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评课稿

合集下载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来判定平行四边形。

(2)、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平行四边形判定条件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与体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意识,形成几何思维分析思路,体会几何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几何推理方法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3、学了哪些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师提问,学生口答,之后出示表1,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所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二)问题牵引,导入新知【探究一】 取两根等长的木条AB 、CD ,将它们平行放置,再用两根木条BC 、AD 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吗?先有学生猜想,然后经过推理论证得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证明,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并让学生上讲台演示,得出本节的知识点。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共有几种?教师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去总结,便于学生记忆这些判定定理。

出示例题已知:如图,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求证:BE=DF .分析:证明BE=DF ,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以证明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比较方法,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简单。

证明:∵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D ∥CB ,AD=CD .∵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 ∴ DE ∥BF ,且DE=21AD ,BF=21BC∴ DE=BF∴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 BE=DF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判定另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结论;题目虽不复杂,但层次有三,且利用知识较多,因此应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证明思路。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评课稿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评课稿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评课稿前言本文是对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中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课的评课稿。

通过对这节课的评价和总结,旨在对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如下内容: 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判定条件以及性质; 2. 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如对角线的交点是等分线等; 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几何特征; 2. 如何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几种方法;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4. 平行四边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主要的教学方法包括: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判定条件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概念和知识体系; 2. 示范法:通过具体的几何图形示范,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特征和性质; 3. 研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发现并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 4. 探究法:通过举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学生自主学习法:通过提供课外阅读资料和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在课前,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和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和兴趣。

例如,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平行四边形吗?它有哪些特点和性质?知识讲授在导入环节之后,可以通过讲授的方式,系统地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判定条件和性质。

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小节进行讲解: 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几何特征; 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 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图示和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题讲解在知识讲授之后,可以设置一些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

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了解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并能根据已知进行相关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并了解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的探索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在探索证明过程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主动探究的习惯,体会类比、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乐于思考,敢于质疑;言必有据,因果相应;阳光展示,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的探究和运用。

教学难点: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的证明,及平行四边形的3种判定方法的合理选择和运用。

三、教学策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及活动经验及现有发展区的特点,教学策略设计如下:1.回归学生主体,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过程。

2. 合作交流。

采取积极引导、主动参与、互相交流来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体会成功的喜悦。

3.教学的内容上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优化。

教学形式上多提供学生阳光展示的空间,构建活力课堂。

4.使用师生共导、师主导、生主导相结合的导学方式,形成积极地有思维含量的对话,体现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5.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兵教兵,兵帮兵,兵强兵,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6.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积极的有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创建高效课堂。

四、教学过程1 1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预设一、创设情境,回顾思考(课前独立完成)1、王强同学不小心碰碎了实验室的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剩下部分如图,他要去买一块同样形状大小的玻璃赔给学校,你能帮他画出原来的图形吗?⑴有几种方法?利用手中的三角尺和圆规动手试试看!⑵(温馨提示:A,B,C为三个顶点,找出第四个顶点D即可)2. 回顾思考:①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利用定义你能帮助王强同学吗?②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吗?利用判定1你能帮助王强同学吗?1.同学们,昨天我发现了一个生活问题,(结合课件展示图片创设情境),你能帮助他画出原来的图形吗?利用手中的直尺、三角尺动手试试看!把你的预习成果互相交流一下。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二课时)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二课时)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点;2.能够判定给定的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3.能够使用线段相等法、对角线互相平分法和同位角相等法判定平行四边形。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通过教学,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线段相等法、对角线互相平分法和同位角相等法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1.掌握线段相等法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2.理解对角线互相平分法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原理;3.熟练应用同位角相等法判定平行四边形。

四、教学准备1.讲台展示工具:白板、马克笔;2.学生课堂用具:铅笔、直尺、橡皮擦。

五、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新知识(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 线段相等法判定平行四边形(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线段相等的概念,并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联系起来,思考如何通过线段相等判断给定的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b. 讲解和示范老师利用白板上的图形,讲解线段相等法的判定方法,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应用该方法判断给定四边形的特性。

c. 练习与讨论学生根据提供的练习题,利用线段相等法判定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然后与同桌进行讨论,互相纠正和完善答案。

3. 对角线互相平分法判定平行四边形(20分钟)a. 概念讲解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概念,并与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进行对比。

b. 讲解与讨论老师通过讲解对角线互相平分法的判定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为什么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c. 练习与总结学生根据提供的例题,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法判断四边形的特性,并总结判定方法的步骤和要点。

4. 同位角相等法判定平行四边形(20分钟)a. 引导学生回忆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同位角的概念,并与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联系起来思考同位角相等法的判定方法。

b. 讲解与练习老师讲解同位角相等法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步骤和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评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评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评课稿
八中吴玉梅
一、成功之处有:
教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让学生会思考,从问题的提出、解决、证明、应用,始终在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思考、肯定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放的。

开放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具有宽广的视野和发散性的思维,真正形成学生思考的能力;把问题放心的交给学生,耐心的引导学生去尝试着思考,培养了学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不足之处有:
本节课,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作为重点,在授课中着重于推导判定的结果,还让个别同学上台讲解,应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判定的应用上,让学生尝试自己写出证明过程,因此,在时间的利用上不太合理,另外,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班级的课堂气氛也不是很活跃。

5.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教学稿

5.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教学稿

5.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教学稿【目标】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一、复习巩固......: 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会了几种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请分别用几何语言来表述一下。

2、如图,在ABCD 中P 1,P 2是对角线BD 的三等分点,求证:四边形AP 1CP 2是平行四边形。

二、探求新知:1、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利用平行四边形的边的关系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那么“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1)操作:画两条线段:AC=3cm ,BD=2cm ,并且这两条线段互相平分。

(2)观察: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吗?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若OA=OC ,OB=OD 。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2、归纳: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几何语言 ∵OA=OC,OB=OD∴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 BDCP 1P 2 ABDC三、学以致用:1、已知:如图在ABCD 中,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点,且∠ABE=∠CDF 求证: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2、对于复习巩固中第2题,你能利用今天学习的判定方法来证明吗?请给出证明过程。

四、课堂练习:1、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下列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D ∥BC 且AD=BCB .OA=OC ,OB=OD C .AD=BC ,AB=CD D .AD ∥BC ,AB=CD2、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EF 过点O ,若OA=OC ,OB=OD ,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____对.3、已知如图,E ,F 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BD 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且DE=BF .求证:AE ∥CF , AE=CF .五、课堂小结:你能总结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吗?ABDCEFA B DC O E F。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评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评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评课稿
授课人
评课人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评课稿
聆听了周老师的课。

下面就周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这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周老师这堂课紧凑有序,首先创设以被誉为我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工人如何确保两条铁轨是平行的。

周教师与学生合作探究一组对边如何特殊才能确保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之后再用证明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至此,平行四边形的几个判定已经讲完,学生对一个定义和四个判定的掌握还不是那么牢固,之后必须经过复习巩固才能保证做题顺畅。

在巩固练习环节,一道以梯形为问题背景的动点问题将平心四边形的判定推向升华,充分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当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任何好的理念和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会留下一些遗憾:在遇到图形稍微复杂一些的题目时,学生就显得无从下手。

认识平行四边形评课稿

认识平行四边形评课稿

认识平行四边形评课稿认识平行四边形评课稿3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平行四边形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平行四边形评课稿1本大周听了几位数学老师的公开课,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的《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课。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老师这节课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合伙。

张老师尽量的给学生创造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张老师多次强调合伙,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在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地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享受自主的快乐。

张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能落实贯穿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首先出示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多边形,通过复习引出平行四边形,然后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如:学校门口的大门、栅栏等等,让学生通过用手描一描,让学生在描的过程中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张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借助多媒体放映展示,直观、形象,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去找一找、描一描、数一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教师这个环节的设计得非常巧妙,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总的来说,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张老师把教学的重心落在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探索理解上,教学流程自然,教学结构完整,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谓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具有课堂教学实效,我听后感触多多,得益很多。

以上所述,只是本人听完课后的一些拙见,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认识平行四边形评课稿2昨天听了刘老师执教的《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 优质课评选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 优质课评选教案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韶关市始兴县沈所中学温茂华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9.1.2节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初中数学几何部分一节十分重要的内容。

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

从知识技能上讲,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性质的一个回顾和延伸,又是以后学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同时它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图形迁移能力;从思想方法上讲,通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渗透了化归思想。

综上所述,本节课不论从知识技能还是思想方法上,都是一节十分难得的素材,它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应用意识和抽象建模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经历并了解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索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应用。

(2)能力目标: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推理意识和主动探究的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平行四边形判定条件的探索,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难点:判定方法的说理及应用。

二、过程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温故知新,情景导入1、温故知新: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归纳,并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达出来。

)2、情景引入,发现新知: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片被碰碎了,只剩下如图所示部分,如何才能割一块和原来一样的玻璃片呢?(如图A,B,C为三顶点,即找出第四个顶点D).在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时,给出情景问题,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感受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自然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活动感悟、发现新知教学活动一:如图将两长两短的四根细木条用小钉绞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四边形,使等长的木条成为对边.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形状改变,它一直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1、各小组学生动手做出如图所示的四边形2、学生探讨证明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的方法有)(1)、平行推移说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通用8篇)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通用8篇)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通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第一课时,其探究的主要内容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以及“对角线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两种判定方法。

它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教学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包括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内的绝大多数几何概念及定理。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于新鲜的知识也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中,又有许多颇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因此,由教师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不仅成为可能,又可以作为初中几何知识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一次再提升!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第三个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这两种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类比、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2、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学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渗透化归意识。

2、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两个判定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两个判定方法的探究和运用,使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中的合理性、数学证明的严谨性,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学会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事物。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2.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内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学会用判定方法判断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3.课前导入:通过提问和复习巩固学生对平行线的概念理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4.演示与讲解:教师以清晰的语言和简单的图示,向学生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详细解释其性质和判定方法。
五、教学过程与设计
9.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
10.新知呈现(10分钟):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定义,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1.讲解与剖析(15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如四边形对角线的相交性质、对边互补性质等,并与实际图形相结合进行分析和解释。
15.加强综合能力训练:在课后或课外,设计一些综合性题目,将平行四边形与其他知识点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16.温故知新:在后续的教学中,适量复习和回顾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以确保学生对该概念的掌握程度和记忆效果。
八、教学效果反馈
待课后对学生进行课后作业和测试,以评估他们对平行四边形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解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如对边平行定理和同位角定理,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其应用方法。
12.练习与巩固(25分钟):
–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逐渐提高题目的难度,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13.总结与展望(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思考。

为传统几何教学注入新的理念活力——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一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为传统几何教学注入新的理念活力——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一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面 ,通过 平行 四边形 与三 角形之 间的相互转 化 ,渗 透 “ 化 归思 理 3和定理 4 ,完善平行 四边形 的判定方法 . 但在选用判定方 法 想” ;另一方 面 ,通 过对证 明方 法 的 比较 和 总结 ,渗透 “ 优 化 时 ,学生 可能会 因缺 乏经验而 遇到一定 的困难 ,即不清楚对 于
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看 ,学生可 以类 比判定定理 1 和定理 2 法 ,获 得 演 绎 推 理 的基 础性 训 练 .
的探究方法进行 知识的 “ 生成 ” ,进一步体会判定定 理和性质定
理 的互 逆关 系.同时 ,在证 明思路 的分析 和形 成过程 中 ,一 方 对平行 四边形判定方 法进行探 究和猜想 ,通过证 明得到判定 定

— —
【 设计 意图】 变式 1 设计 为一题 多解 的问题 ,鼓励 学生用 不
角两 方面研究平行 四边形 的判定 方法 ,并 运用其解 决相关 几何 行 四边形 需要两个条 件 ,并经 历 了平行 四边形 和三角形之 间相
证 明 问题 .
互转 化的过程 . 通 过之前 的几何 学 习 ,初步 学会演绎 证 明的方 学生 可类 比之前 的研究方 法 ,从对 角线 、角应 具备 的特 征
法进 行猜想 、验证 ,发 现新知.关注知识及研 究方法 的整体 性 、 ( 2 ) 在新知运用阶段 ,通过知识 的基本运用 、一题多解 、开
( 1 ) 掌 握平行 四边形 的判定定理 3 、定 理 4 ,能选择 适 当的 连贯 性 . 方法判定一个 四边形是平行 四边形 ; ( 2 ) 经历平 行 四边 形判定 定理 3 、定 理 4的探 究 、推 导过 放性 问题 三个 递进的材料组合 ,引导学生共 同研讨 、互相启 发 ,

平行四边形评课稿(通用16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平行四边形评课稿(通用16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平行四边形评课稿平行四边形评课稿(通用1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评课稿准备工作,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行四边形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平行四边形评课稿篇1本节课杨老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通过折一折、量一量、围一围、说一说、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特点:一、设计活动,激发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杨提老师供给学生许多不同的学具,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具制作平行四边形,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

通过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方格纸上画一画,小棒摆一摆探索发现“对边相等”这一特征。

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通过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二.独立思考,探索发现本节课的教学,杨老师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

教学为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也实现了这个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杨老师教给他们的。

杨老师先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

杨老师鼓励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去学习。

仔细地观察,自由地表述,培养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小组间的活动太少,有少数孩子参与度不高,或者比较被动,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有少数孩子一直没有举手发言。

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杨老师将继续探索,寻求解决方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灵活选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2.内容解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初中数学几何部分十分重要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平行四边形的的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延伸,又是以后学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奠基石,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同时它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图形迁移能力。

本节课还是一节十分难得的素材,它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应用意识和抽象建模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学生通过前两个定理的学习,对“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归纳已不会感到困难,因此本节课对已学判定定理回顾并“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行证明归纳后重点放在了对定理的应用上,通过对题目的变式逐步提高学生推理能力和图形迁移能力。

因此灵活准确的选择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本节的重点;难点为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二、教材解析本节课先通过对面所学的几个判定定理的回顾,为证明归纳“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提供经经验基础,从而顺利完成定理的证明,然后对题目进行由易到难的变式让学生灵活准确的选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采用“创设情境——探索归纳——知识运用”的方法及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分析、交流、推理、应用等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并通过运用判定解决相关问题,形成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与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经过探究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2)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并能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目标(2)是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及思想方法,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热情,感受证明的严谨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宁蒗彝族自治县四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18.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宁蒗彝族自治县四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18.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证明问题.3.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的两个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第三种判定方法和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学生程度好一些的学校,可以适当地自己再补充一些题目,使同学们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几何的推理证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的能力.四、课堂引入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探究】 取两根等长的木条AB 、CD ,将它们平行放置,再用两根木条BC 、AD 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吗?结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五、例习题分析例1(补充)已知:如图,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求证:BE=DF .分析:证明BE=DF ,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以证明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比较方法,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简单.证明:∵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D ∥CB ,AD=CD .∵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 ∴ DE ∥BF ,且DE=21AD ,BF=21BC .∴ DE=BF .∴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 BE=DF .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判定另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结论;题目虽不复杂,但层次有三,且利用知识较多,因此应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证明思路.例2(补充)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C上两点,且BE⊥AC于E,DF⊥AC于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分析:因为BE⊥AC于E,DF⊥AC于F,所以BE∥DF.需再证明BE=DF,这需要证明△ABE 与△CDF全等,由角角边即可.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且AB∥CD.∴∠BAE=∠DCF.∵ BE⊥AC于E,DF⊥AC于F,∴ BE∥DF,且∠BEA=∠DFC=90°.∴△ABE≌△CDF (AAS).∴ BE=DF.∴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六、课堂练习1.(选择)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 (B)∠A=∠B,∠C=∠D(C)AB=CD,AD=BC (D)AB=AD,CB=CD2.已知:如图,AC∥ED,点B在AC上,且AB=ED=BC,找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3.已知:如图,在ABCD中,AE、CF分别是∠DAB、∠BCD的平分线.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七、课后练习1.判断题:(1)相邻的两个角都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3)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5)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6)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2.延长△ABC的中线AD至E,使DE=AD.求证: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3.在四边形ABCD中,(1)AB∥CD;(2)AD∥BC;(3)AD=BC;(4)AO=OC;(5)DO=BO;(6)AB=CD.选择两个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共有________对.(共有9对)15.1 分 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1.了解分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会求分式的值.(重点)2.理解当分母不为零时分式才有意义;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下,会求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会确定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难点)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学生欣赏一组图片(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四川通往中原的重要水路,也是秀美壮丽、享誉中外的世界旅游胜地.早在15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他的著作《水经注》中留下一段生动的描述:“有时朝发白帝城,暮至江陵,期间千二里,虽乘龙御风,不以疾也.”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1)如果客船早6时从白帝城启航,顺水而下,傍晚6时到达江陵,航程600千米,客船航行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千米/小时?(2)如果客船8小时航行了s 千米,该船航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如果客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为v 千米/小时,江水流动的平均速度为20千米/小时.那么客船顺水而下,航行600千米需多少时间?如果客船逆水航行s 千米,需要多少时间?你能解答情境导入中的问题吗?与同学交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分式的概念【类型一】 判断代数式是否为分式在式子1a 、2xy π、3a 2b 3c 4、56+x 、x 7+y 8、9x +10y 中,分式的个数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解析:1a 、56+x 、9x +10y这3个式子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其他式子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是整式,而不是分式.故选B.方法总结: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是分式,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类型二】 探究分式的规律观察下面一列分式:x 3y ,-x 5y 2,x 7y 3,-x 9y4,…(其中x ≠0).(1)根据上述分式的规律写出第6个分式;(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试写出第n (n 为正整数)个分式,并简单说明理由.解析:(1)根据已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次数与系数关系得出答案;(2)利用(1)中数据的变化规律得出答案.解:(1)观察各分式的规律可得:第6个分式为-x 13y6;(2)由已知可得:第n (n 为正整数)个分式为(-1)n +1×x 2n +1yn ,理由:∵分母的底数为y ,次数是连续的正整数,分子底数是x ,次数是连续的奇数,且偶数个为负,∴第n (n 为正整数)个分式为(-1)n +1×x 2n +1yn .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定义以及数字变化规律,得出分子与分母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类型三】 根据实际问题列分式每千克m 元的糖果x 千克与每千克n 元的糖果y 千克混合成杂拌糖,这样混合后的杂拌糖果每千克的价格为( )A.nx +my x +y 元B.mx +nyx +y 元 C.m +n x +y 元 D.12(x m +y n)元 解析:由题意可得杂拌糖每千克的价格为mx +nyx +y元.故选B. 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列出代数式.探究点二:分式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条件 【类型一】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x -1(x -1)(x -2)有意义,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x ≠1B .x ≠2C .x ≠1且x ≠2D .以上结果都不对解析:∵分式有意义,∴(x -1)(x -2)≠0,∴x -1≠0且x -2≠0,∴x ≠1且x ≠2.故选C.方法总结: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类型二】 分式无意义的条件使分式x3x -1无意义的x 的值是( )A .x =0B .x ≠0C .x =13D .x ≠13解析: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3x -1≠0,解得x ≠13.则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x =13,故选C.方法总结: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等于0.探究点三:分式的值为零、为正或为负的条件若使分式x 2-1x +1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 )A .-1B .1或-1C .1D .以上都不对解析:由题意得x 2-1=0且x +1≠0,解得x =1,故选C.方法总结: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三、板书设计从分数到分式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 B叫做分式.2.分式A B 有无意义的条件:当B ≠0时,分式有意义;当B =0时,分式无意义. 3.分式A B值为0的条件:当A =0,B ≠0时,分式的值为0.本节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完成对分式概念及意义的自主探索;通过“课后练习应用拓展”这一环节发展了学生思维,巩固了课堂知识,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在类比过程中获得了解决新知识的途径.在这一环节提问应注意循序性,先易后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台阶式的提问使问题解决水到渠成.等腰三角形基础训练1.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A ) A. 12 B. 9C. 12或9D. 9或72.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D )A. 1,2,3B. 1,1, 2C. 1,1, 3D. 1,2, 3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度数为(D ) A. 60° B. 120°C. 60°或150°D. 60°或120°4.下面给出的几种三角形:①有两个角为60°的三角形;②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③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的中线的等腰三角形;④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的有(B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第5题图)5.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过点O 作OD ⊥AC 于D ,下列四个结论:①EF =BE +CF ;②∠BOC =90°+12∠A ;③点O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④设OD =m ,AE +AF =n ,则S △AEF =mn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第6题图)6.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BD 与CE 交于点O .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EBO =∠DCO ;②∠BEO =∠CDO ;③BE =CD .上述三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组合可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一种情形):①③或②③.7.在△ABC AB =22,BC =1,∠ ABC =45°,以AB 为一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使∠ABD =90°,连结CD ,则线段CD 的长为__5或13__.(第8题图)8.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CA 延长线上一点,DE ⊥BC ,交线段AB 于点F .请找出一组相等的线段(AB =AC 除外)并加以证明.解:AD =AF .证明如下: ∵AB =AC ,∴∠B =∠C . ∵DE ⊥BC ,∴∠B +∠BFE =∠C +∠D =90°, ∴∠BFE =∠D . ∵∠BFE =∠DFA , ∴∠DFA =∠D , ∴AF =AD .拓展提高(第9题图)9.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P 是∠ABC 的平分线BD 上一点,PE ⊥AB 于点E ,线段BP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F ,垂足为Q .若BF =2,则PE 的长为(B )A. 2B. 3C. 2 3D. 310.已知等腰△ABC 中,AD ⊥BC 于点D ,且AD =12BC ,则△ABC 底角的度数为(D )A. 45°B. 75°C. 60°D. 45°或75°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2),B (32,32),动点C 在x 轴上,若以A ,B ,C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 的个数为(B )A. 2B. 3C. 4D. 512.如图,等腰△ABC 纸片(AB =AC )可按图中所示方法折成一个四边形,点A 与点B 重合,点C 与点D 重合,则在原等腰△ABC 中,∠B =72度.(第12题图)(第13题图)1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C 与∠D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H ,过H 作AD 的平分线交AB 于E ,交CD 于F .若BE =3,CF =2,则EF =__5__.14.如图,已知∠AOB =α,在射线OA ,OB 上分别取点OA =OB 1,连结AB 1,在B 1A ,B 1B 上分别取点A 1,B 2,使B 1B 2=B 1A 1,连结A 1B 2,…,按此规律下去,记∠A 1B 1B 2=θ1,∠A 2B 2B 3=θ2,…,∠A n B n B n +1=θn ,则:(1)θ1=180°+α2;(2) θn =()2n -1·180°+α2n. ,(第14题图))15.在如图所示的钢架中,焊上等长的13根钢条来加固钢架.若AP 1=P 1P 2=P 2P 3=…=P 13P 14=P 14A ,则∠A 的度数是__12°__.,(第15题图))16.如图,∠BOC =9°,点A 在OB 上,且OA =1,按下列要求画图: 以点A 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C 于点A 1,得第1条线段AA 1; 再以点A 1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B 于点A 2,得第2条线段A 1A 2; 再以点A 2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C 于点A 3,得第3条线段A 2A 3; ……这样画下去,直到得第n 条线段,之后就不能再画出符合要求的线段了,则n =__9__.,(第16题图))17.如图,已知点A (3,0),B (0,4),C 为x 轴上一点. (1)画出等腰三角形ABC . (2)求出C 点的坐标.,(第17题图))解:(1)如解图.,(第17题图解))(2)①当A 是顶点时,C 1(-2,0),C 2(8,0), ②当B 是顶点时,C 3(-3,0)③当C 是顶点时,C 4⎝ ⎛⎭⎪⎫-76,0.(第18题图)18.如图,在△ABC 中,AD ⊥BC ,垂足为D ,BE ⊥AC ,垂足为E ,M 为AB 边的中点,连结ME ,MD ,ED . (1)求证:△MED 为等腰三角形. (2)求证:∠EMD =2∠DAC .解:(1)证明:∵M 为AB 边的中点,AD ⊥BC ,BE ⊥AC ,∴ME =12AB ,MD =12AB ,∴ME =MD ,∴△MED 为等腰三角形.(2)∵ME =12AB =MA ,∴∠MAE =∠MEA , ∴∠BME =2∠MAE .同理,MD =12AB =MA ,∴∠MAD =∠MDA , ∴∠BMD =2∠MAD ,∴∠EMD =∠BME -∠BMD =2∠MAE -2∠MAD =2∠DAC .(第19题图)19.如图,已知点D 为等腰直角△ABC 内一点,∠CAD =∠CBD =15°,E 为A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 =CA .(1)求证:DE 平分∠BDC .(2)若点M 在DE 上,且DC =DM ,求证:ME =BD . 解:(1)证明:∵△ABC 为等腰Rt△, ∴AC =BC ,∠CAB =∠CBA =45°. ∵∠CAD =∠CBD =15°,∴∠BAD =∠ABD =45°-15°=30°,∴BD =AD . 又∵CA =CB ,∴△BDC ≌△ADC (SAS ). ∴∠DCA =∠DCB .又∵∠ACB =90°,∴∠DCA =∠DCB =45°.∵∠BDE =∠ABD +∠BAD =30°+30°=60°,∠EDC =∠DAC +∠DCA =15°+45°=60°, ∴∠BDM =∠EDC .∴DE 平分∠BDC .(第19题图解)(2)如解图,连结MC .∵DC =DM ,且∠MDC =60°, ∴△MDC 是等边三角形, ∴CM =CD .又∵∠EMC=180°-∠DMC=180°-60°=120°,∠ADC=180°-∠MDC=180°-60°=120°,∴∠EMC=∠ADC.又∵CE=CA,∴∠DAC=∠CEM=15°.∴△ADC≌△EMC(AAS).∴ME=AD=BD.1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2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2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2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1.2节的内容,属于几何学的范畴。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几何图形,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有所提高。

但是,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引导,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判定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问答法、示例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学过的四边形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与演示: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并通过几何画板进行动态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判定方法。

3.练习与交流:布置一些判断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评课记录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评课记录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评课记录刘淑芳高明老师:刘老师的这节课通过问题设置: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你可得到什么信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讨论发现新知,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具体地,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借鉴、关注和研究。

1.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落实何长慧老师:刘老师在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还有其他的判定方法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增加条件,提出猜想,在展示、置疑、补充中完成证明过程,然后继续探索发现并证明新的判定办法,并用所学判定方法和定义解决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让全体学生经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全过程,使“双基”得到有效落实,推理能力得到锻炼。

与此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伴随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运用过程而得到相应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三维目标”的虚化问题。

2. 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因此,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3.展现了新的教师角色定位王金玲老师:刘老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

一方面,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进行了全面合理的设计,先将学习任务分解给各个小组,然后组织分组展示学习活动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在必要时进行到位的启发和讲解,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清晰。

另一方面,仅就本节课有个问题值得探讨:由于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老师关注了前部分知识的落实,造成时间不够,后部分知识的落实有点匆忙。

即对每个学生而言,学习目标是否都能得到全面有效的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评课稿
授课人
评课人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评课稿
聆听了周老师的课。

下面就周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这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周老师这堂课紧凑有序,首先创设以被誉为我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工人如何确保两条铁轨是平行的。

周教师与学生合作探究一组对边如何特殊才能确保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之后再用证明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至此,平行四边形的几个判定已经讲完,学生对一个定义和四个判定的掌握还不是那么牢固,之后必须经过复习巩固才能保证做题顺畅。

在巩固练习环节,一道以梯形为问题背景的动点问题将平心四边形的判定推向升华,充分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当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任何好的理念和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会留下一些遗憾:在遇到图形稍微复杂一些的题目时,学生就显得无从下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