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机械波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人教版选修3-4](https://img.taocdn.com/s3/m/bc1db629fe4733687e21aa6d.png)
ppt课件
解析:由质点振动方向可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所以有: 0 .0s 3 (n 3 )T T 0 .1s 2 f 4 n 3 Hz
4
4 n 3
0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当n=3时,f=12.5Hz,A选项正确。
根据波速公式
vf 1 .2 4 n 3 m /s (4n 0 3)m 0 /s 0 .12
当v=10m/s,n取负值,所以B选项错误。
t=0时,x=1.2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C 选项错误,D选项明显不正确。
答案:A
ppt课件
例5.(05广东)一列沿x同正方向传播的横波,t=0时 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 的虚线所示,则( ) A.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右 B.波的周期可能为0.27s C.波的频率可能为1.25Hz 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0m/s
f5 要求在小孔后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应取小孔的尺 寸能与波长相比或小于波长。所以答案D正确
ppt课件
例2.下左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s时的波形
图,下右图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求该波的
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
解析:由波动图象可知:λ=100m,由振动图象可知: T=2s。 所以v=λ/T=50m/s P点在t=20s时的振动情况与t=2s时的振动情况相同, 由振动图象可知P点在t=20s时的振动方向向上,波峰 即将到达,所以波向左传播。
ppt课件
例3.(05北京)一列简谐机械波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 图所示,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当波源质点处于平 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时,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2的质 点所处的位置及运动情况是( ) A.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上运动 B.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运动 C.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 D.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
解析:由质点振动方向可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所以有: 0 .0s 3 (n 3 )T T 0 .1s 2 f 4 n 3 Hz
4
4 n 3
0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当n=3时,f=12.5Hz,A选项正确。
根据波速公式
vf 1 .2 4 n 3 m /s (4n 0 3)m 0 /s 0 .12
当v=10m/s,n取负值,所以B选项错误。
t=0时,x=1.2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C 选项错误,D选项明显不正确。
答案:A
ppt课件
例5.(05广东)一列沿x同正方向传播的横波,t=0时 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 的虚线所示,则( ) A.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右 B.波的周期可能为0.27s C.波的频率可能为1.25Hz 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0m/s
f5 要求在小孔后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应取小孔的尺 寸能与波长相比或小于波长。所以答案D正确
ppt课件
例2.下左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s时的波形
图,下右图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求该波的
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
解析:由波动图象可知:λ=100m,由振动图象可知: T=2s。 所以v=λ/T=50m/s P点在t=20s时的振动情况与t=2s时的振动情况相同, 由振动图象可知P点在t=20s时的振动方向向上,波峰 即将到达,所以波向左传播。
ppt课件
例3.(05北京)一列简谐机械波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 图所示,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当波源质点处于平 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时,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2的质 点所处的位置及运动情况是( ) A.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上运动 B.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运动 C.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 D.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
人教版物理选修3-4同步配套课件:第十二章 机械波 本章整合12课件
![人教版物理选修3-4同步配套课件:第十二章 机械波 本章整合12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386203482fb4daa58d4b86.png)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专题一
专题二
解析:由题中条件可知,P、Q间的波形有如图所示四种且均向 右传播:
2������ ������
对于图(1),λ=2l,Q 点振动到波谷需时间 t= 4 ������ = 4 × ������ = 4 ×
3������ 1 1 ������
3
3
������
3
= 2������ ; 对于图(2),λ=l,Q 点振动到波谷需时间 t= 4 ������ = 4 × ������ = 4������ ; 3 3 ������ 3������ 对于图(3),λ=l,Q 点振动到波谷需时间 t= 4 ������ = 4 × ������ = 4������ ; 对于图(4),λ= 3 ������, ������点振动到波谷需时间t= 4 ������ = 4 × ������ = 4 × 3������ =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专题一
专题二
解析:由图象知振幅一定为 10 cm,所以 A 错误。 在 t=0 时质点 a 位于波谷位置,质点 b 位于平衡位置且向 y 轴正方向运动,又由于简 谐波由 a 向 b 传播,所以 nλ+ 4 ������ = 10.5 m(其中 n=0,1,2,…),则波长不 可能是 8.4 m,B 错误。 波速 v= ������ = 4(4������+3) m/s,所以波速 v 不可能是 10.5 m/s,C 错误。波由 a 传播到 b 所用时间 t= ������ =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专题一
专题二
2.Δt前波形的画法。 如果运用平移法,只需将波形逆着波的传播方向推进;如果运用 特殊点法,只需沿着质点振动的反方向找Δt后的 质点位置,其他做法不变。 温馨提醒(1)根据波形呈空间周期性的特点。当波向前推进为波 长整数倍时,波形同原来相同,所以实际作图时通常采取去整(波长 整数倍部分)留零(不到一个波长的部分)的方法去处理。 (2)平移后的波形,图象的前半部分要出现“残缺”,一定要注意 把图象补画完整。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全章新课教学课件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全章新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e1b89ea76e58fafab0039c.png)
思考:
简谐运动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
※单个质点或能 够看为质点的 单个物体。
思考:
如果做机械振动的质点与它周围空间的其他质点间有力的 作用,它的振动对周围质点会不会有影响?
※引起其他质点 的振动。
思考:
周围空间的其他质点的振动究竟是一种什么运动?
※其他质点发生 的是受迫振动。
一、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2.产生条件: ①波源: 保持持续振动并引起其他质点振动的物体. 可以认为是第一个开始振动的质点. ②介质: 指传播机械波的物质。
选修3—4 第十二章《机械波》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全章新课教学课件
《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图象》 《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的衍射和干涉》 《多普勒效应》 《惠更斯原理》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复习回忆
自运动学角度看简谐运动:
§12.2 波的图象
复习回忆
问题1:机械波是怎样形成的?
介质可以看成是由大量的质点构成的,两相 邻的质点之间都有相互的作用力,介质上的某一 质点在波源的作用下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与它 相邻的质点振动,这些质点的振动又会带动各自 周围的质点发生振动,这样振动就在介质中由近 及远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复习回忆
2.沿波传播的方向,介质中 各质点由波源开始由近及远 振动;
3.介质中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 动,质点并不会随波迁移;
4.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均相同,均与波 源的起振方向一致,且振动的T与f也与波源 一致。
【例题】日常生活中,发现皮球掉入池塘 中,能否通过往池塘丢入石块,借助石块激 起的水波将球冲到岸边吗?
2021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第3节波长、频率和波速+课件+(共27张PPT)
![2021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第3节波长、频率和波速+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e3f00076eeaeaad1f330f4.png)
巩固练习
8.某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 示,已知在t=0.6秒时A点正好第三次出现波峰,则 波的周期为多少?波传到P点所需的时间为多少?P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是多少?
y
o
x
3λ
新课内容
二、周期和频率
1.周期:波源振动的周期就是波的周期 2.频率:介质中任一质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次 数。f =1/T 3.特点 ①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需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②波的振动周期和频率只与波源有关,与介质无关。 ③每经历一个周期,已有的波形图恢复原状。
波以一定的速度向前传播。在单位时间内某一波峰或波 谷(疏部和密部)向前移动的距离,等于波速。
巩固练习
5.呈水平状态的弹性绳,现在使其左端点在竖直面 内做周期为0.4s的简谐振动,已知t=0时,左端点 开始向上振动,则图中哪一个表示t=0.5s时的波形?
巩固练习
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1s时的
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
动图象(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
典例分析
y o
21
t秒时 的波形
3
x t+0.5秒 时的波形
结束
巩固练习
1.关于波的频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B.波的频率与波速没有必然关系 C.波由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会变大 D.若质点的振动速度大,则对应波的速度也大
巩固练习
2.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波形如图,已知
此时质点F运动方向向y轴负方向,则
A.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D此时刻向下运动
y
C.质点B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机械波 2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机械波 2](https://img.taocdn.com/s3/m/22e82d5183d049649a6658cb.png)
知 识 点 一
学
2 波的图象
业 分
层
测
评
知
识
点
二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习目标 1.知道波的图象中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 2.知道什么是波的图象,能在简谐波的图象中读出质点振动的振幅、波长、 周期等物理量. 3.能根据某一时刻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画出下一时刻和前一时刻的 波的图象,并能指出图象中各个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重点) 4.通过对波的图象的意义的了解,培养应用数学工具表达物理关系的能力.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后思考] 1.怎样从图形上区分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 【提示】 振动图象的横坐标轴是时间,波动图象的横坐标轴是传播距离. 2.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物理意义有什么不同? 【提示】 振动图象表示一个质点在各个不同时刻的位移变化情况,波动 图象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如图 12-2-1 所示为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由图象
可知( )
A.质点 b 此时位移为零
B.质点 b 此时向-y 方向运动
C.质点 d 的振幅是 2 cm
D.质点 a 再经过T2通过的路程是 4 cm
E.质点 a 再经过T2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4 cm
时刻的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向左传播
B.波向右传播
C.质点 B 向上振动
D.质点 B 向下振动 E.质点 C 向上振动
图1229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解决该题有许多方法,现用“上下坡”法判断,若波向右传播, 则 A 质点处于下坡,应向上振动,由此可知波向左传播.同理可判断 C 向上振 动,B 向上振动.
学
2 波的图象
业 分
层
测
评
知
识
点
二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习目标 1.知道波的图象中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 2.知道什么是波的图象,能在简谐波的图象中读出质点振动的振幅、波长、 周期等物理量. 3.能根据某一时刻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画出下一时刻和前一时刻的 波的图象,并能指出图象中各个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重点) 4.通过对波的图象的意义的了解,培养应用数学工具表达物理关系的能力.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后思考] 1.怎样从图形上区分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 【提示】 振动图象的横坐标轴是时间,波动图象的横坐标轴是传播距离. 2.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物理意义有什么不同? 【提示】 振动图象表示一个质点在各个不同时刻的位移变化情况,波动 图象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如图 12-2-1 所示为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由图象
可知( )
A.质点 b 此时位移为零
B.质点 b 此时向-y 方向运动
C.质点 d 的振幅是 2 cm
D.质点 a 再经过T2通过的路程是 4 cm
E.质点 a 再经过T2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4 cm
时刻的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向左传播
B.波向右传播
C.质点 B 向上振动
D.质点 B 向下振动 E.质点 C 向上振动
图1229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解决该题有许多方法,现用“上下坡”法判断,若波向右传播, 则 A 质点处于下坡,应向上振动,由此可知波向左传播.同理可判断 C 向上振 动,B 向上振动.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dc417e3169a4517723a3dc.png)
解析 各质点在各时刻的运动情况.如图甲、乙、丙所示.
2020/7/11
22
典例精析 三、由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
(1)由图甲可知,t=
T 2
时,质点8未到达波峰,正在向上
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
(2)由图乙可知,t=34T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
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
(3)由图丙可知,t=T时,质点8、12正在向下振动,质
例1 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振动,后一质点
的振动必定滞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2020/7/11
12
典例精析 一、机械波的形成及特点
解析 振源的振动使其周围质点依次振动,之所以能 依次振动下去,就是依靠了相邻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沿波的传播方向,后一质点的振动必滞后于前一质点 的振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答案 ABC
2020/7/11
13
典例精析 二、振动与波的关系
例2 关于振动与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
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2020/7/11
14
三、机械波及特点
4.振动和波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振动是单个质点所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现象;波是质点群联合起来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现象.
(2)联系:①振动是波的起因,波是振动的传播.②有波
2020/7/11
22
典例精析 三、由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
(1)由图甲可知,t=
T 2
时,质点8未到达波峰,正在向上
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
(2)由图乙可知,t=34T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
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
(3)由图丙可知,t=T时,质点8、12正在向下振动,质
例1 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振动,后一质点
的振动必定滞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2020/7/11
12
典例精析 一、机械波的形成及特点
解析 振源的振动使其周围质点依次振动,之所以能 依次振动下去,就是依靠了相邻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沿波的传播方向,后一质点的振动必滞后于前一质点 的振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答案 ABC
2020/7/11
13
典例精析 二、振动与波的关系
例2 关于振动与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
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2020/7/11
14
三、机械波及特点
4.振动和波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振动是单个质点所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现象;波是质点群联合起来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现象.
(2)联系:①振动是波的起因,波是振动的传播.②有波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机械波 3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机械波 3](https://img.taocdn.com/s3/m/7d6f239333687e21af45a9f0.png)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如图 12-3-1 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图 12-3-1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A.质点 A,C,E,G,I 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 B.质点 B,F 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 C.质点 D,H 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D.质点 A,I 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 一个波长 E.C,E 两质点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反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 什么是学习力
目 录/contents
2. 高效学习模型 3. 超级记忆法
4. 费曼学习法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你遇到这些问题了吗
总是 比别人 学得慢
一看就懂 一 做就错
看得懂,但不 会做
总是 比别人学得差 不会举一反三
上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质点 D,H 是处在相邻的两个波谷的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一 个波长,所以选项 C 正确.虽然质点 A,I 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的,振动 步调也完全相同,但由于它们不是相邻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的两个质点,它们 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波长(应为两个波长),所以选项 D 错误.C,E 两质点相隔半个波长选项 E 正确.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知识脉络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波长、周期和频率
[先填空] 1.波长 (1)定义 在波动中,_振__动__相__位___总是相同的两个_相__邻___质点间的距离,通常用 λ 表示. (2)特征 在横波中,两个_相__邻__波__峰___或两个_相__邻__波__谷_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 波中,两个_相__邻__疏__部___或两个_相__邻__密__部_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选修34第二讲机械波课件
![选修34第二讲机械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93394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5.png)
选修34 第二讲 机械波
解析:由A、B两质点的的振动图象及传播可画出t=0时刻的
波动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得λ= m,A正确;由振动图
象得周期T=4 s,故
B错误;由
振动图象知3 s末A质点位移为-2 cm,B质点位移为0,故C错
误;由振动图象知1 s末A质点处于波峰,振动速度为零,B质
点处于平衡位置,振动速度最大,故D错误.
图12-2-1
选修34 第二讲 机械波
⑤若知道波的传播方向,可知该时刻各质点的运动方向.如 图12-2-1所示,设波向右传播,则此时A、D质点沿y轴负方 向运动,B、C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⑥若知道某时刻某质点的运动方向,可判断波的传播方 向.如图12-2-1所示,若D点向上运动,则该波向左传播.
所以波速v= =4 m/s.
(4)Δx=vΔt=14 m=3×4+ λ, 所以只需将波形向x轴负方向平移λ
图12-2-5 =2 m即可,如图
12-2-5所示.
选修34 第二讲 机械波
(5)求路程,因为n= 所以路程s=4nA=4×0.2×3.5 m=2.8 m. P点经3.5个周期后仍在平衡位置处,所以位移为零. [答案] 见解析
选修34 第二讲 机械波
2.某同学用一根弹性绳进行机械波的实验.用手握住绳 的一端做周期为1 s的简谐运动,在绳上形成一列简谐 波.以弹性绳为x轴,手握住的一端为坐标原点O,且 从波传到x=1 m处的M点开始计时,如图12-2-6所 示,求:
选修34 第二讲 机械波
图12-2-6 (1)当时间t为多少时,平衡位置在x=4.5 m处的N质点恰好第 一次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运动? (2)画出上问中t时刻弹性绳上的波形图.
2.机械波传播过程中,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大.
解析:由A、B两质点的的振动图象及传播可画出t=0时刻的
波动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得λ= m,A正确;由振动图
象得周期T=4 s,故
B错误;由
振动图象知3 s末A质点位移为-2 cm,B质点位移为0,故C错
误;由振动图象知1 s末A质点处于波峰,振动速度为零,B质
点处于平衡位置,振动速度最大,故D错误.
图12-2-1
选修34 第二讲 机械波
⑤若知道波的传播方向,可知该时刻各质点的运动方向.如 图12-2-1所示,设波向右传播,则此时A、D质点沿y轴负方 向运动,B、C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⑥若知道某时刻某质点的运动方向,可判断波的传播方 向.如图12-2-1所示,若D点向上运动,则该波向左传播.
所以波速v= =4 m/s.
(4)Δx=vΔt=14 m=3×4+ λ, 所以只需将波形向x轴负方向平移λ
图12-2-5 =2 m即可,如图
12-2-5所示.
选修34 第二讲 机械波
(5)求路程,因为n= 所以路程s=4nA=4×0.2×3.5 m=2.8 m. P点经3.5个周期后仍在平衡位置处,所以位移为零. [答案] 见解析
选修34 第二讲 机械波
2.某同学用一根弹性绳进行机械波的实验.用手握住绳 的一端做周期为1 s的简谐运动,在绳上形成一列简谐 波.以弹性绳为x轴,手握住的一端为坐标原点O,且 从波传到x=1 m处的M点开始计时,如图12-2-6所 示,求:
选修34 第二讲 机械波
图12-2-6 (1)当时间t为多少时,平衡位置在x=4.5 m处的N质点恰好第 一次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运动? (2)画出上问中t时刻弹性绳上的波形图.
2.机械波传播过程中,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同学们:下面看些生活 中现象
印度洋海啸
过程 原因
实验 绳波的形成 演示 模拟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机械波产 1.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生的条件 2.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我们平时常说 “随波逐流”, 介质是否随波一起移动呢?
实验
绳波的传播 模拟
1、有机械振动一定有机械波( )
2、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 ) 3、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4、下列属于机械波的有:
A.水波( ) B.无线电波( ) C.声波( ) D.光波 ( ) E.地震波( )
练习: P29 T3
关于横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波的传播过程就是介质中的质点由近及 远的移动过程
B、波的传播过程就是波源提供的能量由近 及远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C、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 向
D、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所做的 振动属于自由振动
练习:
P47 T6:百米赛跑中,假如站在终点的计 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计时,他记下 的成绩有多大的误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论:红色标记上下 振动,但并没有沿绳
波运动。
弹簧形成的波
演示
模拟
我们平时常说 “随波逐流”, 介质是否随波一起移动呢?
随水逐流
实验 绳波的传播 弹簧形成的波
结论:红色标记上下振动, 但并没有沿绳波运动.后 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落 后一段时间,但形式(频率、 振幅)一样。
机械波传播时, 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 波传播的只是一种振动形式。
思考:除了传播 振动形式以外,波还
能传播什么呢?
能量
信息
演示 比较
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垂直。
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在同一直线上。
声波是一种纵波
波峰: 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 演示 波谷: 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密部
疏部
讨论:水波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__波__源___和__介_质____ 波能够传播:__振_动__形__式__、_能__量____和 __信__息___。 波可以分成:__横__波___和__纵_波____。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同学们:下面看些生活 中现象
印度洋海啸
过程 原因
实验 绳波的形成 演示 模拟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机械波产 1.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生的条件 2.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我们平时常说 “随波逐流”, 介质是否随波一起移动呢?
实验
绳波的传播 模拟
1、有机械振动一定有机械波( )
2、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 ) 3、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4、下列属于机械波的有:
A.水波( ) B.无线电波( ) C.声波( ) D.光波 ( ) E.地震波( )
练习: P29 T3
关于横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波的传播过程就是介质中的质点由近及 远的移动过程
B、波的传播过程就是波源提供的能量由近 及远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C、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 向
D、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所做的 振动属于自由振动
练习:
P47 T6:百米赛跑中,假如站在终点的计 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计时,他记下 的成绩有多大的误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论:红色标记上下 振动,但并没有沿绳
波运动。
弹簧形成的波
演示
模拟
我们平时常说 “随波逐流”, 介质是否随波一起移动呢?
随水逐流
实验 绳波的传播 弹簧形成的波
结论:红色标记上下振动, 但并没有沿绳波运动.后 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落 后一段时间,但形式(频率、 振幅)一样。
机械波传播时, 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 波传播的只是一种振动形式。
思考:除了传播 振动形式以外,波还
能传播什么呢?
能量
信息
演示 比较
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垂直。
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在同一直线上。
声波是一种纵波
波峰: 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 演示 波谷: 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密部
疏部
讨论:水波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__波__源___和__介_质____ 波能够传播:__振_动__形__式__、_能__量____和 __信__息___。 波可以分成:__横__波___和__纵_波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