大智慧人子信息,定中自然,一心不乱;天之“百会”,地之“涌泉”,人之“璇玑”三才合一,功进速矣。

4.行功禁忌:首先,思想上忌“贪、嗔、痴”;其次,饮食上禁用辛辣食物;其三,时间以太阳初升为宜,其他则为功力辅助;其四,对父母孝心恒持,使祖上信息扶持。

(三)无极桩意念导引的医疗作用无极桩针对具体病情、意念或内视有关穴位,进行体内阴阳调配。

循阴阳,遵五行,蹈八卦,衍生克之理,使人体生理之机制达于优化,从而治病强身――无极桩的观想法,有病治病,无病长功。

十八丹田观想法(感应神通法)人体有十八丹田,意守或观视某一丹田,并观想放松,将治疗与之相关区域的病症。

观想部位有一光亮,或日、或月、或一能量团,放射光芒。

初步功能:凡近距离的人和物,我默然之中明之,其信息的变化,他不知我,我已知他。

如:对方肝病,一接近我,我之身体有关部位马上会自然产生反应。

孙氏内家拳桩功——无极式

孙氏内家拳桩功——无极式

孙氏内家拳桩功——无极式孙氏桩功两种功法。

一曰“无极式”,一曰“三体式”。

站无极桩可以站得很舒服,既是养生,又是能量的慢性积蓄,可以逐渐达于四梢,而且两手两足稍加变化即可用于迎敌。

本文针对无极式姿势和要求作一介绍。

面向正方,身子直立,两手自然下垂,两足开立呈九十度。

其要领也完全一致;手足没有动作;心内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其气混混饨饨,清浊不分。

所谓“一气浑然,形迹未露”是也。

在无极式虚无之中生出“一气”后,便自然而然开始“太极式”,身法由静而动两肩不可向下用力,下垂要自然,两足为9O度之形式。

两足尖亦不用力抓扣,两足后跟亦不用力蹬扭,两腿似直而曲,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

手足亦无往来动作之节制,身心未知开合顶劲之灵活,但顺其自然之性,流行不已。

心中空空洞洞,内无所思,外无所视,伸缩往来,进退动作,皆无征兆。

身体内外之情景,如同雨天屋檐下之流水,似直而曲,如沐如浴。

此式的锻炼,在于恢复习者天然之性,启发习者先天一气之源。

技击不过是极尽个性伸张与发挥之形式。

故“无极式”为百形之母,万法之基。

先从动中求静开始入手,要作到“沙地立杆”,“腾云驾雾”,要求是百会穴上顶,两肩向外拉开,向内微含。

把两边肩胛骨拉开,似的中间空,两边虎领筋抽紧,这个叫虎抱头,左右两手外翻,往下沉,两胯朝里缩,力点坐满于脚跟,不可朝前,往后,左右偏,一定要中正,脚趾不许扣,两脚成90度夹角,两眼平视,舌顶上颚,口水咽下。

关键是坐满脚跟,这时候脑子里所有的杂念都没有了,空空洞洞,无阴无阳,无我无他,与大地混为一体,象腾云驾雾一样。

坐满于脚跟一定要缩胯塌腰,这样才能够坐满脚跟,才能自然提肛。

无极式主要是动中求静,一站架子,把所有杂念去处,同时产生深呼吸,叫真人呼吸,可以不用口鼻呼吸,孙公可将口鼻塞住练拳。

全部用毛孔呼吸,叫还虚,也叫胎息功夫。

无极式,头要顶,项要竖,目要平视,一任鼻孔自然呼吸,嘴要虚合,舌要顶上腭,齿要相叩,两肩下垂有松开意,两肘下垂有包裹意,两胯胯根要松,两膝如起步时略带弯曲,不可有死弯子,此时足根不扭,两足足尖不扣,整个体重移置于两足足根,两足前心与地似离非离,似着非着,好象沙地立竿,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又好象腾云驾雾,其目的要求做到虚无,摇摇欲坠的光景,即进入了静的境界,限制了思想不开小差,同时正因为把整个身体的重心平均分置与两足足根,做到了呼吸直贯脐下的腹式呼吸。

孙氏内家拳真传桩法特色

孙氏内家拳真传桩法特色

孙氏内家拳真传桩法特色孙存周先生极为重视基本功的练习,他把孙门的基本功总结为六项:一、无极桩,二、三体式,三、劈拳,四、崩拳,五、单换掌,六、懒扎衣。

我认为后期应该加入双换掌和虎扑二式,此八式构成孙门武学的大要。

无极和三体已经有不少人撰文介绍,在此不述。

从无极到三体之间还有虚无含一气、太极、两仪的练法。

无极重心在两脚跟,虚无含一气是外形不动,内中重心移到两脚心;太极是半面向左,左脚跟对右脚踝,两脚一虚一实;两仪是双手合于胸前,右手中指压在左手食指,身子微微下蹲;此式可单练,手合身蹲一吸——手分身起一呼,反复习之,这也就是山西蹲猴式。

劈、崩也有不少人谈及,要注意劈拳是立圆,打翻浪劲;崩拳如同中平枪,直出直入最难防。

孙门练法上有定步练法,不仅是一步一拳不跟步,还有双足不动,仅靠周身调整两膀发劲的练法。

劈崩是单手,走直线,所练步法为上步、寸步;虎扑为双手法,走曲折,所练步法为践步;单换掌主要练走圈,开始以趟泥步走直线,待走稳时,再走圈。

孙门八卦练的是绷簧劲,主要靠走圈走到周身筋骨拧成一股劲。

走圈分三步,一为前手(圈内手)与身成45度,为推磨;二为成90度,为转磨;三为180度,为拉磨。

练到身影成为一线,方为成功。

单换掌练前后,双换掌练上下左右,是包容八卦一切道理的两式,如果肯化三年时间练习,练好了可谓要啥有啥,再练其他,如虎添翼。

懒扎衣,练法分定步、动步两种。

定步分四拍,以右式为例:一、右手上绷,左手随之,右足进步,左足跟至右足跟,脚尖点地;二、右手向右后平捋,左手随之,左足后退半步,右足尖翘起离地;三、右手前按,右足进步,左足跟步;四、双手握拳下采,虎口向前,手心相对,至两胯前,左足后退踏实,右足退至左足前足尖点地。

左右式相同。

活步练法可前进,也可后退,旨在手足协调即可。

无极式和三体式要练到每次站30分钟;劈崩两式和懒扎衣左右练习每次要超过百次;单换掌走圈每次要超过30分钟;以上基本功要每日练习,时间要不少于3个小时。

孙式无极桩站桩要领

孙式无极桩站桩要领

孙式无极桩站桩要领文/林泰年首先,你最好是吃饱睡好再站,这样可以舒服一些,站得也久些,对你自己的帮助跟多些,饿着肚子站不了多久,帮助也小。

好了,入正题。

站桩前要穿宽松的裤子站,腰带要松些,利于气血自然运行,身上什么东西都别带,什么手机钱包,都放好了,手机直接关机得了,最好别带出来。

穿平底鞋站,厚底较好些,可以保护好脚跟。

有人说穿拖鞋站可以不可以,我说可以,但是要是厚底和平的拖鞋。

带眼镜的朋友注意了,眼镜要摘下来放好,反正练功夫就是不用带那玩意。

尽量不要穿厚的衣服站,就两件就好,太厚重影响效果。

一.头,正,不偏不倚,不仰不俯,百会穴(度娘可查)略上顶,稳稳安在项上,不要自己去晃摆。

二.眼睛,直接平视前方,最好十米以上有绿树,大树最好,不用刻意眨眼睛,自然久了眼睛就不眨了。

三.鼻吸鼻呼,心中数吸或者数呼,别的什么都不想,把自己忘了。

四.口,闭上,牙齿轻轻扣上,舌头抵上颚,平时乃至睡觉都是如此,如果练习过程有口水,那么恭喜了,你练对了,直接吞入肚子可也。

五.颈,直竖起,不得软塌。

六.两肩膀和胸,两肩膀尖不可外露,就是两肩外开的表像,略外开即可,要自然,不要人为;胸,不可挺,要自然内涵,胸大肌是放松的。

七.两肋,有向上拉之意,向上拉,那自然也是拉开了,不用刻意去做,站久自然有此体会。

八.大小臂,自然下垂,,无一丝意念相加,肘关节有一个自然的弯曲度。

九.手指是曲的,全自然松开,也是无一丝毫意念相加,有人又说什么要对着裤缝,纯粹是胡说八道。

十.腹部,松而实,呼吸久了自然深匀细长,直达下丹田,从而息息归脐。

十一.腰,向下塌住,命门处不可凹陷,至少要平坦或者略有外凸,它是松的出来的十二.胯,臀部和谷道,胯是紧的,不是松的,向外开,内里胯根是内缩的,臀部的两块肉是向内夹着的,贴紧的,谷道(中医俗称魄门)是自然上提的,非用意也,尾闾骨下垂往前兜着。

十三.如此一站,男子下体处有一个突出(或者小孩子和少年没有),所以成人务必找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练习,否则一则不能入静,二则有失风雅。

太极拳之无极桩、大成拳之浑圆桩、卢氏结构...

太极拳之无极桩、大成拳之浑圆桩、卢氏结构...

太极拳之无极桩、大成拳之浑圆桩、卢氏结构...太极拳之无极桩、大成拳之浑圆桩、卢氏结构之正面浑圆桩,哪个增强功力更快?——允升园记之太极篇(19)内家拳皆重视桩功。

师傅要求我多练桩功,只是生活忙碌、琐事缠身,桩功练得断断续续,眨眼几年过去,收效甚微,心中惭愧。

师傅说,由于人体经脉老化原因,53岁之后再练桩功,除非机缘,很难再出真功夫。

今年女儿考上大学,我的早晚时间相对充裕,于是又开始站桩。

我主要站三个桩。

一是太极之无极桩。

无极桩是太极拳之基,其理论和技术体系源于道家,包含内丹和武术技击,成为太极拳养生与技击的基石。

研习真正的太极拳,无极桩是必须过的坎。

我学无极桩主要的动力,来源于杨式太极拳汪脉传人、太极拳名家石明先生,他是从无极桩走出来的太极大家,自己亦被他的功夫所折服。

我的师傅对他的太极功夫亦是非常敬佩的。

石明老师于北大讲座曾言:什么事都有个极限,那极限的一刹那——中极之微,就是太极。

好比太极图里的中极线,亦阴亦阳,非阴非阳。

具体如:我想出这只手,要出前的那一瞬间,即出与未出的一刹拉;我想拿回那只手,要拿回前的那一瞬间,即拿回与未拿回的一刹拉,这两个瞬间,都是太极。

他认为,打拳就是有无之间、阴阳之间、同生共灭,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过程。

其实,石明老师所说的极限的一刹那,即是我和拳友们交流的一句话:太极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即出未出,与形意拳的三磨即为暗合,以前文章提及。

我站无极桩比较随意,少到10分钟,长到3个小时,没有定数,看心情。

之于养生,无极桩给我的最大体会,即体力恢复极快,10分钟足以让人充满新的活力。

每每工作劳累,我都会站上十几分钟休整。

身边许多朋友也因我受益。

之于功夫,我的体会是,无极桩让我的定力更强,内心更加从容,当对方出拳攻我时,接手也不再象从前那样紧张。

二是意拳之浑圆桩一代宗师王芗斋创立的意拳即大成拳,其显著特点之一是舍弃套路,构建了一套站桩—试力—搭手—散手的独特训练体系。

孙存周传授孙氏拳基本功练法

孙存周传授孙氏拳基本功练法

孙存周传授孙氏拳基本功练法孙存周强调练基本功练要练的准确、坚实、明白。

孙存周把基本功浓缩为无极式、三体式、劈拳、崩拳、单换掌、懒扎衣。

孙存周说:“练技击有三个台阶,第一步是基本功,把基本功练通了,浑身都是拳。

但到了这一步也还是个拳匠。

还不能称师。

第二步是知拍,与人对打,感应确切,应对自如,如是才出得来节奏。

一般人不易做到,到了这一步可以称师。

第三步是拳与性合,遇敌制胜,尽情尽性,喜怒哀乐因拳而出,皆能制敌,则可称家。

如今能至是者极少。

最终至木呐虚无,动静无兆,制敌于不觉中,如家严也。

”孙存周根据自己的切身实践认为,传统武术若得真传是完全不需要添加拳击练习的。

也无需十年、八年才出门。

孙存周认为形意拳比拳击更精简实用。

孙存周自己的实践是仅随父亲苦练三年,便闯荡江湖,未遇敌手。

孙存周认为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在对基本功的掌握,孙存周还认为,很多名家、大师所以练、用脱节,平时练的东西,对抗时大多用不上。

尤其是一些名家,把拳路都快练成杂技了,看起来很有功夫,但是一打起来,就全没了。

一是对基本功掌握的不准确。

二是实战练习少,距离感差,不知拍。

三是体力不足。

四是意不知毒。

五是志不能坚。

这些都与拳术练习的方法有关。

因此,从这时起孙存周已开始深入系统地研究拳术的教学教法问题。

提出“学习拳术,门派之见,实属万不可有。

然选择拳术,首戒标奇立异。

若二三其志,尤易误入歧途。

但既经选择之后,尤应继循正轨,所谓探骊得珠,贵得其窍。

坚持习练,持之以恒,不特真诠可得,且其成功亦指日可待。

孙家拳的劲是各派拳术中最锐利的,渗透力极强,当你还没有什么感觉时,里面已经受伤。

孙存周教的拳架子更低,其鹰熊合演几乎是贴着地皮练,鹞子翻身的束身几乎是团成了一个球,但不能有低头、猫腰、撅屁股之嫌。

八卦掌走转起来行如奔马,劲力也非常浑厚。

若说孙式拳有明师,刘树林老师无疑是一位。

刘树林是孙存周先生的弟子,因为现在练拳,孙式拳的要领依然无法做到,依然是事倍功半。

无极桩功法

无极桩功法

形:形态、形体,一定的姿势。形的作用在于造势,所谓得机得势全在于形。起手的方位,落脚的踏点,关系重大。名师传授,讲究脚踏中门,落脚远近以另外一只脚没有蹬踏之力为好;手是近不缩寸,远不逾尺;明师传授,讲究神色专注守一,用意气感应和控制对方,此时,手脚自然地中规中矩。定式练形。
招:一定的连续动作,架势组合,有计划地图谋对手。招,是有计划地进攻或防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一去一来,设计或料知对方变数,诱使或迫使对方入我翁中。平时千锤百炼,用时顺势而出。也含有变化,只是这种变化也是固定的。单操和盘架子练招。
怎样、什么时候才入了门了?无极桩是根本,还要回到桩的状态上来说。站到“脚站没了”,就是入门之时。因为正在这个前后,你已经能感觉到“意”的存在,可以真正对太极拳“动心”了。体会不到太极拳的妙韵,不动心,不真正热爱,当然不是太极门中人,更不会入门了。
“脚站没了”是什么?“脚站没了”就是在站桩中感觉不到脚。但这里非常紧要微妙,不要特意强调去体会脚,找脚是肯定能找到的。是在神照之下,无极桩的状态里,恍兮惚兮之中,感觉不到脚了。这时不要问有没有?一问就落入对待,就犯了“执”的毛病。实际上,是逐步没有的,一般我感觉,站到脚下有一寸厚度时已经能体会到用意,已经一脚踏入门里。这时你已经可以和他谈意了。谈了意,以后心有灵犀,一通百通,一日千里了。
力,是肌肉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与骨骼支撑有关。发力有最佳点,往前后移动一寸距离,就失去了效能。举重、哑铃、俯卧撑等体育锻炼,能练肌肉的,是在练力。
劲:气的流动,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带动形体动作且有能量的,为劲。如果说招是有图谋的形体组合,则劲是有图谋的气的组合。最常说的八种劲为“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另外还有:开劲、合劲、提劲、沉劲、尺劲、寸劲、分劲、长劲、短劲、发劲、化劲、冷断劲、哼哈劲、凌空劲等。练劲主要靠明师的喂手,来传授气流向的感觉与火候。名师教的姿势架子只是外形,并不是劲的根本,这也是学了一大堆劲,却用不了的关键。

孙式无极桩心得

孙式无极桩心得

孙式无极桩心得《孙式无极桩心得篇一》站孙式无极桩也有一段时间了,今天就来唠唠我的心得。

一开始接触孙式无极桩,就像是被丢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那时候我就想,这站着不动能有啥用呢?不就跟平常傻站着一样嘛。

可是呢,当我真正开始尝试去站的时候,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去了。

站桩的时候啊,得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大树。

脚就像树根,得深深扎根在地里。

我就想着,我这脚丫子要是能像树根一样,在土里伸得老长老长就好了。

刚开始站,没一会儿就觉得腿酸得要命,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就像两根木头棍子,随时可能“咔嚓”一声断掉。

我心里就犯嘀咕,这是不是不适合我呀?也许我就不是这块料呢。

但是我又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啊。

于是我就咬着牙坚持。

慢慢地,我发现了一些奇妙的感觉。

身体好像变得轻盈了一些,不再是那种沉重得像灌了铅的感觉。

有一次,我站在那儿,周围很安静,突然感觉自己好像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我成了这个空间的一部分,微风拂过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微风轻轻抚摸着,就像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一样。

这时候我就在想,嘿,这孙式无极桩还真有点意思啊。

站桩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思绪就像脱缰的野马,到处乱跑。

一会儿想着今天晚上吃啥,一会儿又想着工作上的那些烦心事。

我就想啊,这脑子咋就不能安静会儿呢?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根本管不住。

但是我也知道,这可能是站桩必经的一个过程,得慢慢去克服。

我还发现,站桩对我的心态也有很大的影响。

以前我是个急性子,遇到点事儿就火急火燎的。

站了一段时间桩后,感觉自己没那么浮躁了。

就好比一杯浑浊的水,慢慢地沉淀下来,变得清澈了。

现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可能会先深呼吸一下,就像站桩时调整呼吸那样,然后再去处理事情。

孙式无极桩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我现在只是刚刚摸到了一点边。

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这个宝藏完全挖掘出来,但我愿意继续去探索。

我觉得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呢。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孙式无极桩心得篇二》《孙式无极桩心得篇二》站孙式无极桩,就像一场独特的冒险,充满了未知与惊喜,有时候还带着点小困惑。

孙氏(孙禄堂)形意拳的系统训练程序与方法(无极桩篇)

孙氏(孙禄堂)形意拳的系统训练程序与方法(无极桩篇)

孙氏(孙禄堂)形意拳的系统训练程序与方法(无极桩篇)关于形意拳,孙公禄堂有两本重要的著作,一是《形意拳学》,二是《拳意述真》。

前者是孙公55岁时对形意拳做出的总结,后者则是把前贤对形意(主要是形意拳)、八卦和太极拳的心得进行了汇编,特别是将郭云深公所著《解说形意拳经》无私公布,可谓造福后人。

学习孙氏形意拳,一定要严格按照孙公所制定的程序循序渐进,一开始不明白不要紧,随着功夫的深入逐渐能开发智慧,功夫和道德也都会同步深入,无论渐悟还是顿悟,早晚都有劈破旁门见一轮明月的那天。

孙氏一门首站无极桩,《形意拳学》里也是把无极学放在第一篇,不可谓不重要不关键,道理何在?就是为了“返先天”。

孙公禄堂从一开始就已经把内家拳的本质揭开了,但是人都是生活在后天,理论上不一定能够明白,所以孙公直接按程序安排好,一开始就是无极学,且在序言里告诉大家,你只管练,早晚得其奥妙。

我们后世的人错就错在瞎琢磨,你一想就落在了后天,就背离了孙公的本意与苦心了。

初学者站无极桩,就是要把思想中所有的杂念都放下,达到空空静静,所谓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你本来面目?当即停掉,能够占到瞬间入定,连呼吸都没有了,就能够体悟到先天是个什么样的境界了。

说境界,其实不够准确,先天用文字无法形容,只有你练到了且身心上有了应验,才能明确把握。

具体的练法一如孙公图像所示,好像立正站好,但两脚之间是九十度,重心放在两个脚跟的中间,这样膝盖就为自然微弯,全身舒适自然,两眼平视远方,这样就行了。

有的人悟性好的,一上桩就能入静;有的思想乱的,也有一个窍门,就是朝远看,看得越远越好,最好是能看到天地宇宙的尽头,这样眼神就把心放空了。

所谓真传一句话!无极桩一入静,身上气血马上就开始运动,有病治病。

当你进入到那个寂灭为乐的境界时,你都不愿意下桩,到这种程度就真是站到了,而且得了好处。

无极桩另一个功用,是取得中正。

人在后天身形大都不正,比如让你去走马路牙子,有的走的长一点,有的走几步就下来,但你看小鸟站在电线上从来不会自己摔下来,除非有人拿弹弓子打。

孙禄堂内家拳练法解密之——站桩

孙禄堂内家拳练法解密之——站桩

孙禄堂内家拳练法解密之——站桩(作者聂枫,本文系作者独家授权武文化首发的稿件,转载须注明文章来源。

)“入门先站三年桩”,其实何止三年?站桩是一辈子要做的功夫,甚至可以说是“须臾不可离也”,所谓“行走坐卧皆是拳”,大抵都是从站桩中来的,却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没什么关系。

孙禄堂的内家拳体系由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组成,其实八卦拳和太极拳最早是没有站桩的,唯独形意拳有站桩,而形意拳最被人熟知的桩是三体式。

从孙禄堂的体系而言,是“三拳合一”,所以无论是从形意、八卦还是太极起步入门,也都要经历站桩的过程。

那么孙氏体系内的桩都是什么呢?第一,是无极桩;第二,是混元桩。

三体式,谈不上是桩,但可以当桩来练。

首先要清楚站桩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人以为站桩是为了增加腿部力量,对四平马、三体式这类腿部肌肉吃劲的桩很迷信。

如果是为了增加腿部力量,可以去跑步和做负重蹲起,效果要比单纯的静力桩好得多。

从实战角度而言,力量与速度一定要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事实上,四平马或者三体式所增加的也仅仅是肌肉的耐久力,而非肌肉的绝对力量。

肌肉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还会失去敏感和灵动,所以凡是站四平马或三体式的,起桩后都要通过快速踢腿来舒张肌肉纤维。

更何况,内家拳本身并不以训练肌肉为根本,甚至连筋骨都是附带的,我们追求的是先天神意指挥下的本能激发,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把内家拳练到肌肉上就错了。

练内家拳一辈子都在追求这个“真意”,到底为何物?比如急刹车,瞬间身体自动反应,踩上了之后才会反应过来,自动反应这个就是“真意”,它是自己做主的,不需要人的后天故意去支持操作。

如果回忆踩刹车的一瞬间,就会发现脑子里是空白一片、思维意识全停,完全是生理本能的自我激发。

如果这一刹那还想着怎么刹车,是一定要出事的。

都说妇女柔弱,但如果当街有人打她的孩子你试试,心里头一股劲上来能把对方撕烂了,这股劲也是自己来的,所谓“忘乎所以”,一瞬间自己没有了全是护犊子的心,本能就激发出来了。

无极庄双脚平行与脚跟并拢,有什么不同?

无极庄双脚平行与脚跟并拢,有什么不同?

无极庄双脚平行与脚跟并拢,有什么不同?有个人在后台问了一个问题:这种问题原本应该会去问自己的老师(师父)——既然跑来问我,大概率是自己瞎练。

我本来是不想回答这类问题的,原因很简单:孙式武学是很高深的拳术体系,即便面对面的师徒授受,许多要领也不能完全掌握。

至于“之前练了三个月,效果还不错”的反馈当然也是真实的——现代人大多四体不勤久坐不动,此时“动一动”就比不动要强,不练拳练练广播操都比躺尸强。

从拳学角度而言盲修瞎练当然有害,不过当下许多普通人的“瞎比划”的训练强度很低,低到不足以对身体造成伤害,您就把太极拳当广播操练一练活动身体足够用了。

我个人没有孙氏武学的传承,只是喜欢探寻拳术内在的运动机制——发现孙式无极庄的设计非常有意思,这种设计匠心甚至贯穿整个孙式拳学体系。

慢学体系的无极庄要求: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这个也是许多太极拳派“无极庄”的要求。

这种设计的思路是:让下肢四面(前、后、内、外)的肌肉都尽量处于站姿下最放松的状态,模拟哲学上的“无极”状态。

在中国传统的哲学体系当中,“哲学”不仅仅是思维上的思辨还是切实的身体体会。

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太宽则下肢内侧三阴经的筋肉过于用力,太窄则外侧三阳经的筋肉过于用力。

初学者没有经过“放松”和“接骨斗榫”的矫正关节训练,关节和筋肉原本可能有微小的“骨错缝、筋出槽”情况,如果一开始就让下肢过度负重就可能出现膝踝关节的疼痛。

初学者下肢的肌肉、经筋还不会在负重状态下放松,就可能导致气血上涌——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练拳后反而血压升高、失眠或者胸闷的状况。

双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的无极庄可以避免上述的弊端,先让练习者在静立不动的状态下下肢“放松”。

许多古传导引术的“起势”都是这种姿势——比如峨眉十二庄的“平肩裆”。

孙式的无极庄则是脚跟并拢,双脚尖开立90°的状态——这个姿势初学者直接练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髋关节过度紧张。

上图当中,标注臀小肌的一侧这几条肌肉大多负责髋关节的外旋——当脚跟并拢、脚尖分开时髋关节的动作主要是外旋,就是脚尖转向分开的方向。

孙氏武学的无极桩功法初探

孙氏武学的无极桩功法初探

孙氏武学的无极桩功法初探孙氏武学的无极桩功法初探我开始学孙氏太极拳时,对于无极桩的练习和关注十分不够。

当时认为无极桩取立正姿势站立,动作如此简单,对无极桩的功效不得其解。

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习练孙氏太极拳半年以后,碰到瓶颈而不得其法,才想到是否站一站无极桩能解决问题。

果然在我坚持每天站30分钟,站了二十余日后,有些问题得以不解而解了。

我在练习孙氏太极拳碰到了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不顺、不松、不静等三个问题。

所谓不顺:一者是姿势不顺,其主要原因是初练不合规矩,又没掌握其动作要领。

主要表现在:练一二遍拳后气息上涌,大汗淋漓,收功后感觉身心疲惫。

二者是气不顺,因为动作不熟练而僵硬,致使气息上涌而不调不顺。

解决不顺的问题唯有按动作要领多练习,抽出几个经典动作来进行单操练习(懒扎衣、玉女穿梭、云手、三通背、倒撵猴、更鸡独立)。

所谓不松:一者是肩跨不松。

原因是太执着于动作要领(与以上说的并不矛盾,需细细领悟),使得动作呆板,主要表现在“上不能虚领顶劲,下不能踏腰坐跨”;二者是心情不放松。

主要原因是功力不足,尚不能驾驭心意。

所谓不静:在练拳过程中主要表现心意散乱、杂念丛生。

不静是不松、不顺的根源,不顺可以用多练拳术动作解决,但不松、不静就得靠无极桩的功夫来解决了。

下面从四个方面介绍无极桩功法:一、何谓无极桩要了解无极桩,首先须知道什么是无极,无极是什么呢?练拳时无极是一种状态或心境,所谓“一气浑然也”。

“一气浑然”又是什么状态呢?所谓“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手足无舞蹈,身体无动作,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混混噩噩”,陈鑫说:无极的状态是“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大混沌也”。

那么,何谓无极桩呢?无极桩即是通过外形动作和内功心法的修练,效仿无极状态,使心身达到以上所述之境界。

二、无极桩的动作要领面向前方,两眼平视,稍向下(平视基础上向下10度角);身体正直,两手自然下垂(两肩不可往下用力);两足分开九十度,两脚后跟相靠,两足不可用力抓扣,两脚后根也不用力蹬扭,身体如锥子立在地面,要始终维护好身体的平衡;心中空空洞洞,内无所思,外无所视,伸缩往来,进退动作,无任何征兆。

孙禄堂创立无极式的溯源索隐太极拳易象探微

孙禄堂创立无极式的溯源索隐太极拳易象探微

孙禄堂创立无极式的溯源索隐太极拳易象探微太极拳易象探微。

桩功部002。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大壮,你好!冬日读你来信,甚感煦暖。

我们学拳,先是人练拳,进而拳练人,最后人拳一体,至此境界,拳者的精气神就会阴消阳长、随之而生,一出手便如风行水上,一个眼神即能摄人魂魄,举手投足之间亦是浩然中气如春风沁人心脾。

你问我对孙氏太极拳的印象,我想用一句话来描述,“孙氏太极拳之拳象别有洞天”。

我不清楚孙禄堂创拳时自身所具的武学境界,但其拳架的开合气势足以让人管中窥豹、见微知著。

学孙氏拳,入门者乐在其中,旁观者多不明就里。

不知你是否同意,我的思考,任何事物的瑕疵,皆让其美得唯一和独特。

拳法亦然。

盖天下之拳法,皆有其不足之处,但历经沧桑总是瑕不掩瑜。

孙氏太极拳真的是好东西,我们应该用发现九曲珠的眼睛去审问之、明辨之。

此信,我们重点聊聊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并作为桩功之体悟与你分享,请斟酌。

孙氏太极拳之无极式其一。

孙氏无极式的站桩秘诀。

自与太极拳相识以来,我对孙氏太极拳便颇为关注,其无极式尤其让我感到与众不同。

迄今,我已修习多年,总体感觉不错,特别是其“身如立在沙漠之地”的象形取意练法秘诀,对太极拳者通达身体松空之境界,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或许你也记得《易经·系辞》里的这句话。

之于此孙氏无极式的站桩秘诀,我的易象探微如下:沙漠,柔软如水,视为坎卦。

坎卦为水,脚踩沙地,如同脚踩水面,此易象即为太极拳大家郝为真三层功夫论之第三层,“两足如在水面上行”。

又:脚为癸水,为阴水;沙漠似水为坎,为阳水。

脚踩沙漠,阴阳相合,故利于身体松空。

站到好处时,则会“心中空空洞洞,内无所思、外无所视,伸缩往来、进退动作,皆无朕兆”。

其二。

孙氏无极式的桩架解码。

这是我想和你重点交流的一个问题。

孙氏太极拳之无极式,其脚法曾引起诸多太极拳家的讨论和质疑,这里暂且不表。

我的体悟,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外撇90度的孙氏无极式,同两脚平行、与肩同宽的传统无极桩相比,我的体悟,其优点之一,即是桩架变拳架时出脚更为迅速、身法更为舒适,特别是能更自然地走出“四隅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