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银行业信贷管理暂行办法
银行业信贷管理暂行办法一、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银行业信贷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该暂行办法是为了规范银行业在信贷管理方面的行为,并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二、主要内容1. 信贷审批管理- 银行在进行信贷审批时应当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信用状况和担保条件进行评估。
- 银行不得违规审批信贷,例如超过授权范围或者与借款人存在利益关系等。
- 银行应当制定内部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标准,确保审批过程合规有效。
2. 信贷风险管理- 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
- 银行应当设定合理的信贷额度,确保风险可控。
- 银行应当建立风险分析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3. 不良资产管理- 银行应当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理,包括及时核销、催收和处置。
- 银行不得隐瞒或者虚报不良资产情况,保持信息透明。
- 银行应当建立不良资产分类和准备金计提制度,确保资产质量风险可控。
4. 监督检查与处罚- 监管机构有权对银行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信贷管理行为的合规性。
- 违反《银行业信贷管理暂行办法》的银行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行政处分等。
三、总结《银行业信贷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将有效规范银行业在信贷管理方面的行为,提高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能力。
银行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以确保信贷业务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监管机构将坚决执行监督职责,对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以上是对《银行业信贷管理暂行办法》的简要介绍和总结。
具体条款和要求请参阅正式法规文件。
银行低风险信贷业务管理办法
银行低风险信贷业务管理办法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本行低风险信贷业务管理,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行信贷管理制度,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低风险信贷业务,是指借款人能够提供足额有效的担保,本行信贷资金风险相对较低的信贷业务。
二、低风险信贷业务的范围(一)以本行存单、国债、金融债券、银行承兑汇票足额质押的信贷业务。
(二)以本行开出的备用信用证或保函足额担保的信贷业务。
(三)以全额保证金担保的信贷业务。
(四)经总行认可的其他低风险信贷业务。
三、借款人条件(一)借款人应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二)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
(三)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财务状况良好,具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
(四)借款人的贷款用途合法合规。
四、信贷业务流程(一)客户申请借款人向本行提出低风险信贷业务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借款人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贷款用途、担保情况等。
(二)受理与调查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对借款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担保情况等。
(三)审查与审批审查人员对信贷业务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担保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等。
审查通过后,按照本行信贷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四)签订合同经审批同意的信贷业务,本行与借款人及担保人签订相关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五)贷款发放合同签订后,本行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发放贷款。
(六)贷后管理信贷业务发放后,本行要加强贷后管理,定期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担保情况等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
五、担保管理(一)质押担保1、用于质押的存单、国债、金融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必须真实、合法、有效,且易于变现。
2、本行要对质押物进行核实和登记,妥善保管质押物的相关凭证。
XX银行行业信贷风险限额管理办法
XX银行行业信贷风险限额管理办法XX银行行业信贷风险限额管理办法是为了强化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促进信贷结构优化,防范行业集中度风险,合理均衡风险与收益而制定的。
本办法所指的行业限额是指综合考虑我行资本状况、风险偏好、业务发展战略以及行业信贷资产风险及收益等因素,在风险计量基础上确定的、一定时期内我行能够且愿意承担的行业信贷风险额度。
行业限额管理是指运用组合风险管理工具,以行业信贷资产风险及收益计量、分析为基础,设定、配置行业限额,并对限额执行情况进行监测、预警、控制和报告的动态管理过程。
本办法所指的行业划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按照行业信贷政策分类标准,根据风险管理需要适时调整。
本办法适用于农业银行境内机构法人本外币贷款及表外业务垫款,信贷业务授权管理办法规定的低信用风险业务除外。
行业限额管理遵循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相结合、结构优化与资本约束相结合、弹性引导与额度管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扶优限劣”的策略,对维持、压缩和退出类客户实行刚性约束,给予支持类客户较充分的信贷空间。
行业限额设定按年确定设限行业,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设定行业限额。
设限行业的选取及限额设定主要考虑经济周期规律与行业生命周期性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产行业发展规划、我行业务发展战略与行业发展前景、我行风险偏好与行业风险调整收益、行业信贷结构与行业风险控制水平、同业信贷投放情况与我行竞争能力、重大事件对产行业发展的深度影响等因素。
行业限额分为指令性限额和指导性限额两种类型。
指令性限额实行额度管控,相关信贷业务要在限额控制目标内,原则上不得突破限额办理;指导性限额实行额度引导,总行对限额使用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分行依据限额提示把握信贷投放节奏,调整行业信贷结构。
第十八条规定了使用临时性限额办理信贷业务的条件,包括AA+级(含)以上客户和符合信贷准入政策的总行级核心客户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第十九条要求一级分行按限额使用节奏合理控制设限行业贷款投放进度。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办法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办法目录1.总则 (4)2. 适用范围及准入管理 (4)2.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4)2.2准入管理 (4)2.2.1准入对象 (4)2.2.2准入条件 (5)2.2.3准入过程 (5)2.2.4准入权限 (5)2.2.5放款主体资格 (5)3.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5)3.1企业信贷全员风险防范体系 (5)3.2 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范围 (7)3.2.1贷前风险管理范围 (7)3.2.2贷中风险管理]范围 (7)3.2.3 贷后风险管理范围 (7)4.受理与调查 (7)4.1. 受理流程 (7)4.1.1客户申请 (7)4.1.2资格审查 (8)4.1.3提交材料 (8)4.1.4信息录入 (8)4.2.调查评价 (9)4.2.1客户经理撰写客户相关情况说明 (9)4.2.2业务部关于客户情况概述 (9)5.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与审批 (9)5.1企业信贷申报审查审批流程 (9)5.1.1企业信贷审查审批流程的基本原则 (9)5.1.2企业信贷审查审批流程的总体要求 (10)5.2客户分类、授信和限额管理 (10)5.3企业信贷审核 (10)5.3.1客户情况: (10)5.3.2客户企业概况 (10)5.3.3经营管理: (10)5.3.4财务状况 (11)5.3.5偿债能力 (11)5.3.6 抵质押物 (11)5.4 评分授信及额度测算 (12)6.贷款方式及相关利息、服务费率 (12)6.1.贷款方式 (12)6.1.1 先息后本: (12)6.1.2 等额本息: (12)6.2 相关利息、服务费率 (13)6.2.1 利率: (13)6.2.2服务费: (13)7.企业信贷合同管理 (14)7.1合同签订 (14)7.2企业贷款面签 (14)8.支付审批及信贷发放 (15)8.1财务部门职责 (15)8.2贷款会计发放 (16)8.3贷款资金支付 (16)8.4抵质押品及档案交接 (16)8.5贷后资金监控 (16)8.6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 (17)9.企业信贷贷后管理 (17)9.1贷后审批流程 (17)9.1.1 部分提前还款流程 (17)9.1.2 全部提前还款流程 (17)9.1.3 变更还款计划流程 (18)9.2贷后通知 (18)9.3 贷后监控流程 (18)9.3.1 风险监察名单 (18)9.4 贷款结清流程 (19)10.问题贷款管理与损失核销流程 (19)10.1 目的 (19)10.2催收手段 (20)10.3 催收流程 (20)10.4转移资产和恶意逃债的借款人 (22)10.5 以物抵债流程 (22)10.5.1条件 (22)10.5.2抵债价值的确定 (22)10.5.3抵债资产的取得 (22)10.6诉讼清收流程 (23)10.7 委外处理流程 (23)11.企业信贷档案管理 (24)11.1 企业信贷档案管理原则 (24)11.2 企业信贷档案日常操作流程 (25)11.3 企业信贷业务档案保管流程 (25)11.4 企业信贷档案内容 (25)11.4.1 业务操作档案 (25)11.4.2 抵债资产档案 (26)12.法律责任 (27)12.1法务操作的基本原则 (27)12.2违约处理与制约办法 (27)13.附则 (28)1.总则第一条为加大对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拓展信贷市场,特制定本办法。
银行信贷风险经理管理办法
ⅩⅩ银行信贷风险经理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建设高素质的信贷风险经理队伍,全面提高ⅩⅩ银行信贷管理水平,根据ⅩⅩ银行信贷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贷风险经理是指ⅩⅩ银行从事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设计、信贷政策制度办法制定与落实、客户(或项目)、行业、国家或区域以及产品风险分析、监控预警等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ⅩⅩ银行信贷风险经理包括客户(或项目)风险经理、行业风险经理、国家或区域风险经理、产品风险经理和政策制度风险经理等。
行业、国家或区域、产品、政策制度风险经理一般设在总行和一级分行。
二级分行(含)以下信贷风险经理主要承担客户(或项目)风险经理的职能。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信贷风险经理是岗位职务,而非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适用于ⅩⅩ银行在信贷管理部门和相关岗位工作的专业信贷风险管理人员。
第二章信贷风险经理序列第五条ⅩⅩ银行信贷风险经理序列设置资深风险经理、高级风险经理、风险经理和助理风险经理四个级别。
第六条总行、一级分行可设置四级风险经理,二级分行可设置高级风险经理、风险经理及助理风险经理,支行可设置风险经理和助理风险经理。
经一级分行认定,支行也可设置高级风险经理。
第三章岗位职责第七条信贷风险经理的主要职责是信贷风险识别、计量、分析、监测与控制,具体包括:(一)信贷审查;(二)风险识别、计量和分类(含五级分类、信用等级管理);(三)客户(或项目)整体风险控制,贷后风险分析与监控、贷后管理情况检查、风险预警等;(四)行业、国家或区域、产品风险分析、监控和预警;全行信贷资产组合整体风险监测、分析,提出各行业、国家或区域、信贷产品的风险限额、风险防范措施及风险限额调整建议等。
(五)信贷政策制度的制定与管理。
第八条客户(或项目)风险经理的主要职责是:(一)客户信用等级及贷款风险分类审查与管理;(二)客户(或项目)信贷审查,识别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三)对客户(或项目)风险分析与监控、客户部门贷后管理情况检查及风险预警等。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防范信贷风险是小额贷款公司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质量合理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信贷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等多种。
高度重视信贷风险防范工作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第一要务。
针对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一、明确分工,实行流程控制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大相互独立的阶段,十六个环节进行全程控制,防范风险。
实行审贷分离责任制,建立审贷、发放、检查职能分离,岗位分离,相互制约机制,落实环节责任。
严禁单人或单个部门独立完成贷款全过程.制定贷款业务的调查、审查、评估、审批、发放、检查、收回、不良贷款催收等过程的操作规程,建立法律审查制度。
部门之间严格分工,岗位之间相互协作,实现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和相互制衡.二、把好准入关,实行贷前调查审查控制对借款人进行贷前调查,对提供的资料审核分析,确定准入底线和进行风险评估.①根据借款人的收入水平,个人负债额度,商品流通周转期,个人资产情况、抵质押品综合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
②不发放未指明用途的贷款。
贷款用途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③借款合同必须与借款人当面签字,加盖公章或手印。
④借款人应该参加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或责任保险。
⑤法律审查.对所有贷款项目及合同文本,经法律部门或法律顾问进行法律审查审定。
三、贷款额度、风险系数控制风险系数是控制小额贷款公司信用贷款的主要手段之一,也称信用转换系数1。
贷款系数为100%的资产:①银行承兑汇票;②信用贷款透支额;③其他金融性机构担保;④等额保证金担保。
2。
贷款系数为50%的资产:土地、房屋、有价证券.3.贷款系数为20%的资产:债权.四、贷款检查预警控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实行贷后检查,运用定期或不定期监控,现场与非现场检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手段,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定量分析,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变化趋势,揭示重大贷款风险,遏制潜在风险,早期做出针对性的处理意见,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预警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贷后检查项目及内容对以上八项检查;经分析有违约违法、弄虚作假、经营不善等不利还贷因素的,根据风险点,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风险.措施:①预警通告提醒纠正。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XX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加强___(以下简称“本行”)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各级信贷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对借款人的持续贷后监控,及早发现借款人出现可能会危及信贷资产安全的预警信号,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根据《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管理指导意见》,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相关名词定义一)信贷风险预警,是指通过贷后监控,发现风险程度加剧的早期信号,识别风险类型,分析风险的成因、程度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主动地防范、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的管理手段;二)风险预警信号,是指借款人的内部经营运作和外部环境中出现可能会对其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可能会危及本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应引起关注的信号;三)调整,是指借款人出现预警信号并且存在影响本行信贷资产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时,调整授信方案(包括调整担保、调减授信额度、转换授信品种等),以控制风险;四)减持,是指在借款人出现预警信号并且可能会一定程度地危及本行信贷资产安全,但不适宜或不能马上全部退出的情况下,采取的逐步退出方法;五)主动清户退出,是指借款人出现预警信号将严重危及本行信贷资产安全,应尽早采取抢救措施,争取全面退出,尽可能减少损失。
第三章信贷风险预警原则信贷风险预警应遵守及时、保密原则,达到把握最佳时机,及时采取保全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遵守动态监管、分层预警原则,通过适时监管、各部门、各层级参与预警,及时发现信贷风险预警信号。
第四章信贷风险预警报告制度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报告制度,一旦出现信贷风险预警信号,及时制定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方案,撰写《信贷风险预警报告》,并完成审批工作。
审批方案按照授信权限实行报备制,提请主管行对审批方案提出其他意见。
第五章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出现信贷风险预警,资产分类调整为次级类(含)以下的,按照___不良信贷资产相关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六章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各行的正常类、关注类借款人。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
-
1 总则 3 分类流程 5 监督与检查Βιβλιοθήκη 目录CONTENTS
2 分类标准
4 风险管理措施
6 附则
1
总则
总则
总则
为了加强风险管理:保障银行贷款安全,提高资产质量,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指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人的还款 意愿、借款人的还款记录等因素:对借款人的还款风险进行评 估和分类
专家评审:将 初步评估结果 提交给风险管 理专家进行评 审,确定借款 人的风险等级
分类结果公示 :将分类结果 公示在银行网 站或相关媒体 上,接受社会 监督
分类调整:根 据借款人的还 款情况和其他 因素的变化, 适时调整风险 等级和分类结 果
4
风险管理措 施
风险管理措施
对于正常类贷款
对于关注类贷款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银行贷款 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
正常类 借款人能够按期偿 还贷款本息,无任 何影响贷款安全的 不利因素
关注类 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 还贷款本息,但存在 一些可能对贷款安全 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类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 明显问题,无法足额偿 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 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 定损失
对于次级类贷款
对于可疑类贷款
对于损失类贷款
银行应加强日常监管, 确保贷款安全
银行应密切关注借款 人的经营情况和财务 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防止风险扩大
银行应采取担保措施 或其他保全措施,尽 可能减少损失
银行应通过法律手段 银行应按照相关规定 或其他途径追索欠款, 进行核销处理 尽可能减少损失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贷款风险管控措施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贷款风险管控措施一、风险评估和识别为了有效控制贷款风险,金融机构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识别。
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意愿等方面的评估,对贷款申请进行审核。
同时,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贷款进行不同的风险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高风险借款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限制,如收取高额贷款成本、提高担保要求等。
二、贷款审批程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建立贷款审批流程和标准,规范贷款审批程序,确保每一笔贷款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审查。
建立贷款审批委员会或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大额或特殊贷款案件进行评议决策,提高贷款审批的集体决策程度,避免个别人员的主观性和私人行为对贷款审批造成不良影响。
三、健全担保制度建立健全的担保制度,采取多元化的担保方式,如房产、土地、股权、动产等,以保障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和回收性。
对于无法提供足够担保的借款人,可以采取限制贷款额度、提高利率或要求其他担保方案的方式进行管控。
四、严格的还款管理和监控建立健全的还款管理和监控机制,及时跟踪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并对逾期和违约行为进行及时处理和催收。
制定明确的还款计划和还款提醒制度,定期进行还款风险分析和资产质量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不良资产的产生。
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建立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通过明确风险管理框架、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管理指标,实施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防范措施,监控和控制贷款业务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贷款管理和风险控制进行有效的支持和监控。
通过建立完善的贷款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自动化处理贷款流程和风险管理过程,提高贷款业务的效率和风险管理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为贷款风险管控的一些常见措施,但实际风险控制工作需要根据各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和业务特点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实施。
同时,贷款风险控制工作需要与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实际相结合,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贷款业务管理水平,全面降低贷款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的长期稳定发展。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监控管理办法模版
xxx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监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贷管理,有效监测和控制信贷风险,根据《xxx 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xxx银行贷后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贷风险监控,是指以信贷管理系统群(C3)预警监控系统为基础操作平台,综合运用各类有效信息,对信贷风险进行监测分析、审核发布、处置反馈、控制评价等相关工作。
第三条信贷风险监控遵循规范管理、动态监测、及时预警、有效控制的原则。
第二章监控范围和内容第四条信贷风险监控范围涵盖信贷客户本外币贷款、贴现等表内信贷业务,贷款承诺、承兑、信用证、保函等表外信贷业务。
第五条信贷风险监控内容包括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中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具体表现为客户、品种、行业、区域等方面的风险及其组合。
客户信贷风险作为信贷风险监控的主要内容,是指客户的主体资格、经营管理、财务收支、担保措施等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其偿债能力和履约意愿下降的风险。
品种、行业、区域信贷风险,是指由于经济形势、政策法规、市场行情等发生变化,可能影响特定品种、行业或区域信贷资产收益和安全的风险。
第三章机构设置与工作职责第六条信贷风险监控工作由各级行信贷管理部门和客户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实施。
总行和一级分行信贷管理部应设立专职监控部门,履行信贷风险监控职责。
第七条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信贷风险监控标准和流程;监测分析信贷风险,审核发布风险信号,实施风险控制,评价处置结果;总结报告辖内信贷风险及监控情况;考核下级行信贷风险监控工作。
第八条客户部门按照客户分层管理原则负责信贷风险的处置反馈。
客户经营行(含个贷集中经营机构,下同)负责制定和实施风险处置方案,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反馈处置结果;客户管理行客户部门(含一级分行个人信贷管理部门,下同)负责制定或审核风险处置方案并督导风险处置。
第四章风险信号分级与管理第九条信贷管理部门通过信贷风险监测分析,根据风险影响大小、预计损失、危害程度、紧急状况等因素,对监控发现的风险信号实行分级管理。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尊敬的客户: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银行的支持和信任。
为了更好地管理信贷资产风险,维护您的权益和我们的稳健经营,我行制定了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并向您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定,我行将信贷资产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主要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和可疑四个等级。
正常类:指借款人按时按约还款,未发生逾期或违约的情况。
关注类:指借款人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对还款能力产生一定影响,但尚未出现逾期或违约情况。
我行会加强对这类资产的跟踪和监控,提高风险防控措施,以确保资产的安全性。
次级类:指借款人已经出现一定程度逾期情况,但仍有较高的偿还能力和还款意愿,并且具备一定的潜力。
我行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化解措施,争取使借款人能够正常偿还贷款。
可疑类:指借款人已经丧失还款能力,或者逾期程度较长且难以恢复。
我行将进行更为严格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加大追索力度,力图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其次,我行将根据风险分类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分类管理措施。
对于正常类和关注类资产,我行将继续在合理范围内提供信贷服务,并加强授信审核和风险监控措施,确保资产的安全性。
对于次级类和可疑类资产,我行会制定相应的风险化解和追索计划,并严格控制风险暴露,降低信贷资产风险。
最后,我行将定期公布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的相关信息,以保障信息透明和您的知情权益。
如果您对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有任何疑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
我行将一如既往地为您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与合作!此致,银行行长尊敬的客户:感谢您对我们银行的关注和支持。
在金融市场中,信贷资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保护您的权益,维护我们的稳健经营,我行制定了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并向您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是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并结合我们自身的风险管理实践和经验总结而成。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模版
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行”)有效的信贷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特拟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信贷风险管理是依据有关事前设置的风险监控指标和风险预警信号,判断单个借款人或单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性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贷款资产风险分类,综合评估贷款资产质量状况,监测全行或地区或行业的贷款风险程度,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监控措施,保障我行信贷资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信贷风险是指信贷业务中因信用风险或其他内外部不确定因素,致使我行信贷资产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第四条处置我行信贷风险,应遵循“实时监控、预警报告、及时处理、稳妥果断”的原则,各单位应依照自身的权限和职责各司其职,互相协助配合化解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我行除消费贷款、银承贴现和贷记卡之外的授信业务,消费贷款、银承贴现和贷记卡业务依照相应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
第二章组织设置及职责第六条组织设置为及时、稳妥处理我行信贷风险,总行及各一级支行设立信贷风险处理组织机构。
(-)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下称:总行领导小组)是我行信贷风险处理的指挥决策机构,由总行信贷主管行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公司银行部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
(二)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总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贯彻总行领导小组的信贷风险处理方案,由总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分管风险管理的副总经理担任副主任,成员包括总行风险管理部门、总行公司银行部门、总行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管理人员。
(三)一级支行信贷风险处理小组一级支行信贷风险处理小组(下称:支行处理小组)是一级支行信贷风险处理的指挥决策及执行机构。
由信贷主管行长担任组长,信贷管理部门经理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常设组员和临设组员两部分。
银行行业信贷风险限额管理办法(试行)模版
x银行行业信贷风险限额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促进信贷结构优化,防范行业集中度风险,合理均衡风险与收益,根据监管部门及x银行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行业信贷风险限额(以下简称“行业限额”)指综合考虑我行资本状况、风险偏好、业务发展战略以及行业信贷资产风险及收益等因素,在风险计量基础上确定的、一定时期内我行能够且愿意承担的行业信贷风险额度。
本办法所指行业限额管理是指运用组合风险管理工具,以行业信贷资产风险及收益计量、分析为基础,设定、配置行业限额,并对限额执行情况进行监测、预警、控制和报告的动态管理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行业划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按照行业信贷政策分类标准,根据风险管理需要适时调整。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x银行境内机构法人本外币贷款及表外业务垫款,信贷业务授权管理办法规定的低信用风险业务除外。
第五条行业限额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相结合。
将风险控制在我行可承受范围内,防止系统性行业风险,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合理均衡,促进业务可持续发展。
(二)结构优化与资本约束相结合。
在满足资本充足要求基础上,合理配置行业限额,推动落实潜在风险客户退出计划,促进信贷结构优化调整。
(三)弹性引导与额度管控相结合。
实行“扶优限劣”的策略,对维持、压缩和退出类客户实行刚性约束,给予支持类客户较充分的信贷空间。
第二章行业限额设定第六条按年确定设限行业,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设定行业限额。
设限行业的选取及限额设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经济周期规律与行业生命周期性变化;(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产行业发展规划;(三)我行业务发展战略与行业发展前景;(四)我行风险偏好与行业风险调整收益;(五)行业信贷结构与行业风险控制水平;(六)同业信贷投放情况与我行竞争能力;(七)重大事件对产行业发展的深度影响。
第七条行业限额分为指令性限额和指导性限额两种类型。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办法1. 引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的风险管理行为,保护商业银行和金融系统的稳定,同时为客户提供安全的信贷服务。
本文档将概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2. 基本原则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风险识别与评估:商业银行应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信贷业务涉及的风险,并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测。
- 风险防范与控制: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以控制信贷风险的发生和发展,降低信贷损失。
- 风险监测与报告: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信贷风险的动态,向监管机构和管理层报告相关信息。
- 法律合规:商业银行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信贷业务合规运作。
3. 具体措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客户信用评估:商业银行应对客户进行全面的信用评估,包括评估客户的信用历史、还款能力、抵押品质量等因素,以减少信贷违约风险。
- 风险分散:商业银行应通过分散投放信贷资金,降低信贷集中度,以避免单一客户或行业的信贷风险对商业银行造成较大损失。
- 风险留存与转移:商业银行应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设置资本充足率和风险准备金,同时可以通过保险等方式对信贷风险进行转移。
- 监测与报告: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信贷风险的变化情况,并向监管机构和管理层提供相关报告。
4. 结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办法是商业银行重要的管理规范,通过遵循基本原则和采取具体措施,商业银行可以有效识别、控制和监测信贷风险,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保障商业银行和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及预防措施
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及预防措施信贷风险仍是主要风险,因为在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在我国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制度还未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存贷款业务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1、贷前调查要充分,核实借款人资金需求,用途,还款来源,落实好担保,根据资金需求设定合理的借款期限。
2、贷中操作要规范,严格按照信贷操作流程不理,不形成无效担保,不接手有瑕疵的抵押物,尽量要求以本行存单做质押。
3、贷后检查要及时,贷款发放后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类,15日内对客户进行回访核实其资金使用情况。
4、强化客户账户监管,要求客户提供有效的资金回笼证明,定期检查其货款回笼情况,如有异动须采取措施。
5、侧面了解客户动向,对于已形成客户群落的客户,信息收集应当不难,即客户与客户之间是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或是朋友,互相了解对方情况,可通过他们互相进行了解。
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1、加强准入管理。
在授信环节,做到科学核定总量、明确区分种类、严格遵循权限;在用信环节,做到深入调查、详细审查、充分审议、严格审批,提出行之有效的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在审查环节,探索建立独立审查制度、审查合议制度、审查咨询制度以及审查监理制度。
对正常贷款,以加强维护和深度开发为主,持续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信用便利;对关注贷款,密切关注不利因素的变动趋势,确保担保的有效性和充足性,抓住客户资产变现、对外融资、改制重组、经营改善等时机相机退出;对可疑贷款,果断、依法强制清收。
2、加强预警监控。
风险预警是防范信贷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
良好的预警机制,可以前移风险关口,达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效果。
要实现“多渠道”预警,创新信贷风险监测预警手段,综合运用信贷管理系统、专业统计报表以及各类媒体获取风险信息和数据,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形成“多角度观察、多方面分析、多渠道传递”的工作局面。
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严格遵守审慎经营原则~及时掌握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运作和风险状况~最大限度的降低贷款风险~规范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预警操作~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县信用联社风险管理科负责对全辖机构网点贷款风险监督管理日常工作。
本办法所称全辖机构网点~指有信贷业务的信用社,部,、联社直属机构。
第三条信贷风险预警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农村信用社贷款审慎、稳健经营、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全辖机构网点贷款风险管理责任感、实现全辖机构网点信贷风险预警信息共享、第一时间预警报告责任明确、风险蔓延责任追究透明.第二章风险预警责任第四条全辖机构网点风险预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为社主任或者负责人~分管信贷副主任,或者分社主任,、信贷员为第二责任人.第五条他社,部,信贷客户浮现风险信号~社,部,贷款和风险信号当地信用社知晓或者应当知晓的~应及时预警~知晓社承担本办法第三条风险预警管理责任.第三章风险预警上报第六条全辖机构网点应制定和落实风险预警管理职责~明确风险预警信息采集和管理责任~并由社主任或者负责人确保预警信息及相应应急处理意见在第一时间上报~对重大紧急风险信号~可先直接以电话、传真等形式在第一时间报告~正式书面资料可酌情次日报告。
第七条风险预警信息分纵向上报和横向上报~信贷关系不在本社~但信用社知晓或者应当知晓的~其风险预警信息有责任在第一时间横向上报。
第八条联社风险管理科负责预警信息的整理、通报和风险预警提示~拟定风险贷款退出意见~对重大风险预警信息负责向上级汇报并提请及时处理.第四章风险预警内容第九条外部重大风险信号,38 条,1、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行业或者客户发展。
如财政政策、贷币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或者作重大调整.2、区域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行业或者客户发展。
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招商引资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环保政策等浮现重大调整。
(最新)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文件编号:版次号:A/0第一章总则2第二章部门职责4第三章核心定义8第四章风险分类方法与标准9第五章特别规定16第六章风险分类依据20第七章风险分类流程22第八章风险分类档案资料24第九章管理和检查27第十章罚则29第十一章附则30内外部规章制度索引3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真实、全面、动态反映XX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我行”)贷款风险,促进信贷经营管理与先进银行接轨,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行所属的各级信贷资产经营管理机构。
本办法所指的分类对象包括贷款、贴现、担保、贷款承诺、承兑等表内和表外各类信贷资产。
第三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以下简称“风险分类”),是指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
通过风险分类应达到以下目的:(一)促进各支行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管理理念;(二)揭示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其质量;(三)及时发现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信贷管理,化解经营风险;(四)为准确提取拨备提供依据,增强抗风险能力。
第四条风险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重要性原则。
对影响贷款分类的诸多因素,要根据本办法的核心定义确定关键因素进行评估和分类;(二)真实原则。
应当以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用记录为主要依据,对各类信贷资产准确分类,真实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价值;(三)审慎原则。
要按照风险分类要求,通过对影响债务人偿还债务可能性的诸多因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估,合理划分风险类别。
介于相邻类别之间的信贷资产原则上应归入低级档次;(四)动态管理原则。
在定期进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基础上,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信贷资产回收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对风险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重新认定。
第五条对同一客户的多笔信贷资产分类结果原则上应一致,但存单、国债质押等低风险授信业务除外。
第六条新增贷款的分类结果,不得高于该借款人存量贷款的分类级别,但存单、国债质押等低风险授信业务除外。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限额管理暂行办法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限额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信贷业务风险限额管理,健全风险控制机制,保证信贷业务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行信贷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信贷业务风险限额(以下简称风险限额)管理是指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结合本行年度经营计划,对行业等关键性指标设臵风险限额,并进行监测和控制的过程。
第三条风险限额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事前管理原则。
根据全行发展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及风险偏好事前设定风险限额指标。
(二)动态管理原则。
实时监测限额指标执行情况,必要时可根据有关批准程序,适时进行调整。
(三)综合管理原则。
对信贷业务的风险和收益进行综合管理,实行风险限额指令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的综合管理。
(四)全面管理原则。
风险限额管理分步实施,管理目标应逐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限额管理应逐步涵盖信贷对象、区域、行业、产品、客户等资产组合层面。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为加强风险限额管理,总行成立信贷业务风险限额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公司银行部、小企业银行部、零售银行部、国际业务部、授信评审部、计划财务部、科技信息部、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信贷业务风险限额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一)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本行风险管理政策,年度经营计划及经济资本配臵偏好,审定年度风险限额管理方案;(二)审定风险限额实时调整方案;(三)负责推动建设风险限额管理技术平台;(四)负责指导和推进建设风险限额管理体系。
第六条总行公司银行部、小企业银行部、零售银行部和国际业务部职责(一)配合风险管理部拟定年度风险限额管理方案;(二)对调整本业务条线风险限额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指导、培训和检查业务条线遵循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第七条总行授信评审部职责(一)按照风险限额审慎受理审批;(二)对调整本业务条线风险限额提出意见和建议;(三)当某项风险限额大于或等于90时,应提高审批条件;(四)负责分管业务条线信贷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五)配合风险管理部拟订年度风险限额管理方案;(六)指导、培训和检查业务条线遵循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一、前言信贷风险是银行系统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加以管理和控制,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运营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对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
二、信贷风险的定义信贷风险是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它是指银行贷款的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由此导致银行无法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包括违约、拖欠、拒绝还款、破产等。
三、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制定原则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制定应符合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制定的管理办法应概括全行业的信贷风险控制管理。
2.风险导向原则:制定的管理办法应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依照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回溯、纠错的程序化管理进行。
3.合规性原则:制定的管理办法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符合银行业的规范、标准和行业惯例。
4.适用性原则:制定的管理办法应能适应不同类型银行的经营环境、业务模式和风险特征。
四、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内容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银行应建立完整的信贷风险管理和控制机构,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职责分工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应设立信贷审查部门和风险控制部门,审查和控制贷款风险。
2. 信贷业务准入和审查管理银行应建立贷款准入和审查管理制度,规定贷款业务的准入标准、审批流程、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确保贷款业务准入和审查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风险评估和定价管理银行应建立客户风险评估和信贷定价管理制度,确保贷款的定价合理,并根据客户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不同的利率等贷款条款。
4. 风险监测和控制银行应建立风险监测和控制制度,定期开展贷后风险监测,发现和掌握贷款风险动态,及时预警和处置高风险贷款。
5. 风险回溯和纠错银行应建立信贷风险回溯和纠错制度,组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风险回溯,总结分析贷款风险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及时纠正管理中存在的偏差和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防范信贷风险是小额贷款公司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质量合理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
信贷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等多种。
高度重视信贷风险防范工作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第一要务。
针对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一、明确分工,实行流程控制
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大相互独立的阶段,十六个环节进行全程控制,防范风险。
实行审贷分离责任制,建立审贷、发放、检查职能分离,岗位分离,相互制约机制,落实环节责任。
严禁单人或单个部门独立完成贷款全过程。
制定贷款业务的调查、审查、评估、审批、发放、检查、收回、不良贷款催收等过程的操作规程,建立法律审查制度。
部门之间严格分工,岗位之间相互协作,实现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和相互制衡。
二、把好准入关,实行贷前调查审查控制
对借款人进行贷前调查,对提供的资料审核分析,确定准入底线和进行风险评估。
资料名称调查审查内容准入底线风险评估
1.身份证复印件(借款人、抵质押人、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等各2份,核查原件)借款人25-60周岁;具有完全民
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资料真实
有效。
核实其他有关情况。
高风险、虚假、无民事能力、非
法人员不贷
2.工作证明工作时间连续6个月以上、稳定
行业工作、公务员、事业单位、低风险
垄断行业、优质行业.
3.收入证明银行卡、6个月内稳定月均收入
3000元以上、银行对账单、近6
个月内收入稳定.
高风险.、无偿还能力不贷
4.信用报告借款人在银行、税务、法院、工
商等无不良信用记录、未列入黑
名单.
高风险、被列入黑名单、多次长
期欠税、欠费、欠贷或收入负债
比过高者、提供虚假资料不贷。
5.居住证明有固定的住所和经营场所。
合法
经营。
可查询近三个月水费、电
费、煤气费凭证
高风险
无居住地、营业场所、欠缴各种
费用不贷。
6.个人财产清单核实后有一定资产、有变现能力,
没有纠纷,可执行、可变更权利、
评估后价值>抵贷额。
高风险
无资产者不贷。
7.还款承诺书本人签名盖章(手印),同意个人
承担个人无限偿还责任,用个人
其他财产、债权等,偿还本次借
款本息。
高风险
不签署者不贷
8.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委托书同意并签署同上
9.贷款用途购销合同用途合法合规,合同真实有效、
交易商品变现能力强。
高风险
用途不合法、合同不明晰、有欺
诈行为、商品质次价高变现差不
贷。
10.抵质押物清单银行承兑汇票、有价证券为低风
险。
抵质押物形态、位置、权属
真实有效。
变现能力强、无纠纷
可执行,评估后可办理他项权利
证书、评估值的50%>借款额。
高风险
不足值、不完整、不易变现,有
法律纠纷不贷。
①根据借款人的收入水平,个人负债额度,商品流通周转期,个人资产情况、抵质押品综合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
②不发放未指明用途的贷款。
贷款用途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③借款合同必须与借款人当面签字,加盖公章或手印。
④借款人应该参加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或责任保险。
⑤法律审查。
对所有贷款项目及合同文本,经法律部门或法律顾问进行法律审查审定。
三、贷款额度、风险系数控制
风险系数是控制小额贷款公司信用贷款的主要手段之一,也称信用转换系数
1.贷款系数为100%的资产:①银行承兑汇票;②信用贷款透支额;③其他金融性机构担保;④等额保证金担保。
2.贷款系数为50%的资产:土地、房屋、有价证券。
3.贷款系数为20%的资产:债权。
11.借款人经营者品德 面访、暗访。
思想正派,没有不良嗜好。
25-60周岁。
身体健康;道德品质好、优良职业、从业经验丰富。
有毒、赌、嫖等违法犯行为为的不贷。
高风险
12.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
开户许可证、法人代码证 按时年检 高风险 不年检、吊销执照、列入黑名单
不贷。
13.经销、经营状态
主营业务有良好的成长性;未被工商、质检等部门处罚 低风险 少贷或不贷
14..财务报表 提供近期和上年末报表,现金流量为正数
高风险
四、贷款检查预警控制
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实行贷后检查,运用定期或不定期监控,现场与非现场检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手段,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定量分析,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变化趋势,揭示重大贷款风险,遏制潜在风险,早期做出针对性的处理意见,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预警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
贷后检查项目及内容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及结果预警提示处理
借款人提供的资料真实性、有效性
贷款使用情况按原定用途,合法性、贷款本息能否按期收回、是否发挥效益、作用。
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询信用记录、是否列入黑名单、负债变化情况。
保险状态
是否正常,受益人是否小贷公司,受益
额度变化。
连续性、合法性、执行性
抵质押品权属变动,控制状态,价值变动。
合法性。
经营情况合同执行情况。
经营商品进、销、存。
重大人事、经营纠纷事件。
财务人员及财务状况变化。
效益变化。
现金流量变化。
税费缴纳情况。
可持续经营能力。
国家政策影响。
预测未来。
贷款档案齐全
借款人违法违纪行为法办、判刑、制裁、罚款等
检查期限优质客户1年1次。
优良客户半年1次。
其他客户3个月1次。
逾期30天1次。
对以上八项检查;经分析有违约违法、弄虚作假、经营不善等不利还贷因素的,根据风险点,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风险。
措施:
①预警通告提醒纠正。
②跟踪关注。
③加罚利息,提前收贷,终止贷款合同。
④变更合同,转化。
⑤制止违约行为。
⑥法律诉讼,立即申请查封冻结银行账户、银行卡及个人资产等。
五、到期追踪,法律控制
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获批准,从贷款到期后的第一天起,将贷款转入逾期贷款账户进行管理,为逾期贷款,并按规定加收罚息,同时,对不良贷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催收。
1.向借款人发送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并取得和保留回执,以保持有效的诉讼时效,法律效力。
①核实抵质押物的有效性、价值性、合法性、稳定性、。
②核实贷款材料、还款承诺书(承担无限偿还责任)、保险单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③按生效法律文书,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保全、冻结、裁决、裁定、执行。
对显失公平的判决,及时进行上诉申诉。
2.贷款展期或借新还旧,分散贷款。
3.变更业务种类贷款方式,变更债务主体或保证、抵质押物条款。
4.以资抵债(动产、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及其他权利)。
5.频繁通知其家人、所有关系人,促其主动还款。
6.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呆账准备金制度。
7.法律诉讼。
适时向法院提起诉讼、保全,同时冻结账户,申请强
制执行。
①转化,延期。
②抵质押品变现,以资抵债。
③风险转移,转移给保险公司。
④拍卖、处置债权。
⑤强制执行借款人其它资产、权利等(评估后70%为准)。
六、岗位责任控制
为强化贷款管理,保障信贷资金安全,实行岗位责任控制。
1.信贷调查岗责任:未按贷款三查规定操作,导致所放贷款出现风险损失的,信贷调查岗负全责。
①责任人员限期收回全部贷款本息;
②不能按期收回或部分收回的,承担部分贷款本息赔偿责任;
③对违反风险管理制度的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直至开除;
④对有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免责:信贷调查岗,认为条件较差,不符合贷款条件,不同意贷款,但信贷有权审批人同意并坚持发放的贷款,出现风险损失的,信贷调查人员不承担责任。
2.风控部经理、总经理责任:风控部经理、总经理是信贷业务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之一,对公司信贷资产质量负责,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负领导责任。
①贷前调查报告的内容不真实,借款人不具备借款资格,借款用途不合理,无偿还能力等应该审核发现而未审核发现,使贷款出现风险的;
②对借款合同等法律文本审查不严,导致贷款出现风险的;
③贷后未能及时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借款人进行贷后检查,对危及公司贷款安全因素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而使贷款出现风险的。
出现上述情况的,风控部经理、总经理与信贷人员共同承担清收或部分赔偿责任。
④对调查人员不同意贷款,而经理、总经理坚持放贷造成贷款风险损失的,负主要责任,责令限期收回全部贷款本息,不能按期收回或部分收回的,信贷部经理和总经理承担部分贷款本息赔偿责任;
⑤对违反风险管理制度的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直至开除;
⑥对有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对调查人员不同意贷款,而有权审批人坚持放贷造成贷款风险损失的,谁批准谁负责。
免责:信贷调查人员和风控部经理、总经理不同意贷款,有权审批人坚持发放的贷款,出现风险损失的,信贷部经理、总经理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