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闻传播史

1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2木铎——中国古代的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

3邸报: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管报到了宋代,开始出现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我国最古老的报纸(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是都进奏院)

4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5黄皮京报:北京明间报房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同治以后,各朝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普遍加上了封面,有了报头,大部分封面使用黄色连史纸,因而称为黄皮京报

1《申报》是上海的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英国商人美查于1872年4月30日创刊,创办的目的是为了挣钱

《申报》特点:在新闻业务上,《申报》将新闻报道放在首位;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最早发布号外),开辟了我国报纸利用电报在国内传递新闻的新路;《申报》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申报》还很重视报纸言论工作。重视发表副刊文字,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在广告、发行等报业经营上,《申报》也有不少成功经验,创刊之处采用廉价销售的营销策略,并且雇佣报童在街头叫卖;在经营业务上,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从事其它出版行业;申报管还在国内率先出版了以图画为主的刊物(《寰瀛画报》

2在华外报的作用: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分类统计各类报纸

宗教性报刊:(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年8月5日威廉·米怜在马六甲创刊

意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2)《杂闻篇》是马礼逊于1833年4月29日在澳门创办的中国最早的近代中文报刊,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3)《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为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

意义:宗教性中文报刊,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

的排外心里

(4)《万国公报》林乐知,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

商业性报刊:(1)《孖刺报》中文版的《香港船头货价报》1857年11月3日在香港创刊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经济类报纸、最早的以单页

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2)《香港华字日报》1872年4月

意义:香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申报》1872年4月30日美查旧中国最有影响的民间报

纸,我国商业报纸走向成熟的标志

《字林沪报》

(3)上海

《新闻报》

《上海新报》1861年11月19日上海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是国

内最先使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

综合性的新闻报刊:(1)1853年8月1日,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遐迩贯珍》创刊,创办

人和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恩

(2)《字林西报》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出版的综合性日报

意义:上海影响最大、出版时间最长的英文报纸。

(3)《六合丛谈》1857年1月26日综合性新闻性期刊

意义: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其他报刊:(1)《蜜蜂华报》1822年澳门(中国最先有近代报刊的地方)

意义: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2)《传教者与中国杂报》马礼逊

意义:中国首份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合刊的报刊

(3)《广州记录与行情报》1827年11月8日

意义: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纸

(4)《香港钞报》1841年5月1日

意义: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

(5)《徳臣报》又名《德臣西报》是中国也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6)《孖刺报》1857年10月1日创刊,为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

(7)《北华捷报》1850年8月3日

意义: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被视为“英国官报”

1《循环日报》

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王韬主笔。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

我国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中影响最大的,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王韬在香港主编的《循环日报》

2《时务报》

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再度兴起的第一枪。

3维新派的其他报刊:《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在澳门创刊。《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

《湘学新报》和《湘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

4国人第一次办报活动的特点:报刊数量多;办报地区广;报刊种类多。

5“报章文体”:

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盛行一时的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

特点: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唱带有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

影响: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6维新派在海外报刊活动:

最具影响的是在日本出版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清议报》是戊戌变法后康、梁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机关报

于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

1902年2月8日以《新民丛报》为名在横滨复刊。其内容之丰富,编辑之严谨,印刷之精美,均为“中国报界前此未有”。取意于《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1革命派与保皇派的大论战内容:

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立宪制。

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结果: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2“苏报案”:

1903年5月章士钊出任《苏报》主笔,明确提出“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又极力向读者推荐邹容所写的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为清政府所不容。 1903年6月30日,清政府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1904年5月1日会审公作出判决: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

3“竖三民”

于右任主办的《神州日报》和“竖三民”报在1907年后在上海相继问世。《神州日报》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

由于《民呼日报》(1909年5月15日)《民吁日报》(1909年10月3日)和《民立报》(1910年10月11日)都是于右任创办,报名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史称“竖三民”。

4“大江报案”:

大江报案:1911年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何海鸣撰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

月26日发表黄侃撰写、署名“奇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被湖广总督瑞徵逮捕判刑

5《大清律报》:

《大清报律》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出版法,1908年1月制定公布,共42条,1910年修订,增为45条

6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在维新派新闻思想中最具典型,是维新派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

①戊戌变法时期,其思想主要集中在《论报馆有益国事》一文中,他把报刊比作耳目口舌,

指出其功能是“去塞求通”。梁启超认为一个国家的强与弱,取决于国情的通与塞,开设报馆是最好的办法,提出四条要求“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和“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②第二时期为1899-1911年,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内容

一是报纸的功能。提出报纸具有“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的“两大天职”。

二是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⑴“宗旨定而高”⑵“思想新而正”⑶“材料富而当”⑷“报事确而速”

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⑴常识⑵真诚⑶直道⑷公心⑸节制

四是办报刊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

1、“癸丑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