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系统实现与软件测试
软件工程第六章 详细设计
软件工程第六章详细设计软件工程第六章详细设计6.1 概述本章节旨在对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进行介绍。
详细设计将在系统的高层设计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系统结构、模块划分以及相互关系,并定义系统中各个组件的详细功能和接口。
6.2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系统总体架构:描述系统整体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各个模块和它们的关系。
- 模块划分:根据系统需求,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并定义各个模块的职责和功能。
- 模块关系:描述各个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和通信方式,包括模块之间的接口和数据流。
6.3 模块设计模块设计是详细设计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模块接口:定义模块的输入和输出接口,包括参数和数据格式。
- 模块内部实现:描述模块内部的算法、数据结构以及运行流程。
- 模块测试方法和策略:定义对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的方法和策略。
6.3.1 模块A设计本节详细介绍模块A的设计。
- 模块接口:模块A接收来自模块B的数据输入,处理后输出结果给模块C。
- 模块内部实现:模块A内部使用算法X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结果输出给模块C。
- 模块测试方法和策略:对模块A进行单元测试时,使用测试用例集合Y进行测试。
6.3.2 模块B设计本节详细介绍模块B的设计。
- 模块接口:模块B接收来自模块D的数据输入,处理后输出结果给模块A。
- 模块内部实现:模块B内部使用算法Z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结果输出给模块A。
- 模块测试方法和策略:对模块B进行单元测试时,使用测试用例集合Z进行测试。
6.3.3 模块C设计本节详细介绍模块C的设计。
- 模块接口:模块C接收来自模块A的数据输入。
- 模块内部实现:模块C内部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结果。
6.4 数据库设计如果系统涉及数据库,本节详细介绍数据库的设计。
- 数据库结构:描述数据库的表、字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数据库访问接口:定义系统访问数据库的接口和方法。
6.5 接口设计本节详细介绍系统与外部系统或用户的接口设计。
软件测试各章知识点总结
软件测试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问题,评估软件质量,确保软件功能正常的过程。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验证软件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及确保软件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开发团队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系统性、可靠性和性能。
全面性指测试应该覆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包括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系统性指测试应该以系统为单位进行,而不是单个模块或功能;可靠性指测试结果应该是可靠的、准确的;性能指测试应该关注软件的性能表现。
软件测试的方法可以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是指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进行的,包括代码审查、设计审查和使用静态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动态测试是指在软件开发的后期阶段进行的,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软件测试的类型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功能测试是验证软件功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的测试;性能测试是验证软件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的测试;安全测试是验证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测试;兼容性测试是验证软件在不同平台和环境下的兼容性的测试;可靠性测试是验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测试。
第二章:软件测试流程软件测试的流程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评估和测试报告。
测试计划是在测试开始之前进行的,包括确定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资源和测试进度。
测试设计是在测试执行之前进行的,包括确定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测试环境。
测试执行是在测试设计之后进行的,包括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和发现问题。
测试评估是在测试执行之后进行的,包括评估测试结果、计算测试覆盖率和分析测试效果。
测试报告是在测试评估之后进行的,包括总结测试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撰写测试报告。
软件测试的自动化是指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软件测试的过程。
自动化测试包括测试脚本的编写、测试数据的准备和测试环境的配置。
学校课时授课计划第六章系统测试的概述
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
授课次序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日期
节次
课题
系统测试的概述
课题类型
目
的
与
要
求
了解为什么要做测试
全面掌握和熟悉搭建硬件测试平台和搭建软件测试平台的方法
重
点
与
难
点
基础知识:了解为什么要做测试
重点知识:全面掌握和熟悉搭建硬件测试平台和搭建软件测试平台的方法
应用
教具
教
学
过
程
1.上讲回顾
2.教授新知
【授课内容】
一、为什么要做测试
1、通过测试可以了解硬件的性能
2、通过测试可以识别硬件的真伪
3、通过测试找到系统瓶颈
4、通过测试,可以对比驱动程序的优劣
二、搭建硬件测试平台
1、让系统电器性能稳定后再测试
2、测试时要注意降温
三、搭建软件测试Biblioteka 台1、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测试程序
2、测试前关闭系统自动启动的应用程序
3、测试前做一次硬盘碎片整理
课后
作业
教
学
后
记
第六章 软件测试等价类测试
{<a, c>: b+c D6 = {<a,b,c>:a≥b+c } {<a, c>: a+C D7 = {<a,b,c>:b≥a+C } {<a, c>: a+b D8 = {<a,b,c>:c≥a+b }
计算机软件测试
NextDate函数的等价类测试用例 NextDate函数的等价类测试用例
确定等价类: 确定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 M1 = {月份:1≤月份 月份: 月份 月份≤12} 月份 D1 = {日期:1≤日期 日期: 日期 日期≤31} 日期 Y1 = {年:1812≤年≤2012} 年 年 无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 M2 = {月份:月份 月份: 月份 月份<1} M3 = {月份:月份 月份: 月份 月份>12} D2 = {日期.:日期 日期. 日期<1} 日期 D3 = {日期:日期 日期: 日期 日期>31} Y2 = {年:年<1812} 年 Y3 = {年:年>2012} 年
计算机软件测试强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计算机软件测试1请以nextdate函数的36个强一般等价类测试用例为基础按所讨论的那样修改日期类然后找出其他9个测试用例2如果使用强类型语言编译器请讨论怎样才能执行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3请针对包含了直角的扩展三角形问题来修改弱一般等价类集合4请对比单多缺陷假设与边界值测试和等价类测试计算机软件测试5对电话账单来说春季和秋季的标准时间与夏时制时间的转换会带来有意思的问题
g f e a b c d
计算机软件测试
弱一般等价类测试
• •
弱一般等价类测试是基于单缺陷假设的; 弱一般等价类测试是基于单缺陷假设的; 弱一般等价类测试通过使用一个测试用例中的每个等价 区间)的一个变量实现。 类(区间)的一个变量实现。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大纲视图(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
第一章绪论1.1 软件工程概念的提出与发展1.2 软件开发的本质1.3 本章小结第二章软件需求与软件需求规约2.1 需求与需求获取2.1.1需求定义2.1.2 需求分类2.1.3 需求发现技术2.2 需求规约2.2.1 需求规约定义2.2.2 需求规约(草案)格式2.2.3 需求规约(规格说明书)的表达2.2.4 需求规约的作用2.3 本章小结第三章结构化方法3.1 结构化需求分析3.1.1 基本术语1.数据流2.数据存储3.数据源和数据谭3.1.2 系统功能模型表示数据流图(Dataflow Diagram)3.1.3 建模过程1.建立系统环境图, 确定系统语境2.自顶向下, 逐步求精, 建立系统的层次数据流图3.定义数据字典数据流条目给出所有数据流的结构定义数据存储条目给出所有数据存储的结构定义数据项条目给出所有数据项的类型定义4.描述加工(1)结构化自然语言(2)判定表(3)判定树3.1.4 应用中注意的问题(1)模型平衡问题(2)信息复杂性控制问题3.1.5 需求验证3.2 结构化设计3.2.1 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目标及其表示(1)Yourdon提出的模块结构图(2)层次图(3)HIPO图2.总体设计步骤(1)变换型数据流图——变换设计(2)事物型数据流图——事物设计3.模块化及启发式规则(1)模块化1)耦合①内容耦合②公共耦合③控制耦合④标记耦合⑤数据耦合2)内聚①偶然内聚②逻辑内聚③时间内聚④过程内聚⑤通信内聚⑥顺序内聚⑦功能内聚(2)启发式规则1)改进软件结构, 提高模块独立性2)力求模块规模适中3)力求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适中4)尽力使模块的作用域在其控制域之内5)尽力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度6)力求模块功能可以预测3.2.2 详细设计1.结构化程序设计2.详细设计工具(1)程序流程图(2)盒图(N-S图)(3)PAD图(Problem Analysis Diagram)(4)类程序设计语言IPO图、判定树和判定表等也可以作为详细设计工具3.3 本章小结第四章面向对象方法——UML 4.1 UML术语表4.1.1 表达客观事物的术语1.类与对象1)类的属性(Attribute)2)类的操作3)关于类语义的进一步表达①详细叙述类的职责(Responsibility)②通过类的注解和/或操作的注解, 以结构化文本的形式和/编程语言, 详述注释整个类的语义和/或各个方法③通过类的注解或操作的注解, 以结构化文本形式, 详述注释各个操作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 甚至注释整个类的不变式④详述类的状态机⑤详述类的内部结构⑥类与其他类的协作4)类在建模中的主要用途①模型化问题域中的概念(词汇)②建立系统的职责分布模型③模型化建模中使用的基本类型2.接口(Interface)(1)采用具有分栏和关键字《interface》的矩形符号来表示(2)采用小圆圈和半圆圈来表示3.协作(Collaboration)4.用况(Use Case)5.主动类(Action Class)6.构件(Component)7.制品(Artifact)8.节点(Node)4.1.2 表达关系的术语1.关联(Association)(1)关联名(Name)(2)导航(3)角色(Role)(4)可见性(5)多重性(Multiplicity)(6)限定符(Qualifier)(7)聚合(Aggregation)(8)组合(Composition)(9)关联类(10)约束①有序(ordered)②无重复对象(set)③有重复对象(bag)④列表(list)或序列(sequence)⑤只读(readonly)2.泛化(Generalization)①完整(Complete)②不完整(Incomplete)③互斥(Disjoint)④重叠(Overlapping)3.细化(Realization)4.依赖①绑定(Bind)②导出(Derive)③允许(Permit)④实例(InstanceOf)⑤实例化(Instantiate)⑥幂类型(Powertype)⑦精化(Refine)⑧使用(Use)可模型化以下各种关系(1)结构关系1)以数据驱动2)以行为驱动(2)继承关系(3)精化关系(4)依赖关系4.1.3 表达组合信息的术语——包1)访问(Access)2)引入(Import)4.2 UML模型表达格式1.类图(Class Diagram)(1)模型化待建系统的概念(词汇), 形成类图的基本元素(2)模型化待建系统的各种关系, 形成该系统的初始类图(3)模型化系统中的协作, 给出该系统的最终类图(4)模型化逻辑数据库模式2.用况图(Use Case Diagram)所包含的内容(1)主题(Subject)(2)用况(Use Case)(3)参与者(Actor)(4)关联、泛化与依赖模型化工作1)关于系统/业务语境的模型化①系统边界的确定②参与者与用况的交互③参与者的语义表达④参与者的结构化处理2)关于系统/业务需求的模型化①确定系统/业务的基本用况②用况的结构化处理③用况的语义表达3.状态图(1)状态1)名字2)进入/退出效应(Effect)①entry②exit③状态内部转移3)do动作或活动4)被延迟的事件(2)事件1)信号(Signal)事件2)调用(Call)事件3)时间事件4)变化事件(3)状态转移①源状态②转移触发器③监护(guard)条件④效应(effect)⑤目标状态实际应用中, 使用状态图的作用①创建一个系统的动态模型②创建一个场景的模型4.顺序图(1)术语解析1)消息2)对象生命线3)聚焦控制(the Focus of Control)(2)控制操作子1)选择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Optional Execution)2)条件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Conditional Execution)3)并发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Parallel Execution)4)迭代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Iterative Execution)4.3 本章小结第五章面向对象方法——RUP5.1 RUP特点1.以用况为驱动2.以体系结构为中心3.迭代增量式开发5.2 核心工作流5.2.1 需求获取1.列出候选需求2.理解系统语境(1)业务用况模型(2)业务对象模型3.捕获系统功能需求(1)活动1: 发现并描述参与者(2)活动2: 发现并描述用况(3)活动3: 确定用况的优先级(Priority)(4)活动4: 精化用况(5)活动5: 构造用户界面原型1)用户界面的逻辑设计2)物理用户界面的设计3)开发用户界面原型并演示为了执行该用况, 用户怎样使用该系统(6)活动6: 用况模型的结构化5.2.2 需求分析1.基本术语(1)分析类(Analysis Class)1)边界类(Boundary Classes)2)实体类(Entity Classes)3)控制类(Control Classes)(2)用况细化(Use Case Realization)(3)分析包(Analysis Package)2.分析模型的表达3.分析的主要活动(1)活动1: 体系结构分析(Architectural Analysis)1)任务1: 标识分析包2)任务2: 处理分析包之间的共性3)任务3: 标识服务包4)任务4: 定义分析包的依赖5)任务5: 标识重要的实体类6)任务6: 标识分析包和重要实体类的公共特性需求(2)活动2: 用况分析1)任务1: 标识分析类①标识实体类②标识边界类③标识控制类2)任务2: 描述分析(类)对象之间的交互(3)活动3: 类的分析1)任务1: 标识责任2)任务2: 标识属性①关于实体类属性的标识②关于边界类属性的标识③关于控制类属性的标识3)任务3: 标识关联和聚合①关于关联的标识②关于聚合的标识③关于泛化的标识(4)活动4: 包的分析4.小结(1)关于分析模型1)分析包2)分析类3)用况细化(2)关于分析模型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3)用况模型和分析模型比较(4)分析模型对以后工作的影响1)对设计中子系统的影响2)对设计类的影响3)对用况细化[设计]的影响5.2.3 设计1.设计层的术语(1)设计类(Design Class)(2)用况细化[设计](3)设计子系统(4)接口(Interface)2.设计模型、部署模型以及相关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1)设计模型及其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1)子系统结构2)对体系结构有意义的设计类3)对体系结构有意义的用况细化[设计](2)部署模型及该模型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3设计的主要活动(1)活动1: 体系结构的设计1)任务1: 标识节点和它们的网络配置2)任务2: 标识子系统和它们的接口①标识应用子系统②标识中间件和系统软件子系统③定义子系统依赖④标识子系统接口3)任务3: 标识在体系结构方面有意义的设计类和它们的接口4)任务4: 标识一般性的设计机制①标识处理透明对象分布的设计机制②标识事务管理的设计机制(2)活动2: 用况的设计1)标识参与用况细化的设计类2)标识参与用况细化的子系统和接口(3)活动3: 类的设计1)任务1: 概括描述设计类2)任务2: 标识操作3)任务3: 标识属性4)任务4: 标识关联和聚合5)任务5: 标识泛化6)任务6: 描述方法7)任务7: 描述状态(4)活动4: 子系统的设计1)任务1: 维护子系统依赖2)任务2: 维护子系统所提供的接口3)任务3: 维护子系统内容4.RUP设计小结1)RUP设计的突出特点2)关于RUP的设计方法①给出用于表达设计模型中基本成分的4个术语, 包括子系统, 设计类, 接口, 用况细化[设计]②规约了设计模型的语法, 指导模型的表达③给出了创建设计模型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指导3)RUP的设计模型①设计子系统和服务子系统②设计类(其中包括一些主动类), 以及他们具有的操作、属性、关系及其实现需求。
第6章 软件测试方法
第6章软件测试方法6.1 有一种观点认为,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证明开发出的软件没有缺陷。
这种观点能够接受吗?为什么?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想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系统地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
测试只能证明软件中存在缺陷,如果在测试中没有发现缺陷,并不能证明开发的软件没有缺陷。
6.2 通过测试活动能够把软件中含有的缺陷全部找到吗?为什么?测试活动不能将软件中含有的缺陷全部找到。
因为,无论使用黑盒测试还是百盒测试,穷举测试都是不可能的。
6.3 说明验证和确认的区别。
验证(Verification)是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确认(Validation)是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语气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验证和确认之间的区别是:验证表明的是满足规定要求,而确认表明的是满足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简单地说,确认就是检查最终产品是否达到顾客使用要求。
验证要保证“做得正确”,而确认则要保证“做的东西正确”。
引用Boehm的话:Verification—Are we producing the product right?Validation—Are we producing the right product?6.4 简要说明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区别。
如果认真做了两者之一,还需要再做另一种测试吗?软件的白盒测试是对软件的过程性细节做细致的检查。
这种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打开的盒子,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
因此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白盒测试主要是想对程序模块进行如下检查:(1) 对程序模块的所有独立的执行路径至少测试一遍。
(2) 对所有的逻辑判定,取“真”与取“假”的两种情况都能至少测一遍。
(3) 在循环的边界和运行的界限内执行循环体。
软件工程习题解答(含基本章节应试例子以及一个UML案例)
软件⼯程习题解答(含基本章节应试例⼦以及⼀个UML案例)软件⼯程习题解答⼀、软件⽣存周期各阶段的基本任务?1. 问题定义:(1)回答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系统分析员应该提出关于问题性质、⼯程⽬标和规模的书⾯报告。
(3)经过和⽤户讨论,澄清含糊不清的地⽅,改正理解不正确的地⽅,得出⼀份双⽅都满意的⽂档。
(4)问题定义是软件⽣命周期中最简短的阶段。
2.可⾏性研究:(1)前⼀阶段定义的问题有可⾏的解决办法吗?(2)系统分析员要进⾏⼀次⼤⼤压缩和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
导出⾼层逻辑模型(⽤数据流图表⽰)。
确定⼯程规模和⽬标,准确估计系统的成本和效益。
(3)使⽤部门的负责⼈根据可⾏性研究的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进⾏该⼯程的开发⼯作。
3.需求分析:(1)主要确定⽬标系统必须具备哪些功能。
(2)系统分析员和⽤户密切配合,充分交流,得出经⽤户确认的系统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算法描述)。
4.总体设计:(1)回答如何解决问题。
(2)系统分析员应使⽤系统流程图或其他⼯具描述每种可能系统;估计每种⽅案的成本和效益。
推荐⼀较好的系统──有其详细计划。
设计软件的结构(⽤层次图或结构图描述)。
5.详细设计:(1)回答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
(2)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HIPO层次图加输⼊/处理/输出图)或PDL语⾔(过程设计语⾔)。
6.编码和单元测试:(1)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
(2)程序员:选取⼀种适当的⽤⾼级语⾔书写程序(或汇编语⾔)。
仔细测试编写出的每⼀个模块。
7.综合测试:(1)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
(2)最基本的测试是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法。
集成测试是根据设计的软件结构,把经过单元测试检验的模块按某种选定的策略装配起来,在装配的过程中对程序进⾏必要的测试。
验收测试是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由⽤户对⽬标系统进⾏验收。
(3)⽤正式⽂档将测试计划、详细测试⽅案以及实际测试结果保存。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掌握软件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各类软件测试方法,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3. 学生能够了解软件测试流程,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和测试评估。
4. 学生能够熟悉常见的软件测试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软件测试方法编写测试用例,对实际软件进行测试。
2. 学生能够运用测试工具进行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3. 学生能够分析测试结果,找出软件缺陷,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2. 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关注软件质量,对软件测试工作充满热情。
3. 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软件测试技能。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基础,对软件测试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具备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包括软件缺陷、软件测试目的、软件测试类型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软件测试概述2. 软件测试方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软件测试方法3. 软件测试流程: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评估。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软件测试流程与策略4. 测试用例设计: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5. 常见软件测试工具:Selenium、JMeter、QTP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自动化测试工具6. 测试管理工具:禅道、JIRA等。
软件测试 6第六章等价类测试
100
无效等价类 成绩>100 成绩>100
有效 等价类 1≤成绩 成绩≤ 1≤成绩≤100
划分等价类的规则:
(2)如果输入条件代表集合的某个元 素,则可定义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 无效等价类.
– 如:某程序涉及到标识符,其输人条件 规定"标识符应以字母开头…",则 "以字母开头者"作为有效等价类, "以非字母开头"为无效等价类.
第一步: 第一步:等价类划分
"报表日期"输入条件的等价类表 报表日期" 报表日期
输入等价类 报表日期的 类型及长度 年份范围 月份范围 有效等价类 6位数字字符(1) 无效等价类 有非数字字符 (4) 少于6个数字字符 (5) 多于6个数字字符 (6) (7) (8) (9) (10)
在2001~2005之间(2) 小于2001 大于2005 在1~12之间(3) 小于1 大于12
第二步: 第二步:为有效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对表中编号为1,2,3的 对表中编号为1,2,3的3个有效等价类 1,2,3 用一个测试用例覆盖: 用一个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数据 200105 期望结果 输入有效 覆盖范围 等价类(1)(2)(3)
第三步: 第三步:为每一个无效等价类 设计至少一个测试用例
号码
无效等价类 a<0 一边<0 b<0 c<0 a<0且b<0 二边<0 a <0且c<0 b<0且c<0 三边均<0; a<0且b<0且<0 a+b<c a+b=c b+c<a b+c=a a+c<b a+c=b
《软件测试教案》课件
《软件测试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软件测试概述1.1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1.2 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1.3 软件测试的类型和方法1.4 软件测试的挑战和趋势第二章:软件测试基础2.1 测试用例设计2.2 测试计划编写2.3 测试执行和缺陷跟踪2.4 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第三章:单元测试3.1 单元测试的概念和重要性3.2 单元测试的实现方法3.3 JUnit和TestNG:单元测试框架的使用3.4 单元测试最佳实践和常见问题第四章:集成测试4.1 集成测试的概念和重要性4.2 集成测试策略和设计4.3 模拟和桩技术在集成测试中的应用4.4 集成测试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第五章:系统测试5.1 系统测试的概念和目标5.2 系统测试策略和计划5.3 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5.4 系统测试的实施和管理第六章:验收测试6.1 验收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6.2 用户故事和验收标准6.3 验收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6.4 敏捷和DevOps环境下的验收测试第七章:回归测试7.1 回归测试的概念和重要性7.2 回归测试策略和实现7.3 版本控制和差异分析在回归测试中的应用7.4 自动化回归测试的最佳实践第八章:性能测试8.1 性能测试的概念和目标8.2 性能测试方法和工具8.3 测试响应时间、吞吐量和服务器资源利用率8.4 性能测试的实施和优化第九章:安全测试9.1 安全测试的重要性和挑战9.2 常见的安全漏洞和攻击方式9.3 安全测试方法和工具9.4 安全测试策略和最佳实践第十章:测试管理10.1 测试管理工具和框架10.2 测试结果分析和报告10.3 测试过程改进和持续集成10.4 测试团队协作和知识共享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软件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重点:理解软件测试的根本目的,以及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难点:如何权衡测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如何根据项目需求确定合适的测试策略。
二、软件测试的基础重点:掌握测试用例设计、测试计划编写、测试执行和缺陷跟踪的基本流程。
软件测试及软件质量控制
6.1.4 软件测试步骤与软件开发各 阶段的关系
(3)确认测试(也称验收测试,有效性测试) :主要检验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与需求说明书中 的规定一致。
(4)系统测试:将软件系统作为一个元素,放 入整个实际的计算机系统中,与计算机硬件、其他 软件、使用人员等系统元素结合在一起,在实际使 用环境下进行综合全面的测试。
6.1.3 测试信息流
• 一种是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 另一种是所做的测试还不足以发现软件的严重错误
。 如果得到的评价是没有发现错误,很有可能测试
的配置考虑得不够充分和细致,软件仍有潜伏的错 误,以后改正错误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2020/1/21
6.1.3 测试信息流
2.软件错误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从错误对程序的影响程度来分:
2020/1/21
6.1.3 测试信息流
将测试的过程用数据流图表示,可得测试信息流 如图6-1所示。
软件配置 1 测试结果 2 错误
测试配置
测试结果
测试工具 测试
评价
(至软件配置) 3 修正的软件
调试 正确
预测结果
出错率 4 数据 可靠性
分析
2020/1/21
图6-1 测试信息流
6.1..3 测试信息流
通过收集和分析测试结果的有关数据,可以建 立软件评估的可靠性模型。
如果经常出现需要修改设计的严重错误,那么 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就值得怀疑,同时也表明需 要进一步测试。
相反,如果软件功能能够正确完成,出现的错 误易于修改,那么就可能有两种评价:
2020/1/21
2020/1/21
6.1.4 软件测试步骤与软件开发各 阶段的关系
第六章 软件测试
测试的方法与技术
人工测试方法 静态测 试方法 软件测试的 策略和方法 动态测 试方法
计算机辅助静 态分析方法
白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方法
动态黑盒测试 —闭着眼睛 测试软件
输入
软件
输出
不深入代码细节的测试方法称为动态黑盒测试。 软件测试员充当客户来使用它。
动态白盒测试 —带上X光眼 镜测试
250*(1+0.015)*((1+0.015)^360-1)/0.015
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能发现 的错误
A
A B C D
C
D
B
-只能用黑盒测试发现的错误 -只能用白盒测试发现的错误 -两种方法都能发现的错误 -两种方法都不能发现的错误
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 设计
逻辑覆盖法
(6)路径覆盖 (1)语句覆盖 (2)判定覆盖 (7)点覆盖 (3)条件覆盖 (4)判定/条件覆盖 (8)边覆盖 (5)条件组合覆盖
如何划分等价类?
• 有效等价类(合理等价类) • 无效等价类(不合理等价类)
划分等价类的标准:
• 覆盖 • 不相交 • 代表性
划分等价类的规则(page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 可定义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 效等价类。 例 输入值是学生成绩,范围是0~100 ~
157)
0
无效等价类
成绩<0
测试用例 通过 A B X 路径
满足的 条件
覆盖 分支
2 0 4
2 1 1 1 0 2 1 1 1
T1,T2,T3,T4 c,e abe T1,T2,T3,T4 b,e abd T1,T2,T3,T4 b,d abd T1,T2,T3,T4 b,d
ace
软件测试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测试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软件开发模型。
()答案:V模型2.下列哪一项不是软件缺陷产生的的原因。
()答案:测试用例设计不好3.现在比较流行的软件开发模型为螺旋模型。
()答案:错4.软件存在缺陷是由于开发人员水平有限引起的,一个非常优秀的程序员可以开发出零缺陷的软件。
()答案:错5.软件缺陷都存在于程序代码中。
()答案:错6.软件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无错。
()答案:对7.软件测试要投入尽可能多的精力以达到100%的覆盖率。
()答案:错8.下列软件实施活动的进入准则描述错误的是:()答案:项目阶段成果已经被基线化9.验收测试的测试用例主要根据()的结果来设计。
答案:需求分析第二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因果图输入与输入之间的关系。
()答案:恒等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因果图输出之间的约束关系。
()答案:强制3.使用边界值方法测试时,只取边界两个值即可完成边界测试。
()答案:错4.因果图考虑了程序输入、输出之间的各种组合情况。
()答案:对5.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健壮性等价类测试的测试用例要求在有效等价类中取值6.黑盒测试又叫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答案:对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
()答案:使用新技术8.在黑盒测试中,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组合的方法是()。
答案:因果图法9.下面()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可能引起的错误。
答案:因果图10.功能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检查系统的功能、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相同。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逻辑覆盖。
()答案:判定-语句覆盖2.关于逻辑覆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答案:在逻辑覆盖中,条件组合覆盖是覆盖率最大的测试方法。
3.决策表法是由因果图演变而来的。
()答案:对4.语句覆盖无法考虑分支组合情况。
()答案:对5.语句覆盖可以测试程序中的逻辑错误。
6章 计算机测试系统
线性标度变换
若被测量的变换范围为A0~Am A0对应的数字量为N0,Am对应的数字量为Nm,Ax 对应的数字量为Nx;实际测量值为Ax; 假设包括传感器在内的整个数据采集系统是线 性的,则标度变换公式为:
A x A 0 (A m A 0 )(N x N 0 ) /(N m N 0 )
三 软件设计
目前单片机和DSP软件的开发主要采用汇编语 言和C语言,或者采用汇编语言与C语言混合编 程。 汇编语言编程必须对单片机或DSP的内部资源 和外围电路非常熟悉。主要适用于功能比较简 单的中小型应用系统。 采用C语言编程时,只需对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基本了解,对外围电路比较熟悉。用C语言开 发软件对很多细节问题无须考虑,编译软件会 替设计者安排好。
四 虚拟仪器测试系统
虚拟仪器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在1986年提出的,但其雏形可以追溯到1981 年由美国西北仪器系统公司推出的Apple II为基础的数字 存储示波器。这种仪器和个人计算机的概念相适应,当时被 称为个人仪器。(Personal Instrument)。
二 数据采集系统
1、集中采集
传感器 模拟信号 调理电路 模拟信号 调理电路 模 拟 多 路 切 换 器 控制逻辑 采样/保持器 A/D转换器 计 算
(a)
2、分散采集
传感器 传感器
模拟信号 调理电路 模拟信号 调理电路 模拟信号 调理电路
采样/保持器 采样/保持器
LabVIEW和LabWindows/CVI 详细教程可以到
或 /china 下载
教学实验(LabStar)——波形分析
六 标度变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系统实现与测试
系统实现
编码
软件测试
数据管理
环境安装
人员培训
系统切换
对源程序的质量要求
效率
可靠性
可维护性
可移植性
结构化程序设计
关于GOTO语句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
使用基本控制结构表示程序逻辑
控制结构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程序结构组成容易识别的块
复杂结构由基本结构嵌套实现
用前后一致的程序段代替没有的控制结构 严格控制GOTO语句的使用
结构化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数据结构的合理化
程序设计风格
源程序文档化 数据说明的方法 语句结构
输入输出方法
程序效率
算法对效率的影响
影响存储器效率的因素 影响输入输出的因素
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特性的比较
软件心理学(一致性、二义性、简洁性、局
部性、线性、传统)
软件工程(详细设计、可移植、编译、工
具、可维护)
语言的技术性能(对模块化、独立性、数
据、特别性能)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软件度量
代码行度量法
McCabe度量法
Halstead的软件科学 软件复杂性的综合度量
代码行度量方法
将功能成本用代码行表达,通常根据历史经验加以评估
确定功能,通过分解使对每个功能能做可靠的估算
估算出每个功能的代码行数EV=(S OPT +4S M +S PESS )/6 计算生产率、成本、所需工作量,人月等
生产率=kLOC / PM
质量=错误数/ kLOC
成本=元/ LOC 文档=文档页数/ kLOC
(注意LOC的单位,考虑归一化后计算)
McCabe度量法
基于程序控制流的复杂性度量法。
V(G)=m-n+p
与程序中覆盖的路径条数有关。
复杂性可相加。
小程序复杂性。
缺点
Halstead软件科学
程序长度:
实际长度:
程序词汇表:
程序量
程序量比率
程序员工作量
程序潜在错误
结论:可从词汇表预测程序长度
软件复杂性综合度量
文档
软件微观复杂性
软件宏观复杂性
软件复杂性综合度量公式(MMC)
∑=
−
×
+
=
k
i
Docum
i
MC
i
SC
MMC
1
)
1(
)}
(
)
(
{
MC(I):第i个子程序的微观复杂性;
SC(I):第i个子程序的宏观复杂性;
))
(
1(
)]
(
)1
(
)(
[
)(i
Docum
i
local
k
i
Glob
i
SC−
×
+
−
×
=
软件实现的策略
自顶向下的实现策略
典型业务的优先实现
以数据存储重要性为核心的版本划分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软件错误分类
软件测试策略
软件测试工具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软件测试基础
什么是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或者说,软件测试是根据软件开发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一批测试用例(既输入的数据及其预期的输出结果),并利用这些用例去运行程序,以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软件测试基础
软件测试的目的
测试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目的在
于发现错误;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能发现至
今未发现的错误;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
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Davie测试原则
所有测试都应追述到用户需求
应在测试前较早时间就制定测试计划 应用Pareto的原则到测试中
测试从“小规模”到“大规模”
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
应该由第三方来构造测试
软件测试基础
软件测试的原则
尽早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
测试用例合理
程序员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
用例应包括不合理的输入条件
注意错误的群集现象(80%错误来自20%的模块) 严格执行测试计划
对测试结果作全面检查
妥善保存测试计划和用例。
软件测试的对象
软件测试信息流
软件可测试性
可操作性
可观察性
可控制性
可分解性
简单性
稳定性
易理解性
软件测试类型
测试与软件开发各界段的关系
测试用例设计思路
问题:
考虑一百行C语言程序,外层是可达20次的循环,内部有四个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依赖对程序细节的严密检验,提供运用特定条件和与循环集的测试用例,对软件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在不同点检验“程序的状态”以判定预期状态或待验证状态与真实状态是否相符。
白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指在软件界面上的测试,黑盒测试的设计是为了发现软件错误,但更常的是用于证实软件功能的可操作性;证实能很好地接受输入,并正确的产生输出;以及证实对外部信息完整性的保持。
黑盒测试检验系统的一些基本特征,很少涉及软件的内部逻辑结构。
黑盒测试方法
等价划分
边界值分析
错误推测法
因果图
C/S体系结构的测试
整体C/S测试策略(三个不同层次)
客户端应以“分离的”模式被测试
(不考虑服务器和底层网络的运行)
客户端软件和关联的服务器端应用被一起测试(网络运行不被明显考虑)
完整的C/S体系结构(包括网络运行和性能)被测试
C/S常用测试方法
客户端应用功能测试
服务器测试(协调和数据管理功能、性能)
数据库测试
事务测试
网络通信测试
软件测试的策略
单元测试
组装测试
确认测试
系统测试
单元测试
内容
接口测试
数据结构测试
路径测试
错误处理(非正常)测试
边界测试
步骤
驱动模块—辅助模块
桩模块---辅助模块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模块连接时,穿越模块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是否会对另外模块产生不利影响;
各子模块组合能否达到预期的父模块功能; 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各模块误差的累积是否到了无法接受。
自顶向下集成方式
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的目的和内容
程序安装、启动正常,有相应的提示框、错误提示等
每项功能符合实际要求
系统的界面清晰、美观
菜单、按钮操作正常、灵活,能处理一些异常操作
能接受正确的数据输入,对异常数据的输入可以进行提示、容错处理等 数据的输出结果准确,格式清晰,可以保存和读取
功能逻辑清楚,符合使用者习惯
系统的各种状态按照业务流程而变化,并保持稳定
支持各种应用的环境
能配合多种硬件周边设备
软件升级后,能继续支持旧版本的数据
与外部应用系统的接口有效
功能测试的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边界值分析法
错误推测法
因果图法
组合分析法
组合分析是一种基于每对参数组合的测试技术,主要考虑参数之间的影响是主要的错误来源和大多数的错误起源于简单的参数组合。
系统测试
压力测试(Stress test)
容量测试(Capacity test)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 安全测试(Security test)
容错测试(Recovery test)
确认测试
验收测试(Acceptance Testing)
验收测试是以用户为主的测试,一般使用用户环境中的实际数据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除了考虑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外,还应对软件的兼容性、可维护性、错误的恢复功能等进行确认。
α测试与β测试
α测试与β测试是产品在正式发布前经常进行的两种测试;
α测试是由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β测试是由软件的多个用户在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确认测试
软件测试与可靠性
软件可靠性定义:
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和给定的环境下,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
软件可用性:
在给定的时间点,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
软件稳定性:Ass=MTTF/(MTTF+MTTR)
软件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分析的内容:
推测错误产生的频度
推测残留在程序中的错误 评价测试的精确度和覆盖度
错误产生的频度通过估算平均失效等待
1n
1
MTTF
错误产生频度计算)(t cε
估算软件中错误总数
用Shooman模型估算E ,检错时
立的测试现对程序作两次互相独
用植入法估算固有错误总数
估计故障数
植入故障法:N=(n/n s)N s
N s 植入故障数n
s
查出的植入故障数
•分别测试法:用原有故障作为测试故障由两名程序员作测试:
T=t1时甲发现的故障数为B
1
T=t1时乙发现的故障数为B
2
T=t1时两个人发现的共同故障数为b
c
则:B
0=(B
2
/b
c
) 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