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列夫托尔斯泰》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4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4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4篇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1第1课时课题《列夫托尔斯泰》课型:周次:第二周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3.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教学重点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布置学生查阅作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导入新课: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

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学生交流资料:介绍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所查资料并做简要概括交流资料 1分钟5分钟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介绍列夫托尔斯泰: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1.1 导入:1.1.1 通过向学生展示列夫·托尔斯泰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他的外貌特征。

1.1.2 简要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成就,激发学生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兴趣。

1.1.3 提问:“你们对列夫·托尔斯泰有哪些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1.2 背景介绍:1.2.1 讲述列夫·托尔斯泰的生活背景,包括他的家庭、成长环境以及社会时代背景。

1.2.2 强调列夫·托尔斯泰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1.2.3 引导学生关注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特点,如真实主义、深刻的人性探讨等。

1.3 教学目的:1.3.1 使学生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3.2 培养学生对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兴趣,激发阅读其作品的欲望。

1.3.3 引导学生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人性观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二、知识点讲解2.1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特点:2.1.1 讲述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特点,如真实主义、深刻的人性探讨等。

2.1.2 举例说明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性观,如对贫富差距、道德伦理等问题的探讨。

2.1.3 引导学生关注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如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2.2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2.2.1 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2.2.2 分析这些代表作品的主题思想,如对人性、道德、家庭等方面的探讨。

2.2.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作品会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2.3 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2.3.1 讲述列夫·托尔斯泰对后世作家的影响,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等。

2024年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6篇)

2024年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6篇)

2024年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6篇)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1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1、文中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2、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教学课时:二课时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通过媒体,查阅茨威格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

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

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

”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补充、归纳: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2、放映幻灯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巩固,重点词语列举如下:(1)给加线字注音胡髭长髯鬈发禁锢颔首低眉锃亮广袤无垠(2)解释下列词语器宇禁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轩昂颔首低眉诚惶诚恐广袤无垠三、整体感知生自行朗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要求:朗读课文时,要在书上作出必要的标记,并思考问题,然后小组讨论,之后互相交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列夫托尔斯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列夫托尔斯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列夫托尔斯泰》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掌握本文的人物描写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人物描写技巧,理解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将本文的人物描写技巧应用于实际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0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托尔斯泰的照片和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2)请学生讲述自己心目中的托尔斯泰形象,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

(2)讲解生字词的读音、词义和用法,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3.阅读训练(2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以及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4.写作练习(15分钟)(1)请学生运用本文的人物描写技巧,选择身边的一位人物进行描写。

(2)小组互相交流习作,并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教师点评。

5.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2)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导入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托尔斯泰的照片和生平简介,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3.问题导向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互动法:通过课堂互动,如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请学生分析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以及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作品。

1.2掌握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1.3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升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列夫·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

3.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1.2课文中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教学难点:2.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2.2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作品。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相关信息。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列夫·托尔斯泰》,划出生字词,查阅字典。

2.2学生通过注释了解课文中的文学常识。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案例分析4.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经典句子,进行案例分析。

4.2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小组合作5.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深入分析。

5.2各组代表分享分析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6.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7.课后作业7.2学生选取一个喜欢的课文片段,进行仿写。

四、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课文《列夫·托尔斯泰》2.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介绍及作品选读3.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相关资料六、教学时间1.1课时(课堂教学)2.1课时(课后作业)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了解他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地位和影响。

2.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索人生意义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 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2. 作品特点: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文学鉴赏:培养学生对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文学作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鉴赏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列夫·托尔斯泰生平简介教学内容: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背景、家庭情况、创作经历等。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并做笔记。

2. 第二课时: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特点教学内容: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特点,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3. 第三课时:文学鉴赏——以《战争与和平》为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战争与和平》的经典片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原著并做笔记,小组讨论交流。

4. 第四课时:文学鉴赏——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片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原著并做笔记,小组讨论交流。

5. 第五课时:综合实践活动——欣赏与评价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一部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

八年级语文下册《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反思优选份

八年级语文下册《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反思优选份

八年级语文下册《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反思优选份八年级语文下册《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反思 1《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较难的文章,想理解透彻有很大难度,因为这需要结合当时俄国的现实状况以及托尔斯泰的生*来理解。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尽量降低了难度,点到为止,尽可能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讲解。

而且,学生的发言并不多,多数由我来讲,这也是由本篇课文特殊情况而定的。

谈谈我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一、对课文的阅读不够,更多地是联系实际来学*,而不是从课文中去挖掘,有点脱离课本。

实际上,本文由大量的语言是需要细细评析的,但由于时间关系,都未能实现。

二、少部分理解能力差的同学肯定没有学好,需要课下再辅导。

三、联系实际不多,仅完成了课内内容,却忽视了课内外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未能考虑到更多的课堂实际问题。

我准备再花一节晚自*来弥补一下,再通过基础训练来强化。

八年级语文下册《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反思 2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很重要的一环。

本文通过对托尔斯泰进行外貌描写展示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描写中透露作者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这应该是指导学生进行外貌描写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观察托尔斯泰的画像,并口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的。

这样一对比,学生能明确感觉到自己在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上的欠缺。

然后,抓住对眼睛的描写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其作用。

最后,对班上同学作外貌描写,其他同学来猜,学生兴致很高。

这既能训练学生在描写中抓住人物特征,再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又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这一环节中,让被描写的人与描写的片断对照,其他学生指出写的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教师补充,使学生在原有水*上又有了提高。

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学生应该对他有所了解,因此,在课前,让学生去搜集关于托尔斯泰的资料,课上交流,学生完成得不错,既对这一大文豪有所认识,又培养了他们搜集资料、自主学*的能力。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感受他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地位和影响。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习列夫·托尔斯泰勤奋刻苦、求知若渴的精神,培养他们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的信息。

2. 理解课文中所表现出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和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所使用的表现手法,理解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价。

2. 引导学生从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中汲取启示,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品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课文中所表现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和精神品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3. 课堂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详细讲解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和精神品质。

4. 案例分析:选取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深入剖析作者的表现手法和列夫·托尔斯泰的精神风貌。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在掌握列夫·托尔斯泰生平和作品方面的程度。

2. 通过课后作文或口头陈述,评估学生对课文中所体现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对列夫·托尔斯泰精神的理解。

3. 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报告,了解他们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和个人成长的体会。

八年级语文下《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1)

八年级语文下《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1)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人物传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是著名的传记作家,他对托尔斯泰充满了崇敬和赞美。

文章前半部分,作者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鄙”的外貌,表现了这位大文豪不拘小节、平易近人的性格;后半部分则写他敏锐的洞察力,非凡的人生智慧。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充分预习。

本课篇幅长,生字、生词较多,学生预习难度较大。

我提前一天发下预习学案,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注解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感知人物形象。

本文人物形象刻画很成功,尤其是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托尔斯泰的长相特征和精神面貌。

我让学生圈点勾画文中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词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托尔斯泰怎样的特征。

学生很快便找到了相关的语段,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揣摩,体会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带来的生动形象之感。

3.深入挖掘主旨。

本文主旨是通过对托尔斯泰的相貌描写,表现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下掩藏着无比高贵的品格和境界,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跳读课文,找出表现托尔斯泰品格和心灵的语段,说说“非同寻常”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通过跳读很快找到了相关语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后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同学们积极发言,从课文中找出了相关语句来佐证自己观点。

我也适时进行总结和提升。

4.揣摩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朴素而优美,生动流畅,极富表现力。

我让学生自己找出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并仿写造句。

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和仿写的句子。

我也适时点评和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物传记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目标:1.感知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和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品评语言,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学习课文运用夸张和妙喻描写托尔斯泰形貌的手法。

3.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4.了解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二、文常简介: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

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

主题思想
赞美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和思想
01
通过对托尔斯泰的全面描绘,表达对其人格和思想的崇敬和赞
美。
强调文学艺术的社会责任
02
通过托尔斯泰的生平和创作,强调文学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
要地位和责任。
反思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03
通过托尔斯泰的个案,反思现代社会对名利和物质追求的过度
重视,倡导回归人性本真。
03 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
者能够深入了解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对人物内心的深入剖 析,不仅有助于塑造丰满的角色形象, 还能够引发读者对人性、道德等问题的
思考。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反思
托尔斯泰的作品对社会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通过描绘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反 映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反思,不仅有助于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还能够引发通过描绘人性的复杂性,试图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性的本质,从而更好地 理解自己和他人。
对道德的追求与坚守
托尔斯泰是一个坚定的道德主义 者,他认为道德是人类精神生活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存
在的基础。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道德 原则的坚守和追求,他认为道德 原则是永恒不变的,是人类行为
的准则。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
目录
• 托尔斯泰简介 • 《列夫托尔斯泰》课文分析 • 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 • 托尔斯泰的性格特点 • 托尔斯泰的作品风格 • 托尔斯泰的影响与启示
01 托尔斯泰简介
生平简介
出生背景
托尔斯泰出生于19世纪俄罗斯 的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受到严
格的上等教育。
早期经历
年轻时曾在军队服役,后进入 喀山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的优质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的优质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的优质教案五篇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是我前提、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要通过教案链接这个两方面。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1教学目标:1. 积累字词2. 学习并掌握文中比喻和夸张的运用,学会品评重点语句。

3. 感受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教具:PPT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文中比喻和夸张的运用教学难点:赏析重点语句,理解人物形象关键:引导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形成自己的认识。

教学手段:自主、合作、探究第一课时一、自由交流: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以“我所知道的托尔斯泰”为题,进行交流。

交流围绕三个重点展开,生平、艺术成就、见解与思想,约5分钟,5分钟后,请同学代表发言。

二、教师小结并导入: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他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60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其中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最为。

托尔斯泰一生都致力于寻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到了晚年,托尔斯泰坚决地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主张博爱,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他逝世以后,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一个小森林中,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下面,就让我们来近距离地观察列夫托尔斯泰。

三、自学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黝黑滞留愚钝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炽热颔首低眉广袤无垠2、解词:器宇、鹤立鸡群、正襟危坐、禁锢、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理解人物形象:(一)研读课文第一小节:1、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读音和句子中的停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4课 列夫托尔斯泰》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4课 列夫托尔斯泰》课件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 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通 过自己的创作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 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 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 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 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批判现实主 义作家,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是极其深 刻而准确的。
“幸福”与“不 幸”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
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 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 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 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 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 罪恶的原因,并努力去改变它, 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他自己 最大的痛苦与不幸.但他把宝贵的 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他又是伟大而 幸福的.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 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 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已的那一份幸福”, 这是否矛盾?联系他的 进行理解。 生平
幸与不幸
“具有这种犀利目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 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这样 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而“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托尔 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 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的努力去 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所以他痛苦。晚年的托 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 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额头: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 那样粗糙。 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 的样子。
研读与赏析
课文第二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托尔 斯泰的眼睛的?

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教案

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教案

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教案2023年《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教案1(2261字)知识与技能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体会细节描写。

(重点)2.研究欲扬先抑的写法。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着、博爱的精神品质。

一、导入新课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传记作家茨威格,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快速阅读,把握__大意提问1:__前后对托尔斯泰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明确:前文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后文侧重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提问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请仿照示例,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目光、眉毛、须发、皮肤和鼻子的句子。

明确:示例:描写目光:“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描写鼻子:“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提问3: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明确:(1)脸相平庸丑陋,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和眼睛的深邃;(2)大众化,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提问4: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明确:他的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

八年级语文下《列夫托尔斯泰》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列夫托尔斯泰》赏析

《列夫·托尔斯泰》赏析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篇传记文章。

这篇文章为
我们描绘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托尔斯泰形象,展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文章首先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从面容到身形,无不散发着平凡的气息。

茨威格用细腻的笔触,将托尔斯泰的粗鄙、平庸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托尔斯泰独特的品格和非凡的智慧。

茨威格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写托尔斯泰那双“犀利”的眼睛,展现
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这种对比,使得托尔斯泰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传达出茨威格对这位伟大文豪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文章中,茨威格还通过托尔斯泰与来访者的交往,展现了他的善良、真诚和谦虚。

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托尔斯泰的形象更加立体,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文豪的生活和人格魅力。

此外,文章的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准确地表达了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使得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传记文章。

它通过细腻的
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托尔斯泰形象。

同时,文章的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篇文章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托尔斯泰这位伟大文豪的生活和人格魅力,也让我们对传记文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15篇)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15篇)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15篇)八班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尝崇敬赞美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尝情感。

学习过程:一、导入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由于上帝特殊喜爱他的芳香。

——《战斗与和平》我觉得,每隔一段时期做一下“灵魂的扫除”是很有益的事情,它能让你自醒自重,同时使你的生活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楚。

——《复活》人都为盼望而活,由于有了盼望,人才有生活的士气。

——《安娜·卡列尼娜》这三激励人心的话虽然出自不同的著作,但这三部著作却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他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仆人公——列夫·托尔斯泰。

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尝崇敬赞美的情感。

三、预习检测请用原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回答。

1、列夫·托尔斯泰出身于怎样的家族?名门望族(他诞生在俄国的土地上,家族有显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女儿,他是天生的贵族。

)2、人们盼望他是一个集什么于一身的人?一个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的人。

四、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与大家共享:你读到了怎样的列夫·托尔斯泰?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脸、眉毛、胡子、眼睛)修辞——比方、夸张登其他手法——对比老师小结:运用大量的比方和夸张为托尔斯泰描绘了惟妙惟肖的“肖像画”,他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坎坷、平凡,甚至粗鄙。

他的`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他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一般大众的脸,由于他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五、情感升华请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跳读课文。

告知大家:你记住了怎样的列夫·托尔斯泰?明确:眼睛是心灵窗户——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欲扬先抑)特有的名贵品质——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原文: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存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四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像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

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

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

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

灭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问,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小犀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小是由古希腊的能L巧匠建造起来的。

架在小窗卜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用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力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扣塌了的样子。

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

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这副劳动者的忧郇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住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小到陀斯妥耶夫斯摹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

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兴。寡,缺少。
无可置疑: 不能怀疑。置,设立。
本文中形容面容和眼神阴暗下来, 黯然失色:
失去原来的光彩。
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并理清层次脉络。
第一段:须发的特点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第 一 部 分 第 二 部 分
第二段:面部轮廓、结构
第三段:面容表情
第四段:长相平平
外 貌 特 征
第五段:外貌令人失望
自学指导一:自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yǒu
liǔ zhì zhū rú

黝黑
xuān gān gà zèng
一绺
xī chì
滞留 侏儒
禁锢

轩昂
犀利
酒肆
qióng
尴尬
锃亮
jīn
炽热
à ng hà n
失调
àn
tiáo
穹顶
càn
意趣盎然
黯然失色
粲然
mào yín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广袤无垠

quán
第六段:目光犀利 第七段:蕴含丰富情感 第八段:眼睛具有威力
深 邃 的 精 眼 神 光 世 犀 界

·
第九段:眼睛的犀利 与人生的不幸
自学指导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 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人的总体 印象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词语回答)
失调、崎岖、平庸而粗鄙。
2、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来刻画托 翁的外貌? 主要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 法。
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 1、茨威格的《最美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墓》 2、罗曼· 罗兰的《名人传· 托尔斯泰》 3、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
牛刀小试
贝多芬
我的收获 如何进行肖像描写? • 肖像描写是刻划人 物的重要方法。最主要 的是要形、神兼备。
列夫· 托尔斯泰名言
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 重的工作。 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 深度去衡量的。 3.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 的生活。 4.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5.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 才美丽。
著名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 (1855)、《少年》(1857),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
他家是名门贵族,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 庭教育。但他的思想极其矛盾。一方面,他 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另一方面,他又反 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妄想寻找自己的 道路。为此,他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 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为农民盖房 子,摒绝奢侈。晚年的他决然放弃财产,意 志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 孤独的客死于途中。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 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 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3、从6-9段句子中你发现作者对托尔 斯泰的眼睛作了怎样的评价?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
眼睛敏锐、目光犀利、蕴藏有丰富的 情感,很有威力。
鲁迅的眼睛清澈明亮,能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丑恶 并毫不留情地予以抨击。
模仿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试着描述右图中人物: 示例:他的脸上呈现出 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 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 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 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 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 一种凝重不逼视的光;长 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 的嘴,衬着略琏方形的下 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 的生的意志。
平庸丑陋
说明
灵魂的高贵,
眼睛的精美 是人民大众的普通 一员,与俄国人民 同呼吸共命运
大众化
欲 扬 先 抑
2、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通过对眼睛的描写,展现了托尔斯 泰的精神风貌。 鲁迅说:“要极省简地刻画一个 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刻画他的眼 睛。”
例:《红楼梦》第 三 回 对林黛玉的眼睛的描写。
2、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 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 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 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 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 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 与同学一起讨论: 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 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这样 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 和主人,而“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 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 是仁者,那么痛苦是双倍的。 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 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 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 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làn
gòu
cāo
胡髭 鬈发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粗糙
zhòu yú dùn zhì guǎ qì
甲胄 愚钝
xuān áng
无可置疑
郁郁寡欢
器宇
huáng
轩昂
诚惶诚恐
粗制滥造: 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
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藏污纳垢: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 形容心里苦闷,缺少欢乐,不
(1)你最喜欢作者描写的托尔斯泰 面部的哪个部位,为什么? (2)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 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额头、 皮肤、鼻子、目光的语句,并品评其 表达效果。
眉毛: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 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须发: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 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 胡子。 额头: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 皮肤: 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 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 一拳打塌的样子。 目光: 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像枪弹穿透了 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自学指导三:问题讨论
1、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 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 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的一层阴云 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 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这段话的含义?
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 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 对富裕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 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否定,对 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 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 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 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由此可见作者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 赞美和崇敬之情。
自学指导二:揣摩品味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高尔基的这句话用夸张恰当地道出了 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 方位的观察力。
2.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 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 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 社会生活、人间事态的观察和研究,同 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 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 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 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他的心窝。 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 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 而准确的。
• 3.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中,把后出现的事 当成事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 • 如:他酒没进口,人早就醉了。

1、要以一定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如: 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 这句夸张因脱离实际,难免给人以矫揉造 作之感。 2、要表述明确。如: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当堂检测
• (1)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 《 》、《 》《 》代表了他 艺术的高峰。 • (2) 给下列变色字注音。 黝( )黑 滞( )留 禁锢 ( ) 炽( )热 甲胄( ) 广袤( ) 长髯( ) 锃( ) 亮 一绺( ) 粲( )然
比喻、夸张 的效果
比喻效果:
生动形象,突出特征。 (在描写人或事物时, 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 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特征突出,形象鲜明。 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夸张效果:
“夸张”有几种方式?
• 夸张的方式包括扩大、缩小和超前三 种 • 1.扩大夸张。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 的事物住上(高、强、快、多等)处说。 • 托尔斯泰这双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2.缩小夸张。与扩大夸张相反,这类 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低、弱、 慢、少等)处说。 • 就这么个侏儒!
茨 威 格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
第一课时
1、了解作者作品及托尔斯泰的作 品、生平事迹; 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3、学习课文运用的夸张和比喻手 法,并分析其作用。
斯蒂芬· 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 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 曼· 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 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 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茨 威 格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
第二课时
1、体会课文采用反衬和欲扬先抑 手法的艺术效果; 2、了解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 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 赞美和崇敬之情。
自学指导一:分析肖像画
1、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 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 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反衬
小结: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
一、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 夸张的修辞手法
二、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 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 (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 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 其眼睛的神奇)
当堂检测
模仿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描述一下安徒生和鲁迅的眼睛。
鲁迅的眼睛,是深邃的。如一潭深水,深不见底。 从他的眼睛里,你能看见他人所难有的苦痛。 为何苦痛呢,因为他爱着自己的同胞,要找到治国救民 的药。曾经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在这双眼里可 以找到一点影子。然而这如烈火的豪情化为深水之后, 却显得忧伤而苦痛。却不失力量,因为黑暗,必将是光 明的前奏。 鲁迅的眼睛,是天真的。这是更深的隐藏。是的,隐藏 得很深。百草园的乐趣,三味书屋的天真,都深深地在 他的脑海中。伟人往往有童真的一面,在“横眉冷对千 夫指”之后,他更愿意的,是“甘为孺子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