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三部曲
读、品、悟——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三部曲”
读、品、悟——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三部曲”作者:姜琴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3期古诗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尤其是被选入各版本的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各朝各代诗人、词人的经典著作,它们不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而且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加上诗词一般都短小精悍,词句优美,节奏感强,易读易懂,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诗词入门教学。
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上促进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理解,让学生对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解的欲望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师所关注的一重大问题。
一、通过诵读理解古诗词在学生学习古诗词之前教师要求学生把古诗词进行通读,对于其中不认识、不能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做到读准字音,并且可以对诗、词的意思进行基本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春晓》这首诗时,教师需要提出要求:要对诗中的“觉(jue)”和“蹄(ti)”的发音准确,并且了解诗中大概讲解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关于春天的因素,有哪些景物。
在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诗歌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在讲解之前示范朗读一遍。
一次优秀的范读可以让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融入到朗读中,引导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感情中去,从而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悟,有时候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地放慢自己朗读的速度,促进学生进行模仿。
比如在学习到《枫桥夜泊》这篇文章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中高科技辅助教学,播放一段低沉哀伤的曲子,然后再进行有感情的范读。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古诗词,教师在对古诗词进行讲解之前可以对学生讲授一定的关于古诗词朗读和理解的技巧、方法,促进学生在自己有感情地朗读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比如在古诗词朗读中,学生需要考虑平仄、押韵的关系在诗中的表现、节拍的划分和停顿、低速、重音等,同时做上相应的符号,比如重音用“.”,停顿用“/”,延长用“一”等,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自己朗读中体会到适合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比如在朗读《夏日绝句》这首诗时,教师指导诗中的停顿和相应诗句要读出其蕴涵作者的感情。
古诗词阅读教学的“三部曲”
古代诗词阅读教学的“三部曲”徐强跨入新世纪,我们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迎来新的语文教材、教学大纲以及语文课程标准。
其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促进了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更深一步地教学探讨和改革。
仔细分析一下新教材,其中隐透出三个重要指导思想:“1、扎根于生活,着眼于学生,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2、注重灵活性、多样性,生动活泼地进行语文教学;3、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把握教材思想,确保语文教学的有序性。
”①从新教材各类文章的变化来看,古代诗词及文言文部分的变化最大,从量上分析,新教材这一部分的比例由原来的20%增加到30%;新大纲随之也明确提出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其核心要求就是三个词:诵读——理解——背诵。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古诗词教学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另外,在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效果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新教材、新大纲、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多位有经验教师的数十年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教法,并结合自身的大胆实践探讨,琢磨出古代诗词阅读教学的“三部曲”,与同行们共寻古代诗词阅读教学的最佳教法,以促进语文改革。
(一) 诵读阶段语文课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学习、训练课,朗朗的读书声必不可少,品味优美的、富有艺术魅力的古诗词更离不开朗读。
洪镇涛先生曾极端地指出,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应讲述,只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朗读。
这种说法在某一程度上肯定了诵读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语文教师要重视这一环节,必须花相当一部分时间来教会学生吟读古代诗词。
小学古诗词教学三步曲
小学古诗词教学三步曲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美感。
因此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但纵观我们的教材,古诗的内容毕竟有限,小学六年的教材中古诗的总篇数也不足四十篇,所以,要扩大学生古诗阅读的信息量,必须对古诗教学进行拓展,使课文信息量更加丰富,学生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
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园,以期达到丰富儿童古诗文积淀之目的,使其感受古典文化的底蕴。
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
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是每学年30篇以上,中年级30篇左右,而高年级则为20篇以上。
2001年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
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就有70首。
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品。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呢?一、初读知作者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
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如:自读、对读、群读,又可默读、出声读等等。
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
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
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整体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朝”“舍”都是多音字,我先引导学生读,在读的基础上想“朝雨”“客舍”的意思,学生明白后,自然就知道读音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就先让同学们自己读,多读几次,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学生自然就能选择正确的读音了。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引言: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既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学价值,又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教授古诗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读、背、理解三个方面,介绍三首古诗词的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古诗词。
一、《登鹳雀楼》1. 读在开展本节课教学之前,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描绘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想象,接着再引导学生朗读《登鹳雀楼》。
2. 背对于学生来说,背诵古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老师可以通过分段和分句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登鹳雀楼》。
可以利用分组对抗的方式,让学生与同学们一起背诵,增加趣味性和竞争性。
3. 理解让学生阅读并理解《登鹳雀楼》的内涵,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诗人王之涣通过描绘长城和秦淮河的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的思想。
二、《静夜思》1. 读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用慢慢的节奏读出《静夜思》。
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诗词的世界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2. 背学生可以从整体角度去背诵《静夜思》,逐渐熟悉和理解整首诗的内涵。
可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仿诗人李白的语气与表情背诵诗歌,增加趣味性。
3. 理解通过问答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静夜思》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可以让学生讲述他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提升学生对古诗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将进酒》1. 读在朗读《将进酒》之前,可以让学生了解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以及《将进酒》的背景和意义。
然后,引导学生使用抑扬顿挫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这首诗。
2. 背通过分段背诵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并理解《将进酒》的诗句。
可以利用配乐和动作,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更加感受到诗歌的磅礴气势。
3. 理解通过分析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以及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将进酒》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 路径 ” 到底何在 ?笔者在 多年 的研究 与实践 中 , 寻找 意 , 师必须 充分利 用 “ 教 图资源 ” 。教学 时 , 可先指 导 学生 观 察 图 画 , 观 图 中让 学 生 了解 诗 歌 大意 。如 在 到了“ 级而上” 三部 曲” 拾 的“ 。 初读—— 解诗意而知其蕴 “ 最喜4,L " 无赖 , 头卧剥莲蓬 。 中的“ J 溪 ” 无赖 ” 一词 , 词 从“ 通读课 文” “ 通课文 ” 这 既使 是对现 代文 典 上 是指游 手好 闲、 务 正业 的意思 , 在辛 弃疾 的 到 读 , 不 可 教学 而言都 是不 可或 缺 的“ 一步 ” 由此可见 “ 第 , 疏通 笔下 却 是形 容 那 小儿 的顽 皮可 爱 , 者 意 义相 差 甚 两 文句 ” 对古 诗词 教学 有多重 要 。如何 “ 通路 障 ” 方 远 。如果 直接将 此处 “ 赖” 词 的特定 意义讲 解 给 扫 , 无 一 法 不一 , 笔者在实践 中总结 出了以下方法 。 学生听, 那么 蕴 藏在 文 字背 后 的东西 学 生 就无 法 体 小 1 眼解 意 , . 题 知其蕴 。题 眼 , 就是指诗 歌标题 中提 验 。课本 上配有 “ 儿无忧无 虑地躺 卧在 小溪边剥 吃 挈全篇 、 炼传 神 的字词 。抓 题 眼展开 理解 , 牵一 莲蓬 ” 精 能 的图画 , 教学 时 , 教师可 充分 利用这 一 资源 , 让 发 而 动全 身 , 使学生 更 易理解 诗句 。如 《 月九 日忆 学生仔 细观察插 图 , 九 并用一 个词来形容d,L ' 此时 的摸 J 山东 兄弟 》 一诗 , 眼是 “ ” 。教 学 时 , 住 “ ” 样 。学生 的 回答 是 : 题 忆 字 抓 忆 可爱 、 皮 、 顽 活泼 、 无拘 无束 …… 字 , 学生 结合 古诗 说说 诗人 “ ” 让 忆 什么 ,忆 ” “ 以往 与 接着 教师追 问 :那 么辛 弃疾用 了哪个词 语 描绘 了这 “ 兄弟插茱 萸 、 登高 的情境 。为什 么会 “ ” 因为“ 忆 , 独在 4,L 爱 的模 样 呢? 学 生 一下 子 就找 到 了 “ " 可 J ” 无赖 ” 。 异 乡为异客 ” 而此 时又 是 中秋 佳节 , 是 “ 思 亲” 通过 图文 结合 , 学生 凭借本 中的插 图 , , 于 倍 。 让 化抽 象 的文 这样 一来 , 学生把握全诗就显得得心应手 多了。 字为直观 的表象 , 品味 出了“ 无赖 ” 一词 的独特意蕴 。 2 景解意 . 背 知其 蕴。诗歌是时代 的最 强者 , 是诗 二、 精读——入诗境 而悟其情 人 的心声 。一首 诗 的产 生 , 总有它 一定 的时代背 景 。 意 境是 诗 歌 魅 力 的核 心 , 感 是 诗 歌魅 力 的灵 情 因此 , 真正理解 诗句 , 必须 了解 诗人 , 要 就 了解 他所生 魂 。因此 , 在理解 诗 的大意 后 , 还必须 深入挖掘 , 细细 活 的时代 背景 , 了解 他写 作 的动机 。如 李 白的《 黄鹤 品 味 , 学生 引入诗 歌所 创造 的情 境 中 , 把 体验 诗人 的 楼送孟 浩 然之 广陵 》 和王 维 的《 送元 二使 安西 》 虽然 情感 。怎样才能从 内容理解升华到情感 的体验 呢? , 都 是描写送 别好友 时的依依惜 别之情 , 是诗 人的情 但 1 . 诗眼人“ ”悟其情 。 古人写诗最讲究 ‘ 字 ’ 境 , “ 炼 , 绪 却 截 然不 同 , 一个 是 满 心欢 喜 , 个 是心 怀 惆怅 。 总是苦 心孤诣地搜 求最贴切 的字辞入诗 , 一 凡在节 骨眼 为何 同是 送别诗 , 情感会有 如此 的差 异呢 ?其 实就是 处炼得好 字 , 全句游龙 飞动的便是 ‘ 眼 ’ ” 使 诗 。 引导学 因为写诗 的背景 不同 。扬 州本 以风 景美丽著称 , 而孟 生抓住诗眼 , 将诗读胖 , 是入境悟情 的一条捷径 。 浩然又是 离去在 烟花似景 的阳春三月 , 以一路 上是 所 2想象人 “ ” 悟其 情 。正如别林 斯基所 说 :在 . 境 , “ 享 不尽 的人 间胜 景 , 这对 于喜 好游 历 、 纵情 山水 的李 诗 中 , 象是 主要 的活 动力量 , 造过 程只 有通过 想 想 创 白来说 , 本诗也 多少透露 了些他对孟 浩然此行 的羡慕 象才 能完 成 。 为使学 生充分 理解 诗 的艺术 形象 和深 ”
古诗教学“三部曲”
古诗教学“三部曲”摘要古诗是古代文明中的灿烂精华,古诗教学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
对于语言凝炼、感情丰富的诗歌,文章从“创设情境、朗读品味、拓展延伸”三方面着手,让学生跨越时空,实现与诗人的对话。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教学教学方法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明中的灿烂精华,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
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
教师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让学生跨越时空,实现与诗人的对话,既有利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富有生命力的诗歌语言,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古诗教学中“如何跨越时空,实现读者与诗人的对话”这一问题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诗兴趣古诗意蕴深刻,情感丰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学生获取情感体验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它相隔年代久远,时代背景复杂,给学生学诗带来困难。
调查表明,小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
越到高年级,对学古诗不感兴趣的比例越高。
这样的状况也更容易使教师一不小心就走进古诗教学就是“解释古诗”的误区,课堂教学中采用“问答法”,充满活力的诗歌艺术成了枯燥乏味的理解意思,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和艺术性,并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陷入两难的境地。
因此,如何让学生产生学诗的兴趣显得格外重要。
在小学语文教材众多的古诗中,有不少诗歌描绘的是大自然的秀丽风光,祖国的壮丽山河。
对于这类诗歌的学习,应该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激发学诗的兴趣。
所以教师必须创设有效的情境,“先声夺人”。
这里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说说如何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
教师在课前播放庐山风光片,让学生欣赏,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了庐山后的感受,然后教师介绍庐山:庐山是世界级名山,以雄、奇、险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涌鸣雷的清泉飞瀑展示了它无穷的魅力。
古诗文教学之三部曲
古诗教学之三部曲盘县淤泥乡沙河小学王敏中国的语文教学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在古代,教学提倡灌输式、填鸭式。
就拿传统的小学古诗教学来说,采用的皆是“串讲式”。
即课堂上教师逐句解读,学生逐句记忆。
这种方式虽然有“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虽然创造了奇迹,谱写了中国古诗教学历史辉煌的篇章,但不足之处历历在目。
学生会在一篇古诗结束后,因缺乏感知的实践活动而感到枯燥无味。
因此,如果没有灵活巧妙的方法加以引导,古诗教学必然味同嚼蜡,兴味索然。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学景况呢?通过很长一段时间对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究,结合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可以尝试进行教学之三部曲。
一、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由于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
所以在古诗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因而应该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读,要求学生借助文中注释去解读、去翻译诗句,初识诗句大意。
做好读——读准音、读注解,读佳句;查——查背景,查工具书;译——就是一句一句译注释。
从而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记得在教学《赠汪伦》一诗时,我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找出黄鹤楼和广陵的地理位置,初步感悟李白和汪伦虽然相隔甚远,但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
这为学生课堂上更好的理解古诗做了铺垫。
二、课上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提高学生主体学习意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
针对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书,让学生自己读读书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做教师的要力求成为亲切而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显形、启智、育人。
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的情操、美感、认知感。
针对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记得在进行骨干教师远程教育培训时,其中一位教师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
在教学中,他以短短的导语贯穿全文,引出了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使课堂节奏紧凑,使人耳目一新。
儿童诗教学“三部曲”
觉” “ 散步 ” “ 奔跑 ” “ 跳跃” 等让学生读 出儿
童 诗用 词 之 妙 。这 样 教 学 , 不仅把雨点生
学生 强烈的表 现欲望 ,让学 生进行简 单 创作 , 逐步 内化语 言 , 从而把课 文上 的语 言 变为 自己 的知识 , 真 正实现师生 互动 、
古人 云: “ 书读百遍 , 其 义 自现 。 ” 学生 读 儿童诗多 了 , 积 累 了丰 富的语言 , 学生
自身 的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也 自然 得 到 了 提
学 生诵读 、 赏析 、 创 作儿 童 诗 , 让儿 童 诗 在学 生心 中扎根 ,从 而为语 文教学 营造 出诗意的课堂 ,给儿童创造 一个充满 诗
读、 引读 , 学 生 在 多 种 形 式 的 朗 读 中对 儿
从 而使学生被 诗歌生 动有趣 的语言所 吸
引, 爱上儿童诗阅读 。 三、 创作 : 激 活 学 生 的 言 语 表 达
著名 特级教师 王崧舟说 过 : “ 儿 童写
诗, 诗写儿童 。 儿童是诗 , 诗是儿童。 ” 在小
学 语 文 童 诗 的教 学 中 ,教 师 要 注 重 引 导
盲 婆婆的蝈蝈 》 , 这首儿 童叙 事诗主要 描 写 了少年对盲 婆婆 的关心 ,赞扬 了少 年 尊 老爱 老 的美德 , 全文 语 言欢快 、 流畅, 给人积极 向上之感 。在教学这一课 时 , 笔 者 主要通过指 导学生诵 读来 培养学生 的 审美情 趣 。在 学生 自由读 、熟 读的基础 上 ,教 师主要 指导学 生读 出诗 歌 的节 奏 和韵律 。朗读方式上有教师范读 、 学 生互
小学段文言文教学五部曲
小学段文言文教学五部曲小学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最佳时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下面是小学段文言文教学的五部曲。
第一部曲:导入与感知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故事、诗词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可以讲述古代仙人修道的故事,或者背诵一些古诗,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充满期待和热情。
第二部曲:词句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词句,让学生逐一学习和理解。
可以选择《古诗十九首》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诗句,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读、背诵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诵和理解能力。
第三部曲:古文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古文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可以选择《孟子》中的“生孩子到哪个地方去,他到哪个地方去”、“无忧者不夜,无怖者不寒”等篇章。
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就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
第四部曲:综合运用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古文词句和篇章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古文知识创作故事、谜语等,或者进行古文造句、对对子、填空等练习。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古文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
第五部曲:文学作品欣赏在文言文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可以选择一些古代小说、戏剧或者散文作品进行阅读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在欣赏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评论。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和理解力。
通过以上五个环节,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提高,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认识。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三步曲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三步曲摘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好古诗,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古诗,初步体会诗中的确良大意,再让学生运用画诗的方法进行学古诗,体会古诗的语言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最后让学生进行诗的表演,体会诗的内涵和表达的灵魂。
关键词:找诗画诗演诗古诗是我国古代的文化魂宝,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
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都是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佳作,有的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小溪,润物无声滋润神州大地;有的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有的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民族的魂魄。
但是,有的教师对古诗教学停留在讲读表面上,将感情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这样教学难予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此,我在教学中,采取学诗、画诗、演诗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古诗的博大精深,融入到诗的意境中,领悟诗中的形象与情感,受到熏陶和陶冶,真正实现古诗教学“诗让学生演绎,美在心中流淌”的最高境界。
第一步曲——找诗,让学生掌握诗的主旨,激发学习诗的活力文学成功需要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最简练的语言写成的。
它立足于社会,根植于大自然,借物抒情,以物喻人。
在教学时,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古诗,在大自然中寻找古诗,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真正体会古诗所表达情感和包含的哲理;使学生发现古诗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学习古诗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1、在教学插(挂)图找古诗,初步了解诗的内容。
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人体的感官,来自对图画精彩的演绎。
小学语文大部分的古诗都配有插(挂)图,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图进行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古诗,理解古诗,学习古诗。
如教《村居》这首诗时,教师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的景物,并说一说,有的学生说:“在郁郁葱葱的草地上有一群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几个纸鸢在天空飞舞,大堤上有几棵杨柳。
”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还有鲜花,小湖以及其它的树木,天上还有小鸟等。
”有个同学马上反问:“图上都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图上不可能把全部景物都画出来,是经过想象的。
小学古诗教学三步曲
小学古诗教学三步曲——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鼎湖区永安镇中心小学何少芳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重视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使古典诗词教学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成为教学的愉快享受,成为审美教育的平台。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了古诗教学一些可行性做法:一、引学生入“境”,感受诗的意境美在教学古诗时,我为了引学生入“境”:一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
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
三是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是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
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
”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二、教给古诗学法,品味诗的语言美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
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
三、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诗的音乐美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
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
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
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
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
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教师根据古诗的特点,从语言因素入手,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对古诗的理解、想象和感悟,就可以在达到学生读懂诗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领悟意境和朗读背诵这样一个教学目标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加强了修养、丰富了思想。
小学语文古诗课堂教学“三步曲”
格一 一
比率
丕垦搔 …
人数 比率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比率
人数
比率 人 数
四 、 议 建
1 结合学生 准》 . 测试成绩 , 对症下药 。 学生对 自己的体质健康情况不
甚了解, 因此在体育锻炼中没有 明确 的 目标 。体育教师要把每年的 《 ; 测 枥 准》
3 5 2 . % 7 8 4 . % 4 5 3 . % 19 77 4 1 1 5 6 3 2 0 0 0 . % 2 2 1. % 1 9 1 .% 7 7 4 . % 2 0 1. % 6 8 6 5 1 3 7 4 8 1 2 8
1初中学生 《 . 标准》 测试成绩不 是很理想, 总分 达到优秀 的学生 比率偏
低, 不及格学生多, 学生体质不能达到完全意 义上的体质健康标准。 2 身体素质发展不 均衡 , . 身体形态 、 身体机 能得分较低, 发展情况不 理 量发展和身 体形态发展 不相适应 , 耐力素 质差 ; 爆发力 发展较理想 ; 柔韧素 质发展 良好; 男女生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
学效果。
音乐 引入古诗教学 中, 学生在歌声 中体会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 让 以此激发 学生 的学 习热情 。我们可 以亲 自教唱 , 可播放录音带或课件 , 亦 让学生在音 乐声 中进一步理解古诗 的内容 。如 《 渭城 曲》 的舒缓深情、 》 碘 的高亢轻盈、 馑 庐 山瀑布》 的激 昂雄浑 。 在歌 声中激 发学生的想象 力, 唤醒学生潜意识中 深藏 的情感 。让旋律帮助学生记 忆古诗的内容, 进而体验 诗人 的情感。
的情志 、 、 , 理 趣 通过精炼 的语言 , 给读 者无 限的遐想 空间 。如: 教学 李 白的
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古诗词教学“三部曲”古诗词教学“三步曲”精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 ~ 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词160首(段),7 ~ 9年级学生背诵80首(段),共计240首(段)。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古诗词,笔者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套“三首趣味歌曲”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词教学课堂效率方面颇有成效。
首先,在课程开始时,“吸引兴趣”在古诗词教学之初,教师可以运用谜语、故事、提问、悬念等方法,细致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教李白《赠汪伦》时,我们可以先讲讲王伦邀李白游桃花潭的计策————王伦是当时著名的歌唱家,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仰慕李白,日夜吟诗作赋。
有一次,王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老师擅长游泳吗?这里有十里桃花。
老师喝得好吗?这里有成千上万家酒店。
”李白知道王伦是个英雄,所以很高兴去拜访。
见面后,李白芳知道自己被“骗”了:所谓桃花只是一个桃花潭,没有“十里桃花”;所谓的“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没有酒店。
李白却笑道:“在桃花潭边遇见王,不胜荣幸,酒量百万!”因此,两人嫁给了金兰。
临别时,李白即兴创作了一首七言绝句《赠汪伦》。
3354——这个故事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诗歌《赠汪伦》的兴趣。
再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可以用来设置悬念。
————古代有一位大作家写了一首七行诗,直接把西湖比作美女石。
这位伟大的作家是谁?这首诗叫什么名字?怎么写的?又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以从千古名句“东升西落,路有阳光却阳光灿烂”中唱出,引起疑惑,设置趣味,引导学生愉快地吟诗。
采用“吸引兴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绪激动,然后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乎意料。
二、班级“兴趣”毕竟,古诗词离现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是“文学的,有意义的”。
经过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大部分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可避免地会消退,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的抑制状态。
叶圣陶曾说:“诗词教学重在培养气质,拓展想象力。
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古诗词教学三部曲引言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诗歌是以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负载着深挚情感的有韵律的文学样式,它所抒发的感情比其他文学作品要更浓烈、更醇厚,而且饱含了极其丰富的审美内容,具有形象意境美、风格气韵美和语言音韵美。
凝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感情,形成了诗歌独特非凡的艺术魅力,我们常常用:“言有尽而意无穷”来形容诗歌的无尽之美。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投入到诗歌的美中去便成了诗歌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
这让我们想起了古代私塾让学生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读之乎者也的情景,也想起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语来了,可见,读便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诗歌的方法,作为最凝练最含蓄的语言艺术,如果不去读,不去细细品味,只是机械地去背、去解释字词就无法感受到?歌之美。
所以,诗歌的意蕴只能通过朗读去品味,不读永远不能得其神蕴,永远不能感其魅力。
如何才能读出诗歌的艺术美感呢?诗歌的朗读,需要“美读”,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可见,“美读”架起了学者、作者情感交流的桥梁。
在语文课堂上,必须牢牢抓住“读”,这个根本,且“得其法”,在“美读”中传情、激情、入情,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魅力,体会诗中蕴孕丰富的人文思想,熏陶情操,净化心灵。
一、诗歌美读的第一步: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韵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朗读的音韵美。
诗歌创作讲究音韵和谐,节奏鲜明,一首好诗就是一首旋律优美、动人心弦的歌曲,朗读时节奏的缓疾,语调的长短,语气的轻重,都是对诗歌音乐美的把握和体悟。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把握朗读的语气、节奏、语调,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朗读者抑扬顿挫、音韵和谐、字正腔圆的吟诵,对于朗读者及听读者来说,都是一次如沐甘霖的心灵享受,而且,吟诵者感情充沛的朗读,本身就体现着对诗歌感情的体会与把握,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读出了感情,才能使诗歌灵动起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代诗歌三首》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代诗歌
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2. 掌握《静夜思》、《登鹳雀楼》、《将进酒》三首古代诗歌的意思及背诵。
3.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2. 教学难点:背诵《静夜思》、《登鹳雀楼》、《将进酒》三首古代诗歌。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 通过图片和讲解,引入古代诗歌的研究。
2. 分别讲解《静夜思》、《登鹳雀楼》、《将进酒》三首古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
3. 组织课堂朗读和背诵。
4. 教师指导学生领会诗歌中的意境和感情,并进行分组讨论。
5. 学生自主欣赏古代诗词,进行创意课堂。
四、课堂反思
1.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配合默契,完成了课堂目标。
2. 一些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还不够理解,需要加强教学。
3. 下一步需要在学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创作自己的小诗歌,培养诗歌鉴赏和创作的能力。
小学段文言文教学五部曲
小学段文言文教学五部曲第一部曲:导入引导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学遗产,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
在小学阶段进行文言文的教学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言文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问答互动、故事引入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文言文教学中来。
第二部曲:文言文基础知识讲解在进行文言文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讲解,包括古汉语的发音、基本句型和常用字词等。
通过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等形式,巩固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理解。
第三部曲:名篇赏析在文言文教学中,名篇赏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名篇,如《论语》、《庄子》等,进行精彩的赏析讲解。
通过对名篇的深入解读,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文言文的魅力和内涵,从而增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
第四部曲:文言文阅读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言文阅读的形式,让学生亲自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古文篇目,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指导、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五部曲:文言文写作在文言文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活动。
可以让学生仿写古文,或者根据教师所给的题目进行文言文创作。
通过写作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五部曲的文言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古代文言文,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三部曲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精练,内涵深刻,意境高远,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古诗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新课程也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可见,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让学生学习古诗,既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更是积累与感悟的需要。
一、课前预习,熟读成诵
古诗词,无论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所写的内容,都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
而且,古诗词寄予的是古人的思想与情感,与当今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相当大的距离。
课堂上40分钟时间,学生是来不及把整首诗所包含的知识点全部掌握的。
因此,课前预习,搜集资料、了解古诗的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1.解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能够捕捉到很多信息。
古诗的题目较为凝练,必须花一番工夫才能真正理解。
如《春日偶成》是诗人程颢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兴之所至写下来的。
这样教学,学生既培养了搜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对诗歌整体感情基调的把握。
2.知人。
一要了解作者,即诗人。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图书馆、网络等,进行查找、探寻诗人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以此来了解诗人。
二要了解诗中的其他人物。
如《别董大》这首诗中,“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里的君就是指董大。
那么董大是谁呢?他和高适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需要学生“知人”。
3.熟读。
朗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会读的生字,拼一拼,再多读几遍,争取熟读成诵,为后面的古诗学习作好铺垫。
4.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古诗也是如此。
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圈圈点点。
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学生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参考资料等加以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加以整理,课堂上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
这样的学习过程,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又更好地提高了听课效率。
二、品词析句,体味诗情
1.抓重点词语。
都说诗是语言的精华,一字一句都是诗人经过斟酌得来的,有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如果我们一字一句地逐一讲解,反而会让古诗失去原本的魅力。
新课标指出,古诗的学习,重点在于考查“是否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把握中心,体味诗情。
如学习陆游的《示儿》,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诗眼,陆游悲的是什么?透过一个“悲”字,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明白了陆游悲的是祖国还没有统一。
透过“悲”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卧在床上,双手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告诉儿子,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等到收复失地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失地的消息告诉他。
这“悲”中有遗憾、有悲伤、有痛心,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善用想象。
古诗是用凝练的词句创造意境,勾画形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循着诗所创造的意境及勾勒的形象去想象,这样才能融入诗境,才能品悟诗情。
比如在学习古诗《春日偶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自己
的生活经验描绘春游时看到的景象。
然后让学生读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诗人闲来无事,于中午前后出去春游。
一路上,只见鲜花翠柳,河水长流,心旷神怡。
这样一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自己也成了诗人,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朗读诗句,就更能感受诗人那种愉悦的心情。
三、以一带多,拓展延伸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
大部分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了默写、背诵等常用的方式。
这固然是正确的,但也要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拓展练习,增加学生的积累,培养他们对古诗文的兴趣。
1.以诗带诗。
学习了一首诗,看看与之相关的诗有哪些,或者是相同题材的,或者是相同思想的。
一个诗人,他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从一位诗人的一首诗延伸到其他的诗,拓展学生诵读面,扩大储存量。
如学习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再把张志和的《渔歌子》与之比较阅读。
两首同样是写渔者的诗,可通过让学生找找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了解两位文人的不同心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以诗作文。
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往往会让学生用画笔画下诗歌的画面。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与其说把情境画下来,不如让学生用文字把所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如在学习《小儿垂钓》后,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利用想象把小儿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古诗和诗人情感的理解,文本也因此灵动而富有生命的活力。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
因此,在教学时,通过课前预习、品词析句、课外延伸这三部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爱上古诗词的学习,丰富他们的文化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