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科普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防治方法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防治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8cab9dd19e8b8f67c1cb987.png)
20
血尿
血尿
镜下血尿 ——出血量<1ml
肉眼血尿 ——出血量>1ml
2.5%~20%
患病率
21Leabharlann 血尿尿血西医症状名称
相当于中医溲血,包括 血淋和尿血(溺血)
中医病名
专指无痛性血尿 《医碥•溲血》说:“痛者 为血淋,无痛者为溺血。”
轻度GFR 中度GFR 重度GFR 肾衰竭
GFR (ml/min/1.73m2)
≥90
60~89
30~59 15~29 15或透析
8
CKD危险因素类型
定义 易感因素 对肾脏损伤敏感
度增高的因素 始动因素 直接促使肾损害
发生的因素
进展因素
肾脏损害发生以 后,导致肾损害 加重、加速肾功 能下降的因素
尿蛋白排出持续↑通常提示肾脏损害 肾脏疾病的类型决定了尿蛋白排出的种类 Alb排泄↑是DM、肾小球疾病、HT造成的CKD的敏感指标 低分子量蛋白排泄↑是某些小管间质疾病的敏感指标
11
评价蛋白尿
无高危因素 标准试纸
有高危因素 白蛋白特异试纸
≥1+ 阴性/微量 总蛋白/肌酐
阴性
阳性 白蛋白/肌酐
25
血尿的诊断 1. 离心尿显微镜下计数RBC≥3个/HP或8000个/ml 2. 每小时尿RBC排泄率≥10个; 3. 每12h尿沉渣RBC计数≥50万个。
26
血尿的来源定位:强调临床综合评价,包括:
1
相关的病史、药物史、家族史;.
尿RBC形态学及其他尿RBC定位检方
2
法,如尿相差显微镜,尿RBC体积分
2
慢性肾脏病的预防和管理知识点
![慢性肾脏病的预防和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7c0a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a.png)
慢性肾脏病的预防和管理知识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持续进行性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和管理慢性肾脏病至关重要,可有效减轻病情,延缓疾病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慢性肾脏病预防和管理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了解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是一种肾小球滤过率慢性下降,肾脏功能逐渐减退的疾病。
常见的引发慢性肾脏病的原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肾实质疾病以及遗传因素等。
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对于预防和管理慢性肾脏病至关重要。
二、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对于慢性肾脏病的预防和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控制摄入盐量:高盐饮食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过多的盐摄入还可能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加重肾脏负担。
建议患者限制盐摄入,选择低盐或无盐添加的食品。
2.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摄入过量的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应该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量的高质量蛋白,如瘦肉、鱼类和乳制品。
3. 限制磷摄入: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排磷功能可能受损,导致体内磷摄入过多。
过量的磷可能与血管钙化相关,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
建议患者避免高磷食物,例如磷酸盐添加剂含量较高的加工食品。
三、保持适度的体重和血压肥胖和高血压是许多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因素。
保持适度的体重和血压对于预防和管理慢性肾脏病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慢性肾脏病的发病风险和病情进展。
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2.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引起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往往伴随有高血压。
建议定期检测血压,如果高血压存在,按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并注意限制盐摄入、适当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定期监测肾功能定期监测肾功能是慢性肾脏病预防和管理的重要环节。
这包括检测血尿酸、尿蛋白等指标,以及定期进行肾脏超声、肾旁体检查等。
如何合理结合中西医防治肾脏病?
![如何合理结合中西医防治肾脏病?](https://img.taocdn.com/s3/m/1fba33b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e.png)
如何合理结合中西医防治肾脏病?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也是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以及代谢废物排除的重要器官。
然而,现代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为了维护肾脏健康,中西医相结合成为一种重要的防治策略。
1.中西医结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完美融合中西医结合是一种融合了中医传统智慧与西医现代科学的综合性医学方法,为防治肾脏疾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个体化的方案。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强调人体的整体平衡,认为疾病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或气血不畅所致。
与之不同,西医更注重疾病的病因病机解析和药物治疗。
将这两种医学理念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肾脏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选择。
中医的“阴阳平衡”理念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以及人体各个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
在肾脏健康方面,合理调节饮食、作息和情绪,有助于维持肾脏的平衡状态。
而西医的药物治疗和先进的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病变和异常,为防治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手段。
将中医的“阴阳平衡”理念与西医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可以在疾病早期发现时进行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的风险。
此外,中医强调个体化,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生活方式制定治疗方案。
而西医则依靠临床试验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治疗建议。
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为每个患者提供更贴近其实际情况的个性化防治策略。
2.饮食调节:中西医智慧的结合,呵护肾脏健康在肾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合理的饮食调节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医和西医的观点在饮食方面有着一致的共识,将两者智慧结合,可为肾脏健康提供全面的保障。
中医注重“饮食为养生之本”,主张根据体质和季节调整饮食。
具体到肾脏健康,中医强调平衡阴阳,适当摄取温补食材,如黑豆、黑芝麻等,有助于肾脏功能的维护。
此外,中医还强调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肾脏功能。
西医研究表明,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摄入有助于肾脏的健康。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防治良方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防治良方](https://img.taocdn.com/s3/m/8993c49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4.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防治良方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腰痛”、“血尿”、“虚劳”等范畴。
一、病因病理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很早就有认识,多将之归属于“水肿”、“虚劳”、“腰痛”、“血尿”等范畴,随着人们对慢性肾炎认识的逐步深化,根据本病的发病过程,现已普遍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指肺、脾、肾三脏的亏虚,尤以肾虚最为重要;标实指外感、水湿、湿热、湿浊、瘀血等。
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血尿或高血压,病程绵长,迁延难愈。
一般认为慢性肾炎水肿属阴水范畴,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之侵袭和脾肾虚损,在外感客邪和饮食劳倦酒色等因素的作用下诱发,使得肾失开阖,脾失健运,水津失于敷布,盈溢肌肤而成水肿,但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多属阳水范畴,与肺有着密切关系。
由于风邪外袭,肺失治节,则可加重周身浮肿。
另外,肝气失于条达,致使三焦气机壅塞,决渎无权而致水湿内停,因而水肿与肝亦不无关系。
同时临床上还应注意气、血、水三者的关系。
张景岳认为阳气旺盛则水化为精,以润养机体;阳气虚衰则精化为水,溢于肌表而发为水肿。
唐容川更明确指出水津代谢与气血运行相关,气血冲和则水津可敷布,濡润全身;若气机郁滞,经脉不利,瘀血内停,势必影响水液之运行,停聚而发为水肿。
而气机之调畅亦有赖于肝主疏泄之职。
关于蛋白尿的病机:蛋白属于人体的精微物质,精微物质由脾化生,又由肾封藏,因此大量蛋白随尿流失,应责之于脾肾亏虚。
脾主升清,脾虚则不能升清,谷气下流,精微下注;肾主闭藏,肾虚则封藏失司,肾气不固,精微下泄。
此外,长期大量蛋白尿使体内的精微物质不断丧失,又必将加重脾肾亏虚。
临床所见高血压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多见,亦有气阴两虚、肝阳上亢者,这是由于肝肾阴虚,迁延日久,阴损及阳,而出现脾肾气虚现象,故见气阴两虚、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血菀于上,络脉为之壅塞,清窍失于濡养,而见眩晕耳鸣等症。
另外,少数肾性高血压是在脾肾气虚、水湿泛滥基础上产生的,这是由于水湿上扰清窍,清窍失养所致。
如何防治慢性肾脏病
![如何防治慢性肾脏病](https://img.taocdn.com/s3/m/1924b4b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b.png)
如何防治慢性肾脏病对于每年三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来说,是世界肾脏日,通过提高人们对于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等认识,使人们重视慢性肾脏病早期检测以及预防。
慢性肾脏病属于“沉默杀手型疾病”,目前在我国居民中,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超过10.0%,而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0.0%。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表现很隐匿,如果不及时发现,就会导致延误治疗,而进展成尿毒症,此时只能经透析维持生命。
所以,要尽早发现慢性肾脏病,并并坚持治疗,从而延缓、阻止尿毒症发生和发展。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存在肾脏损害标志,比如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超过3mg/mmol;尿白蛋白排泄率超过30mg/d)、肾小管相关病变、尿沉渣异常、组织学检查异常、肾移植病史以及影像学检查异常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每1.73m2低于60ml/min。
上述情况任一存在超过三个月就可诊断成慢性肾脏病。
病因只要是可导致泌尿系统功能、结构等发生改变的疾病都能致使慢性肾脏病发生。
主要是糖尿病:对身体的眼睛、神经、血管、心脏、肾脏等许多器官造成损害;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一类变态反应性炎症,表现是高血压、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当不控制高血压或者高血压控制不良,就会导致肾脏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生,而慢性肾脏病也可导致高血压;先天畸形:胎儿在母体发育中可能有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情况等出现,易致使肾脏感染而对肾脏造成损伤;遗传性疾病:比如多囊肾,机体双侧肾脏被许多进行性增大液性囊泡占据,对肾脏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泌尿系统梗阻:前列腺增大、肿瘤或者肾结石等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肾脏病。
什么样的人易发生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经常感冒腹泻患者、经常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先天发育不良或畸形患者、后天肾切除患者、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前列腺增生肥大患者、肥胖者、老人、存在肾脏疾病家族史人群。
科普-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防治方法
![科普-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83c4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8.png)
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证候采取相应的中药方剂和疗法。
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时应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中药治疗
01
02
03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具 适合的中药汤剂,如补肾 益精、活血化瘀、利湿泄 浊等方剂。
中成药
选用具有明确药理作用和 临床疗效的中成药,如百 令胶囊、黄葵胶囊等。
分类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的不同,慢性肾脏病可分为5期,其中1-3期为早期,4期为中 期,5期为终末期(尿毒症期)。
慢性肾脏病的病因
1 2
3
原发性肾脏疾病
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
继发性肾脏疾病
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
遗传性肾脏疾病
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表现
03
西医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西医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
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手段,早期发现慢 性肾脏病,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等危险因素进行 控制,以减缓肾脏损伤。
饮食调整
限制蛋白质、盐、脂肪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 担。
西医药物治疗
利尿剂
用于消除水肿、降低血压,但需 谨慎使用,避免引起电解质紊乱
剧烈运动。
保证充足休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有助于身体恢复。
心理调适
总结词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对慢性肾脏病 的预防和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乐观积极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分享心情, 获得情感支持。
减轻压力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疗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6e52debb4cf7ec4afed07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疗法
导语: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它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免疫性疾病。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它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免疫性疾病。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
多数病人起病缓慢,常呈慢性进行性过程,少数可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多于2~3年或 20~30年后出现肾功能衰竭。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疗法。
1.肺肾气虚,水湿逗留治则:肺肾双补,益气利水。
方药:玉屏风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风9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陈葫芦12克益母草15克泽兰叶15克白僵蚕9克蝉蜕6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乏力甚者,加党参12克、黄精9克,以补气;腰酸甚者,加桑寄生12克、杜仲9克、狗脊9克,以补肾壮腰。
2.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治则:温肾暖脾,化气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实脾饮加减。
干姜9克附子6克草果9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车前子30克(包煎)泽泻15克大腹皮12克木瓜9克木香6克厚朴9克甘草6克。
随症加减:乏力便搪者,加黄芪15克、党参12克、山药15克、薏苡仁15克,以益气健脾;腹胀尿少者,加陈葫芦9克,以利尿消肿;有胸水、腹水者,加黑白丑各9克、椒目3克、葶苈子12克、桑白皮12克,以攻下逐水。
3.肝肾阴亏,虚阳上越治则:补益肝肾,滋阴潜阳。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系统干预、综合治疗慢性肾脏病思路与方法
![中医系统干预、综合治疗慢性肾脏病思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24f9300b4c2e3f57276344.png)
四、疗效评价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通过中医 系统干预、综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可有如下 作用: 1 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2 减少血尿的发生 3 增加患者免疫力,减少感染发生率 4 减轻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副作用 5 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6降低血肌酐,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
二、治疗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在充分认识慢性肾脏病中医病 因病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肾病 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即肾脏病的发 生发展是一个免疫损伤不断加重的 过程,细菌、病毒等各种致病因素 作为抗原侵入机体后,形成大量免 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内,使免疫 功能紊乱。
认识疾病的过程是先识病,后辩证。 同时注重微观辨证(无证可辨时, 依据理化检查),参考肾脏病理辩 证施治。 慢性肾脏病慢性迁延,可由肾及五 脏,由实致虚,由虚转实,后期虚 实夹杂,寒热交错,治疗有难度, 我们以中医中药为主要手段,系统 干预、综合治疗。
2 清热解毒,却湿化浊 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主要由于脾的运化输布,肺的通调水道,肾 的气化蒸腾,和三焦的疏泄决渎,肺、脾、 肾三脏失调,水液不能正常输布,湿邪浊毒 内生,弥漫于三焦,使升降逆乱、清浊混淆。 湿邪蕴结日久则化热,形成湿热痰浊中阻, 此时须清热解毒,却湿化浊,代表用药含大 黄的肾衰康系列,及肾衰协定方口服,加上 清热解毒药中药静点
谢谢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司膀胱气化,脾肾两虚, 精不化气,卫外乏源,表气不固,肾病及肺反复 外感,热邪下扰肾络则血尿反复,肾虚不能固涩, 精微随尿液下泄而成蛋白尿,肾不化水,脾不运 化水湿,水液代谢失常泛溢肌肤而现水肿,肾功 能衰竭时,病初肾不摄水,症见溲溺反多,夜间 尤甚,常伴面色萎黄,眼睑苍白,倦怠疲乏,头 晕耳鸣,腰酸膝软和(或)畏寒肢冷,水肿不明 显。病情发展,出现肾不化水,尿液日趋减少, 甚至尿闭,同时有浊毒内蕴的表现。再发展,病 变涉及它脏,犯胃呕吐频作,出现下关上格,甚 至内闭外脱,阴竭阳亡危候。
中西医结合如何积极防治慢性肾衰
![中西医结合如何积极防治慢性肾衰](https://img.taocdn.com/s3/m/0e43ac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1.png)
中西医结合如何积极防治慢性肾衰肾脏是人们身体当中的重要器官,肩负着排出体内废物杂质、维持人体健康的功效,而肾脏疾病的发生则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慢性肾衰这种疾病的危害更是极为严重。
只有加强对慢性肾衰这种疾病的了解,并且积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措施进行防治,才能有效帮助人们远离疾病的困扰。
什么是慢性肾衰?慢性肾衰全名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这是一种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对肾脏的损害引起的肾脏功能进行性恶化而导致肾脏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进而使患者因为无法通过肾脏有效的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排出代谢废物的疾病,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慢性肾衰,但这种疾病的终末期——尿毒症的大名或许人们都听说过。
根据医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导致慢性肾衰发生的疾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其次则是慢性肾盂肾炎,这些疾病对肾脏的不可逆的损害是导致人们的肾脏无法承担原有功能的罪魁祸首。
但相对的,由于慢性肾衰这种疾病是由于一些肾脏方面的原发病症引起,那么人们只要加强对肾脏健康的关注,并且在肾脏发生疾病的时候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就能够有效的避免肾脏疾病发展成为慢性肾衰。
中医对慢性肾衰的认识在我国传统中医当中,“肾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在人体中肩负着藏精生髓、纳气通脑的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人体内各脏器的正常生理活动。
而到慢性肾衰这种疾病,中医当中虽然没有“肾衰”这方面的说法,但肾脏的损害导致人体内的废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等引发的症状表现属于中医当中的“虚劳”“关格”“溺毒”等疾病的范畴,这是一种因脾肾虚弱日久导致由虚入损,进而导致脾脏难以维持升清降浊、肾脏无法藏精泄浊而使患者的体内出现湿浊羁留壅塞三焦而使患者的脾肾衰败,这也就是慢性肾衰终末期转为尿毒症的情况。
只有针对患者的脾肾采取适当的调理措施,加速患者体内湿浊的排出,缓解患者肝肾的虚损状况,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患者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1.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的方法在对慢性肾衰这种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西医通常会以药物治疗的措施为主,搭配其他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addbfdf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7.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优势近些年,在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已经迅速升高,因而,积极主动的预防慢性肾疾病、减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十分关键。
慢性肾脏疾病是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多发疾病,但在许多慢性肾脏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上,西医方面现阶段欠缺合理的治疗方法和专用药物。
应用中西医药物、使用中医外治一体化治疗,通常可获得不错效果。
1.慢性肾病能致肾衰竭现阶段在中国,肾功能不全依然是造成慢性肾衰竭的第一位原因,次之是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生率变得越来越高,从而致使的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衰竭也愈来愈多。
还有不同年龄及不同男女的群体,造成慢性肾衰竭的首要因素也不同。
在老人家中,糖尿病、高血压和药品影响占更高占比;中老年人女士中,慢性尿路感染或慢性肾盂肾炎是常见原因;年轻女士病人因为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造成肾病的比率较高。
除此之外,近些年,一些药品如止痛药、抗菌素等造成的慢性肾衰竭也渐渐被重视。
2.慢性肾脏病的发现慢性肾病的病发具备两大特点:一是隐匿性病发;二是隐匿性进展。
病人初期经常无其他不舒服的病症,在不经意间得了慢性肾脏病,又在悄无声息中病况发展成为了慢性肾衰竭,甚至进入肾衰竭末期—尿毒症。
假如发生以下病症,应当心慢性肾病的可能性:不明原因的水肿、尤其是双眼睑浮肿,及尿道出血或尿中泡沫增加、夜尿频多;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腰酸背痛、困乏、恶心干呕、头痛、头昏、血压高等,病人应尽快到医院做尿常规检查和肾功能检查。
现阶段,按时做尿常规检查是初期发现肾病的最经济实惠且有效的办法。
一旦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疾病,病人就应在肾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尽快接纳专业治疗。
谨记在肾脏功能还没进展到尿毒症期后,最好是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积极主动控制病症的进度。
3.西医优势西医的第一个优点是可见性,任何疾病都可以在患者面前进行数字化检查和呈现。
例如,对于发热,可以测量体温,检查白细胞的数量,或者通过细菌培养实验来确定细菌的类型甚至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生活方式疾病
由生活方式原因产生的疾病,不能但靠药物来治疗,药物只 是在缓解不舒服的症状。治疗生活方式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就是纠正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常见的生活方式疾病有哪些?
• 糖尿病 • 高血压 • 冠心病 • 代谢综合症 • 慢性肾脏病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生活方式疾病的共同土壤
• 吸烟 • 酗酒 • 营养不当
什么是生活方式疾病
“生活方式”是个中性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各有不同。长期的不 良生活方式,就必然要导致产生疾病。例如:经常熬夜,就会产生代 谢疾病;经常饮酒就不吃饭的必然要患胃病;经常吃鸡鸭鱼肉,且不 喜欢吃蔬菜水果,再遇到不良情绪,就容易患直肠癌;根据《中国健 康调查报告》研究发现:动物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肥胖、 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病几率。
清淡饮食
• 饮食注意:控制盐
正常人:6克/日 肾功异常:<3克/日
什么是生活方式疾病
人们得的病,大多可分成两大类,也就是感染类的疾病和生活方式 类疾病,像感冒、肝炎、肺炎,这些所谓带“炎”的,基本上都被 称为感染类疾病: 另一类,像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 肿瘤、中风等等,这些病的成因,大多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被 称为生活方式类疾病。“
F多饮水 irst
降低毒物浓度,促进废物 排泄
如何保护 肾脏
S别用饮料代替开水 econd
导致血压上升
如何保护 肾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少饮酒 hird
会使尿酸沉积
如何保护 肾脏
F积极控制血压 ourth
密切关注
如何保护 肾脏
F护肾的食物 ifth
韭菜,海参,人参,乌鸡 家鸽
如何保护 肾脏
S充足的睡眠 ixth
高血压
糖尿病
慢性肾 炎
风湿免 疫疾病
多囊肾
泌尿系 感染
其它
判断肾脏健康的标准(三部曲 )
• 看“净水机”功能,测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尿
1
素氮
• 看“筛子”的功能是否完整,测血尿和蛋白尿。
2
• 看“生产工厂”的产量是否正常,测量血压。
3
维持平稳的血压
• 清淡饮食,低盐饮食 • 根据情况检测血压 • 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
E适度性生活 leventh
不勉强,不放纵
如何保护 肾脏
E适度性生活 leventh
不勉强,不放纵
中医药调理
➢ 能调理脏腑功能和阴阳气血的平衡 ➢ 改善临床症状 ➢ 提高生活质量
药食养生原则——天人相应
• 不时不吃,提倡吃应季的食物; • 要慎重食用反季节蔬菜,饮食不能标新立异; • 一种蔬菜、一种谷类,只有到那个时令,到那种最饱满
(优选)科普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防治方 法
生成尿液
维持机体水、 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肾脏患病时, 这些功能可产 生障碍
“净化机”功能
“筛子”功能
肾脏的主要功能
“生产工厂”功能
自我修复能力
肾脏是个天然的“筛子”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肾脏是人体的过滤车间
生成尿液,排出废物 维持内环境稳定
状态的时候,才是最佳的; • 《食之味》中告诫我们,大蒜在四月、八月食之伤神;
韭菜春食香,益人,夏食臭,五月食之昏人乏力。 • 大棚里养出来的东西,只有其形没有其神(味、营养)。
药食养生原则——天人相应
豆苗 芹菜 樱桃
甘蔗
春
青枣
韮菜 草莓 豌豆
药食养生原则——天人相应
芥菜
梨
桃子
夏
蕹菜
西瓜
苋菜
潺菜
利于肾脏排毒
如何保护 肾脏
S注意腰部保暖 eventh
避免风,寒,湿
如何保护 肾脏
E常活动腰部 ighth
补肾纳气
如何保护 肾脏
N 正确用药 inth
磺胺类、卡那霉类、链霉 素、庆大霉素药物损害肾 脏
如何保护 肾脏
T预防尿路感染 enth
随着年龄的增长,尿路感 染的发病率会逐渐增高
如何保护 肾脏
46
• 2、曲池---降压 • 定位:屈肘,肘横纹尽头 • 功效:调整血压,明目。 • 适用于老年人血压高,视力减退
47
• 3、三阴交---安神、调经
•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 侧后缘
• 功效:增强腹腔脏器功能,尤其 是促进生殖系统的健康
48
• 4、关元---癃闭、崩漏
• 定位:脐下3寸,腹正中线上 • 功效: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 • 刺法:斜刺0.5寸,得气后即
慢性肾脏病就在你我身边
据统计,全世界 每9个成年人中就 有1例慢性肾脏病
当前我国慢性肾脏病的特点
患病率高
知晓率低
致残率高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尽量做到对“ 高危人群要早筛查,出现症状时要早诊断,早治疗”。
50% 当出现肾脏病的临床症状,肾功能已丢失
以上
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原因
《扁鹊新书》
51
• 7、膏肓---祛肺疾
• 定位: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功效:强壮要穴 • 灸法:直接灸,15至30分钟,艾柱
7~15壮
52
• 8、中脘---健脾胃
• 定位:脐上四寸,腹正中线上 • 功效:强壮要穴,健脾益胃,培
补后天 • 灸法:直接灸,15至30分钟,艾
柱7~15壮
53
• 9、涌泉---强心益肾
• 定位:脚趾卷曲,前脚掌中心凹陷处 • 功效:补肾壮阳,养心安神 • 长灸此穴,健身强心,延年益寿
54
• 10、太冲---疏肝泻火
• 定位: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活血 • 针灸:直刺0.5~1寸。 • 按摩:有明显的酸胀感效果好 • 又称“消气穴”人在生气后按此穴,
可出针
49
• 5、气海---强壮
• 定位:脐下1.5寸,腹正中线上 • 功效: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 • 刺法:斜刺0.5寸,得气后即可出
针
50
• 6、神阙---强壮
• 定位:脐正中处 • 功效:保健要穴,补益阳气,温肾健脾 • 灸法:间接灸,隔姜/附子饼,隔盐灸 • “凡用此灸,百病顿除,益气延年”
冬瓜
药食养生原则——天人相应
菠菜 莲藕 芋头
木瓜
秋
豇豆
黄瓜 猕猴桃 葡萄
饮食养生原则——天人相应
芥兰 菜心 西洋菜
萝卜
冬
桔子
绍菜 大白菜
生菜
针、灸常用保健穴位
• 1、足三里---长寿要穴 • 定位:膝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 • 功效:全身强壮要穴,健脾胃,益
气血,提高机体免力和抗病能力 • “要想身长安,三里常不干
– 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足 – 蛋白摄入过高 – 盐摄入过高 • 能量摄入过高 – 脂类摄入过高 • 少运动 • 体重过高和肥胖
改变生活方式的艰难
“说了但没听进去, 听进去了但没有理解, 理解了但不能接受, 接受了但不愿去实施, 实施了但不能持续太久.”
如何保护 肾脏
请做到以下11方面
如何保护 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