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
2024年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一、工作开展情况____年是我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重要年份,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我县积极开展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
根据《关于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县聚焦“优中选优、强中选强”原则,推进村庄合理规划、整村搬迁、合村并组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在工作开展之初,我县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内容,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2.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县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和乡镇干部担任成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 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在规模调整工作中,我县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开展村民代表座谈、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全面落实政策措施,确保规模调整顺利进行在规模调整工作中,我县充分落实了有关政策和措施,包括资金支持、农户补偿等方面,确保规模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取得的成效1. 优中选优,村庄合理规划通过对各行政村的实地调研和评估,我县对一些村庄进行了优中选优,规划了更为合理的村庄布局。
新规划的村庄将更好地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并具备较强的农村特色。
2. 强中选强,推进整村搬迁针对人口较少、资源条件较差的村庄,我县采取整村搬迁的方式,将这些村庄的村民有序地迁至条件较好的地方。
这不仅有助于村民改善生活条件,还能有效提高村庄整体发展水平。
3. 合村并组,提升村庄治理效能我县积极推进合村并组工作,将一些人口较少、资源较少的村庄进行整合,提升村庄的治理效能。
合村并组后,村庄的管理更加规范,村级组织也更加强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部分村民对规模调整工作缺乏理解在规模调整工作中,部分村民对此缺乏充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万州乡镇调整情况汇报

万州乡镇调整情况汇报
近期,万州地区乡镇调整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为了更好地推动乡镇发展,提高
乡镇治理水平,特向上级部门进行调整情况的汇报。
首先,针对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我们对乡镇人口规模进行了调整。
根据实际
情况,我们对人口密集的乡镇进行了适当的扩大,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同时,对于人口较少的乡镇,我们进行了合并或者调整,以便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乡镇的整体发展水平。
其次,针对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于资
源丰富的乡镇,我们加大了对其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其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我们加强了对其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帮助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
另外,针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基础设施的调整和优化。
我们加大了对交通、水利、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帮助乡镇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提高乡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此外,针对乡镇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乡镇干部队伍的调整和培训。
我们加强了对乡镇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乡镇治理职责,推动乡镇的发展。
最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乡镇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乡镇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乡镇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总之,乡镇调整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上级
部门的决策部署,认真做好乡镇调整工作,努力推动乡镇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全区行政村规模调整及撤村建社区工作情况汇报

全区行政村规模调整及撤村建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全区行政村规模调整及撤村建社区工作情况汇报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报告全区行政村规模调整及撤村建社区的工作情况,请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浙委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城区撤镇建街撤村建居工作的意见》(甬党办号)文件精神,自去年月开始,我区开始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和撤村建(并)社区工作。
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区推进撤村建并居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仑委办号)和《区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仑委办号)两个文件。
成立了以俞雷区长为组长,王银泽、汪友诚、刘新华、叶双猛、李跃明、孙黎明等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行政村规模调整和村改居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及撤村建社区工作动员大会。
按照计划,东部乡镇实施行政村规模调整为主,西部街道以撤村建(并)社区为主,通过一年多时间扎实有效的工作,积极稳步地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和撤村建(并)社区,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了城市管理更加有序,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区东部三个乡镇已完成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梅山乡撤销了个村民委员会,新设立了梅东、梅中、梅西、梅港个村民委员会,由个村民委员会调整为个;春晓镇撤销了个村民委员会,并以三个自然岙为基础,新设立昆亭、三山、慈岙个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由个调整为个;白峰镇撤销了原白峰片和上阳片个村民委员会(郭巨片保持原状),新设立了白峰、新峰、司沿、港口、勤山、上阳、下阳、阳东个村民委员会,由个村民委员会调整为个。
西部三个街道分别进行了撤村建(并)社区工作:新碶街道撤销了五星、镇安个村民委员会,居民整体划归百合社区居委会管理;大碶街道撤销了漕头、河南、干家、方夏、沿陈、扎马等个村民委员会,居民按居住状况并入相应的灵岩、高田王、学苑、金泉、坝头等个社区居委会;小港街道撤销陈山、渡头个村民委员会和桥东社区居委会,新设立陈山和渡头个社区居委会。
村规模调整中“三资”清理与处置

( 四) 坚 持 发 展壮 大 集体 经济 原 合法) 。 原各村之间集体 “ 三资” 的数 则。 在 行 政 村 规 模调 整 过程 中, 对 村 量和质量、 村集体经营收入、 村 民福
级集体 “ 三资” 的处置, 要立足于保护 利待遇等差异 较大 , 难 以通过 “ 直接 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服务于社会 全额融合法” 进行融合的, 可综合原 主义新农村建设 ; 要以改革创新为理 各村实际情况, 在确保原各村责、 权、 念, 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提高 利基 本 不变 的情 况下进 行分 类指 导 , 农 民群众 生活水平为目标 , 积极 鼓励 以实现 “ 三资”有效融合。 ①分析 资 大村带动小村、 强村扶持弱村、 富 村 金类结余或负债情况, 如都为负债且 支援穷村。 确保新村拥有一定量的由 人均负债基本持平的, 可以先将资金 原各村注入的集体 “ 三资” , 确保经济 类资产完全 融合; 如不平衡 的, 负债 发展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数额大的村再将一定量可融合的资产 ( 价值原则上 以账面为准) 融合到新
定 要 从 当地 实 际 出发 , 严 格 权 属
界定, 根据不 同情况确 定不同的 “ 三
资源) , 确保 调 整 村集 体 “ 三资 ” 的安 资” 融合方案 , 不能 简单平调原村 的
财务管理
集体 “ 三资” 。
农 村 财 务 会 计
2 . 承 认 差 别融合 法 ( 也 称部 分 融
由 I 浙
江
日 月
一 一
的要求认 真抓好这项工作。 在具体操
作中应把握以下四条原则: ( 一) 坚持政 策稳定原 则。 行政 村规模调整后, 原村与个人及有关单 位签订的农村土地 、 各项承包合 同继
行政村年度工作总结

行政村年度工作总结随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农事节奏,我所在的行政村完成了既定的年度工作目标,现在进行简要的总结回顾。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今年我们重点推进了村内道路的硬化工程。
原先泥泞不堪的乡间小路经过改造,变得平整宽敞,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
此外,我们还完成了村级活动场所的修缮工作,为村民提供了一个集会议、培训、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因地制宜地调整了种植结构,引进了一些高效经济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村民收入。
同时,为了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举办培训班,教授新型农民科学种田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些举措,村民的种植水平得到提高,村里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在民生福祉增进方面,我们注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问题。
比如,针对村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建立了校外辅导站,配备了专业教师志愿者,提供课业辅导和心理关爱;对于村里的孤寡老人,我们则组织了志愿者定期探访,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如送戏、送电影、送图书等,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乡村治理能力提升方面,我们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党群结对帮扶、党员示范引领等机制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我们健全了村级议事决策机制,推动村民自治规范化、法治化。
为了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我们还组织了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经过一年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比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村民的传统观念转变滞后,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程度有限;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资金和土地等资源限制,一些项目推进速度较慢。
针对这些短板和不足,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科学种田知识,提高村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二是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三是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常绿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

常绿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简报(第六期)常绿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办公室编2007年12月16日【动态信息】▲村规模调整常绿督导组下村指导工作12月16日,常绿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动员大会后,各新村工作小组迅速到各村开展第二轮座谈走访工作。
市村规模调整常绿镇督导组深入各村,参加座谈会,广泛宣传村规模调整工作。
常绿镇督导组组员、市农业局调研员章连法同志参加了木坞村村支两委会会议,就姚村村、上坞村、木坞村三村调整为长春村,办公地点设在姚村村村委会大楼的初步调整方案的形成、讨论和最终决定作了细致的说明,他指出:第一,为什么三村要调整?就地理上说,三村之间地域相连,关系密切,地理位置相近,交通方便。
并且三村属于同一溪流。
就人口数来说,上坞村常住人口在800以下,姚村村常住人口在600人以下,村小且外出人口较多。
就村集体经济来说,三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均以家庭纺织业为主,生活水平低。
这些都符合市行政村规模调整的范围,调整后,三村的总人口为2400左右,符合调整后的村人口在1500人至3000人左右的要求。
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拓展新村建设空间,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有利于提高村级综合服务效率,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长远需要,从而形成一个实用文档规模较大、布局较优、实力较强、特色鲜明的行政村。
第二,新村为什么要命名为长春村?历史上该地理位置被称为长春乡,命名为长春村反映了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特征,含义健康,有利团结,通俗易懂。
第三,新村办公地点为什么要设在姚村村?就姚村村、上坞村、木坞村三村地理位置来看,姚村村居中,而且村委会大楼毗邻交通大道,将新村办公地点设在姚村村,遵循了就近就便的原则,以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办事。
对木坞村村支两委会成员,章连法同志提出了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要识大体,顾大局。
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村规模调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常绿镇村规模调整的初步方案上来,领会精神,达成共识。
行政村规模调整动员

行政村规模调整动员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动员会,主要目的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举全县之力打好行政村规模调整这场硬仗,为实现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巩固基层政权,加快*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重大意义行政村规模调整能否平稳有序,关键在能否对这项工作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在全县上下能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要提高站位,从推进农村改革、加快乡村振兴、夯实基层基础,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县工作部署的政治任务。
近年来,中央和省县着眼于乡村振兴,相继出台文件,要求各地积极稳妥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
*党代会将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提高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作为今后五年七大任务之一。
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作目标,并明确:*。
在今年下发的省委指导意见中,明确把行政村规模平稳调整特别是“后半篇文章”,作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县委、县政府也明确将这项工作纳入综合考核内容和重点督查内容,并作为衡量、检验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站位,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全县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圆满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
(二)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是顺应城镇化趋势,推进县域发展空间布局调整的重大机遇。
一直以来,受“地形地貌限制,我县行政村“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实力弱”特征较为明显。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不断向中心村、中心镇和县城集聚,人口布局、资源要素流动出现重大调整。
据统计,全县*个行政村中,户籍人口*人以下的有*个,常住人口*人以下的有*个,常住人口不足*人的有*个。
通过村规模调整,可以打破乡村现有发展格局、扩大行政村域面积,增强中心镇、中心村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盘活乡村闲置的人口、房屋、土地等资源,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在全县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这次村社规模优化调整,是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县委县政府经过充分酝酿、广泛研究、通盘考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为了开展好这项工作,我们前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调研,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牵头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制定出台了《X看法》,以及相关配套文件、指导手册,会上已下发给大家。
本周一,市里召开了全市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动员大会;本周二,县委、县政府特地听取了前期预备状况的汇报,目前各乡镇的初步方案都已基本确定,各项预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
今日动员会的召开,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转入实施阶段。
刚才,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X镇、X 镇X个单位作了表态发言;X同志作了具体工作部署,我都同意,请大家仔细抓好贯彻落实;X同志宣读了纪律文件,X 同志宣读了领导小组文件和督导组文件。
下面,在大家讲的基础上,我再强调三点看法:一、充分熟识村社规模优化调整的重大意义,以猛烈的政治担当坚决打赢这场硬仗开展村社规模优化调整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事关执政根基,事关乡村振兴,事关全局稳定。
全县上下必需讲政治、讲大局,担当使命、一个步调,坚决执行好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
第一,深刻熟识这项工作的“政治性”,将其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这几年,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合理确定其管辖范围和规模,积极稳妥推动人口偏少村的调整。
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强调对于规模过大过小的村要稳妥有序调整优化,增加乡村党组织的调控力。
市委相继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基层基础提升年”行动动员大会和全市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动员部署会,明确要求要把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工作作为基层提升年行动的关键战役来打。
可以说,这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政治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全县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全力执行,攻坚推动,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村庄规模调整的难点问题与对策

村庄规模调整的难点问题与对策作者:李勇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10期村庄规模调整,也称大村庄制,有的则直接称之为并村。
村庄规模调整的目的是用村庄合并的方式实现农民聚集居住,为农村社区化管理创造基础条件。
村庄规模调整可大幅度降低村级管理成本,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促进农村发展。
目前,在浙江、山东、江苏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基层政府正着力推行村庄规模调整,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村庄规模调整的历程中国的村庄规模调整就像农村土地联产承包一样,均起始于农民的自发行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发式的村庄兼并便首先在山东沿海发达地区出现。
因为有的村企业比较发达,而土地等资源却相对短缺,发展受到制约,于是主动提出合并周边比较贫困的村庄。
周边村庄考虑到兼并以后可以分享富村的财富,于是积极相应。
二、困扰村庄规模调整的主要难点问题村庄规模调整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村民自发的自主式兼并模式,一种是行政权力推动的带有强制性的撤并组合模式。
前者,因为是自发自主并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平等协商基础上进行的,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而后者,则是大范围的通过行政力强制推动的整合,村与村之间大多并没有优势互补的客观需求,于是在调整过程中也就容易产生矛盾,其中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并村容易并财难资产合并、利益重组过程中村民考虑最多的是,穷村与富村的集体资产多寡差别大,富的村有各种归村集体所有的可供支配的资源,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全体村民可以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直接受益;而穷的村由于财源匮乏等原因,收支倒挂,寅吃卯粮,负债累累。
合并后,富村怕用自己积累的资产来填补穷村的负债,担心今后的收益必须与并入的穷村分享,于是抵触情绪严重。
(二)并人容易并心难从各地的经验来看,产生“并心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村民们大都对于新村一时难以认同,原村观念刻骨铭心。
由于受长期的地域、血缘、宗族关系的影响,一些村干部原村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决策中往往过多地考虑原村的利益。
在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行政村规模调整动员大会上与大家共同探讨全县农村规模调整的重要问题。
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规模调整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次大会的目的在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明确未来的方向,为推进全县农村规模调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指导和保障。
望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擘画出我县农村规模调整的美好蓝图!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决策,我们每一个村干部都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乡村振兴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富裕,更是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乡风文明的繁荣,是实现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重要突破口。
农村规模调整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我们村庄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全县乃至全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在规模调整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根据每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措施,确保调整后的农村格局和布局更加适应乡村振兴的要求。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统筹兼顾,避免人为过度调整带来的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只有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真正为农村村民谋求福祉,才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成果。
在规模调整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关注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就业问题。
农村的产业结构要逐渐向非农业转移,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推动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增收致富。
我们要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农村产业,挖掘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品牌和竞争力的农产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只有农民真正参与到农村的发展中,农村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振兴。
此外,在规模调整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础,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生产条件。
2024年行政村年终工作总结样本(四篇)

2024年行政村年终工作总结样本____年,漕湖村围绕创建苏州市充分就业社区的目标,持续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在____年下半年,作为一名劳动保障领域的新成员,我经历了半年的锻炼和成长。
在此期间,我深入学习劳动保障政策,掌握社区平台业务和操作方法,深刻领会了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思想和精神。
漕湖村秉持____年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目标和工作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一、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拓宽信息渠道1.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完善企业空岗报告制度。
漕湖村协管员定期走访辖区企事业单位,全面登记企业空岗信息。
2. 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刊物等媒体,广泛收集职业供求信息。
3. 加强与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合作,广泛搜集异地用人信息。
4. 与劳动力市场联网,收集就业信息。
5. 制定不同规模的招聘洽谈制度。
二、准确掌握底数,完善台账管理漕湖村现有居民____户,居民人数____人。
根据____年创建标准和工作计划,成立充分就业社区服务小组,专职人员深入居民家中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社区失业人员的就业状况。
目前,已登记失业人员____人,领取再就业优惠证____人,低保____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比率分别为:一般失业人员达____%,大龄失业人员达____%,就业困难家庭达____%。
社区自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现场考核得分为____分。
三、积极动员和协调,整合资源促进就业针对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分类施策。
一是积极动员,提供用工信息,鼓励有能力的村民带动就业;二是开发适合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如护绿保洁、家政服务等;三是收集空岗信息,帮助失业人员应聘;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
四、广泛宣传和热情服务,推动充分就业村创建广泛宣传____相关优惠政策,引导村民转变思想,增强就业意识。
深入群众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等活动。
2021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规划范文

2021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规划范文2021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规划一、“十三五”完成情况2(一)行政村规模调整情况。
2(二)养老产业发展情况。
2二、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6(一)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工作6(二)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7(三)持续强化城乡社区治理工作72021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规划一、“十三五”完成情况(一)行政村规模调整情况。
2021年1月,撤销XXX镇、XXX乡,设立新的XXX镇;撤销XXX镇、XXX乡,增设XXX、XXX、XXX、XXX街道。
2021年3月,撤村xxx成立XXX社区、xxx社区,新建XX社区。
2021年5月,XX镇行政村合并,撤销XX村、XX村、XX村,组建新的XX村;撤销XX村、XXX村、XXX村,组建新的XX村;撤销XX村、XX 村,组建新的XX村;撤销XX居委会。
目前,XXX街道XXX村和XX村正在进行撤村建居,已通过常委会议,等待批复。
下一步,XXX县将调整XXX街道、XXX街道、XXX镇行政区划,将XXX街道XXX村及XXX村、XXX街道XXX村和XX镇XX村及联合村划出,组建XXX街道。
调整XXX街道、XXX镇行政区划,将XXX街道XX村划归XXX镇管辖。
(二)养老产业发展情况。
XXX县户籍人口XX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XX万人,占总人口的25.92%;目前全县运营养老机构XX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X家,民办养老机构X家,共有床位XXXX张,其中护理型床位XXXX张。
全县共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XXX 个,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
1、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养老服务工作机制。
我县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XXX县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运行及资金管理办法》《XXX县健康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XXX县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XXX县镇(街道)福利中心公建民营改革方案》等政策文件。
村居规模调整情况汇报

村居规模调整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村居对规模进行了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现将调整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对村居规模进行了科学评估,发现原有规模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
因此,我们着手进行规模调整,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村民。
其次,我们对村居规模进行了合理规划,充分考虑了村民的居住、生活和工作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村居的整体布局和功能设置,力求使村居更加便利和舒适。
调整后,村居的规模得到了有效优化,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村居内新增了更多的公共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如健身广场、图书馆、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为村民提供了更多便利。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村居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服务机制,以确保村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我们注重了村居的环境卫生和安全保障工作,努力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村居规模调整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局面得到了巩固。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村居规模和服务,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服务保障。
最后,我们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也感谢村民朋友们的理解和配合。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村民谋福祉,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

2023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和目标2023年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重要年份。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我县制定了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工作目标,即通过优化行政村布局,推动农村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本次工作总结的目标是回顾并总结2023年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成效和不足,为后续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工作成效(一)规划设计阶段2023年初,我县成立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组织了调查研究,收集了各个村的基础数据和发展需求,制定了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
(二)村庄整合和改造阶段在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我县对一些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前景有限的行政村进行了整合和改造。
通过土地流转、资金支持等措施,将这些村庄整合到相邻的行政村中,提高了村庄规模和发展潜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产业发展阶段为了促进农村多元化发展,我县在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同时,加强了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
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乡村文化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四)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整合和改造行政村的同时,我县还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主要包括道路硬化、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方面的建设。
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条件和生活环境,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
(五)政策宣传和培训阶段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县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强对农民的政策解读和技能培训。
提高了农民对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增强了他们的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政策落实不到位。
虽然我县在政策宣传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政策的层层传导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影响了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资源整合不够充分。
在村庄整合和改造过程中,尽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由于资源整合和利益分配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整合过程较为困难,一些村庄的整合效果不理想。
(行政管理)嵊州市行政村规模调整情况

嵊州市行政村规模调整情况2007年9月起,我市开展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对除谷来、下王以外的其他19个乡镇和开发委下属的行政村进行了规模调整。
全市行政村从原先1077个(外加非行政建制的6个茶场)调整为465个。
一、甘霖镇:由原来154个行政村调整为72个行政村。
1.上蔡村:由原上蔡、朝日山、里塘底3个村合并组成。
共计458户、1138人口,总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上蔡村。
2.上路西村:由原上路西、陈家2个村合并组成。
共计741户,1978人口,总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上路西村。
3.楼下村:由原张钱、楼下、湖前3个村合并组成。
共计458户,1182人口,总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楼下村。
4.下沙地村:由原下沙地、宅根、水路坂3个村合并组成。
共计354户,918人口,总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下沙地村。
5.东张村:由原东张、黄泥山、新建庄、沙田坂4个村合并组成。
共计575户,1565人口,总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东张村。
6.上塘头村:由原上塘头、下塘头、淡溪湾、宋家4个村合并组成。
共计667户,1741人口,总区域面积1.98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上塘头村。
7.西叶家村:由原叶家、西王2个村合并组成。
共计540户,1410人口,总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叶家村。
8.孔村:由原孔村、渭沙、花桥3个村合并组成。
共计698户,1833人口,总区域面积1.9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孔村。
9.后史村:由原后史、郑家、冯家潭3个村合并组成。
共计357户,939人口,总区域面积3.1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后史村。
10.苍岩村:由原苍岩一村、苍岩二村、苍岩三村、苍岩四村4个村合并组成。
共计1370户,3734人口,总区域面积5.1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苍岩四村。
11.殿前村:由原殿前、高童、杨家屋3个村合并组成。
共计797户,2193人口,总区域面积6.25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殿前村。
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村级财务管理的思考

N o n g y e j i n g j i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村级财务管理的思考唐俊杰近年来,各地为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组织开展了村规模调整工作。
笔者对A 县的村规模调整过程中的财务规范化管理进行了调研,力求通过对现状的分析,问题的解剖和提出意见、建议,全面阐述村规模调整后村级财务管理建设。
一、村规模调整后的三资管理情况1、村规模调整情况A县于2019年2月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3月完成全部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挂牌,6月完成集体资产融合验收工作抽查核实,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集体资产融合工作。
此次行政村规模调整,全县行政村总数从254个调整至136个(其中保留57个,调整79个),减少118个,调整幅度达到46.46%,全县村平均人口由569人增加到1063人。
2、村集体资产负债情况截至2017年12月31日,A县村集体资产总计为48421.008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5657.2216万元,农业资产401.8133万元,长期资产841.0724万元,固定资产31520.9015万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48421.0089万元,其中流动负债4433.2842万元,长期负债15545.9095万元所有者权益28441.8151万元;全县集体土地总面积124.6880万亩,其中农用地96.6777万亩,建设用地28.0022万亩,未利用地0.0081万亩。
3、村级三资管理情况A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于2011年1月开始实行委托乡镇(街道)会计、出纳“双代理”制度,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实行网络化监管。
为进一步规范“三资”管理,通过出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监督管理的通知》《加强村级财务票据规范管理办法》等制度和文件,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二、村规模调整后的三资管理存在问题1、财务融合难一是尽管面上大部分行政村已实行了统一账户管理,但是会存在有部分村的资金私下里还是由原村独立核算,有很大一部分行政村的“三资”并未真正融合。
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

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今年,针对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实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战略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县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通力合作,扎实推进规模调整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任务目标明确,组织领导有力本次规模调整工作,我们明确了任务目标,即将原有数量较多、人口较少、产业基础薄弱的行政村进行合并整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
在规划和组织阶段,我们根据全县行政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专门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和分工。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各级干部的培训和业务指导,确保了工作推进的顺利进行。
二、全面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村情村貌为了确保规模调整的准确性和精准性,我们组织了全县的干部人员,对各个行政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
通过摸底调查,我们对每个行政村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土地资源、人口情况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准确掌握了各个行政村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规模调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合并整合工作研究全面深入,科学合理确定调整方案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研讨,科学合理地确定了行政村规模调整的方案。
我们根据人口数量、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指标,将原有的行政村进行了合并整合,确保每个行政村都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同时,我们还考虑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注重发挥集中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规范程序,确保决策合规合法为了确保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决策合规合法,我们严格遵守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规范了决策程序。
在确定调整方案之前,我们广泛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3年行政村年终工作总结

2023年行政村年终工作总结2023年是行政村工作的重要一年,全年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直接关系到乡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工作方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持续努力。
现将2023年行政村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一、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在今年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坚持科学种田、精细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通过开展农技培训和示范种植,引导农民选用适宜的品种,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保护性耕作和绿色农业技术,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效益。
同时,我们还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扶持农民发展规模化经营。
通过合作社等形式,组织农民集中种植,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
今年我们成功引进了一个大型养殖场,通过与附近地区的农民合作,形成了农田养殖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农村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了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整治方案和措施,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行动。
我们加大了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的力度,建设了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了农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有效减少了农村垃圾的数量。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农村道路、河道等基础设施的整修和改造,提高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我们还大力发展村庄旅游,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农村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今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民增收。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就业技能。
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就业机会给农村劳动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其次,我们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工作,通过开办农产品合作社,引进农产品加工设备,帮助农民将农产品加工成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四、基层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治理工作,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022年城市攻坚行动工作总结范文

2022年城市攻坚行动工作总结范文自开展高质量发展“十二大攻坚行动”以来,沂源县自然资源局全力以赴承担起城市品质活力提升攻坚行动牵头部门重任,加强沟通协调,强化工作调度,积极主动、勇挑重担,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面1.完成了全县625个村基础数据搜集整理工作。
2.结合我县开展的行政村规模调整,开展了四轮村庄分类,完成了《沂源县村庄布局规划》。
5.开展的流水片区规划被列入全省村庄精品工程创建名单,6个村庄被列入全市村庄规划编制规范化试点名单,并顺利通过省市专家评审。
6.完成了全县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划任务。
亮点工作:试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成绩显著,高堂峪村规划被评为全省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全市唯一入选的村庄。
流水片区规划被列入省级精品工程目录。
(二)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方面2.完成222宗553亩散乱污关停企业闲置用地处置。
3.完成19处年度已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任务。
4.完成5000亩荒山绿化提升工程,实施封山育林3.4万亩。
5.完成了《淄博市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初步方案意见征求。
6.编制完成了《沂源县绿道系统专项规划》。
7.实施人民路绿道建设工程。
8.精品绿带提升建设,对城区内超过30米宽的瑞阳路、新城路两条现有道路绿化带进行提升改造。
9.新建设悦府等5处拇指公园。
原工作计划中的水上乐园提升改造工程已取消;东埠路2022年底道路工程刚刚完工,道路绿化工程2022年完成;城东公园、城西公园等工程调整为在“十四五”时期内完成。
亮点工作:我县园林工作通过清底子补短板,严抓精细化管理,强化舆论引导,我县城区绿地全部达到一级养护级别。
(三)构建快速通达大交通体系方面1.沾临高速前期手续办理已完成,完成沂源县北段的招投标,并于12月20日举行了开工仪式。
2.229沂邳线征地拆迁全部完成,纵向清表完成全线长度的92.6%,完成填挖方总量的28.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总结为更好地适应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按照依法自愿、尊重民意、规范有序的原则,自200*年5月13日开始对全县的行政村规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组织实施,至6月中旬,随着新村党组织和村务工作小组的建立、新村合署办公、新村干部经过培训到岗到位,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全县行政村数量由738个减少至359个,调减幅度为%,村平均人口由856人增加到1761人,村域平均面积由扩大到。
较好地实现了平稳过渡,达到了预期目标。
现将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及调整的动因我县的行政区划自建国以来几经调整、几经变更,而行政村的区划却相对比较稳定。
自人民公社化以来,我县的行政村个数经历了由少到多,相对稳定和局部调整,部分村划归越城区的过程。
这次行政村规模调整前,全县19个镇和街道共有738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万人,村均人口856人。
其中平原行政村数为0个,村人口386510人,村平均人口为991人;山区行政村为348个,村人口为245519人,村平均人口为706人。
平原1000人以下的村237个,涉及村人口150217人,1500人以下的村320个,涉及村人口251034人;山区500人以下的村133个,涉及村人口45186人,800人以下的村234个,涉及村人口110048人。
调整前全县共有村干部3805人(含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三套班子成员)。
调整前全县行政村现状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数量多。
全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含海涂),村平均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66个。
二是规模小。
全县最小的一个村(稽东镇高锋村)只有35户、102人,全县人口最多的村为华舍街道蜀阜村,全村总人口为3237人。
三是区域小。
全县村域平均面积仅为。
四是分布散。
村庄布点零星散乱。
五是发展不平衡。
从村级可支配收入的总量看,20XX年可支配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有136个。
由于村规模过小、数量偏多,布点分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县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增加了乡镇行政管理的成本和难度,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四难”:一是干部难挑;二是负担难减;三是规划难搞;四是设施难配。
随着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适度调整行政村的规模已是农村工作的必然趋势。
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全县行政村个数由738个减少到现有的359个,村平均人口为1761人。
其中1500人以下的村146个,1500—3000人以下的村186个,3000人—4000人的村有25个,4000人以上的村2个。
村平均密度为每百公里32个,其中村人口最多的是湖塘街道宾舍村,为4135人;最少的是马鞍镇平水村,为216人(将撤村建居);全县村平均区域面积从增至 km2,最大的村是平水镇梅园村,区域面积为 km2。
全县共有村干部2324人(含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三套班子成员)。
除柯桥街道因城中村改造及今后撤村建居工作的需要暂不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外,这次调整共涉及18个镇(街道)和587个村,分别占全县镇(街道)总数的%和村总数的%,其中:二并一的有91个村,三并一的有75个村,四并一的有32个村,五并一的有8个村,六并一的有2个村。
二、主要做法这次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由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决策,由于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协的有力监督和指导,由于各镇(街道)、各专业组、指导组的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确保了行政村规模调整依法、有序、平稳地进行。
主要得益于:一是牢牢遵循并坚持了五个原则。
即: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则;就近就便和整撤整并的原则;依法办事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规划先行、积极稳妥的原则;统一部署和镇、街道实施的原则。
二是科学合理地提出了行政村的设置规模。
即:平原以20XX—3000人左右为宜,山区以1000—20XX人左右为宜。
中心村、县城周边村和经济强村的规模可适当扩大。
调整后,各镇、街道行政村数减少比例均达到50%左右。
三是积极稳妥地处理了村规模调整中的三个难题。
即:尊重民意,依法实施问题;集体资产处置和财务管理问题;村干部分流和新村班子组建问题。
从而保证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平稳顺利的进行。
在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具体过程中,全县较好地把握了“县级指导、镇街为主,积极引导,依法办事”四个环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班子县委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徐纪平同志和县长冯建荣同志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套班子有关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5个片督查组和5个职能工作组,按照县派督查组分片督查、部门派指导组分片指导、镇(街道)派工作组帮村工作的工作思路,全县75个部门派出了115名县级机关干部分赴18个镇(街道),帮助、指导各镇(街道)依法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
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并深入到村帮助指导工作,向村干部和群众讲明道理,分析利弊,取得了村干部和群众的支持,提供了组织保障。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为提高全县上下对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认识,通过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印发有关文件和宣传资料、召开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会议、村两委会班子会议、老干部座谈会议、党员及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
大力宣传外地及本县开展村规模调整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深刻分析目前我县行政村分布散、规模小等现状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和行政村规模调整所能带来的积极效应,使全县上下形成了共识,提高了对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制订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和实施调整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3、依法规范操作,明确具体要求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使群众理解和满意,为此,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特别强调,在行政村规模调整过程中必须依法办事,尊重民意,规范手续。
该到的法律程序必须到位,该报的材料必须齐全完备,不能因图当时方便而给今后工作带来后遗症。
特别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形成调整决议及村民代表在决议上签字这些必备程序,徐纪平书记和李会鹏主任、冯建荣县长在有关会议上反复强调,要求各镇(街道)必须重视做好这一工作,避免出现反复而影响基层稳定。
对镇和街道如何上报材料,上报哪些材料,材料内容有些什么具体要求等,由县委办、县府办、县民政局等部门召开专门会议布置,予以明确和规范。
考虑到这次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县委还明确由县民政局牵头,组成由组织部、政研室、建设局等有关人员参与的会审小组,对各镇(街道)上报的调整方案实行联合会审,达成一致意见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对镇(街道)报送的方案,县民政局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审核,当天送县政府审批。
既把好了方案审核关,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4、把握关键环节,科学编制方案各镇(街道)在拟定方案上,注重考虑以相近相邻、优势互补、历史沿革和群众自愿为调整的原则,在充分调查和掌握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初步方案。
对各镇(街道)上报的初步方案,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把关,逐个审核。
会审小组为选择合理的调整方案,赴镇访村,不辞辛苦,对新行政村的人口规模、村名、村驻地的确定、村民的认可度、上报材料的合法及完整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提出会审意见,以使报批的方案更趋科学合理,更能促进新行政村平衡过渡和健康发展。
5、择优选配好村干部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新村规模的扩大,对村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配备好新村干部,特别是配备好新村的党组织书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此,在新村干部的配备上,县委组织部和各镇注重择优选配好村干部,扩大村干部的选配范围,加大镇机关干部下派到村任职的力度,同时明确限定村干部的职数,从而使新村干部的素质全面提高,干部职数明显下降,非生产性开支明显减少,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不断上升。
为了帮助各镇(街道)解决原村干部工资报酬的拖欠问题,顺利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对经济薄弱村的拖欠问题,按照县、镇(街道)分级负担的原则,县财政还出资400万元帮助各镇(街道)兑现了拖欠原村干部的工资报酬问题。
6、充分发挥镇(街道)的积极性各镇(街道)是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实施主体,在这次行政村规模调整过程中,各镇(街道)在坚持全县统一部署和统一行动的原则下,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字上:(1)体现在一个“早”字上一是调查摸底早,早在年初,各镇(街道)的主要领导就根据县委徐纪平书记在全县干部大会的报告精神,对本镇(街道)行政村的现状、历史渊源、生活习惯、人员流向、村民思想等方面开展了调查摸底,做到了情况明、底子清,为正式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是思想工作做得早,各镇(街道)积极探索和创新各种办法做村民群众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孙端镇和南部山区的富盛、嵇东、王坛、平水等镇,思想上不等不靠,及早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其中富盛镇是全县第一个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并上报方案的镇;孙端镇是全县第一个召开新村成立大会并实施合署办公的镇。
(2)体现在一个“细”字上各镇(街道)严格按照地相邻、人相亲、史相袭、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群众利益的原则,制订了符合各镇(街道)实际的多套行政村规模调整方案。
如齐贤、马鞍、杨汛桥等镇的调整方案,几经筛选,细致琢磨、反复比较,使得行政村调整方案更加科学周密、考虑周全、依法规范、齐全完备,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保证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平稳过渡。
(3)体现在一个“实”字上一是领导重视,作风深入。
镇(街道)党委书记不但挂帅,而且还亲自出征,多次召开书记办公会议来研究这项工作,安昌、钱清、陶堰、福全、夏履等镇的主要领导,对许多大村的书记和知名的厂长、经理多次谈话征求意见,对一些重点村、重点户、重点对象亲自上门做工作;镇长和办事处主任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进村入户做群众的工作;各指导组蹲点帮助各村开展工作。
二是因地制宜,工作扎实。
在调整方案的选择和与群众见面上,采取了自上而下、由内到外、逐步扩展和自下而上、由外到内、逐步统一的方法,如湖塘街道的调整方案,就是在综合该街道副镇级以上新老领导和来该街道从事工作2年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共17人分别提出自己个人的调整方案,取其共性,再征求广大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
再如兰亭镇的星火村、福全镇的上溇村、稽东镇的傅家岙村等一些重点村、难点村的调整工作,各镇(街道)主要领导都能集中精力,针对难点,因村制宜,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来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
三是统筹兼顾,创造性开展工作。
如华舍街道和柯岩街道,能结合当地实际,积极配合城市化建设步伐开展并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