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aⅰ》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答案及解法(.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习题、答案及解法
一.选择题
1.一个不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a 处放一点电荷q +,如图1所示。用导线把球壳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 处的电势为 [ D ] (A )
a
q 02πε; (B )0 ;
(C )R
q 04πε-; (D )
⎪⎭⎫ ⎝⎛-R a q 1140πε。 参考答案:)1
1(4)11(
4400
2
0R
a q a R q dl R
q Edl V R
a
R
a
-=--===⎰⎰
πεπεπε 2.三块互相平行的导体板之间的距离21d d 和比板面积线度小得多,如果122d d =外面二板用导线连接,中间板上带电。设左右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分别为21σσ和,如图2所示,则21σσ为
(A )1 ; (B )2 ; (C )3 ;(D )4 。 [ B ]
解:相连的两个导体板电势相等2211d E d E =,所以202101d d εσεσ= 12
21d d =σσ 3.一均匀带电球体如图所示,总电荷为Q +,其外部同心地罩一内、外半径分别为1r ,2r 的金属球壳。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球壳内半径为r 的P 点处的场强和电势分别为
[ B ] (A )
2
04r q πε,0 ; (B )0,
2
04r q πε ;
(C )0,r
q 04πε ; (D )0,0 。
1
r 2
r O
P
Q
+q
+a
O
R 1
d 2
σ2
d 1
σ
参考答案:⎪⎪⎭
⎫ ⎝⎛=
⎪⎪⎭
⎫ ⎝
⎛-∞-==∙+∙=∙=⎰⎰⎰⎰∞
∞∞2
020
201
411441
22
2
r Q r
Q
dr r Q l
d E l d E l
d E U r r r r
p
p πεπεπε
4.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其正确结论是 [ D ] (A ) 导体表面上曲率半径小处电荷密度较小; (B ) 表面曲率较小处电势较高; (C ) 导体内部任一点电势都为零;
(D ) 导体内任一点与其表面上任一点的电势差等于零。
参考答案: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其外表面是一个等势面。
5.两个同心薄金属球壳,半径分别为)
(和2121R R R R <,若内球壳带上电荷Q ,则两者的电势分别为2
21
14R 4R Q V Q V πεπε=
=
和,(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现用
导线将两球壳相连接,则它们的电势为 [ D ]
(A )1V (B )()2121V V + (C )21V V + (D )2V
参考答案: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其外表面是一个等势
面。
6.当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去掉电源,在两极板间充满电介质,其正确的结果是[ C ]
(A ) 极板上自由电荷减少 (B ) 两极板间电势差变大 (C ) 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小 (D ) 两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参考答案:U
Q
C =
d S C r εε0= S Q E r εε0= S Qd Ed U r εε0==
7.一个大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两极板间的一半空间充有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另一半为空气,如图4所示。当两极板带上恒定的等量异号电荷时,其正确的结果是 [ A ] (A ) 极板左半边电荷面密度大 (B ) 左半边电介质内电场强度大 (C ) 极板右半边电荷面密度大 (D ) 左半边电介质内电场强度小 参考答案:d
S
C r 20εε=
左 d
S
C 20ε=
右
d
U r 0
0εεσ=
左 d
U 0
0εσ=
右 d U E 0=
左 d
U
E 0=右 8.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变小,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12U ,电场强度的大小E ,电场能量W 将发生如下变化 [ D ] (A) U 12 减小, E 减小,W 减小 ; (B)U 12 增大, E 增大,W 增大 ; (C) U 12 增大, E 不变,W 增大 ; (D)U 12 减小, E 不变,W 减小 。 参考答案:
U
Q
C =
d S C r εε0= Ed Q d S r =εε0
d S Q
Ed U r εε0== S Q
E r εε0= d SE C Q CU W r 2022
2
12121εε==
= 9、两空气电容器1C 和2C ,串联起来接上电源充电。充满后
将电源断开,再把一电介质板插入1C 中,如图5所示,则 [ D ]
(A)1C 极板上电荷增加,2C 极板上电荷减少 (B)1C 极板上电荷减少,2C 极板上电荷增加
(C)1C 极板上电荷增加,2C 极板上电荷增加
Q
-Q +1
C 2
C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