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钻石模型案例分析-中国汽车汽车行业

合集下载

波特五力模型案例:分析汽车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案例:分析汽车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2]我国汽车市场的连续快速增长和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4年的8.1%,2005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575万辆左右,中国已成为与日本相比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提升到8.7%。

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的增量中我国占25%左右,我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下面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汽车行业及其领域内的战略方针。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许多汽车都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四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 2012年7月217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刘伟良 苏志鹏摘 要:汽车产业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性工业的直接反映,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综合性工业发展水平的试金石。

加入WTO之后,中国汽车产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

本文利用美国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国际竞争力分析“钻石模型”理论,研究和分析了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中国汽车 国际竞争力 钻石模型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a)-217-02加入WTO之后,中国汽车市场急速发展和变化,汽车需求量不断增大,国内汽车市场的持续爆炸性增长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发展好我国的汽车产业,不仅能够加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飞跃,还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利用美国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国际竞争力分析“钻石模型”,研究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指出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汽车产业总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日益增加。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工业中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发展势头的产业,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的产业部门。

1.1 中国汽车市场销售状况入世后的中国,由于外国资本和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汽车产业取得了高速发展。

2008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938万辆,整体市场规模较改革开放前提高了71倍。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增长率高达21%。

到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紧随美日两国位居世界第三,而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1.2 中国汽车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汽车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出口贸易,展现出加速上冲的趋势。

高级会计案例分析练习题:波特五力模型

高级会计案例分析练习题:波特五力模型

高级会计案例分析练习题:波特五力模型高级会计案例分析练习题:波特五力模型导语:波特五力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

它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

下面是其案例分析题,一起来练习下吧!高级会计案例分析练习题:波特五力模型1案例分析题甲汽车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内地,成立于1992年,由国内某汽车集团与法国A公司合资组建,合资双方各占50%的股份。

甲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法国A公司最新产品和技术的同时,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实现了由产品引进到技术输出的飞跃。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厂商数量较多。

除原有若干厂商外,一些其他行业巨头也已进入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既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

整个行业高端产品的差异性较为明显,而低端产品差异性表现不明显。

生产时对专用性加工设备、装配线和专用型技术人才的依赖较大。

老品牌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渠道资源,在目前情况下,新企业建立自己的供应商体系和经销商体系将越来越难。

汽车本身包含了很多零部件,围绕这些零部件的提供,中国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汽车零部件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零部件企业共有2万多家,其中工业总产值3000万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8000家。

汽车零配件行业的集中程度明显低于乘用车制造行业的集中程度。

与零部件厂商相比,整车生产企业的品牌效应更高,采购规模很大,企业实力更强,因此配件厂商的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整车生产企业。

而且一些大的汽车生产企业零部件自给率也很高,平均自产率达到50%~60%。

2011年甲公司开始加大整车出口,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出口所占比重达到45%。

同时,在越南建立了合资企业,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便利的海上运输实现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并可出口到其他国家。

越南汽车业整体水平并不高。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本田汽车汽车行业背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产销量进入第三个增幅年,效率与产量同步增长,私家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及国产各车型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在中国,中端车一直备受工薪阶层的青睐,本田汽车更是绝大多数人的首选,但一个品牌要在一个竞争市场中保持它自有的地位,得到生存及发展,必须清晰了解行业的环境,及时完善、改变自己的方针战略。

本田汽车五力模型分析1、现有竞争对手研究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欧美合资车企在国内轿车市场的占有率均在9%左右,这属于合资企业的第一梯队。

在第二梯队的长安福特马自达、广州丰田、一汽丰田所占的市场份额较低,在3%至6%之间。

但由于决定未来谁将成为“常胜将军”的最重要因素,是能力+意愿,所以暂时的市场占有率的落后并不能令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这些目前领先的企业松一口气。

市场增长空间最大当推长安福特马自达。

福特和马自达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仅占据5%左右的市场份额。

但在全球市场上,福特、马自达共占据约11%的市场份额,如果考虑到中国汽车市场年均20%的增长速度,则长安福特马自达还有一倍的增长空间。

不管在哪方面占有优势,主要竞争对手都拥有成为本田汽车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

例如对于丰田,主要优点是舒服,平面感好(不耐看)、维修方便、配件便宜,省油,大众;而对于另一竞争对手大众,在众多厂商仍然致力于传统技术改进的时候,大众汽车集团采取了革命性的手段,推出了TSI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除了具备常规发动机的双顶置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等技术以外,还将小排量涡轮增压与缸内直喷技术融合,让发动机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强动力与低油耗之间的矛盾。

2、潜在竞争对手研究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跨国公司急于追赶与扩张,在价格上寻求竞争力。

福特公司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厂商,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与其地位很不相称,从2005年开始明显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力度,福克斯的最低价为12.8万元,作为一款欧美车型很有竞争力,销量增长迅速。

基于波特模型的我国轿车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基于波特模型的我国轿车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基于波特模型的我国轿车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摘要]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个竞争力模型对我国轿车行业竞争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轿车行业有一定进入壁垒,行业内存在替代品威胁,自主研发不足,供应商有一定讨价还价能力,消费者需求理性,行业内价格、新产品竞争激烈。

最后,从政府的角度对我国轿车行业发展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对策。

[关键词]轿车制造业五力模型一、波特五力模型在全球化、技术不断进步、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竞争无处不在,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仍然是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基础。

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五力模型。

波特认为,产业外部力量通常影响着产业内部的所有企业,决定一个企业盈利的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而产业的吸引力又取决于该产业的五种竞争性力量。

波特五种力量竞争分别是: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方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行业内企业的竞争。

五种基本力量竞争作用的结果,决定了业内企业获利的可能和程度。

二、轿车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我们将利用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来对轿车制造业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以便于了解轿车制造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轿车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不仅有政策上的限制,也有技术上、规模经济上等方面的制约。

以下几方面构成我国轿车进入壁垒的各种潜在的来源:(1)规模经济。

轿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报酬递增行业。

其固定比较大。

一般认为单个企业整车产量在40万~60万辆、零部件100万~200万件,才能达到最小经济规模的要求,所以只能维持少量企业的生存。

但在中国,由于市场容量较大且增长迅速,大量未达到起始规模经济的企业可以获得较高水平的利润,从而抵消了规模经济所造成的壁垒。

(2)技术优势。

目前,中国大量的汽车整车项目均由主导,跨国公司以其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和雄厚的产品开发能力,对于缺乏轿车背景的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3)资本壁垒。

基于“钻石体系”对xx汽车产业的分析 - 经济学

基于“钻石体系”对xx汽车产业的分析 - 经济学

基于“钻石体系”对xx汽车产业的分析- 经济学摘要: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作为全国第三大汽车产业基地的xx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波特的钻石体系模型,着眼于世界及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现状,系统分析xx 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四个关键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xx汽车产业;钻石体系;产业竞争优势 1 xx汽车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环境历史给予了xx发展汽车产业的机遇,而xx善于把握并运用机遇。

自1969年成立东风公司以来,xx汽车产业先后经历了产业起步、产业带形成和产业调整酝酿阶段,进入了当前的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期。

xx汽车工业以东风汽司为龙头,以军工、地方企业为依托,构筑成十堰、襄樊、随州、孝感至武汉沿线,宜昌、荆州至“两黄”(黄石、黄冈)沿江两条汽车工业密集带。

初步形成了“重、中、轻、轿、微、专、农”全系列车型格局。

一大批与之相适应的汽车销售、维修等后市场企业和运营企业也正在兴起,同时还有一批与汽车产业相关,从事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等事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也得到了快速发展,xx已成为目前中国的第三大汽车产业基地。

2xx年,xx汽车产业整车销售突破5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1150亿元,率先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千亿元产业目标。

从面临的国际环境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汽车工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并形成了“6+3”格局,已初步形成六大跨国集团和三家独立的汽司。

这六大跨国集团的汽车年产量均在400万辆以上。

9家跨国公司的汽车产量达全球汽车总产量的95%。

汽车销售市场中心东移,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向新兴市场产业转移。

目前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及东南亚地区正成为世界汽车厂商争夺的主要地区,世界著名汽司在亚洲尤其实在中国和印度,采取合资设厂等方式争夺市场,并开始借助当地科研人才、劳动力等优势建立研发机构,发展本土化研究开发。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我国汽车市场的连续快速增长和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4年的8.1%,2005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575万辆左右,中国已成为与日本相比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提升到8.7%。

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的增量中我国占25%左右,我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下面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汽车行业及其领域内的战略方针。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许多汽车够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四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2007-11-10 12:36 )??? 我国汽车市场的连续快速增长和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显着提升,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4年的8.1%,2005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575万辆左右,中国已成为与日本相比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提升到8.7%。

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的增量中我国占25%左右,我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下面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汽车行业及其领域内的战略方针。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许多汽车够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四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以新能源汽车为例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以新能源汽车为例

南京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分布图
政府贴补逐步退坡
图1: 2015-2020年国家给予纯电动乘用车 图2: 2015-2020年国家给予续驶里程 补贴标准(单位:万元/辆) R≥50km 插电式混动(含增程式混动)乘用车 补贴标准(单位:万元/辆
数据来源:财政部、《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 数据来源:财政部、《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 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金斧子投研 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金斧子投研 中心 中心
未来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1.挖掘技术潜力,建立核心竞争优势。
业内企业
应对措施
2.降低成本,注重营销。 3.加强产品研发。
1.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政府
2.推广“十城千辆”这样的项目,引导扩大消费 需求。
3.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使用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
LOGO
替代品 的威胁
传统油耗,资源枯竭,油价趋高。新 能源汽车产业配套设施不完善。充电 站的建设,电池技术滞后,氢原料转 换成本过高。使用费用并无优势。
能耗
五力模型分析
产品研发
竞争主要限于产品研发。自主研 发活动密集,新产品导入市场的 活动逐渐频繁。业内研发竞赛愈 演愈烈。
现有竞争 者的威胁
技术不成熟,成本高,业内竞争 相对缓和
成本
竞争环境概况
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构筑,尚处于起步阶段。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不大 2.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强.(新产业) 3.顾客的议价能力强(市场需求) 4.替代品表现出强劲的市场占有力 5.产业内的研发竞赛愈演愈烈。
未来发展· 存在问题
1.技术尚不成熟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案例分析——基于钻石模型理论_0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案例分析——基于钻石模型理论_0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案例分析——基于钻石模型理论_0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案例分析——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摘要:摘要:本文通过钻石模型理论分析了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为什么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关键词:关键词:一汽大众、钻石模型1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概况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前身为成都一汽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后被一汽大众收购,生产德国大众品牌的轿车产品。

起步规模为年产15万辆,最终形成年产35万辆轿车的能力,预计全部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到400亿元以上。

一汽大众入驻四川成都后,带动了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成都,对成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2基于钻石模型理论的分析.波特(. Prter)的“钻石理论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取决定性作用的有四个因素: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4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

2.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特定行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情况。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生产要素主要是汽车行业人力资源、天然资源、汽车制造基础设施以及资本资源等要素。

2.1.1汽车行业人力资源四川成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是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这能为一汽大众在成都发展提供必备的人力资源。

2.1.1.1成都汽车产业人力资源供给情况(1)技术人才总量——成都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5万人,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西部地区第一,每年人才的递增率为8.9%。

(2)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数量——成都市有门类齐全的中等职业学校120所,毕业学生5.9万人,在校学生24.6万人。

成都一汽大众主要招聘一些技术人才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并和部分技校签订了培训实习项目。

由以上数据显示,公司相关人力资源相当丰富。

2.1.1.2 P3现有人员状况(2010年12月)人员分类人数百分比(%)直接工人103265.20辅助工人32520.52管理及技术人员22614.28P3总人数1583(目前343人正在长春学习)(以上数据来自对成都一汽大众的实地考察)2.1.2 天然资源地理位置——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建厂于成都市龙泉经济开发区,公司距离市中心22K(方便住在市区里的工作和管理人员上下班);距离机场28K(方便外宾来访和货物运输);且成都市地铁2号线(东西向)将经过大众,这些条件为公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中 是 构 成 “ 石 模 型 ” 基 本 要 素 。此 外 波 特 还 在 钻 石 体 系 中 的 数 据 可 以查 阅 , 国 对 于 高 端 技 术 人 才 的 需 求 正 逐 年 增 钻 的 加 , 来 全员劳动 生产率 的不 断提 高 , 是强 大 的人 才缺 口 带 但 加入 了机会和政府 两个 因素 。 仍 不 容 忽 视 。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中 国 的 高 等 教 育 体 制 中 , 于 对 () 产 要 素 。 1生 波 特 把 生 产 要 素 分 为 初 级 和 高 级 生 产 要 素 。初 级 生 产 汽 车 专 业 型 人 才 的 培 养 定 位 较 高 , 管 他 们 具 有 扎 实 的 理 尽 较 但 要 素 是 指 企 业 所 处 国家 和 地 区 的 地 理 位 置 、 然 资 源 、 候 论 基 础 知 识 , 强 的 技 术 科 研 能 力 和 工 作 岗 位 适 应 能 力 , 天 气 是 高校 教 育 所 培 养 出 的 高 端 汽 车 技 术 人 才 数 量 远 远 跟 不 上 以 及 非 技 术 人 工 、 资 等 , 过 被 动 继 承 或 简 单 投 资 即 可 获 融 通 高 用 得 ; 级 生 产 要 素 包 括 高 级 人 才 、 研 院 所 、 代 通 讯 设 备 中 国 汽 车 产 业 不 断 发 展 的 需 求 , 端 技 术 产 业 的 “ 工 荒 ” 高 科 现
波 特 认 为 这 三 点 在 企 业 治 理 过 程 中 构 成 一 个 三 角 关
17 9 9年 改 革 开 放 初 期 , 国 汽 车 工 业 迎 来 新 的 发 展 契 中 机 。 当 时 的 中 央 政 府 开 始 重 新 思 考 中 国汽 车 工 业 的 发 展 思 路 , 车 工 业 也 因 此 注 入 了 新 的 活 力 。 考 虑 到 当 时 民 族 汽 汽 车工 业 的 技 术 落 后 , 央 政 府 开 始 鼓 励 民 族 汽 车 厂 商 和 国 中 外 汽 车 巨 头 接 触 。 国家 开 始 组 团 赴 德 、 、 美 日等 汽 车 工 业 发 达 国 家 考 察 , 开 始 商 谈 合 资 事 宜 , 国 汽 车 由 此 向 世 界 汽 并 中 车工 业 敞 开 了 大 门 。 2 1世 纪 , 国 汽 车 产 业 在 中 国加 入 W T 后 , 入 了一 中 O 进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案例分析——基于钻石模型理论_0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案例分析——基于钻石模型理论_0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案例分析——基于钻石模型理论_0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案例分析——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摘要:摘要:本文通过钻石模型理论分析了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为什么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关键词:关键词:一汽大众、钻石模型1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概况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前身为成都一汽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后被一汽大众收购,生产德国大众品牌的轿车产品。

起步规模为年产15 万辆,最终形成年产35 万辆轿车的能力,预计全部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到400 亿元以上。

一汽大众入驻四川成都后,带动了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成都,对成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2 基于钻石模型理论的分析. 波特(. Prter )的“钻石理论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取决定性作用的有四个因素:1 生产要素2 需求条件3 相关产业4 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

2.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特定行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情况。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生产要素主要是汽车行业人力资源、天然资源、汽车制造基础设施以及资本资源等要素。

2.1.1 汽车行业人力资源四川成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是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这能为一汽大众在成都发展提供必备的人力资源。

2.1.1.1成都汽车产业人力资源供给情况(1)技术人才总量——成都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5 万人,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西部地区第一,每年人才的递增率为8.9%。

(2)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数量——成都市有门类齐全的中等职业学校120 所,毕业学生5.9 万人,在校学生24.6 万人。

成都一汽大众主要招聘一些技术人才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并和部分技校签订了培训实习项目。

由以上数据显示,公司相关人力资源相当丰富。

2.1.1.2P3 现有人员状况(2010年12 月)人员分类人数百分比(%)直接工人103265.20辅助工人32520.52管理及技术人员22614.28P3 总人数1583(目前343 人正在长春学习)(以上数据来自对成都一汽大众的实地考察)2.1.2 天然资源地理位置——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建厂于成都市龙泉经济开发区,公司距离市中心22K (方便住在市区里的工作和管理人员上下班);距离机场28K(方便外宾来访和货物运输);且成都市地铁2号线(东西向)将经过大众,这些条件为公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波特钻石模型案例分析-中国汽车汽车行业

波特钻石模型案例分析-中国汽车汽车行业

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汽车行业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政府行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归根结底是通过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主要因素来实现的;而机会对一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又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在这里我们“钻石模型”中六个因素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分析。

一、生产要素迈克尔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

汽车工业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资本等。

中国有丰裕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

(一)人力资源我国拥有发展汽车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非常低。

国家统计局的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接近1200美元,不到发达国家的3%,只相当于韩国、新加坡等的5%~6%,相当于马来西亚的22.7%,泰国的44.2%,菲律宾的48.3%,巴西的18%和墨西哥的11.3%,印度的95.6%。

(三)土地要素我国的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较低,与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相比,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同时,中国还有广阔的地区尚未开发,因此,我国具有在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可持续的低成本优势。

(二)技术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工业对基本要素的依赖程度逐渐减轻,高级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汽车工业的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人力(如汽车产品设计人员、汽车工程师)、汽车研究所、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等。

高级生产要素是企业开发新产品、设计新工艺流程的必要条件。

人才不但属于高级要素,也可以创造出高级要素。

企业拥有数量相当的科技人才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机遇。

另外,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拥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和研发人员。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一大批熟悉汽车制造工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

但是,与国外汽车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在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很多人才特别是懂得汽车高科技(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人才流失海外。

基于波特竞争理论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基于波特竞争理论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的积累,我国由原来的农业大国逐渐发展成工业竞争强势的大国,尤其是汽车产业。

中国已经稳居世界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前三位。

2007年,我国生产汽车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乘用车去年产量638.11万辆.销量629.25万辆。

涨幅都超过了21%;商用车去年产量250.13万辆.销量达到249.90万辆,同比增长22.25%,高于全行业的增幅。

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产销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已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二位。

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产销大国。

我国汽车企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经形成了以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为主的各种车型生产基地。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被广泛确认。

以独立自主为基础,以发展轿车工业为重点,以大集体为主体,逐部促进联合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以我为主,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联合开发,建立起自主发展的中国汽车企业体系已为时不远了。

既然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如此的良好,那么它在国际市场上有哪些竞争优势呢?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企业竞争的成功上,国家环境确实扮演了关键角色。

例如,由于国家政策对某个产业实行有利的政策,那么这个产业发展的肯定如火如荼。

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相对的优惠措施,产业的发展可以避免很多碰壁的现象。

一、国家对汽车的优惠政策在我们身边我们很容易就发现国家有哪些优惠来鼓励我们买国产的汽车,例如,财政部发布细则中明确指出“对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补助标准为3000元/辆,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兑付给购买者。

”可以预见,加上此前的小排量购置税减按7.5%征收的优惠,小排量车将再次迎来春天。

由于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买汽车也不是难事了,不再像以前是可望不可即的只有有钱人才能开得起的交通工具了。

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要素——基于波特钻石体系

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要素——基于波特钻石体系

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要素——基于波特钻石体系韩祥娜;罗静【摘要】The automobile industry cluster in Xihn is analyzed deeply from six elements of Pottor's "diamond model". Then it is determined that automobile industry cluster in Xihn should develop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grabbing "one center" ,basing on "two bases" and grasping "three focuses". Meanwhile, some measur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cluster in Xi'an are put forward,which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cluster in Xi'an .%在从波特“钻石模型”的6个要素方面对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进行了详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应按照“抓住‘一个中心’、立足‘两个基地’、把握‘三个重心”’的思路发展,并提出了西安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措施,为西安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1)001【总页数】6页(P33-38)【关键词】西安市;汽车产业;产业集群;钻石模型【作者】韩祥娜;罗静【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0 引言西安汽车工业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发展时期,不但小有规模而且发展势头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汽车行业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政府行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归根结底是通过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主要因素来实现的;而机会对一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又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在这里我们“钻石模型”中六个因素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分析。

一、生产要素迈克尔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

汽车工业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资本等。

中国有丰裕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

(一)人力资源我国拥有发展汽车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非常低。

国家统计局的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接近1200美元,不到发达国家的3%,只相当于韩国、新加坡等的5%~6%,相当于马来西亚的22.7%,泰国的44.2%,菲律宾的48.3%,巴西的18%和墨西哥的11.3%,印度的95.6%。

(三)土地要素我国的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较低,与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相比,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同时,中国还有广阔的地区尚未开发,因此,我国具有在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可持续的低成本优势。

(二)技术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工业对基本要素的依赖程度逐渐减轻,高级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汽车工业的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人力(如汽车产品设计人员、汽车工程师)、汽车研究所、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等。

高级生产要素是企业开发新产品、设计新工艺流程的必要条件。

人才不但属于高级要素,也可以创造出高级要素。

企业拥有数量相当的科技人才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机遇。

另外,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拥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和研发人员。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一大批熟悉汽车制造工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

但是,与国外汽车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在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很多人才特别是懂得汽车高科技(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人才流失海外。

汽车工程专业大学生尤其清华大学等名牌院校的毕业生,其首选去向往往是出国和外企,对国有汽车企业少有兴趣。

(三)资本投资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而以前难以企及的高档消费品如汽车等,已经开始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汽车行业也保持着高景气状态,而在内外多种因素的推动下,资产注入将为汽车行业的持续飙升提供强大引擎。

目前的汽车类上市公司,大多是其所属汽车大集团的边缘资产,上市公司并不能切实代表行业发展水平,大量优质汽车资产存在于集团内、上市公司外。

汽车类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不到10%,并且呈逐年下降的态势。

汽车行业要继续发展,资产注入已成必然。

就汽车行业本身来讲,资金需求是推动汽车企业积极注入资产的内在动力。

对于成长期的中国汽车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日前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卫生部、证监会、银监会和国资委等六部委密集发文,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力挺民间资本。

在多部委文件中,国资委5月26日出台的《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与汽车业界的关系尤为密切。

我国加入WTO后,长城、比亚迪、吉利、力帆和青年等民资先后介入整车制造,才打破了原先相对垄断的整车制造业,促使汽车市场形成竞争机制,汽车价格从高位下行,圆了“寻常百姓家”的轿车梦,中国进入汽车社会。

汽车市场发展壮大的实绩充分表明,国资委“意见”力挺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是接受民生诉求的需要,是推动国企转制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

二、需求状况波特认为,“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中,母国的客户形态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内需市场的规模可以导致企业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

超前性的内需和挑剔性的客户能够帮助企业改善产品质量。

下面我们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对汽车产业需求状况。

(一)从内需规模来看在1978年以前,中国汽车市场规模较小,市场需求增长缓慢。

销售的汽车产品主要是中型载货汽车,销售对象是公款购车单位。

1978年的汽车销售量是17万辆。

平均每年增加约5000辆汽车。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增长,在1978-2007年近30年间,人均GDP 保持了近9%的年均增长速度。

1978年到1998年,汽车销售量从17万辆增加到160万辆。

20年内增加8.4倍,平均增长率11.8%。

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

1981、1986和1990年出现了3次销售量下降。

1991年之后的汽车销售量持续增加,2003年为440万辆。

按照千人销售的汽车数量,发达国家普遍为40多辆,一些发展中国家为10辆左右,而我国为3.3辆,说明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的潜力。

私人购车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汽车品种日益增多,私人购车的比重迅速增长,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体。

私人购车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迅速。

私人购车数量占汽车总销售量的比重,1985年为15.3%,1990年增加到21.2%,1995年是45.4%,1998年是65,2%,2003年是75%。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280美元,预测2010年,人均GDP将达2845美元,GDP将达39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与之相适应,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为汽车内需的扩张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2007年,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产销总量达到888万辆,超越了第二汽车大国——日本。

汽车消费量占到全球消费量的15%以上。

(二)从内需质量来看其一,中国缺乏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和先进的汽车文化。

其二,目前,安全、节能、环保的经济型轿车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全球轿车需求方向,而中国市场消费者却大都偏好能耗高的豪华型高档轿车。

其三,目前,中国对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还不够,国外流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还未在中国实行,“挑剔型”顾客还有待培养。

(三)从内需分布来看我国国内汽车需求的分布不均衡。

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人口密度有大有小,因此,各地区对汽车产品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对汽车的需求较多;反之,对汽车需求较小。

按照六大地区衡量,华东、中南地区市场需求最大。

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次之。

西北地区再次之。

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我国具有较好的相关工业基础和配套体系。

我国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第四大工业制造国,很多基础工业的规模在世界上已经位居首位。

(一)国内钢铁行业发展现状钢铁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行业上下游关联产业多,在整个经济振兴的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体而言,中国钢铁行业上游牵涉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铁合金等行业,下游覆盖房地产、建筑、汽车、造船、家电、轻工、石油与化工。

2011 年,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 亿元,实现利润875 亿元,同比下降4.51%。

亏损企业扩大到8家,共计亏损32.8亿元,亏损面达10.4%。

与此同时,产品结构档次低、产业组织结构分散、落后产能规模大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行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逐步增强。

中国钢铁产业链以钢材制造为重心向上游辐射。

中国国内矿产资源以低品位矿为主,加工成本大,因此较依赖进口资源,产业链上游的自然资源掌控能力不强。

钢材制造企业为抵御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注重向上游扩张,锁定生产资源。

工业部件制造环节则与下游工业产品制造商联系紧密,通常围绕下游产业布局;然而由于与钢材生产商脱节,对原材料的抗风险能力较差。

具体分析见图表1-3,中国钢铁行业从自然资源开采到工业产品产成,多集中在上游自然资源开采及钢材制造,重点是粗钢的生产,而存在进口依存度大与产业集中度低等先天不足的特点。

图1-2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钢铁工业作为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部门,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位置。

由图1-3显示,我国钢铁下游行业需求比重最大为建筑地产板块、机电板块和基础设施板块,占总需求近70%。

钢铁行业的发展与这些相关行业进步息息相关,如钢铁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可为建筑工业提供一些特殊钢材,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持久性。

图1-3 钢铁行业下游企业粗钢消费量结构但是国内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突出。

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6.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3%,超过第2至第20名的总和。

2011年,钢铁行业生产呈现前高后低态势,总产量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根本改观。

全年粗钢产量为6.8亿吨,同比增长8.9%;钢材产量为8.8亿吨,同比增长12.3%。

同期,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6%,其中包含产能已经相对过剩的板带材等项目,未来产品同质化竞争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

2.产品价格波动加剧。

受产能释放和下游行业需求减缓因素影响,钢铁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分别为12.34%、15.97%和10.78%,而年末则为同比下降6.11%,其中长材价格指数同比下降6.13%,板材价格指数同比下降6.61%。

3.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明显下降。

2011年全国平均进口铁矿石到岸价为163.8美元/吨,同比上涨28.1%,钢铁企业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约250亿美元,成为推高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1-11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853亿元,同比增长8.07%,但10月和11月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为0.48%和0.43%,企业亏损面超过三分之一,11月若扣除投资收益则为净亏损9.2亿元。

(二)我国橡胶产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在不断提高,从1993年开始,消费量首次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而成为世界上第二位天然橡胶消费大国。

1997年全国天然胶消费量达到90万吨(美国为104.4万吨,日本为71.3万吨),2000年,全国天然橡胶消费量近100万吨。

其中70%用于轮胎制造业。

从生产和消费情况来看,中国的天然橡胶自给率仅为50%,既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的消费大国,也是主要进口国之一。

1996年进口45.3万吨,1997年进口41万吨。

2000年进口85万吨,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天然橡胶进口大国。

新世纪,由于我国一方面由于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给橡胶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将带来严重的冲击。

经济效益提高必须建立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同时,随着占世界产胶量3/4的东南亚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兴产业与植胶业对劳工的争夺将愈来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