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检查

合集下载

2020年医学检验: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2020年医学检验: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肾小球性蛋白尿
■形成机制 通透性 电荷屏障改变
■ 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选择性蛋白尿
■电荷屏障破坏 ■中小分子蛋白 ■肾病综合征
非选择性蛋白尿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断裂损伤 ■大 中 分子蛋白质 ■肾小球性疾病 预后不良
肾小管性蛋白尿
■概述 重吸收减弱
■蛋白质分子量 小 ■临床意义 肾盂肾炎 间质性肾炎 中毒 移植排异
数滴,形成 化检查
成分的稳定一薄膜甲醛 Nhomakorabea1-2ml/24h 尿爱迪计数(12h 固定尿中有形成
尿细胞计数)

浓盐酸 10ml/24h
尿17-羟、17-酮类 防止尿中激素被 固醇等内分泌系统 氧化 检验
二. 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
一般性状检验
化学检验
有形成分检验
尿量 外观 PH 比重
尿蛋白 尿糖 酮体 隐血 白细胞
性糖尿、药物性糖尿
(四)尿酮体检测
原理 体内糖分解不足,脂肪蛋白分解活跃,超过肝外组
织的氧化能力,产生酮体(ketonuria)
参考值 正常人 定性(—) 临床意义 尿酮体检查常被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性疾病 或状态的辅助诊断。
(五)尿胆红素与尿胆原
来源 参考值
尿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从尿中排出 尿胆原---胆红素肠肝循环的小部分尿胆 尿胆红素:定性(-),定量≤2mg/L 尿胆原:定性(-)或弱阳性,定量≤10mg/L
(一)尿蛋白质检验
(二)尿糖定性检查
原理 尿内含微量葡萄糖,<5.0mmol/24h,定性试验(-)
• ■ 临床意义
血糖增高性糖尿
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其他
尿 糖
血糖正常性糖尿 (肾性糖尿)

(诊断学)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PPT

(诊断学)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PPT

在病情监测中的应用
血液检测
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等检测, 有助于监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 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尿液检测
粪便检测
定期进行粪便检测,有助于监测肠道 疾病的病情变化。
定期进行尿液检测,有助于监测糖尿 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病的病情变化。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血清学调查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有助于 了解人群中特定传染病的感染情 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鼻腔分泌物检测通常采用棉签或吸管采集,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查或培养基培养, 以确定病原体类型和药物敏感性。
痰液检测
痰液检测主要用于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 肺结核等。通过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和细胞成分,可以初 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
痰液检测通常采用痰液采集器采集,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查、 培养基培养或分子生物学检测,以确定病原体类型和药物敏 感性。
尿液检测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尿液检测可用 于筛查和监测药物滥用和兴奋剂使 用情况。
呼吸道分泌物检测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呼吸道分泌物 检测可用于监测呼吸道病毒的传播 情况,如流感病毒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血液检测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用于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如红细胞、白 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以及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肝肾功能
等。
详细描述
血液检测具有无创、易操作、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 后评估。例如,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贫血、感染等疾病,生化检查可以了解肝肾等器官
尿液检测
01
02
03
04
尿常规检查
包括尿色、透明度、酸碱度、 蛋白质、糖和酮体等检测,可

关于体液及排泄物检查的简答题

关于体液及排泄物检查的简答题

关于体液及排泄物检查的简答题
1. 什么是体液检查?
体液检查是指通过采集和分析人体内的液体样本,如血液、尿液、唾液、汗液等,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体液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身体功能、代谢情况、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信息。

2. 为什么要进行体液检查?
体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人体内部的状况,包括血液成分、肾功能、代谢产物等,从而帮助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体液检查,医生可以及早发现疾病,提供准确的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什么是排泄物检查?
排泄物检查是指对人体排泄物的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以评估人体的消化系统功能和代谢产物的排泄情况。

常见的排泄物检查包括粪便检查、尿液检查等。

4. 为什么要进行排泄物检查?
排泄物检查可以提供消化系统的健康信息,包括消化吸收情况、肠道菌群状况、代谢产物排泄情况等。

通过排泄物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肠道功能、消化系统疾病的存在与程度,以及有无营养吸收问题等。

排泄物检查还可以帮助诊断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等疾病。

5. 体液和排泄物检查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体液检查方法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唾液检查、汗液检查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通过采集样本后送检实验室进行分析。

常见的排泄物检查方法包括粪便检查和尿液检查。

粪便检查可以通过采集粪便样本进行化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等方面的分析。

尿液检查可以通过采集尿液样本进行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方面的分析。

这些检查方法通常可以在医院的实验室或专门的检验机构进行。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PPT课件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PPT课件
6

一般性状的检测-气味、PH、比重
3.气味:正常尿液气味来自挥发性的酸,长时间放 置出现氨臭味。
4.PH 参考值:6.5,波动在4.5-8.0之间 临床意义:反映机体酸碱平衡状况、药物干预。 5.比重: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
比,受可容性物质的量及尿量的影响。 参考值:1.015-1.025 临床意义:糖尿病和尿崩症的鉴别,
健康人尿液中存有硝酸盐,这是机体的 正常代谢产物。当存在尿路感染时,一些 感染病原菌如肠杆菌科的细菌(埃希菌属 和变形杆菌属)可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还原 为亚硝酸盐,
由于肾盂肾炎多由大肠杆菌引起,阳性率 可达69%---80%。因而临床上常把尿液亚 硝酸盐试验作为尿路感染的一种快速过筛 试验。
15
质病变。
19
尿液的显微镜检测-结晶
3.结晶
(1)生理性结晶: 草酸钙结晶、尿酸结晶、非结 晶性尿酸盐、马尿酸结晶、磷酸钙结晶、磷酸铵镁 结晶、尿酸铵结晶、碳酸铵结晶、尿酸钙结晶等;
(2)病理性结晶: 胆红素结晶 ----见于各种黄疸患者; 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 ----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
病,如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性昏迷、 白血病或伤寒等;
检测方法:测定丙酮和乙酰乙酸,试带法、朗格法。 参考值:定性阴性 临床意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糖尿病酮尿。
9
尿液的化学检测-尿胆红素、尿胆元
4.尿胆红素、尿胆元
原理:结合胆红素增高 参考值:尿胆红素定性阴性;尿胆元定性阴
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鉴别黄疸原因。
14
NIT称为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
PH、渗透压的影响,出现大小、形态、血红蛋 白含量的变化;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呈均一性。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医学PPT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医学PPT
• 肠道致病菌检查:直接涂片镜检、细菌培养。 • 假膜性肠炎:粪便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阴性杆菌减少或消失,而葡萄
球菌、念珠菌或厌氧性难辨芽胞梭菌增多 • 霍乱、副霍乱:取粪便于生理盐水中作悬滴试验,可见鱼群穿梭样运动活泼
的弧菌 • 某些腹泻患者稀汁样粪便涂片:人体酵母菌
第二节 粪便检测
三、临床应用

尿液检测

粪便检测

痰液检测

脑脊液检测

浆膜腔积液检测

生殖系统体液检测
第三节 痰液检测
痰液检验
• 痰液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所产生的分泌物。正常人 痰液很少,呈清晰水样。
• 临床应用
– 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 开放性肺结核的诊断 – 肺癌诊断 – 肺寄生虫诊断
大量出现→脂肪消化不良:肠蠕动亢进,腹泻、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 (3)肌肉纤维:正常情况下,经蛋白酶消化分解后大多消失
大量出现→蛋白质消化不良及肠蠕动亢进、腹泻 (4)结缔组织:正常少见;胃疾患缺乏胃蛋白酶时增多 (5)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形态多样,正常少见;肠蠕动亢进时增多
第二节 粪便检测
第二节 粪便检测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 测

尿液检测

粪便检测

痰液检测

脑脊液检测

浆膜腔积液检测

生殖系统体液检测
第二节 粪便检测
• 正常粪便由已经消化和消化不全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 物、大量细菌和水分所组成。
• 粪便检查的目的:
– 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胆、胰等器官有无炎症、出血和寄 生虫感染。
– 了解消化状况,判断胰腺外分泌功能。 – 隐血试验(OB)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选试验。 – 检查有无致病菌以防治肠道传染病。

临床血液学检验-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

临床血液学检验-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

1. 碱性染料:为阳离子染料,能接受质子,染细胞核 的染料。如亚甲蓝、天青。 2. 酸性染料:为阴离子染料,能释放质子。主要有荧 烷-氧杂蒽染料和偶氮染料两类,能结合 细胞的碱性成分并染色,如血红蛋白、 嗜酸性颗粒成分等。
3. 复合染料: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型的染料如瑞氏染料
(二)、细胞染色原理: 一般以它们的物理现象和/或化学 现象为依据
两种采血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毛细血管 限制了重复实验和追 加实验,标本量少, 局部炎症可得假结果 ,组织液可混入 价廉、快速、操作简 便,标本可直接测定 静脉血 不同抗凝剂的使用, 改变血液性质,影响 有形成分的形态
缺点
优点
标本代表性大,无组 织液影响,适于临床 研究,可重复实验和 追加其他实验
二、常用血液标本抗凝剂 及其使用选择
六、 姬姆萨染色法
(一)、染色原理: 基本成分仍然是伊红和亚甲 蓝,改进了染料的质量,使细胞核着色好,结 构显示更清晰,而胞浆和中性颗粒染色较差。
(二)、试剂 Giemsa 甲醇 纯甘油
(三)、染色方法 1. 甲醇固定干燥血膜3-5min 2. 将血膜在染液中浸染10-30min 3. 流水冲洗,待干后镜检


主讲
夏东Leabharlann 绪 一、临床检验(clin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or
science) 又称实验诊断学,就是通过实验室的各种检 查方法,包括感官检查、理学检查、化学检 查、显微镜检查以及自动化仪器检查等,对 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标本 进行检查、分析,以获得病原、病理变化及 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
4. 肝素
(含硫酸基团的粘多糖)
a. 抗凝原理:低浓度时抑制因子Ⅸa、Ⅷ和PF3之 间的作用,加强抗凝血酶Ⅲ灭活丝 氨酸蛋白酶,从而阻止凝血酶形成, 还能抑制凝血酶的自我催化及抑制 因子Ⅹ的作用;高浓度时阻断凝血 酶和纤维蛋白的反应。 b. 适用方法: 1g/L浓度的肝素钠与血液 1:10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共33张PPT)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共33张PPT)

脑脊液检查
• 〔三〕显微镜检查
• 1.细胞计数:
• 【参考值】成人 〔0~8〕×106/L
• 2.细胞分类
• 【参考值】正常脑脊液中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 【临床意义】脑脊液细胞数增多见于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①化脓性脑膜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②结核性脑膜炎,中性粒.淋巴.浆细胞同时存在;

脓尿
➢ 尿内含有大量脓细胞或炎性渗出物时的混浊尿 液。
见于泌尿系统炎症
乳糜尿
➢ 乳糜液进入尿中,外观呈乳白色
胆红素尿
➢ 尿内含有大量结合胆红素,振荡后泡沫呈黄色。
见于阻塞性和肝细胞性黄疸
尿液检查
尿液一般检查
• 〔二〕一般性状检查
3•.气味: 4.酸碱反响〔pH〕:
【参考值 】
正常新鲜尿液多呈弱酸性 尿pH约6.5〔5~6〕
病理性:①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
②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等。 ③精神性多尿。
尿液检查
• 〔二〕一般性状检查
尿液一般检查
• 2.颜色:
正常新鲜尿为无色澄清或淡黄色
血尿
◆ 是尿内含有红细胞。
◆ 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1ml,尿液呈淡红色或洗肉水样,
称肉眼血尿。 ◆ 尿液外观无变化,离心沉淀后镜检,每高倍视野
【临床意义】同血尿
白细胞和脓细胞
【参考值】正常人不超过5个/ HP 【临床意义】泌尿系统感染
上皮细胞
①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正常可见。尿道炎时大量出现 ②移行上皮细胞:正常偶见。输尿管、膀胱、尿道炎症时出现
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正常尿中不见。如在尿中出 现,常表示肾小管病变

优选排泄物分泌物和体液检查

优选排泄物分泌物和体液检查
4、无粪便而又急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检或 采便管获取粪便。
5、蛲虫卵检查,用透明拭子肛周取标本。
熟悉
二、一般性状检查
1.量:100-300克 2.正常颜色:黄褐色
异常:鲜红色 暗红色 灰白色 绿色 黑色
3.性状
性状
临床意义
柏油样
上消化道出血
鲜血样 痔疮、肛裂、直肠损伤
脓血样 痢疾,结核、结肠炎、直肠癌
掌握
(3)临床意义
• 化脓性脑膜炎:细胞数显著增加,以N为主。 • 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加,
以L为主,早期以N为主。 • 病毒性脑膜炎:细胞数轻度增加,以L为主。 • 脑寄生虫病:细胞数可增加,以E为主。 • 出血性疾病:多为红细胞, • 肿瘤: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以L为主。
掌握
三、常用的csf的生化检查
排泄物分泌物和体液检查
‹#›
第二节、粪便检验
(feces)
正常粪便形成
食物经口—胃酸、胃蛋白酶消化—十二脂 肠、小肠接受胰液来的消化酶消化营养物 质—回肠、空肠吸收水、电解质—未消化的 残渣粪便排出。
熟悉
熟悉
粪便检查的目的在于: 1、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
肠道传染病等情况; 2、了解通向肠道的肝、胆、胰等器官功能
掌握
(三)凝固性
• 正常CSF:24h不凝固。 • 结核性脑膜炎:12-24h液面有薄膜形成。 • 化脓性脑膜炎:1-2h出现凝块与沉淀物。 • 蛛网膜下腔梗阻:黄色胶冻状。
掌握
二、显微镜检查
(1)细胞计数: 【参考值】 (0~10)×106/L
(2)细胞分类:正常CSF无红细胞,白细胞, 以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为主。
及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情况; 3、粪便颜色、粪胆素,鉴别黄胆类型。 4、用粪便隐血检查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课件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课件
排泄物
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它们通常通过肠道、尿道或皮肤排出 体外。根据来源和性质,排泄物可以分为固体排泄物、液体排泄物以及气体排 泄物等。
分泌物
是指机体内部组织或器官产生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质,它们通常通过腺体或组 织分泌到外部,包括唾液、眼泪、汗液、精液等。
体液检查的意义与范围
01
称重或测量体积
对排泄物分泌物进行称重或测 量体积,以便于计算和检测。
加入固定剂
将排泄物分泌物加入固定剂, 如甲醛、乙醇等,以保持标本
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分装和保存
将排泄物分泌物分装到干净的 容器中,并保存于低温或冷藏
环境中。
排泄物分泌物的保存与运
01
02
03
标记标识
应对排泄物分泌物进行标 记标识,包括患者信息、 标本信息等。
汗液异常
体液检查的异常结果分析
血液异常 脑脊液异常
胸腔积液异常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联合异常结果分析
粪便和尿液联合异常
尿液和血液联合异常
粪便和血液联合异常
06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案例 分享与讨论
案例一:尿液检查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结词
尿液检查是泌尿系统疾病中常用 的检查方法,能够反映肾脏和泌 尿道的病变情况。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课 件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概述 • 排泄物分泌物的采集与处理 • 体液检查的方法与流程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临床应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异常结 果分析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案例分 享与讨论
01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概述
排泄物分泌物的定义与分类
发展

排泄物分泌物和体液检验培训课件

排泄物分泌物和体液检验培训课件

肾小管间质病变:间质肾炎、感染性肾盂肾炎、Fanconi综合症、慢性失钾性肾炎 中毒性肾间质损害:重金属中毒、有机溶剂如苯、四氯化碳以及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一些中草药如木通、马兜铃等可引起高度选择性肾小管蛋白尿,常伴有明显管型尿
2. 肾小管性蛋白尿 感染或中毒所致肾小管损害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近曲小管损伤,重吸收能力下降,出现的蛋白尿称之为肾小管性蛋白尿 尿蛋白以小分子蛋白为主 表现为β2M、溶菌酶升高;尿白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 尿蛋白定量:1-2g/24h 定性:为+→++
1.尿蛋白 ①肾小球滤过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②肾小管病变导致其重吸收功能受损 ③血浆蛋白成分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④肾小管分泌T-H糖蛋白增加
方 法
尿蛋白定性 尿蛋白定量
参考值
定性试验:阴性 定量试验:20-80 mg/24h
蛋白尿 尿液内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蛋白定性检查为阳性
细菌感染,尿液量增多,使硝酸盐稀释,可出现假阴性 尿高比密、维C、进食含硝酸盐丰富的食物如菠菜等可出假阳性
5.尿隐血试验 (urine occult blood, BLD)
方 法
干化学试纸法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①尿路出血 尿路炎症如急性肾炎、肾盂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结核,肿瘤如癌、肾上腺瘤,出血倾向如白血病、血友病,丝虫病和特发性肾出血等尿中红细胞排出增多 ②尿中Hb排出增多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还见于感染、败血症、严重烧伤、输血反应等 ③血尿与Hb尿的鉴别 显微镜
3. 酮体 -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 当机体能量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分解代谢增加,血中酮体升高,过多的酮体从尿中排出,称为酮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色与性状
白陶土样便:胆管梗阻、服用钡剂 粘液便: 均匀 小肠病变 非均匀 大肠病变 附于表面 直肠炎 透明胶胨样 痉挛性便秘 脓血便:下消化道病变 肠炎、痢疾、肿瘤 红细胞为主 阿米巴痢疾 脓细胞为主 细菌性痢疾 米泔样便:白色淘米水样,脓细胞少 重症霍乱、副霍乱
※颜色与性状
稀糊状或水样便: 肠蠕动增加或分泌增多,便中电解质含量高 伪膜性肠炎 黄绿色稀汁样 出血性小肠炎 红豆汤样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洗肉水样 艾滋病肠道隐孢子虫感染 稀水样 细条样便:细、扁 直肠肛门狭窄、直肠癌 乳凝块:脂肪或蛋白消化不全 黄白色乳凝块或蛋花样便 婴儿消化不良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检查特点
疾 化 结 病 乙 病 脑 脑 脑 脑 压力 ↑↑ ↑ ↑ ↑ ↑ ↑ ↑ ↑ 外观 混浊 凝块 微混 清晰 清晰 血性 蛋白 ↑↑ ↑ 糖 ↓ ↓ 氯化物 ↓ ↓ ↓ 正常 正常 正常 细胞数 ↑↑↑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 淋巴细胞 ↑ ↑淋巴细胞 ↑ ↑中性 、 淋巴 ↑ ↑红细胞
标本采集 ☆常规检查:新鲜,有异常成分 避免混入尿液等杂物 ☆寄生虫检查
血吸虫孵化毛蚴:标本量应足够 蛲虫卵:深夜12时或清晨排便前肛门周围拭取 痢疾阿米巴滋养体:脓血,保温,及时送检 肠道寄生虫卵:连续3天送检
标本采集 ☆化学法隐血试验
试验前3日禁食肉类、动物血 蔬菜、铁剂、Vitamin C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均匀血性,大量RBC, 2~3天后:吞噬有RBC、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 ⑶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细胞数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白血病细胞 脑膜白血病 ⑷ 脑寄生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寄生虫虫卵

病原学检查
1. 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 2. PCR:查结核杆菌(最敏感) 3、细菌培养: 常见菌: 脑膜炎奈瑟菌、链球菌、葡萄 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及产 气杆菌等 培养基: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
显微镜检查
• • • • • 细胞 食物残渣 结晶 微生物学检查 寄生虫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
白细胞 常见中性粒细胞、量与炎症轻重和部位有关 正常 无或偶见 小肠炎症 少量、散在(<15/HP) 细菌性痢疾 大量、成堆出现 寄生虫 嗜酸性粒细胞 红细胞 正常 无 下消化道炎症或出血 数量不等 细菌性痢疾 红细胞少于白细胞、分散形态正常 阿米巴痢疾 红细胞多于白细胞、成堆有破碎
标本采集与处理
1.采集部位: 腰椎穿刺、小脑延髓池或侧脑室穿刺 2.标本收集:分装于3支无菌试管中 ①细菌培养 ②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③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 3.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标本放置过久: 细胞数降低、分类不准 葡萄糖测定值偏低 细菌检出率降低
※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
一般性状检查
【临床意义】 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 化脓性脑膜炎:细胞数明显增高 1000~20000×106/L,中性粒细胞为主 结核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高, <500×106/L,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细胞数轻度增高 <1000×106/L,淋巴细胞为主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高 淋巴细胞为主
颜色 √无色透明: 正常脑脊液、结核性脑膜炎 梅毒性神经炎、病毒性脑炎
※ 脑脊液颜色正常不能排除神经系统疾病
√红色:穿刺损伤或出血性病变
√黄色: 变性的血红蛋白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脑肿瘤) 蛋白异常增多(椎管梗阻、化脓性脑膜炎) 胆红素增多(核黄疸)
√乳白色或灰色 : 白细胞增多(化脓性脑膜炎) √绿色:绿脓杆菌引起的脑膜炎 √褐色或黑色 :脑膜黑色素瘤
(DiaSys FE-2工作站)
打印机 摄像显微镜
计算机
特点
自动吸样、定量检测、自动冲洗
混合室 标本室 过滤层
标本无害化前处理
Parasep粪便离心管
取样匙
残渣收集
分析全过程封闭
病人号码
气/液封 安全锁
沉渣
脑脊液:循环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的 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1.存在部位:脑室(1/4) 蛛网膜下腔(3/4) 2.颜色:无色透明 3.量: ⑴随年龄不同而的变化 ⑵正常成人:90~150ml
凝固性
与蛋白含量、细胞数有关: ⒈正常:静置12~24h不形成薄膜、凝块 或沉淀物 ⒉ CSF凝固性改变: ①炎症:化脑(1~2h) 凝块或沉淀物 结脑(12~24h) 薄膜 ②蛛网膜下腔梗阻(蛋白量>15g/L )
黄色胶冻状
压力
成人:0.78~1.76kPa ( 80~180mmH2O) 儿童:0.4~1.0kPa ( 40~100mmH2O) 【临床意义】 压力增高:脑膜炎、脑肿瘤、脑出血
☆无粪便排出而又必须检查
直肠指诊或采便管拭取
一般性状检查
• 外观 ※颜色与性状 鲜血便:直肠癌、直肠息肉、痔疮、肛裂
柏油样便 :稀、粘、黑、亮 上消化道出血 溃疡病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肿瘤
黑便:有光泽 出血量≥60ml 无光泽 服铁剂、活性炭、食动物血、肝 柏油样便:软、有光泽 出血量≥500ml
☆隐血
☆隐血试验: 用化学或免疫学方法检查粪便以证实出血的 微量血液试验
免疫胶体法 (1)灵敏度:高(Hb 0.2 μg/ml),反应快 (2)特异性:不受动物血、蔬菜、铁剂、 Vitamin C等干扰 假阴性:后带(postzone)现象 柏油便∞阴血试验阴性
出血量大 粪便中Hb过高(抗原过剩) 隐血试验阳性
注意事项:防治污染、重视真菌和厌氧菌培养
脑膜炎奈瑟菌
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1000*
猪链球菌感染,Csf中镜下形态
培养后的镜下形态
(六)、免疫球蛋白检查
【临床意义】 1.IgG增加:多发性硬化症(90%增高)、脑膜炎 电泳图
脑脊液总蛋白正常 除外 异常寡克隆区带 多发性硬化症
2.IgA增加:脑膜炎、脑血管病变 3.IgM增加:中枢神经系统近期感染、结脑 多发性硬化症、脑肿瘤
脑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压力减低:脑脊液漏、脊髓压迫症、
穿刺不当、脑脊液分泌减少
脱水、休克、昏迷
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一、蛋白质检查
Pandy试验:
Pro(球)+苯酚 白色混浊
【参考值】 阴性或弱阳性 成人:腰 池 0.2~0.4g/L 小脑延髓池 0.1~0.25g/L 脑 室 0.05~0.15g/L 新生儿: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6个月后接近成人
见于:
外渗
感染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结核菌感染 非感染:恶性肿瘤转移癌、乳腺癌、淋巴瘤、 卵巢癌、外伤、化学刺激(血液、胆汁、胰 液、胃液等)
胸腔积液
心包腔积液
检查项目
一般性状检查 1. 颜色: 漏出液 淡黄色 渗出液 随病因变化 红色:出血、恶性肿瘤、急性结核性胸、腹膜炎 淡黄:化脓菌感染 乳白:胸导管或淋巴管阻塞(乳糜) 绿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3.透明度: 渗出液:混浊(细胞、细菌、蛋白) 漏出液:透明 4.凝固:渗出液:易凝(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 漏出液:不凝 5.比密:渗出液﹥1.018 (蛋白、细胞) 漏出液﹤1.018
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检查
Body Fluid and Excretion Examination
主要内容
粪便检验
Feces
脑脊液检验 CSF
浆膜腔积液检验 Serous membrane fluid
生殖系统分泌物检验 Reproduction System Excretion
标本采集和处理
标本容器 便常规检查:容器应清洁、干燥、 有盖、无吸水和渗漏 细菌学检查:容器应灭菌、有盖
显微镜检查
(三) 大吞噬细胞 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肠炎 (四) 上皮细 结肠炎症、伪膜性肠炎
二、食物残渣
淀粉颗粒、脂肪小滴、肌肉纤维、植物细胞 脂肪泻(脂肪排泄量>6 g/d) 急、慢性胰腺炎、小儿腹泻、阻塞性黄疸
白细胞
红细胞
脂肪球
化学检查
※隐血试验 消化道出血量少(<5ml/天) 粪便颜色无改变 显微镜未发现红细胞 需用间接试验证实出血
假阳性:灵敏过高
生理情况、运动、药物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隐血试验阳性 消化道出血、胃粘膜损伤、结肠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肿瘤 2、消化性溃疡与肿瘤出血的鉴别 消化性溃疡出血 间断阳性 恶性肿瘤出血 持续性阳性
四、微生物学检查 (一)正常菌群
菌量和菌普相对稳定、细菌与宿主之间生态平衡 球菌/ 杆菌=1:10 肠道菌群失调症:球菌/ 杆菌>1:10(球菌增多) 肠道菌群紊乱、二重感染 伪膜性肠炎

形成机制: 漏出液:非炎症性组织液,多双侧
血浆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淋巴回流受阻 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晚期肝硬化 见于: 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栓塞 丝虫病、肿瘤
肝硬化腹水
丝虫病
渗出液:炎症积液,多单侧
病原微生物毒素 组织缺氧 炎症介质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通透性增高
液体 血液成分 细胞
穿刺损伤出血和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
A. 损伤出血:三管红色逐渐变浅 上 清 液 无色透明 隐血试验(-)
1
2
3
离心后
易凝固
RBC形态不变,WBC不增加 淡红、黄色
B. 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三管红色均匀一致
1
2
3
离心后
上 清 液 隐血试验(+)
不凝固
RBC皱缩,WBC增加
透明度 与CSF的细胞数、蛋白及微生物有关 ⒈正常:清晰透明 ⒉混浊:感染或出血所致 ⒊透明度: 清 晰 透 明:病毒性脑炎 毛玻璃样微浊:结核性脑膜炎 混 浊:化脓性脑膜炎
二、葡萄糖测定 【参考值】 2.5~4.5mmol/L(腰池) 糖CSF/血浆=60% (0.3~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