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弯曲菌
第十一章--肠道感染细菌

(三)免疫性
以粘膜免疫为主,易反复感染
32
新鲜脓血便/肛拭 三、微生物学检查
及时送检/暂用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
快速诊断
荧光菌球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
分离培养
SS平板(无色透明小菌落)
双糖培养基(生化反应) 血清学反应(玻片凝集) 最后诊断
33
四、防治原则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 Sd活疫苗:链霉素依赖株,是一种变 异株,环境中存在链霉素时能生长繁殖。 3、治疗:易引起耐药性,联合用药
每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 每1ml或1g样品中细菌总数
我国的卫生标准: ≤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 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23
第二节 志贺菌属(shigella)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G-小杆菌,由菌毛,无芽胞、鞭毛、荚膜
24
(二)培养特性
1、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 2、普通琼脂平板:中等大小、半透明的光
弥散型粘附 病菌单个分散附
机制 粘附和破坏肠粘膜微绒毛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导致腹泻
所致疾病 婴幼儿腹泻
18
(3)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较少见
致病物质 外膜蛋白 质粒编码
机制 侵袭结肠粘膜上皮并繁殖
细菌死亡后释放内毒素,引起炎症
所致疾病 类似菌痢
19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21
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临床标本的检查 肠道内感染 涂片染色检查
分离培养 鉴定 肠道外感染 接种于选择培养基 大肠菌群:指在37℃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
肠道杆菌,包括埃希菌属、枸橼酸菌属、克雷伯 菌属及肠杆菌属。
11第十一章 弯曲菌属检验、螺杆菌属检验 (1)

第十一章弯曲菌属检验、螺杆菌属检验一、名词解释1.Helicobacter pylori二、选择题【A1型题】1.弯曲菌属中引起腹泻的常见病原菌是A、空肠弯曲菌B、大肠弯曲菌C、胎儿弯曲菌D、粘膜弯曲菌E、猪肠弯曲菌2.大多数的弯曲菌生长时的最佳气体环境是A、5%氧气、10%二氧化碳及85%氮气B、普通大气C、20%氧气、10%二氧化碳及70%氮气D、10%二氧化碳E、5%氧气、20%二氧化碳及75%氮气3.主要引起肠外感染的细菌是A、空肠弯曲菌B、大肠弯曲菌C、胎儿弯曲菌D、粘膜弯曲菌E、猪肠弯曲菌4.与吉兰-巴雷综合症有关的细菌是A、空肠弯曲菌B、大肠弯曲菌C、胎儿弯曲菌D、粘膜弯曲菌E、猪肠弯曲菌5.空肠/大肠弯曲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A、4℃B、25℃C、37℃D、42℃E、50℃6.可用于幽门螺杆菌快速诊断的方法是A、脲酶试验B、糖类发酵试验C、氧化酶试验D、DNA酶试验E、触酶试验7. 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形态特征,错误的是A、菌体细长弯曲呈螺形、S形或海鸥形B、革兰染色阴性C、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多根带鞘鞭毛D、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E、有芽胞位于次极端8.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培养特性,错误的是A、微需氧B、相对湿度在98%以上为宜C、营养要求较高D、生长缓慢E、最适生长温度为25℃9.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生化反应特性,错误的是A、不能利用糖类B、产生的脲酶相当于普通变形杆菌的20~70倍C、对酸敏感D、氧化酶阴性E、生理浓度的胆盐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10.关于弯曲菌的生物学特性,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菌体弯曲B、两端单鞭毛或一端单鞭毛C、对热敏感D、全部对头孢噻吩耐药E、37℃均能生长【B型题】11~14题:A、4℃生长B、头孢噻吩耐药C、奈啶酸耐药D、马尿酸盐水解试验阳性E、脲酶阳性11.胎儿弯曲菌12.空肠弯曲菌13.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14.幽门螺杆菌【X型题】15.实验室为了分离弯曲菌,应至少同时放置几个温度条件下培养,才能不漏检A、4℃B、25℃C、37℃D、42℃E、56℃16.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以下哪些疾病A、胃炎B、胃癌C、消化性溃疡D、腹泻E、肝炎17.空肠弯曲菌下列哪些试验是阳性A、氧化酶试验B、马尿酸盐水解试验C、醋酸吲哚水解试验D、血浆凝固酶试验E、糖发酵试验三、问答题1.临床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哪些手段?。
微生物选择题

绪论1.下列属于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者C.病毒2.下列微生物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B.真菌3.下列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D.衣原体第一篇临床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1.下列哪种物质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所特有的化学成分? D.肽聚糖2.下列哪种物质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所特有的化学成分? E.几丁质3.细菌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最主要的是A.水4.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是A.PH2~35.革兰阴性菌的等电点是C.PH4~56.细菌体内含有一定的渗透压,但细菌却不会崩裂,这与细菌的哪种结构有关?B.细胞膜7.在细菌的糖代谢过程中,最重要最广泛的是E.葡萄糖8.细菌合成细胞组分和获得能量的基质主要是D.糖类9.细菌糖代谢中一个关键性的中间代谢物是C.丙酮酸10.热原质的本质是B.脂多糖第二章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1.下列物质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D.抗毒素2.大肠菌素是属于E.细菌素3.人工培养病原微生物的最适宜温度是37℃,但应除外C.浅部真菌4.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D.结核分枝杆菌5.IMViC试验常用于鉴别A.肠道菌6.消毒是指B.杀死物体上所有病原微生物7.属专性需氧菌的是B.结核分枝杆菌8.不属于生化反应的实验是B.外斐实验9.细菌对糖的分解能力不同,主要是B.酶系统不同10.去除热原质的最好的方法是A.蒸馏法11.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生素范畴?D.只对产生菌有近缘关系菌有杀伤作用12.细菌中合成DNA的酶主要是C.DNA聚合酶III13.具有催化功能的RNA是B.核酶14.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A.核质和质粒15.与细菌致育性有关的因子是B.F因子16.有关质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质粒是细菌必备结构17.转化过程中受体菌摄取供体菌遗传物质的方式是E.直接摄取第三章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1.引起菌群失调的原因是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2.致病过程中引起两次菌血症的是B.肉毒梭菌3.病原菌在机体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物质,并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引起多发性脓肿,称为B.pyemia4.下列哪种结构与细菌侵袭力有关? B.荚膜5.脑膜炎奈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B.败血症6.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C.LPS7.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D.细菌素8.细菌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C.侵袭力和毒素9.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C.耐热,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10.属于神经毒素的是B.肉毒毒素11.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主要是A.细胞免疫第四章抗菌药物敏感试验1.下列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是A.青霉素2.在联合抑菌实验中,如联合用药的效果是协同则FIC指数是D.<0.53.在联合抑菌实验中,如联合用药的效果是累加则FIC指数是C.0.5-14.检测β-内酰胺酶时,如果用碘淀粉测定法,产酶株在10分钟内使碘淀粉复合物变成B.无色第五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1.测定细菌DNA中G+C的含量百分比可作为B.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2.划分细菌的血清型的依据是:E.细菌的抗原结构和抗原性3.有关细菌的分类单位,正确的是C.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第六章革兰阳性球菌1.以下哪项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所共有的特点? B.产核糖核酸酶2.能与葡萄球菌A蛋白接合的是C.IgG的Fc段3.新生霉素耐药的菌株是 D.腐生葡萄球菌4.能产生自溶酶的细菌为C.肺炎链球菌5.因休克、败症死亡的患者,尸体解剖心血培养发现有革兰阳性矛头状双球菌生长,该菌可能是D.肺炎链球菌6.A群链球菌的初步鉴定试验是 D.杆菌肽敏感试验第七章革兰阴性球菌1.淋病奈瑟菌能发酵B.葡萄糖2.能产生透明质酸酶的细菌是D.化脓性链球菌第八章肠杆菌科1.沙门菌属中Vi抗原属于C.表面抗原2.伤寒病后带菌者的细菌存留部位通常为C.胆囊3.能阻止菌体抗原与相应抗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抗原是C.Vi抗原4.能产生外毒素的志贺菌是A.痢疾志贺菌5.动力为阴性的肠杆菌科细菌是A.痢疾志贺菌6.能产生志贺样毒素的大肠埃希菌是A.EHEC7.肥达反应有诊断价值的抗体效价,通常是B.O凝集价≥1:80, H凝集价≥1:1608.从一患者痰中分离一株菌,血平板上为灰白色、粘液型菌落,用接种环可拉出长丝。
兽医微生物学重难点 -(二)细菌学各论

兽医微生物学各章重难点第二篇细菌学各论第7章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与链球菌属是最具代表性的革兰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致动物乳腺炎等疾病,α溶血素、凝固酶、耐热核酸酶等均是其重要的毒力因子。
它的SPA特殊结构不仅具有抗吞噬活性,而且被广泛用于免疫学诊断。
链球菌属的若干成员与乳腺炎、败血症等有关,根据多糖抗原及溶血特性可将其分类;其胞壁的M蛋白等结构及产生的溶血素毒素等与致病性有关。
猪链球菌2型不仅对猪有较强的致病性,也是人类的机会致病菌。
形态观察对这两属细菌的鉴定有重要意义,溶血作用往往需作CAMP试验强化,有时还需接种动物以证实其致病性。
肠球菌属原先归于链球菌属,近年来发现某些成员对动物有致病性。
第8章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肠杆菌科广泛分布,具有重要致病意义。
埃希菌属的血清型、肠毒素、志贺毒素与菌毛粘附素等毒力因子、毒力岛以及致病机理等在革兰阴性菌中具有代表性,有关研究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沙门菌属中最常见的为肠道沙门菌,其血清型繁多,抗原结构有独特的表述形式,致病类型亦有专嗜、偏嗜与泛嗜的差异。
肠杆菌科的检验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检验手段主要是依据生化特性、血清学试验、PCR等。
有常规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可用于免疫预防。
耶尔森菌属中的鼠疫、假结核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三种是重要的病原菌。
克雷伯菌属及变形杆菌属的某些成员有一定致病性,迟缓爱德华菌是人及水生动物等共患的病原菌,值得重视。
第9章弧菌科(Vibrionaceae)弧菌属成员众多,其中副溶血弧菌及鳗弧菌具有代表性。
副溶血弧菌常污染海产品导致人类食物中毒,具有公共卫生意义。
鳗弧菌等弧菌是海水养殖鱼类的致病菌。
气单胞菌可分为运动性与非运动性两大类,前者分布广泛,是较常见的致病菌,主要引致淡水养殖鱼类败血症及人类腹泻等,最常见的为嗜水气单胞菌,目前分为三个亚种,其致病株具有胞外蛋白酶、溶血毒素、S蛋白等毒力因子。
非运动性气单胞菌的代表为杀鲑气单胞菌,是冷水鱼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十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 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 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 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 胞壁缺陷型。
2 细胞膜(cell membrane)
细菌按其外 形,主要有 球菌、杆菌 和螺形菌三 大类
细 菌 镜 下
结 构
球菌(coccus) 外观呈圆球形 或近似球形, 直径在1μm左 右。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㈠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1 细胞壁 ◇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粘肽 细菌细胞壁所特有成分。
定义:某些细菌胞壁外围绕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 质,称为荚膜。
形成条件:动物体内、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内 化学成分:多糖 分类:荚膜、微荚膜、粘液层----糖被 功能:鉴别细菌、分型依据(因有抗原性)
致病性有关(抵抗吞噬、消化等)
2. 鞭毛(flagellum)
定义:为附着在某些菌体上的细长而 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种类:单毛菌:如霍乱弧菌 双毛菌:如空肠弯曲菌 丛毛菌:如铜绿假单胞菌 周毛菌:如伤寒沙门菌
化学成分:蛋白质 性质:是运动器官
鞭毛的功能:
①鉴别细菌:鞭毛(动力)的有无、数目、位置、排 列、抗性
②与致病性有关:粘附性
3.菌毛(fimbria or pili)
许多G-菌和少数G +菌菌体表面存在 着一种直的比鞭毛 更细、更短的丝状 物 与运动无关
医学微生物学
第十一章 细菌形态与结构
【学习目标】 1.描述细菌的大小和基本形态。 2.比较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
11章 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用菌的主要病害 食用菌的病害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 竞争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 一、真菌性病害 1.褐腐病 褐腐病又叫白腐病、湿泡病,由疣孢霉菌引起。 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疣孢霉属。 菌丝白色分枝,形成的分生孢子梗短,其上产生 薄壁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1) 病害特征 在子实体分化前侵染,形成硬皮马勃状的不规则
第十一章 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经常受到病虫害及竞争性杂菌 的危害,其中大部分病虫害和杂菌又多为真菌类型,而 它们在营养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方面与食用菌有许多相 似之处。
食用菌的栽培场地通常温暖多湿,营养丰富,阳 光少,为病虫害、杂菌孽生创造有利条件。病虫害的发 生,轻者造成食用菌减产,重者绝收。
根据杂菌和食用菌生长对温度要求不同加以控制。青霉、 木霉、根霉等杂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
而平菇等食用菌仅为25℃左右,而食用菌的最低 生长温度又比杂菌低,可以在10℃左右生长,而杂菌却 难生长。
所以,利用低温播种,在低温下待食用菌长满培 养料后,到温度升高时,食用菌菌丝已占优势,利用此 法可以抑制某些杂菌污染。
5. 曲霉菌
曲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曲霉属。菌 丝初期白色,之后产生黑色分生孢子的为黑曲霉,产生 黄绿色分生孢子的为黄曲霉。
分生孢子梗下端产生足细胞,顶端产生圆形或椭圆 形顶囊,上部辐射状排列小梗,产生分生孢子,危害各 种食用菌。
6.链孢霉
链孢霉属于子囊菌亚门,丝孢目,从梗孢科。菌 丝白色、绒毛状,后期呈金黄色或桔红色,分生孢子卵 圆形或柠檬形。
组织块,上面覆盖白色绒毛状菌丝,之后该菌丝逐渐 变成暗褐色,常从侵染处渗出褐色液滴。
弧菌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染色 G-弧菌,逗点状,一根鞭毛, 有菌毛。病人粪便作悬滴标 本,可见"鱼群样穿梭"。无芽 胞,无荚膜。
(二)培养特性 生长较快,怕酸嗜碱。在pH8.5-9.5的碱 性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 (三)抵抗力 较弱。耐低温,耐碱,不耐酸。 (四)抗原结构 O(菌体)抗原:特异性高,有139个血清群 H(鞭毛)抗原:类属抗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 鞭毛与菌毛 2. 内毒素 3. 外毒素─霍乱肠毒素(蛋白质)
第10章 弧菌属(Vibriol)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真霍乱各次世界性大流行的年份及地区
───────────────────────────── 流行时期 流 行 地 区 大流行次数 (历时年数) 亚洲 非洲 欧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大洋洲 ───────────────────────────── 第1次 1817-23(6) +++ ++ ++ 第2次 1826-37(11) +++ +++ +++ +++ +++ ++ 第3次 1846-62(16) +++ +++ +++ +++ +++ 第4次 1864-75(11) +++ +++ +++ +++ +++ 第5次 1883-87(4) +++ +++ +++ +++ 第6次 1892-1925(33)+++ +++ ++ ++ ─────────────────────────────
[医学微生物学]弧菌属 螺杆菌属 厌氧性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弧菌属 螺杆菌属 厌氧性细菌](https://img.taocdn.com/s3/m/259696ca9e31433238689321.png)
教学目第弧的菌11与属章要求
(一)掌握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 和所致疾病;掌握霍乱肠毒素及其作用机制; 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 (二)熟悉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弧菌属(Vibrio)
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G-
第一节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V. parahemolyticus)
Vibrio cholerae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免疫性
感染霍乱弧菌后,机体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SIgA起主要作用。
Vibrio cholerae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
污染水、食物和粪便,病人肛试子。
2.直接镜检
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涂片 可见G-弧菌,鱼群状排列。
3.分离培养
碱性蛋白胨水或选择培养基TCBS增菌。
90%:十二指肠溃疡;50-80%胃溃疡 传染源:人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Helicobacter pylori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IgM、 IgG和IgA型抗体,但是否对机体有保护作 用尚不清楚。
Helicobacter pylori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染色 ★
G-,弧型或逗点状,单鞭毛; 液体中,运动非常活泼,呈穿梭样; 涂片中,排列整齐,呈鱼群状。
Vibrio cholerae
一、生物学特性
(二)培养特性 ★
耐碱不耐酸,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碱 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 TCBS培养基(thiosulfate-citrate-bile-sucrose, TCBS) (三)抵抗力
*1979-1981年,Warren和Marshall首次在胃活检 组织中发现并分离培养出Hp。
第11章 螺杆菌 和弯曲菌 ppt

第二 节 弯曲菌属
是一类呈逗点状或S 形的G- 菌,广泛分布 于动物界,其中有些可引起动物与人类的 腹泻、胃肠炎和肠道外感染等疾病。对人 致病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儿弯 曲菌等,其中空肠弯曲菌是腹泻的常见病 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
革兰阴性菌,螺旋形、S 形,一端或两端有单鞭 毛,无芽孢,无荚膜, 运动活泼,暗视野下呈 投标样运动。
美国/加拿大 30-40% 东欧 70-90%
亚洲 70-80%
拉丁美洲 70-90%
非 洲 70-90%
澳大利亚 20%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 密切相关
近二十多年的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淋巴瘤和胃癌的主
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WHO/IARC) 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15%-20%的HP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
三、微生物学检验
(一)侵袭性检查方法 标本采集:胃、十二指肠粘膜标本 显微镜检查:
• 直接镜检 • 活检标本革兰染色 • 组织学切片染色检查
分离培养 快速脲酶试验:2h内可观察结果 分子生物学技术:PCR法
快速脲酶试验
是—种简便实用、快速敏感、较为准确可靠的
诊断方法。脲酶试剂由尿素、基质、酚红指示
剂等组成, 将小块的活组织块放人装有尿素培
养基瓶内,如培养基由黄变为红色为阳性,提 示该菌脲酶已将尿素分解。
(二)非侵袭性检查方法 ------13C或14C标记尿素呼吸试验
病人禁食一夜,进食用13c或14c标记的尿 素,HP产生的尿素酶分解脲素释放 CO2, 因此可测定病人呼吸中释放带有同位素 的CO2量,如CO2含量超过标准,提示有 HP存在。 该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均好。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一至十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一至十四章练习题及答案第十一章弧菌属一、单项选择题1.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不包括:A.鞭毛B. 菌毛C. 毒素共调菌毛D. 外毒素E. 内毒素2.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是:A.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增菌培养基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C.在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样穿梭”现象D.ELTor 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有芽胞形成E.革兰染色阴性3. 关于霍乱肠毒素,错误的是:A. 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B. B亚单位是结合亚单位C.由一个A亚单位和4~6个B亚单位组成D. 其受体是糖蛋白E.是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4.霍乱肠毒素:A.为耐热外毒素B. 为不耐热内毒素C. B亚单位与肠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后,使毒素分子变构D. A2肽链活化后,使肠上皮细胞ATP转化为cAMP,促进肠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E.A1肽链与B亚单位结合,协助A亚单位进入细胞5.关于霍乱,错误是:A.属于烈性传染病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C.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D.病后的免疫力短暂E.接种霍乱死菌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6.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为:A.空肠弯曲菌B. 幽门螺旋杆菌C.胎儿弯曲菌D.鼠伤寒沙门菌E. 副溶血性弧菌7. 哪种疾病不能由弯曲菌引起:A.食物中毒B.心内膜炎C.婴幼儿急性肠炎D.败血症E.肾小球肾炎8.分离霍乱弧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SS培养基B.碱性培养基C.血琼脂培养基D.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E.巧克力色平板9.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呈多形性,革兰阴性B.有鞭毛,运动活泼C.生长最适pH为7.7D.需用无盐或低盐培养基培养E.能产生耐热性溶血毒素10.典型霍乱患者,发病后最先出现的常见症状是:A.畏寒.发热B.声音嘶哑C.剧烈腹泻.呕吐D.腹部绞痛E.腓肠肌痉挛二、多项选择题1.霍乱弧菌所致的霍乱有其特点:A.潜伏期较短B.发病急C.传播迅速D.严重的呕吐和腹泻E.病后获得免疫力不强,并以细胞免疫为主2.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A.菌体典型的呈弧状B.单根鞭毛位于菌体一端C.革兰氏阴性D.无菌毛E.兼性厌氧3.霍乱弧菌的感染过程是:A.病菌经口侵入B.病菌在肠粘膜表面生长繁殖C.病菌进一步侵入血流D.病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肠毒素E.肠毒素进入细胞内发挥毒性作用致病4.副溶血性弧菌是:A.一种嗜盐性弧菌B.呈杆状C.有周鞭毛,运动活泼D.革兰氏阴性E.含15%食盐培养基生长得最好5.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下述正确的是:A.该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菌之一B.常因食入未煮熟的海产品而感染C.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D.致病物质有耐热溶血素等E.病后可获得牢固免三、问答题1.请简述霍乱弧菌的致病过程。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一章弧菌属和第十三章厌氧性细菌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一章弧菌属和第十三章厌氧性细菌复习题及答案第十一章弧菌属一、单项选择题1.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不包括:A.鞭毛B. 菌毛C. 毒素共调菌毛D. 外毒素E. 内毒素2.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是:A.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增菌培养基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C.在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样穿梭”现象D.ELTor 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有芽胞形成E.革兰染色阴性3. 关于霍乱肠毒素,错误的是:A. 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B. B亚单位是结合亚单位C.由一个A亚单位和4~6个B亚单位组成D. 其受体是糖蛋白E.是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4.霍乱肠毒素:A.为耐热外毒素B. 为不耐热内毒素C. B亚单位与肠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后,使毒素分子变构D. A2肽链活化后,使肠上皮细胞ATP转化为cAMP,促进肠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E.A1肽链与B亚单位结合,协助A亚单位进入细胞5.关于霍乱,错误是:A.属于烈性传染病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C.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D.病后的免疫力短暂E.接种霍乱死菌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6.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为:A.空肠弯曲菌B. 幽门螺旋杆菌C.胎儿弯曲菌D.鼠伤寒沙门菌E. 副溶血性弧菌7. 哪种疾病不能由弯曲菌引起:A.食物中毒B.心内膜炎C.婴幼儿急性肠炎D.败血症E.肾小球肾炎8.分离霍乱弧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SS培养基B.碱性培养基C.血琼脂培养基D.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E.巧克力色平板9.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呈多形性,革兰阴性B.有鞭毛,运动活泼C.生长最适pH为7.7D.需用无盐或低盐培养基培养E.能产生耐热性溶血毒素10.典型霍乱患者,发病后最先出现的常见症状是:A.畏寒.发热B.声音嘶哑C.剧烈腹泻.呕吐D.腹部绞痛E.腓肠肌痉挛二、多项选择题1.霍乱弧菌所致的霍乱有其特点:A.潜伏期较短B.发病急C.传播迅速D.严重的呕吐和腹泻E.病后获得免疫力不强,并以细胞免疫为主2.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A.菌体典型的呈弧状B.单根鞭毛位于菌体一端C.革兰氏阴性D.无菌毛E.兼性厌氧3.霍乱弧菌的感染过程是:A.病菌经口侵入B.病菌在肠粘膜表面生长繁殖C.病菌进一步侵入血流D.病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肠毒素E.肠毒素进入细胞内发挥毒性作用致病4.副溶血性弧菌是:A.一种嗜盐性弧菌B.呈杆状C.有周鞭毛,运动活泼D.革兰氏阴性E.含15%食盐培养基生长得最好5.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下述正确的是:A.该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菌之一B.常因食入未煮熟的海产品而感染C.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D.致病物质有耐热溶血素等E.病后可获得牢固免三、问答题1.请简述霍乱弧菌的致病过程。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之抗菌药物、第11章抗寄生虫药大总结(六)

A.头孢他啶 B.头孢噻肟 C.氨曲南 D.头孢美唑 E.拉氧头孢 32.与氧头孢烯类药的抗菌活性相似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是 33.与氨曲南在结构上相似的头孢菌素类药是 34.通过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菌细胞膜上PBP3的高度亲和而发挥杀菌作用,仅对需氧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作用差『正确答案』B、A、C 【其他β-内酰胺类药】代表药特点记忆20221.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结构≈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的替代品。
窄,仅G-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杆菌。
2.头霉素类头孢-西丁、美唑、米诺(≈二)对大多数超广谱β-内酰胺酶稳定;抗厌氧菌美国、米国等西方国家要倒霉TANG3.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三,头孢噻肟)广——多种G-菌+厌氧菌。
【二代倒霉三代氧TANG】 氨曲南 G-杆 ——仅对需氧G-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用于替代氨基糖苷类药物,作为联合用药之一治疗肾功能损害患者的需氧G-菌感染。
A.机制——通过与需氧G-菌细胞膜上PBP3的高度亲和而杀菌。
B.用于——大肠埃希菌、沙雷菌、克氏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C.优点——低毒;唯一的与青霉素类没有交叉过敏反应的β-内酰胺类——可用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过敏者。
A.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 B.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C.抑制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 D.抑制细菌的叶酸代谢 E.破坏细菌的RNA 35.氨基糖苷类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36.四环素类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37.糖肽类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38.喹诺酮类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正确答案』B、B、A、C『答案解析』氨基糖苷类药可以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四环素类药的主要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糖肽类药的主要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喹诺酮类药的主要抑制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
A.细胞内膜PBPs B.核糖体的30S亚基 C.核糖体的50S亚基 D.细胞壁丙氨酰丙氨酸 E.DNA回旋酶或拓扑异构酶IV 39.氨基糖苷类药的主要作用靶点是 40.头孢菌素类药的主要作用靶点是 41.糖肽类药的主要作用靶点是 42.喹诺酮类药的主要作用靶点是『正确答案』B、A、D、E『答案解析』头孢菌素类——与细菌细胞内膜上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使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的交叉连接不能形成 A.柳氮磺吡啶 B.奥硝唑 C.甲氧苄啶 D.莫西沙星 E.呋喃妥因 43.可被细菌的黄素蛋白还原,其产生的活性产物可抑制乙酰辅酶A等多种酶,从而改变细菌的核糖体蛋白及其他大分子蛋白,导致细菌代谢紊乱并损伤其DNA的是 44.被还原后的代谢物可抑制细菌的DNA代谢过程,促使细菌死亡,并可抑制阿米巴原虫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的氮链发生断裂的是『正确答案』E、B『答案解析』呋喃妥因——父皇·TANG。
第11章弧菌科

第11、12章弧菌属与螺杆菌属一、名词解释1、弧菌属2、 Cholera entero toxin二、填空题1、霍乱弧菌可分为O-1群霍乱弧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生物型。
2、霍乱弧菌耐_________不耐酸,其选择性增菌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
3、霍乱肠毒素的A1肤链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使________不断转化为_________,引起肠液大量________,导致严重腹泻。
4、霍乱肠毒素的毒性中心是___________,结合中心是_________,后者与肠上皮细胞的________结合使毒素分子变构。
5、霍乱弧菌有耐热的____________抗原和不耐热的___________抗原。
6、霍乱弧菌感染后主要抗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霍乱弧菌根据O抗原不同可分为_________个血清群,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引起霍乱。
8、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________性弧菌,能引起________,病后免疫力__________。
9、空肠弯曲菌广泛存在于禽类__________,人类接触后主要引起_______________。
10、幽门螺杆菌形态似______状,目前认为与人类的_______、________等疾病有关。
三、选择题A型题1、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不包括A、鞭毛B、菌毛C、毒素共调菌毛D、外毒素E、内毒素2、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弧菌,有单鞭毛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C、在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样穿梭”现象D、ELTor真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有芽胞形成E、有菌毛和荚膜3、关于霍乱肠毒素,叙述正确的是A、A亚单位与细胞受体结合B、B亚单位迸入细胞发挥毒性作用C、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升高D、其受体是糖蛋白E、不耐热外毒素4、霍乱病人排泄物的特点A、脓血便B、水样便C、米泔水样便D、果酱样便E、柏油样便5、关于霍乱,错误的是A、属于烈性传染病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C、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D、病后的免疫力短暂E、接种霍乱死菌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6、弧菌主要分布于A、空气B、水C、土壤D、人体肠道E、动物体肠道7、关于ELTor型霍乱弧菌与古典型霍乱弧菌所致疾病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两者感染后,机体免疫力有强弱之别B、两者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C、人类是唯一易感者D、传染源均为病人或带菌者E、传播途径均为污染水源或经食物摄人8、O139群霍乱弧菌与01群霍乱弧菌的不同之处是A、形态染色性B、产生肠毒素C、成人病例比例高D、在TCBS琼脂培养基呈黄色菌落E、所致临床表现9、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经什么传播A、污染用水B、病畜肉C、病鼠尿污染食物D、苍蝇污染食物E、海产品或盐脯制品10、一男性病人,43岁,头晕,腹胀,剧烈腹泻水样便伴呕吐1天。
《弯曲菌与螺杆菌》PPT课件

14
(五)其他方法测定
• 免疫学方法
– 用特异性抗体包被的乳胶颗粒,可用于鉴定空 肠/大肠弯曲菌。也可采用酶免疫方法测定粪便 中弯曲菌抗原进行诊断。血清中抗体测定用于 流行病学调查
• DNA探针和PCR扩增
– DNA-DNA杂交在弯曲菌菌种的分类研究中是 一种成功的参考方法。
– PCR扩增技术也正在发展中
• 由于此菌在胃窦部多见,且形态、培养及某些生化 特性与弯曲菌属相似,DNA G+Gmol%也在弯曲菌 属范围内,故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
• 1989年Goodwin等根据该菌的超微结构、形态、菌
体脂肪酸组成、生长特征和酶的活力、16S rRNA
序列等,提出该菌不应归于弯曲菌属,后称为幽门
节炎、脑膜炎、肺部感染、胸膜炎、腹膜炎、胆囊炎等
完整版课件ppt
5
三、生物学特性
• 革兰阴性,菌体弯曲呈逗点、弧形、S形、螺旋 形或典型的海鸥展翅(gull wing)形。陈旧培养 物可呈球形或长丝状。无芽胞。
• 弯曲菌的运动非常活泼,呈投镖样或螺旋样前进
完整版课件ppt
6
弯曲菌Gram Stain
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完整版课件ppt
18
Helicobacter Gram Stain
完整版课件ppt
19
二、临床意义
• HP感染非常普遍。该菌为一种高度适应或 只能生活于胃粘膜的细菌,菌体周围微环 境的pH值为7.0。胃窦为其定植的最佳部位
• 临床标本需分别置37℃和42℃中培养,方不致漏检。在同一
培养基上出现灰白、湿润、扁平边缘不整的蔓延生长菌落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抗体检测: ELISA——血清中HP菌体抗体或尿 素酶抗体等
• 碳标记呼吸试验: 用13C或14C标记尿素、测定病人呼吸 中释放的标记CO2的量
复习要点
• 弯曲菌的培养特性及鉴定要点 • 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及主要生化特性
41
• 悬滴法观察动力(投镖样/螺旋 状运动)
分离培养:
• 选择性平板——Campy-BAP • 标本分别置于37℃和42℃培养 • 微需氧环境培养 • 72h后观察菌落
弯曲菌属的鉴定要点:
• G-、菌体弯曲或呈S形、海鸥展翅形 • 动力(+) • 微需氧环境生长 • 氧化酶、触酶(+) • 脲酶(-)
第十一章 弯曲菌属检验、螺杆菌属检验
弯曲菌属检验
微需氧菌
•G-、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等 •氧化酶(+)、动力(+) •引起人类肠道感染/肠道外感染的病原 菌
分类
临床常见的有: • 空肠弯曲菌 • 大肠弯曲菌 • 胎儿弯曲菌 • 痰液弯曲菌、简明弯曲菌、红嘴鸥弯
曲菌等
致病因素:
• 鞭毛 • 粘附素 • 肠毒素、细胞毒素、内毒素等 • 仍处研究阶段
抵抗力:
• 较弱,室温下很快死亡 • 56℃5min即被杀死 • 干燥环境中仅存活3h • 培养物放置4℃冰箱中可存活3周
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采集与运送: • 根据感染部位采集相应标本 • 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标
本应种入卡-布运送培养基,4℃ 保存
直接镜检:
• 粪便、肛拭涂片G染色镜检,找 G-弧形、S形、螺旋形等细菌
• 加入多黏菌素B、万古霉素、两性 霉素、TMP等抑制、少 数7天才能形成菌落,次代培养需 2~3天
• 圆形的小菌落,无色半透明呈露滴 状,直径约0.5~1mm,BAP上有轻度 溶血
哥伦比亚血琼脂
生化反应:
• 氧化酶(+)、触酶(+) • 快速脲酶试验强(+)是其显著特征
鉴定的主要依据和快速诊断方法 • 不分解糖类
• 生物学特征:表11-2
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采集: • 多部位采集胃粘膜活检标本
直接显微镜检查:
• 压滴/悬滴法——形态、运动 • 涂片G染色——形态和染色 • 组织切片染色镜检 • 免疫组化法 • 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敏感、
特异的诊断方法
快速脲酶试验: 尿素培养基——黄
常用鉴别试验:
• 萘啶酸、头孢噻吩敏感试验 • 马尿酸盐水解试验 • 醋酸吲哚水解试验 • 生长温度(25℃、42℃)试验 • 硝酸盐还原试验、H2S等
马尿酸水解试验
• 原理: • 某些细菌具有马尿酸水解酶,可使
马尿酸水解为苯甲酸和甘氨酸,苯 甲酸与三氯化铁试剂结合,形成苯 甲酸铁沉淀
• 方法: 将待检菌接种于马尿酸钠培养基中, 35℃48h,离心沉淀,取上清液 0.8ml,加入三氯化铁试剂0.2ml, 立即混匀,10~15min观察结果
S形、螺旋形、海鸥展翅形,菌细胞 末端是尖的
• 空肠/大肠弯曲菌的鞭毛——较细且 紧密盘绕的两端单鞭毛
• 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的鞭毛——波 浪状的一端单鞭毛
• 运动非常活泼——呈投镖样或螺旋 样前进
培养特性: 微需氧菌
• 大多数弯曲菌生长时需氧浓度为5%~10% (V/V)
• 最佳气体环境:5%O2、10%CO2、85%N2
所致疾病
• 空肠弯曲菌——散发性细菌性肠炎
血清型(O:19)与人神经组织有共同抗原, 可引起交叉免疫反应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
• 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肠外感染
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血栓性 静脉炎、关节炎、胸膜炎、腹膜炎、胆囊 炎等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 • G-菌体细长,弯曲成逗点状、弧形、
• 结果: 出现恒定之沉淀物(+)
弯曲菌鉴定双岐索引 G-弯曲菌
氧化酶(+)
+
尿素酶
-
幽
+ 25℃生长 -
门
胎
螺 杆 菌
儿 弯 曲 菌
+ 马尿酸水解 -
空
大
肠
肠
弯
弯
曲
曲
菌
菌
螺杆菌属( Helicobacter)
• 37℃生长,25℃和42℃均不生长 • 34种 • 幽门螺杆菌(H.pylori) • 芬纳尔螺杆(H.fennelliae) • 恋螺杆菌(H.cinaedi)
红(+)
(-) (+)
粪便标本抗原检测:
• ELISA——粪便中的抗原 • 适用于不能进行13C或14C标记尿素呼
吸试验或胃镜检查的患者
分离培养:
• 选择性培养基 • 微需氧和湿润的环境中,35℃、
3~5天 10天无生长报告(-)
鉴定要点:
• 培养特性、菌落特征、形态染色 • 37℃生长、43℃和25℃不生长 • 氧化酶(+)触酶(+)脲酶(++) • 对萘啶酸( R)、头孢噻吩(S)
• 传染源 ——人类 • 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
• 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尤其 是十二指肠溃疡有密切关系
• 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致病机制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HP特殊的螺旋状和端鞭毛运动 • 尿素酶 •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 • 空泡毒素(VacA)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 G-、菌体细长弯曲呈螺旋形、S形、
• 碳基选择性培养基(CSM)
改良弯曲菌培养基(Campy-BAP)
二种形态的菌落: ①灰白、湿润、扁平边缘不整的蔓延生长的 菌落 ②半透明、圆形、凸起、有光泽的细小菌落
均不溶血
生化反应:
• 氧化酶(+)、触酶(+) • 硝酸盐还原(+) • 尿素酶(-) • 不分解糖类
• 弯曲菌属各种间鉴别特征 表11-1
• 传代培养时可在10%C02环境中生长
不同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
空肠、大肠弯曲菌:25℃不生长、42℃生长
胎儿弯曲菌:
25℃生长、42℃不生长
各种弯曲菌37℃均生长
鉴别
布氏肉汤为基础+血液/血清+多种抗生素
• 头孢哌酮—万古霉素—两性霉素琼脂 (CVA)
• 不含血的碳—头孢哌酮—去氧胆酸盐琼 脂(CCDA)
海鸥形
电镜下菌体一端可伸出2~6根带鞘的 鞭毛,在分裂时两端均可见鞭毛, 鞭毛长为菌体1~1.5倍,运动活泼
培养特性:
• 微需氧、5%O2、10%CO2、85%N2 • 最适温度35℃~37℃,25℃、42℃
不生长
• 生长时需一定的湿度(相对湿度98% 以上)
• 营养要求较高,需血液或血清
• 巧克力琼脂、哥伦比亚血琼脂、心 脑浸液血琼脂、布氏血琼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