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若长度分别为,3,5a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值可以是()A .1B .2C .3D .83.下面的多边形中,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的是()A .B .C .D .4.在ABC 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角的差,则()A .必有一个角等于30°B .必有一个角等于45︒C .必有一个角等于60︒D .必有一个角等于90︒5.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条边长,化简|a +b -c|-|c -a -b|的结果为()A .2a +2b -2cB .2a +2bC .2cD .06.如图,已知MB ND =,MBA NDC ∠=∠,添加下列条件仍不能判定ABM CDN ≌的是A .M N ∠=∠B .AM CN =C .AB CD =D .//AM CN7.如图,在△ABC 中,BE 是∠ABC 的平分线,CE 是外角∠ACM 的平分线,BE 与CE 相交于点E ,若∠A =60°,则∠BEC 是()A .15°B .30°C .45°D .60°8.如图,2AB =,6BC AE ==,7CE CF ==,8BF =,则四边形ABDE 与CDF 面积的比值是()A .1B .34C .23D .129.如图所示,在ABC 中,5AB AC ==,F 是BC 边上任意一一点,过F 作FD AB ⊥于D ,FE AC ⊥于E ,若10ABC S =△,则FE FD +=()A .2B .4C .6D .810.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且AD BC =,以AB 为底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E ,连接ED 、EC ,延长CE 交AD 于点F ,下列结论:①ADE BCE △△≌;②BD DF AD +=;③CE DE ⊥;④BDE ACE S S =△△,其中正确的有()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1.如图,在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3cm AE =,ABD △的周长为13cm ,则ABC 的周长是()A .13cmB .16cmC .19cmD .22cm12.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是D ,E ,AD ,CE 交于点H .已知4EH EB ==,6AE =,则CH 的长为()A .1B .2C .35D .53二、填空题13.如图,ABC 与A B C '''V 关于直线l 对称,且105A ∠=︒,30C '∠=︒,则B ∠=______.14.把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90E ∠=︒,90C ∠=︒,45A ∠=︒,30A ∠=︒,则12∠+∠=______.15.如图,在△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BC 的周长为19cm ,△ABD 的周长为13cm ,则AE 的长为______.16.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α、β、γ,且a βγ≥≥,2αγ=,则β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是___.三、解答题17.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作△ABC 中∠B 的平分线;(2)作△ABC 边BC 上的高.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3,2A -,()1,3B -,()2,1C .(1)在图中作出与ABC △关于x 轴对称的111A B C △;(2)点1A 的坐标是______,ABC S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 .4B .5C .6D .73.如图,△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A .BDB .AEC .BED .CF4.若△ABC ≌△DEF ,AB =2,AC =4,且△DEF 的周长为奇数,则EF 的值为()A .3B .4C .3或5D .3或4或55.如图,在△ABC 中,点D 为BC 边上一点,连接AD ,取AD 的中点P ,连接BP ,CP .若△ABC 的面积为4cm 2,则△BPC 的面积为()A .4cm 2B .3cm 2C .2cm 2D .1cm 26.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边上的点,DA DE =,DB BE EC ==.若130ABC ∠=︒,则C ∠的度数为()A .20︒B .22.5︒C .25︒D .30°7.如图,将一副含30°,45°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则∠1+∠2等于()A.200°B.210°C.180°D.225°8.如图,在△ABD与△ACD中,已知∠CAD=∠BAD,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依据“ASA”证明△ABD≌△ACD,需再添加一个条件,正确的是()A.∠B=∠C B.∠BDE=∠CDE C.AB=AC D.BD=CD9.在△ABC中,∠A=40°,∠B=60°,则∠C=()A.40°B.80°C.60°D.100°10.如图,已知△ABE≌△ACD,下列选项中不能被证明的等式是()A.AD=AE B.DB=AE C.DF=EF D.DB=EC二、填空题11.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此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12.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若它的周长为18,一条边的长为4,则它的腰长为__________.13.若△ABC的边AB、BC的长是方程组93x yx y+=⎧⎨-=⎩的解,设边AC的长为m,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14.如图,在△ABC 中,∠ACB =90º,∠ABC =60º,CD ⊥AB ,垂足为D ,若BD =1,则AD 的长为___________.15.如图,△ABC ≌△ADE ,且点E 在BC 上,若∠DAB =30°,则∠CED =_____.16.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以边AC 为腰作等腰ACD △,使AC CD =,连接BD ,若32ABD ∠=︒,则CAD ∠=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已知CD 为ACB ∠的平分线,AM CD ⊥于,46,8M B BAM ∠=︒∠=︒,求ACB ∠的度数.18.如图,∠C =∠E ,AC =AE ,点D 在BC 边上,∠1=∠2,AC 和DE 相交于点O .求证:△ABC ≌△ADE .19.如图,已知△ABC.(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BC于点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基础上,连接AD,若AE=5,△ABD的周长为20,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20.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①化简:|a﹣b﹣c|+|b﹣c﹣a|+|c﹣a﹣b|;②若a+b=11,b+c=9,a+c=10,求这个三角形的各边.21.如图,在△ABC中,∠ACB=90°,D是AC上的一点,且AD=BC,DE⊥AC于D,AB=AE.求证:(1)AE⊥AB;(2)CD=DE﹣BC.22.如图,在△ABC中,∠ABC=45°,CD⊥AB于点D,AC的垂直平分线BE与CD交于点F,与AC交于点E.(1)判断△D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求证:BF=AC.(3)试说明CE=12 BF.23.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点D、E分别在AB、BC上,∠EAD=∠EDA,点F为DE的延长线与AC的延长线的交点.(1)求证:DE=EF.(2)判断BD和C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4.如图,点D在△ABC的AB边上,且∠ACD=∠A.(1)作△BDC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判断直线DE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不要求证明).2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x轴于B,AC⊥y轴于C,点C(0,4),A(4,4),过C点作∠ECF分别交线段AB、OB于E、F两点.(1)若OF+BE=AB,求证:CF=CE.(2)如图2,∠ECF=45°,S△ECF=6,求S△BEF的值.参考答案1.A【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就可得到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精心选择(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下列各电视台的台标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都在三角形内B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C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不一定交于一点D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
3.已知点A (x ,4)与点B (3,y )关于y 轴对称,那么y x +的值是()A .1-B .7-C .7D .1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4.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35°,则该多边形是()A .正八边形B .正九边形C .正十边形D .正十一边形5.在正方形网格中,∠AOB 的位置与图所示,到∠AOB 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应是()A .M 点B .N 点C .P 点D .Q 点第8题图第9题图第11题图6.如图,已知AB=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A .CB=CDB .∠BAC=∠DAC C .∠BCA=∠DCAD .∠B=∠D=90°7.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 E⊥AB 于E ,D F⊥AC 于F ,△ABC 的面积是228cm ,AB=20cm ,AC=8cm ,则DE 的长是()A .4cm B .3cm C .2cm D .1cm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C=90°,BC=CD=8,过点B 作EB ⊥AB ,交CD 于点E 。
若DE=6,则AD 的长为()A .6B .8C .9D .10二、细心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9.如图,已知△ABC ≌△ADE ,若AB=7cm ,AC=3cm ,则BE 的长为。
10.若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7cm ,则它的周长是cm 。
11.如图,在△ABC 中,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交AB 于E ,若△ABC 的周长为22,BC=6,则△BCD 的周长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三角形的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1cm ,2cm ,4cmB .3cm ,3cm ,6cmC .7cm ,7cm ,12cmD .3cm ,6cm ,10cm2.点(3,2)M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3,2)-B .(3,2)--C .(3,2)-D .(2,3)-3.如图,小明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就画出了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小明画图的依据是()A .SSSB .SASC .AASD .ASA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A .五边形B .六边形C .七边形D .八边形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A .9B .7C .12D .9或126.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 .55102a a a +=B .326326a a a ⋅=C .623a a a ÷=D .222(2)4ab a b -=7.如图,∠BAC=110°,若MP 和NQ 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 ,则∠PAQ 的度数是()A .20°B .60°C .50°D .40°8.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 落在AB 上的点E 处,已知BC=24,∠B=30°,则DE 的长是()A.12B.10C.8D.69.如图,∠DAE=∠ADE=15°,DE∥AB,DF⊥AB.若AE=10,则DF等于()A.5B.4C.3D.2∥交ED的延长线于点10.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E,BF ACF,若BC恰好平分∠ABF,AE=2B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DE=DF;②DB=DC;③AD⊥BC;④AC=3BF,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则它的底角是_____.12.(45)2015×1.252014×(﹣1)2016=_______.13.如图,点D在BC上,AB=AD,∠C=∠E,∠BAD=∠CAE,若∠1+∠2=105°,则∠ABC 的度数是_____.14.计算:﹣3x(2x2+4x﹣3)=_______.15.若29a ka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________.16.计算:()03.14π-=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ABC 中,点P 是边AB,边BC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A=50°.则∠PBC=______.18.如图,已知点A 、C 、F 、E 在同一直线上,△ABC 是等边三角形,且CD=CE ,EF=EG ,则∠F=_____度.三、解答题19.计算题:(1)(5x+2y )(3x-2y )(2)(4x-3y+2)(4x+3y+2)(3)(12x 4y 6-8x 2y 4-16x 3y 5)÷4x 2y 3(4)19992-2000×199820.如图,点E 、F 在BC 上,BE =CF ,AB =DC ,∠B =∠C .求证:∠A =∠D .21.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点A 、B 、C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2)三角形ABC的面积为________;(3)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PB+PC的长最短.22.如图,已知:△ABC中,AB=AC,D是BC上一点,且AD=DB,DC=CA,求∠BAC 的度数.23.如图,△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且DF⊥AC于F,∠B=90°,DE=DC.求证:BE=CF.2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过点D作DE⊥AB于E交BC边延长线于F,AE=1.求BF的长.20.如图,AD⊥BC于D,AD=BD,AC=BE.(1)请说明∠1=∠C;(2)猜想并说明DE和DC有何特殊关系.26.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等边△ADE.(1)如图①,点D在线段BC上移动时,直接写出∠BAD和∠CAE的大小关系;(2)如图①,求∠DCE的度数;(3)如图②,③,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猜想∠DC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大小;若变化,请说明理由,并求出∠DCE的度数.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 :1cm 2cm 4cm +<,故不能构成三角形;B :3cm 3cm 6cm +=,故不能构成三角形;C :7cm 7cm 12cm +>,故能构成三角形;D :3cm 6cm 10cm +<,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A【解析】【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进一步求解即可.【详解】∵y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点(3,2)M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3.D【解析】【分析】图中三角形没被污染的部分有两角及夹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答即可.【详解】解:由图可知,三角形两角及夹边可以作出,所以,依据是ASA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 ,则(n−2)⋅180=3×360,解得:n=8.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理.5.C【解析】【分析】分类讨论2是腰与底,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验证即可.【详解】解:当2为腰时,三角形的三边是2,2,5,因为2+2<5,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当2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是2,5,5,所以三角形的周长=1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6.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运算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 )5552a a a +=,故A 错误;(B )532326a a a =g ,故B 错误;(C )624a a a ÷=,故C 错误;(D )222(2)4ab a b -=,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法则、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的应用,熟练运用运算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D【解析】【分析】由∠BAC 的大小可得∠B 与∠C 的和,再由线段垂直平分线,可得∠BAP =∠B ,∠QAC =∠C ,进而可得∠PAQ 的大小.【详解】∵∠BAC =110°,∴∠B+∠C =70°,又MP ,NQ 为AB ,AC 的垂直平分线,∴BP=AP ,AQ=CQ ,∴∠BAP =∠B ,∠QAC =∠C ,∴∠BAP+∠CAQ =70°,∴∠PAQ =∠BAC ﹣∠BAP ﹣∠CAQ =110°﹣70°=40°.故选D .8.C【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 ,∠DEA=∠C=90°,在Rt △BED 中,∠B=30°,故此BD=2ED ,从而得到BC=3BC ,于是可求得DE=8.【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 ,∠DEA=∠C=90°,∵∠BED+∠DEA=180°,∴∠BED=90°.又∵∠B=30°,∴BD=2DE .∴BC=3ED=24.∴DE=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BC=3DE 是解题的关键.9.A【分析】过点D 作DG ⊥AC,由题意得出∠DEC=30°,即可得出DG=5,再证明AD 为角平分线,则DF=DG=5.【详解】过点D 作DG ⊥AC.∵15DAE ADE ∠=∠=︒,AE=10∴∠DEC=30°,DE=AE=10.∴DG=5.∵DE ∥AB,∴∠BAD=∠ADED AE AD E∠=∠∴BAD ∠=∠DAE ,即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DF AB DG AC⊥⊥ ∴DF=DG=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角平分线定理作出辅助线.10.A【解析】【详解】解:∵BF AC ∥,∴∠C=∠CBF ,∵BC 平分∠ABF ,∴∠ABC=∠CBF ,∴∠C=∠ABC ,∴AB=A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D=CD ,AD ⊥BC ,故②,③正确,在△CDE 与△DBF 中,C CBF CD BD EDC BDF ∠=∠⎧⎪=⎨⎪∠=∠⎩,∴△CDE ≌△DBF ,∴DE=DF ,CE=BF ,故①正确;∵AE=2BF ,∴AC=3BF ,故④正确.故选A .11.55°或70°.【解析】【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可分别从70°的角为底角与70°的角为顶角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若这个角为顶角,则底角为:(180°﹣70°)÷2=55°;若这个角为底角,则另一个底角也为70°,∴它的底角为55°或70°.故答案为:55°或7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12.45【解析】【分析】根据逆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和积的乘方运算计算即可【详解】(45)2015×1.252014×(﹣1)2016201420144451554⎛⎫⎛⎫=⨯⨯⨯ ⎪ ⎪⎝⎭⎝⎭20144451554⎛⎫=⨯⨯⨯ ⎪⎝⎭45=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和积的乘方运算,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3.75°.【解析】【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ADE=75°,由AAS 证明△ABC ≌△ADE ,根据对应角相等得出即可.【详解】解:∵∠1+∠2=105°,∴∠ADE=75°,∵∠BAD=∠CAE ,∴∠BAC=∠DAE ,在△ABC 和△ADE 中,∵BAC DAE C E AB AD ∠=∠⎧⎪∠=∠⎨⎪=⎩,∴△ABC ≌△ADE (AAS ),∴∠ABC=∠ADE=75°;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4.326129x x x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解:()23232436129x x x x x x -+-=--+,故答案为:326129x x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法则.15.6±【解析】【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k 的值.【详解】解:29a ka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即22233a a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6k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他们乘积的2倍,就构成一个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是解题关键.16.1【解析】【分析】根据0指数幂的意义解答即可.【详解】解:因为 3.140π-≠,所以()03.141π-=.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0指数幂的意义,属于应知应会题型,熟知任何非零数的0次幂等于1是解题的关键.17.40︒【分析】连接,,AP BP CP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130ABC ACB ∠+∠=︒,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求得PBC ∠的度数.【详解】如图,连接,,AP BP CP ,180130ABC ACB BAC ∠+∠=︒-∠=︒ 点P 是边AB,边BC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A PB PB PC∴==PA PC∴=,PAB PBA PAC PCA∴∠=∠∠=∠50PBA PCA PAB PAC BAC ∴∠+∠=∠+∠=∠=︒1305080PBC PCB ∴∠+∠=︒-︒=︒PB PC= 40PBC PCB ∴∠=∠=︒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边对等角,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15【解析】【详解】设∠F=x°,根据等腰三角形和外角的性质可得:∠DEC=2x°,∠ACB=4x°,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4x=60°,则x=15°,即∠F=15°.故答案为:15【点睛】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9.(1)221544xxy y --;(2)22161649xx y ++-;(3)232324xy y xy --(4)1【解析】【分析】(1)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4)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运算【详解】(1)(5x+2y )(3x-2y )22151064x xy xy y =-+-221544x xy y =--(2)(4x-3y+2)(4x+3y+2)()()423423x y x y =+-++()()22423x y =+-22161649x x y =++-(3)(12x 4y 6-8x 2y 4-16x 3y 5)÷4x 2y 3232324x y y xy =--(4)19992-2000×1998()()219991999119991=-+-()22199919991=--22199919991=-+1=【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乘法公式,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0.见解析【解析】【分析】由BE =CF 可得BF =CE ,再结合AB =DC ,∠B =∠C 可证得△ABF ≌△DCE ,问题得证.【详解】解∵BE =CF ,∴BE+EF =CF+EF ,即BF =CE .在△ABF 和△DCE 中,AB DC B C BF CE =⎧⎪∠=∠⎨⎪=⎩∴△ABF ≌△DCE ,∴∠A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1.(1)见详解;(2)3;(3)PB+PC【解析】【分析】(1)先分别作出△ABC 的对称点,然后依次连接即为所求;(2)在网格中利用割补法进行求解△ABC 的面积即可;(3)要使PB+PC 的长为最短,只需连接BC′,因为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求最短距离.【详解】解:(1)分别作B 、C 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如图所示:(2)由网格图可得:111242221143222ABC S =⨯-⨯⨯-⨯⨯-⨯⨯= ;故答案为3;(3)由(1)可得:点C 与点C '关于直线l 对称,连接PC 、BC ',如图所示:∴CP PC '=,∵BP PC BP PC BC ''+=+≥,∴要使BP+PC 为最短,则需B 、P 、C '三点共线即可,即为BC '的长,∴222313BC '=+=,即PB+PC 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三角不等关系,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三角不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2.∠BAC=108°.【解析】【分析】由AB=AC ,DC=CA ,得到AB=AC=CD ,且AD=BD ,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B=∠C=∠BAD ,∠DAC=∠ADC ,设∠B=∠C=∠BAD=x°,由外角性质得到∠ADC=∠DAC=∠B+∠BAD=2x°,在三角形ABC 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出关于x 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确定出∠DAC 与∠ADC 的度数,由∠BAD+∠DAC 即可求出∠BAC 的度数.【详解】解:∵AB=AC=DC ,AD=BD ,∴∠B=∠C=∠BAD ,∠DAC=∠ADC ,设∠B=∠C=∠BAD=x°,则∠ADC=∠DAC=∠B+∠BAD=2x°,∵∠B+∠C+∠BAC=180°,即x+x+2x+x=180,解得x=36,∴∠B=∠C=∠BAC=36°,∴∠DAC=∠ADC=72°,∴∠BAC=∠BAD+∠DAC=72°+36°=108°.【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解一元一次方程,利用了方程的思想,等边对等角是解题关键.23.见解析【解析】【分析】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得出DB DF =,再证明BDE FDC ∆≅∆就可以求出结论.【详解】证明:90B ∠=︒ ,BD AB ∴⊥.AD 为BAC ∠的平分线,且DF AC ⊥,DB DF ∴=.在Rt BDE 和Rt FDC 中,DE DC DB DF =⎧⎨=⎩,()Rt BDE Rt FDC HL ∴ ≌,BE CF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三角形全等.24.6【解析】【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中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是中线,∴∠A=∠ACB=60°,AC=BC ,AD=CD=12AC ,∵DE⊥AB于E,∴∠ADE=90°-∠A=30°,∴CD=AD=2AE=2,∴∠CDF=∠ADE=30°,∴∠F=∠ACB-∠CDF=30°,∴∠CDF=∠F,∴DC=CF,∴BF=BC+CF=2AD+AD=6.25.(1)证明见解析;(2)DE=DC,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欲证∠1=∠C,只需证明△DBE≌△DAC即可;(2)由△DBE≌△DAC,得到DE=DC.【详解】(1)∵AD⊥BC于D,∴∠BDE=∠ADC=90°.∵AD=BD,AC=BE,∴Rt△BDE≌Rt△ADC(HL),∴∠1=∠C.(2)DE=DC.理由如下:由(1)知△BDE≌△ADC,∴DE=DC.26.(1)∠BAD=∠CAE;(2)∠DCE=120°;(3)∠DCE的大小不变,∠DCE=60°.【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DAE=60°,然后利用等式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由△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得出AB=AC,AD=AE,∠ABC=∠ACB=∠BAC=∠DAE=60°,得出∠BAD=∠CAE,再证明△ABD≌△ACE,得出∠ABD=∠ACE=60°,然后利用∠ACD+∠ACE即可得出结论;(3)分两种情况,点D在BC延长线上,与点D在CB延长线上;点D在BC延长线上,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AE =∠BAC =∠ABC =∠ACB =60°,AB =AC ,AD =AE ,利用角的和∠BAD =∠CAE ,再证△ABD ≌△ACE(SAS),得出∠ABD =∠ACE =60°,利用∠DCE =∠ACD -∠ACE ;与点D 在CB 延长线上,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DAE =∠BAC =∠ABC =∠ACB =60°,AB =AC ,AD =AE ,利用角差得出∠ABD=180°-∠ABC =120°,∠BAD =∠CAE ,再证△ABD ≌△ACE(SAS),得出∠ABD =∠ACE =120°,利用∠DCE =∠ACE -∠ACB 即可得解.【详解】解:(1)△ABC 与△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BAC=∠DAE=60°,∴∠BAD+∠DAC=∠DAC+∠CAE ,∴∠BAD =∠CAE ;(2)连结CE ,∵△ABC 是等边三角形,△ADE 是等边三角形,∴∠DAE =∠BAC =∠ABC =∠ACB =60°,AB =AC ,AD =AE ,∴∠BAC-∠CAD =∠DAE-∠CAD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SAS),∴∠ABD =∠ACE =60°,∴∠DCE =∠ACD+∠ACE =60°+60°=120°;(3)∠DCE 的大小不变,∠DCE=60°,分两种情况,点D 在BC 延长线上与点D 在CB 延长线上;点D 在BC 延长线上,如图(2)∵△ABC 是等边三角形,△ADE 是等边三角形,21∴∠DAE =∠BAC =∠ABC =∠ACB =60°,AB =AC ,AD =AE ,∴∠ACD=180°-∠ACB =120°,∠BAC+∠CAD =∠DAE+∠CAD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BAD CAE AD AE=⎧⎪∠=∠⎨⎪=⎩,△ABD ≌△ACE(SAS),∴∠ABD =∠ACE =60°,∴∠DCE =∠ACD -∠ACE =120°-60°=60°;点D 在CB 延长线上;如图(3)∵△ABC 是等边三角形,△ADE 是等边三角形,∴∠DAE =∠BAC =∠ABC =∠ACB =60°,AB =AC ,AD =AE ,∴∠ABD=180°-∠ABC =120°,∠BAC-∠BAE =∠DAE-∠BAE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BAD CAE AD AE=⎧⎪∠=∠⎨⎪=⎩,△ABD ≌△ACE(SAS),∴∠ABD =∠ACE =120°,∴∠DCE =∠ACE -∠ACB =120°-60°=60°.综合得,∠DCE 的大小不变,∠DCE=60°.。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详细答案解析(共六套)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图形中被虚线分成的两部分不是全等形的是()A. B. C D.2.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B”,再把它铺平,你可见到()A.B.C.D.3.下列各式﹣2a,,, a2﹣ b2,,中,分式有()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已知AB=AC,AD=AE,欲证△ABD≌△ACE,须补充的条件是()A.∠B=∠C B.∠D=∠E C.∠1=∠2 D.∠CAD=∠DAC5.下面四个图形中,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A.B.C.D.6.当△ABC和△DEF具备()条件时,△ABC≌△DEF.A.所有的角对应相等B.三条边对应相等C.面积相等D.周长相等7.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A.B.C.D.8.若点O是△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则有()A.OA=OB≠OC B.OB=OC≠OA C.OC=OA≠OB D.OA=OB=OC9.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A.40°B.30°C.20°D.10°10.如图,把两个一样大的含30度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拼在一起,其中等腰三角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11.已知两个分式:A=﹣,B=,其中x≠3且x≠0,则A与B的关系是()A.相等B.互为倒数C.互为相反数 D.不能确定12.如图,用尺规作图“过点C作CN∥OA”的实质就是作∠DOM=∠NCE,其作图依据是()A.SAS B.SSS C.ASA D.AA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3.已知=,则的值为.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COD,则点D的坐标是.15.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16.已知线段a,b,c,d成比例线段,且a=4,b=2,c=2,则d的长为.17.如图,点C,F在线段BE上,BF=EC,∠1=∠2,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EF,你补充的条件是.18.已知点A(a﹣1,5)和点B(2,b﹣1)关于x轴成轴对称,则(a+b)2016= .19.若x:y=1:3,且2y=3z,则的值是.2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3,BC=5,对角线BD平分∠ABC,则△BCD的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60分)21.作图题小明不小心在一个三角形上撒一片墨水,请用尺规帮小明重新画一个三角形使它与原来的三角形完全相同.(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2.已知﹣=4,求的值.23.如图所示,△DEF是等边三角形,且∠1=∠2=∠3,试问:△ABC是等边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24.请你阅读下列计算过程,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解:=(A)=(B)=x﹣3﹣3(x+1)(C)=﹣2x﹣6(D)(1)上述计算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2)从B到C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误的原因是;(3)请你正确解答.25.如图,在△ABC中,BD=CD,∠1=∠2,小颖说:“AD⊥BC”,你认为她说的对吗?说明你的理由.26.计算:(1)÷(2)÷(﹣x﹣2)(3)(4)(1﹣)÷.27.已知△ABC的两条高AD,BE相交于点H,且AD=BD,试问:(1)∠DBH与∠DAC相等吗?说明理由.(2)BH与AC相等吗?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图形中被虚线分成的两部分不是全等形的是()A. B.C.D.【考点】K9:全等图形.【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长方形被对角线分成的两部分是全等形;平行四边形被对角线分成的两部分是全等形;梯形被对角线分成的两部分不是全等形;圆被对角线分成的两部分是全等形,故选:C.2.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B”,再把它铺平,你可见到()A.B.C.D.【考点】P1: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分析】认真观察图形,首先找出对称轴,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只有C 是符合要求的.【解答】解:观察选项可得:只有C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3.下列各式﹣2a,,, a2﹣b2,,中,分式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61:分式的定义.【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解:,,,是分式,故选:D.4.如图,已知AB=AC,AD=AE,欲证△ABD≌△ACE,须补充的条件是()A.∠B=∠C B.∠D=∠E C.∠1=∠2 D.∠CAD=∠DAC【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已知两边相等,要使两三角形全等必须添加这两边的夹角,即∠BAD=∠CAE,因为∠CAD是公共角,则当∠1=∠2时,即可得到△ABD≌△ACE.【解答】解:∵AB=AC,AD=AE,∠B=∠C不是已知两边的夹角,A不可以;∠D=∠E不是已知两边的夹角,B不可以;由∠1=∠2得∠BAD=∠CAE,符合SAS,可以为补充的条件;∠CAD=∠DAC不是已知两边的夹角,D不可以;故选C.5.下面四个图形中,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A.B.C.D.【考点】P3: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B、不是轴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D、是轴对称图形,所以,B与其他三个不同.故选B.6.当△ABC和△DEF具备()条件时,△ABC≌△DEF.A.所有的角对应相等B.三条边对应相等C.面积相等D.周长相等【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由SSS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解答】解:∵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选项正确;故选:B.7.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A.B.C.D.【考点】68:最简分式.【分析】根据最简分式的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不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错误;C、,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正确;D、=,不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8.若点O是△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则有()A.OA=OB≠OC B.OB=OC≠OA C.OC=OA≠OB D.OA=OB=OC【考点】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断即可.【解答】解:∵点O是△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A=OB,OA=OC,∴OA=OB=OC,故选:D.9.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A.40°B.30°C.20°D.10°【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A′DB=∠CA'D﹣∠B,又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CA'D=∠A=50°,易求∠B=90°﹣∠A=40°,从而求出∠A′DB的度数.【解答】解:∵Rt△ABC中,∠ACB=90°,∠A=50°,∴∠B=90°﹣50°=4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CA'D=∠A,∵∠CA'D是△A'BD的外角,∴∠A′DB=∠CA'D﹣∠B=50°﹣40°=10°.故选:D.10.如图,把两个一样大的含30度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拼在一起,其中等腰三角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KI: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由于图形是由两个一样大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的方式拼在一起,故有AB=AE,AD=AC,∠B=∠E=30°,∠ACE=∠ADB=60°,则∠DAE=∠CAB=30°,所以得到等腰三角形△ABE,△ACD,△ACB,△ADE.【解答】解:根据题意△ABE,△ACD都是等腰三角形,又由已知∠ACE=∠ADB=60°,∴∠DAE=∠CAB=30°,已知∠B=∠E=30°,∴又得等腰三角形:△ACB,△ADE,所以等腰三角形4个.故选:D.11.已知两个分式:A=﹣,B=,其中x≠3且x≠0,则A与B的关系是()A.相等B.互为倒数C.互为相反数 D.不能确定【考点】6B: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将两个分式化简即可判断.【解答】解:A===B故选(A)12.如图,用尺规作图“过点C作CN∥OA”的实质就是作∠DOM=∠NCE,其作图依据是()A.SAS B.SSS C.ASA D.AAS【考点】N3:作图—复杂作图;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直接利用基本作图方法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答案.【解答】解:用尺规作图“过点C作CN∥OA”的实质就是作∠DOM=∠NCE,其作图依据是,在△DOM和△NCE中,,∴△DOM≌△NCE(SSS),∴∠DOM=∠NCE,∴CN∥OA.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3.已知=,则的值为﹣.【考点】S1: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可得x=3y,然后代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x=3y,∴==﹣.故答案为:﹣.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COD,则点D的坐标是(﹣2,0).【考点】KA:全等三角形的性质;D5: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D=OB,然后写出点D的坐标即可.【解答】解:∵△AOB≌△COD,∴OD=OB,∴点D的坐标是(﹣2,0).故答案为:(﹣2,0).15.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36a4b2.【考点】69:最简公分母.【分析】找出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字母的最高次幂,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36a4b2,故答案为36a4b2.16.已知线段a,b,c,d成比例线段,且a=4,b=2,c=2,则d的长为 1 .【考点】S2:比例线段.【分析】根据四条线段成比例,列出比例式,再把a=4,b=2,c=2,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a=4,b=2,c=2,∴=,∴d=1.故答案为:1.17.如图,点C,F在线段BE上,BF=EC,∠1=∠2,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EF,你补充的条件是FD=AC(答案不唯一).【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已知△ABC与△DEF中有一组边与一组角相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只需要添加一组边或一组角即可全等.【解答】解:添加FD=AC,∵BF=EC,∴BF﹣CF=EC﹣CF∴BC=EF在△ABC与△DEF中,∴△ABC≌△DEF(SAS)故答案为:FD=AC(答案不唯一)18.已知点A(a﹣1,5)和点B(2,b﹣1)关于x轴成轴对称,则(a+b)2016= 1 .【考点】P5: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列方程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点A(a﹣1,5)和点B(2,b﹣1)关于x轴成轴对称,∴a﹣1=2,b﹣1=﹣5,解得a=3,b=﹣4,所以,(a+b)2016=(3﹣4)2016=1.故答案为:1.19.若x:y=1:3,且2y=3z,则的值是﹣5 .【考点】64:分式的值.【分析】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z,代入分式,计算即可.【解答】解:∵x:y=1:3,2y=3z,∴x=y,z=y,∴==﹣5,故答案为:﹣5.2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3,BC=5,对角线BD平分∠ABC,则△BCD的面积为7.5 .【考点】KF: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利用角平分的性质得到DE=AD=3,然后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BCD的面积.【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A=90°,∴AD⊥AB.∴AD=DE=3.又∵BC=5,=BC•DE=×5×3=7.5.∴S△BCD故答案为:7.5.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60分)21.作图题小明不小心在一个三角形上撒一片墨水,请用尺规帮小明重新画一个三角形使它与原来的三角形完全相同.(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考点】N4: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KE: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先画出线段BA,然后从B,A两点,以线段BA为一边作∠A=∠E,∠F=∠B,两角另一边的交点就是就是第三点的位置,顺次连接即可.【解答】解:按尺规作图的要求,正确作出△ABC的图形:22.已知﹣=4,求的值.【考点】6D: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4求出ab与a﹣b之间的关系,再代入原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4,∴=4,即a﹣b=﹣4ab,∴原式====6.23.如图所示,△DEF是等边三角形,且∠1=∠2=∠3,试问:△ABC是等边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考点】KM: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DEF是等边三角形,得到∠DEF=60°,由邻补角的定义得到∠BEC=120°,得到∠BCE+∠2=120°,推出∠ACB=60°,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理由:∵△DEF是等边三角形,∴∠DEF=60°,∴∠BEC=120°,∴∠BCE+∠2=120°,∵∠2=∠3,∴∠BCE+∠3=60°,∴∠ACB=60°,同理∠ABC=∠BAC=60°,∴△ABC是等边三角形.24.请你阅读下列计算过程,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解:=(A)=(B)=x﹣3﹣3(x+1)(C)=﹣2x﹣6(D)(1)上述计算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 A ;(2)从B到C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误的原因是不能去分母;(3)请你正确解答.【考点】6B: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化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解答】解:===,(1)故可知从A开始出现错误;(2)不正确,不能去分母;(3)===.25.如图,在△ABC中,BD=CD,∠1=∠2,小颖说:“AD⊥BC”,你认为她说的对吗?说明你的理由.【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BD=DC,可得∠DBC=∠DCB,点D在BC的垂直平分线,继而可得AB=BC,则可证得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AD⊥BC.【解答】解:小颖说的对,理由如下:∵BD=DC,∴∠DBC=∠DCB,点D在BC的垂直平分线,∵∠1=∠2,∴∠ABC=∠ACB,∴AB=AC,∴点A在BC的垂直平分线,∴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即AD⊥BC.26.计算:(1)÷(2)÷(﹣x﹣2)(3)(4)(1﹣)÷.【考点】6C:分式的混合运算.【分析】根据因式分解和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进行化简运算.【解答】解:(1)原式=•﹣×=﹣==(2)原式=÷=﹣×=﹣(3)原式=﹣==(4)原式=÷=×a(a﹣1)=﹣a27.已知△ABC的两条高AD,BE相交于点H,且AD=BD,试问:(1)∠DBH与∠DAC相等吗?说明理由.(2)BH与AC相等吗?说明理由.【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相等.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证明.(2)相等.只要证明△BDH≌△ADC即可.【解答】解:(1)相等.理由如下:∵AD、BE是△ABC的高,∴∠ADB=∠AEB=90°,∴∠DBH+∠C=90°,∠DAC+∠C=90°,∠DBH=∠DAC.(2)相等.理由如下:在△BDH和△ADC中,,∴△BDH≌△ADC,∴BH=AC.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8,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 B.10 C.11 D.123.点P(4,5)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A.(﹣4,﹣5)B.(﹣4,5)C.(4,﹣5)D.(5,4)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有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C.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差,则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6.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A.360°B.250°C.180°D.140°7.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ODE的周长为10厘米,那么BC的长为()A.8cm B.9cm C.10cm D.11cm8.如图,等腰Rt△ABC中,∠BAC=90°,AD⊥BC于D,∠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C、AD于E、F两点,M为EF的中点,延长AM交BC于点N,连接DM.下列结论:①DF=DN;③AE=CN;③△DMN是等腰三角形;④∠BMD=45°,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9.“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到这个结论的理由是.10.若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n= ,其内角和为.11.如图,AD=AB,∠C=∠E,∠CDE=55°,则∠ABE= .12.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13.如图,等腰△ABC中,AB=AC,∠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A的度数是.14.如图,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的长为4cm,面积是12cm2,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F,若D为BC边上的中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BDM 的周长最短为cm.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A(1,1),在x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5分)16.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7.如图,点F、C在BE上,BF=CE,AB=DE,∠B=∠E.求证:∠A=∠D.18.如图,在△ABC中,∠C=∠ABC=2∠A,BD⊥AC于D,求∠DBC的度数.19.C、B、E三点在一直线上,AC⊥CB,DE⊥BE,∠ABD=90°,AB=BD,试证明AC+DE=CE.20.如图,三角形ABC中,AB=AC=2,∠B=15°,求AB边上的高.2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为中线,AB=4,AC=2,AD为整数,求AD的长.22.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6,0),C(﹣1,0).(1)将△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A1B1C1,图中画出△A 1B1C1,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2)将△ABC沿x轴翻折△A2BC,图中画出△A2BC,翻折后点A对应点A2坐标是.(3)将△ABC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ABC扫过的面积为.23.如图①,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连接BD,CE,BD和CE相交于点F,若△ABC不动,将△ADE绕点A任意旋转一个角度.(1)求证:△BAD≌△CAE.(2)如图①,若∠BAC=∠DAE=90°,判断线段BD与C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②,若∠BAC=∠DAE=60°,求∠BFC的度数;(4)如图③,若∠BAC=∠DAE=α,直接写出∠BFC的度数(不需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P3: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A不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B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C不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D不合题意;故选:B.2.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8,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 B.10 C.11 D.12【考点】K6: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进一步选择.【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第三边大于:8﹣3=5,而小于:3+8=11.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可能是:10.故选:B.3.点P(4,5)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A.(﹣4,﹣5)B.(﹣4,5)C.(4,﹣5)D.(5,4)【考点】P5: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P(4,5)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4,﹣5).故选:C.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有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C.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根据判定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A、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即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B、∵△ABC和△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A′B′=B′C′=A′C′,∵AB=A′B′,∴AC=A′C′,BC=B′C′,即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即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C、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不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正确;D、如上图,∵AD、A′D′是三角形的中线,BC=B′C′,∴BD=B′D′,在△ABD和△A′B′D′中,,∴△ABD≌△A′B′D′(SSS),∴∠B=∠B′,在△ABC和△A′B′C′中,,∴△ABC≌△A′B′C′(SAS),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5.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差,则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180°,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其它两个角的差,列出两个方程,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设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a°、b°、c°,则由题意得:,解得:a=90,故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6.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A.360°B.250°C.180°D.140°【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L3: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得出∠1+∠2=∠C+(∠C+∠3+∠4),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2是△CDE的外角,∴∠1=∠4+∠C,∠2=∠3+∠C,即∠1+∠2=∠C+(∠C+∠3+∠4)=70°+180°=250°.故选B.7.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ODE的周长为10厘米,那么BC的长为()A.8cm B.9cm C.10cm D.11cm【考点】KJ: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证得:∠OBD=∠BOD,则从而求解.依据等角对等边可以证得OD=BD,同理,OE=EC,即可证得BC=C△ODE【解答】解:∵BO是∠ACB的平分线,∴∠ABO=∠OBD,∵OD∥AB,∴∠ABO=∠BOD,∴∠OBD=∠BOD,∴OD=BD,同理,OE=EC,=10cm.BC=BD+DE+EC=OD+DE+OE=C△ODE故选C.8.如图,等腰Rt△ABC中,∠BAC=90°,AD⊥BC于D,∠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C、AD于E、F两点,M为EF的中点,延长AM交BC于点N,连接DM.下列结论:①DF=DN;③AE=CN;③△DMN是等腰三角形;④∠BMD=45°,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KF:角平分线的性质;KI:等腰三角形的判定;KW:等腰直角三角形;M6: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求出BD=AD,∠DBF=∠DAN,∠BDF=∠ADN,证△DFB≌△DAN,即可判断①,证△ABF≌△CAN,推出CN=AF=AE,即可判断②;根据A、B、D、M四点共圆求出∠ADM=22.5°,即可判断④,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DNM,求出∠MDN=∠DNM,即可判断③.【解答】解:∵∠BAC=90°,AC=AB,AD⊥BC,∴∠ABC=∠C=45°,AD=BD=CD,∠ADN=∠ADB=90°,∴∠BAD=45°=∠CAD,∵BE平分∠ABC,∴∠ABE=∠CBE=∠ABC=22.5°,∴∠BFD=∠AEB=90°﹣22.5°=67.5°,∴∠AFE=∠BFD=∠AEB=67.5°,∴AF=AE,∵M为EF的中点,∴AM⊥BE,∴∠AMF=∠AME=90°,∴∠DAN=90°﹣67.5°=22.5°=∠MBN,在△FBD和△NAD中∴△FBD≌△NAD,∴DF=DN,∴①正确;在△AFB和△△CNA中∴△AFB≌△CAN,∴AF=CN,∵AF=AE,∴AE=CN,∴②正确;∵∠ADB=∠AMB=90°,∴A、B、D、M四点共圆,∴∠ABM=∠ADM=22.5°,∴∠DMN=∠DAN+∠ADM=22.5°+22.5°=45°,∴④正确;∵∠DNA=∠C+∠CAN=45°+22.5°=67.5°,∴∠MDN=180°﹣45°﹣67.5°=67.5°=∠DNM,∴DM=MN,∴△DMN是等腰三角形,∴③正确;即正确的有4个,故选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9.“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到这个结论的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考点】K6: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进行判断.【解答】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到这个结论的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0.若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n= 12 ,其内角和为1800°.【考点】L3: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n,再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即可.【解答】解:∵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150°,解得,n=12,其内角和为(12﹣2)×180°=1800°.故答案为:12;1800°.11.如图,AD=AB,∠C=∠E,∠CDE=55°,则∠ABE= 125°.【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在△ADC和△ABE中,由∠C=∠E,∠A=∠A和AD=AB证明△ADC≌△ABE,得到∠ADC=∠ABE,由∠CDE=55°,得到∠ADC=125°,即可求出∠ABE的度数.【解答】解:∵在△ADC和△ABE中,,∴△ADC≌△ABE(AAS),∴∠ADC=∠ABE,∵∠CDE=55°,∴∠ADC=125°,∴∠ABE=125°,故答案为125°.12.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5 .【考点】KF:角平分线的性质;KQ:勾股定理.【分析】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E,∵∠C=90°,AD平分∠BAC,∴DE=CD=2,∴△ABD的面积=AB•DE=×5×2=5.故答案为:5.13.如图,等腰△ABC中,AB=AC,∠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A的度数是50°.【考点】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KH: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BD,然后表示出∠A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可得∠C=∠AB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A=∠ABD,∵∠DBC=15°,∴∠ABC=∠A+15°,∵AB=AC,∴∠C=∠ABC=∠A+15°,∴∠A+∠A+15°+∠A+15°=180°,解得∠A=50°.故答案为:50°.14.如图,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的长为4cm,面积是12cm2,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F,若D为BC边上的中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BDM 的周长最短为8 cm.【考点】PA: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KH: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连接AD,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故AD⊥BC,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D的长,再根据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可知,点B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故AD的长为BM+MD的最小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AD,∵△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AD⊥BC,=BC•AD=×4×AD=12,解得AD=6cm,∴S△ABC∵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点B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AD的长为BM+MD的最小值,∴△BDM的周长最短=(BM+MD)+BD=AD+BC=6+×4=6+2=8cm.故答案为:8.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A(1,1),在x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 4 .【考点】KI:等腰三角形的判定;D5: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本题应该分情况讨论.以OA为腰或底分别讨论.当A是顶角顶点时,P 是以A为圆心,以OA为半径的圆与x轴的交点,共有1个,当O是顶角顶点时,P是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的圆与x轴的交点,有2个;P是OA的中垂线与x轴的交点,有1个,共有4个.【解答】解:(1)若AO作为腰时,有两种情况,当A是顶角顶点时,P是以A为圆心,以OA为半径的圆与x轴的交点,共有1个,当O是顶角顶点时,P是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的圆与x轴的交点,有2个;(2)若OA是底边时,P是OA的中垂线与x轴的交点,有1个.以上4个交点没有重合的.故符合条件的点有4个.故填: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5分)16.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先写出已知、求证,再画图,然后证明.过点A作EF∥BC,利用EF∥BC,可得∠1=∠B,∠2=∠C,而∠1+∠2+∠BAC=180°,利用等量代换可证∠BAC+∠B+∠C=180°.【解答】已知:△ABC,求证:∠BAC+∠B+∠C=180°,证明:过点A作EF∥BC,∵EF∥BC,∴∠1=∠B,∠2=∠C,∵∠1+∠2+∠BAC=180°,∴∠BAC+∠B+∠C=180°.即知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17.如图,点F、C在BE上,BF=CE,AB=DE,∠B=∠E.求证:∠A=∠D.【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易证BC=EF,即可证明△ABC≌△DEF,可得∠A=∠D.即可解题.【解答】证明:∵BF=CE,∴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A=∠D.18.如图,在△ABC中,∠C=∠ABC=2∠A,BD⊥AC于D,求∠DBC的度数.【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C=∠ABC=2∠A,即可求得△ABC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得∠DBC的度数.【解答】解:∵∠C=∠ABC=2∠A,∴∠C+∠ABC+∠A=5∠A=180°,∴∠A=36°.∴∠C=∠ABC=2∠A=72°.∵BD⊥AC,∴∠DBC=90°﹣∠C=18°.19.C、B、E三点在一直线上,AC⊥CB,DE⊥BE,∠ABD=90°,AB=BD,试证明AC+DE=CE.【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可证明△ABC≌△DBE,得到AC=BE DE=BC,即可证明AC+DE=CE.【解答】证明:∵∠ABD=90°,AC⊥CB,DE⊥BE,∴∠ABC+∠DBE=∠ABC+∠A,∴∠A=∠DBE;在△ABC与△DBE中,,∴△ABC≌△DBE(AAS),∴AC=BE,BC=DE,∴AC+DE=CE.20.如图,三角形ABC中,AB=AC=2,∠B=15°,求AB边上的高.【考点】KO: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KH: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CAD的度数,然后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即可.【解答】解:过点C作BA的垂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D,解:∵∠B=∠ACB=15°,∴∠CAD=∠B+∠A CB=15°+15°=30°,∵AC=4cm,CD是AB边上的高,∴CD=AC=×2=1.∴AB边上的高是1.2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为中线,AB=4,AC=2,AD为整数,求AD的长.【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K6: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证△ADC≌△EDB,推出AC=BE=2,在△ABE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出AB﹣BE<AE<AB+BE,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在△ADC和△EDB中,,∴△ADC≌△EDB(SAS),∴AC=BE=2,在△ABE中,AB﹣BE<AE<AB+BE,∴4﹣2<2AD<4+2,∴1<AD<3,∵AD是整数,∴AD=2,22.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6,0),C(﹣1,0).(1)将△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A1B1C1,图中画出△A 1B1C1,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3,﹣1).(2)将△ABC沿x轴翻折△A2BC,图中画出△A2BC,翻折后点A对应点A2坐标是(﹣2,﹣3).(3)将△ABC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ABC扫过的面积为13.5 .【考点】P7:作图﹣轴对称变换;Q4: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进而得出对应点位置;(3)利用平移的性质可得△ABC扫过的面积为△A′B′C′+平行四边形A′C′CA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3,﹣1);故答案为:(3,﹣1);(2)如图所示:△A2BC,即为所求,翻折后点A对应点A2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3)将△ABC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ABC扫过的面积为:S△A′B′C′+S平行四边形A′C′CA=×3×5+2×3=13.5.故答案为:13.5.23.如图①,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连接BD,CE,BD和CE相交于点F,若△ABC不动,将△ADE绕点A任意旋转一个角度.(1)求证:△BAD≌△CAE.(2)如图①,若∠BAC=∠DAE=90°,判断线段BD与C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②,若∠BAC=∠DAE=60°,求∠BFC的度数;(4)如图③,若∠BAC=∠DAE=α,直接写出∠BFC的度数(不需说明理由)【考点】KY:三角形综合题.【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AC,AD=AE,∠BAC=∠EAD,从而得出∠BAD=∠CAE,即可得出△BAD≌△CAE.(2)判定BD与CE的关系,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来判定.由∠BAC=∠DAE可得∠BAD=∠CAE,进而得△BAD≌△CAE,所以∠CBF+∠BCF=∠ABC+∠ACB.再由∠BA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如图所示,如果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叠放,那么∠1等于()A .120︒B .105︒C .60︒D .45︒3.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A .3cm ,4cm ,8cmB .8cm ,7cm ,15cmC .13cm ,12cm ,20cmD .5cm ,5cm ,11cm4.下列条件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 .三个角对应相等B .三条边对应相等C .形状相同D .面积相等,周长相等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1P a 与点()5,B b 关于y 轴对称,则a b +的值为()A .4B .4-C .5D .5-6.十二边形的外角和...为()A .30°B .150︒C .360︒D .1800︒7.如图,//AB CD ,点C 是BE 的中点,直接应用“ASA ”定理证明 ≌ABC DCE 还需要的条件是()A .AB CD =B .ACB E ∠=∠C .AD ∠=∠D .AC DE=8.如图,OP 平分AOB ∠,PC OA ⊥,点D 是OB 上的动点,若5PC cm =,则PD 的长可以是()A .2cmB .3cmC .4cmD .6cm9.如图,AD 和BE 是ABC 的中线,AD 与BE 交于点,O 下列结论正确的有()个.(1)ABE ABDS S = (2)2AO OD=(3)ABOS = S 四边形DOECA .0个B .1个C .2个D .3个10.如图,在△ABC 和△DEF 中,∠B =∠DEF ,AB =DE ,若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 ≌△DEF ,则这个条件是()A .∠A =∠DB .BC =EF C .∠ACB =∠FD .AC =DF二、填空题11.点(1,2)A -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___.12.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外角为3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13.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可以固定,利用的原理是___.14.如图,在ABC 中,10cm 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且BCD △的周长为17cm ,则BC =________cm .15.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化简简|a-b+c|+|a-b-c|=________.16.如图,在ABC 中,90C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DE AB ⊥,垂足为E ,若7BC =,3DE =,则BD 的长为______.17.如图,在Rt △ABC 中,AB =AC ,点D 为BC 中点,点E 在AB 边上,连接DE ,过点D 作DE 的垂线,交AC 于点F .下列结论:①△BDE ≌△ADF ;②AE =CF ;③BE+CF =EF ;④S 四边形AEDF =12AD 2,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18.如图,若AB CD ∥,AB CD =且CE BF =,求证:AE DF =.19.如图所示,∠BAC=90°,BF 平分∠ABC 交AC 于点F ,∠BFC=100°,求∠C 的度数.20.如图,在ABC 中,求作:BAC ∠的角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1.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ABC (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3)写出点1B 的坐标;(4)求ABC 的面积.22.如图,已知AB ⊥AC ,AD ⊥AE ,AB =AC ,AD =AE .(1)求证△ADB ≌△AEC ;(2)DB ⊥EC .23.如图,在△ABC中,AB=AC,∠BAC=90°,分别过点B,C向过点A的直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1)△ABE≌△CAF;(2)EF=BE+CF.24.如图所示,已知AB∥CD,AB=CD,BF=CE,求证:△ABE≌△DCF.25.如图1,点A、B分别在射线OM、ON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AC、BC分别是∠BAO 和∠ABO的角平分线,BC延长线交OM于点G.(1)若∠MON=60°,则∠ACG=;(直接写出答案)(2)若∠MON=n°,求出∠ACG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2,若∠MON=80°,过点C作CF∥OA交AB于点F,求∠BGO与∠ACF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1.A【详解】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只有A沿任意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都不能重合.故选:A.2.B【详解】∠=︒-︒=︒,解:如图,2904545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1260∠=∠+︒,=︒+︒,4560105=︒.故选:B.3.C 【详解】解:A 、3+4<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8+7=1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13+12>20,能够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 、5+5<11,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B 【详解】解:A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有可能是相似图形,选项错误;B 、三条边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答案正确;C 、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选项错误;D 、面积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和性质,根据知识点解题是关键.5.B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1P a 与点()5,B b 关于y 轴对称,∴a=-5,b=1,∴a+b=-5+1=-4,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6.C 【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十二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求法,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B=∠DC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点C是BE的中点,∴BC=CE,∵AB∥CD,∴∠B=∠DCE,A、根据SAS证△ABC≌△DCE,故本选项错误;B、∵∠ACB=∠E,CB=CE,∠B=∠DCE,∴△ABC≌△DCE(ASA),故本选项正确;C、根据AAS证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条件不能证△ABC和△DCE全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8.D【解析】【分析】过P作PD⊥OB于D,则此时PD长最小,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此时PD的长度,再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过P 作PD ⊥OB 于D ,则此时PD 长最小,∵OP 平分∠AOB ,PC ⊥OA ,∴PD=PC ,∵PC=5cm ,∴PD=5(cm ),即PD 的最小值是5cm ,∴选项A 、选项B 、选项C 都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D 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垂线段最短,注意:垂线段最短,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9.D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直接得出;(2)连接CO ,利用中线性质及各三角形面积间的关系,得出2ABO BOD DOEC S S S ∆∆==四边形,然后利用三角形等高及面积比,即可证明;(3)根据(2)即可得.【详解】(1)∵AD 和BE 是ABC ∆的中线,∴12ABE ABC S S ∆∆=,12ABD ABC S S ∆∆=,∴ABE ABD S S ∆∆=,故(1)正确;(2)连接CO ,∵E 是AC 中点,∴AOECOE S S ∆∆=,又∵12ABE ABD ABC S S S ∆∆∆==,∴BOD AOE COD S S S ∆∆∆==,∴COD COE DOEC S S S ∆∆=+四边形,又∵12ABE ADC ABC S S S ∆∆∆==,∴ABE AOE ADC AOE S S S S ∆∆∆∆-=-,即:2ABO BOD DOEC S S S ∆∆==四边形,∵ABO ∆与BOD ∆等高,面积比为2:1,∴三角形的底边比,即:AO :OD=2:1,∴2AO OD =,故(2)正确;(3)在(2)中已经证明,故(3)正确.故选:D .【点睛】题目主要考察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理解中线的性质及理清题中各面积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0.D 【解析】【详解】解:∵∠B=∠DEF ,AB=DE ,∴添加∠A=∠D ,利用ASA 可得△ABC ≌△DEF ;∴添加BC=EF ,利用SAS 可得△ABC ≌△DEF ;∴添加∠ACB=∠F ,利用AAS 可得△ABC ≌△DEF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ASA、SAS、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11.(1,2)【解析】【分析】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点对称的性质求解.【详解】解: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可知,A-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1,2)(1,2)--.--.故答案是:(1,2)【点睛】本题考查点对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坐标关于x轴对称的变化规律,即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12.12.【解析】【分析】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相等,因而用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就得到外角的个数,外角的个数就是多边形的边数.【详解】解: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360°÷30°=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熟记正多边形的边数与外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稳定性【解析】【分析】当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能唯一确定下来,故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故答案为:稳定性.【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主要应用在实际生活中.14.7【解析】【分析】根据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D BD =,结合BCD △的周长为17cm 可得结论.【详解】∵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D BD =,∵BCD △的周长为17cm ,∴17(cm)BC CD BD BC CD AD BC AC ++=++=+=,又∵10cm AB AC ==,∴()17107cm BC =-=.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5.2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到0a b c -+>,0a b c --<,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计算.【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 cb +>,a b c-<0a b c ∴-+>,0a b c --<∴原式()2a b c a b c c=-+---=故答案为:2c16.4【解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CD=DE=3,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D 平分∠BAC ,DE ⊥AB ,∠C=90°,∴CD=DE ,∵DE=3,∴CD=3,∴BD=BC-CD=7-3=4.故答案为:4.17.①②④【解析】由ASA 证明BDE ADF ∆≅∆,得出BE=AF ,DE=DF ,可判断出①②正确;再根据BE+CF=AF+AE,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判定③错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BDE ADF S S ∆∆≅,从而求出S 四边形AEDF =21122ABC S AD ∆=,判断出④正确.【详解】∵在Rt △ABC 中,AB =AC ,点D 为BC 中点∴45,B DAC AD BD CD∠=∠=︒==∵90MDN ∠=︒90BDE ADE ADF ADE ∴∠+∠=∠+∠=︒∴DDE ADF∠=∠∴()BDE ADF ASA ∆≅∆,故①正确∴BE AF=∴AE CF =,故②正确∴BE CF BE AE AB +=+==∵,EF BD ED=>∴BE CF EF +>,故③错误∵BDE ADF∆≅∆∴S 四边形AEDF =21111112222222ABC S BC AD AD AD AD ∆=⨯⨯⨯=⨯⨯⨯=,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18.见解析【解析】由AB ∥CD ,推出ABE DCF ∠=∠,再证明BE CF =,即可依据SAS 证明ABE △≌DFC △,由此得到结论.【详解】证明:∵AB ∥CD ,∴ABE DCF ∠=∠,∵CE BF=∴CE EF BF EF +=+,即BE CF =,在ABE △和DFC △中,AB CD ABE DCF BE CF =⎧⎪∠=∠⎨⎪=⎩,∴()ABE DFC SAS ≌△△,∴AE DF =.19.70°【解析】根据外角的性质,得出∠ABF ,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BF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C 的度数.【详解】解:∵BF 平分∠ABC 交AC 于点F ,∴∠ABF=∠CBF ,∵∠BAC=90°,∠BFC=100°,∴∠ABF=100°-90°=10°,∴∠CBF=10°,∴∠C=180°-100°-10°=70°.20.见解析【解析】首先以A 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圆弧,交边AC 和AB 于两点,再分别以这两点为圆心,大于其长度一半的距离为半径作圆弧,交于∠BAC 内部一点,最后连接A 点和此点的射线交BC 边于D 点,线段AD 即为所求.【详解】解:如图所示,线段AD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的画法和原理是解题关键.21.(1)见解析(2)见解析(3)()12,1B (4)4【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4,5-,()1,3-,建立坐标系即可;(2)先画出ABC 各顶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即可;(3)结合已经作出的坐标轴,直接写出点坐标即可;(4)运用割补法求解即可.(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由图可知,()12,1B ;(4)11134242123124134222ABC S =⨯-⨯⨯-⨯⨯-⨯=---=△【点睛】本题考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坐标系中的轴对称变化等,掌握根据两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以及轴对称变化的性质和特点是解题关键.22.(1)见详解;(2)见详解【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出∠BAD =∠CAE ,根据SAS 可得出△AEC ≌△ADB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E =∠ABD ,则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AB ⊥AC ,AD ⊥AE ,∴∠BAC =∠DAE=90°,∴∠BAC +∠BAE =∠DAE +∠BAE ,∴∠BAD =∠CAE ,在△BAD 与△CAE 中,AB ACBAD CAE AD AE⎧⎪∠∠⎨⎪⎩===,∴△ADB ≌△AEC(SAS);(2)如图,设BD 和CE 交于点F .由(1)知,△ADB ≌△AEC ,∴∠ACE =∠ABD ,∵∠BAC =90°,∴∠CBD +∠BCE =∠ABC +∠ACB =90°,∴∠BFC =90°,∴DB ⊥E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断出△ADB ≌△AEC 是解本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AS”即可证明△ABE ≌△CAF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就可以证明题目的结论.【详解】证明:(1)∵BE ⊥EA ,CF ⊥AF ,∴∠BAC=∠BEA=∠AFC=90°,∴∠EAB+∠CAF=90°,∠EBA+∠EAB=90°,∴∠CAF=∠EBA ,在△BEA 和△AFC 中,90BEA AFC EBA CAF AB AC ∠=∠=︒⎧⎪∠=∠⎨⎪=⎩,∴△ABE ≌△CAF (AAS );(2)由(1)知△ABE ≌△CAF ,∴EA=FC ,BE=AF .∴EF=AE+EA=BE+C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利用它们解决问题,经常用全等来证线段和的问题.24.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B=∠C ,再求出BE=CF ,根据SAS 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详解】证明:∵AB ∥CD∴∠B =∠C∵BF=CE∴BE=C F在△ABC 和△DCB 中AB CD B C BE C F ==⎧⎪∠∠⎨⎪=⎩∴△ABE ≌△DCF (SAS)【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25.(1)60°;(2)90°-12n°;(3)∠BGO-∠ACF=50°【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O+∠ABO,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得到答案;(2)仿照(1)的解法解答;(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CF=∠CAG,根据(2)的结论解答.【详解】解:(1)∵∠MON=60°,∴∠BAO+∠ABO=120°,∵AC、BC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CBA=12∠ABO,∠CAB=12∠BAO,∴∠CBA+∠CAB=12(∠ABO+∠BAO)=60°,∴∠ACG=∠CBA+∠CAB=60°,故答案为:60°;(2)∵∠MON=n°,∴∠BAO+∠ABO=180°-n°,∵AC、BC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CBA=12∠ABO,∠CAB=12∠BAO,∴∠CBA+∠CAB=12(∠ABO+∠BAO)=90°-12n°,∴∠ACG=∠CBA+∠CAB=90°-12 n°;(3)∵CF∥OA,∴∠ACF=∠CAG,∴∠BGO-∠ACF=∠BGO-∠CAG=∠ACG,由(2)得:∠ACG=90°-12×80°=50°.∴∠BGO-∠ACF=5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共六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1.下列各数中描述无理数的是()A.﹣3.14 B.C.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4)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用a,b,c作为三角形的三边,其中不能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是()A.b2=(a+c)(a﹣c)B.a:b:c=:2:C.a=9,b=16,c=25 D.a=6,b=8,c=104.正比例函数y=(2k﹣3)x的图象过点(3,﹣9),则k的值为()A.0 B.1 C.2 D.35.如图,在Rt△ABC中,∠A=90°,斜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B 于点E,连接CE,若AE=3,BE=5,则BC的长为()A.8B.6C.4D.26.如图,A,B是数轴上两点,过点B作BC⊥x轴,若BC=2,以A为圆心,AC 为半径作圆弧交数轴于点P,若点P所表示的数是﹣2,则点A表示的数是()A.﹣3 B.﹣2 C.﹣1 D.07.对于一次函数y=﹣2x+4,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B.若两点A(x1,y1),B(x2,y2)在该函数图象上,且x1<x2,则y1>y2C.它的图象经过点(﹣2,0)D.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4)8.如图,是做课间操时,小明,小刚和小红三人的相对位置,如果用(1,2)表示小明的位置,(﹣1,1)表示小刚的位置,则小红的位置可表示为()A.(﹣3,﹣2)B.(﹣3,﹣1)C.(﹣2,﹣2)D.(﹣2,﹣1)9.满足﹣<x<的所有整数x的和是()A.7 B.9 C.11 D.1310.一汽车在某一直线道路上行驶,该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折线ABCDE),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小时B.汽车在行驶途中的平均速度为千米/小时C.汽车共行驶了240千米D.汽车自出发后3小时至4.5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1.的绝对值是.12.已知点P(﹣4,2)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m,n),则m﹣4n的值是.13.将直线y=﹣7x+4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的表达式是.14.为了测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爱动脑筋的小明这样设计出了一个方案如图,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并在绳子上打了一个结,然后将绳子拉到离旗杆底端5米处,发现此时绳子底端距离打结处约1米,则旗杆的高度是米.三、解答题(共11小题,计78分)15.计算:×+÷﹣8×.16.已知正比例函数图象上一个点A在x轴的下侧,y轴的右侧,距离x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2个单位长度,求该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17.已知x=2﹣3,求x2﹣(2+3)x﹣5的值.18.已知x+4的平方根是±3,3x+y﹣1的立方根是3,求y2﹣x2的算术平方根.19.某居民生活小区需要建一个大型的球形储水罐,需储水36立方米,这个球形蓄水池的半径约为多少米?(球的体积V=πr3,r是球的半径,π取3.14,结果精确到0.01米)20.如图是某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图书馆、校门口的坐标分别为(﹣2,2),(2,0),完成以下问题.(1)请根据题意在图上建立直角坐标系;(2)写出图上其它地点的坐标;(3)在图中标出体育馆(﹣5,4)的位置.2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1,5),B(﹣3,0),C(﹣4,3).(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点A与点A1对应,点B与点B1对应,点C与点C1对应)(2)画出(1)中得到的△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1的对应点C2的坐标.22.如图,已知AB=,AC=2,AB⊥AC,BD=3,CD=4.(1)求BC的长度;(2)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23.我省某苹果基地销售优质苹果,该基地对需要送货且购买量在2000kg﹣5000kg(含2000kg和5000kg)的客户有两种销售方案(客户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方案):方案A:每千克5.8元,由基地免费送货.方案B:每千克5元,客户需支付运费2000元.(1)请分别写出按方案A,方案B购买这种苹果的应付款y(元)与购买量x(kg)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当x=2200时,方案A和方案B哪种方案付款少?(3)某水果批发商计划用20000元,选用这两种方案中的一种,购买尽可能多的这种苹果,他应选择哪种方案?24.葛藤是一种刁钻的植物,它的腰杆不硬,为了争夺雨露阳光,常常绕着树干盘旋而上,它还有一手绝招,就是它绕树盘升的路线总是沿最短路线﹣﹣螺旋前进的,难道植物也懂数学?通过阅读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如果树干的周长(即图中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30cm,绕一圈升高(即圆柱的高)40cm,则它爬行一圈的路程是多少?(2)如果树干的周长为80cm,绕一圈爬行100cm,它爬行10圈到达树顶,则树干高多少?2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与乙车相遇后休息半小时,再按原速度继续前进到达B地;乙车从B地直接到达A地;两车到达各自目的地后即停止.如图是甲、乙两车和B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图象.(1)请分别写出两车在相遇前到B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式;(2)当乙车行驶多少时间时,甲乙两车的距离是280千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1.下列各数中描述无理数的是()A.﹣3.14 B.C.D.【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3.14,,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选:B.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4)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可得答案.【解答】解:A(5,﹣4)在第四象限,故选:D.3.用a,b,c作为三角形的三边,其中不能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是()A.b2=(a+c)(a﹣c)B.a:b:c=:2:C.a=9,b=16,c=25 D.a=6,b=8,c=10【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选项中的数据,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判断a、b、c三边组成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解答】解:∵b2=(a+c)(a﹣c),∴b2=a2﹣c2,∴a2=c2+b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用a、b、c作三角形的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A错误;∵a:b:c=:2:,∴设a=x,b=2x,c=x,∵(x)2+(2x)2=(x)2,∴用a、b、c作三角形的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B错误;∵a=9,b=16,c=25,92+162≠252,∴用a、b、c作三角形的三边,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C正确;∵a=6,b=8,c=10,62+82=102,∴用a、b、c作三角形的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D错误;故选C.4.正比例函数y=(2k﹣3)x的图象过点(3,﹣9),则k的值为()A.0 B.1 C.2 D.3【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2k﹣3)x的图象过点(3,﹣9),∴﹣9=3(2k﹣3),解得:k=0.故选A.5.如图,在Rt△ABC中,∠A=90°,斜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B 于点E,连接CE,若AE=3,BE=5,则BC的长为()A.8B.6C.4D.2【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C=EB=5,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EC=EB=5,∴AC==4,∴BC==4,故选:C.6.如图,A,B是数轴上两点,过点B作BC⊥x轴,若BC=2,以A为圆心,AC 为半径作圆弧交数轴于点P,若点P所表示的数是﹣2,则点A表示的数是()A.﹣3 B.﹣2 C.﹣1 D.0【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首先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线段CA的长度,然后根据AC=AP即可求出AP的长度,接着可以求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解答】解:∵在Rt△ABC中,CA==,∴AC=AP=,∵点P所表示的数是﹣2,∴点P所表示的数是﹣2﹣=﹣2.故选:B.7.对于一次函数y=﹣2x+4,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B.若两点A(x1,y1),B(x2,y2)在该函数图象上,且x1<x2,则y1>y2C.它的图象经过点(﹣2,0)D.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4)【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所以A 选项的说法正确;B、若两点A(x1,y1),B(x2,y2)在该函数图象上,且x1<x2,则y1>y2,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C、∴令y=0,则y=2,∴此函数的图象图象经过点(﹣2,0),故本选项的说法错误;D、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4),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故选C.8.如图,是做课间操时,小明,小刚和小红三人的相对位置,如果用(1,2)表示小明的位置,(﹣1,1)表示小刚的位置,则小红的位置可表示为()A.(﹣3,﹣2)B.(﹣3,﹣1)C.(﹣2,﹣2)D.(﹣2,﹣1)【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根据小刚的位置向右一个单位,向下一个单位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小红的位置即可.【解答】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小红的位置可表示为(﹣2,﹣1).故选D.9.满足﹣<x<的所有整数x的和是()A.7 B.9 C.11 D.13【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答案.【解答】解:﹣<x<的所有整数x有﹣2,﹣1,0,1,2,3,4,满足﹣<x<的所有整数x的和是﹣2+(﹣1)+0+1+2+3+4=7,故选:A.10.一汽车在某一直线道路上行驶,该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折线ABCDE),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小时B.汽车在行驶途中的平均速度为千米/小时C.汽车共行驶了240千米D.汽车自出发后3小时至4.5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根据函数图形的s轴判断行驶的总路程,从而得到C正确;根据s不变时为停留时间判断出A正确;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列式计算即可判断出C错误;再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实际意义判断出D正确.【解答】解:A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2﹣1.5=0.5小时,故本小题正确;B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千米/时,故本小题错误;C由图可知,汽车共行驶了120×2=240千米,故C正确;D汽车自出发后3小时至4.5小时之间行驶离出发地越来越近,是匀速运动,速度是80千米/小时,故本小题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1.的绝对值是.【考点】实数的性质;绝对值.【分析】根据负的绝对值是负数,可得答案.【解答】解: =﹣的绝对值是,故答案为:.12.已知点P(﹣4,2)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m,n),则m﹣4n的值是﹣4 .【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P(﹣4,2)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m,n),得m=4,n=2.m﹣4n=4﹣4×2=﹣4,故答案为:﹣4.13.将直线y=﹣7x+4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的表达式是y=﹣7x+1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平移的法则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直线y=﹣7x+4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的表达式是y=﹣7x+4﹣3=﹣7x+1.故答案为:y=﹣7x+1.14.为了测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爱动脑筋的小明这样设计出了一个方案如图,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并在绳子上打了一个结,然后将绳子拉到离旗杆底端5米处,发现此时绳子底端距离打结处约1米,则旗杆的高度是12 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如图,设旗杆的高度为xm,则AC=xm,AB=(x+1)m,BC=5m,利用勾股定理得到52+x2=(x+1)2,然后解方程求出x即可.【解答】解:如图,设旗杆的高度为xm,则AC=xm,AB=(x+1)m,BC=5m,在Rt△ABC中,52+x2=(x+1)2,解得x=12,答:旗杆的高度是12m.故答案为12.三、解答题(共11小题,计78分)15.计算:×+÷﹣8×.【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运算,然后化简后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4=3+2﹣4=.16.已知正比例函数图象上一个点A在x轴的下侧,y轴的右侧,距离x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2个单位长度,求该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考点】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点的坐标.【分析】由点A所在的位置即可得出点A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此题得解.【解答】解:∵点A在x轴的下侧,y轴的右侧,距离x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2个单位长度,∴点A的坐标为(2,﹣4).设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kx(k≠0),将点(2,﹣4)代入y=kx中,﹣4=2k,解得:k=﹣2,∴该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2x.17.已知x=2﹣3,求x2﹣(2+3)x﹣5的值.【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将x的值代入原式,然后化简求值即可.【解答】解:当x=2﹣3,∴原式=(2﹣3)2﹣(2+3)(2﹣3)﹣5=12+9﹣12﹣3﹣5=13﹣1218.已知x+4的平方根是±3,3x+y﹣1的立方根是3,求y2﹣x2的算术平方根.【考点】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先根据平方根求出x的值,再根据立方根求出y的值,然后代入求值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4=9,解得:x=5,3x+y﹣1=27,解得y=13,∴y2﹣x2=144,∵122=144,∴y2﹣x2的算术平方根为12,19.某居民生活小区需要建一个大型的球形储水罐,需储水36立方米,这个球形蓄水池的半径约为多少米?(球的体积V=πr3,r是球的半径,π取3.14,结果精确到0.01米)【考点】立方根.【分析】根据球的体积公式,得出球形蓄水池的半径.【解答】解:设球形蓄水池的半径约为r米,则V=πr3=36,r3≈8.60,r≈2.05(米)答:这个球形蓄水池的半径约为2.05米20.如图是某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图书馆、校门口的坐标分别为(﹣2,2),(2,0),完成以下问题.(1)请根据题意在图上建立直角坐标系;(2)写出图上其它地点的坐标;(3)在图中标出体育馆(﹣5,4)的位置.【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1)根据图书馆、校门口的坐标分别为(﹣2,2),(2,0),即可找出直角坐标系的x、y轴,依此建立直角坐标系即可;(2)根据其它地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找出坐标即可;(3)找出点(﹣5,4),标记为体育馆即可.【解答】解:(1)坐标系如图所示.(2)行政楼(3,3),实验楼(﹣3,0),综合楼(﹣4,﹣3),信息楼(2,﹣2).(3)在坐标系中标出体育馆(﹣5,4)的位置,如图所示.2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1,5),B(﹣3,0),C(﹣4,3).(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点A与点A1对应,点B与点B1对应,点C与点C1对应)(2)画出(1)中得到的△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1的对应点C2的坐标.【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作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并根据点C2的位置得出其坐标.【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点C1的对应点C2的坐标为(4,﹣3).22.如图,已知AB=,AC=2,AB⊥AC,BD=3,CD=4.(1)求BC的长度;(2)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分析】(1)直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即可;(2)先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BCD是直角三角形,再由S四边形ABDC =S△ABC+S△BDC,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AB⊥BC,∴∠BAC=90°.在Rt△ABC中,∵AB=,AC=2,∴BC==;(2)∵BC=,BD=3,∴BC2+BD2=()2+32=16.∵CD2=16,∴BC2+BD2=CD2,∴△BCD是直角三角形,∴S四边形ABDC =S△ABC+S△BDC=AB•AC+BD•BC=×2×+×3×=.23.我省某苹果基地销售优质苹果,该基地对需要送货且购买量在2000kg﹣5000kg(含2000kg和5000kg)的客户有两种销售方案(客户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方案):方案A:每千克5.8元,由基地免费送货.方案B:每千克5元,客户需支付运费2000元.(1)请分别写出按方案A,方案B购买这种苹果的应付款y(元)与购买量x(kg)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当x=2200时,方案A和方案B哪种方案付款少?(3)某水果批发商计划用20000元,选用这两种方案中的一种,购买尽可能多的这种苹果,他应选择哪种方案?【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分别表示出方案A,方案B购买这种苹果的应付款y(元)与购买量x(kg)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根据(1)中的函数解析式,将x=2200代入,求出相应的函数值,然后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本题;(3)根据(1)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分别求得用20000元,两种方案各购买多少苹果,然后比较大小,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方案A购买这种苹果的应付款y(元)与购买量x(kg)之间的函数表达式:y=5.8x,方案B购买这种苹果的应付款y(元)与购买量x(kg)之间的函数表达式:y=5x+2000;(2)当x=2200时,方案A:y=5.8×2200=12760(元),方案B:y=5×2200+2000=13000(元),∵12760<13000,∴方案A付款少;(3)由题意可得,方案A可以购买的苹果数量为:20000÷5.8≈3448(kg),方案B可以购买的苹果数量为:÷5=3600(kg),∵3600>3448,∴他应选择方案B购买.24.葛藤是一种刁钻的植物,它的腰杆不硬,为了争夺雨露阳光,常常绕着树干盘旋而上,它还有一手绝招,就是它绕树盘升的路线总是沿最短路线﹣﹣螺旋前进的,难道植物也懂数学?通过阅读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如果树干的周长(即图中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30cm,绕一圈升高(即圆柱的高)40cm,则它爬行一圈的路程是多少?(2)如果树干的周长为80cm,绕一圈爬行100cm,它爬行10圈到达树顶,则树干高多少?【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1)如图,将圆柱展开,可知底面圆周长,即为AC的长,圆柱的高即为BA的长,求出CB的长即为葛藤绕树的最短路程.(2)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绕行1圈的高度,再求出绕行10圈的高度,即为树干高.【解答】解:(1)如图,⊙O的周长为30cm,即AC=30cm,高是40cm,则BA=40cm,BC==50cm.故绕行一圈的路程是50cm;(2)⊙O的周长为80cm,即AC=80cm,绕一圈100cm,则BC=100cm,高AB==60cm.∴树干高=60×10=600cm=6m.故树干高6m.2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与乙车相遇后休息半小时,再按原速度继续前进到达B地;乙车从B地直接到达A地;两车到达各自目的地后即停止.如图是甲、乙两车和B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图象.(1)请分别写出两车在相遇前到B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式;(2)当乙车行驶多少时间时,甲乙两车的距离是280千米.【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分别求得两车在相遇前到B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题意和(1)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求得乙车行驶多少时间时,甲乙两车的距离是280千米.【解答】解:(1)相遇前,设甲车和B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得,即甲车和B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120x+300(0≤x≤1.5),相遇前,设乙车和B地的距离y(千米)与乙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mx,1.5m=120,得m=80,即相遇前,设乙车和B地的距离y(千米)与乙车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式为y=80x(0≤x≤1.5);(2)当0≤x≤1.5时,(﹣120x+300)﹣80x=280,解得,x=0.1,∵当x=3时,80x=80×3=240<280,∴当80x=280时,x=3.5,由上可得,乙车行驶0.1小时或3.5小时时,甲乙两车的距离是280千米.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从某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所有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了6个三角形,则此多边形的形状是()A.六边形B.七边形C.八边形D.九边形3.如图,已知∠1=∠2,要说明△ABD≌△ACD还需要从下列条件中选一个,正确的说法是()A.∠B=∠C B.∠ADB=∠ACD C.DB=DC D.AD=AD4.已知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若∠POB=45°,则∠AOB等于()A.30°B.45°C.60°D.90°5.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A′O′B′=∠AOB 的依据是()A.(S.S.S.)B.(S.A.S.)C.(A.S.A.)D.(A.A.S.)6.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B.有两个角分别是30°和120°的三角形C.有一个内角是45°直角三角形D.有一个内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7.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DE⊥AB于E,DF⊥AC于F,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DE=DF B.BD=CD C.AE=AF D.∠ADE=∠ADF8.如图,AB=AC,BD=BC,若∠A=40°,则∠ABD的度数是()A.20°B.30°C.35°D.40°9.正三角形ABC中,BD=CE,AD与BE交于点P,∠APE的度数为()A.45°B.55°C.60°D.75°10.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纸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有下列说法:①△EBD是等腰三角形,EB=ED;②折叠后∠ABE和∠CBD一定相等;③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④△EBA和△EDC一定是全等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4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cm.12.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B=90°,∠B=30°,ED是BC的垂直平分线,请写出图中两条相等的线段是.13.如图,△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若CD=4,则点D 到AB的距离是.14.下列命题中:①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②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④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⑤已知△ABC是锐角三角形,∠α=∠A+∠B,∠β=∠B+∠C,∠γ=∠C+∠A,那么∠α,∠β,∠γ都是钝角.其中正确的有(填序号).15.如图,在△ABC中,AB=AC,∠A=36°,BD、CE分别是△ABC、△BCD的角平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个.16.在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有△ABC,现另有一点D满足以A、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则D点坐标为.三、解答题(72分)17.△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各顶点的坐标;(2)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3)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直线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18.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问这个多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19.如图,已知点A、F、E、C在同一直线上,AB∥CD,∠ABE=∠CDF,AF=CE.(1)从图中任找两组全等三角形;(2)从(1)中任选一组进行证明.20.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点E在BC边上,且点E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连接AE.(1)在图中画出△AEF,使△AEF与△AEB关于直线AE对称,点F与点B是对称点;(2)请直接写出△AEF与四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21.如图,点M、N分别是正五边形ABCDE的边BC、CD上的点,且BM=CN,AM 交BN于点P.(1)求证:△ABM≌△BCN;(2)求∠APN的度数.22.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 交MC于点E,BM交CN于点F.(1)求证:AN=BM;(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23.如图,已知∠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CE与AB相交于F.求证:△CEB≌△ADC.24.已知:如图,锐角△ABC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且OB=OC.(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2)判断点O是否在∠BAC的角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作答.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只有A沿任意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都不能重合.故选:A.【点评】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2.从某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所有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了6个三角形,则此多边形的形状是()A.六边形B.七边形C.八边形D.九边形【考点】多边形的对角线.【分析】根据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所有对角线把这个n边形分成了(n﹣2)个三角形进行计算.【解答】解:从某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所有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了6个三角形,则此多边形的边数为:6+2=8.故选C.【点评】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所有对角线有(n﹣3)条,把这个n边形分成了(n﹣2)个三角形.3.如图,已知∠1=∠2,要说明△ABD≌△ACD还需要从下列条件中选一个,正确的说法是()A.∠B=∠C B.∠ADB=∠ACD C.DB=DC D.AD=A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只需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HL)就可找到答案.【解答】解:①当∠B=∠C时,在△ABD和△ACD中,.∴△ABD≌△ACD(AAS).故A正确.②当∠ADB=∠ACD时,当∠ADB与∠ADC不相等时,△ABD与△ACD不全等,故B错误.③当DB=DC时,虽然有∠1=∠2,AD=AD,但是∠1不是DB与DA的夹角,∠2不是DC与DA的夹角,因而△ABD与△ACD不一定全等,故C错误.④当AD=AD时,若AB≠AC,则△ABD与△ACD就不全等.故D错误.综上所述:只有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对于选择题,常常可以通过举反例将错误的选择支逐一排除,为选出正确答案扫除障碍.4.已知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若∠POB=45°,则∠AOB等于()A.30°B.45°C.60°D.90°【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得到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AOB=2∠POB=9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判定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是解题的关键.5.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A′O′B′=∠AOB 的依据是()A.(S.S.S.)B.(S.A.S.)C.(A.S.A.)D.(A.A.S.)【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作图题.【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其作图的步骤来进行分析,作图时满足了三条边对应相等,于是我们可以判定是运用SSS,答案可得.【解答】解:作图的步骤:①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②任意作一点O′,作射线O′A′,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③以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④过点D′作射线O′B′.所以∠A′O′B′就是与∠AOB相等的角;作图完毕.在△OCD与△O′C′D′,,∴△OCD≌△O′C′D′(SSS),∴∠A′O′B′=∠AOB,显然运用的判定方法是SS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B.有两个角分别是30°和120°的三角形C.有一个内角是45°直角三角形D.有一个内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考点】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依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B. 任意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D. 任意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A. P(2,3)B. P(2,3)C. P(2,3)D. P(2,3)3. 下列哪个是等差数列?A. 2,4,6,8,10B. 3,6,12,24,48C. 1,3,9,27,81D. 5,10,15,20,254. 下列哪个是等比数列?A. 2,4,6,8,10B. 3,6,12,24,48C. 1,3,9,27,81D. 5,10,15,20,255.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首项为5,公差为3,第10项是多少?A. 32B. 35C. 38D. 406. 在一个等比数列中,首项为2,公比为3,第4项是多少?A. 18B. 27C. 36D. 457. 下列哪个是勾股数?A. 3,4,5B. 5,6,7C. 8,9,10D. 12,13,1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数列中,第n项是__________。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__________。
3.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首项为5,公差为3,第10项是__________。
4. 在一个等比数列中,首项为2,公比为3,第4项是__________。
5. 下列数列中,第n项是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是勾股定理。
()2. 任意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 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之差是常数。
2024年全新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 )A. 9B. 9C. 3D. 3答案:A2. 下列哪个数是负数?( )A. 2B. 2C. 0D. 1/2答案:B3. 若一个数的三次方是27,那么这个数是( )A. 3B. 3C. 9D. 9答案:B4.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能是( )A. 5B. 5C. 0D. 1答案:A5. 下列哪个数是正数?( )A. 2B. 0C. 1/2D. 1/2答案:C二、填空题1. 若a的平方根是b,那么a的立方根是_________。
答案:b2. 若a的绝对值是5,那么a可能是_________。
答案:5或53. 若a的三次方是27,那么a的平方是_________。
答案:94. 若a的平方根是b,那么b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答案:a5. 若a的绝对值是5,那么a的平方是_________。
答案:25三、解答题1.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有√x = 4。
解这个方程,得到x= 4^2 = 16。
所以这个数是16。
2. 若一个数的三次方是8,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y,根据题意,有y^3 = 8。
解这个方程,得到y = 2。
所以这个数是2。
3.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7,求这个数的平方。
解:设这个数为z,根据题意,有|z| = 7。
由于绝对值表示数的大小,不考虑正负,所以z可以是7或7。
无论z是正数还是负数,其平方都是49。
所以这个数的平方是49。
4.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5,求这个数的立方。
解:设这个数为w,根据题意,有√w = 5。
解这个方程,得到w= 5^2 = 25。
求w的立方,得到w^3 = 25^3 = 15625。
所以这个数的立方是15625。
5.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求这个数的立方根。
解:设这个数为v,根据题意,有|v| = 3。
由于绝对值表示数的大小,不考虑正负,所以v可以是3或3。
人教版数学初二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人教版数学初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题目: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为8cm,宽为5cm,求该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A. 6cmB. 10cmC. 12cmD. 13cm2、题目:一个班级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求该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A. 男生30人,女生10人B. 男生25人,女生15人C. 男生35人,女生5人D. 男生20人,女生20人3、若一个矩形的长是宽的3倍,且其周长为48厘米,则该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64B. 108C. 128D. 144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比为1∶2,那么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A. 30°, 60°B. 45°, 45°C. 60°, 30°D. 以上都不正确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A. 25平方厘米B. 50平方厘米C. 100平方厘米D. 200平方厘米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A. 2厘米B. 4厘米C. 6厘米D. 8厘米7、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如果它的边长增加到原来的1.5倍,则新正方形的面积与原正方形面积之比是多少?A.(1.5:1)B.(2.25:1)C.(3:1)D.(1.52:1)8、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0∘),则顶角的度数是多少?A.(40∘)B.(50∘)C.(60∘)D.(70∘)9、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斜边的长度是()A. 5B. 7C. 8D. 10 10、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A. 80平方厘米B. 90平方厘米C. 100平方厘米D. 120平方厘米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若(x−3=7),则(x=)______ 。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A. 3B. 2C. 0D. 12. 已知函数f(x) = 2x + 3,那么f(1)的值为()A. 1B. 1C. 5D. 53.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矩形B. 正方形C. 梯形D. 三角形4.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分别为1,3,5,那么第10项的值为()A. 19B. 20C. 21D. 225.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B. √4C. √9D. √16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2. 两个负数相乘,结果是正数。
()3. 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
()4. 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顺序无关。
()5. 任何数除以0都有意义。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正数与它的相反数相加,结果是______。
2. 函数f(x) = 2x 3中,当x = 2时,f(x)的值为______。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且______。
4. 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______。
5. 两个无理数相乘,结果可能为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实数的分类。
2. 解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 什么是函数,给出一个函数的例子。
4. 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区别。
5. 简述勾股定理的内容。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x 5,其中x = 4。
2. 已知函数f(x) = x^2 2x + 1,求f(3)的值。
3.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3项分别为2,5,8,求第10项的值。
4. 在一个长方形中,长为8cm,宽为6cm,求其对角线的长度。
5.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36cm^2,求其边长。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5项分别为2,5,8,11,14,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以下列四组线段的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4,7B.2,5,8C.3,6,9D.6,8,103.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直角三角形B.长方形C.正方形D.平行四边形4.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4个B.6个C.8个D.10个5.下列多边形中,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的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6.如图,点P是∠AOB平分线OC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2,则点P到边OA的距离是()A.2B.3C.3D.47.如图,△ABC≌△ADE,点D 在BC 上,且∠B=60°,则∠EDC 的度数等于()A.30°B.45°C.60°D.75°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9,则它的周长为()A.17B.22C.27D.17或229.如图,ABC 的三边AB ,BC ,CA 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 分为三个三角形,则ABO S :BCO S △:CAO S △等于()A.1:1:1B.1:2:3C.2:3:4D.3:4:510.如图,已知ΔABC 和ΔDCE 均是等边三角形,点B、C、E 在同一条直线上,AE 与CD 交于点G,AC 与BD 交于点F,连接FG,则下列结论:①AE=BD;②AG =BF;③FG∥BE;④CF=CG.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11.点A(3,﹣1)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12.如图,120ACD ∠= ,20B ∠= ,则A ∠的度数是__________.13.如图,AC DC =,BC EC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使得ABC DEC△≌△14.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D,E,F 分别为边BC,AD,CE 的中点,且24cm ABC S =△,则S =阴影_________.15.小明从平面镜子中看到镜中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________.1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___.17.如图,ABC 中,7565A B ∠=︒∠=︒,,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8.如图,作∠BAC 的平分线AP (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9.如图,在△ABC 中,∠B=40°,∠C=60°,AE、AD 分别是角平分线和高.求∠DAE 的度数.20.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AC =,B C ∠=∠,求证:BD CD =.21.已知:如图,AC=BD,AD⊥AC,BC⊥BD.求证:AD=BC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2,4)A ,(3,1)B ,(2,1)C --.(1)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111A B C △;(2)点1A ,1B ,1C 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3)ABC 的面积为______.23.如图,90B C ∠=∠=︒,M 是BC 的中点,DM 平分ADC ∠,求证:AM 平分DAB ∠.24.已知:如图,∠A=∠D=90°,点E、F 在线段BC 上,DE 与AF 交于点O,且AB=CD,BE=CF.求证:△OEF 是等腰三角形.25.如图,在Rt△ABC 中,∠C=90°,∠A=60°,AB=10cm,若点M 从点B 出发以2cm/s 的速度向点A 运动,点N 从点A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设M,N 分别从点B,A 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为ts.(1)用含t 的式子表示线段AM,AN 的长;(2)当t 为何值时,△AMN 是以MN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3)当t 为何值时,MN∥BC?26.如图,AD 与BC 相交于点O,OA OC =,A C ∠=∠,BE DE =.(1)求证:OE 是BD 的垂直平分线;(2)如图2,若OE 与BD 的交点K 是OE 的中点,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1.B【解析】【分析】结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1+4=5<7,∴1,4,7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2+5=7<8,∴2,5,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3+6=9,∴3,6,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6+8=14>10∴6,8,10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进行判断.【详解】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4.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得.【详解】图中的三角形是,,,,,,,ABC ABE ACD BCF BCE BCD BDF CEF ,共8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是解题关键.5.B【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360°,解得n=4.故选:B.6.A【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详解】解:过点P作PE⊥OA于E,∵点P是∠AOB平分线OC上一点,PD⊥OB,∴PE=PD=2,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7.C【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和对应边相等解答即可.【详解】解:∵△ABC≌△ADE,∴∠B=∠ADE=60°,AB=AD,∴∠ADB=∠B=60°,∴∠EDC=6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分析】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即是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长求周长;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和9,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1)若4为腰长,9为底边长,由于4+4<9,则三角形不存在;(2)若9为腰长,则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9+9+4=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9.C【解析】【分析】过点O 作OD AC ⊥于D ,OE AB ⊥于E ,OF BC ⊥于F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OE OF OD ==,依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比值即可得.【详解】解:过点O 作OD AC ⊥于D ,OE AB ⊥于E ,OF BC ⊥于F ,点O 是三条角平分线交点,OE OF OD \==,ABO S ∴ :BCO S △:12CAO S AB OE =⋅⋅ :12BC OF ⋅⋅:12AC OD ⋅⋅::2:3:4AB BC AC ==,故选:C.【点睛】题目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0.A【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AC,CD=CE,∠ACB=∠BCD=60°,然后由SAS 判定△BCD≌△A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证得①正确;又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CBD=∠CAE,根据ASA,证得△BCF≌△ACG,即可得到②正确,证得CF=CG,得到△CFG是等边三角形,易得③④正确.【详解】解:∵△ABC和△DCE均是等边三角形,∴BC=AC,CD=CE,∠ACB=∠ECD=60°,∴∠BCD=∠ACE,∠ACD=60°,∴△BCD≌△ACE(SAS),∴AE=BD,(①正确)∠CBD=∠CAE,∵∠BCA=∠ACG=60°,AC=BC,∴△BCF≌△ACG(ASA),∴AG=BF,(②正确)CF=CG,∴△CFG是等边三角形,∴CF=CG∴∠CFG=∠FCB=60°,∴FG∥BE,(③④正确)正确的结论为①②③④,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图形比较复杂,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识图,合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11.(-3,-1)【解析】【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详解】点坐标关于y 轴对称的变换规律: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则点()3,1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规律探索,熟练掌握点坐标关于y 轴对称的变换规律是解题关键.12.100︒【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求解即可.【详解】∵120ACD B A ∠=∠+∠= ,且20B ∠= ,∴12012020100A B ∠=︒-∠=︒-︒=︒.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外角定理,熟练掌握定理是关键.13.AB=DE(答案不唯一).【解析】【详解】解:添加条件是:AB=DE,在△ABC 与△DEC 中,AC DC BC EC AB DE =⎧⎪=⎨⎪=⎩,∴△ABC≌△DEC.故答案为AB=DE.本题答案不唯一.14.21cm 【解析】【分析】因为点F 是CE 的中点,所以△BEF 的底是△BEC 的底的一半,△BEF 高等于△BEC 的高,所以S△BEF=12S△BEC,同理可求△EBC 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一半,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点F 是CE 的中点,∴△BEF 的底是EF,△BEC 的底是EC,即EF=12EC,而高相等,∴S△BEF=12S△BEC,∵E 是AD 的中点,∴S△BDE=12S△ABD,S△CDE=12S△ACD,∴S△EBC=12S△ABC,∴S△BEF=14S△ABC,∵24cm ABC S =△,∴S△BEF=12cm ,即S =阴影12cm ,故答案为:21cm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的等积变换:若两个三角形的高(或底)相等,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或高)是另一个三角形的几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也是另一个三角形面积的几倍.15.16:25:08【解析】【分析】关于镜子的像,实际数字与原来的数字关于竖直的线对称,根据相应数字的对称性可得实际数字.【详解】解:∵是从镜子中看,∴对称轴为竖直方向的直线,∵5的对称数字为2,2的对称数字是5,镜子中数字的顺序与实际数字顺序相反,∴这时的时刻应是16:25:08.故答案为16:25:08.【点睛】本题考查镜面对称,得到相应的对称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若是竖直方向的对称轴,数的顺序正好相反,注意2的对称数字为5,5的对称数字是2.16.50︒或80︒.【解析】【分析】讨论这个50︒的角是顶角或是底角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解:若50︒的角是顶角,则底角是18050652°-°=°,成立;若50︒的角是底角,则顶角是18025080︒-⨯︒=︒,成立;顶角为50°或80°.故答案是:50︒或80︒.【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7.6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已知∠A=65°,∠B=75°,可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折叠变换的性质求解.【详解】解:∵∠A=75°,∠B=65°,∴∠C=180°-(65°+75°)=40°,∴∠CDE+∠CED=180°-∠C=140°,∴∠2=360°-(∠A+∠B+∠1+∠CED+∠CDE)=360°-300°=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注意折叠前后图形全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度.18.见解析【解析】按角平分线的画法作图即可.【详解】解:如下图,射线AP为所求作,19.10°.【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BA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EAC=12∠BAC,而∠DAC=90°-∠C,然后利用∠DAE=∠EAC-∠DAC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在△ABC中,∵∠B=40°,∠C=60°∴∠BAC=180°-∠B-∠C=180°-40°-60°=80°∵AE是∠BAC的角平分线,∴∠EAC=12∠BAC=12×80°=40°,∵AD是△ABC的高,∴∠ADC=90°∴在△ADC中,∠DAC=180°-∠ADC-∠C=180°-90°-60°=30°,∴∠DAE=∠EAC-∠DAC=40°-30°=10°.20.见解析连接BC,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证得A ABC CB =∠∠,进而证得DBC DCB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证.【详解】连接BC ,如图,∵AB AC =,∴A ABC CB =∠∠,又∵ABD ACD ∠=∠,∴DBC DCB ∠=∠,∴BD CD =.21.见解析【分析】连接CD,利用HL 定理得出Rt△ADC≌Rt△BCD 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证明:如图,连接CD,∵AD⊥AC,BC⊥BD,∴∠A=∠B=90°,在Rt△ADC 和Rt△BCD 中CD CDAC BD =⎧⎨=⎩,∴Rt△ADC≌Rt△BCD(HL),∴AD=BC.22.(1)见解析;(2)(2,4)-;(3,1)-;(2,1)-;(3)172.【分析】(1)首先作出A、B、C 三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1)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3)直接利用△ABC 所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2)点1A ,1B ,1C 的坐标分别是(2,4)-;(3,1)-;(2,1)-;故答案为:(2,4)-;(3,1)-;(2,1)-;(3)S△ABC =5×5-12×4×5-12×1×3-12×2×5=172;故答案为:17 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3.见解析【解析】【分析】由题意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以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角平分线上进行分析证明.【详解】解:如图,过点M作ME⊥AD于F,∵∠C=90°,DM平分∠ADC,∴ME=MC,∵M是BC的中点,∴BM=CM,∴BM=EM,又∵∠B=90°,∴点M在∠BAD的平分线上,∴AM 平分∠DAB.【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4.见解析【解析】【分析】证明Rt△ABF≌Rt△D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B=∠DE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结论.【详解】证明:∵BE=CF,∴BE+EF=CF+EF,即BF=CE,在Rt△ABF 和Rt△DCE 中,AB DC BF CE=⎧⎨=⎩,∴Rt△ABF≌Rt△DCE(HL)∴∠AFB=∠DEC,∴OE=OF,∴△OEF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1)AM=10-2t,AN=t;(2)t=103;(3)t=2.5【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M=AN,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AM=AB-BM=10-2t,AN=t;(2)∵△AMN是以MN为底的等腰三角形,∴AM=AN,即10-2t=t,解得,103 t=∴当103t=时,△AMN是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3)当MN⊥AC时,MN∥BC.∵∠C=90°,∠A=60°,∴∠B=30°∵MN∥BC,∴∠NMA=30°∴AN=12AM,∴t=12(10-2t),解得t=2.5,∴当t=2.5时,MN∥B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6.(1)见解析;(2)DBO ,DEB ,EBO △,DEO【解析】【分析】(1)先证△ABO 和△CDO 全等,得到BO=OD,结合BE DE =,利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即可得解;(2)结合已知和已证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由图直接写出即可;【详解】解:(1)在△ABO 和△CDO 中,A C OA OC AOB COD ∠=∠⎧⎪=⎨⎪∠=∠⎩,∴ABO CDO △≌△,∴OB OD =,∴点O 在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上,又∵BE DE =,∴点E 在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上,∴OE 是BD 的垂直平分线;(2)∵OE 是BD 的垂直平分线;又∵K 是OE 的中点,∴,,OB BE OD DE ==∵BE DE =,∴=OB BE OD DE==故等腰三角形有:DBO ,DEB ,EBO △,DEO。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 .B .C .D .2.如图,ABC 中,65,50A B ∠=︒∠=︒,点D 在BC 延长线上,则ACD ∠的度数是()A .65B .105C .115D .1253.要使如图所示的五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再钉上几根木条()A .1根B .2根C .3根D .4根4.如图,是尺规作图中“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该作法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这一性质,则判定图中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 .SASB .ASAC .AASD .SSS5.如图,∠A =∠D ,BC =EF ,要得到△ABC ≌△DEF ,可以添加()A .DE//AB B .EF//BC C .AB =DED .AC =DF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A.15°B.30°C.65°D.75°7.如图,在△ABC中,∠C=90°,AB=10,AD平分∠BAC,交BC边于点D.若CD=3,则△ABD的面积为()A.15B.30C.10D.208.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C落在四边形ABDE的外部时,此时测得∠1=110°,∠C=36°,则∠2的度数为()°A.35B.36C.37D.389.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是△AEC的角平分线,若∠BAC=80°,则∠EAD =()A.30°B.45°C.20°D.60°10.如图所示,AC和BD相交于O,AO=DO,AB⊥AC,CD⊥BD,那么AB与CD的关系是()A.一定相等B.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C.一定不相等D.增加条件后,它们相等二、填空题11.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_.1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7,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13.一个七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14.如图,在△ABC中,∠BAC=90°,AD是高,BE是中线,CF是角平分线,CF交AD 于点G,交BE于点H,下面说法正确的有___.①△ABE的面积=△BCE的面积;②∠AFG=∠AGF;③∠FAG=2∠ACF;④AF=FB.15.如图,在△ABC中,∠A=40°,点D为A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CBD=120°,则∠C =_____.16.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BAC=90°,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AB =6cm,AC=8cm,则△AEC的面积为_____.三、解答题17.(1)利用直尺和圆规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用写作法);(2)若AB=AC,求证:BD=CD.18.如图,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AE平分∠BAC,若∠B=40°,∠C=72°,求∠AEC和∠DAE的度数.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DAO=∠CBO=90°,DO⊥CO于点O,CO平分∠BCD.(1)求证:DO平分∠ADC;(2)若点A的坐标是(﹣3,0),求点B的坐标.20.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角平分线,交BC于点D,过D作DE⊥BA 于点E,点F在AC上,且BD=DF.(1)求证:AC=AE;(2)若AB=7.4,AF=1.4,求线段BE的长.21.如图,CA=CB,CD=CE,∠ACB=∠DCE=α,AD、BE交于点H,连CH.(1)求证:△ACD≌△BCE;(2)求证:HC平分∠AHE;(3)求∠CHE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2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直线l,求作四边形ABCD以直线l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A1B1C1D1.23.如图,∠ABD=125°,∠A=50°,求∠ACE的度数.24.已知:如图,点E,A,C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AB=CE,AC=CD.求证:BC=ED.25.(1)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 是否成立?如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B【解析】【分析】利用全等图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详解】解:A、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是全等图形,不符合题意;B、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是全等图形,符合题意;C、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是全等图形,不符合题意;D、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是全等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形的识别、全等图形的基本性质,属于较容易的基础题.2.C【解析】【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的度数,然后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出∠ACD即可.【详解】解:∵∠A=65°,∠B=50°∴∠ACB=180°-∠A-∠B=65°∵∠ACB+∠ACD=180°∴∠ACD=11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补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3.B【解析】【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钉上木条后,使五边形变为三角形的组合即可解题.【详解】AC CE,使五边形变为三个三角形,解:如图,钉上木条,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知这样的五边形不变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基础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4.D【解析】【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知,OA OB CE EF BA CF ====,进而即可得判定图中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详解】如图,由作图可知,OA OB CE EF BA CF====在AOB 与CEF △中AO CE OB EF AB CF =⎧⎪=⎨⎪=⎩∴AOB ≌CEF △(SSS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求解即可.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 ,SAS ,AAS ,ASA ,HL(直角三角形).【详解】解:A 、∵DE//AB ,∴∠A =∠D ,又∵BC =EF ,只有两组相等的条件,∴不能判定△ABC ≌△DEF ,不符合题意;B 、∵EF//BC ,∴∠EFC=∠BCF ,又∵∠A =∠D ,BC =EF ,∴△ABC ≌△DEF(AAS),∴可以证明△ABC ≌△DEF ,符合题意;C 、∵AB =DE ,又∵∠A =∠D ,BC =EF ,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证明△ABC ≌△DEF ,不符合题意;D 、∵AC =DF ,又∵∠A =∠D ,BC =EF ,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证明△ABC ≌△DEF ,不符合题意.故选:B .6.D【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详解】解:如图,∵ABC ∆和DEF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30,45B E ∠=︒∠=︒∴45,60EFD ACB ∠=︒∠=︒∵++180EFD ACB FAC ∠∠∠=︒∴180456075FAC ∠=︒-︒-︒=︒,即75α=︒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A【解析】【分析】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E,∵∠C=90°,AD平分∠BAC,∴DE=CD=3,∴△ABD的面积=12AB•DE=12×10×3=1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记性质并求出AB边上的高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分析】根据折叠性质得出∠C′=∠C=35°,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DOC=∠1-∠C=74°,∠2=∠DOC-∠C′=38°.【详解】解:如图,设C′D与AC交于点O,∵∠C=36°,∴∠C′=∠C=36°,∵∠1=∠DOC+∠C,∠1=110°,∴∠DOC=∠1-∠C=110°-36°=74°,∵∠DOC=∠2+∠C′,∴∠2=∠DOC-∠C′=74°-36°=3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BAC=80°,AE是△ABC的角平分线,∴∠EAC=12∠BAC=40°,∵AD是△AEC的角平分线,∴∠EAD=12∠EAC=20°.故选C.【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内角的对边交于一点,则这个内角的顶点与所交的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0.A【解析】根据已知条件证明△OAB ≌△ODC ,即可求解.【详解】∵AB ⊥AC ,CD ⊥BD ,∴∠A =∠D =90°,在△OAB 和△ODC 中,A D OA D AOB DOC O ∠=∠⎧⎪=⎨⎪∠=∠⎩,∴△OAB ≌△ODC (ASA ),∴AB =CD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ASA 判定三角形全等.11.5【解析】【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相等,因而用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就得到外角的个数,外角的个数就是多边形的边数.【详解】解:360÷72=5.故它的边数是5.故答案为:5.【点睛】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和求多边形的边数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需要熟记.12.17【解析】【分析】有两种情况:①腰长为3,底边长为7;②腰长为7,底边长为3,分别讨论计算即可.①腰长为3,底边长为7时,3+3<7,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②腰长为7,底边长为3时,周长=7+7+3=17.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当腰和底不明确的时候,需要分类讨论,并利用三边关系舍去不符合题意的情况.13.900【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180n -⋅︒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一个七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18=9000-︒⋅︒,故答案为:90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记住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4.①②③【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证明①;根据三角形的高线可得∠ABC=∠CAD ,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解∠AFC=∠AGF ,可判定②;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解③;根据已知条件无法判定④.【详解】解:∵BE 是△ABC 的中线,∴AE=CE ,∴△ABE 的面积等于△BCE 的面积,故①正确;∵AD 是△ABC 的高线,∴∠ADC=90°,∴∠ABC+∠BAD=90°,∵∠BAC=90°,∴∠BAD+∠CAD=90°,∴∠ABC=∠CAD,∵CF为△ABC的角平分线,∴∠ACF=∠BCF=12∠ACB,∵∠AFC=∠ABC+∠BCF,∠AGF=∠ACF+∠CAD,∴∠AFC=∠AGF=∠AFG,故②正确;∵∠BAD+∠CAD=∠ACB+∠CAD=90°,∴∠BAD=∠ACD,∴∠BAD=2∠ACF,即∠FAG=2∠ACF,故③正确;因为CF是∠ACB的角平分线,只有AC=BC时,才能得到AF=FB,由已知∠BAC=90°,则有AC<BC,所以AF≠FB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证明AF=FB,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80°【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即可求解.【详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C=∠CBD﹣∠A=120°﹣40°=80°.故答案为8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定理,解题的关键熟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析】【分析】先求出△ABC 的面积,再利用中线的性质求出△AEC 的面积.【详解】△ABC 的面积=12×6×8=24,∵AE 是△ABC 和中线,∴△AEC 的面积=12×△ABC 的面积=12(cm 2),故答案为12cm 2.17.(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作法得出AD 即可;(2)证明△ABD ≌△ACD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如图,AD即为所求;(2)∵AD 是∠BAC 的平分线,∴∠BAD=∠CAD ,在△ABD 和△ACD 中,AB ACBAD CAD AD AD=⎧⎪∠=∠⎨⎪=⎩,∴△ABD ≌△ACD (SAS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ABD≌△ACD是解题关键.18.74°,16°【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E=∠CAE=12∠BAC=34°,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AE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AE.【详解】解:∵∠BAC+∠B+∠C=180°,∠B=40°,∠C=72°,∴∠BAC=68°,∵AE平分∠BAC,∴∠BAE=∠CAE=12∠BAC=34°,∴∠AEC=∠B+∠BAE=74°,∵AD⊥BC,∴∠ADE=90°,∴∠DAE=90°-∠AEC=1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高和角平分线,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19.(1)见解析;(2)(3,0)【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出∠5=∠6,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O作OF⊥CD于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1)证明:∵CO平分∠BCD,∠1=∠2∵∠CBO=90°,∴∠2+∠3=90°,∵DO⊥CO,∴∠DOC=90°,∴∠3+∠4=90°,∠1+∠6=90°,∴∠2=∠4,∴∠1=∠2=∠4,∵∠DAO=90°,∴∠4+∠5=90°,∵∠1+∠6=90°,∠1=∠2=∠4,∴∠5=∠6,∴DO平分∠ADC;(2)解:过点O作OF⊥CD于F,∴∠DFO=90°,∵∠DAO=90°,∴∠DFO=∠DAO,在△DFO和△DAO中,56DAO DFO DO DO ∠=∠⎧⎪∠=∠⎨⎪=⎩,∴△DFO ≌△DAO (AAS ),∴OA=OF ,同理可得:OF=OB ,∴OA=OB ,∵点A 的坐标是(-3,0),∴点B 的坐标是(3,0).【点睛】本题考查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证明△DFO ≌△DAO 是解题的关键.20.(1)见解析;(2)3【解析】【分析】(1)证明△ACD ≌△AED (AAS ),即可得出结论;(2)在AB 上截取AM=AF ,连接MD ,证△FAD ≌△MAD (SAS ),得FD=MD ,∠ADF=∠ADM ,再证Rt △MDE ≌Rt △BDE (HL ),得ME=BE ,求出MB=AB-AM=6,即可求解.【详解】解:(1)证明:∵AD 平分∠BAC ,∴∠DAC=∠DAE ,∵DE ⊥BA ,∴∠DEA=∠DEB=90°,∵∠C=90°,∴∠C=∠DEA=90°,在△ACD 和△AED 中,C DEA DAC DAE AD AD ∠=∠⎧⎪∠=∠⎨⎪=⎩,∴△ACD ≌△AED (AAS ),(2)在AB 上截取AM=AF ,连接MD ,在△FAD 和△MAD 中,AF AM DAF DAM AD AD =⎧⎪∠=∠⎨⎪=⎩,∴△FAD ≌△MAD (SAS ),∴FD=MD ,∠ADF=∠ADM ,∵BD=DF ,∴BD=MD ,在Rt △MDE 和Rt △BDE 中,MD BD DE DE =⎧⎨=⎩,∴Rt △MDE ≌Rt △BDE (HL ),∴ME=BE ,∵AF=AM ,且AF=1.4,∴AM=1.4,∵AB=7.4,∴MB=AB-AM=7.4-1.4=6,∴BE =12BM =3,即BE 的长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证明△FAD ≌△MAD 和Rt △MDE ≌Rt △BDE 是解题的关键.21.(1)见解析;(2)见解析;(3)90°-12α【分析】(1)由CA=CB ,CD=CE ,∠ACB=∠DCE=α,利用SAS ,即可判定:△ACD ≌△BCE ;(2)首先作CM ⊥AD 于M ,CN ⊥BE 于N ,由△ACD ≌△BCE ,可得CM=CN ,即可证得HC 平分∠AHE ;(3)由△ACD ≌△BCE ,可得∠CAD=∠CBE ,继而求得∠AHB=∠ACB=α,则可求得∠CHE 的度数.【详解】解:(1)证明:∵∠ACB=∠DCE=α,∴∠ACD=∠BCE ,在△ACD 和△BCE 中,CA CBACD BCE CD CE=⎧⎪∠=∠⎨⎪=⎩,∴△ACD ≌△BCE (SAS );(2)证明:过点C 作CM ⊥AD 于M ,CN ⊥BE 于N,∵△ACD ≌△BCE ,,AD BE ∴=∴CM=CN ,∴HC 平分∠AHE ;(3)∵△ACD ≌△BCE ,∴∠CAD=∠CBE ,∴∠AHB=∠ACB=α,∴∠AHE=180°-α,∴∠CHE=12∠AHE=90°-12α.【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2.见解析【解析】【分析】从四点向L引垂线并延长,分别找到四点的对称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详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1B1C1D1即为所求.【点睛】考查的是作简单平面图形轴对称后的图形,其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基本作法:①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②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③按原图形中的方式顺次连接对称点.23.105°【解析】【分析】根据平角的性质先求出∠ABC,再利用外角定理求出∠ACE的度数.【详解】∵∠ABD=125°,∴∠ABC=180°﹣125°=55°,∴∠ACE=∠ABC+∠A=55°+50°=10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形的外角定理.24.见解析【解析】【分析】首先由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C=∠ECD,再由条件AB=CE,AC=CD可证出△BAC和△ECD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出CB=ED.【详解】证明:∵AB∥CD,∴∠BAC=∠ECD,∵在△BAC和△ECD中,AB=EC,∠BAC=∠ECD,AC=CD,∴△BAC≌△ECD(SAS).∴CB=E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5.(1)见解析;(2)成立,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AS证明△ADB≌△CEA,得到AE=BD,AD=CE,即可证明;(2)同理证明△ADB≌△CEA,得到AE=BD,AD=CE,即可证明;【详解】证明:(1)∵BD⊥直线m,CE⊥直线m,∴∠BDA=∠CEA=90°,∵∠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在△ADB和△CEA中,ABD CAEBDA CEA AB AC∠=∠⎧⎪∠=∠⎨⎪=⎩,∴△ADB ≌△CEA (AAS ),∴AE =BD ,AD =CE ,∴DE =AE+AD =BD+CE ;(2)∵∠BDA =∠BAC =α,∴∠DBA+∠BAD =∠BAD+∠CAE =180°﹣α,∴∠CAE =∠ABD ,∵在△ADB 和△CEA 中,ABD CAEBDA CEA AB AC∠=∠⎧⎪∠=∠⎨⎪=⎩,∴△ADB ≌△CEA (AAS ),∴AE =BD ,AD =CE ,∴DE =AE+AD =BD+CE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 .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 .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3.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是1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 .6B .7C .8D .94.如图,把长方形ABCD 沿E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AEF =110°,则∠1=()A .50°B .35°C .30°D .40°5.如图,在△ABC 中,AB=AC ,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AE ∥BD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若∠E=35°,则∠BAC 的度数为()A .40°B .45°C .60°D .70°6.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AD ,AB 于点E ,O ,F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 .1对B .2对C .3对D .4对7.如图,在ABC 中,9035C BC 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若:2:5,DC DB =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A .10B .15C .25D .208.如图,在ABC 中,2,75,60AC BAC ACB =∠=︒∠=︒,高BE 与AD 相交于点从,则DH 的长为()A .4B .3C .2D .19.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4,AD 是BC 边上的中线,F 是AD 边上的动点,E 是AC 边上一点.若2AE =,当EF CF +取得最小值时,则ECF ∠的度数为()A .15°B .225°C .30°D .45°10.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A .CB CD=B .BAC DAC ∠=∠C .BCA DCA ∠=∠D .90B D ∠=∠=︒二、填空题11.一木工师傅现有两根木条,木条的长分别为40cm 和30cm ,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设第三根木条长为x cm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2.如图,在ABC 中,6, 4.5,AB AC BC ===分别以,A B 为圆心,4为半径画弧交于两点,过这两点的直线交AC 于点,连接BD ,则△BCD 的周长是__________.13.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边数为_____.14.如图,△ABC 中,AB=AC ,∠BAC=120°,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垂足为E ,若DE=2cm ,则BD 的长为_______.15.已知点P 的坐标为(-3,4),作出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P 1,称为第1次变换;再作出点P 1关于y 轴对称的点P 2,称为第2次变换;再作点P 2关于x 轴对称的点P 3,称为第3次变换,…,依次类推,则第2019次变换得到的点P 2019的坐标为____________.16.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DE ∥BC ,∠1=40°,∠2=110°,则∠A=_____.三、解答题17.近年来,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和农村医疗卫生改革,某县计划在张村、李村之间建一座定点医疗站P ,张、李两村座落在两相交公路内(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共六套)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A.72°B.60°C.58°D.50°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A.三条边对应相等B.两边和其中一角对应相等C.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D.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A.x(a﹣b)=ax﹣bx B.x2﹣1+y2=(x﹣1)(x+1)+y2C.x2﹣1=(x+1)(x﹣1) D.ax+bx+c=x(a+b)+c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B.C. =D.5.若分式的值为0,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A.x=﹣2 B.x=2 C.x≠﹣2 D.x=±26.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A.B.C.D.7.若x2﹣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等于()A.﹣1 B.7 C.7或﹣7 D.7或﹣18.如图,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PE⊥AB于E,PF⊥AC于F,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PE=PF B.AE=AF C.△APE≌△APF D.AP=PE+PF9.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的中线长x的取值范围是()A.2<x<5 B.4<x<10 C.3<x<7 D.无法确定10.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AB=8cm,AC=6cm,则S△ABD :S△ACD=()A.3:4 B.4:3 C.16:9 D.9:16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1.计算:3﹣2= .12.若(x﹣2)0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3.分解因式:x2+x﹣2= .14.如图,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就画出了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亮亮画图的依据是.15.如图,AC、BD相交于点O,∠A=∠D,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B≌△DOC,你补充的条件是.16.在△ABC中,∠C=90°,BC=4cm,∠BAC的平分线交BC于D,且BD:DC=5:3,则D到AB的距离为 cm.17.若x2+4x+1=0,则x2+= .18.请同学们观察 22﹣2=2(2﹣1)=2,23﹣22=22(2﹣1)=22,24﹣23=23(2﹣1)=23…(1)写出表示一般规律的第n个等式;(2)根据所总结的规律计算210﹣29﹣28﹣…﹣22﹣2= .三、解答题(本题共54分)19.(5分)请你阅读下列计算过程,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解:=(A)=(B)=x﹣3﹣3(x+1)(C)=﹣2x﹣6(D)(1)上述计算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2)从B到C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误的原因是;(3)请你正确解答.20.(2分)尺规画图(不用写作法,要保留作图痕迹)如图1,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红方侦察员发现蓝方指挥部在A区内,到铁路与到公路的距离相等,且离铁路与公路交叉处B点400米,如果你是红方的指挥员,请你在图2所示的作战图上标出蓝方指挥部的位置点P.21.(6分)分解下列因式:(1)9a2﹣1(2)p3﹣16p2+64p.22.(7分)计算(1)﹣.(2)()﹣1+(﹣1)+(2﹣)0+|﹣3|.23.(5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5.24.(5分)解分式方程:.25.(4分)已知:如图,AB=AC,AD=AE,∠1=∠2.求证:△ABD≌△ACE.26.(4分)已知:如图,AB⊥BD,CD⊥BD,AD=BC.求证:(1)AB=DC.(2)AD∥BC.27.(4分)在△AFD和△BEC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1)AD=CB;(2)AE=CF;(3)∠B=∠D;(4)AD∥BC.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问题,并写出证明过程.28.(4分)若x2+y2﹣4x+2y+5=0,求()2010+y2010的值.29.(4分)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1)如图1,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有BM+DN=MN.当∠MAN绕点A 旋转到BM≠DN时,如图2,请问图1中的结论还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线段BM,DN和MN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30.(4分)已知:在△ABC中,∠ABC=100°,∠C的平分线交AB边于点E,在AC边上取点D,使得∠CBD=20°,连结DE.求∠CED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A.72°B.60°C.58°D.50°【考点】KA: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两个三角形全等,∴α=5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确定出对应角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A.三条边对应相等B.两边和其中一角对应相等C.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D.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A、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不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A.x(a﹣b)=ax﹣bx B.x2﹣1+y2=(x﹣1)(x+1)+y2C.x2﹣1=(x+1)(x﹣1) D.ax+bx+c=x(a+b)+c【考点】51:因式分解的意义.【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作答.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解答】解:A、是整式的乘法运算,故选项错误;B、结果不是积的形式,故选项错误;C、x2﹣1=(x+1)(x﹣1),正确;D、结果不是积的形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熟练地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明确因式分解的结果应是整式的积的形式.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B.C. =D.【考点】65: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各式进行化简即可.【解答】解:A、已经是最简分式,故本选项错误;B、,故本选项错误;C、=,故本选项错误;D、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上同时乘以x+y即可得到,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在进行分式的运算时要同时乘除.5.若分式的值为0,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A.x=﹣2 B.x=2 C.x≠﹣2 D.x=±2【考点】6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值为0的条件可得x2﹣4=0且x+2≠0,再解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2﹣4=0且x+2≠0,解得:x=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6.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A.B.C.D.【考点】68:最简分式.【分析】最简分式是指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解答】解:(A)原式=,故A不是最简分式;(B)原式==,故B不是最简分式;(C)原式=,故C是最简分式;(D)原式==,故D不是最简分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考查最简分式,要注意将分子分母先分解后,约去公因式.7.若x2﹣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等于()A.﹣1 B.7 C.7或﹣7 D.7或﹣1【考点】4E:完全平方式.【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x和4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 和4积的2倍.【解答】解:依题意,得m﹣3=±4,解得m=7或﹣1.故选D.【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8.如图,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PE⊥AB于E,PF⊥AC于F,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PE=PF B.AE=AF C.△APE≌△APF D.AP=PE+PF【考点】KF: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比较充分,满足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要求的条件,可直接应用性质得到结论,与各选项进行比对,得出答案.【解答】解:∵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PE⊥AB于E,PF⊥AC于F,∴PE=PF,又有AD=AD∴△APE≌△APF(HL∴AE=AF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分线的性质,由已知证明△APE≌△APF是解题的关键.9.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的中线长x的取值范围是()A.2<x<5 B.4<x<10 C.3<x<7 D.无法确定【考点】K6:三角形三边关系;K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倍长中线,构造一个新的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就可以求解.【解答】解:7﹣3<2x<7+3,即2<x<5.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此题构造了一条常见的辅助线:倍长中线.10.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AB=8cm,AC=6cm,则S△ABD :S△ACD=()A.3:4 B.4:3 C.16:9 D.9:16【考点】K3:三角形的面积.【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ABD的边AB上的高与△ACD的AC上的高相等,估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ABD与△ACD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之比.【解答】解:∵AD是△ABC的角平分线,∴设△ABD的边AB上的高与△ACD的AC上的高分别为h1,h2,∴h1=h2,∴△ABD与△ACD的面积之比=AB:AC=8:6=4: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熟练掌握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1.计算:3﹣2= .【考点】6F: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为正整数指数的倒数计算.【解答】解:3﹣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负指数幂的运算,比较简单.12.若(x﹣2)0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2 .【考点】6E:零指数幂.【分析】根据非零的零次幂等于1,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x﹣2≠0,解得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利用非零的零次幂等于1是解题关键.13.分解因式:x2+x﹣2= (x﹣1)(x+2).【考点】57: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分析】因为(﹣1)×2=﹣2,2﹣1=1,所以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1)×2=﹣2,2﹣1=1,∴x2+x﹣2=(x﹣1)(x+2).故答案为:(x﹣1)(x+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时,要注意观察,尝试,并体会它实质是二项式乘法的逆过程.14.如图,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就画出了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亮亮画图的依据是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考点】KE: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图象,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根据“角边角”画出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边角”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答案为: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实际运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两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AC、BD相交于点O,∠A=∠D,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B≌△DOC,你补充的条件是AO=DO或AB=DC或BO=CO .【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本题要判定△AOB≌△DOC,已知∠A=∠D,∠AOB=∠DOC,则可以添加AO=DO或AB=DC或BO=CO从而利用ASA或AAS判定其全等.【解答】解:添加AO=DO或AB=DC或BO=CO后可分别根据ASA、AAS、AAS判定△AOB≌△DOC.故填AO=DO或AB=DC或BO=CO.【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6.在△ABC中,∠C=90°,BC=4cm,∠BAC的平分线交BC于D,且BD:DC=5:3,则D到AB的距离为 1.5 cm.【考点】KF: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作出图形,过点D作DE⊥AB于E,先求出CD的长,再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DE=CD解答.【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E,∵BC=4cm,BD:DC=5:3,∴CD=×4=1.5cm,∵AD是∠BAC的平分线,∴DE=CD=1.5cm.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17.若x2+4x+1=0,则x2+= 14 .【考点】4C:完全平方公式.【分析】由x2+4x+1=0可得x≠0,两边除以x可得到x+=﹣4,再两边平方,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即可得到x2+的值.【解答】解:∵x2+4x+1=0,∴x+4+=0,即x+=﹣4,∴(x+)2=(﹣4)2,∴x2+2+=16,∴x2+=14.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也考查了代数式的变形能力.18.请同学们观察 22﹣2=2(2﹣1)=2,23﹣22=22(2﹣1)=22,24﹣23=23(2﹣1)=23…(1)写出表示一般规律的第n个等式2n+1﹣2n=2n;(2)根据所总结的规律计算210﹣29﹣28﹣…﹣22﹣2= 2 .【考点】37: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1)根据等式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第n个等式为2n+1﹣2n=2n”,此题得解;(2)根据2n=2n+1﹣2n将算式210﹣29﹣28﹣…﹣22﹣2进行拆项,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观察,发现规律:22﹣2=2(2﹣1)=2,23﹣22=22(2﹣1)=22,24﹣23=23(2﹣1)=23,…,∴第n个等式为2n+1﹣2n=2n.故答案为:2n+1﹣2n=2n.(2)∵2n=2n+1﹣2n,∴210﹣29﹣28﹣…﹣22﹣2=210﹣210+29﹣29+28﹣28+27﹣…﹣23+22﹣2=22﹣2=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根据等式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题共54分)19.请你阅读下列计算过程,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解:=(A)=(B)=x﹣3﹣3(x+1)(C)=﹣2x﹣6(D)(1)上述计算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 A ;(2)从B到C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误的原因是不能去分母;(3)请你正确解答.【考点】6B: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化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解答】解:===,(1)故可知从A开始出现错误;(2)不正确,不能去分母;(3)===.【点评】本题考查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应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本题需注意应先把能因式分解的分母因式分解,在计算过程中,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20.尺规画图(不用写作法,要保留作图痕迹)如图1,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红方侦察员发现蓝方指挥部在A区内,到铁路与到公路的距离相等,且离铁路与公路交叉处B点400米,如果你是红方的指挥员,请你在图2所示的作战图上标出蓝方指挥部的位置点P.【考点】N4: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KF: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作出角平分线,进而截取PB=400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P点即为所求.【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正确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1.分解下列因式:(1)9a2﹣1(2)p3﹣16p2+64p.【考点】55: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3a+1)(3a﹣1);(2)原式=p(p2﹣16p+64)=p(p﹣8)2.【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2.计算(1)﹣.(2)()﹣1+(﹣1)+(2﹣)0+|﹣3|.【考点】6B:分式的加减法;2C:实数的运算;6E:零指数幂;6F:负整数指数幂.【分析】(1)直接利用分式加减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2)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2)原式=2﹣1+1+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得加减运算以及实数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5.【考点】6D: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把原式的第二项被除式分母及除式分母都分解因式,然后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把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后,再与第一项通分,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运算计算,可化为最简,最后把x的值代入化简的式子中即可求出值.【解答】解:==﹣=﹣===,(4分)当x=5时,原式==.(5分)【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化简求值时,加减的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出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出公因式,本题属于化简求值题,解答此类题要先将原式化为最简,再代值,同时注意有时计算后还能约分,比如本题倒数第二步约去公因式x+1.24.解分式方程:.【考点】B3:解分式方程;86: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方程的两边都乘以5(x+1),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再代入方程进行检验即可.【解答】解:方程的两边都乘以5(x+1)、去分母得:5x=2x+5x+5,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5,∴系数化成1得:x=﹣,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是x=﹣.【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关键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注意一定要检验.25.已知:如图,AB=AC,AD=AE,∠1=∠2.求证:△ABD≌△ACE.【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首先得出∠EAC=∠BAD,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得出即可.【解答】证明:∵∠1=∠2,∴∠EAC=∠BAD,在△DAB和△EAC中,∴△ABD≌△ACE(SAS)【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正确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26.已知:如图,AB⊥BD,CD⊥BD,AD=BC.求证:(1)AB=DC.(2)AD∥BC.【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易证△ABD≌△CD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知AB=DC;(2)因为△ABD≌△CDB,所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ADB=∠CBD.然后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知AD∥BC.【解答】证明:(1)∵AB⊥BD,CD⊥BD,∴∠ABD=∠CDB=90°,∴在Rt△ABD和Rt△CDB中,,∴Rt△ABD≌Rt△CDB(HL),∴AB=D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Rt△ABD≌Rt△CDB[由(1)知],∴∠ADB=∠CB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以及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7.在△AFD和△BEC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1)AD=CB;(2)AE=CF;(3)∠B=∠D;(4)AD∥BC.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问题,并写出证明过程.【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只要以其中三个作为条件,能够得出另一个结论正确即可,下边以(1)、(2)、(4)为条件,(3)为结论为例.【解答】解:以(1)、(2)、(4)为条件,(3)为结论.证明:∵AE=CF,∴AF=CE,∵AD∥BC,∴∠A=∠C,又AD=BC,∴△ADF≌△CBE(SAS),∴∠B=∠D.【点评】本题与命题联系在一起,归根到底主要还是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问题,应熟练掌握.28.若x2+y2﹣4x+2y+5=0,求()2010+y2010的值.【考点】AE:配方法的应用;1F: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x2+y2﹣4x+2y+5=0,可以求得x、y的值,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解答】解:∵x2+y2﹣4x+2y+5=0,∴x2﹣4x+4+y2+2y+1=0,∴(x﹣2)2+(y+1)2=0,∴x﹣2=0,y+1=0,解得,x=2,y=﹣1,∴()2010+y2010==1+1=2.【点评】本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29.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1)如图1,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有BM+DN=MN.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2,请问图1中的结论还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线段BM,DN和MN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考点】LE:正方形的性质;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R2:旋转的性质.【分析】(1)在MB的延长线上截取BE=DN,连接AE,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AD=AB,∠D=∠DAB=∠ABC=∠ABE=90°,证△ABE≌△ADN推出AE=AN;∠EAB=∠NAD,求出∠EAM=∠MAN,根据SAS证△AEM≌△ANM,推出ME=MN即可;(2)在DN上截取DE=MB,连接AE,证△ABM≌△ADE,推出AM=AE;∠MAB=∠EAD,求出∠EAN=∠MAN,根据SAS证△AMN≌△AEN,推出MN=EN即可.【解答】解:(1)图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即BM+DN=MN,理由为:如图2,在MB的延长线上截取BE=DN,连接A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D=∠DAB=∠ABC=∠ABE=90°,∵在△ABE和△ADN中,∴△ABE≌△ADN(SAS).∴AE=AN;∠EAB=∠NAD,∵∠DAB=90°,∠MAN=45°,∴∠DAN+∠BAM=45°,∴∠EAM=∠BAM+∠EAB=45°=∠MAN,∵在△AEM和△ANM中,∴△AEM≌△ANM(SAS),∴ME=MN,∴MN=ME=BE+BM=DN+BM,即DN+BM=MN;(2)猜想:线段BM,DN和MN之间的等量关系为:DN﹣BM=MN.证明:如图3,在DN上截取DE=MB,连接AE,∵由(1)知:AD=AB,∠D=∠ABM=90°,BM=DE,∴△ABM≌△ADE(SAS).∴AM=AE;∠MAB=∠EAD,∵∠MAN=45°=∠MAB+∠BAN,∴∠DAE+∠BAN=45°,∴∠EAN=90°﹣45°=45°=∠MAN,∵在△AMN和△AEN中,∴△AMN≌△AEN(SAS),∴MN=EN,∵DN﹣DE=EN,∴DN﹣BM=MN.【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证明过程类似,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30.已知:在△ABC中,∠ABC=100°,∠C的平分线交AB边于点E,在AC边上取点D,使得∠CBD=20°,连结DE.求∠CED的度数.【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KF: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分别作EF⊥CB的延长线于F,EH⊥AC于H,EG⊥BD于G.利用CE是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EF=EH,再证明∠ABD=∠EBF,同理可证:EF=EG,根据HL证明Rt△EDH≌Rt△ED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角的和差关系可求∠CED.【解答】解:分别作EF⊥CB的延长线于F,EH⊥AC于H,EG⊥BD于G.∵CE是角平分线,∴EF=EH.∠ABC=100°,∠DBC=20°,∴∠ABD=80°,又∵∠EBF=80°,∴∠ABD=∠EBF,∴EF=EG,∴EH=EG,在Rt△EDH与Rt△EDG中,,∴Rt△EDH≌Rt△EDG(HL),∴∠EDH=∠EDG,∴∠CED=∠EDH﹣∠ECD=(∠BDH﹣∠BCA)=×20°=1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本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以及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应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二)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计算(﹣)﹣3的结果是()A.﹣B.﹣C.﹣343 D.﹣212.将,(﹣2)0,(﹣3)2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结果是()A.(﹣2)0<<(﹣3)2B.<(﹣2)0<(﹣3)2C.(﹣3)2<(﹣2)0<D.(﹣2)0<(﹣3)2<3.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a2﹣4ab+4b2=(a﹣2b)2 B.x2﹣xy2﹣1=xy(x﹣y)﹣1C.(x+2y)(x﹣2y)=x2﹣4y2D.ax+ay+a=a(x+y)4.如图所示,AB=AC,要说明△ADC≌△AEB,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A.∠B=∠C B.AD=AE C.∠ADC=∠AEB D.DC=BE5.在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6.如图,若OP平分∠AOB,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PC=PD B.OC=PC C.∠CPO=∠DPO D.OC=OD7.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B.C.D.8.如图,△ABC≌△BAD,点A和点B,点C和点D是对应点,如果AB=6cm,BD=5cm,AD=4cm,那么BC的长是()A.4 B.5 C.6 D.无法确定9.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于点A处,该三角形板的两条直角边与CD交于点F,与CB延长线交于点E,四边形AECF的面积是()A.16 B.12 C.8 D.410.如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经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A.B.C.D.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11.一种细菌的半径为0.000407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m.12.当x= 时,分式没有意义;当x= 时,分式的值为0.13.计算(﹣)3÷(﹣)2的结果是.14.计算+的结果是.15.若x2+m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 .16.如图,在△ABC和△DEF 中,AB=DE,AC=DF.请再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和△DFE全等.添加的条件是(填写一个即可):,理由是.17.如图,把△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30°,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DC=80°,则∠A=°.18.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点D 到线段AB的距离是cm.19.如图,△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P点.(1)若∠A=35°,则∠BPC=;(2)若AB=5cm,BC=3cm,则△PBC的周长= .20.探究:观察下列各式,,,…请你根据以上式子的规律填写: = ;= .三.精心解一解:(21,22每小题2分,23,24,25每小题2分,共16分)21.因式分解:2mx2﹣4mx+2m= .22.因式分解:x2y﹣9y= .23.化简:﹣+.24.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2.25.解分式方程:四.耐心想一想:(本小题4分)26.四川5.12特大地震受灾地区急需大量赈灾帐篷,某帐篷生产企业接到生产任务后,加大生产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实际每天生产帐篷比原计划多200顶,已知现在生产3000顶帐篷所用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2000顶的时间相同.现在该企业每天能生产多少顶帐篷?五.精确作一作:作图题(本小题4分)27.某地区要在区域S内(即∠COD内部)建一个超市M,如图所示,按照要求,超市M到两个新建的居民小区A,B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OC,OD的距离也相等.这个超市应该建在何处?(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六.耐心看一看(每小题6分)28.如图,△ABC中A(﹣2,3),B(﹣31),C(﹣1,2).(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三个顶点坐标:,,.(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并写出△A2B2C2三个顶点坐标:,,.七.严密推一推(每小题4分,共20分)29.已知:如图,AB=DE,AC=DF,BE=CF.求证:∠A=∠D.30.如图,已知AB=AD,AC=AE,∠1=∠2,求证:BC=DE.31.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1)BC=AD;(2)AO=BO.3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FC=AD;(2)AB=BC+AD.33.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点E在AC上,CE=BC,过E点作AC的垂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FC.八.挑战自我(选做本题4分)3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BAD,AB>AD,试判断AB﹣AD 与CD﹣CB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结论:证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计算(﹣)﹣3的结果是()A.﹣B.﹣C.﹣343 D.﹣21【考点】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为正整数指数的倒数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7)3=﹣34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乘方,关键是掌握负整数指数为正整数指数的倒数.2.将,(﹣2)0,(﹣3)2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结果是()A.(﹣2)0<<(﹣3)2B.<(﹣2)0<(﹣3)2 C.(﹣3)2<(﹣2)0<D.(﹣2)0<(﹣3)2<【考点】负整数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幂.【分析】分别根据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和平方的运法则进行计算,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6,(﹣2)0=1,(﹣3)2=9,又∵1<6<9,∴(﹣2)0<<(﹣3)2.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和平方的运算.负整数指数幂为相应的正整数指数幂的倒数;任何非0数的0次幂等于1.3.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a2﹣4ab+4b2=(a﹣2b)2 B.x2﹣xy2﹣1=xy(x﹣y)﹣1C.(x+2y)(x﹣2y)=x2﹣4y2D.ax+ay+a=a(x+y)【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可得答案.【解答】解:A、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A正确;B、每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B错误;C、是整式的乘法,故C错误;D、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利用了因式分解的意义.4.如图所示,AB=AC,要说明△ADC≌△AEB,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A.∠B=∠C B.AD=AE C.∠ADC=∠AEB D.DC=B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ADC和△AEB中,已知的条件有AB=AC,∠A=∠A;要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只需条件:一组对应角相等,或AD=AE即可.可据此进行判断,两边及一边的对角相等是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解答】解:A、当∠B=∠C时,符合ASA的判定条件,故A正确;B、当AD=AE时,符合SAS的判定条件,故B正确;C、当∠ADC=∠AEB时,符合AAS的判定条件,故C正确;D、当DC=BE时,给出的条件是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需注意的是SSA和AAA不能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5.在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B、C都是轴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正确找出对称轴的位置.6.如图,若OP平分∠AOB,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PC=PD B.OC=PC C.∠CPO=∠DPO D.OC=OD【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面所给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小于外角和,则该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为()A.30°B.60°C.120°D.150°3.(3分)如图,在△ABC和△DEF中,已知AB=DF,BC=EF,根据(SAS)判定△ABC≌△DEF,还需的条件是()A.∠A=∠D B.∠B=∠EC.∠B=∠F D.以上三个均可以4.(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3)3=﹣a9B.(3x3)3=9x9C.2x3•5x3=10x3D.(2a7)÷(4a3)=2a45.(3分)如图,BC=BE,CD=ED,则△BCD≌△BED,其依据是()A.SAS B.AAS C.SSS D.ASA6.(3分)把分式中的x、y的值都扩大2倍,分式的值有什么变化()A.不变B.扩大2倍C.扩大4倍D.缩小一半7.(3分)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b)2=a2﹣b2B.(a+b)(a﹣b)=a2﹣b2C.(a+b)2=a2+b2D.(a+b)2=a2﹣2ab+b28.(3分)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x(x+2)=x2+2x B.x2+3x+1=x(x+3)+1C.(x﹣2)(x+2)=x2﹣4D.4x2+2x=2x(2x+1)9.(3分)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且AB =6cm,则△DEB的周长是()A.6cm B.4cm C.10cm D.以上都不对10.(3分)如图,在Rt△ABC中,∠C=90°,以△ABC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A.4B.5C.6D.7二、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1.(2分)计算:(﹣3xy2)3=.12.(2分)因式分解:x2﹣4=.13.(2分)当x时,分式的值为正数.14.(2分)如图在△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交AC,AB于点D,E.若∠CBD:∠DBA=2:1,则∠A为.15.(2分)如图:DC∥AB,要证△ABD≌△CDB,根据“SAS”可知,需要添加一个条件:.16.(2分)比较大小:2.(填“>”,“<”或“=”)17.(2分)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8,那么它的周长是.18.(2分)如图,AB=12m,CA⊥AB于A,DB⊥AB于B,且AC=4m,P点从B向A运动,每分钟走1m,Q点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分钟后△CAP与△PQB全等.三、计算:(共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9.(4分)(﹣1)2018+(﹣)2﹣(3.14﹣π)0.20.(4分)();21.(4分)(﹣4a3+12a3b﹣7a3b2)÷(﹣4a2).22.(4分)(x+2y)2﹣(x﹣2y)2.23.(4分)求x的值:27(8x﹣)3=216.四、解答题(24题5分,25题5分,26题7分,27题7分,28题10分,共34分)24.(5分)先化简,再求值:[(a﹣2b)2+(a﹣2b)(2b+a)﹣2a(2a﹣b)]÷2a.其中a=2,b=.25.(5分)如图:已知AD∥BC,AD⊥DF,BC⊥BE,DF=BE,求证:AE=FC.26.(7分)某部队将在指定山区进行军事演习,为了使道路便于部队重型车辆通过,部队工兵连接到抢修一段长3600米道路的任务,按原计划完成总任务的后,为了让道路尽快投入使用,工兵连将工作效率提高了50%,一共用了10小时完成任务.(1)按原计划完成总任务的时,已抢修道路米;(2)求原计划每小时抢修道路多少米?27.(7分)(1)设A=(x2+ax+5)(﹣2x)2﹣4x4,化简A;(2)若A﹣6x3的结果中不含有x3项,求4a2﹣4a+1的值.28.(10分)在Rt△ABC中,BC=AC,∠ACB=90°,点D为射线AB上一点,连接CD,过点C作线段CD的垂线l,在直线l上,分别在点C的两侧截取与线段CD相等的线段CE和CF,连接AE、BF.(1)当点D在线段AB上时(点D不与点A、B重合),如图1①请你将图形补充完整;②线段BF、A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线段BF、AD的数量关系为;(2)当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①请你将图形补充完整;②在(1)中②问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进行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2.【解答】解:设这个正多边形为n边形,根据题意,得:(n﹣2)×180°<360°,解得n<4.所以该正多边形为等边三角形,所以该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为60°.故选:B.3.【解答】解:∵AB=DF,BC=EF,∴添加条件∠B=∠F,则△ABC≌△DFE(SAS),故选:C.4.【解答】解:A、原式=﹣a9,符合题意;B、原式=27x9,不符合题意;C、原式=10x6,不符合题意;D、原式=a4,不符合题意.故选:A.5.【解答】解:在△BCD和△BED中,,∴△BCD≌△BED(SSS),故选:C.6.【解答】解:分别用2x和2y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和y,====×.故选:D.7.【解答】解:A、应为(a﹣b)2=a2﹣2ab+b2,本选项错误;B、(a+b)(a﹣b)=a2﹣b2,本选项正确;C、应为(a+b)2=a2+2ab+b2,本选项错误;D、应为(a+b)2=a2+2ab+b2,本选项错误.故选:B.8.【解答】解:A.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不属于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不属于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不属于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9.【解答】解:∵∠C=90°,∴DC⊥AC,又AD平分∠CAB交BC于D,DE⊥AB,∴CD=ED,在Rt△ACD和Rt△AED中,,∴Rt△ACD≌Rt△AED(HL),∴AC=AE,又AC=BC,∴AC=AE=BC,又AB=6cm,∴△DEB的周长=DB+BE+ED=DB+CD+BE=BC+BE=AE+EB=AB=6cm.故选:A.10.【解答】解:如图:故选:D.二、填空题11.【解答】解:(﹣3xy2)3=﹣27x3y6;故答案为:﹣27x3y6.12.【解答】解:x2﹣4=(x+2)(x﹣2).故答案为:(x+2)(x﹣2).13.【解答】解:分式的值为正数,则分子分母同号即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x2>0,∴同时为负不可能,则同时为正即x﹣1>0,x2>0,x>1,故答案为:x>1.14.【解答】解:∵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DB,∴∠A=∠DBA,∵∠CBD:∠DBA=2:1,∠C=90°,∴在△ABC中,∠A+∠ABC=∠A+∠A+2∠A=90°,解得∠A=22.5°.故答案为:22.5°.15.【解答】解:∵DC∥AB,∴∠ABD=∠CDB,又∵BD=DB,∴要证△ABD≌△CDB(SAS),需要添加一个条件AB=CD,故答案为:AB=CD.16.【解答】解:∵2≈2.33,≈2.45,∴2<;故答案为:<.17.【解答】解:∵等腰三角形有两边分别分别是4和8,∴此题有两种情况:①4为底边,那么8就是腰,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4+8+8=20,②8底边,那么4是腰,4+4=8,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应舍去.∴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故答案为:2018.【解答】解:∵CA⊥AB于A,DB⊥AB于B,∴∠A=∠B=90°,设运动x分钟后△CAP与△PQB全等;则BP=xm,BQ=2xm,则AP=(12﹣x)m,分两种情况:①若BP=AC,则x=4,AP=12﹣4=8,BQ=8,AP=BQ,∴△CAP≌△PBQ;②若BP=AP,则12﹣x=x,解得:x=6,BQ=12≠AC,此时△CAP与△PQB不全等;综上所述:运动4分钟后△CAP与△PQB全等;故答案为:4.三、计算:19.【解答】解:原式=1+﹣1=.20.【解答】解:(1)原式=•=•=•=;21.【解答】解:原式=﹣4a3÷(﹣4a2)+12a3b÷(﹣4a2)﹣7a3b2÷(﹣4a2)=a﹣3ab+ab2.22.【解答】解:原式=(x+2y+x﹣2y)(x+2y﹣x+2y)=2x•4y=8xy.23.【解答】方程整理得:(8x﹣)3=8,开立方得:8x﹣=2,解得:x=.四、解答题24.【解答】解:原式=(a2﹣4ab+4b2+a2﹣4b2﹣4a2+2ab)÷2a=(﹣2a2﹣2ab)÷2a=﹣a﹣b,当a=2,b=时,原式=﹣2﹣=.25.【解答】证明:∵AD∥BC,∴∠A=∠C,∵AD⊥DF,BC⊥BE,∴∠D=∠B=90°,在△ADF和△CBE中,,∴△ADF≌△CBE(AAS),∴AE=FC.26.【解答】解:(1)按原计划完成总任务的时,已抢修道路3600×=1200米,故答案为:1200米;(2)设原计划每小时抢修道路x米,根据题意得:,解得:x=280,经检验:x=280是原方程的解.答:原计划每小时抢修道路280米.27.【解答】解:(1)A=(x2+ax+5)×4x2﹣4x4=4x4+4ax3+20x2﹣4x4=4ax3+20x2;(2)A﹣6x3=4ax3+20x2﹣6x3=(4a﹣6)x3+20x2.∵A﹣6x3的结果中不含有x3项,∴4a﹣6=0.∴a=.当a=时,4a2﹣4a+1=4×﹣4×+1=4.28.【解答】解:(1)①见图1所示.②证明:∵CD⊥EF,∴∠DCF=90°,∵∠ACB=90°,∴∠ACB=∠DCF,∴∠ACD=∠BCF∵BC=AC,CD=CF,∴△ACD≌△BCF,∴AD=BF,∠BAC=∠FBC,∴∠ABF=∠ABC+∠FBC=∠ABC+∠BAC=90°,即BF⊥AD.故答案为:垂直、相等.(2)①见图2所示.②成立.理由如下:证明:∵CD⊥EF,∴∠DCF=90°,∵∠ACB=90°,∴∠DCF+∠BCD=∠ACB+∠BCD,即∠ACD=∠BCF,∵BC=AC,CD=CF,∴△ACD≌△BCF,∴AD=BF,∠BAC=∠FBC,∴∠ABF=∠ABC+∠FBC=∠ABC+∠BAC=90°,即BF⊥AD.。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1.已知△ABC 中,AB =6,BC =4,那么边AC 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A .11B .5C .2D .1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A .B .C .D .3.如图,已知ABC EFG ∆≅∆,则∠α等于()A .72°B .60°C .58°D .50°4.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 .梯形B .长方形C .直角三角形D .平行四边形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B .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C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D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三角形全等7.如图,若ABE ACF V V ≌,且AB =8,AE =3,则EC 的长为()A .2B .3C .5D .2.58.如图,ABC DEF ≅ ,DF 和AC ,EF 和BC 为对应边,若A 123∠=︒,F 39∠= ,则DEF ∠等于()A .18°B .20°C .39°D .123°9.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为BC ,AD ,AE 的中点,且S △ABC =12cm 2,则阴影部分面积S =()cm 2.A .1B .2C .3D .410.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和△CBN 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①AN=BM;②CE=CF;③△CEF 是等边三角形;④∠ECF=60°∘.其中正确的是()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1.如图,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1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13.一木工师傅现有两根木条,木条的长分别为40cm 和30cm ,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设第三根木条长为x cm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4.如图,Rt ABC ∆和Rt EDF ∆中,//BC DF ,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使Rt ABC ∆和Rt EDF ∆全等.15.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 的4个外角,若1234310∠+∠+∠+∠=︒,则B Ð的度数为_________.16.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边BC 、AD 、CE 上的中点,且S △ABC =4,则S △BFF =_____.17.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BC 长为4,面积是18,腰AC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C ,周长的最小AB边于E,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点G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CDG值为______.三、解答题+++-----.18.已知a,b,c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化简:a b c b c a c a b19.如图,两个三角形成轴对称,画出对称轴.20.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2)以AC为边作与∆ABC全等的三角形,则可作出个三角形与∆ABC全等;(3)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PB+PC的长最短.21.如图,D、C、F、B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B=DE,AC⊥BD,EF⊥BD,垂足分别为点C、点F,CD=BF.求证:AB∥DE.22.已知:如图,已知点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B =CD ,AE ⊥BC ,DF ⊥BC ,E ,F 是垂足,CE =BF ,求证:AB //CD .23.如图,在△ABC 中,AC =BC ,直线l 经过顶点C ,过A ,B 两点分别作l 的垂线AE ,BF ,E ,F 为垂足.AE =CF ,求证:∠ACB =90°.24.如图,△ABC 中,AB =AC ,∠BAC +∠BDC=180°.(1)求证:AD 为∠BDC 的平分线;(2)若∠DAE=12∠BAC ,且点E 在BD 上,直接写出BE 、DE 、DC 三条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_______.2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是边AC上一定点,点D是直线BC上一动点,以DE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DEF,连接CF.(问题解决)(1)如图1,若点D在边BC上,求证:CE+CF=CD;(类比探究)(2)如图2,若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请探究线段CE,CF与CD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B【详解】试题分析: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6﹣4<AC<6+4,即2<AC<10,符合条件的只有5,故选B.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2.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过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为三角形的高,观察各选项直接选择答案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角形高线的定义,只有A 选项符合.故选A .3.A【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ABC EFG ∆≅∆,∴∠ACB =∠EGF ,故72ACB α∠=∠=︒.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特别要注意“对应”两字.4.C【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进行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直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梯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都不具有稳定性.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性质之一,即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掌握三角形的这一性质是快速解题的关键.5.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 、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B 、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C 、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 、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6.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即可判断①;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即可判断②;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即可判断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判断④,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故本选项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B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故本选项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C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故本选项命题正确,符合题意;D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真假命题、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中线的性质、高的定义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由ABE ACF V V ≌可得,AB AC =从而利用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8ABE ACF AB = ≌,8,AB AC ∴==3,AE = 83 5.CE AC AE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线段的和差,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A【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 ,再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ABC DEF ≅ ,∴∠D=∠A=123°,又F 39∠= ,∴DEF ∠=180°-∠D-∠F=180°-123°-39°=18°,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9.C【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由点D 为BC 的中点得到S △ABD =S △ADC =12S △ABC =6,同理得到S △EBD =S △EDC =12S △ABD =3,则S △BEC =6,然后再由点F 为EC 的中点得到S △BEF =12S △BEC =3.【详解】解:∵点D 为BC 的中点,∴S △ABD =S △ADC =12S △ABC =6,∵点E 为AD 的中点,∴S △EBD =S △EDC =12S △ABD =3,∴S △EBC =S △EBD +S △EDC =6,∵点F 为EC 的中点,∴S △BEF =12S △BEC =3,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cm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中线有关的面积计算问题.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等底同高的三角形,因此分得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求解有关的面积问题.10.D【分析】由等边三角形可得其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进而可由SAS 得到△CAN ≌△CMB ,再由△CAN ≌△CMB 可得∠CAN=∠CMB ,进而得出∠MCF=∠ACE ,由ASA 得出△CAE ≌△CMF ,即CE=CF ,又ECF=60°,所以△CEF 为等边三角形结论得以验证.【详解】解:(1)∵△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AC=MC ,BC=NC ,∠ACM=60°=∠NCB=60°,∴∠ACM+∠MCN=∠NCB+∠MCN,即∠ACN=∠MCB在△CAN 和△MCB 中,AC MC ACN MCB NC BC =⎧⎪∠=∠⎨⎪=⎩,∴△CAN ≌△CMB (SAS ),∴AN=BM ,①正确;∵△CAN ≌△CMB ,∴∠CAN=∠CMB ,又∵∠ECF=180°-∠ACM-∠NCB=180°-60°-60°=60°,∴∠ECF=∠ACE ,在△CAE 和△CMF 中,CAE CMF CA CM ACE ECF ∠=∠⎧⎪=⎨⎪∠=∠⎩,∴△CAE ≌△CMF (ASA ),∴CE=CF ,∴△CEF 为等腰三角形,又∵∠ECF=60°,∴△CEF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HL,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11.B【分析】根据网格的特点求出三角形的三边,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求解.【详解】已知给出的三角形的各边AB、CB、AC、2、只有选项B的各边为1B.【点晴】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2.直角【分析】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直接利用按比例分配求得最大的角,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即可判断.【详解】解:3 18090123︒︒⨯=++因为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90°,所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分类方法.13.10cm<x<70cm【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大于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则x的取值范围为:10cm x70cm<<.14.AB ED=,答案不唯一【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可以是AB=ED或BC=DF或AC=EF或AE=CF等,只要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详解】∵Rt ABC∆和Rt EDF∆中,∴90BAC DEF ∠=∠=︒,∵//BC DF ,∴DFE BCA ∠=∠,∴添加AB ED =,在Rt ABC ∆和Rt EDF ∆中DFE BCA DEF BAC AB ED ∠=∠⎧⎪∠=∠⎨⎪=⎩,∴()Rt Rt AAS ABC EDF ∆∆≌,故答案为:AB ED =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SAS ,ASA ,AAS ,SSS ,HL 等.15.130°【分析】根据多边形外角是360︒可求得B Ð的外角,即可得到结果.【详解】由题可得B Ð的外角=()1234360-=360-310=50︒︒︒∠+∠+∠+∠︒,∴=180-50=130B ∠︒︒︒.故答案为1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定理,准确理解外角和及邻补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1【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得S △ABE =S △DBE =S △DCE =S △AEC =14S △ABC ,进而可根据()()12BEC DBE DCE ABD ADC S S S S S =+=+ 求出BEC S ,再利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D 、E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S △ABE =S △DBE =S △DCE =S △AEC =14S △ABC ,∴()()11222BEC DBE DCE ABD ADC ABC S S S S S S ==+=+= ,∵F 是边CE 的中点,∴211122BEF BEC S S ==⨯=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线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11【分析】连接AD ,AG ,由于△ABC 是等腰三角形,点D 是BC 边的中点,故AD ⊥BC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D 的长,再根据EF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可知,点A 关于直线EF 的对称点为点C ,GA=GC ,推出GC+DG=GA+DG≥AD ,故AD 的长为BG+GD 的最小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连接AD ,AG .∵△ABC 是等腰三角形,点D 是BC 边的中点,∴AD ⊥BC ,∴S △ABC =12BC•AD=12×4×AD=18,解得AD=9,∵EF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点A 关于直线EF 的对称点为点C ,GA=GC ,∴GC+DG=GA+DG≥AD ,∴AD 的长为CG+GD 的最小值,∴△CDM 的周长最短=(CG+GD )+CD=AD+12BC=9+12×4=9+2=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a+c-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a+b>c,a+c>b,再去绝对值符号,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a、b、c为三角形三边的长,∴a+b>c,a+c>b,+-+-+--+∴原式=(a b)c b(c a)c(a b)=a+b-c-b+c+a+c-a-b=a+c-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见解析.【分析】连接一对对应点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连接一对对应点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出答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其性质,根据要求找出对应点再画图形.20.(1)见解析;(2)3;(3)见解析【分析】(1)分别作各点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找出图形即可;(3)连接B′C 交直线l 于点P ,则P 点即为所求.【详解】(1)如图,△AB 'C '即为所求;(2)如图,△AB 1C ,△AB 2C ,△AB 3C 即为所求,故填:3;(3)如图,P 点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见详解.【分析】利用“HL”定理可证明ABC EDF ≅ ,由全等可得B D ∠=∠易证AB ∥DE .【详解】解: AC ⊥BD ,EF ⊥BD90,90ACB EFD ︒︒∴∠=∠= CD =BFCD CF BF CF∴+=+BC DF∴=在Rt ABC 和Rt EDF 中{BC DF AB DE==Rt ABC Rt EDF∴≅ B D∴∠=∠AB DE∴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特殊的判定方法“HL”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见解析【分析】由AE ⊥BC ,DF ⊥BC ,得出∠AEB=∠DFC=90°,再由CE=BF ,AB=DC 得Rt △AEB ≌Rt △DFC ,即可得∠B=∠C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E ⊥BC ,DF ⊥BC ,∴∠AEB=∠DFC=90°.∵BF=CE ,∴BF-EF=CE-EF ,即BE=CF ,在Rt △AEB 和Rt △DFC 中,BE CF AB DC =⎧⎨=⎩,∴Rt △AEB ≌Rt △DFC (HL ),∴∠B=∠C ,∴AB ∥C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见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易得Rt △ACE ≌Rt △CBF ,则有∠EAC =∠BCF ,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及领补角可求证.【详解】证明:如图,在Rt △ACE 和Rt △CBF 中,AC BC AE CF =⎧⎨=⎩,∴Rt △ACE ≌Rt △CBF (HL ),∴∠EAC =∠BCF ,∵∠EAC+∠ACE =90°,∴∠ACE+∠BCF =90°,∴∠ACB =180°﹣90°=9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1)见解析;(2)DE=B E+DC.【分析】(1)过A 作AG ⊥BD 于G ,AF ⊥DC 于F ,先证明∠BAG=∠CAF ,然后证明△BAG ≌△CAF 得到AG=AF ,最后由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过A 作∠CAH=∠BAE ,证明△EAD ≌△HAD ,得到AE=AH ,再证明△EAB ≌△HAC 中,即可得出BE 、DE 、DC 三条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详解】证明:(1)如图1,过A 作AG ⊥BD 于G ,AF ⊥DC 于F ,∵AG ⊥BD ,AF ⊥DC ,∴∠AGD=∠F=90°,∴∠GAF+∠BDC=180°,∵∠BAC+∠BDC=180°,∴∠GAF=∠BAC ,∴∠GAF-∠GAC=∠BAC-∠GAC ,∴∠BAG=∠CAF ,在△BAG 和△CAF 中90AGB F BAG CAF AB AC⎧∠=∠=⎪∠=∠⎨⎪=⎩∴△BAG ≌△CAF (AAS ),∴AG=AF ,∴∠BDA=∠CDA ,(2)BE 、DE 、DC 三条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是DE=B E+DC ,理由如下:如图2,过A 作∠CAH=∠BAE 交DC 的延长线于H,∵∠DAE=12∠BAC ,∴∠DAE=∠BAE+∠CAD ,∵∠CAH=∠BAE ,∴∠DAE=∠CAH+∠CAD=∠DAH ,在△EAD 和△HAD 中EAD HADAD AD ADE ADH∠=∠⎧⎪=⎨⎪∠=∠⎩,∴△EAD ≌△HAD (ASA ),∴DE=DH ,AE=AH ,在△EAB 和△HAC 中BAE CAH AE AH ⎪∠=∠⎨⎪=⎩,∴△EAB ≌△HAC (SAS ),∴BE=CH ,∴DE=DH=DC+CH=DC+BE ,∴DE=DC+BE.故答案是:DE=DC+BE.【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线段和差的证明,掌握截长法和补短法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25.(1)见解析;(2)FC =CD+CE ,见解析【分析】(1)在CD 上截取CH =CE ,易证△CEH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EH =EC =CH ,证明△DEH ≌△FEC (SAS ),得出DH =CF ,即可得出结论;(2)过D 作DG ∥AB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G ,由平行线的性质易证∠GDC =∠DGC =60°,得出△GCD 为等边三角形,则DG =CD =CG ,证明△EGD ≌△FCD (SAS ),得出EG =FC ,即可得出FC =CD+CE .【详解】(1)证明:在CD 上截取CH =CE ,如图1所示:∵△ABC 是等边三角形,∴∠ECH =60°,∴△CEH 是等边三角形,∴EH =EC =CH ,∠CEH =60°,∵△DEF 是等边三角形,∴DE =FE ,∠DEF =60°,∴∠DEH+∠HEF =∠FEC+∠HEF =60°,∴∠DEH =∠FEC ,在△DEH 和△FEC 中,DEH FEC EH EC⎪∠=∠⎨⎪=⎩,∴△DEH ≌△FEC (SAS ),∴DH =CF ,∴CD =CH+DH =CE+CF ,∴CE+CF =CD ;(2)解:线段CE ,CF 与CD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FC =CD+CE ;理由如下:∵△ABC 是等边三角形,∴∠A =∠B =60°,过D 作DG ∥AB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G ,如图2所示:∵GD ∥AB ,∴∠GDC =∠B =60°,∠DGC =∠A =60°,∴∠GDC =∠DGC =60°,∴△GCD 为等边三角形,∴DG =CD =CG ,∠GDC =60°,∵△EDF 为等边三角形,∴ED =DF ,∠EDF =∠GDC =60°,∴∠EDG =∠FDC ,在△EGD 和△FCD 中,ED DFEDG FDC DG CD=⎧⎪∠=∠⎨⎪=⎩,∴△EGD ≌△FCD (SAS ),∴EG =FC ,∴FC =EG =CG+CE =CD+CE .21【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作辅助线构建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024年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D. 92.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矩形C. 梯形D. 圆3.下列哪个不等式成立?A. 3x < 5B. 2x > 8C. 4x = 12D. 5x ≤ 154.下列哪个数是平方数?A. 3B. 4C. 5D. 65.下列哪个函数是一次函数?A. y = 2x + 3B. y = x^2C. y = 3x^3D. y = 4x + 5x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两个偶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是腰长的一半。
()3.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等于边长的根号2倍。
()4.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的平方根的平方。
()5.两个相邻的整数一定互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边长是______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厘米、3厘米、4厘米,它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厘米,腰长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4.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它们的差是______。
5.一个一次函数的斜率是2,它经过点(1,3),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简述一次函数的定义。
3.简述等差数列的定义。
4.简述平方根的定义。
5.简述圆的性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8厘米,腰长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3.一个一次函数的斜率是3,它经过点(2,5),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4.一个数的立方是64,求这个数。
5.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正方形的性质,并举例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你认为下列交通标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 ,则x 的值可能是()A .6B .3C .2D .113.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1,2)B .(﹣1,﹣2)C .(1,﹣2)D .(2,﹣1)4.如图,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等于()A .50°B .58°C .60°D .72°5.在下列正多边形瓷砖中,若仅用一种正多边形瓷砖铺地面,则不能将地面密铺的是()A .正三角形B .正四边形C .正六边形D .正八边形6.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 .BC ∠=∠B .2AB BD =C .12∠=∠D .AD BC ⊥7.如图,已知∠ABC =∠BAD ,再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C ≌△BAD 的是()A .AC =BDB .∠C =∠D C .AD =BC D .∠ABD =∠BAC8.如图,小明从点A 出发,沿直线前进8米后向左转60︒,再沿直线前进8米,又向左转6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走过的总路程为()A.48米B.80米C.96米D.无限长9.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 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ADC,这样就有∠QAE=∠PAE.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10.如图,AB∥CD,AD∥BC,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两点,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A.1对B.2对C.3对D.4对二、填空题11.八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度.12.如图,点A、D、B、E在同一直线上,若△ABC≌△EDF,AB=5,BD=3,则AE=____.13.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其中一边长为3,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14.如图所示,一艘船从A点出发,沿东北方向航行至点B,再从B点出发沿南偏东15°方向行至点C,则∠ABC=_________度.15.如图,DE是∆ABC的边AB的垂直平分线,点D为垂足,DE交AC于点E,且AC=8,BC=5,则∆BEC的周长是_________.1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沿对角线折叠,若118∠=︒,则BACABC∠=___.三、解答题17.如图,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AE平分∠BAC,若∠B=42°,∠C=70°,求∠AEC和∠DAE的度数.18.如图,在△ABC中,D是三角形内一点,连接DA、DB、DC,且∠1=∠2,∠3=∠4,求证:AB=AC.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位于第二象限,请你按要求在该坐标系中在图中作出:(1)把△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2)再作与△A1B1C1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20.如图,已知△ABC中,AB=AC,BD、CE是高,BD与CE相交于点O.(1)求证:BD=CE;(2)若∠A=80°,求∠BOC的度数.2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A=90°,BC=BD,CE⊥BD,垂足为E,(1)求证:△ABD≌△ECB;(2)若∠DBC=50°,求∠DCE的度数.2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以OA为边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边△AOB,点C为x轴的正半轴上一动点(OC>1),连接BC,以BC为边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边△CBD,直线DA交y轴于点E.(1)试问△OBC与△ABD全等吗?证明你的结论;(2)求∠CAD的度数;(3)当以点C、A、E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OC的长.23.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CD=BE,CD∥BE.求证:∠D=∠E.24.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且BE=CF,AD+EC =AB.(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当∠A=40°时,求∠DEF的度数.25.(1)如图1,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的一点,PD⊥OA于D,PE⊥OB于E.F 是OC上的另一点,连接DF、EF.求证:OP垂直平分DE;(2)如图1,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的一点,PD⊥OA于D,PE⊥OB于E.F 是OC上的另一点,连接DF、EF.求证:DF=EF(3)如图2,若∠PDO+∠PEO=180°,PD=PE,求证:OP平分∠AOB.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由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分析可知,上述四个图形中,A、C、D都是轴对称图形,只有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2.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得到答案.【详解】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7-3<x<7+3,即4<x<10,四个选项中,A中,4<6<10,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C【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解:点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4.D【解析】【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如图:∵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第一个三角形中,边长为a的对角是72°,∴在第二个三角形中,边长为a的对角也是72°,∴∠α=7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5.D【解析】【分析】看哪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不是360°的约数,就不能密铺平面.【详解】解:A.正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是360°的约数,能密铺平面,不符合题意;B.正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180﹣360÷4=90°,是360°的约数,能密铺平面,不符合题意;C.正六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180﹣360÷6=60°,是360°的约数,能密铺平面,不符合题意;D.正八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180﹣360÷8=135°,不是360°的约数,不能密铺平面,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密铺的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知识点:一种正多边形能镶嵌平面,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360°的约数;正多边形一个内角的度数=180°-360°÷边数.6.B【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解答,即可得到A、C、D三项,但得不到B项.【详解】解:∵△ABC中,AB=AC,D是BC中点,∴∠B=∠C(故A正确)∠1=∠2(故C正确)AD⊥BC(故D正确)无法得到AB=2BD,(故B不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关键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7.A【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可以得到∠ABC=∠BAD,AB=BA,然后再分别判断各个选项中的条件能否使得△ABC≌△BAD即可.【详解】解:∵∠ABC=∠BAD,AB=BA,∴若添加条件AC=BD,无法判定△ABC≌△BAD,故选项A符合题意;若添加∠C=∠D,则△ABC≌△BAD(AAS),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若添加AD=BC,则△ABC≌△BAD(SAS),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若添加∠ABD=∠BAC,则△ABC≌△BAD(ASA),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小明走过的路程是正多边形,先用360︒除以60︒求出边数,然后再乘以8米即可.【详解】小明每次都是沿直线前景8米后向左转60度,∴他走过的图形是正多边形,∴边数360606n =︒÷︒=,∴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 时,一共走了6848⨯=(米).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边数的求法,根据题意判断出小明走过的图形是正多边形是解题关键.9.D【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作出选择.【详解】解:在△ADC 和△ABC 中,AD AB DC BC AC AC ⎧⎪⎨⎪⎩===,∴△ADC ≌△ABC (SSS ),∴∠DAC=∠BAC ,即∠QAE=∠PAE .∴AE 是∠PRQ 的平分线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10.C【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求解即可.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 ,SAS ,AAS ,ASA ,HL(直角三角形).【详解】解:∵AB ∥CD ,AD ∥BC ,∴ABD CDF ∠=∠,ADB CBD ∠=∠,∴在△ABD 和△CDB 中,BD DB ABD CDB ADB CBD =⎧⎪∠=∠⎨⎪∠=∠⎩∴()ABD CDB ASA △≌△;∴AB CD =,AD BC =,∴在△ABE 和△CDF 中,AB CD ABD CDF AEB CFD =⎧⎪∠=∠⎨⎪∠=∠⎩,∴()ABE CDF AAS △≌△;∴在△ADE 和△CBF 中,AD BC ADB CBD AED CFB =⎧⎪∠=∠⎨⎪∠=∠⎩,∴()AED CFB AAS △≌△,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ABE ≌△CDF ,△ADE ≌△CBF ,△ABD ≌△CDB ,共3对.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 ,SAS ,AAS ,ASA ,HL(直角三角形).【解析】【详解】解:八边形的内角和=180(82)1080︒︒⨯-=,故答案为:1080.12.7【解析】【分析】根据△ABC ≌△EDF ,得到AB=ED ,然后求得AD=BE ,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AE 的长度.【详解】∵△ABC ≌△EDF∴AB=ED=5,∴AB-DB=ED-DB∴AD=EB=2∴AE=AB+BE=7.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13.3【解析】【分析】分边长为3的边为腰和边长为3的边为底边两种情况,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1)当边长为3的边为腰时,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3337--=,337+<,即此时三边长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不能为7;(2)当边长为3的边为底边时,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35 2-=,此时355+>,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综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4.60【解析】【详解】如图,由题意可知∠EAB=45°,∠DBC=15°,AE∥BD,∴∠ABD=∠EAB=45°,∴∠ABC=∠ABD+∠DBC=45°+15°=60°.故答案为:60【点睛】解本题需注意两点:(1)东北方向是指北偏东45°方向;(2)在同一平面内,从一个点引出的表示正北方向的射线和从另一个点引出的表示正南方向的射线是互相平行的.15.1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E=BE,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DE 是△ABC 的边AB 的垂直平分线,∴AE=BE ,∵AC=8,BC=5,∴△BEC 的周长是:BE+EC+BC=AE+EC+BC=AC+BC=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正确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6.31°【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以判断出ABC 是等腰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解即可.【详解】解:将翻折后的图形如图所示:∵四边形ADCF 是长方形,∴CD AF ∥,∴FAC BCA ∠=∠,由折叠的性质得:FAC EAC ∠=∠,∴BAC BCA ∠=∠,∵118ABC ∠=︒∴31BAC BCA ∠=∠=︒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正确理解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7.∠DAE =14°,∠AEC =76°.【解析】【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AC 的度数,在Rt △ADC 中,可求得∠DAC 的度数,AE 是角平分线,有∠EAC =12∠BAC ,故∠EAD =∠EAC ﹣∠DAC ,∠AEC =90°﹣∠EAD .【详解】解:∵∠B =42°,∠C =70°,∴∠BAC =180°﹣∠B ﹣∠C =68°,∵AE 是角平分线,∴∠EAC =12∠BAC =34°.∵AD 是高,∠C =70°,∴∠DAC =90°﹣∠C =20°,∴∠EAD =∠EAC ﹣∠DAC =34°﹣20°=14°,∠AEC =90°﹣14°=76°.【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属于简单题,熟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解题关键.18.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DB =CD ,从而可利用SAS 证得△ABD ≌△ACD ,即可求证.【详解】证明:∵∠1=∠2,∴DB =CD ,在△ABD 和△ACD 中,34AD AD BD CD =⎧⎪∠=∠⎨⎪=⎩,∴△ABD ≌△ACD (SAS ),∴AB=A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9.(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平移的性质可画出图形;(2)利用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及轴对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变换的规律.20.(1)见解析;(2)100°.【解析】【分析】(1)只要证明△ABD≌△ACE(AAS),即可证明BD=CE;(2)利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BD、CE是高,∴∠ADB=∠AEC=90°,在△ABD和△ACE中,A A ADB AEC AB AC ∠∠⎧⎪∠∠⎨⎪⎩===∴△ABD△ACE(AAS),∴BD=CE.(2)∵∠A=80°,∠ADB=∠AEC=90°,∴∠BOC=360°-80°-90°-90°=100°.【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1.(1)见解析(2)25°【解析】【分析】(1)因为这两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C=BD ,因为AD ∥BC ,还能推出∠ADB=∠EBC ,从而能证明:△ABD ≌△ECB .(2)因为∠DBC=50°,BC=BD ,可求出∠BDC 的度数,进而求出∠DCE 的度数.【详解】(1)证明:∵AD ∥BC ,∴∠ADB=∠EBC .∵CE ⊥BD ,∠A=90°,∴∠A=∠CEB ,又∵BC=BD ,∴△ABD ≌△ECB ;(2)解:∵∠DBC=50°,BC=BD ,∴∠EDC=12(180°-50°)=65°,又∵CE ⊥BD ,∴∠CED=90°,∴∠DCE=90°-∠EDC=90°-65°=25°.22.(1)△OBC ≌△ABD ,证明见解析;(2)∠CAD=60°;(3)当OC 等于3时,以点C 、A 、E 为顶点的三角形AEC 是等腰三角形.【解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B=AB ,BC=BD ,然后根据SAS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即可证明△OBC ≌△ABD ;(2)根据(1)中证明的△OBC ≌△ABD ,可得OCB ADB ∠=∠,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得60CAD CBD ∠=∠=︒;(3)根据(2)求得的60CAD ∠=︒可得60OAE ∠=︒,然后根据OA 的长度和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E=2,然后根据△AEC 是等腰三角形求出AC 的长度,即可求出OC 的长.【详解】(1)△OBC ≌△ABD理由如下:∵△OAB 与△CBD 是等边三角形∴OB =AB ,BC =BD ,∠OBA =∠CBD =60°∴∠OBA+∠ABC =∠CBD+∠ABC ,即∠OBC =∠ABD∴在△OBC 与△ABD 中,OB AB OBC ABD BC BD =⎧⎪∠=∠⎨⎪=⎩∴△OBC ≌△ABD(SAS),(2)如图所示,设AD 交BC 于点F,解:∵△OBC ≌△ABD ,∴OCB ADB ∠=∠,又∵AFC BFD ∠=∠,∴∠CAD=∠CBD=60°;(3)解:∵60OAE CAD ∠=∠=︒∴∠EAC=120°,30OEA ∠=︒,∴22AE OA ==,∴以A ,E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只能是以AE 和AC 为腰∴AC=AE=2,∴OC=OA+AC=1+2=3,所以当OC 等于3时,三角形AEC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证明出△OBC ≌△ABD .23.见解析【解析】【分析】由CD ∥BE ,可证得∠ACD=∠B ,然后由C 是线段AB 的中点,CD=BE ,利用SAS 即可证得△ACD ≌△CBE ,证得结论.【详解】∵C 是线段AB 的中点,∴AC=CB ,∵CD ∥BE ,∴∠ACD=∠B ,在△ACD 和△CBE 中,∵AC=CB ,∠ACD=∠B ,CD=BE ,∴△ACD ≌△CBE (SAS ),∴∠D=∠E .24.(1)见解析;(2)∠DEF =70°.【解析】【分析】(1)求出EC=DB ,∠B=∠C ,根据SAS 推出△BED ≌△CF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E=EF 即可;(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C=70°,根据全等得出∠BDE=∠FEC ,求出∠DEB+∠FEC=11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证明:∵AB =AC ,∴∠B =∠C ,∵AB =AD+BD ,AB =AD+EC ,∴BD =EC ,在△DBE 和△ECF 中,BE CF B C BD EC =⎧⎪∠=∠⎨⎪=⎩,∴△DBE ≌△ECF (SAS )∴DE =EF ,∴△DEF 是等腰三角形;(2)∵∠A =40°,∴∠B =∠C =1(18040)2- =70°,∴∠BDE+∠DEB =110°,又∵△DBE ≌△ECF ,∴∠BDE =∠FEC ,∴∠FEC+∠DEB =110°,∴∠DEF =70°.25.(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1)根据HL 证明Rt △OPD ≌Rt △OPE ,得OD=OE 可得结论;(2)根据SAS 证明△ODF ≌△OEF 即可;(3)先过点P 作PM ⊥OA ,PN ⊥OE ,证明△PMD ≌△PN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OC 是∠AOB 的平分线,PD ⊥OA ,PE ⊥OB ,∴PD =PE ,在Rt △OPD 和Rt △OPE 中,OP OP PD PE =⎧⎨=⎩,21∴Rt △OPD ≌Rt △OPE (HL ),∴OD=OE ,∴OP 垂直平分DE ,(2)由(1)知Rt △OPD ≌Rt △OPE ∴OD =OE ,在△ODF 和△OEF 中,PD PEDPF EPF PF PF=⎧⎪∠=∠⎨⎪=⎩,∴△ODF ≌△OEF (SAS ),∴DF =EF .(3)过点P 作PM ⊥OA ,PN ⊥OB,∵∠PDO+∠PEO=180°,∠PDO+∠PDM=180°∴∠PDM=∠PEN;在△PMD 和△PNE 中,PMD PNEPDM PEN PD PE∠=∠⎧⎪∠=∠⎨⎪=⎩∴△PMD ≌△PNE (AAS )∴PM=PN ;∵PM ⊥OA ,PN ⊥OB,∴OP 平分∠AO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人教版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
姓名_______
一、填空题:
1、如果42
=x ,那么x=____________.
2、如果式子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那么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比较大小:33____27.
4、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边形.
5、如果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化简22b a =______________.
6、
ABCD 中,∠A 的平分线AE 交DC 于E ,如果∠DEA=25°,那么∠B=_______°.
7、当a_________时,1112-⋅+=-a a a .
8、有一个边长为11cm 的正方形和一个长为15cm ,宽为5cm 的矩形,要作一个面积为这两个图形面积之和的正方形,则此正方形边长应为__________cm .
9、量得地图上A 、B 两地的距离是160mm ,如果比例尺是1∶10000,那么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____m .
10、一井深AH 为9米,一人用一根长10米的竹竿AB 一头B 插入井底,另一头A 正好到井口,抽起竹竿量得浸入水中的长度CB 为6米,则井中水的深度DH=__________米.
二、选择题:
1、和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关系的是( ). (A )有理数 (B )无理数 (C )实数 (D )整数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等腰梯形(D )等边三角形
3、若最简二次根式145
2
+x 与164-x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 的取值为( ) (A )1
(B )0
(C )-1
(D )1或-1
4、如果25)3(2
=-x ,那么x 的值是( ). (A )2和8 (B )2和-8 (C )-2和8 (D )-2和-8 5、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梯形 6、把944
-x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32)(32(2
2
-+x x
(B
))32)(32(-+x x
(C ))32)(32)(32(2-++x x x (D ))32)(32)(32(2-++x x x
7、△ABC 中,D 、E 、F 分别是BC 、CA 、AB 边的中点,那么四边形AFDE 的周长等于( ). (A )AB+AC (B )AD+BC (C ))(2
1
BC AC AB ++(D )BC+AC 7题图
9、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四边形如果既是矩形又是菱形,那么它一定是正方形 (B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C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三、计算下列各题: 1、2
1823+-; 2、)562)(625(-+;
3、化简1
222
2
+-x x x (x>1) 4、已知:4
32c
b a ==,求
c b a b +-的值.
5、已知:ab=1且a=32-,
6、已知:0)82(12=-++--y x y x ,
求:(1)b 的值;
求:x+3y 的平方根.
(2)2
)(b a -的值;
四、(本题共12分,每小题4分)
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B 、CD 上的点,且AE=CF ,EF 与BD 交于点O . 求证:OE=OF .
2、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 ,AB ∥CD ,中位线EF 长为20,AC 与EF 交于点G ,GF-GE=5. 求AB 、CD 的长.
3、已知矩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长为8cm ,两条对角线的一个夹角为60°,求矩形的边长.
五、已知:如图,BD 、CE 是△ABC 的高,DG ⊥BC 与CE 交于F ,GD 的延长线与BA 的延长线交于点H . 求证:GH GF GD ⋅=2
六、如图,E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的一点,BE 交AC 于点O ,已知△OCE 和△OBC 的面积分别为2和8. (1)求△OAB 和四边形AOED 的面积;(2)若BE ⊥AC ,求BE 的长. 解:
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2;
2、x ≥2;
3、<;
4、十二;
5、-ab ;
6、130;
7、≥1;
8、14;
9、1600;10、5.4.
二、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C 2.B 3.A 4.C 5.B 6.D 7.A 8.D 9.D 10.C
三、计算下列各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4分) 1.解:原式22
12223+-=
22
3=
2.解:原式)562)(562(-+=
225)62(-= =24-25 =-1 3.解:原式2
2
)1(2-=
x x
21-=
x x
21
-=
x x
4.解:设:k c
b a ===4
32
则k c k b k a 4,3,2===
71
74323==+-=+-k k k k k k c b a b 5、(1)323
21
1+=-=
=a b (2)22)]32()32[()(+--=-b a
2)3232(---= 2)32(-= =12
6、解:由已知得 ⎩⎨
⎧=-+=--0
820
1y x y x ………………………… 1′
解得 ⎩
⎨⎧==23
y x ……………………………… 2′
∴x+3y=3+2³3=9 ……………………………… 3′
∴x+3y 的平方根是±3 ……………………………… 4′
四、(本题共12分,每小题4分) 1.证明:在ABCD 中, ∵AB ∥CD
∴∠1=∠2 ……………………………………………… 1′ ∵AB=CD AE=CF
∴AB-AE=CD-CF
⎪⎩
⎪
⎨⎧=∠=∠∠=∠DF BE 4312
∴△BOE ≌△DOF ……………………………………………… 3′ ∴OE=OF ……………………………………………… 4′ 2、解:在梯形ABCD 中,AB ∥CD , ∵中位线EF 长为20 ∴GF+GE=20 又∵GF-GE=5 解得 GF=225,GE=2
15 ………………………… 1′ ∵EF ∥AB ∥CD
∴G 为AC 中点 …………………………… 2′ ∴AB=2GF=25
CD=2GE=15 …………………………… 4′
3、解:
如图,矩形ABCD 中,∠AOB=60°,AC=8cm ∴BD=AC=8cm ∴cm AC AO 421
==
cm BD BO 42
1
== ……………………………… 2′
∴AO=BO
∴△AOB 为等边三角形
∴AB=AO=4cm ……………………………… 3′
∵∠ABC=90°
∴BC 22AB AC -=
2248-= 48=
34=(cm )
∴矩形边长为4cm 和34cm ……………………………… 4′
五、(本题7分)
证明:∵BD ⊥AC ,DG ⊥BC
∴△CGD ∽△DGB
∴DG CG
BG DG = ∴CG BG DG ⋅=2
……………………………… 2′
∵CE ⊥AB
∴∠1+∠CBE=90° 又∠2+∠GBH=90°
∴∠1=∠2 ……………………………… 4′ ∠FGC=∠HGB=90°
∴GF ²GH=BG ²GC …………………………… 6′ ∴GH GF GD ⋅=2
…………………………… 7′
六、(本题7分) 解:
(1)∵△COE 与△OBC 中边EO ,BO 在同一直线上且此边上的高相等 ∴
4
1
82===∆∆OB OE S S OBC OCE …………………………… 1′ 在矩形ABCD 中 ∵DC ∥AB
∴△OCE ∽△OAB
∴
16
1
)41()(22===∆∆OB OE S S OAB OCE ∴3221616=⨯==∆∆OCB OAB S S ………………………… 2′ ∴ABC S ∆=OAB OBC S S ∆∆+ =8+32=40
∵AB=CD ,BC=DA 且∠ABC=∠ADC=90° ∴ADC S ∆=ABC S ∆
∴O CE AD C AO ED S S S ∆∆-=四边形
=40-2=38 …………………………… 4′ (2)设OE=x (x >0)则 OB=4x BE=5x 在Rt △BOE 中
∵∠BCE=90°,CO ⊥BE ∴△COE ∽△BOC
CO OB
OE CO = ∴2
244x x x OB CE CO =⋅=⋅= ………………………… 5′
∴CO=2x ∵OCE S ∆=22
1
=⋅OC OE ∴
222
1
=⋅⋅x x ∴2=x (负值舍去) ……………………………… 6′ ∴255==x BE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