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的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4b3ec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2.png)
高中化学乙酸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
2. 掌握乙酸的物理性质;
3. 能够根据性质判断乙酸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1. 乙酸的化学式和结构;
2. 乙酸的物理性质;
3. 乙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结合实验现象分析乙酸的作用。
教学方法:
1. 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法;
2. 实验检测法;
3. 分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1. 实验物品:乙酸、乙醇、蓝色底物溶液、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
2.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乙酸的性质;
2.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乙酸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 实验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乙酸的性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并探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馈:
1. 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
2. 讨论乙酸的作用和应用。
课堂拓展:
1. 探究乙酸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2. 探讨乙酸在生活中的安全使用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方法和讨论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乙酸的性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乙酸》教案
![《乙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6b16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9.png)
《乙酸》教案《乙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2)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3)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4)掌握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乙酸的分子结构,学习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乙酸的性质,学习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乙酸的性质和应用,感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二、重点难点1.重点: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难点: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酯化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乙酸乙酯的性质实验数据处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问题串引导法、知识迁移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醋酸是生活中常见的酸,醋的主要成分就是醋酸,可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乙酸。
2.学习新课:(1)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通过展示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和实物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根据甲烷的结构推断乙酸的结构。
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乙酸的物理性质。
(2)乙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乙酸的化学性质。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原因。
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预测与实际的差别。
具体来说,将醋酸溶液加入到石蕊试剂中,观察颜色变化;将醋酸溶液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气泡产生;将醋酸溶液加入到锌粒中,观察气体产生等实验,让学生理解乙酸的酸性性质。
(3)酯化反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中的信息,让学生归纳总结酯化反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酯化反应中涉及到的反应物、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等知识点。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预测与实际的差别。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https://img.taocdn.com/s3/m/3aba5e8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f.png)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2. 乙酸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2. 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和试剂:乙酸、乙醇、硫酸、硫酸钠等;2. 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3. 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对乙酸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酸的性质:1. 结构和物理性质:介绍乙酸的化学结构和常见的物理性质;2. 化学性质:讲解乙酸的酸碱性质和氧化性质,以及其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反应。
三、乙酸的制备方法: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乙酸的合成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乙酸的制备原理;2. 反应机理:讲解乙酸的合成反应机理,并对反应条件进行讨论。
四、乙酸的应用:1. 工业应用:介绍乙酸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2. 生活应用:讲解乙酸在食品保鲜、清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五、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乙酸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家里继续深入学习乙酸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乙酸的性质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乙酸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其在现代化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高中化学教资面试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教资面试乙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4a0b8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e.png)
高中化学教资面试乙酸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乙酸的结构式和性质;
2. 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
3. 探究乙酸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情况;
4. 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乙酸的结构式及性质介绍;
2. 乙酸的制备方法;
3. 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4. 乙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设备:试管、酒精灯、加热器等;
2. 实验试剂:乙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
3. 实验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图文、实物等方式引入乙酸的结构式及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学习:讲解乙酸的制备方法以及与碱、碳酸氢钠等物质的反应情况;
3. 实验操作:进行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并观察反应产物;
4. 实验分析: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乙酸与碱的反应特点;
5. 实验验证:进行乙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并解释原因;
6. 总结: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及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情况,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改善情况;
2. 学生对乙酸化学性质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乙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解释能力。
扩展活动:
1.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乙酸实验,并进行实施;
2.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知识竞赛,巩固乙酸相关知识。
教案设计者:化学教师Assistant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https://img.taocdn.com/s3/m/fbf7aa2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2.png)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主题:乙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了解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乙酸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乙酸的性质、结构和应用;
难点:乙酸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内容:
1.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1)乙酸的化学式:CH3COOH;
(2)乙酸的性质:具有刺鼻味道,可溶于水,与碱反应生成乙酸盐。
2.乙酸的应用:
(1)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调味或防腐;
(2)作为溶剂,用于乳液、染料等的生产;
(3)作为农药,用于杀虫。
3.乙酸的制备方法:
(1)醋酸法:将乙醇和氧气在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生成乙醛,再将乙醛氧化即得乙酸;
(2)乙烷氧化法:将乙烷与氧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得到乙酸。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简要介绍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学习:学习乙酸的应用;
3.实验: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
4.总结:总结乙酸的性质、应用和制备方法;
5.拓展:探讨乙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
反馈学生对乙酸的理解,检验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六、作业:
1.总结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阅读乙酸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写出自己的看法。
以上为乙酸的高中化学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乙酸的教案
![乙酸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553e4856a561252d36f45.png)
A、食醋B、面粉C、海带D、菜油
6、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
A、硝基苯和水B、乙酸乙酯和乙酸C、苯和乙醇D、乙醇和水
【点评】学生根据酸的通性设计出实验方案,可进一步巩固酸的通性,同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导引、板书】2.化学性质
⑴酸性(断O-H键)(化学方程式略)
酸性强弱比较:乙酸>碳酸
【迁移、应用】用醋可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练习】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它会达到平衡状态,如何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呢?
学生答: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我们加入的乙醇、乙酸是无水的,且乙醇是过量的,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将生成的产物乙酸乙酯蒸出,水可以被浓硫酸吸收,由此使生成物的浓度减少,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所以浓硫酸在反应中既是催化剂又是吸水剂
【讨论、投影】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讲述】我这里也有一瓶乙酸(冷冻过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是冰状晶体)。为什么跟你们实验台上的乙酸状态不同?因为课前我把它放在冰箱里了。乙酸在温度低于它的熔点(16.6℃)时会变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叫冰醋酸。乙酸的沸点是117.9℃。当乙酸和高沸点物质混合在一起时,要想将乙酸分离出来,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枣庄三中西校教案纸
中心备课人详案
集体教研增减
二次备课增减
乙酸的教案
![乙酸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ddb3c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5.png)
乙酸的教案教案主题:醋的特性及应用——乙酸的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掌握乙酸的制取方法;3. 了解乙酸的主要用途;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出示乙酸和醋的图片或样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观察。
2. 提问:你们平时都在哪些食物或药品中发现过醋?二、乙酸的性质及制取方法(15分钟)1. 介绍乙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乙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2. 介绍乙酸的制取方法:乙酸的制取方法有发酵法、合成法等,其中,以酒精的自然发酵产生的醋酸含量最高。
三、乙酸的应用领域(15分钟)1. 介绍乙酸的主要用途:乙酸广泛应用于食品、涂料、医药、农药等多个领域。
例如,食品中的醋用于调味、腌制和防腐;乙酸酐在涂料中具有增稠、增亮和抗氧化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乙酸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应用领域?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进行乙酸的简单制取实验:将适量的醋饼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轻轻搅拌,观察生成的气体和液体变化。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和结论,分析产生气体的物质是什么。
五、归纳总结(5分钟)根据实验观察和所学知识,归纳总结乙酸的特性及应用领域,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回答疑问。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制取乙酸,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查找乙酸的更多应用领域,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七、课堂检测与评价(5分钟)布置乙酸相关的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乙酸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观察记录。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乙酸,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对乙酸的特性和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乙酸相关实验的数量和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乙酸(第一课时)教案
![乙酸(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57f985a0116c175f0e4890.png)
§3-3-2 乙酸学案【学习重难点】1、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及结构和性质的关系2、酯化反应及实质[复习]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乙醇制取乙烯2、乙醇的催化氧化CH3CH2OH --------- CH3CHO-----------CH3COOH一、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二、乙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1)乙酸的色、味、态、挥发性,溶解性(2)乙酸的熔点、沸点(填高或低),推测根据是;冰醋酸可能是什么类型的晶体?,推测根据是。
2、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已介绍过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请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设计实验方案①证明乙酸有酸性;②比较乙酸、碳酸、盐酸酸性的强弱[药品] 镁粉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铜固体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乙酸醋酸钠盐酸氯化钠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实验①实验②归纳乙酸的酸性,并完成相关化学方程式。
[结论] 乙酸是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酸性强弱:[例题1]将氢原子、甲基、羟基、羧基四种原子或原子团,两两结合后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的物质有()A、1种B、2种C、3种D、4种(2)酯化反应[阅读思考] 阅读课本第71页,完成以下问题①酯化反应是指。
其特点为,其反应实质为反应②实验3-4中,反应所需的药品是,作用,药品的添加顺序,具体操作及目的是。
③实验中在加热前往往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目的是;采用乙醇过量的目的是;实验中先微热后强热的目的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方法是;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④实验现象为。
⑤反应方程式为[练习]写出下列方程式乙酸与甲醇反应乙酸与乙二醇反应[例题2]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是C34H50O2。
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酸是()A.C6H13COOHB.C6H5COOHC.C7H15COOHD. C6H5CH2COOH三、羧酸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相连构成的有机物称为羧酸。
乙酸的酯化反应教案
![乙酸的酯化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9d922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1.png)
乙酸的酯化反应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乙酸的酯化反应概念1.2 掌握乙酸酯化反应的机理和条件1.3 能够运用乙酸酯化反应制备乙酸酯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乙酸的性质和结构2.2 酯化反应的定义和特点2.3 乙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机理2.4 酯化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引入乙酸酯化反应的概念3.2 讲解乙酸的性质和结构3.3 讲解酯化反应的定义和特点3.4 讲解乙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机理3.5 讲解酯化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第四章:教学案例4.1 案例一: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4.2 案例二:异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4.3 案例三:甲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第五章:教学练习5.1 练习一:判断题5.2 练习二:选择题5.3 练习三:解答题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乙酸的性质和结构2. 学生能够解释酯化反应的定义和特点3. 学生能够理解乙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机理4. 学生能够掌握酯化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5.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题应用所学知识第六章:实验操作6.1 介绍酯化反应的实验装置6.2 讲解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6.3 演示实验过程6.4 分析实验结果第七章:实验数据分析7.1 介绍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7.2 分析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异7.3 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八章:酯化反应的应用8.1 介绍酯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8.2 讲解酯化反应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8.3 讨论酯化反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九章:拓展与延伸9.1 介绍其他类型的酯化反应9.2 讲解酯化反应的逆反应——水解反应9.3 探讨酯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总结与复习10.1 回顾本章内容,总结酯化反应的关键点10.2 复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机理和条件10.3 分析学生练习题的答案,查漏补缺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装置,完成实验步骤2.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3. 学生能够理解酯化反应在有机合成、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4. 学生能够掌握拓展内容,了解酯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5. 学生能够通过总结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第十一章:安全与环保11.1 介绍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11.2 讲解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11.3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环保要求11.4 讨论事故应急预案第十二章:教学评估12.1 评估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12.2 评估学生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12.3 评估学生对酯化反应应用和拓展内容的理解12.4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第十三章:课后作业13.1 布置理论课后作业,巩固酯化反应相关知识13.2 布置实验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13.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相关知识领域第十四章:教学反馈与交流14.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14.2 了解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情况14.3 针对学生反馈,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14.4 促进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互动第十五章:课程资源与拓展阅读15.1 推荐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15.2 提供酯化反应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15.3 分享在线资源和教学网站,便于学生自主学习15.4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拓宽视野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正确处理实验中的安全问题2. 学生能够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发现并改进实验中的不足3. 学生能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4.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反馈与交流,提高教学效果5. 学生能够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拓展阅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乙酸的酯化反应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5999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4.png)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 了解乙酸合成的方法和步骤。
3. 学会进行乙酸的合成实验。
教学重点:
1. 乙酸合成的化学方程式。
2. 乙酸合成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 乙醇、硫酸、试管、加热设备等实验器材。
2. 化学药品安全实验操作规范。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乙酸的性质和用途,引出乙酸的合成方法。
2. 实验操作:将一定量的乙醇和硫酸加入试管中,加热恒温,观察反应过程。
3. 结果分析:观察反应后生成的混合物,讨论乙酸的合成反应。
4. 实验总结:总结乙酸的合成步骤及反应过程。
教学延伸:
1. 讨论不同条件下乙酸合成的反应速度及产率的影响。
2. 探讨其它方法合成乙酸的优缺点。
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性。
2. 对乙酸合成反应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馈:
1. 跟踪学生对乙酸合成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教案,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乙酸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乙酸教案
![乙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bd07c0bb4cf7ec4afed096.png)
乙酸教案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从内容看,乙酸既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从教材编排上看,乙酸编排在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第四节,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乙酸的学习既是对烃类知识的加深巩固,同时也为学生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中,简单地介绍了乙酸的用途,同时学生可以从生活经验中获得有关醋酸的感性知识外,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的确定、官能团和化学性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探究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条件。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初步掌握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
②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运用能力。
3.方法目标通过情景引入,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方法探究乙酸的酸性,试验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的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了解“同位素追踪”的科学研究方法4.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更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酸的结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乙酸酯化反应机理,酯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五.课程资源分析1.素材性质源分析①学生对从生活经验中获得有关醋酸的感性知识,已经熟知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醇和醛,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的确定、官能团和化学性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②“酿酒不成变成酸”的故事③蛋壳雕花艺术的图片和自制的蛋壳雕花④名酒“女儿红”的来历的故事⑤鸡蛋雕花过程的FLASH动画⑥乙酸酯化微观过程的FLASH动画2.条件性质源分析①投影仪、乙酸的球棍模型②实验用品:试管(4支)、导管(2根)、铁架台(1个)、酒精灯(1个)、碳酸钙固体、乙酸溶液、冰醋酸、无水乙醇、浓硫酸、石蕊试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六.教学方法1.联系实际生活,实验指导,教练结合2.实物展示,演示实验3.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归纳总结4.有奖竞答,回顾知识七.教学过程流程图2CH COOH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乙酸教案[1]
![乙酸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2b5678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6.png)
【过渡】糖醋鱼制作中为什么要放料酒J'?香味来自于哪些化学物质?这个香味里面没有酒香,而有酯香味,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种有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这个反应叫曲化反应(出示反应方程式)。
同学们想不想制取这种有香味的物质呢?【温馨提示】:1.留意试剂的添加依次2.在大试管中加两块碎究片3.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4.每组限制加热时间为2分钟。
试验完毕后的现象收集:1.先振荡接收试管,然后向试管中插入红色的油画棒一会儿并取出。
2.请1、2大组的同学留意视察接收试管中的现象.3.请3、4大组的同学用尺子量出上层液体的厚度。
【提出问题】D浓蕨酸的作用。
2)导气管为什么不能深化液而以下?3)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汲取产物的好处。
【板书】培育学生获(2)油化反应得信息的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力,总结实CHXOOII+CJI s OII力。
十6CH3COOQHMIQ【探究活动】学生分成四个大组,依据课本试验3—4进行能化反应实,对不同的组进行条件限制做对比试验。
落实酯化反应概念通过酯化反各组汇报试验现应的试验,建象:1大组接收立对脂化反试管溶液无色且无应的相识,初分层现象02大组接步体会有机收试管溶液有分层合成的科学现象且上层为红色。
方法3大组上层液体厚度为1cm。
4大组上层液体厚度为2cι11o探究脂化反应3、化学性质(1)酸性:比碳酸强(2)酯化反应:CH,-∂-O-H+HO-C J H,CH J-C-O-C1H J*H1O二、乙酸1、物理性质2、分子结构。
高中人教版化学乙酸教案
![高中人教版化学乙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7ee4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b.png)
高中人教版化学乙酸教案
主题:乙酸
目标:了解乙酸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一、引入:
1. 引入问题:你知道乙酸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性?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2. 目标思考:学生思考乙酸是什么化合物,能否说出它的性质和用途。
二、乙酸的性质:
1.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的酸味,易挥发。
2. 化学性质:具有弱酸性,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被还原剂还原为乙醇。
三、乙酸的用途:
1. 工业上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如制备乙烯酮、乙基乙酸等。
2. 在医药领域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3. 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食品添加剂,如醋的原料。
四、乙酸的制备方法:
1. 乙酸的制备可以通过氧化乙醇或氧化乙烯得到。
2. 以氧化乙醇为例,可通过加热乙醇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
五、实验操作:
1. 实验目的:观察乙酸的物理性质。
2. 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乙酸放入试管中,观察其颜色、气味和挥发性。
3.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六、总结与拓展:
1. 总结乙酸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 拓展讨论乙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化妆品、涂料等。
七、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乙酸的知识。
2. 完成乙酸相关实验报告。
八、评价反馗:
1. 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有关乙酸的知识。
以上便是本次关于乙酸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初中化学乙酸教案
![初中化学乙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ef3fe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a.png)
初中化学乙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化学式、性质和用途;2.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3. 能够进行乙酸的简单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1. 乙酸的化学式和性质;2. 乙酸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 乙酸的制备实验操作;2. 乙酸的用途。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导管等;2. 实验试剂:醋酸、乙醇、浓硫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甲酸的学习,提问:甲酸的化学式是什么?它的性质和用途有哪些?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乙酸的学习。
二、学习乙酸的化学式和性质(10分钟)1. 教师展示乙酸的化学式,提问:乙酸的化学式是什么?它由哪些元素组成?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3. 教师介绍乙酸的性质,如酸性、挥发性、溶解性等,并提问:乙酸有哪些常见的用途?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乙酸的常见用途,如作为食品添加剂、制药工业等。
三、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乙酸的制备方法,如发酵法、氧化法等,并选择发酵法进行讲解。
2. 教师展示发酵法的实验步骤,并提问:谁能来说说发酵法制备乙酸的实验步骤是什么?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发酵法制备乙酸的实验步骤:a. 将乙醇和醋酸菌混合;b. 加热混合物,保持恒温;c. 观察气体的产生和乙酸的生成。
四、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五、总结乙酸的用途(5分钟)1. 教师提问:乙酸有哪些常见的用途?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乙酸的常见用途,如作为食品添加剂、制药工业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甲酸的学习,引入乙酸的学习。
在学习乙酸的化学式和性质时,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学习。
在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时,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乙酸制备方法的理解。
高中化学面试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面试乙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5b30a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6.png)
高中化学面试乙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乙酸的制取方法和主要用途。
3. 能够描述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和主要用途。
难点: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
三、教学内容1. 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其化学式为CH3COOH。
乙酸具有酸性,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乙酸还能和一些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乙酸盐和氢气。
2. 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的沸点为118℃,密度为1.049g/cm3,溶于水,可与许多有机物混合,有腐蚀性。
3. 乙酸的制取方法:乙酸可以通过大豆蛋白或乳酸菌发酵生产,也可以通过催化氧化乙烯或乙醛制备。
4. 乙酸的主要用途:乙酸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可用于制造乙酸乙酯、纤维素醋、红酒酸等产品。
5. 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乙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乙酸盐和水。
乙酸与金属反应可生成相应的乙酸盐和氢气。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通过实验演示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
2. 讨论法:与学生一起讨论乙酸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乙酸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1. 口头测试:对学生进行乙酸相关知识的口头测试。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3. 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乙酸、碱、金属等实验器材。
2. 教学视频:可以通过教学视频展示乙酸的制取方法和反应过程。
七、教学安排本节课将持续1个课时,教学安排如下:1. 介绍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5分钟)。
2. 讨论乙酸的制取方法和主要用途(15分钟)。
3. 示范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20分钟)。
八、教学反馈在课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https://img.taocdn.com/s3/m/67b25eed6c175f0e7dd13739.png)
乙酸一、乙酸的物理性质与分子结构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俗称无色液体刺激性易溶于水16.6 ℃冰醋酸2.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空间填充模型名称化学式C2H4O2CH3COOH 羧基—COOH二、乙酸的化学性质1.弱酸性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是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1)定义酸和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2)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且能闻到香味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微点拨:(1)虽然乙酸分子中有4个氢原子,但是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电离出来,所以乙酸是一元酸。
(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用“”。
(3)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乙酸的最简式是CH2O。
()(2)冰醋酸是混合物。
()(3)1 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H+数目为N A。
()(4)乙醇、乙酸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1)√(2)×(3)×(4)×2.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的官能团为羟基B.乙酸分子中全是极性共价键C.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D.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A错误;乙酸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错误;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C错误。
]3.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由空间填充模型知,该有机物为CH3COOH,能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发生酯化反应。
乙酸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乙酸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582d562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2.png)
3、乙酸教学设计一等奖乙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这种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课标对本节课内容的基本要求是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能判断酯化反应;其发展要求能看懂乙酸的结构模型,引导学生从官能团变化的角度认识酯化反应并认识该反应的本质,同时用结构简式来规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从课标的要求中,乙酸内容的知识目标层面看要求不高,只要求知道乙酸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看,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乙酸的主要性质。
从新课程教材的体系编排来看,《化学2》只把乙酸作为一种常见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认识,并没有上升到对羧酸这一类物质的认识要求。
因此,不必对羧基这一官能团全面的展开作过多的拓展,在教学中要有所适当地为选修模块留有支点,为以后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
对于本节课教学我觉得有这么几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新课引入。
乙酸内容的教学设计,通过大家熟悉的调味剂食醋创设情境,引导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经验中醋酸物理性质了解和冰醋酸实物观察,纠正学生对乙酸认知的偏差,形成乙酸物理性质的纵横向联系。
第二,关于乙酸酸性的教学。
从初中已经学过的有关酸的知识入手,结合已知的生活小知识推测乙酸的酸性,重点说明乙酸的弱酸性并且让学生设计实验来加以证明,同时将前面学过的乙醇的性质通过比较联系起来。
这样一来可以巩固学生对酸的认识,同时也得出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对比,二来让学生参与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乙酸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乙酸的的酸性是乙酸分子中O—H键的断裂,结合学案“请你设计简单可行实验方案,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高中化学选修5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乙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e97a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b.png)
高中化学选修5乙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基本性质和应用;2. 掌握乙酸的结构、制备方法和性质;3. 能够区分乙酸和其他酸类化合物;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2. 乙酸的制备与应用;3. 乙酸的理化性质。
教学难点:1. 乙酸与其他酸类化合物的区别;2. 乙酸的反应机制。
教学内容:1. 乙酸的结构式及物理性质;2. 乙酸的制备方法;3. 乙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乙酸的应用领域,并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5分钟)1. 展示乙酸的结构式,解释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2. 示范性质实验:观察乙酸的物理性质,如气味、酸度等。
三、乙酸的制备(20分钟)1. 讲解乙酸的制备方法,包括氧化乙醇和加氢醛的方法;2. 进行实验操作:氧化乙醇制备乙酸,并观察产物的收集过程。
四、乙酸的化学性质(20分钟)1. 探讨乙酸与碱、金属反应的特点;2. 示范性质实验:乙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观察产物的生成情况。
五、综合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课堂实验的观察结果和感想,师生共同讨论乙酸的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乙酸的化学方程式,并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乙酸的结构、制备方法及化学性质,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乙酸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加深对乙酸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高中化学苏教版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苏教版乙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3400c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d.png)
高中化学苏教版乙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乙酸的基本性质、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2.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掌握制备乙酸的方法;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耐心和细致性,加强实验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乙酸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2. 难点:乙酸的制备方法及操作过程。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乙酸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乙酸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让学生了解乙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实验操作:a. 实验一:制备乙酸实验材料:氧化铜粉、醋酸钠操作步骤:1) 将氧化铜粉和醋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烧杯中;2) 将混合物加热,观察反应现象,收集生成的乙酸。
b. 实验二:乙酸的物理性质测试实验材料:乙酸、苯酚操作步骤:1) 将乙酸倒入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2) 观察有无反应发生,记录实验现象。
4.总结: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和物理性质。
5.拓展:了解乙酸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
四、作业1.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思考乙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调研。
五、板书设计标题:乙酸1. 结构特点:COOH2. 物理性质: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实验操作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应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乙酸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酸教案
班级:12电子技术教师:牛娟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用途。
②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辨证认识乙酸的弱酸性,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含义。
②通过洗水垢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2、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实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讨论—多媒体辅助的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冰醋酸,乙酸溶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引入】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例,食醋是3%~5%乙酸的水溶液,所以乙酸又叫醋酸。
说明乙酸是重要的有机酸,下面我们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
【板书】乙酸
1、乙酸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盛有乙酸的试剂瓶,观察乙酸的色、态,打开瓶盖闻一下气味,然后说给大家听。
【讨论、投影】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讲述】乙酸在温度低于它的熔点(16.6℃)时会变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叫冰醋酸。
乙酸的沸点是117.9℃。
【拓展迁移】当乙酸和高沸点物质混合在一起时,要想将乙酸分离出来,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回答】可以进行降温结晶,温度低于16.6度后,乙酸变成晶体析出。
【设疑】若实验室的乙酸冰冻了,该怎么取用?
【解答】冰醋酸就是乙酸CH3COOH,熔点(16.6℃)很低,将试剂瓶放到温水中,一小会儿冰醋酸就能熔化为液体,就能倒出来了。
【讲述】乙酸在初中的时候就提过,即有机酸。
有机酸中都含有一个基团羧基(-COOH),类似与醇中都含有羟基(-OH)。
醛中含有醛基(-CHO),像这些基团反映了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特性的,我们把它叫做官能团。
副板书(羧基-COOH –OH –CHO,官能团)
【设问】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组成。
乙酸是有机酸,含有羧基。
既然它称作乙,那乙酸分子中应该总共有几个碳?(2个),那与羧基相连接的应该是甲基还是乙基?(甲基)
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让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投影展示】乙酸的比例模型
【导引、板书】2.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
官能团:(羧基)
【质疑】乙酸分子是由甲基和羧基构成的,羧基决定了乙酸的化学性质。
那么,乙酸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在哪些部位断键呢?
【导引、板书】3、乙酸的化学性质
【思考、交流并讲述】
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知道乙酸在水溶液中有一部分电离产生H+。
CH3COOH→CH3COO-+H+而具有一定的酸性,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品设计几个小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归纳、投影】①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入乙酸溶液
②往镁粉中加入乙酸溶液
③往加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④向Na2CO3粉末中加入乙酸溶液
【活动、探究】根据以上实验方案,推测乙酸的化学性质。
⑴弱酸性(断O-H键)(化学方程式略)
酸性强弱比较:乙酸>碳酸
【迁移、应用】用醋可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练习】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过渡】一般的食品和饮料,超过保鲜期就会变质,而用粮食酿造的酒却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更醇香,当人们喝醉酒是也可用醋来解酒,这是为什么呢?
【观察、思考】教师播放演示实验,同时投影下列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①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②为什么反应物都必须是无水液体?
③反应混合液的混合顺序如何?为什么?大试管内反应混合液体积
不超过多少?
④为什么要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产物?
⑤为什么导气管不能伸入饱和Na2CO3溶液?
⑥实验完成后将所得产物充分振荡,并注意前后液层厚度及气味。
【观察、描述】Na2CO3液面上有一层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讲述、板书】这种有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就是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向这种酸跟醇作用而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在此条件下,生成的乙酸乙酯和水又能部分地发生水解反应,所以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⑵酯化反应:(断键)
催化剂
CH 3COOH+HOC2H5 CH3COOC2H5+H2O
【质疑】酯化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媒体演示】酯化反应机理
【导引、板书】羧酸脱羟基、醇脱氢.
【提问、讨论、归纳】结合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引导学生分析酯化反应的特点:
1.酯化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得很慢,为了使反应加快,使用了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
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它会达到平衡状态,如何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呢?
【学生答】: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讲述】为了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我们加入的乙醇、乙酸是无水的,且乙醇是过量的,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将生成的产物乙酸乙酯蒸出,水可以被浓硫酸吸收,由此使生成物的浓度减少,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
所以浓硫酸在反应中既是催化剂又是吸水剂.
为了使蒸发出的乙酸乙酯蒸气迅速冷凝,加长了导气管,为了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碳酸钠溶液倒吸,所以导管口位于接近液面的上方。
3.为什么必须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呢?
因为:①碳酸钠能跟蒸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所以反应完毕后振荡试管酚酞的红色变浅,液层变薄;它还能溶解蒸发出的乙醇,由此可以提纯乙酸乙酯。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
4.反应混合液的混合顺序:先加无水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边加边振荡。
因为水入酸会大量放热,能使水沸腾,制备乙酸乙酯时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就是采用酸入水的办法降低产生的热量不致引起沸腾,这里加入的乙醇往往是过量的,保证了最后加乙酸一加入就可以反应;大试管内反应混合液体积不超过1/3。
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小结】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是这两个方面:一是有酸性,二是能发生酯化反应.乙酸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化学性质,正是因为它具有羧基
这个原子团。
【反思】本节课从实验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乙酸的重要性质,然后上升到从结构理论去认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设问,师生共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事实的科学态度。
【作业】2.常规训练3.、拓展延伸(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