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概述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概述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背景最早室友社会工作者玛丽·杰雷特在1928年提出的,她发现在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中所列举的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精神症状方面的问题,所以她将个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心理方面。
1930年,美国汗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的概念。
1937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出版了《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一书,对心理与社会治疗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进行整理,不过当时他是以精神分析为主。
托尔主张,对个人地理解必须从“人在情景中”着手。
方法和技巧(一)直接治疗技巧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工作者与求助者的沟通状况,把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映性直接治疗和反映性直接治疗。
1、非反映性直接治疗的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三种类型。
(1)支持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常用的治疗技巧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同感和信任等削减求助者的焦虑和不安。
(2)所谓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通过直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困容的消除。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影响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五种: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和干预。
(3)探索—描述—宣泄不仅具有研究和诊断功能,同时还具有治疗的作用。
通过求助者的描述和解释探索求助者的问题,并为求助者的情感宣泄提供机会,以便疏导求助者的情绪冲突,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
2、反映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和人格发展反映(1)现实情况反映主要涉及六个方面:1、外在反映2、内外在反映3、内在反映4、对环境刺激的反应5、自我评估6、对工作者和治疗的反应(2)心理动力反映工作者协助求助者认识、理解自己的心理反应倾向,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这方面的工作称为心理动力反映。
(3)人格发展反映是指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早年痛苦经历,调整求助者的人格发展。
其技巧包括三个方面:1、宣泄2、分析3、修正。
在求助者了解其不良行为的根源基础上,工作者需要帮助求助者重新评估以前的经历,调整求助者现有的人际关系。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个案工作模式之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谈到社会工作的发展尤其是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无论如河都跳不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这座桥,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提升和强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本身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了个案社会工作中的主导模式,而且,创造了个案社会工作的标准处理流程产也正因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推进作用。
所以,“这使个案社会工作逐渐与精神医疗工作和临床心理医师等之工作开始并驾齐驱。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产生从时间上来说,心理治疗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美国一个名叫玛丽杰?雷特的精神病理社会工作者重新检省了里士满在《社会诊断》那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所讨论的个案,她的结论是,其中一半以上的案主都呈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她由此断言,个案社会工作将不可避免地进人到心理学导向。
事实也的确如此,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对心理社会治厅理论乃至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专业角度来看,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真正产生年代应该定位在1930年左右。
其中,美国史密斯学院的富兰克,汉金斯首先创造并使用了“心理社会” 这个词。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戈登汉密尔顿则在他的《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采用了“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名称,并系统阐明了心理社会治厅模式的主要理论,这意味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形成。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一度被认为是理论内容最丰富、理论涵盂最宽厂的杜会工作治疗模式,这主要是因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广泛吸收了众多理论流派,集大成于一体。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早接受的是心理分析等心理学流派的影响,后来,心理杜会治厅模式逐渐拓宽了视野,进一步吸纳了社会学、人类学等众多理论学科,从而成就了国身丰富多彩的理论。
具体来说,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以下几个:1、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从基本理论到主要方法都对心理社会治厅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集中在弗洛伊德人格三结构、心理防御机制和早年生活经验等几个思想观点之上: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基本构成。
简述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

简述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基于一系列的基本假设。
这些假设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着治疗师的行为和决策,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治疗体验。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之一是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不仅受到个体内心心理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这意味着个体的问题和困惑不仅仅是由内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也与外部的社会因素有关。
因此,治疗师需要关注个体的内心体验、情感和思维以及社会关系、文化背景和环境因素。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另一个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有能力自我调整和自我疗愈的。
个体在面临困境和挑战时,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
治疗师的角色是激发和支持个体内在的自愈力,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和改善生活的方式和策略。
第三,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之一是认为个体的行为和问题是在特定的环境和关系中产生和维持的。
这意味着个体的行为和问题是受到社会关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塑造的。
因此,治疗师需要关注个体的社会关系和环境背景,帮助他们理解和改变不利的关系和环境因素,以促进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体的行为和问题是有意义的,有着深层次的内在动机和需要。
治疗师需要尊重和关注个体的意义和动机,帮助他们探索和理解自己的行为和问题。
其次,个体的问题是可以被改变和解决的。
治疗师需要相信个体的潜力和可能性,帮助他们发展新的行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最后,治疗师和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治疗过程的核心和关键。
治疗师需要建立一个安全、信任和支持的治疗关系,以便个体能够开放地探索和改变自己。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是基于一系列的基本假设,这些假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它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受到内部心理和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人是有能力自我调整和自我疗愈的;个体的行为和问题是在特定的环境和关系中产生和维持的。
治疗师在实践中需要关注个体的内心体验和社会关系,帮助他们发展新的行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实用课件)

也知道是因为自己心里不痛快,找事发泄,但仍控制不住。现在丈夫经常能不回家就不回 家,回家后也是不说话,我觉得很痛心。
2020-11-26
23
• 工作者:矛盾是暂时的、可以解决的。如果你能主动沟通,把想法与感觉告诉他,而不是 指责,问题就能解决了。我想你最好能安排一次度假,没有家务缠身的新环境可能更有利
• 7、自我控制:要求工作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始终以“专业自我"的专业角色开展工作, 对案主的各种表现应力求理性,避免将个人的主观意识、价值观,甚至一时的偏见和冲动 态度表达出来。
2020-11-26
16
三、治疗方法和技巧
霍利斯将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分为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 直接治疗是指个案工作者直接对救助者进行辅导、治疗,不需要借助第三者。
2020-11-26
6
二、理论假设 1、对人性的假设 2、对案主问题的假设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4、对案主价值的假设
2020-11-26
7
1、对人性的假设 • 个体的发展受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 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三方面的因素又相
互作用,共同影响案主的成长过程。 • 不能简单的把案主的问题视为由某个或某方面因素导致的,它是各种因素综合
进案主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困扰的
b、帮助案主学会自己做出决定,培养其独立性。
c、就是否需要指导征求案主的意见。
2020-11-26
21
强调
➢ 工作者用点头同意或表示重视的姿态去鼓励案主实践一些案主本来已有的想法。 ➢ 案例1 • 案主:我真受不了父母对我的态度,我也想过离开家庭,一个人到外面去闯。但如果父母
最新个案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课件PPT

1877年美国水牛城( Buffalo) 出现全美第一家“慈善组
织会社”。其后,该类组织在其它城市也相继建立, 在
水牛城会社成立后的6 年内,美国共有25 个城市成立了
“会社”。
3
2、社会责任视角:睦邻组织运动
1884年,英国的巴尼特牧师在伦敦东区贫民区首创了社 区睦邻服务中心——“汤恩比馆”
弗洛伊德还认为,人的成长历程主要包括口唇期、肛门期、 性蕾欲期 、潜伏期、生殖器期等五个阶段
其中,每个阶段都分别对应着特定的发展阶段任务,每个 阶段顺利发展之后会进一步导致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如 果某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无法完成,这种被阻断的欲望会被 压抑下来,并会在今后的某个发展阶段重新以另外的形式 表现出来,并对该阶段的顺利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直接介入:其实质就是社工对于案主的问题直接进行 于预,从而迫使案主修正偏差行为(根据案主问题的 严重程度,社工直接干预的方式依次有强调、提议、 忠告、逼迫、实际干预等五种 )
探索——描述——宣泄:主要是社工帮助案主进行自
我情绪认识和管理的过程。这三个阶段指的是在社工
帮助下案主对自己的情绪逐渐开始了解全面,进而能
主要做法
设立贫民区,建立宿舍,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他们的 口号是:“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相亲相爱”
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根据居民的需要而开展相应的工作
尽量发动当地人力资源,培养他们自动自发的合作精神,为地方 服务
除了使各地的社区睦邻中心成为当地的服务中心之外,还尽量将 本国以及外国的文化向当地居民介绍,使这个服务中心成为当地 的文化中心
本我
id: 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结构 部分。快乐原则。人性中最接近兽性 的一些本能性冲动。
17
人格中的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三、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四、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五、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六、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七、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一、什么是个案工作方法?1.定义:运用专业知识、方法与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周围的资源,解决问题、提升能力、适应社会的工作方法。
三大要素:服务对象是个人或家庭;个别化方式;目标与心理咨询的区别:人是社会环境中的人,要注重人的社会方面的发展,帮助的目标是服务对象与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和谐。
2.本质协调适应、恢复和增强社会功能所谓的社会功能,是指社会角色及其所应发挥的作用。
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社会功能恢复;(处理困境能力、社会环境适应性、人与环境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社会功能增强;(发掘运用自身资源、运用环境资源能力、预防能力提高)二、主要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2)理论假设人的成长: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三因素也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
问题假设:三种条件——早期没获得满足、现在压力使早期的表现出来、能力不足人际沟通的假设:形成健康人格的条件人的价值:每个都有价值,都有潜能(3)治疗技巧看图要做选择两大直接治疗,即非反映性(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与宣泄)反映性技巧(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人格发展反映),这六大技巧必须知道怎样做。
(4)模式特点A、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场境中了解对象B、综合的诊断(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C、多层面介入五个层次(也就是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练习小何每当儿子哭闹就会动手打儿子,在妻子的劝说下来见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何幼年时,其父亲有酗酒习惯,并在酒后常常打骂小何的母亲。
社会工作者经过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小何之所以打儿子是因为早年受父亲的压力,目前对儿子的问题又没有很好的教育办法,倒至他的行为容易出现偏差。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

(一)非反映性治疗
3)忠告:工作者向案主提出某些工作者认为 必须采取的行为。 4)坚持:工作者直接指出案主的不良行为可 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指导案主采取积极有 效的措施。 5)干预:工作者直接介入案主的实际生活, 以避免案主生活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一)非反映性治疗
3、探索-描述-宣泄。工作者通过案主的描述和解释 探索案主的问题,并为案主的情感宣泄提供机会, 疏导案主的情绪冲突。 1)陪同案主探索某些不愉快的生活经验 2)帮助案主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 3)协同案主适当减轻超我和自我对本我的压制, 与案主一起进入案主的潜意识和无意识世界 4)区分建设性宣泄和破坏性宣泄
心理与社会治疗 模式
主讲:李棉管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理论背景 核心概念 理论假设 治疗方法 治疗程序 简单评价
第一节 理论背景
一、社会调查时期的个案工作 二、心理学派一统天下 三、心理与社会的交互作用
一、社会调查时期的个案工作
我国目前正在由“总体性社会”向“区隔性社会” 转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逐渐理顺,在政府部门之 外,社会上还存在着相当的资源。能够争取到这些 资源的支持,对于案主的问题解决来说,也是非常 重要的。 除了政府部门、市场组织之外,还有一种组织也掌 握着一定的资源,并且它们的使命恰恰就是为了促 进社会福利。这些组织就是民间组织,也称为“第 三部门”。
个案工作萌发于社会问题。 迅速的产业革命的反功能之一便是带来了一 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表现为城市 贫民急剧增加、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治安 受到挑战等等。所有这些社会问题都将直接 威胁着社会体系的稳定。 政府、宗教团体和有识之士都不得不对上述 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社会工作理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其关注的焦点不限于心理层面,更是扩展到社会层面。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核心理念源自美国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创始人里士满。
社会学家弗兰克·汉金斯直接将社会因素引入社会工作,于1930年提出了心理社会概念。
社会工作学者高登·汉密尔顿,首次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
1、人在情境中是社会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论的核心概念。
心理社会模式将影响人的因素划分为个人、环境以及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看来,环境具有整体性。
3、不同于精神分析理论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个体童年的经历。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更关注人们面对的现实状况和对现实状况的心理反应。
它更关注服务对象的可以被意识到的、对当前生活的回应方式。
它强调自我不是本能的附属物,而是个体对现实反映的结果。
4、心理社会模式认为,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现实(具体的食物、衣物、住房、生命安全、医药、就业机会和受教育机会等),另一种是社会心理现实(人际关系),如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个人与同学的关系,夫妻关系等。
5、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建立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之间信任的关系是开展有效服务的前提。
建立这种信任关系的理论假设是:1.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都是生活的专家。
2.服务对象最了解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要求。
3.社会工作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士,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服务对象的状况做出专业的评估。
4.双方只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将服务对象对自身的了解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判断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服务对象的改变。
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层面,心理社会治理模式将社会工作介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
直接介入是由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开展的服务。
可以理解为直接介入是针对服务对象本身。
间接介入则是针对影响服务对象的环境因素开展的服务。
也就是间接介入是针对环境因素。
个案工作七大治疗模式详细笔记

个案工作七大治疗模式详细笔记四.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个案工作服务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三大传统治疗模式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家庭治疗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理论假设①人的成长与发展假设:人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生活、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相互作用,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
②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强调服务对象问题与其感受到的来自过去、现在及问题处理三方面压力有关,使其出现心理困扰,人及交往出现冲突。
③对人际沟通假设: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暂时是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在能力。
(2)治疗技巧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间接治疗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方法。
特点: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阶段。
①注重从人际交往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②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③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基本原理包括两项基本原则和三种意识层次的理论假设,以及依据这些理论假设而设计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1)基本假设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以人的认知和行为作为关注焦点的治疗模式。
它包含两个基本假设:一是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人的行动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就认知因素而言,包括三种不同意识状态的层面:意识、自动念头、图式。
(2)治疗方法和技巧方法:根据服务对象问题的复杂程度安排5—20次的面谈,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案例,像人格障碍等,辅导面谈的次数可以超过20次,每次面谈的时间大约45—50分钟。
技巧:包括个案概念化、合作式的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结构化和心理教育、谁知重型。
(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①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
②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5章个案工作方法

A 引发事情
B 信念
C 结果
案
高考失败 “我真没用,我的 情绪低落,焦虑
例
前途完了”
自卑
一
案
失业下岗 “我怎么这么倒 失望,忧郁,无
例
霉” “我不应 奈,无助,怨天
二
该下岗的,比我 尤人 差的人还有呢”
知识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非理性信念的 检查技巧
1、反映感受 2、角色扮演 3、冒险 4、识别
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 A、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 ▪ 非常注重服务对象行为和学习规律 ▪ B、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 强调人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
三、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 知识点: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 1、人本主义——人天生的成长发展趋向 健康、理性——不良、非理性
▪ 大学生小林很少在人多的场合说话,他觉得讲得 不好,别人会取笑他,因此每次上课他都坐在后 面不发言,不得不发言时他会觉得紧张不安。从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看,小林的问题源于()【 2012年真题】
▪ A.认知、行为和情绪三者相互影响 ▪ B.他幼年时创作经历 ▪ C.他的非理性信念 ▪ D.朋辈群体和老师
▪ A【解析】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假设,人们在 日常生活中要对日常发生的事件进 行评估
,这样的评估就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而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 认知和情
绪。这样,认知、情绪和行为就会围绕着 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形成相互影 响的循环圈
。题中,小林的问题源于认知、行为和情 绪三者相互影响。
▪ 在个案面谈过程中,服务对象小军反复强 调自己要放弃学业,因为无论自己如何努 力都考不好,是个生活的失败者,对自己 非常失望。为了协助小军改变负面认知, 社会工作者较宜采用的服务模式是( )。
简述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

简述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它认为心理问题不仅仅是个体内部的问题,而是受到社会环境和关系的影响。
该模式基于以下基本假设:1. 个体是社会的一部分: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个体的行为和情感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因此,治疗过程需要关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以及个体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和身份。
2. 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情感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和表达的。
治疗过程需要关注个体所处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以及这些环境对个体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3. 关系对个体的影响: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治疗过程需要关注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以及这些关系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4. 倾听和理解: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强调治疗师对个体的倾听和理解。
倾听是指治疗师主动关注个体的经历和感受,理解是指治疗师试图理解个体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通过倾听和理解,治疗师可以建立与个体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
5. 综合性治疗方法: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包括个体治疗、家庭治疗、群体治疗等。
个体治疗关注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和问题,家庭治疗关注家庭系统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群体治疗关注个体在群体中的角色和身份。
通过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师可以全面地了解个体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6. 自我决定和自我成长: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强调个体的自我决定和自我成长。
治疗过程应该尊重个体的价值观和目标,帮助个体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信念,促进个体的自我决策和自我发展。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认为心理问题不仅是个体内部的问题,而是受到社会环境和关系的影响。
通过关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个体所处的环境、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倾听和理解个体的经历和感受,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促进个体的自我决定和自我成长,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为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有效的治疗框架。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包括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三个方面。
无论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还是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都从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着手,了解两者之间失去平衡的原因,并且找到建立新平衡的方法。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概括为“人在情境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既需要深入个人的内心,了解他(她)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对他(她)施加的影响,分析个人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假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不成熟或者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以及过分严厉的自我防卫机制和超我功能。
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问题:过大的现实生活压力或者缺乏个人社会功能发挥的机会,常见的有经济贫困、就业机会缺乏、工作条件恶劣、居住环境拥挤、邻里关系紧张、教育机会不公平、种族和文化冲突以及亲人的去世等。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更容易出现问题。
不成熟的自我和超我功能是指由于自我和超我功能没有充分发展,服务对象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害怕独立,不愿承担责任,总是要求过度保护,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是过分依赖就是过分敌对,无法建立一种平等、关爱的成人关系;而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则是指由于自我和超我功能之间发展得不平衡,使得服务对象常常表现为过分的焦虑、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和行为以及较弱的现实感和理性判断能力等。
无论是不成熟还是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都意味着服务对象在内心没有建立起必要的“对”与“错”的价值标准以及缺乏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和调整能力。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3,658
提高个体自我意识
通过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 情绪、行为和认知过程,增强个 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
促进个体发展
通过帮助个体发展自己的兴趣、 能力和目标,促进个体的全面发
展和自我实现
74%
30000
改变不良行为模式
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不良的 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培养个体 的积极应对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
1
2
3
4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A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家庭治疗中最
常用的理论模式之一,它强调个人
的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等多个
方面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以及这些
方面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B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的理论基础、治疗目标、治疗技术
、应用领域和限制等
PART 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素的影响情绪理论:情绪理来自强调 情绪在个体的行为和健康 中的作用。情绪体验与个 体的生理反应密切相关, 并受到个体所处的社会文
化环境的影响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 个体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在形成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中的重要性。个体的认知 过程受到个人的经验和环
境因素的影响
PART 2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目标
PART 3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家庭评估:家庭评估是心理社会 治疗模式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包 括对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角色 和关系、家庭沟通和互动等方面 的评估。家庭评估可以通过观察 、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
家庭干预:家庭干预是心理社会 治疗模式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它 包括多种策略和方法,如家庭系 统排列、家庭规则重建、家庭沟 通训练等。家庭干预的目标是改 善家庭功能,帮助家庭成员更好 地应对问题和挑战
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串讲(5)

第五章个案⼯作⽅法 考点: (⼀)个案⼯作的本质 (⼆)个案⼯作的主要模式 1.⼼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认知⾏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4.任务中⼼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5.危机介⼊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6.⼈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7.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三)个案⼯作各阶段的⼯作要求 (四)个案⼯作的技巧 (五)个案管理 表⼗⼆:个案⼯作的本质个案⼯作的本质基本内容社会功能的恢复个⼈或者家庭具备了基本处理困境的能⼒个⼈或家庭具有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个⼈或家庭与社会环境能够形成相互促进社会功能的增强对个⼈或者家庭⾃⾝拥有的能⼒的关注个⼈或家庭运⽤周围环境资源能⼒的提⾼个⼈或家庭困境解决能⼒或问题预防能⼒的同时提⾼ 表⼗三:社会⼯作的⽅法类型⽅法模式社会⼯作者的⾓⾊直接⽅法个案⼯作⽅法认知⾏为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模式危机介⼊模式⼈本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组⼯作社会⽬标模式使能者、倡导者、资源提供者、榜样治疗模式治疗者、专家互动模式中介者、使能者发展模式协调者、使能者社区⼯作地区发展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社会策划技术专家、⽅案实施者社会⾏动(社区照顾)治疗者、辅导者和教育者、经纪⼈、倡议者、顾问间接⽅法社会⼯作⾏政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社会⼯作督导督促、引导⼯作⼈员正确有效的实施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作研究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 表⼗四:个案⼯作的主要模式的内容和特点基本模式内容特点理论假设治疗技巧(1)对⼈的成长发展的假设⼈的成长受⽣理、⼼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的压⼒有关(3)对⼈际沟通的假设(4)对⼈的价值的假设每个⼈都是有价值的,有待开发的潜能。
汉⾦斯⾸次使⽤“⼼理社会”概念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1、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辅导、治疗的具体⽅法(1)⾮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作者直接提供的服务)⽀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2)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现实情况反映、⼼理动⼒反映、⼈格发展反映2、间接治疗技巧: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者间接影响服务对象(重要他⼈:⽗母、亲属、朋友、同事邻⾥、社区管理员)是最基本也是最早的个案⼯作服务模式之⼀,具有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个案工作》课程笔记

《个案工作》课程笔记第一章:个案工作导论一、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1. 定义: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全面了解案主的生活背景、问题需求,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发挥潜能、改善生活质量的过程。
2. 特点:针对性、个性化、全程服务、综合干预。
- 针对性:个案工作针对案主的个体需求,制定具体的服务计划。
- 个性化:个案工作充分尊重案主的个性,提供符合其特点的服务。
- 全程服务:个案工作从接案到结案,为案主提供持续的服务。
- 综合干预:个案工作整合案主个人、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个案工作目标1. 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自身能力。
- 通过专业服务,帮助案主识别问题的根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导案主发挥自身潜能,增强自我价值和自尊。
2. 促进案主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 协助案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社会环境。
- 提高案主的社会功能,增强其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3. 提供全面、持续的服务,确保案主得到有效支持。
- 根据案主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 跟进案主的情况,调整服务计划,确保服务的连续性。
三、个案工作应用领域1. 心理健康:为有心理困扰的个人提供咨询与治疗。
-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手段,帮助案主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况。
2. 家庭服务:解决家庭矛盾、改善家庭关系。
- 提供家庭辅导、亲子关系沟通等服务,促进家庭和谐。
3. 学校社会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问题。
- 开展学生个案辅导,协助解决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等问题。
4. 医务社会工作:为患者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协助康复。
- 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等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5. 矫治社会工作:帮助犯罪者改正错误,回归社会。
- 对犯罪者进行个案辅导,协助其认识到错误,重建社会关系。
6. 职业规划:协助个人求职、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
- 提供职业咨询、职业培训等服务,帮助案主实现职业目标。
第五章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④驱策或坚持
对于较严重的事态,如离家出走、伤害他
人等会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况,工作者在时
间紧迫的情况下便要当机立断地向案主指
出事情的严重性和提出他应该采取的行动。
案例4
案主:我不喜欢父母的 唠叨 。我已经 15 岁了, 他们还当我是小孩。我现在决定一走了之,自己 出去闯天下,我不会饿死的。 工作者:我理解你对父母唠叨的反感,但你 必 须放弃离家出走的想法。你这个年纪根本找不到 工作养活自己,如果你遇到坏人,后果更不堪设 想。你必须面对现实,无论事情怎样,都总会有 解决的办法的,我会尽力帮助你的。
小丽,高中二 年级学生,自制 力差,易受不良 影响,初二开始 沉迷网络,父母 曾找过两个社工 进行帮助却未能 帮她戒除网瘾, 而小丽自己也曾 多次下决心戒除网瘾,最终也不了了之,最后找到了 社工小王。小王在简单了解情况后承诺两个月后,一 定可以为小丽戒除网瘾。
1、非反映性直接治疗 (1)、支持
核心:通过个案工作者的接纳、同感和信心理 2、保证 3、向案主提供实物帮助
工作者通过一些专门的治疗技巧协助案主对其目
前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心困扰做出正确的理解
和评价。
人在情景中反映讨论:
• • • • • • 第一,他人、健康及情景。 第二,决定、后果及变通。 第三,内省。 第四,对环境刺激的反映。 第五,自我评估。 第六,对个案工作者与治疗的反映。
(2)、心理动力反映
4.技术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非常强调专业技巧的运用,并 且挖掘发展了许多精致的专业服务方法,这种丰 富的技术方法确保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能够对不 同情形之中的不同案主分别做出科学的分析。
5.标志性
正因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具有诸多优点,所以,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一度成为社会工作的主导潮流,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所确立的工作原则、开创的工 作方法、设计的工作流程常常成为社会工作的参 照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议
提供可能的解决途径,让案主自己选择。 案例2
案主:我与丈夫的感情一向很好,但自从有了孩 子,家务增加了,管教孩子也要花不少的精力, 相互讲话与聊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最近我发现 自己很容易发火,指责丈夫,有时也知道是因为 自己心里不痛快,找事发泄,但仍控制不住。现 在丈夫经常能不回家就不回家,回家后也是不说 话,我觉得很痛心。
④驱策或坚持
对于较严重的事态,如离家出走、伤害他
人等会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况,工作者在时
间紧迫的情况下便要当机立断地向案主指
出事情的严重性和提出他应该采取的行动。
案例4
案主:我不喜欢父母的 唠叨 。我已经 15 岁了, 他们还当我是小孩。我现在决定一走了之,自己 出去闯天下,我不会饿死的。 工作者:我理解你对父母唠叨的反感,但你 必 须放弃离家出走的想法。你这个年纪根本找不到 工作养活自己,如果你遇到坏人,后果更不堪设 想。你必须面对现实,无论事情怎样,都总会有 解决的办法的,我会尽力帮助你的。
谢谢大家!
(3)、人格发展反映
工作者帮助案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痛 苦经历,调整案主的人格发展。 • 宣泄 工作者首先需要给予案主一定的机会宣泄 长期被压制的需要和情绪冲突,以便与案 主共同深入探讨其早年的痛苦经历。
分析
在案主宣泄内心矛盾和冲突之后,工作者 就需要与案主一起探讨其早年的不幸经历, 把案主的早年感受与其现实的不良行为联 系起来,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
工作者通过一些专门的治疗技巧协助案主对其目
前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心困扰做出正确的理解
和评价。
人在情景中反映讨论:
• • • • • • 第一,他人、健康及情景。 第二,决定、后果及变通。 第三,内省。 第四,对环境刺激的反映。 第五,自我评估。 第六,对个案工作者与治疗的反映。
(2)、心理动力反映
第三节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方法与技术
霍利斯将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分为直接治 疗和间接治疗: 直接治疗是指个案工作者直接对救助者进行辅导 、治疗,不需要借助第三者。 间接治疗指个案工作者通过改善外部环境或者 辅导第三者,从而间接影响和帮助救助者.
个案工作者 环合适的角色 在改善案主的外部环境过程中工作者通常需 要承担几个或多个角色。因此,工作者在运用间 接治疗技巧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角色,
注意角色的转换,以便有效的帮助案主。
社会工作者在间接治疗时扮演的角色一般 是多重的,霍利斯认为主要有下列数种: ①提供者 ②找寻者 ③创造者 ④传译者 ⑤中间人 ⑥攻击性干预
修正
在案主了解其不良行为的根源基础上,工 作者需要帮助案主重新评估以前的经历, 调整案主现有的人际关系。
案例5
案主:我父母不太喜欢我,从不关心我, 当我读小学时,每到下雨天,许多家长都 来给孩子送伞,但我父母 从来没有给我送 过伞 。有一次我非常 伤心 ,有意把自己弄 得满身污泥,以发泄不满。
工作者:你父母没有给你送伞,真是因为 他们不关心你吗?你刚才说你母亲在你读 小学时身体一直不好,父亲也经常外出干 活。我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即使想给你 送伞,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2.过于注重过去经验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比较强调早年生活经验对当 下行为的影响,_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尽然, 还有许多行为只是现在发生的即时性行为,不一 定具有早年生活的影响,而且大部分人主要是生 活在现在和未来,而不是依然停留于过去和现在。
3.技术过于繁琐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很为自己的丰富治疗技术手段 自豪,但是,多样的技术治疗手段除了带来良好 的治疗效果之外,同时,也耗去了大量的治疗时 间,而且,过于精致的治疗技术抬高了心理社会 治疗模式的门槛,对于社工和案主双方都产生了 较高的要求,这造成了双重不良后果,一方面阻 挡了部分案主接受服务,另一方面也阻碍了部分 社工开展服务。
工作者:矛盾是暂时的、可以解决的。如 果你能主动沟通,把想法与感觉告诉他, 而不是指责,问题就能解决了。我想你最 好能安排一次度假,没有家务缠身的新环 境可能更有利于深入沟通。你觉得怎么样?
忠 告
工作者向案主提出指导,或提出一些工作 者认为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 案例3
案主:我的儿子上了初中后,与学校里一些流里 流气的学生 混在一起,经常在街上闲逛, 惹是生 非。昨天老师把我叫去,说我儿子在校门口勒索 低年级学生。我真不知该怎么办。 工作者:你儿子正是成长的关键年龄。在这一年 龄阶段,不良伙伴的影响 是很大的。所以你首先 要让你的儿子 脱离不良团伙。你应该多与老师联 系,多关心儿子在校内外的行为。
工作者:引导 案主:理解、判断、分析、选择
1、非反映性直接治疗 (1)、支持
核心:通过个案工作者的接纳、同感和信任 等削减案主的焦虑和不安。 具体方法: 1、减轻案主的不安和焦虑心理 2、保证 3、向案主提供实物帮助
就读于增城 电大社工专业的 学生小明一到考 试期间就会感觉 到极其的焦虑、 紧张。作为工作 者的你,应如何 减轻他的不安情 绪?
小丽,高中二 年级学生,自制 力差,易受不良 影响,初二开始 沉迷网络,父母 曾找过两个社工 进行帮助却未能 帮她戒除网瘾, 而小丽自己也曾 多次下决心戒除网瘾,最终也不了了之,最后找到了 社工小王。小王在简单了解情况后承诺两个月后,一 定可以为小丽戒除网瘾。
1、非反映性直接治疗 (1)、支持
核心:通过个案工作者的接纳、同感和信任 等削减案主的焦虑和不安。 具体方法: 1、减轻案主的不安和焦虑心理 2、保证 3、向案主提供实物帮助
(二)、局限
尽管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广为众家赞誉,但是,批 评的声音同样也有,概括起来,批评的目标主要 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1.专业特质模糊 博采众家之长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优点,但是, 众多不同流派和学科的汇合的确也在一定程度上 淡化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独特性,以至于有人 不无讽刺地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贬为大拼盘。
案主
(一)、直接治疗
非反映性直接治疗 直接治疗 人在情境中讨论 反映性直接治疗 心理模式动力反映讨论 人格发展反映讨论 支持 直接影响 探索—描述—宣泄
工作者直接向 案主提供各种 帮助,而案主 只处于服从地 位。
工作者:权威、判断力 案主:听从
=
工作者通过各种技巧引 导案主,使案主能够对 其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
4.技术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非常强调专业技巧的运用,并 且挖掘发展了许多精致的专业服务方法,这种丰 富的技术方法确保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能够对不 同情形之中的不同案主分别做出科学的分析。
5.标志性
正因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具有诸多优点,所以,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一度成为社会工作的主导潮流,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所确立的工作原则、开创的工 作方法、设计的工作流程常常成为社会工作的参 照标准。
忠告
提议 强调
强 调
工作者用点头同意或表示重视的姿态去鼓 励案主实践一些案主本来已有的想法。 案例1
案主:我真受不了父母对我的态度,我也想过离 开家庭,一个人到外面去闯。但如果父母知道我 离家出走,一定会急疯的。我实在不知该怎么办 才好。 工作者:在你作出决定前,你能想到父母的心情, 并为自己的行为对父母的影响担心,说明你对父 母还是很有感情,不想用这种不辞而别的方式伤 害他们。
个人早年经历往往造了一些对人对事的反应模式 和倾向,对此许多人可能并不自觉。
如果工作者能通过某一实际事件,以问题方式引
导案主思索他对类似事件的不同反应模式,这种
技巧对案主了解自己的问题会有相当的帮助。
• 例:工作者对一位与异性相处困难的男子说:“ 我奇怪您与您的家人相处是那样的融洽,却与其 他异性女孩相处是那样的困难。”这个问题可以 使案主察觉出自己处理不好与异性的关系,可能 是童年时母亲过度保护所造成的。
⑤干 预
若遇到危急情况,工作者需要用到实际干 预。
在使用实际干预前,工作者必须考虑两个情况: 首先,实际干预必须有充分的法律或人权理由。 其次,实际干预必须建立在对社区资源和行动步 骤有充分把握的基础上。
(3)、探索—描述—宣泄
界定:工作员运用沟通技术鼓励并与案主共同 探索、描述案主的有关事件和经历,达至释放负 面情绪。 探索:询问、探究与案主有关的情况。 描述:案主对其所见到或经历的事情的说明。
(二)、间接治疗技巧
核心:通过改善案主的外部环境来促进案主的不 良行为的改变。 案主的外部环境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父母、朋
友、亲属、邻里、同事和雇主等。
技巧:支持、直接影响、宣泄、现实情况反映
在采用间接治疗技巧时,工作者需要注意 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治疗技巧
由于影响案主的外部环境因素很多,工作者需 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治疗技巧。 2、尊重案主的自决权 无论工作者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技巧,都必须征 得案主的同意,由案主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改善自 己的外部环境。
评价
(一)、贡献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卓有 成效的,正因如此,心理治疗模式的优点也就显 得非常突出。 1.开放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体系的开放性 , 广泛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流派, 这使得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解释案主问题时显得 非常丰富、深刻和具有说服力。
2.多维性
这种多维性主要表现在对案主问题的解释范围的 深广维度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既避免了纯粹心 理学的解释,也抛开了单纯社会学的解释,而是 将案主放到特定情境中,注重心理和社会的多重 解释,强化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行为分析三合一 模式。
3.深刻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接受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精 神,强调早年生活经验对于当下生活的重要影响, 这使案主问题的分析突破了现在的时间限制,深 入到了遥远的过去,拓宽对案主问题的真正了解, 有助于问题本质的真正显现。
宣泄:工作者协助案主毫无障碍地表达自己的 负面情绪。
(3)、探索—描述—宣泄
意义:此方法运用在整个工作过程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