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精神障碍PPT课件下载
合集下载
严重精神障碍知识培训PPT参考课件
![严重精神障碍知识培训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ee8d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6.png)
建立紧急联系机制,确保患者和 家属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获得帮助
和支持。
04
协作与沟通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资源 的协作与沟通,共同应对突发事
件。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
案例分析
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改进措施。
监测与评估
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评估预防复发和应对 突发事件工作的效果,及时调整策略。
治疗手段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如抗抑郁药物和心理疏导等
。
预防措施
积极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社 交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和兴趣爱好。
焦虑症
症状表现
过度担忧、紧张不安、恐惧、 心悸、呼吸急促等。
发病原因
与遗传、生化、心理社会因素 等有关,如长期压力、创伤性 事件等。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如 抗焦虑药物和心理疏导等。
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病程和预后等因素, 严重精神障碍可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 分裂症及其他严重精神障碍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物和心 理等多种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环境 因素如应激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不足等也可诱发疾病。
心理治疗的应用范围广泛,可单独使用 或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适用于各种严重 精神障碍的治疗。
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 系,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回归社会。
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倾听、安慰、鼓 励等方式,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增 强其治疗信心。
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 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建立积极健康的 生活方式。
兴趣爱好
和支持。
04
协作与沟通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资源 的协作与沟通,共同应对突发事
件。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
案例分析
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改进措施。
监测与评估
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评估预防复发和应对 突发事件工作的效果,及时调整策略。
治疗手段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如抗抑郁药物和心理疏导等
。
预防措施
积极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社 交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和兴趣爱好。
焦虑症
症状表现
过度担忧、紧张不安、恐惧、 心悸、呼吸急促等。
发病原因
与遗传、生化、心理社会因素 等有关,如长期压力、创伤性 事件等。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如 抗焦虑药物和心理疏导等。
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病程和预后等因素, 严重精神障碍可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 分裂症及其他严重精神障碍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物和心 理等多种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环境 因素如应激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不足等也可诱发疾病。
心理治疗的应用范围广泛,可单独使用 或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适用于各种严重 精神障碍的治疗。
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 系,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回归社会。
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倾听、安慰、鼓 励等方式,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增 强其治疗信心。
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 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建立积极健康的 生活方式。
兴趣爱好
常见精神障碍- PPT课件
![常见精神障碍-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c37201dd36a32d73758198.png)
2.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 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 典型的有“三低症状”:心境低落、思维缓慢、 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 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上述症状至少已持续 2 周。
病因
遗传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躯体因素 病前个性特征
临床特征
感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的不协调 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不协调
主要临床表现
思想情感和行为不同程度地与现实环境脱离, 沉醉于自己的病态体验中。 早期常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或幻觉。 对外界事物情感反应可有淡漠甚至情感倒错 或歪曲。 意向减退,行为懒散。
起病方式
多起病于青壮年,20-30岁发病占1/2 少数可在儿童期及中年后发病 起病可急可缓 慢性和亚急性发病约占2/3
病程
约1/8,发作一次缓解后终生不再发病 约3/8,慢性迁延,逐渐出现精神衰退 约1/2,时明显诱因、起病较急 病前性格开朗,无明显缺陷 无精神病家族史 病程时轻时重,有较长的缓解期 早诊断、早治疗 有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常见精神障碍
广西龙泉山医院心理科 潘润德 Tel 3138158 Email longquanshan@
常见精神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二)心境障碍 (三)神经症 (四)应激相关障碍 (五)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六)心理生理障碍 (七)癔症
脑器质性精神病可由于脑部炎症、寄生虫、 梅毒、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及脑变性原 因引起。 患者主要有意识模糊、遗忘及痴呆。前两者 多见于起病之初,后者则是疾病的慢性表现。 由于神经受损,常有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或 有脑电图、CT等阳性发现。
精神科认知障碍ppt课件
![精神科认知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dfcf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9.png)
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
理状态,改善认知功能。
生活方式的调整
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 动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和认知功能。
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家人 和朋友保持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活 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和 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
认知训练
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 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 、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认知 功能。
生活技能训练
帮助患者掌握日常生活的 基本技能,如穿衣、洗漱 、烹饪等,提高生活质量 。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社 交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 力。
04
精神科认知障碍的预防与护理
THANKS。
新药研发
针对不同病理机制的药物
针对不同神经递质、信号通路等病理机制,研发更具有针对性的 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创新药物剂型
开发新型药物剂型,如长效制剂、透皮吸收剂等,减少服药次数,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细胞与基因治疗
利用细胞治疗和基因工程技术,修复或替换受损的神经细胞,从根 本上治疗认知障碍。
早期筛查与干预
推广认知障碍筛查
通过大规模的公共卫生项目,提 高公众对认知障碍的认识,促进
早期筛查和诊断。
个体化干预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干预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预防性干预
针对具有认知障碍高危因素的人 群,如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 ,开展预防性干预措施,降低发
病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
早期筛查
通过定期的认知功能评估,早期发现潜在的 认知障碍风险。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ppt课件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397a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e.png)
应。
03
嗜睡:表现为白天睡眠 过多,影响正常生活和
工作。
05
•·
02
昏睡:表现为持续的深
04
度睡眠状态,唤醒困难。
03
精神障碍的诊断
诊断方法与流程
01
02
03
04
观察与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言语、 情绪等表现,评估其精神状态
。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家族史、用药史、 既往疾病史等信息,以辅助诊
断。
体检与辅助检查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精神障碍治疗的另一重要手段,主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 理动力学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来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对能 力。
心理治疗需要患者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并 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和情绪问题。
心理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医生的经验水平,患者应在治 疗过程中保持耐心和信任,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01
02
意志与行为障碍表现为
意志减退、缺乏动力和
•·
兴趣,以及行为异常等。
03
意志减退:表现为缺乏 目标、决心和行动力, 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降 低。
04
行为异常:表现为冲动 控制障碍、刻板行为、 自我伤害等。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清 晰度降低、意识内容改 变等,如昏迷、昏睡、
嗜睡等。
01
昏迷:表现为完全丧失 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
地融入社会。
05
精神障碍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公众认识与减少歧视
增强公众对精神障碍的认知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的认知和理解,减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 歧视和偏见。
促进社会接纳与支持
倡导社会各界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包容、友善的社会 环境。
03
嗜睡:表现为白天睡眠 过多,影响正常生活和
工作。
05
•·
02
昏睡:表现为持续的深
04
度睡眠状态,唤醒困难。
03
精神障碍的诊断
诊断方法与流程
01
02
03
04
观察与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言语、 情绪等表现,评估其精神状态
。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家族史、用药史、 既往疾病史等信息,以辅助诊
断。
体检与辅助检查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精神障碍治疗的另一重要手段,主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 理动力学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来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对能 力。
心理治疗需要患者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并 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和情绪问题。
心理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医生的经验水平,患者应在治 疗过程中保持耐心和信任,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01
02
意志与行为障碍表现为
意志减退、缺乏动力和
•·
兴趣,以及行为异常等。
03
意志减退:表现为缺乏 目标、决心和行动力, 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降 低。
04
行为异常:表现为冲动 控制障碍、刻板行为、 自我伤害等。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清 晰度降低、意识内容改 变等,如昏迷、昏睡、
嗜睡等。
01
昏迷:表现为完全丧失 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
地融入社会。
05
精神障碍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公众认识与减少歧视
增强公众对精神障碍的认知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的认知和理解,减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 歧视和偏见。
促进社会接纳与支持
倡导社会各界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包容、友善的社会 环境。
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ppt课件
![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0c8e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4.png)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
精神行为障碍(BPSD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行为障碍,以冲动、伤人、外走、拣拾废物、收藏垃圾、本能行为异常为主 性格改变,人格变化,自私幼稚 情感障碍,早期情绪不稳,晚期淡漠无欲
阿尔茨海默病的分期
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
引言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1.32亿,占人口总数的10%;并正以每年3.2%的速度急剧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2.3亿,占人口总数的20%以上。
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谵妄:Delirium --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痴呆:Dementia --慢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功能性精神障碍: 抑郁 Depression
1.快感缺乏、兴趣缺乏; 2.记忆力明显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诉; 3.疑病倾向; 4.悲观消极,甚至产生自杀观念; 5.进食减少、消瘦甚至拒食; 6.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有内疚感; 7.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谢谢!
MID与AD的临床鉴别:
起病较急,常有高血压史 病程呈波动性或阶梯恶化,可有多次脑卒中发作,症状呈波动性 早期神经衰弱综合征 以记忆障碍为主的局限性痴呆,自知力保持较久,个性改变不明显,识记及近记忆力障碍,情感脆弱,易伤感
起病隐渐 病情缓慢,进行性发展 早期近记忆障碍 全面性痴呆,早期即丧失自知力,个性改变明显,远近记忆力均差,情感淡漠或欣快
早期 9年 中期 5年 晚期 6年
阿尔茨海默病结局:
在西方国家AD是继心脏病、肿瘤和中风之后,排在第四位的导致死亡的疾病。 最后死亡: 肺炎或尿路感染 、褥疮等感染性疾病。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在脑血管壁病变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或血液动力学改变,造成脑出血或缺血,导致精神障碍。一般进展较缓慢,病程波动,常因卒中引起病情急性加剧,代偿良好时症状可缓解,因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最终常发展为痴呆。
精神行为障碍(BPSD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行为障碍,以冲动、伤人、外走、拣拾废物、收藏垃圾、本能行为异常为主 性格改变,人格变化,自私幼稚 情感障碍,早期情绪不稳,晚期淡漠无欲
阿尔茨海默病的分期
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
引言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1.32亿,占人口总数的10%;并正以每年3.2%的速度急剧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2.3亿,占人口总数的20%以上。
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谵妄:Delirium --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痴呆:Dementia --慢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功能性精神障碍: 抑郁 Depression
1.快感缺乏、兴趣缺乏; 2.记忆力明显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诉; 3.疑病倾向; 4.悲观消极,甚至产生自杀观念; 5.进食减少、消瘦甚至拒食; 6.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有内疚感; 7.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谢谢!
MID与AD的临床鉴别:
起病较急,常有高血压史 病程呈波动性或阶梯恶化,可有多次脑卒中发作,症状呈波动性 早期神经衰弱综合征 以记忆障碍为主的局限性痴呆,自知力保持较久,个性改变不明显,识记及近记忆力障碍,情感脆弱,易伤感
起病隐渐 病情缓慢,进行性发展 早期近记忆障碍 全面性痴呆,早期即丧失自知力,个性改变明显,远近记忆力均差,情感淡漠或欣快
早期 9年 中期 5年 晚期 6年
阿尔茨海默病结局:
在西方国家AD是继心脏病、肿瘤和中风之后,排在第四位的导致死亡的疾病。 最后死亡: 肺炎或尿路感染 、褥疮等感染性疾病。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在脑血管壁病变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或血液动力学改变,造成脑出血或缺血,导致精神障碍。一般进展较缓慢,病程波动,常因卒中引起病情急性加剧,代偿良好时症状可缓解,因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最终常发展为痴呆。
最新三级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第三讲常见精神障碍.幻灯片课件
![最新三级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第三讲常见精神障碍.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7ff0c655270722182ef749.png)
主要症状出现以前,患者所出现的一些非特异性 症状,主要有: 1.个性改变; 2.类神经症症状:焦虑、抑郁、记忆下降、注意
力不集中、失眠、头昏等; 3.零星出现不可理解的行为; 4.多疑; 5.对自身某个部位不合理的关注。
二 妄想性(偏执性)精神障碍
一种以妄想为突出临床特征的精神病性障碍。 ◆ 妄想具有系统化的倾向;妄想内容可为被害、
嫉妒、诉讼、钟情、夸大、疑病等,持久-可持 续终生;
◆ 幻觉偶见、短暂、不突出; ◆ 病程演进较慢; ◆ 一般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缺损,并有一定 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治疗原则: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结合认知 心理治疗。
三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包括诊断名称不同的一组短暂表现的精神障碍: ◆ 两周内急性起病; ◆ 以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言语紊乱、行 为紊乱)为主,临床相复杂多变; ◆ 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 ◆ 在2~3个月内痊愈。
1.如果总分为3,可 以认为不够诊断为神 经症; 分 2.如果总分为4—5分 数 为可疑病例,需进一 解 步观察确诊; 释 3.如果总分不小于6 分,神经症的诊断是 可以成立的; 4.需要说明的是,对 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 的评定,至少要考虑 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 ,评定涉及的时间太 短是不可靠的。
症状学标准 强迫症状、焦虑症状、恐 怖症状
症状表现:至少3项,持续1周 ◆ 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 语量增多; ◆ 思维奔逸、联想加快; ◆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 精力充沛、活动增多、不断改变计划; ◆ 鲁莽行为; ◆ 睡眠需要减少; ◆ 性欲亢进。 发作形式: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 神病症状躁狂、复发性躁狂; 治疗原则:抗躁狂药物、抗精神病药物。
心理冲突的常形与变形
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1、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连,涉及大家公
力不集中、失眠、头昏等; 3.零星出现不可理解的行为; 4.多疑; 5.对自身某个部位不合理的关注。
二 妄想性(偏执性)精神障碍
一种以妄想为突出临床特征的精神病性障碍。 ◆ 妄想具有系统化的倾向;妄想内容可为被害、
嫉妒、诉讼、钟情、夸大、疑病等,持久-可持 续终生;
◆ 幻觉偶见、短暂、不突出; ◆ 病程演进较慢; ◆ 一般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缺损,并有一定 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治疗原则: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结合认知 心理治疗。
三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包括诊断名称不同的一组短暂表现的精神障碍: ◆ 两周内急性起病; ◆ 以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言语紊乱、行 为紊乱)为主,临床相复杂多变; ◆ 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 ◆ 在2~3个月内痊愈。
1.如果总分为3,可 以认为不够诊断为神 经症; 分 2.如果总分为4—5分 数 为可疑病例,需进一 解 步观察确诊; 释 3.如果总分不小于6 分,神经症的诊断是 可以成立的; 4.需要说明的是,对 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 的评定,至少要考虑 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 ,评定涉及的时间太 短是不可靠的。
症状学标准 强迫症状、焦虑症状、恐 怖症状
症状表现:至少3项,持续1周 ◆ 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 语量增多; ◆ 思维奔逸、联想加快; ◆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 精力充沛、活动增多、不断改变计划; ◆ 鲁莽行为; ◆ 睡眠需要减少; ◆ 性欲亢进。 发作形式: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 神病症状躁狂、复发性躁狂; 治疗原则:抗躁狂药物、抗精神病药物。
心理冲突的常形与变形
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1、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连,涉及大家公
2024版精神疾病PPT课件
![2024版精神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8639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4.png)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结合策略
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
01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来自辅以心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02
针对轻度或特定类型的精神疾病,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
治疗。
同步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03
在治疗过程中,同时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发挥两者的协
同作用。
家属参与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治疗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放松训练 等。
睡眠障碍
类型
失眠、嗜睡、睡眠呼吸暂停、 异态睡眠等。
治疗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改善睡 眠环境等。
定义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质或时 序的异常,或睡眠中出现异常 行为。
原因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 素、药物因素等。
预防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刺激性物 质、调整心态等。
03
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等心境障碍,可稳定 患者情绪,减少情绪波动。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 导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 改用药方式。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观察病情变化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 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
确定精神疾病高危人群,如青少年、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
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 跟踪管理。
制定高危人群筛查标准和流程,定期 进行心理评估。
建立高危人群心理健康档案,加强信 息管理和数据分析。
公众对精神疾病认知提升
加强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歧视和排斥。 开展精神健康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
常见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常见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9e68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d.png)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精神障碍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症状表现可以分为抑 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按病因可以分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认知障碍
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混乱等。
情感障碍
如情绪低落、焦虑、易怒等。
意志障碍
如生活懒散、行为怪异、强迫 行为等。
如脑电图和诱发电位,了解脑功能状 态。
03 常见精神障碍的治疗
CHAPTER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
用于治疗抑郁症,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和三环抗抑郁药(TCAs)。
抗精神病药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 碍,如典型抗精神病药和非典 型抗精神病药。
抗焦虑药
用于治疗焦虑症,如苯二氮䓬 类药物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 取抑制剂(SSRIs)。
常见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常见精神障碍概述 • 精神障碍的诊断方法 • 常见精神障碍的治疗 • 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 精神障碍的案例分析
01 常见精神障碍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 ,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其他治疗方法
电抽搐疗法(ECT)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通过电流刺激导致抽搐发作,从而缓解严 重抑郁症的症状。
使用磁场刺激大脑某些区域,以缓解抑郁 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
光疗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精神障碍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症状表现可以分为抑 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按病因可以分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认知障碍
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混乱等。
情感障碍
如情绪低落、焦虑、易怒等。
意志障碍
如生活懒散、行为怪异、强迫 行为等。
如脑电图和诱发电位,了解脑功能状 态。
03 常见精神障碍的治疗
CHAPTER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
用于治疗抑郁症,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和三环抗抑郁药(TCAs)。
抗精神病药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 碍,如典型抗精神病药和非典 型抗精神病药。
抗焦虑药
用于治疗焦虑症,如苯二氮䓬 类药物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 取抑制剂(SSRIs)。
常见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常见精神障碍概述 • 精神障碍的诊断方法 • 常见精神障碍的治疗 • 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 精神障碍的案例分析
01 常见精神障碍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 ,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其他治疗方法
电抽搐疗法(ECT)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通过电流刺激导致抽搐发作,从而缓解严 重抑郁症的症状。
使用磁场刺激大脑某些区域,以缓解抑郁 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
光疗法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课件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69fb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2.png)
1
03.1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 系指由病毒、细菌或其它微生物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如流
感、肺炎、恶性疟疾、等引起的精神障碍。
• 系原发疾病症状的一部分。 • 随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病越来越少。 • 本病预后良好
2
病因及发病机理
• 病原体以病毒及细菌为主,疾病主要见于肺炎、流感、流
行性出血热、伤寒、疟疾。
6
促进HIV中国传播的危险因素
• 吸毒在我国死灰复燃 • 不安全性行为 • 人口流动性
7
爱滋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处理
• 病毒特点 • HIV的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 临床分期
8
与HIV感染有关的心理及精神症状
• 假爱滋病综合症
• HIV阳性者及AIDS患者中常见的精神科综合症
– 心境障碍 – 焦虑性障碍 – 睡眠障碍 – 偏执状态 – HAD(HIV associated dementia) – 谵妄
• 常见诱因
• 消化道出血、感染、发热、麻醉药、抗精神病药物、饮酒等。
26
肝脏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 临床表现
– 急性肝性脑病
• 见于爆发性肝炎、亚急性 坏死性肝炎。 • 以意识障碍为主,可呈嗜睡、昏睡、谵妄、躁动、昏迷。 • 疾病初期可有轻躁狂状态。 • 疾病后期可出现短暂或不可逆的遗忘,甚至痴呆。 • 神经症状多发生在精神症状后,有构音不清,扑翼样震颤,肌阵挛,
– 精神障碍
• 神衰综合征 • 性格改变:紧张、敏感、情绪不稳。 • 躁狂和抑郁 • 幻觉妄想 • 意识障碍 • 慢性脑器
35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精神障碍
• 诊断
– 甲亢的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 精神病状态的确定
03.1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 系指由病毒、细菌或其它微生物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如流
感、肺炎、恶性疟疾、等引起的精神障碍。
• 系原发疾病症状的一部分。 • 随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病越来越少。 • 本病预后良好
2
病因及发病机理
• 病原体以病毒及细菌为主,疾病主要见于肺炎、流感、流
行性出血热、伤寒、疟疾。
6
促进HIV中国传播的危险因素
• 吸毒在我国死灰复燃 • 不安全性行为 • 人口流动性
7
爱滋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处理
• 病毒特点 • HIV的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 临床分期
8
与HIV感染有关的心理及精神症状
• 假爱滋病综合症
• HIV阳性者及AIDS患者中常见的精神科综合症
– 心境障碍 – 焦虑性障碍 – 睡眠障碍 – 偏执状态 – HAD(HIV associated dementia) – 谵妄
• 常见诱因
• 消化道出血、感染、发热、麻醉药、抗精神病药物、饮酒等。
26
肝脏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 临床表现
– 急性肝性脑病
• 见于爆发性肝炎、亚急性 坏死性肝炎。 • 以意识障碍为主,可呈嗜睡、昏睡、谵妄、躁动、昏迷。 • 疾病初期可有轻躁狂状态。 • 疾病后期可出现短暂或不可逆的遗忘,甚至痴呆。 • 神经症状多发生在精神症状后,有构音不清,扑翼样震颤,肌阵挛,
– 精神障碍
• 神衰综合征 • 性格改变:紧张、敏感、情绪不稳。 • 躁狂和抑郁 • 幻觉妄想 • 意识障碍 • 慢性脑器
35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精神障碍
• 诊断
– 甲亢的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 精神病状态的确定
老年人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与应对PPT课件
![老年人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与应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32ab3e6c85ec3a87c2c533.png)
——抗高血压药物,抗癌症药,内分泌药物
• 抑郁症等情绪障碍是躯体疾病的前奏(前 驱症状) • 抑郁症与躯体疾病具有相同的发病基础 (如免疫)
躯体化可分为三种形式
• 医学不能解释的症状:通过必要的检查 仍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 • 疑病性躯体化:身体不适并过分担忧可 能患了严重躯体疾病或病患 • 精神障碍的躯体表现:原发疾病为精神 障碍,而非躯体形式障碍,但临床表现 却以躯体症状为主(如抑郁症、惊恐障 碍)
躯体化概念
• Lipowski: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不 适和症状的倾向;这些躯体不适或 症状,医学上无法解释,并常归咎 为躯体疾病而寻求医学帮助。常被 认为是心理社会应激反应的表现
抑郁症与躯体化
• 综合性医院,有超过一半的抑郁症病人以躯体 不适或症状(如各种疼痛、胃肠不适等)为求 医主诉。也包括如睡眠紊乱、食欲下降、精力 不足、疲乏等常见抑郁症生物学症状 • 躯体化被认为是抑郁症识别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之一 • 病人的主诉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正确性
概述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 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 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 的老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0%.临床主 要表现为抑郁综合征为特征的疾病,随 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 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 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 康.
老年抑郁的病因
抑郁症和躯体病:可能的关系(1)
• 躯体疾病引起情绪障碍(包括抑郁症) • 躯体疾病构成心理社会应激 (Stress) , 使个体产生抑郁症 • 抑郁症引起躯体疾病
——实例:癌症、心脏病、溃疡病等 ——典型案例
• 躯体疾病与抑郁症互相独立存在,互相 没有因果关系
抑郁症和躯体病:可能的关系(2)
• 抑郁症等情绪障碍是躯体疾病的前奏(前 驱症状) • 抑郁症与躯体疾病具有相同的发病基础 (如免疫)
躯体化可分为三种形式
• 医学不能解释的症状:通过必要的检查 仍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 • 疑病性躯体化:身体不适并过分担忧可 能患了严重躯体疾病或病患 • 精神障碍的躯体表现:原发疾病为精神 障碍,而非躯体形式障碍,但临床表现 却以躯体症状为主(如抑郁症、惊恐障 碍)
躯体化概念
• Lipowski: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不 适和症状的倾向;这些躯体不适或 症状,医学上无法解释,并常归咎 为躯体疾病而寻求医学帮助。常被 认为是心理社会应激反应的表现
抑郁症与躯体化
• 综合性医院,有超过一半的抑郁症病人以躯体 不适或症状(如各种疼痛、胃肠不适等)为求 医主诉。也包括如睡眠紊乱、食欲下降、精力 不足、疲乏等常见抑郁症生物学症状 • 躯体化被认为是抑郁症识别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之一 • 病人的主诉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正确性
概述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 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 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 的老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0%.临床主 要表现为抑郁综合征为特征的疾病,随 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 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 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 康.
老年抑郁的病因
抑郁症和躯体病:可能的关系(1)
• 躯体疾病引起情绪障碍(包括抑郁症) • 躯体疾病构成心理社会应激 (Stress) , 使个体产生抑郁症 • 抑郁症引起躯体疾病
——实例:癌症、心脏病、溃疡病等 ——典型案例
• 躯体疾病与抑郁症互相独立存在,互相 没有因果关系
抑郁症和躯体病:可能的关系(2)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ppt课件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fffa0fed630b1c59eeb532.png)
谈,刺激消失病人又会入睡。
2).意识模糊:病人思维缓慢、反应迟钝、注意、理
解记忆有困难,定向力障碍。此时吞咽、角膜、对光反 射尚存在。
3).昏睡:病人对一般刺激没有反应,不易唤醒。只有
强痛刺激才可被唤醒,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对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反应,可引出病理反
射。
47
(2)以意识范围缩小为主的意识障碍
(1)真性痴呆
(3)假性痴呆
41
(二)情感活动障碍
(1)情感高涨 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 乐。见于躁狂、脑器质性疾病或醉酒状态 。 (2)情感低落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严重时悲观绝 望而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 。 (3)焦虑 见于焦虑症、恐怖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 。 (4)情感淡漠 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5)情感倒错 见于精神分裂症。 (6)情感爆发 见于分离性癔症。 (7)病理性激情 见于癫痫、精神分裂症及脑外伤 性精神障碍。
病人自认为自己有卓越的才智,至高无上的权利 和地位,无数的财富和发明创造。
见于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和某些器质性精神病
22
罪恶妄想
患者坚信自己存在某种严重问题,如发生了严重错误、 做错了事。可以累及家人、危害国家,,罪大恶极,所 以应受到各种惩罚。
见于精神分裂症
23
关系妄想
某病人坚信别人的咳嗽、关门、谈笑、议论等言语 举动,以至于收音机广播、报刊的新闻等都是别有 用心在讥笑他,蔑视他…
18
思维形式障碍
病理性赘述 : “拖泥带水”但并不离题。 思维中断:病人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后又开始但不是 原来的话题。 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病人感到某种思想是别人强行 塞入 其脑中的。病人体验到强制性地涌现大量无现实 意义的联想。 思维化声: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
2).意识模糊:病人思维缓慢、反应迟钝、注意、理
解记忆有困难,定向力障碍。此时吞咽、角膜、对光反 射尚存在。
3).昏睡:病人对一般刺激没有反应,不易唤醒。只有
强痛刺激才可被唤醒,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对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反应,可引出病理反
射。
47
(2)以意识范围缩小为主的意识障碍
(1)真性痴呆
(3)假性痴呆
41
(二)情感活动障碍
(1)情感高涨 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 乐。见于躁狂、脑器质性疾病或醉酒状态 。 (2)情感低落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严重时悲观绝 望而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 。 (3)焦虑 见于焦虑症、恐怖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 。 (4)情感淡漠 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5)情感倒错 见于精神分裂症。 (6)情感爆发 见于分离性癔症。 (7)病理性激情 见于癫痫、精神分裂症及脑外伤 性精神障碍。
病人自认为自己有卓越的才智,至高无上的权利 和地位,无数的财富和发明创造。
见于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和某些器质性精神病
22
罪恶妄想
患者坚信自己存在某种严重问题,如发生了严重错误、 做错了事。可以累及家人、危害国家,,罪大恶极,所 以应受到各种惩罚。
见于精神分裂症
23
关系妄想
某病人坚信别人的咳嗽、关门、谈笑、议论等言语 举动,以至于收音机广播、报刊的新闻等都是别有 用心在讥笑他,蔑视他…
18
思维形式障碍
病理性赘述 : “拖泥带水”但并不离题。 思维中断:病人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后又开始但不是 原来的话题。 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病人感到某种思想是别人强行 塞入 其脑中的。病人体验到强制性地涌现大量无现实 意义的联想。 思维化声: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
常见精神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精品PPT课件
![常见精神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c9195a5727a5e9856a61ef.png)
第一部分 常见精神与行为障碍
一、 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 动水平明显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 和活动增加,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 活动减少。
躁狂时主要症状: 心境高涨或易激惹、失去控制;精力和活动增
加,言语加快,自高自大;注意力易转移;睡眠减 少。 抑郁时主要症状:
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还可伴有: 睡眠紊乱、注意力集中困难、自罪或自我贬低、食 欲紊乱、疲乏或精力减退、自杀观念或行为。
严重病例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二、抑郁症
临床上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和躯体症状为主。 (1)有时患者以躯体不适为主; (2)有时易激惹是主要的问题; (3)某些群体是高危人群(产期、中风、帕金森
诊断要点: (1)心境低落或悲伤; (2)兴趣或快感缺失; (3)显著的焦虑或担心。
七、适应障碍
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 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 度的行为变化等。生活事件和病人的人格特征起着 同样重要的作用。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症状 持续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四、惊恐障碍(急性焦虑症)
难以解释的焦虑或恐惧发作,不可预测,突 然出现,发展迅速,可能仅持续几分钟。
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一次发作经常会导致对再次发作的恐惧并会回 避曾经发作的场所,患者会经常回避可能产生类似 于惊恐发作的躯体感觉的运动或其他活动。 注:如果发作仅仅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恐惧的场所, 考虑恐怖障碍。
或多发性硬化患者)。 诊断要点: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
抑郁症鉴别诊断:
(1)有幻觉、妄想应和精神病性障碍鉴别; (2)有躁狂应诊断双相情感障碍; (3)有严重酒精和药物使用史,应考虑酒精或药物
一、 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 动水平明显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 和活动增加,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 活动减少。
躁狂时主要症状: 心境高涨或易激惹、失去控制;精力和活动增
加,言语加快,自高自大;注意力易转移;睡眠减 少。 抑郁时主要症状:
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还可伴有: 睡眠紊乱、注意力集中困难、自罪或自我贬低、食 欲紊乱、疲乏或精力减退、自杀观念或行为。
严重病例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二、抑郁症
临床上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和躯体症状为主。 (1)有时患者以躯体不适为主; (2)有时易激惹是主要的问题; (3)某些群体是高危人群(产期、中风、帕金森
诊断要点: (1)心境低落或悲伤; (2)兴趣或快感缺失; (3)显著的焦虑或担心。
七、适应障碍
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 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 度的行为变化等。生活事件和病人的人格特征起着 同样重要的作用。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症状 持续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四、惊恐障碍(急性焦虑症)
难以解释的焦虑或恐惧发作,不可预测,突 然出现,发展迅速,可能仅持续几分钟。
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一次发作经常会导致对再次发作的恐惧并会回 避曾经发作的场所,患者会经常回避可能产生类似 于惊恐发作的躯体感觉的运动或其他活动。 注:如果发作仅仅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恐惧的场所, 考虑恐怖障碍。
或多发性硬化患者)。 诊断要点: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
抑郁症鉴别诊断:
(1)有幻觉、妄想应和精神病性障碍鉴别; (2)有躁狂应诊断双相情感障碍; (3)有严重酒精和药物使用史,应考虑酒精或药物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系统ppt课件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a9b947783e0912a2162aa6.png)
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在临床精神病学和精神药 理学方面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著 作两部。主持江西省科技厅立项课题1项、省卫生厅课题3项。 专业特长:擅长难治性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及睡眠障碍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8:00--12:00)
6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分类的目的与意义
精神疾病分类的目的:把种类繁多的不同精神疾病按各 自的特点和从属关系,划分为类、种、型,以便归成系 统。 精神疾病的分类是将纷繁复杂的精神现象,根据拟定的 标准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 意义:①促进了学派间的相互沟通,尽可能改善了诊断 不一致的问题;②有利于临床实践,提供合理的治疗与 预防方案,在探讨各种精神障碍的病理生理及病理心理 机制、心理因素对各种躯体疾病的影响、新药研制、临 床评估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③预测精神疾病的 转归。 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摘译自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2001)
4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系统
重点内容: 1、掌握精神障碍的分类目的和分类 原则; 2、熟悉ICD-10分类系统的特点 3、了解CCMD-3 、DSM-Ⅳ分类系统
5
思考题
1、精神障碍分类的特点及意义? 2、诊断标准中有哪些主要指标? 3、五轴诊断包括哪些方面? 4、国际国内有哪些分类系统? ICD-10 精神障碍有哪些主要分类类别?
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6.心境障碍 7.焦虑障碍 8.躯体形式障碍 9.做作性障碍 10.分离性障碍 11.性及性身份障碍 12.进食障碍 13.睡眠障碍 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
6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分类的目的与意义
精神疾病分类的目的:把种类繁多的不同精神疾病按各 自的特点和从属关系,划分为类、种、型,以便归成系 统。 精神疾病的分类是将纷繁复杂的精神现象,根据拟定的 标准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 意义:①促进了学派间的相互沟通,尽可能改善了诊断 不一致的问题;②有利于临床实践,提供合理的治疗与 预防方案,在探讨各种精神障碍的病理生理及病理心理 机制、心理因素对各种躯体疾病的影响、新药研制、临 床评估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③预测精神疾病的 转归。 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摘译自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2001)
4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系统
重点内容: 1、掌握精神障碍的分类目的和分类 原则; 2、熟悉ICD-10分类系统的特点 3、了解CCMD-3 、DSM-Ⅳ分类系统
5
思考题
1、精神障碍分类的特点及意义? 2、诊断标准中有哪些主要指标? 3、五轴诊断包括哪些方面? 4、国际国内有哪些分类系统? ICD-10 精神障碍有哪些主要分类类别?
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6.心境障碍 7.焦虑障碍 8.躯体形式障碍 9.做作性障碍 10.分离性障碍 11.性及性身份障碍 12.进食障碍 13.睡眠障碍 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
2005-10-3
精选课件
经典胰岛素治疗
9
二、 偏执性精神障碍
又称为妄想性障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的精神 性障碍。
病因未明,起病在30岁以后,发病缓慢,不为 周围人察觉。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见。
病前人格多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
妄想常有系统化,内容有一定现实性,并不荒 谬。
人格相对保持完全;
2005-10-3
精选课件
11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 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又称为情感障碍或情感性精神障碍。严重者可 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数患者有 反复发作的倾向,治疗缓解后或发作期间精神 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为 慢性。
神病性症状、复发性
2005-10-3
精选课件
14
3、双相障碍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至少两次) 躁狂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 发作间歇期症状完全缓解
2005-10-3
精选课件
15
4、持续性心境障碍
临床表现
持续性(数年),并常有起伏 症状未达到轻躁狂或轻度抑郁程度 相当程度的主观痛苦和社会功能受损
分类 环性心境障碍:反复发作心境高涨或低落 恶劣心境:持续心境低落 混合状态:躁狂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
2005-10-3
精选课件
7
③紧张型
以精神运动性障碍为 主,表现紧张性木僵 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 现;
④单纯型
起病缓慢,持续发展, 意志逐渐减退、衰退、 懒散为特征,治疗困 难,预后不良。
2005-10-3
精选课件
8
治疗方面 ①以各种抗精神病
药物治疗为主; ②力争早期治疗,
长期随访服药; ③康复期的心理治
常见精神障碍
精选课件
1
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
1. 精神障碍国际分类标准第十版(ICD-10) 2. 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DSM-Ⅳ ) 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精选课件
2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CCMD-3)
(1)器质性精神障碍;
(2)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005-10-3
精选课件
3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 性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
最常见的的一种精神病,具有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 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约占精神病院患者的60%; 患病率0.1%~0.3%;
病因、发病机制未明,虽有各 种假设,但未被公认;
有遗传倾向,但非遗传性疾病。
2005-10-3
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自知力充分。
精选课件
18
一 .恐怖症
[1] 又称恐怖性焦虑障碍,是 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 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
[2] 对某些情景 场合产生不必 要的恐惧
[3] 采取回避行为 [4] 伴有焦虑症状和植物神经 功能障碍
2005-10-3
精选课件
19
分类(3种类型)
⑥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 迁延,部分患者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 一旦发病,进行性发展,自发缓解少见。 41%处于显著衰退或仅有部分工作生活 能力,痊愈者仅占26%;
⑦ 患病期间,自知力基本丧失。
2005-10-3
精选课件
6
常见类型有: ①青春型
以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 松散破裂、行为愚蠢、兴奋躁动以及性 轻浮为多见; ②偏执型 以妄想、幻觉为主;
精选课件
16
第三单元 神经症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 病性功能性障碍的总称。
是一组心因性障碍 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
素,但非应激障碍。 机能性障碍,其症壮无肯定的器质性病
变基础。 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精选课件
17
具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非人格障碍。 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 神经症是可逆转的,外因压力加大时加重,
(1)场所恐怖 对广场、拥挤场合、空旷地方等感到恐惧,
害怕离家或独自一人在家。
(2)社交恐怖
起病于少年,害怕被人审视、回避社交的情 景。
(3)特定恐怖
对特殊物体或情景引起的不合理焦虑。以儿 童常见。如雷雨、外伤、登高等。
2005-10-3
精选课件
20
二、焦虑症
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是否将 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难以应付的不愉快 情绪。 区别:恐惧在面临危险时发生
(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5)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
(6)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7)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9)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10)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情况。
精选课件
13
2、抑郁发作
临床表现
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语动作减 少和迟缓)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从闷 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木僵
伴有失眠、乏力、食欲不振、工作效率低 和内感性不适等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有些病人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持续两周以上
分类(四类): 轻型、 无精神病性症状、有精
其症状形式有很大的差异,从极其轻微 的心境波动到精神病性症状,均可出现。
2005-10-3
精选课件
12
临床表现
1、躁狂发作(躁狂症)
三高症状(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 奋)
伴有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莽撞 症状持续一周以上 分类(四类)
轻型 无精神病性症状 有精神病性症状 复发性
2005-10-3
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2005-10-3
精选课件
10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共同特点: 1. 在两周内急性起病; 2. 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 3. 起病前有相应的心理因素(心因); 4. 在2-3个月内痊愈。
临床表现以精神分裂症性症状为主,病程不超 过一个月——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
举例:旅行性精神障碍
精选课件
4
主要临床表现
①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协调, 与现实环境脱离;
②对外界事物情感反应淡漠、情感倒错 或歪曲;
③意志减退,行为懒散;
以上为本病的核心症状,程度不一,主 要表现为一般正常人难以理解患者的心 理活动,影响患者日常社会功能。
2005-10-3
精选课件
5
④意识清晰;
⑤智能多完好,但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 损害;
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
2005-10-3
精选课件
2005-10-3
精选课件
经典胰岛素治疗
9
二、 偏执性精神障碍
又称为妄想性障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的精神 性障碍。
病因未明,起病在30岁以后,发病缓慢,不为 周围人察觉。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见。
病前人格多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
妄想常有系统化,内容有一定现实性,并不荒 谬。
人格相对保持完全;
2005-10-3
精选课件
11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 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又称为情感障碍或情感性精神障碍。严重者可 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数患者有 反复发作的倾向,治疗缓解后或发作期间精神 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为 慢性。
神病性症状、复发性
2005-10-3
精选课件
14
3、双相障碍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至少两次) 躁狂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 发作间歇期症状完全缓解
2005-10-3
精选课件
15
4、持续性心境障碍
临床表现
持续性(数年),并常有起伏 症状未达到轻躁狂或轻度抑郁程度 相当程度的主观痛苦和社会功能受损
分类 环性心境障碍:反复发作心境高涨或低落 恶劣心境:持续心境低落 混合状态:躁狂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
2005-10-3
精选课件
7
③紧张型
以精神运动性障碍为 主,表现紧张性木僵 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 现;
④单纯型
起病缓慢,持续发展, 意志逐渐减退、衰退、 懒散为特征,治疗困 难,预后不良。
2005-10-3
精选课件
8
治疗方面 ①以各种抗精神病
药物治疗为主; ②力争早期治疗,
长期随访服药; ③康复期的心理治
常见精神障碍
精选课件
1
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
1. 精神障碍国际分类标准第十版(ICD-10) 2. 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DSM-Ⅳ ) 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精选课件
2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CCMD-3)
(1)器质性精神障碍;
(2)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005-10-3
精选课件
3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 性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
最常见的的一种精神病,具有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 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约占精神病院患者的60%; 患病率0.1%~0.3%;
病因、发病机制未明,虽有各 种假设,但未被公认;
有遗传倾向,但非遗传性疾病。
2005-10-3
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自知力充分。
精选课件
18
一 .恐怖症
[1] 又称恐怖性焦虑障碍,是 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 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
[2] 对某些情景 场合产生不必 要的恐惧
[3] 采取回避行为 [4] 伴有焦虑症状和植物神经 功能障碍
2005-10-3
精选课件
19
分类(3种类型)
⑥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 迁延,部分患者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 一旦发病,进行性发展,自发缓解少见。 41%处于显著衰退或仅有部分工作生活 能力,痊愈者仅占26%;
⑦ 患病期间,自知力基本丧失。
2005-10-3
精选课件
6
常见类型有: ①青春型
以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 松散破裂、行为愚蠢、兴奋躁动以及性 轻浮为多见; ②偏执型 以妄想、幻觉为主;
精选课件
16
第三单元 神经症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 病性功能性障碍的总称。
是一组心因性障碍 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
素,但非应激障碍。 机能性障碍,其症壮无肯定的器质性病
变基础。 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精选课件
17
具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非人格障碍。 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 神经症是可逆转的,外因压力加大时加重,
(1)场所恐怖 对广场、拥挤场合、空旷地方等感到恐惧,
害怕离家或独自一人在家。
(2)社交恐怖
起病于少年,害怕被人审视、回避社交的情 景。
(3)特定恐怖
对特殊物体或情景引起的不合理焦虑。以儿 童常见。如雷雨、外伤、登高等。
2005-10-3
精选课件
20
二、焦虑症
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是否将 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难以应付的不愉快 情绪。 区别:恐惧在面临危险时发生
(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5)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
(6)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7)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9)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10)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情况。
精选课件
13
2、抑郁发作
临床表现
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语动作减 少和迟缓)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从闷 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木僵
伴有失眠、乏力、食欲不振、工作效率低 和内感性不适等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有些病人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持续两周以上
分类(四类): 轻型、 无精神病性症状、有精
其症状形式有很大的差异,从极其轻微 的心境波动到精神病性症状,均可出现。
2005-10-3
精选课件
12
临床表现
1、躁狂发作(躁狂症)
三高症状(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 奋)
伴有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莽撞 症状持续一周以上 分类(四类)
轻型 无精神病性症状 有精神病性症状 复发性
2005-10-3
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2005-10-3
精选课件
10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共同特点: 1. 在两周内急性起病; 2. 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 3. 起病前有相应的心理因素(心因); 4. 在2-3个月内痊愈。
临床表现以精神分裂症性症状为主,病程不超 过一个月——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
举例:旅行性精神障碍
精选课件
4
主要临床表现
①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协调, 与现实环境脱离;
②对外界事物情感反应淡漠、情感倒错 或歪曲;
③意志减退,行为懒散;
以上为本病的核心症状,程度不一,主 要表现为一般正常人难以理解患者的心 理活动,影响患者日常社会功能。
2005-10-3
精选课件
5
④意识清晰;
⑤智能多完好,但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 损害;
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
2005-10-3
精选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