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双链脱氧核糖抗体联合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临床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抗ds-DNA定量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抗ds-DNA定量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抗ds-DNA定量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观察何准发;郭旺源;曾光萍;杨喜【摘要】目的探讨定量检测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7例SLE患者(活动期37例、缓解期40例)、74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和68例体检健康者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抗ds-DNA,以观察比较各组差异;另对其中36例接受免疫治疗的活动期SLE住院治疗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20天各抽血检测抗ds-DNA、补体C3、C4、红细胞沉降率(ESR)等,以比较各指标的变化敏感性.结果活动期和缓解期SLE患者抗ds-DNA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活动期SLE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的第3天抗ds-DN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和ESR治疗后第14天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4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ds-DNA对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效治疗时其下降比C3、C4和ESR等非特异性炎性指标恢复快而明显,定量检测抗ds-DNA更能显示其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08)010【总页数】3页(P1153-1154,1156)【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红细胞沉降率;补体C3;补体C4【作者】何准发;郭旺源;曾光萍;杨喜【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检验科,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检验科,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检验科,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检验科,423000【正文语种】中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严重危害青年女性健康,主要损害肾脏、皮肤、关节、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等,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病情严重时危及生命,我国患病率约70/10万[1]。

抗核抗体、抗双链-DNA及核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的价值

抗核抗体、抗双链-DNA及核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的价值

抗核抗体、抗双链-DNA及核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的价值李锦荣;梁玉全;何秋贤;苏惠冰【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0(034)012【摘要】目的分析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核抗原抗体(ENA)的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68例SLE 患者和76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以间接结合的放射性核素测定抗ds-DNA,以斑点法测定ENA.结果本文68例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中,ANA、抗ds-DNA、ENA阳性率,分别为91.2%、72.1%、82.4%;特异性分别为71.4%、96.0%、79.3%.其中,ENA的检测包括6种,以抗Sm抗体为主,阳性率为42.6%,特异性为99.2%.3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1%,特异性为71.4%.结论在检测的3种自身抗体中以ANA 敏感性最高,其他两种抗ds-DNA与抗Sm抗体特异性可达96%以上,不过敏感性低.3者联合检测可较大程度提高SLE检测阳性率,并且单独检测特异性时,特异性有显著差异,且3者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总页数】3页(P881-883)【作者】李锦荣;梁玉全;何秋贤;苏惠冰【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相关文献】1.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与体液免疫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熊俊彪2.联合检测抗核抗体与抗可提取的核抗原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J], 吕婉娴;戴伟良;翁光样3.抗双链脱氧核糖抗体联合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临床应用分析 [J], 贺赞静4.抗细胞膜DNA抗体、抗核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黄燕华;王伟佳;温冬梅;陈康;谢晋烨;韩慧;董谦5.抗核抗体与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谱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J], 陈茂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和抗炎治疗

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和抗炎治疗
疗效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疗效评估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治疗期间的监测指标
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
监测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学指标、影像学检查等。
监测频率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一般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活动程度进行个体化调整。
预防并发症
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红斑狼疮的并发症,如肾炎、心血管疾病等。
对于存在器官损害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器官功能。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患者需求
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疾病阶段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疾病阶段、症状严重程度和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是红斑狼疮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神经系统损害
头痛、眩晕、精神异常、癫痫发作等,严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出血。
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1
遗传因素
个体易感基因
2
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
3
免疫系统异常
自身抗体产生、免疫细胞激活
4
组织损伤
免疫复合物沉积、炎症反应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异常等多种因素。遗传因素会影响个体对红斑狼疮的易感性,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等可诱发疾病。免疫系统异常是红斑狼疮的核心病理机制,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免疫细胞过度活化等。这些异常会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组织中,引发炎症反应,最终造成组织损伤。
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治疗难度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检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检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检查【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实验室技术和方式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病原型,可累及多个系统及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单纯依照临床表现诊断困难。

因此,必要的辅助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免疫学检查1.1抗核抗体(ANA)广义ANA是指抗细胞内所有核抗原成份自身抗体的总称。

依照荧光染色型可分为均质型、周边型、核仁型、斑点型、胞浆型、着丝点型。

ANA检测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挑选实验,ANA阳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SLE)的可能性专门大,ANA阴性,大体可排除诊断;分析结果应注意其滴度和荧光染色型,均质型、周边型对SLE意义较大。

1.2抗DNA组蛋白复合物(DNP)抗体、狼疮细胞(LE细胞)和抗核小体抗体抗DNP抗体又称LE因子,用乳胶乳凝集实验检测,方式简便,可用于SLE的筛查。

与受损白细胞核内DNA组蛋白复合物作用,形成一淡紫模糊均质体,被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核推向一边,形成典型LE 细胞现象。

LE细胞可见于SLE血液、浆膜液、关节液及脑脊液中。

LE 细胞检测目前已慢慢被其他免疫学方式取代。

核小体是真核细胞染色质大体重复单位,抗核小体抗体针对的抗原为DNA、组蛋白、DNA组蛋白复合物。

抗核小体抗体的一个亚群与LE细胞现象有关。

抗核小体抗体和抗DNP抗体与ANA均质型荧光相关。

抗DNP抗体、LE细胞和抗核小体抗体在活动期SLE中阳性率高,在减缓期和医治后阳性率降低,且往往转阴。

对SLE并非特异,也可见于药物性狼疮和其他自身免疫病。

1.3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ds DNA抗体检测方式有:免疫荧光(IIF)法、放射免疫分析(RIA)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胶体金法。

IIF法以马疫锥虫或短膜虫为底物片,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常规检测抗ds DNA抗体最经常使用方式,特异性强、简易方便,但灵敏性低;RIA法重复性好、可定量,灵敏性较高,特异性差。

因此IIF结合RIA检测抗dsDNA 抗体会更有利处。

抗双链DNA抗体和抗单链DNA抗体联合及定量检测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

抗双链DNA抗体和抗单链DNA抗体联合及定量检测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An t i —d s DNA a n t i b o d y a n d a n t i—s s D NA a n t i b o d i e s w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e n z y me—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a n t i —d o u b l e—s t r a n d e d D N A a n t i b o d i e s a n d a n t i —s i n g l e — s t r a n d e d D N A a n t i b o d y c o m b i n e d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d e t e c t t h e s y s t e m i c l u p u s e r y t h e ma t o s u s( S L E) . Me t h o d s S e l e c t e d
医药论 坛杂 志
2 0 1 5年 5月第 3 6卷第 5期
J Me d i c a l F o r u m V o 1 . 3 6 No . 5 Ma y 2 0 1 5
・4 9-


著 ・
抗 双链 D N A抗体 和抗单链 D N A抗体联合及定量
检 测 定 对 系统 性 红 斑狼 疮 诊 断 的 临床 意 义
b o d y i n t h e 7 3 c a s e s o f S L E p a t i e n t s we r e 71 . 2 % a n d 7 6 . 7 %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c o u l d b e i n c r e a s e d t o 7 9 . 5 % t h e n t h e t w o a n t i b o d i e s w e r e c o mb i n e d . F u r t h e r r e s e a r c h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a n t i b o d y l e v e l i s r e l a t e d t o S L E d 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 Co n c l u - s i o n s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S L E c o u l d b e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mp r o v e d w h e n a n t i — — d s DNA a n t i b o d y a n d a n t i — — s s DNA a n t i b o d y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标签: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显著临床特点之一是血清中出现多器官非特异性抗体,如ANA(抗核抗体)、抗ds-DNA、抗Sm抗体、抗SSA、抗PT抗体等。

以ANA为主的自身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许多组织沉积,如肾小球、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关节等,可触发Ⅲ型超敏反应,造成广泛组织损伤,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生理条件下,一部分人体内也会出现少量的ANA和其他自身抗体,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液中往往可以检测到多种直接针对细胞核抗原成分的高滴度自身抗体。

这里仅谈一下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1抗核抗体(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意义1.1抗核抗体(ANA)的检测实际上是指总抗核抗体检测。

ANA阳性的疾病很多,常见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某些非结缔组织病ANA也可以是阳性(如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肌无力、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等),正常老年人也可以出现低滴度ANA阳性,因此,ANA 检测在临床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筛选试验。

ANA阳性高滴度标志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在SLE活动期ANA阳性可占95%~100%,非活动期可占80%~100%。

1.2 ANA是诊断SLE的重要实验室检测指标有资料显示,SLE患者的亚临床期可长达9年,即当ANA检测阳性时,患者并无临床症状发生,说明ANA产生在前而发病在后,但ANA阴性也并不能完全排除SLE。

ANA早期检测对SLE的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抗双链DNA(ds-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意义抗双链DNA(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阳性率为60%~90%,由于其特异性高,抗ds-DNA抗体作为SLE重要诊断标准之一。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诊断鉴别,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狼疮带试验、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DNA)、补体C3测定、血常规、尿常规、抗淋巴细胞抗体(ALA)*一、检查1.一般检查(1)血象病人常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或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血沉异常增快。

在SLE活动时,存在能破坏红细胞的自身抗体,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下降。

这时网织红细胞可以升高5%,临床上病人可出现轻度黄疸。

具体为:白细胞计数减少,常4×109/L,淋巴细胞减少,常1.5×109/L,不同程度贫血,Coombs实验可阳性,血小板一般正常,亦可减少。

(2)尿常规肾损害者有程度不等的尿检查异常,如蛋白尿、血尿。

血浆蛋白测定可见球蛋白增高,特别在有肾变性肾炎时,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血胆固醇增高,严重肾损害者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作24小时尿蛋白的定量检查,若超过0.5克/日以上,则说明存在蛋白尿,反映了SLE累及肾脏。

若尿液中反复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在排除尿路感染,尿路结石以后,也应该考虑存在狼疮性肾炎的可能。

2.免疫学检查(抗核抗体检查)血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是其特点,一般为周边型和斑点型,有抗dsDNA抗体、抗DNP抗体、抗Sm抗体、抗Ro(SSA)抗体、抗La(SSB)抗体等。

抗核抗体(ANA)在病情活动时几乎100%阳性。

阴性时更换检查方法可能出现阳性,抗核抗体阴性时不能完全排除本病,需结合临床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资料综合分析。

抗双链DNA(ds-DNA)抗体对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但阳性率较低,为40-75%,与疾病活动和肾脏损害密切相关,抗体效价随病情缓解而下降,抗Sm抗体约在30%SLE中呈阳性反,因其特异性高,又称为本病的特异性抗体。

sle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sle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sle的实验室诊断标准SLE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实验室检查在SLE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SLE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SLE的实验室检查内容和结果解读。

1. 抗核抗体(ANA)。

ANA是SLE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其阳性率在SLE患者中较高。

ANA的检测可以采用免疫荧光法(IF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阳性的ANA结果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并不特异,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2. 抗双链DNA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其阳性率与SLE的活动性和肾脏损害程度相关。

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判断SLE的活动性和预后,对于肾脏损害的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

3. 抗磷脂抗体。

抗磷脂抗体与SLE患者发生血栓形成和胎儿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

抗磷脂抗体的检测对于SLE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存在血栓形成倾向或计划怀孕的患者。

4. 血小板计数。

SLE患者常常伴有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出血倾向。

因此,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对于SLE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5. 肾功能检查。

SLE肾脏受累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和尿沉渣检查等。

这些指标对于判断肾脏损害的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6. 血清C3和C4。

SLE患者常常伴有补体系统的活化和消耗,因此血清C3和C4的测定可以帮助判断SLE的活动性和肾脏损害程度,对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SLE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包括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磷脂抗体、血小板计数、肾功能检查和血清C3、C4等指标。

这些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SLE的活动性、肾脏损害程度和预后,并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意义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意义
4 结 果
参考文献 [1 】 刘秀英 .女Ⅱ何防 lE静脉采血中标本发生溶血口】.实用 医技杂志 ,2007,29
(14):4089. 【2] 李 索珍 ,林福 禧 ,沈波 ,等.人体位改 变时 32项生化 指标影响 的研
究 [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26(2):107—108. [3] 傅瑜 ,李东 升 ,刘 江虹 ,等 .检验分析前 的质量控制及管理[J】.解 放军
1 资料和 方法
l3例 ,1:1 280阳性 或 以上 的有 15例 。其 中荧 光核 型均 质
1.1 标本来 源 我院住 院或 门诊确诊 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型 9例 ,斑 点型 5例 ,核模型 4例 ,混合型 18例 。抗 双链 DNA
的患者 43例 ,女 37例 ,男 6例 ,年 龄 15岁 一59岁 ,平 均年龄 抗体 阳性 的有 38例 。抗核抗体 和抗双链 DNA抗体 同时阳性的
单项检 测 出现 的漏诊 情况 ,起 到相 互补 充、相 互印证 ,从 而提 高 与复合物结合 ,形成 肉眼可见的红色 圆斑点 ,即为阳性结果 ,否
了 SLE确诊 率的作用。
则为 阴性结果 ,具体按操作说 明。
【关 键词 】 系统性 红斑狼 疮 1:20无荧光核型 ,
的有 5例 ,单独抗双链 DNA抗体 阳性确诊 SLE阳性的有 7例。
1.2.2 抗双链 DNA抗 体(抗 ds—DNA)采 用胶体金标 记免
其 中荧光核 型均质 型 9例 ,斑点型 5例 ,核模 型 4例 ,混合型 疫斑点渗滤法 。斑 点反应板 上固相双链 DNA抗原与血清 中的
l8例 。结论 抗 核 抗 体 和 抗 双 链 DNA 抗 体联 合 检 测 可避 免 因 抗双链 DNA抗 体形 成复合物 ,胶体金标记 的抗 人 IgG单抗再

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及抗双链DNA抗体的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及抗双链DNA抗体的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及抗双链DNA抗体的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曾燕坤;吴杰【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14(000)011【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核抗体谱(ANAs)及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的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泉州市某市级医院收治的SLE患者150例作为SLE组,同期收治的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3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 ANA ,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ANAs和抗dsDNA抗体水平。

结果 SLE组ANA、抗dsDNA抗体、抗AHA、抗nRNP、抗AnuA、抗Sm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01)。

S L E患者中仅5.33%的患者出现单项抗体阳性,其余94.67%的患者一次性检测出2项或以上抗体阳性。

SLE患者治疗后ANA、抗dsDNA抗体、抗AHA、抗Sm和抗SS‐A阳性率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ANA、抗dsDNA抗体、抗AHA好转率分别为23.33%、83.33%和63.33%。

结论 SLE患者ANA、ANAs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较高,联合检测和动态观察 ANA、ANAs和抗ds‐DNA抗体对SLE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antinuclear antibody(ANA) ,antinuclear antibody profile(ANAs)and anti‐double stranded DNA antibody (anti dsDNA antibody ) in the diagno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Methods] Totally 150 patients with SLE in a municipal hospital of Quanzhou city from Jan .2012to Jan . 2014 were selected as SLE group ,and other 30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diseases were selected as disease control group ,and 30 health examination persons were selected as normal control group .Serum ANA was detect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 .Serum ANAs and anti dsDN A antibody were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serum ANA ,anti dsDNA antibody ,anti‐AHA ,anti‐nRNP ,anti‐AnuA and anti‐Sm in SL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disease control group 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 P <0 .01) .In SLE group ,only 5 .33% of patients had single positive antibody ,and the remaining 94 .67% of patients had two or more positive antibodies .After treatment ,the positive rates of ANA ,anti dsDNA antibody ,anti‐AHA ,anti‐Sm and anti‐SS‐A in SL E patients were decreased in different degree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ANA ,anti‐dsDNA antibody and anti‐AHA were23 .33% ,83 .33% and 63 .3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rates of ANA ,ANAs and anti ds‐DNA antibody in SLE patients is higher .T he joint detection and dynamic observation of ANA ,ANAs and anti‐ds‐DNA antibody is of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LE .【总页数】3页(P2081-2083)【作者】曾燕坤;吴杰【作者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 362000;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5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1【相关文献】1.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2.抗核抗体谱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分析3.抗细胞膜DNA抗体、抗核抗体及抗双链DNA 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抗核抗体与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意义5.抗核抗体联合抗核抗体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核抗体、抗ENA谱及抗双链DNA的联合检测与分析

抗核抗体、抗ENA谱及抗双链DNA的联合检测与分析

15例 , 0 内分 泌病 患 者 4 6例 , 心脏 病 患 者 1 0例 , 肾
脏病 患者 1 3例 , 它疾病 患者 1 9例 。 其 1 二、 剂 试 猴 肝及 人 喉 上 皮 癌 细 胞 ( P 2 试 HE -)
ANA、 dD 抗 s NA、 E A 谱检 测 在 系统 性 风湿 抗 N
在 系统性红斑狼 疮 ( L ) 类风湿 性关节 炎 ( A) SE、 R 的患者 4 4例 间接 免疫荧 光法检 测
体检 测用胶体 金斑点渗 透法 , 共检测血 清标本 3 7 。结果 3份
中 AN 抗 E A抗体 、 dDN A、 N 抗 s A抗体 阳性 检 出率分别 为4 . 、 5 ( 1. ; 3 2 2 .) 59 在其 它疾 病 2 3例 中阳性 检 出率分别 为 %、 9
附表 自身抗体 阳性 在不同疾病中的检测结果
例不 同病 种 临床标 本 的 自身 抗 体 进行 检 测 , 报道 现
如下 。
材 料与 方法


标本来 源
20 0 2年 1 2月  ̄2 0 0 6年 1 0月本
院已联合 检 测 的 A NA、 dDNA 和 抗 E 抗 s NA 谱 的
细胞和 / 或血小板减 少或全血 细胞减少 。这说 明风 湿
抗 E NA 谱 检测用 欧蒙 斑点 法 , 双链 D 抗 NA 检 测用 胶 体金斑 点 渗透 法 , 均按 说 明书操 作 。



性疾病 与许 多其它疾病 的临床症 状有 交叉 现象 , 因此
在 其它疾病 中亦存在不 同程度 的阳性率 。
【 摘要】 目的 探讨抗 核抗 体( ANA)抗 可提取的核抗原抗体 ( E 、 抗 NA谱 ) 及抗双链 DN A抗体 ( d D 抗 s NA) 的联合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血清抗双链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性能评估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血清抗双链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性能评估
标 准 ,评 价 A t—dD A—N X E IA 试 剂 盒 用 于 S E 的诊 断 性 能 。 结 果 ni s N c LS L A t—dD A—N X E IA试 剂 盒 达到 了各 ni s N e LS 项 实验 室检 测性 能指 标 ,试 剂 盒 的 最低 检 测 限 为 2 7 U m ,线 性 相 关 系数 为 0 9 8 . / l . 9 ,批 内精 密 度 变异 系数 ( V) < C
DNA n Di g o i o y tm i u u r t e t s s S Xio—mi i a n s f se c L p s E y h ma o u HI a s S n,F ENG Z e h n—F ,S IB o—h a , e a . e a t n i t U a u n t 1D p r 间接 免 疫 荧光 法 (I) 和 酶联 免 疫 吸 附法 ( LS I F E IA) 两种 方 法共 三种 试 剂 盒 , 同时检 测 健 康 体 检
正 常者 3 0例 、非 系统性 红 斑 狼疮 自身免 疫 病 患者 2 7例 及 S E 患 者 9 L 2例 血 清抗 dD A抗 体 。 以 S 的 临 床 诊 断 为金 sN E
o brt yMein c ne it o i l ei nvrt,B in 0 0 4 h a fL oa r dc e i c,Fr s t Pkn U i sy ei 103 ,C i a o i Se sH p a o f g ei jg n
【 bt c】 Obet e o sma ecncl e om neo ezm ne uoob n asy( LS A sat r jc v T t t t l i r r ac fny el kdi nsret s i e i e h i a pf i mm a E IA)k s A — i(n t

SLE检测指标及意义

SLE检测指标及意义

SLE检测指标及意义SLE(全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反应。

为了准确快速地诊断和评估SLE患者的病情,医生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的SLE检测指标。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SLE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1.抗核抗体(ANA):ANA是最常用的SLE筛查指标。

阳性结果表明免疫系统正在攻击细胞核,可能是SLE的早期迹象。

然而,ANA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患有SLE,因为它也可能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相关。

2.双链DNA抗体:这种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诊断SLE的重要指标之一、阳性结果与SLE的活跃程度相关,特别是与肾脏损害相关。

3.抗磷脂抗体(aPL):aPL阳性结果与SLE患者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相关。

这些抗体还与孕妇患上胎儿缺血、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等相关的并发症有关。

4.循环免疫复合物(CICs):CICs是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在SLE患者中,CICs的堆积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因此,测量CICs可以反映SLE的活动性程度。

5.补体:SLE患者中常常存在补体异常的情况。

在活动性SLE患者中,补体C3和C4水平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反应和免疫复合物的增加所致。

6.炎症指标:血沉和C-反应蛋白(CRP)是常用的炎症指标。

SLE患者常常伴有慢性炎症,因此这些指标的升高可能与SLE活动性相关。

7.血象:SLE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常常升高,而淋巴细胞计数常常降低。

这一异常可能是免疫系统被激活的结果。

这些指标的意义在于帮助医生诊断SLE、评估病情和监测治疗效果。

尽管这些指标并非100%准确,但它们对SLE的早期诊断和干预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表现,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这些指标,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SLE表现可能不同,因此没有单一的指标可以确定SLE的存在。

而是通过综合评估多个指标的结果来进行判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策略:一份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策略:一份综述

VIEW MORE
Clinical feature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kin lesions are an early manifestation.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个常见症状,此时的皮疹多呈红斑或斑丘疹,常出现在面部、颈部或手背等暴露部位。常见类型包括蝶形红斑、圆形红斑及棕色或暗褐色色素沉着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患者的皮疹并不典型,可能表现为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或其他不规则皮损,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对多种皮损形态保持警惕。此外,皮疹多伴有光敏感性,即在阳光照射下出现皮肤刺激和疼痛,甚至导致皮疹加重。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皮疹的诊断和治疗,医生需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准确把握疾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Clinical features of 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fficult to treat and requires comprehensive therapy.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受损,其中肾脏是常见受累部位之一。SLE肾脏受累的病理特点为肾小球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损害等。此外,SLE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肾脏疾病是SLE的一个重要死因之一。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肾脏损害对于改善SLE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剂等,治疗应根据不同周期的疾病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
为了进一步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可以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检查,同时还可以监测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是否正常。治疗方面,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抗凝剂的使用,必要时可以考虑行抗磷脂抗体治疗。另外,对于伴有强烈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注意监测术后出血情况,以避免术后出血的发生。

免疫学检验联合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免疫学检验联合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免疫学检验联合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1. 引言1.1 背景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s a complex autoimmune disease that can affect multiple organ systems and has a heterogeneous clinical presentation. The diagnosis of SLE relies on a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tests, and autoantibody profiles. Among these,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A) and specific autoantibodies such asanti-double stranded DNA (dsDNA) and anti-Smith antibodies are considered hallmarks of SLE.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学检验联合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价值,并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免疫学检验,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探讨其对于早期诊断、疾病活动性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的价值。

通过系统性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不同免疫学指标的相互影响,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诊断信息,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本研究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依据和方法,对于完善诊断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促进疾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3 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SLE患者常伴有多种自身抗体的异常产生,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器官的攻击,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多器官损害。

不同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张秀琴;潘宝龙【期刊名称】《医疗装备》【年(卷),期】2016(029)005【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CL-IIF)、放射免疫分析法(Farr)、免疫印迹法(LIA)、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乳胶法、胶体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分别检测SLE患者抗ds-DNA 抗体,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分析。

结果灵敏度:ELISA+CL-IIF+乳胶法>ELISA+CL-IIF>CL-IIF>Farr>ELISA>乳胶法>DIGFA>LIA;特异度:CL-IIF>ELISA+CL-IIF+乳胶法>ELISA+CL-IIF>ELISA>DIGFA>LIA>乳胶法>Farr;正确指数:ELISA+CL-IIF+乳胶法>ELISA+ CL-IIF>CL-IIF>ELISA>Farr>乳胶法>DIGFA>LIA。

结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均优于单一方法,若使用单一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不利于SLE的诊断、治疗,只有选择合适、联合的检测方法才准确评估SLE的分期及预后。

【总页数】2页(P134-135)【作者】张秀琴;潘宝龙【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玉溪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玉溪65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相关文献】1.抗ds-DNA抗体的检测在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脑损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刘才冬;夏永祥;高应东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ds-DNA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龙武彬;杨毅;董巍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抗ds-DNA和ENA多肽抗体的血清学检测 [J], 张晓萍;李勇4.系统性红斑狼疮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及ANA联合检测临床价值探讨[J], 盛敏玲;李德发5.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 [J], 冯明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种抗双链DNA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3种抗双链DNA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7 — 1 9
抗双链 D N A抗体的诊断价值进 行研究 , 并 报道 如下。
1 . 1 一般 资料
免疫 吸附试 验 ( E L I S A)、免疫 印迹 法 ( I B T)及 放射 免疫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 2 0 1 3年 2月至 2 0 1 5年 2月来 我 院就 诊并 确 诊 的 3 O例 S L E患者 ,同时选取 这一时期来 我院进行体检 健康者 和其 他 免疫 病 患者 各 6 0例。S L E组 男 2例 ,女 2 8例 ;平 均年龄为 ( 3 4 . 3 0 4 - O . 3 1 ) 岁;患者均符合 S L E临床诊 断标准 。
都 会加重 胃部 的负担 ,并 影响患者 的 胃部功 能者 的治疗过程 中,尽早 急
胃部 疾病 的 出现 ,而 胃血 管异 常 、胃炎 、 胃溃疡等 病变 都 诊 手术 治疗能 够迅速缓 解患 者痛苦 ,提升治疗 效果 ,促 进 已经被证实为急性 胃出血的主要诱 因 】 。由于急 性 胃出血 会 患者康 复 ,使患者更加受益 ,值得推广应用 。
导致 患者 出现 呕血 、血压 下降 、心 率增 快 、昏厥 、休克 等 [ 参考文献 ] 危象 ,因此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十分关键。
[ 1 ] 林旭 ,高佩 刚,李东 . 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效 果分析 [ J 】 . 中国医药指南,2 0 1 4 ,1 2 ( 8 ) : 8 7 — 8 8 . [ 2 ] 冯日 祥,陈耀华 ,唐志均 . 急诊手术与保 守治疗 急性 胃出血的临 床对比观察 …. 中国医药指南 ,2 0 1 5 ,1 3 ( 2 4 ) : 8 4 — 8 5 .
医疗装 备 2 0 1 6 年 1 2 月第 2 9 卷第 2 3 期M e d i c a l E q u i p m e n t , D e c e m b e r . 2 0 1 6 , V o 1 . 2 9 , N o . 2 3

免疫金银染色法用于检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

免疫金银染色法用于检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

免疫金银染色法用于检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郑霞;杜文平;刘宜升【期刊名称】《徐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2(022)001【摘要】目的探讨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dsD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和用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S),检测SLE病人血清中ANA和A-dsD-NA.结果113例活动期SLE 患者血清ANA阳性率97.3%,A-dsDNA阳性率71.7%;35例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ANA阳性率74.3%,A-dsDNA阳性率14.3%.活动期ANA、A-dsDNA阳性率与非活动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动期ANA平均滴度明显高于非活动期,A-dsDNA阳性组肾损害明显高于A-dsDNA阴性者(P《0.01).结论IGSS和Dot-IGSS检测ANA、A-dsDNA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较高滴度A-dsD-NA提示有肾损的可能.【总页数】3页(P47-49)【作者】郑霞;杜文平;刘宜升【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校医院,江苏,徐州,221002;徐州医学院寄生虫免疫研究室;徐州医学院寄生虫免疫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1;R446.62【相关文献】1.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的临床研究 [J], 郑霞;杜文平;刘宜升2.微量快速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双链DNA抗体的研究 [J], 郑霞;杜文平;刘宜升3.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的初步研究[J], 王江辉;陈海滨;杨丽荣;李小兵;黄维彦;熊亚隆4.微量快速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RNA抗体的初步观察 [J], 徐明;杜文平5.微量快速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研究 [J], 李俐;杜文平;杜晓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双链脱氧核糖抗体联合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中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抗双链脱氧核糖抗体联合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近期本院确诊的98例SLE患者,检测dsDNA、抗ENA抗体,并与114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抗体检出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SLE组抗ds DNA阳性率为25.5%(25/98);SLE组抗Sm 阳性率为41.8%,抗R-RNP阳性率达48.0%,两种抗体其中一种为阳性的比例为70.4%。

对照组中抗体检测均呈阴性。

结论抗dsDNA联合抗ENA抗体检测可提高SLE检出率,避免单项抗体结果呈阴性而漏诊。

标签:抗ds DNA抗体;抗ENA;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
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属于多系统损伤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持续、大量产生自身抗体,主要包括可提取核抗原(抗ENA)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等[1]。

检测此类抗体,特别是抗ENA 联合抗ds DNA对于SLE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2]。

本组研究中,对本院98例SLE患者血清抗ds DNA 抗体、抗ENA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健康体检正常的114例进行对比,分析联合检测两种抗体对SLE的临床诊断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5月~2010年4月期间,本院血液风湿科、内科确诊的98例SLE患者,病例全部符合2008美国风湿病学会相关的SLE诊断标准。

其中,女80例(81.6%),男18例(18.4%),平均年龄(37.7±14.6)岁;对照组114例,男21例(18.4%),女93例(81.6%),平均年龄(38.2±15.6)岁,均为健康查体正常人群。

1.2治疗方法
1.2.1抗dsDNA检测应用双链DNA(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按标准操作,若测定板上有红色小圆点出现则判断为阳性,试剂盒由厦门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2抗ENA抗体检测免疫印迹法进行测定,依据显色带出现的数量及分子量对抗原表位进行识别,对照标准谱带分析对应抗ENA抗体,主要对抗Sm(史密斯抗体)、抗rRNP(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SSA(干燥综合征A抗原抗体)等抗ENA抗体普带自身抗体进行判别。

试剂盒由上海信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AS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数据为非正态分布,先进行对数转换后统计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结果
SLE组的抗ds DNA检测阳性率25.5%,抗ENA抗体中抗-Sm、抗R-RNP、抗-S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1.8%、48.0%及36.7%,而抗- Sm 联合抗R -RNP 阳性检阳性为70.4%,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组(P<0.05),见表1。

3讨论
SLE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对自身抗体检查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SLE临床诊断的实验室指标主要包括抗ds DNA、抗ENA 谱及抗核抗体等。

抗DNA抗体一般可划分为抗ds DNA及抗ss DNA。

其中,抗ds DNA一般仅见于SLE,抗ds DNA滴度与SLE活动关系密切;若血清中被检测出此种抗体,则5年内成为SLE几率达到90%。

此外,抗ds DNA也与活动性狼疮肾炎关系密切[3]。

其机理是患者体内大量的抗ds DNA抗体与DNA骨架发生反应,对SLE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与敏感性,因此,ds DNA已成为SLE临床诊断标准之一。

本文调查发现,SLE组抗ds DNA阳性率为25.5%(25/98),健康对照组为0,与相关研究一致。

抗ENA属于抗非组蛋白抗体,包括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nRNP抗体、抗Jo1抗体及抗Scl-70抗体等。

有报道指出,前三种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4,5]。

本组研究中,SLE组抗Sm的阳性率为41.8%,虽然抗Sm 诊断SLE阳性率较低,但该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一般不会出现在正常人群中,因此被美国风湿病学会列为SLE诊断依据。

抗R-RNP阳性率最高达48.0%,高于抗Sm,这是因为该指标可发生于多种结缔组织疾病病例,但主要见于SLE。

两种抗体其中一种为阳性的比例为70.4%,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组,因此,联合检测对于SLE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抗dsDNA联合抗ENA抗体检测可提高SLE检出率,防止因单项抗体阴性而出现漏诊,同时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及病情追踪随访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玮,曾凡钦,李伯有,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和脱氧核糖核酸酶Ⅰ活性的研究.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6) : 336-338.
[2]谭立明,吴越,陈炜.抗核抗体、ds DNA抗体联合检测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江西医学检验,2005,23(5):408-410.
[3]辛琳琳,马静霖,司晓青,等.抗核抗体、抗ENA 抗体、抗dsDNA 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意义.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5):371-372.
[4]Sallai K,Nagy E,Derfalvy B,et al. 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 and Decreased Deoxyribonuclease Activity in Sera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lin. Diagn. Lab. Immunol,2005,12 : 56-59.
[5]胡大军,彭娜,杨玲.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假性肠梗阻2例报道.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191-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