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培训
石墨负极材料介绍 ppt课件
![石墨负极材料介绍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f364455901020207409c92.png)
ppt课件
19
尖晶石钛酸锂(Li4Ti5O12)
(1)在锂离子嵌入一脱出的过程中晶体结构能够保持高 度的稳定性,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平稳的放电电压。 (2)具有较高的电极电压,从而避免了电解液分解现象。 (3)理论比容量为175 mAh/g,实际比容量可达165 mAh/g,并集中在平台区域。 (4)可以在较大倍率下充放电。 (5)制备Li4Ti5O12的原料来源比较丰富。
30
天然石墨
无定形石墨
形石墨纯度低,石墨晶面间距(d002)为0.336 nm。主要 为2H晶面排序结构,即按ABAB顺序排列,可逆比容量 仅260 mAh/g,不可逆比容量在100 mAh/g以上。
鳞片石墨
晶面间距(d002)为0.335 nm,主要为2H+3R晶面排序结 构,即石墨层按ABAB及ABCABC两种顺序排列。含碳99
锂离子嵌入使石墨层与层之间的堆积方式由ABAB变为AAAA,如 下图所示。
ppt课件
8
石墨的改性处理
由于石墨层间距(d002≤0.34nm)小于石墨嵌锂化合物LixC6的晶面层间 距(0.37nm),致使在充放电过程中,石墨层间距改变,易造成石墨 层剥落、粉化,还会发生锂离子与有机溶剂分子共同嵌入石墨层及有 机溶剂分解,进而影响电池循环性能。
除天然石墨之外还有人造石墨,人造石墨是一种用炭素材料(如石油 焦、沥青焦、针状焦)为原料经热干馏加工而成。
结构
石墨属于六方晶系,其晶体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网状平面规则堆砌
而成,具有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每个碳原子 以sp2杂化轨道与三个相邻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剩下的P轨道上电 子形成离域π键。
硅基合金负极材料 锡基合金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课件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bde0f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1.png)
硅基材料
硅基材料具有极高的可逆容量和较低的电极电位,适用于高 能量密度电池。
但硅基材料的体积效应较大,循环性能较差,且制备成本较 高。
氮化物材料
氮化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良好的电导率,适用于高倍率放电和高温存储 。
但氮化物材料的制备成本较高,且循环性能有待提高。
CHAPTER 0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要求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前景
技术进步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新型负极材料的研发将有助于提高电池的 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为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03
技术创新机遇
面对挑战,技术创新成为关键。通过 研发新型负极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和 提高回收利用效率,企业能够抓住机 遇,推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THANKS
[ 感谢观看 ]
安全性能
热稳定性
负极材料在高温或短路等异常情 况下的热稳定性对电池的安全性 至关重要。高热稳定性的负极材 料能够降低电池燃烧或爆炸的风
险。
化学稳定性
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应保持 化学稳定性,避免与电解液或其 他材料发生不良反应,从而降低
电池的安全风险。
机械稳定性
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应保持 较好的机械稳定性,以防止电池 内部结构变化导致短路或破裂等
环保政策推动
在全球范围内,环保政策日益严格,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这将进一步推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 料的发展和应用。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挑战与机遇
01
负极材料石墨化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
![负极材料石墨化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b75b7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2.png)
负极材料石墨化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负极材料石墨化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导语:当谈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时,石墨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主题。
石墨化是一种提高石墨导电性能的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电池产业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负极材料石墨化的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带你领略这一领域的前沿趋势。
一、石墨化概述1.1 石墨化的定义石墨化是一种将石墨颗粒从原始状态转变为均匀、规整、连续的过程,旨在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1.2 石墨化的意义石墨化可以明显提高负极材料的电导率,降低内阻,提高电池性能和循环寿命。
二、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2.1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CVD是一种将气态前体物质在基底表面进行化学反应成膜的技术。
通过在高温下使石墨颗粒分解并在基底表面重新结晶,从而实现石墨化过程。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对材料微观结构的精确控制。
2.2 机械合金化法机械合金化是将石墨材料与金属粉末进行高温、高能的球磨、挤压和冷却处理,以实现材料结构的微观改变。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控制加工参数以避免材料损伤。
2.3 离子液体法离子液体是一种低熔点的无机盐,在石墨化过程中可以作为溶剂、催化剂或模板,通过离子液体对石墨颗粒进行处理,实现石墨化。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对环境友好且能够实现对石墨颗粒的高效处理。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当前的锂离子电池领域,石墨化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
通过石墨化,可以有效提高电池性能,延长循环寿命,提高能源储存密度,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持久发展。
在未来,我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工艺和技术的应用,以不断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负极材料石墨化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的深入探讨,我们了解到石墨化作为一种提高负极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工艺,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不同的石墨化工艺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未来的研究将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石墨化技术,推动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就是对负极材料石墨化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的全面评估和撰写的有价值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负极材料石墨化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
![负极材料石墨化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ca97a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1.png)
负极材料石墨化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1. 导言在现代能源领域,电池技术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而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负极材料的石墨化工艺及技术要点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负极材料石墨化的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展开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负极材料石墨化概述负极材料是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将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
石墨化是指将负极活性材料转化为石墨结构的过程,通过石墨化处理,可以提高负极材料的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表现。
3. 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3.1 碳涂层工艺碳涂层工艺是将负极活性材料表面涂覆一层碳膜,从而实现石墨化的过程。
这一工艺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碳源选择、涂层均匀性和热处理工艺等方面。
通过优化碳涂层工艺,可以实现负极材料的高效石墨化,提高电池的性能。
3.2 机械球磨法机械球磨法是通过球磨机对负极活性材料进行高能球磨,从而实现石墨化的过程。
该工艺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球磨介质选择、磨砂时间控制和磨砂速度等方面。
通过机械球磨法,可以实现负极材料的高效石墨化,提高电池的性能。
3.3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通过化学气相反应在负极活性材料表面沉积碳膜,从而实现石墨化的过程。
该工艺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反应气体选择、沉积温度控制和沉积时间等方面。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实现负极材料的高效石墨化,提高电池的性能。
4. 个人观点及总结负极材料的石墨化工艺及技术要点对电池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工艺有着各自的优劣势。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优化石墨化工艺,提高负极材料的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从而实现电池性能的全面提升。
通过本文的探讨,相信可以更好地了解负极材料石墨化的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结语:通过本文的撰写,我对负极材料石墨化的主流工艺及技术要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你加深对负极材料石墨化的认识,也希望未来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引导。
电池培训资料
![电池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59e013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0.png)
2023
电池培训资料
电池的基本知识电池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电池的应用和实例电池的未来发展和趋势常见电池问题和解决方案培训总结和学习反馈
contents
目录
电池的基本知识
01
电池的构造和组成
常见的有钴酸锂、镍钴锰、镍钴铝等。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隔膜
主要有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纳米碳管、合金等。
是电池中传导锂离子的介质,常用有机溶剂和锂盐等混合制成。
可持续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电池材料需要具备可持续性。例如,使用可再生资源或回收材料作为电池材料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电池产业还需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保性
电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常见电池问题和解决方案
05
电池故障是常见的现象,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电池故障,如过充、过放、短路、漏液等。解决电池故障的关键是找到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电池故障和解决方法
总结词
电池寿命的延长和使用技巧是电池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措施,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电池寿命的延长和使用技巧包括充电电流和电压的控制、电池使用温度的调节、电池荷电状态的控制等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池,使用方法和维护措施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对于锂离子电池,需要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避免过度充电和过放电,同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电池过热或过冷。
注意使用环境
在使用电池前,确保电池处于保质期内,避免使用过期或劣质电池。
注意使用时间
电池的存储和使用
注意充电电压和电流
放电时间和频率
锂电池培训资料ppt
![锂电池培训资料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904f5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7.png)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总结词
通过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实现产品质量提升和生产成本降低。
详细描述
该企业针对自身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从设备、工艺和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实现了产品质量提升和生产成本降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案例一:某企业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实践
总结词
通过加强锂电池使用与维护管理,有效延长电池寿命和提升车辆续航里程。
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可能是由于过充、过放或内部短路等原因引起,应立即停止使用。
电池膨胀
可能是由于电池外壳破损或内部密封不良引起,应立即停止使用。
电池漏液
可能是由于充电设备故障或电池损坏引起,应检查充电设备和电池状态。
电池无法充电
可能是由于使用时间过长或使用不当引起,应更换电池或改善使用方式。
电池性能下降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以应对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企业如何应对政策变化
与政府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问题
企业应该与政府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灵活调整战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政策变化,灵活调整战略和经营计划,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政策变化。
电解液灌装
将配置好的电解液灌入电池中。
电池组装
将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等组装在一起,形成锂电池。
电解液灌装与电池组装
电池检测
对组装好的锂电池进行电压、电流、容量等方面的检测。
包装
对检测合格的锂电池进行包装,以保护电池不受损坏,提高其安全性。
电池检测与包装
03
锂离子电池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
![锂离子电池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93a86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f.png)
温度检测
在电池组中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 测电池温度。
温度控制
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通过电池管 理系统控制充放电电流,使电池工作 在安全温度范围内。
防止外部短路措施
电池外壳设计
采用绝缘材料制作电池外壳,防止外部短路。
电池组连接方式
采用串联连接方式,减少外部短路的可能性。
短路保护
在电池管理系统中设置短路保护电路,当发生外 部短路时,自动切断电流,保护电池安全。
用恒流放电方式,放电电流根据电池容量和测试要求设定。
02
充电容量测试
在规定条件下对电池进行充电,记录充电时间并计算充电容量。一般采
用恒流恒压充电方式,充电电流和电压根据电池类型和测试要求设定。
03
容量保持率
电池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用于评估电
池循环性能的重要指标。
内阻测试方法及标准
锂盐
如六氟磷酸锂(LiPF6), 提供锂离子源。
添加剂
改善电解液的某些性能, 如提高导电性、降低粘度、 提高安全性等。
PART 03
制造工艺与设备简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电极制备工艺流程
涂布
将混合好的浆料均匀涂布在集 流体上,形成电极片。
压片
将干燥后的电极片进行压片处 理,提高其密度和机械强度。
料。
涂布设备
将电极浆料均匀涂布在集流体上, 形成电极片的关键设备。
干燥设备
用于去除电极片中的水分和有机溶 剂,保证电极片的干燥程度。
关键设备介绍
压片机
对干燥后的电极片进行压片处理, 提高其密度和机械强度。
分切机
将压片后的电极片按照要求进行 分切,得到所需尺寸的电极片。
锂离子电池负极培训
![锂离子电池负极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00dbee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0.png)
锂离子电池培训孙文1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流程2石墨加工过程常见问题3石墨性能对锂离子电池影响4客户对石墨性能要求01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流程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流程图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关键工序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流程配料工序涂布工序配料工序将我们活性物质,导电剂,粘接剂,溶剂等原材料,通过搅拌工艺和时间,将浆料分散好,达到我们可以加工生产的物料辊压工序涂布工序按型号工艺面密度,尺寸,将活性物质涂覆在集流体上面,并烘干,满足型号设计要求涂布工序管控:面密度/敷料重量+尺寸+粘接强度辊压工序将松散的极片辊压到工艺厚度,通过压力将材料间隙贴合紧,提升极片粘接强度和电化学性能辊压工序管控重点:厚度(边缘/中间厚度)外观:粘辊/过压(发亮,脆片问题)分条工序:将大卷极片分切成成型号工艺宽度工序管控重点:毛刺/掉粉分条工序制片卷绕工序:将极片按工艺要求卷绕成设计尺寸;卷绕工序:决定电芯安全最重要的工序制片/卷绕工序焊底:负极耳与钢壳焊接,形成电流通道管控要求:焊接炸火/焊接强度焊底/辊槽工序锂离子制造工艺流程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关键工序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关键工序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流程注液工序焊盖帽工序注液工序:电解液是电池正常工作的血液,是锂离子通道,电解液性能绝对电池的容量,内阻,循环等一系列性能管控重点:注液量,注液环境湿度封口工序焊盖帽:焊盖帽工序是极耳与盖帽形成电子通道和电池防爆保护装置管控要求:焊接炸火/焊接强度盖帽焊穿等封口工序:电池密封工序,隔绝外部水分电芯高度控制工序管控内容:封口密封性,电池尺寸01石墨负极加工过程常见问题石墨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负极配料工艺流程01浆料沉淀原因还是CMC悬浮能力不够,导致浆料沉淀改善方法:1)提高负极粘度,配方不动的情况下,调整首次CMC胶加入比例,提升粘度;2)增加CMC比例,提升粘度;3)石墨颗粒和表面优化,降低比表面积;浆料沉淀石墨加工过程常见问题出料慢,过筛难01出料慢,过筛难问题:主要是出料过程中有杂质或者大颗粒堵筛网现象:1)配料过程材料团聚,未分散开,主要调整首次加入CMC胶和水的量,防止首次加胶过程中负极材料浸润不够,负极材料之间形成团聚颗粒;2)加料或者来料中,大颗粒物质或者杂质,比如我们遇到搅拌过程中有纸箱和胶纸杂质异常;3)导电剂材料结块,导致导电剂未分散开,出料慢问题,也比较常见;辊压粘辊现象:一般表现在间隙位置粘辊,主要原因是辊压过程中间隙位置出现跳辊现象,导致间隙位置容易出现过压现象1)材料极限压实密度偏小,不能满足跳辊位置过压要求,这种情况容易在批次之间出现,批次之间的粒径分布有关系;2)工艺结构优化,在工艺结构错开头尾,改善粘辊问题3)涂布问题高,导致粘接剂分布在表面,也容易出现粘辊掉料问题辊压粘辊现象掉粉问题01负极掉粉问题,在负极加工过程属于常见异常,掉粉问题主要原因,这种问题跟我们材料关系较小1)负极敷着力偏低,导致同样设备分切和切断是掉粉;敷着力差问题,一般是粘接剂比例和粘接剂材料问题,导致敷着力差;类似涂布温度高,将粘接剂带到负极表面,也容易出现敷着力差问题2)设备刀磨损,导致切断掉粉;01石墨性能对锂离子电池影响YOUR TITLE HERE石墨性能对锂离子电池影响负极石墨规格书粒径分布石墨形貌01石墨克容量和首次库仑效率,是我们电芯设计的基础,这个决定我们负极设计克容里和负极过量系数克容量和首效负极过量系数跟电池充电是析锂和循环息息相关,决定我们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电池安全倍率性能01倍率性能比表面积对电池也有几个负面影响第一,比表面积越大,化成是形成SEI膜消耗锂离子的量增多,首次效率降低,循环过程也同样会存在二次成膜现象,消耗电解液,降低循环寿命;第二,比表面积加大,加工过程中出现掉粉问题,需要增加更多粘接剂和加入更多溶剂溶剂;石墨性能对锂离子电池影响比表面积参数:石墨与电解液接触面积,比表面积越大,石墨嵌入锂离子通道越多,通过适当的增加细粉颗粒,增大比表面积能提升倍率性能;粒径分布参数:粒径大小影响单位面积内石墨颗粒数量和影响单颗粒的嵌锂量,来影响倍率性能;层间距参数:层间距参数影响嵌锂阻力,层间距越大,嵌锂速度越快;01材料反弹率和膨胀率石墨性能对锂离子电池影响材料反弹率是负极材料辊压后石墨的应力造成反弹,反弹大,装配的时卷芯松紧度偏大,容易造成刮破,封装难度增大的问题;充电反弹/膨胀率:锂离子嵌入石墨颗粒后,负极厚度变化,该指标变化大,容易造成电芯厚度与设计厚度偏差和循环性能差01压实密度石墨性能对锂离子电池影响我们评估石墨的大概压实密度是看材料的振实密度参数和材料的粒径分布粒径分布与压实密度关系,大颗粒形成骨架,小颗粒填补空隙,来提升压实密度,或者通过二次颗粒工艺,将部分小颗粒复合成大颗粒,形成颗粒骨架;01加工性能石墨性能对锂离子电池影响石墨形貌,类球形,石墨加工性能更好,浆料越稳定,不易沉淀,同样能降低CMC加入量,石墨棱角多,石墨对CMC悬浮剪切,越易沉淀,CMC量相对要增加;比表面积影响极片掉粉和粘接强度,比表面积越大,粘接强度会降低,容易掉粉,同样配料过程中,首次加入溶剂的固含量相对要降低,才能提升分散效果;加工性能对比,右边的加工性能比左边那款石墨相对好加工锂离子电池企业对石墨需求快充性能提升需求锂离子快充性能:电池企业提升快充性能方法1)多极耳方案/全极耳方案,提升电流密度分布;2)正负极配方中导电剂含量以及降低设计面密度,从而降低电流密度,获得更好的快充性能;3)电解液中锂盐浓度和溶剂搭配和成膜添加剂加入比例控制,降低成膜阻抗,提升嵌锂性能;材料改进方法:1)增加负极嵌锂性能,负极材料通过提升石墨化温度,提升石墨层间距,达到更好的嵌锂性能;2)优化石墨颗粒粒径分布,降低单体颗粒粒径,通过二次颗粒工艺,平衡材料压实与粒径关系;这些都是提升快充性能的方法石墨成本问题现在负极材料在电池材料成本中占比,6-10%左右,安时用量3.5g左右,安时价格0.1-0.2元,同款材料,同行之间竞争差异不超过0.03元/Ah,材料价格比正极原材料稳定,价格比较稳定,这个也是优势;同样也是劣势,石墨在锂离子制造过程中对体系的搭配要求最高,对品质要求的企业,石墨导入周期会很长。
负极材料培训
![负极材料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05c9bf4aef8941ea76e0562.png)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ontent¾负极材料分类¾负极材料性能与电池性能¾负极材料在电池上的应用¾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1 负极材料分类¾LiB负极材料的分类图1.1 负极材料的分类理想的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层面由SP2的碳原子形成类似苯环的巨大平面,层平面间的碳原子以δ键相互连接,键长0.1421nm,键角120°。
层面之间还有个连接所有碳原子的大π键。
层间距为0.3354nm。
03354两种晶型:六方晶系-2H型(α)和绫面体晶系-3R(β)两种晶型可以相互转换:研磨和加热。
含有26%的3R型石墨可以耐85%PC负极材料性能石墨材料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半导体之间石墨嵌锂的机理¾石墨嵌锂的机理石墨的理论容量可以达到372mAh/g,只有石墨化度非常高的材料可以达到这个值¾克容量的影响因素电池的克容量同负极材料的P值关系非常大,最好的材料的P 值接近于0.0,人造石墨必须加热到很高温度才能达到较低的“P”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好的材料都不便宜的原因。
克容量的影响因素石墨化度计算方法三阶嵌锂Á三阶嵌锂石墨材料的嵌锂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也就是三个平台Á区,分别成为CUB 1, CUB 2, CUB 3Á三个阶段应该与负极材料的嵌锂控制步骤不同有关容量损失与SEI的关系天然石墨的首次效率一般处于93-94%,电池的首次效率与SEI形成,有很大关系。
SEI形成过程是负极材料表面与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造成一部分锂离子固化在电池表面,造成一部分容量损失;一部分锂离子由于极化存在无法从电池内部脱嵌首次效率的相关因素:比表面积(SSA),材料类型,表面形貌与颗粒大小,电解液组成(成膜的厚度与粗糙度),石墨表面的自由基等容量损失与SEI的关系容量损失与SEI的关系负极材料的分类¾天然石墨:天然石墨可以分成三种,不定型土状石墨、致密结晶状纸膜和高度结晶的鳞片状石墨。
石墨负极材料项目技术培训
![石墨负极材料项目技术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c84b8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5.png)
将碳纳米管与石墨负极材料复合,提高其比表面积和电化学反应活 性。
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
将聚合物与石墨负极材料复合,改善其机械稳定性和体积能量密度。
04 石墨负极材料的市场前景 与趋势
全球石墨负极材料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
全球石墨负极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 快速发展,需求量不断攀升。
石墨负极材料项目技术培训
目 录
• 石墨负极材料概述 • 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工艺 • 石墨负极材料的性能优化 • 石墨负极材料的市场前景与趋势 • 石墨负极材料的技术培训与交流
01 石墨负极材料概述
石墨负极材料的定义与特性
石墨负极材料定义
石墨负极材料是指用作锂离子电 池负极的碳质材料,主要包括天 然石墨、人造石墨和石墨化碳纤 维等。
02 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工艺
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01
02
03
石墨矿石
选择高纯度、高结晶度的 石墨矿石,确保原材料的 质量。
化学试剂
选用符合规格的化学试剂, 确保生产过程中杂质和有 害物质的去除。
物理处理
对原材料进行破碎、磨粉、 筛分等物理处理,以满足 后续工艺的需求。
石墨化工艺流程
预处理
对石墨粉进行预处理,如干燥、混合等,以提高石墨 化效果。
通过表面涂层、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改善石墨负极材料的表面形 态和结构,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掺杂改性
通过掺杂其他元素改善石墨负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纳米结构改性
通过制备纳米结构石墨负极材料,提高其比表面积和电化学反应 活性。
石墨负极材料的复合材料
石墨/金属复合材料
将金属纳米颗粒或纳米线与石墨负极材料复合,提高其电导率和 倍率性能。
负极材料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负极材料原理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cc6e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c.png)
37.5
30.8
63.05
56.71
4.34
9μm内
57.7
40.2
42.45
31.39
11.06
铜箔表面微观形貌
9μm外 ×1000
9μm外 ×4000
9μm内 ×1000
9μm内 ×4000
研究结果分析
表8和给出了9~15微米铜箔表面能及其内外两面表面能的差距,可以看出,9微米铜箔内外两面表面能的差距最大,达32.67%,15微米铜箔次之,为27.69%,12微米铜箔第三,为9.05%,10微米铜箔最小,为7.24%,10微米铜箔的表面能最低。 要减少或者防止露箔的发生,最根本的方法是降低负极浆料的表面张力或者提高铜箔的表面能。
石墨有两种晶形:2H(六角形)结构和3R(菱形)结构; 六角形结构按ABAB……方式堆砌而成,为稳定结构; 菱形结构按ABCABC……方式堆砌而成,为亚稳定结构; 菱形结构通常不会在石墨中单独出现,总是与六方结构的石墨同时存在; 经喷射磨处理后,菱形相的含量从15%增加到了40%,可提高可逆容量及充放电效率,并且对PC:EC(1:1)的电解液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从六方石墨和菱形石墨的衍射峰强度可得出石墨中菱形石墨的含量。
0.380
0.348
石墨的两种晶体结构
石墨有两种晶形:2H(六角形)结构和3R(菱形)结构,六角形结构按ABAB……方式堆砌而成,为稳定结构,菱形结构按ABCABC……方式堆砌而成,为亚稳定结构,理想墨片面之间距离为(d002)为0.3354nm。
(a)六方形结构(ABAB…方式) (b)菱形结构(ABCABC…方式) 图6 石墨的两种晶体结构方式
1.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2.负极材料的种类 3.石墨化过程 4.石墨材料的基本结构及晶体性质 5.石墨的储锂机理 6.影响石墨电化学性能的一些因素
锂电池培训资料
![锂电池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c04d5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f.png)
05
锂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使用硅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技术
正极材料创新
通过创新正极材料,如使用镍钴铝酸锂、富锂锰基材料等,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固态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低界面阻力和高安全性等优势,有望取代液态电解质,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06
案例分析
03
充电技术
特斯拉采用了超级充电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解决了传统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成功案例一:特斯拉电动汽车中的锂电池应用
01
锂电池的选择
特斯拉采用了三元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电周期长的优点,同时成本也较高。
02
电池管理系统
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先进,能够对电池进行实时监控、调节和保护,确保电池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THANKS
感谢观看
商业储能系统
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04
锂电池的安全使用及维护
锂原电池应干燥保存并在干燥、阴凉、通风、远离火源处使用。
锂蓄电池应避免过充过放,正确配平,并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使用锂电池时,应检查其使用期限和安全标识,避免使用过期或不明标识的电池。
使用锂原电池时应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避免与皮肤接触。
锂电池培训资料
目录
contents
锂电池基本知识锂电池的制造过程锂电池的应用领域及市场锂电池的安全使用及维护锂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案例分析
01
锂电池基本知识
1
锂电池的种类
2
3
圆柱形、方形和软包电池
按照外形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PT幻灯片课件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18dbe2b9d528ea81c779bc.png)
研磨
600℃烧结6h
粉碎,研磨, 过筛
自然冷却
900℃烧结18h
一些掺杂元素对电化学性能的比较
冷却至室温 研磨
17
包覆导电层:
碳包覆:通过锂盐和二氧化钛的高温固相反应,生成钛酸锂, 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750—l 000℃下焙烧0.5—5 h, 得到碳包覆型Li4Ti5Ol2,包覆后Li4Ti5O12的初始放电容量 为168.2 mAh/g,10C可逆容量为150.1 mAh/g,l0C 容量/0.1C容量为90.3%,大大改善了Li4T5O12 材料的倍 率充放电性能。
和降低不可逆比容量。
3
钛酸锂作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国外:日本石原产业应用了以湿法反应为基础 的粉体合成技术,通过让锂和钛进行湿法反应,使 材料组成均匀,并通过控制粒子的最佳形状,得到 了与理论容量近似的170mAh/g的充放电容量。 目前,国外对钛酸锂的研究工作比较靠前,已经将 钛酸锂与Li[Ni1/3Mn3/2]O4、Li2Co0.4Fe0.4Mn3.2O8 LiCoO2等不同的正极材料组成锂离子电池、全固态 锂离子电池或半电池超级电容器,并进行了系统性 能检测。但是,目前的研究也还存在不足之处,仍 需继续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8
天然石墨的改性方法:
包覆有机物:能够有效的阻止石墨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层状
剥落现象,从而有效的提高复合炭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改善天 然石墨的界面性质,防止溶剂化锂离子插入石墨层问造成的结 构层离使其不可逆容量损失降低,而且库伦效率,比容量,以 及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均大大改善。
有沥青包覆,二元共聚物包覆,树脂热解碳包覆,羧甲基纤维 素包覆,环氧树脂等进行包覆,超声浸渍包覆等。
工艺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ontent¾负极材料分类¾负极材料性能与电池性能¾负极材料在电池上的应用¾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1 负极材料分类¾LiB负极材料的分类图1.1 负极材料的分类理想的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层面由SP2的碳原子形成类似苯环的巨大平面,层平面间的碳原子以δ键相互连接,键长0.1421nm,键角120°。
层面之间还有个连接所有碳原子的大π键。
层间距为0.3354nm。
03354两种晶型:六方晶系-2H型(α)和绫面体晶系-3R(β)两种晶型可以相互转换:研磨和加热。
含有26%的3R型石墨可以耐85%PC负极材料性能石墨材料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半导体之间石墨嵌锂的机理¾石墨嵌锂的机理石墨的理论容量可以达到372mAh/g,只有石墨化度非常高的材料可以达到这个值¾克容量的影响因素电池的克容量同负极材料的P值关系非常大,最好的材料的P 值接近于0.0,人造石墨必须加热到很高温度才能达到较低的“P”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好的材料都不便宜的原因。
克容量的影响因素石墨化度计算方法三阶嵌锂Á三阶嵌锂石墨材料的嵌锂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也就是三个平台Á区,分别成为CUB 1, CUB 2, CUB 3Á三个阶段应该与负极材料的嵌锂控制步骤不同有关容量损失与SEI的关系天然石墨的首次效率一般处于93-94%,电池的首次效率与SEI形成,有很大关系。
SEI形成过程是负极材料表面与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造成一部分锂离子固化在电池表面,造成一部分容量损失;一部分锂离子由于极化存在无法从电池内部脱嵌首次效率的相关因素:比表面积(SSA),材料类型,表面形貌与颗粒大小,电解液组成(成膜的厚度与粗糙度),石墨表面的自由基等容量损失与SEI的关系容量损失与SEI的关系负极材料的分类¾天然石墨:天然石墨可以分成三种,不定型土状石墨、致密结晶状纸膜和高度结晶的鳞片状石墨。
土状石墨含碳量低于90%,层间距为0.336nm,嵌锂程度低不能用于LiB高度结晶的鳞片状石墨含碳量高,层间距为0.3354nm,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
备注:没有经过处理的天然鳞片石墨是不能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
本文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天然石墨代表天然鳞片石¾天然石墨的处理方式1机械研磨;2氧化处理;3包覆热解碳;4包覆无机非金属膜;5包覆离子导电聚合物;6金属化学沉积;7金属插层天然石墨:¾1机械研磨Guerin K认为起到阻碍石墨层间脱离的主要是石墨中的缺陷。
电解液LiPF6/EC/DMC结构不同同样影响了材料的循环性能和首次效率Kohs W认为β石墨的无序表面邻近层和颗粒内部石墨烯的弯曲和错位结构组织了溶剂分子的共嵌入。
石墨层的表面(棱柱体)对SEI的形成影响很大。
¾2氧化处理除去表面的缺陷或者活性结构,减小不可逆容量,提高充放电效率增加纳米孔道(相悖)形成羧基等组成的氧化物致密层,提高循环氧化方式:气相和液相处理方法端面的量越多不可逆容量会越大,表面氧化物随处理方式的不同会形成单层与多层。
在边界表面可以进行催化反应、原子吸附反应、脱氨反应¾3包覆热解碳包覆方法: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包覆树脂-热解法包覆热解碳后负极表现出了优良的电化学性能,以及耐PC性能;未经包覆的天然石墨在PC基电解液中副反应剧烈,无充电容量可言。
杨瑞枝证实9.8%的包覆性能最佳¾4包覆无机非金属膜包覆的天然石墨预充电过程中损失的容量更少。
¾人造石墨人造石墨的碳源都是有机物,Á软碳材料的发展趋势软碳材料的制作过程如下,合成人造石墨的原材料在经过1500°C的高温后停止(普通人造石墨的温度为2500-3000°C),该处理方式下形成的材料具有,上页所示的多孔道的特性。
软碳材料的成本较低,倍率性能优异,一般多应用于HEV和PHEV电池中。
HEV和PHEV对电池的倍率要求较高,但是电池的容量较低软碳材料的首次效率和压实密度都较低,因此在容量上基本上不具有任何优势2011第三季度IIT报告(Toyota)¾硬碳的形成加热碳、木材、聚合物到高温不能使其完全石墨化,层间仍然存在交联;形成的硬碳具有不定型、多晶、纳米晶结构¾硬碳的性质1 硬碳具有闭合的多孔和较大的比表面积2 具有比较低的真密度和振实密度¾能量密度硬碳的能量密度可以大于372 mAh/gA型石墨容易解理,故首次效率最低;B型石墨的首次效率高,循环性能好;C型石墨的首次效率为90%D型石墨的首次效率为83%¾MCMB的合成1气相法碳化前不是球型,碳化后是球型,中间经历一个气化的过程。
2液相法中间经历一个液化的过程,然后成球3固相法中间没有没有发生相变化Si-C ¾合金材料ÁSi CSi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2800 mAh/g,体积膨胀≧300%,为将该材料应用于电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1,抑制膨胀在循环中造成的容量损失2,材料功能性电解液提高电池循环3,独特的材料设计抑制膨胀4,保证电连接的电池设计5, 弹性粘结剂的使用,SnO SiO x , SnO 2,等的设计原理与Si-C类似,不详细的赘述content¾负极材料分类¾负极材料性能与电池性能¾负极材料在电池上的应用¾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石墨的基础物理测试与性能的关系¾颗粒和表面分析1颗粒大小与容量的关系杉杉科技建议为提高容量可以将大小颗粒的比例控制在0.2982颗粒与首次效率的关系颗粒较小、比较面积过大将降低首次效率和压实密度。
但是对电池的倍率和循环性能有利3颗粒形貌沿着层间方向和垂直方向电阻差距巨大。
因此颗粒的形状对倍率性能和低温析锂有很大的影响。
杉杉在这方面有研究形貌可以通过SEM来检测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改进方案1低熔点电解液含EMC、PC溶剂电解液2负极材料改性颗粒颗粒形貌3表面包覆采用金属包覆、不定型碳包覆、天然石墨在无机酸中采用低温水热处理。
4,电解液体系中电解液的粘度、电导率、温度窗口等5,电池的设计,N/P比,极耳、导电剂等综上所述,目前解决低温问题的主要策略还是如何采用表面处理使电池适用含PC电解液。
采用调节2H和3R相负极材料也是一种策略。
¾石墨材料嵌锂过程的动力学分析锂离子负极材料的交换电流密度石墨材料表面边缘碳原子的含量越高,其交换电流密度越大。
交换电流密度主要用表征石墨材料的电化学活性。
锂在碳负极材料中的扩散系数中的扩散系数最小,天然石墨次之,掺杂改性石墨或者复合Li在SnO2碳材料的扩散系数最高。
其中,锂离子在沥青包覆的石墨材料中的扩散系数最高。
石墨材料在不同倍率下的电极性能不同倍率的充放电性能与交换电流密度相关。
交换电流密度主要影响石墨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化学极化。
备注:整个碳电极体系的浓差极化主要决定于负极固相中的极化,因为锂离子在液相中的传递速度要比固相中大的多。
高温性能-膨胀锂离子电池要求在85℃/4h, 70℃/48h等高温测试要求电池锂离子电池要求在85℃/4h,70℃/48h等高温测试要求电池尺寸变化低于10%、5%。
相关因素1,负极表面SEI的成分,与电解液的关系更大(高DEC溶液)2,负极材料需要提高孔隙率、浸润性能、倍率性能3,负极材料需要能够在更小的粘结剂体系下保证电池的性能(提高电池的孔隙率)4,减少SEI膜的厚度和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减少负极材料表面易产气的活性物质通过作图可以发现锂离子电池产气的主要成分为CO,主要是由负极SEI的破坏2与反复的修复得到的。
因此除改变电解液之外,调节负极材料的表面修饰、负极比表面积、石墨化度、改变N/P比都是有效的手段。
另外,负极表面的破坏与充电态有很大的关系。
锂离子电池存储后的气体成分。
X轴表示添加剂和助溶剂高温性能-高温循环圆柱锂离子电池要求在45℃下对电池进行循环1,2,负极材料需要提高孔隙率、浸润性能、倍率性能3,负极材料需要能够在更小的粘结剂体系下保证电池的性能(提高电池的孔隙率)4,减少SEI膜的厚度和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减少负极材料表面易产气的活性物质负极的浸润性¾电池的发展趋势1,高容量;高压实、高克容量、良好的浸润性、低膨胀2,高性能高倍率、高循环、3,低成本¾浸润性的评价方法日本:电解液国内:PC负极的浸润性¾负极材料浸润性的相关因素1,极片压实;极片的孔隙率(可以计算和测量)、¾浸润性的影响1压实密度:考察负极材料压实情况的主要因素1 压实密度:考察负极材料压实情况的主要因素2 电池生产一致性:良好的浸润性可以缩短电池老化时间3 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¾良好的浸润性能和较高的压实密度是目前高容量电池的需求负极膨胀¾XRD取向度与极片膨胀的关系1,人造石墨:物理反弹大,电化学反弹小2,天然石墨:物理反弹小,电化学反弹大(整体上讲国内石墨的反弹相对日本大7-8%)B C 样品AI004/I110I004/I110I004/I1101.5g/cm311.236.820.11.6g/cm312.033.323.417/31293402383, 各向同性好的材料循环过程中的膨胀较小1.7g/cm312.934.023.81.8g/cm312.433.924.7对高容体系电池具有较好的作用¾XRD取向度的测试方法取向度=I 004/I 110*100%耐PC性能¾负极材料的结构2H和3R结构¾优良的成膜状况良好的成膜添加剂或者2次注液过程¾高分子材料包覆日本采用高分子材料对负极的包覆(检测的国产该类材料不具备这样的性能)¾PC对于高低温性能较好,但是由于介电常数相对EC低很多,不利于电池的循环性能为了满足高低温性能而加入C后导致循环的下降并不能PC归咎于负极材料负极循环性能¾循环与内阻的关系1,循环过程中的热累积是造成容量损失的重要因素2,尽量减少电池内阻3,循环过程中的容量损失和高温存储性能类似¾循环的两个阶段1 负极SEI反复修复2 LCO的不可逆变化负极膨胀和循环的关系¾负极的膨胀容易造成电解液的挤出,从而造成容量的损失抑制负极膨胀、降低内阻、良好成膜是负极的研究重点content¾负极材料分类¾负极材料性能与电池性能¾负极材料在电池上的应用¾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¾BET与电池性能BET主要影响到两个方面:负极配料选用的粘结剂体系SBR(大于3.0)或者PVDF(小于3.0);负极的首次效率(比表面积越大首次效率越低)比表面积较大的负极倍率性能应该会较好¾PSA与电池性能判断不同批次电池的一致性与颗粒的分布状态颗粒尺寸与电池倍率性能相关实例:目前动力电池采用小颗粒石墨和小颗粒来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0298大小颗粒混合(颗粒比值0.298)可以提高电池的体积容量密度¾XRD与电池性能11 石墨化度;2 各向同性;取向度=I004/I1103degree of graphitization(%)=(3.44-D002)/(3.44-3.354)3 计算P值(需要cygwin软件)¾SEM (难配料材料分析)难配料负极材料可以通过配料工艺的优化实现浆料过筛;已经完成Mag-D等难过筛材料的配料Mag D负极评测过程-极片电池测试项目-极片¾体积能量密度粘结剂的含量低;活性物质的含量高压实密度大于1.65 g/cm2 ,BTR的压实密度中值在1.68 g/cm2首次效率较大大于93%极片的反弹不大¾浸润好(良好的浸润性有利于在循环,极片膨胀造成,尤其在圆柱电池上表现明显)¾孔隙率高(可以计算,计算值和测量值相差不大)¾配料的一致性124h1,24h不沉降,粘度变化在30%之内,配料过程在随后细讲¾日本客户Hitachi Chemical NCK Mits bishi¾JFE、Hitachi Chemical、NCK, Mitsubishi、NSCC、Sumitomo发展趋势:天然和人造石墨混合;降成本(三菱在青岛设¾厂);高容量,高压实;膨胀较小某日本厂商¾颗粒分布更加集中,品质管控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