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与复习》(第三单元)
知识要点一:字词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曦.月()素tuān()绝巘.()沿溯.阻绝()
属.引() piǎo碧()泠.泠()互相轩miǎo()
横kē()萋.萋()燕.然() yuān飞lì天()()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略无阙处 ________同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_同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窥谷忘反 ________同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同同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不以疾.也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2)良.多趣味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3)泪沾裳.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4)四时.俱备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5)晓雾将歇.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6)夕日欲颓.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7)念.无与为乐者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8)盖.竹桕影也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10)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11)鸢飞戾.天者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12)经纶
..世务者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素湍绿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至晴初霜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谷传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五色交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任意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互相轩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横柯上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2)绝沿溯阻绝.()哀转久绝.()天下独绝.()(3)属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4)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遂遂.至承天寺()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6)寻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
(7)欲解衣欲.睡()欲.穷其林()
知识要点二:语言运用
6.下列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嘰月。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怀民
7.下列诗句中加点词不表示地名的一项是()
A.晴川历历汉.阳.树
B.属国过居延
..
C.东皋
..薄暮望
D.都护
..在燕然
8.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9.用课文原句填空
(1)《峡》中描写江水十分清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中,不仅点明和张怀民的友谊,更流露出不愿一人独赏月夜美景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巛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树树皆秋色, 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抒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三:文学常识
11.《三峡》选自《_________》,作者邮道元(约470527),字_________北魏地理学家。
三峡,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12.(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_________(456--536),字通明,自号____ _____。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时人称之为“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1037-1101),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他与父亲_________、弟弟_________合称为“三苏”皆被列入“_________”
13.《与朱元思书》选自《_________》,作者吴均(469--520),字_______ __,吴兴故鄣人,南朝梁文学家。
14.白居易(772—846),字_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_,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
著有《_________》
知识要点四:课文理解
1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野望》一诗中,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B.《使至塞上》一诗中,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呔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醚目,因此称作孤烟”
C.《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尾联点明此地距家乡非常远
D.《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16.下面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的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17.阅读课文《三峡》,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夏天的水势特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峡》一·文写三峡的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
(1)赏析“猿鸟乱鸣”中的“乱”字和“沉鳞竞跃”中的“竞”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的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3)“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
”两文写景精彩纷呈,但抒情各有千秋,分别谈谈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堪称隐居的“仙人”,《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东坡是受贬的“闲人”,如何理解文中的“仙人”和“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xī湍yān sùzhǔ缥líng邈柯qīyān鸢戾
2.(1)阙缺空隙、缺口(2)转啭指蝉鸣
(3)反返返回
3.(1)快疾病(2)甚,很好
(3)古人的下衣衣服(4)季节时间(5)消散休息(6)坠落消沉,萎靡(7)想到纪念,思念,读
(8)大概是,表推测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9)只是表转折
(10)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约数应允,可能
(11)至,到达罪过,乖张
(12)筹划,治理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4.(1)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3)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4)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下霜
(5)空谷:名词做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6)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8)东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
(9)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10)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11)上: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5.(1)在如果(2)断绝消失绝妙
(3)连接同‘嘱”,嘱咐
(4)和参与
(5)于是从通道(6)寻找不久(7)将要想
6.B
7.D
1)设问(2)比喻、对偶(3)拟人、对偶
(4)比喻、对偶
9.(1)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4)山山唯落晖
(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0.(1)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大大小小的瀑布,从峭崖上飞泻冲荡而下。
(2)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3)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清明澄澈,水中还有相互交错着的水藻和荇草,这大概是绿个和翠柏的影子吧
(4)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
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5)暮色苍茫,我的故乡在哪里?江面上烟雾迷茫,真叫人添愁断肠。
11.水经注校证善长瞿塘峡巫峡西陵峡12.(1)陶弘景华阳隐居山中宰相
(2)苏轼文集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宋代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
13.吴均集校注叔庠
14.乐天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
16.B
17.(1)先从正面落笔,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再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而奔马和疾风的比喻的运用,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2)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抒发感慨。
(3)抓住了有代表性的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4)写山为写水设置了条件,先写山势,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此文是为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水势迅猛,最具特点,故先写“夏水”。
之后按照水势由大到小来写,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18.(1)“猿鸟乱鸣”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渲染出晨景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中的竞”字亦用得极妙,它写出了“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渲染出热闹的气氛。
(2)B
(3)《答谢中书书》一文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娱情山水、归隐林泉的志趣(谈到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情也可);而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则传达出作者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等,种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4)“仙人”传达出作者能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情。
啉闲人”包含着复杂的意味,既是作者的自嘲,说自已是有闲情雅致赏月之人;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有志不得伸,一再被贬,啉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之人的自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