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教案(第1周5-6课时)人教新课标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

地图教案(第1周5-6课时)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内容】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并能解释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与无神论的教育;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地球仪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2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和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本节课继续学习关于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

学生阅读课本P11,并结合课本1.19地球公转图,对照上节所学内容,小组合作设计关于地球公转的几个问题。

二、地球的公转(板书)

1.公转的特点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学生回答

①围绕中心;②方向;③周期;④轨道;⑤特征(板书)

教师演示地球公转,指导学生观察提出的问题。

教师总结: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公转的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椭圆;公转周期是一年。那么地球公转还有作什么特点呢?

演示课件:地球公转轨道和地轴倾角

让学生观察回答

总结:地轴总是与公转轨道面成66.50夹角,并且这个夹角几乎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特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50,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正是由于地轴的倾斜,地球上才出现了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请同学们联系日常生活想一想,都有哪些现象与地球的公转运动有关呢?

下面我们继续讨论地球四季变化和五带的形成。先学习四季的变化。

3.四季的变化

提问: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能描述当地四季冷暖的变化情况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单评价。

各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①一年当中,当地每天太阳都升的一样高吗?什么季节较高?什么季节较低?

②一年当中,当地每天的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总结:通常从四个典型的特殊位置来研究地球的公转运动。教师一方面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或利用课件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另一方面利用下列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

总结:根据上表可知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

4.地球上的五带

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直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

学生观察课本P12地球五带图,说出:

①地球表面上划分五带的依据及五带的名称;

②地球上五带的界线?

③热带、温带、寒带的终年气候特点?

归纳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时,地球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太阳光热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热带--终年炎热;温带--四季明显;寒带--终年寒冷。

三、小结

地球运动包括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绕地轴自转产生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在一年中形成了四季,而四季更替最明显的地区是温带。地球上不同纬度受热不同,形成了地球上的五带。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本节课活动设计较多,通过它们可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以此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但有时因学生太缺乏空间概念,教学中感到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相关知识难度很大。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6时)

执教人:执教班级:七(1)(2)

【教学内容】第三节地图(地图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能在地图上量出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出实际的距离。

过程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地图分析,使学习过程变成应用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从而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比例尺的使用方法,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的应用。

【教学重点】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地图、地球仪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1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见过或者使用过地图吗?下面我们一起看一幅地图

投影“台湾岛”图

提问:你能从图上看到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小结:同学们都能从地图上找到这么多地理事物,可你们获取的方式、方法不一定相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看地图。

第三节地图(板书)

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地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在反映地面景物时,要对他们进行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因此,一般来说,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比例尺。

二、地图的基本要素(板书)

1、比例尺

提问:下面我们绘一幅教室的平面图,你打算怎么绘?(学生课前测量的教室的长10.8米宽8.4米)

每个人选择的比例尺不同,图的大小就不一。现在,假如我们用图上1厘米代表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