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是指教育和培养人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以及价值观念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一些德育原理,尽量不使用相同的标题:
1. 完善的价值观培养: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如自律、诚实、尊重和责任感等。

2. 全面的人格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情感、身体和道德等各个方面。

3. 个体差异的尊重: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注重个体差异,以个别化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4. 以身作则: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学生,使德育教育更加有效。

5. 积极的引导与激励:注重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6. 合理的奖惩机制: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激励学生的优秀行为,同时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7. 社会环境的营造: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些原则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品德,并能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展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

德育原理重点

德育原理重点

德育原理重点德育原理第七章德育手段一、语言(一)规范性用语1、祈使句:禁令、指令、倡议2.陈述句:建议、期待、希望3.疑问句(二)评价性用语1.表扬2.批评(三)解释性用语二、榜样榜样是一种学习对象,有好坏之别。

三、情境(一)说明情境(二)实验情境(三)体验情境(四)道德两难情境(五)体谅情境(六)后果情境(七)冲突情境(八)模拟情境说明情境和实验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体验情境有助于学生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两难情境、体谅情境、后果情境、冲突情境均属问题情境。

前一种问题情境适于激发学生进行道德探究,发展道德思维能力;后三种问题情境适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想象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人际—社会意识或道德敏感性。

四、环境在有效的道德教育氛围中,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影响。

●物质环境:校园环境的美化课堂教学环境的的美化●精神环境:学校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的校风、班级的班风课堂教学的状态与气氛五、体验六、奖赏与惩罚(一)奖赏●表扬是对行为或态度的肯定性评价,奖赏是伴随这种评价的外部强化,是表扬的一种辅助手段。

●奖赏包括物质奖赏和精神奖赏。

(二)惩罚●批评是对行为或态度的否定性评价,惩罚是伴随这种评价的外部刺激,是批评的一种辅助手段。

1.惩罚的三条基本标准(1)必须是学生违反道德规则的后果(2)是对违反规则的学生有意施加某种痛苦或不快(3)必须由权威执行惩罚是权威对违反道德规则的学生有意施加的某种痛苦或不快。

2.惩罚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学校惩罚的伦理原则)(1)必须按正当的程序实施惩罚(2)必须结合改造和教育实施惩罚(3)惩罚必须仅针对学生的道德过失(4)必须以恰当的方式惩罚学生第八章德育方法一、说服(一)说服与压服●说服强调以说理的方式使学生心服口服,也就是要以理服人。

●压服则是以权威、权力、威胁、恐吓等强制性方式使学生屈服。

(二)说服与说教●说服强调向学生讲道理,既要求证据充分、推理符合逻辑,也要求老师所采用的证据和推理方式能够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1、德育: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2、德性: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

3、新性善论: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后天的社会性心理文化结构的遗传存在,它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正式由于先天道德禀赋的存在,道德教育才有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的可能。

4、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5、德育过程: 即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

(也有人从单个德育任务自开始到完成的历程角度加以界定)6、德育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7、德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

8、德育内容: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9、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10、思维训练法: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11、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2、情感陶冶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13、品德测评:测评者设置一定的情境和标准,并观察被测评者在该情境中的反应,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发展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14、习俗性德育: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15、澄清反应::“澄清反应”亦称“澄清式问答”、“澄清式回应”,教师通过与学生就其关注的某一问题的对话,帮助学生澄清其思想以形成学生个人的价值观。

德育原理重点

德育原理重点

德育原理重点1、守一: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教育;望多: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重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道德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在德育过程的理解上,中国德育界较长时间认可一种“转化理论”。

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作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正确的理解是: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3、古代德育的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4、现代德育的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5、德育的理论形态: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6、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是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7、道德教育的本质或本质功能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

8、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德育效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所以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

2.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评价的形成。

3.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实践。

9、德育的主要功能(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是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对这一功能的认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观2、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3、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的中介(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包括个体生存功能、发展功能。

享用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对平衡系统的作用。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德育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有良好品德的公民。

德育原理是指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下面对德育原理进行重点整理,以便更好地实施德育工作。

第一,德育原则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核心。

道德品质是个人在道德上的修养和表现,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和睦、勇敢正直、守纪律等。

德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受、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识别道德行为的好坏,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第二,德育原则应注重启发学生的主体性。

德育工作要求教育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育者应以启发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通过让学生思考和参与,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三,德育原则应注重以身作则。

教育者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教育者需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注重自己的修养和自律,以身作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影响。

第四,德育原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德育不是简单地灌输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能力。

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道德的重要性,培养其自主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第五,德育原则应注重多元化。

德育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特长等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来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可以通过班会、讲座、角色扮演、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力。

总之,德育原则是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启发学生的主体性、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多元化和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来实施德育工作。

通过这些原则的指导,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德育原理重点范文

德育原理重点范文

德育原理重点范文德育原理是指通过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达到培养学生健康有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德育原理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从善品德和正确的道德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强调实践教育和以身作则。

首先,培养学生的从善品德是德育原理的重点之一、从善品德是指学生具备善良、真诚、友善、诚信、守纪律、勤奋努力等德性品质。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应当发展为行动力强、责任心强、乐于助人、善于团结合作的人。

这样的品德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其次,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培养也是德育原理的关键。

正确的道德观念包括学生对生命、自由、人权、平等等基本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通过教育,学生需明确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权益,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人际关系。

德育还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学生对善恶、美丑、正邪等道德事物的积极感受和情感回应。

在德育中,教育者应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培养起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同情之情、友情之情等。

德育教育中的情感培养是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实践教育也是德育原理的重要内容。

德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参与实际工作等方式增加社会经验,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标准。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培养勇敢、正义、坚毅等品德,并将其转化为行动。

最后,以身作则是德育原理的根本方法。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和品德修养。

教师的师德和职业道德不仅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还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学校和家庭教育者也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综上所述,德育原理的重点包括培养学生的从善品德、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强调实践教育和以身作则。

只有通过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措施,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德育原理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论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以下是德育原理的重点整理:1.具体性原则:德育应具体到个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道德发展存在差异,德育应给予他们个别指导和关怀。

2.积极性原则:德育应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德育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鼓励、肯定和奖励,激发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兴趣和热情。

3.生活化原则:德育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道德教育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学校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学到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能力。

4.分层次原则:德育应分层次进行,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德育需求和特点,采取相应的德育方式和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德育内容、方式和程度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

5.教育化原则:德育应与教学相结合,融入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

德育不能脱离课程,应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班会活动和校园生活等渠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6.领导原则:德育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带领,建立健全的德育工作机制。

学校领导应制定德育方针,建立德育组织和管理体系,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7.师德示范原则:德育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领。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在言传身教中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德品质。

8.社会化原则:德育应与社会相结合,发挥社会资源和力量的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孤立于社会,应积极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等相互合作,共同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9.全面发展原则: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道德、智力、体育和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德育要与学校其他教育目标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10.探索性原则:德育需要敢于创新和探索,不断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变化。

德育原理考试重点

德育原理考试重点

1.人类的德育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等几个阶段;2.德育思想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理解;德育思想基本上是前德育理论形态准形态;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或者灌输给学生给学生;精确4.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与道德的本质判断P65-685.德育的目的、任务只是人们对德育活动的一种主观期待和设定,属于“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德育的功能、实效客观效果和能量只是反映了“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的问题,而德育功能则须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6.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规范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他律,社会理性则表现为一种自律;<真正的道德应该是自由的,而自由的道德发自“本心”而非“良心”;>理解7.德育的教育性功能的实现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掌握8.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理解;意念性知识、符号性知识;9.“新性善论”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儿童的道德学习是由内而外的;10.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作更为概括性的说明或人的道德发展经历的阶段有哪几个:道德发展可以概括为:“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过程;无律阶段是指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是指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自律道德阶段是指儿童青少年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道德发展的“自由”阶段是道德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一阶段,道德主体对道德的认知已经达到了所谓的“化境”,对自我与世界、绝对与相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等的对立统一的认识都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道德情感也具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在道德行为上则是完全“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德价值的“自然流泻”就是具有中国古人所言的“圣贤气象”重点理解一下11.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应由的三个基本维度构成: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教育素养;教育素养包括教育信念、教育观念、教育技能;12.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之间有三重关系:1、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 2、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3、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13.德育目的作为一种对活动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应当具有以下几个规定性:1德育目的应具有价值性 2德育目的应具有预见性3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4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14.德育目的应该具有以下功能:首先德育目的有教育功能,表现为三点: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15.理想的德育目的最终是提升人格,是应然的状态,现实的德育目的是在于养成现实生活所需要的基本德性;16.何谓“品德”,国内的两大理论:①班华教授关于品德的“三维结构说”;班华认为,品德是由品德的心理形式维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品德心理内容维道德立场、观点等、品德心理能力维道德能力、策略17.道德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要形成由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所构成的个体的品德或“德性”;填、精确18.德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品德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德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德育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德育活动的具体目标;德育目的是通过德育目标实现,大的方面目的;德育目标有助于德育目的的实现,细化、分层次目标;19.在当代社会,尽管由于历史与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世界各国德育内容的千差万别,但是德育内容在发展的趋势上仍然有一些趋同,表现如下:1对“全球伦理”的确认;2对综合道德能力培养的共识;3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从构成角度看,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文明习惯、基本道德美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四个层次;20.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哪些属于基本的道德品质P170-171选择21.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应当注意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爱“祖国”与爱“国家”祖国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概念,而国家则是一个政治概念2.“爱国”与“爱人类”3.爱国与改革开放4.爱国情感与爱国行动22.活动课程实际上是道德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形式;精确掌握23.德育的隐性课程改造的重点或方向是隐性课程的优化而不是它的“显性化”;精确掌握德育的隐性课程直接影响存在的领域主要是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24.信仰道德教育好好看,大题“信仰道德”是一个来源于宗教道德理论的概念,所谓“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文化和体制之中,其主要内涵是:第一,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第二,要进行理想教育;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或者说它是人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等的总和;人生观也称人生价值观;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方面的表现,是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等方面的基本观点,主要回答怎么对待人生、度过人生和在实践中实现人生的价值问题;通俗地说就是人为什么活着,怎样做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等问题;人生观的具体内容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生死观等方面;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实际上所要完成的是个体终极价值体系的建立;只有建立了这一体系,道德生活才可能有最后的依托;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实际是道德教育和道德生活的核心问题,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也是道德教育必备的理性基础;理想问题是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侧面;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向往与追求;在学校德育中,理想教育的主要内涵是生活理想、事业职业理想、社会理想三个方面的教育;生活理想是对理想生活和理想人格的一种设定和追求;事业理想是个体对理想职业的憧憬和追求,社会理想教育应当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对未来社会最美好或终极状态的追求,二是对近期社会目标的追求;三者之间的关系:1.生活理想、事业理想、社会理想是不可分离的;生活理想是理想结构中的基础,职业理想建立在生活理想的基础之上;而职业理想是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实现的中介;社会理想则是生活与职业理想的方向指导;2.由于三者的统一关系,我们进行理想教育时如果孤立地进行某项理想教育,就肯定会导致教育上的偏颇;25.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这主要是以下几点:1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2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3.从影响的计划性角度来看,隐性课程是非计划、无意识和不明确的影响;4.从影响效果上看,由于隐性课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它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具有“累积性”、“迟效性”、“稳定性或持久性”等特征;26.三纲八条目:在大学中作了规定“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其大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里不仅包含“三纲”的含义,而且揭示了“三纲”之间的关系;首先是“明明德”即弘扬仁、敬、孝、慈和信等美善的道德思想,然后用“明德”教化百姓“新民”,最后使天下万民都处于至善;“八条目”,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节选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大意: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己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27.本质的德育过程体现的是德育对象获得价值建构或道德自主建构,德育主体发挥价值引导或道德价值引导;28.德育过程的特点包括:1计划性与正面性2复杂性与多端性3引导性与整合性29.“传统”的和“现代”的德育过程观的上述区别不仅是形式上的,在两种过程观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两种对于道德教育基本理念的不同;一种观念认为道德价值基本上是靠成人对儿童的传授或教化去完成的,道德教育意味着一定意义上的“灌输”;另一种观念认为有效的道德教育不可能通过灌输去完成,唯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以上体现的是转化说;真正有效的德育过程应当是道德价值引导德育主体要完成的和道德自主建构的统一;德育对象老师:道德价值;学生:道德对象30.为了使品德评定具有道德教育意义应做到:1.阶段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的统一;2.品德评定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3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1. 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组织应当特别注意的基本原则有:1.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的张力;2.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3.注意“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的安排;4.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32.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1.教师的师爱 2.环境陶冶 3.艺术陶冶33.德育方法组合的三项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最优化原则34.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成长的价值主要有:1.提供成长基地 2.创造内在的需求3.左右运作模式35.社会环境的导向功能主要有两层含义:1.社会环境为学校德育的发展提供潜在的样式;2.范式定向36.社会环境对于德育环境影响的现实性是:作为德育影响源的社会环境指具有德育潜在或可能价值的社会环境;37.家庭的道德活动环境分为三类:传承性环境、建构性环境和超越性环境;理解。

德育原理重点

德育原理重点

1、守一: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教育;望多: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重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道德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在德育过程的理解上,中国德育界较长时间认可一种“转化理论”。

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作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正确的理解是: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3、古代德育的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4、现代德育的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5、德育的理论形态: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6、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是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7、道德教育的本质或本质功能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

8、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德育效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所以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1.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

• 2.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评价的形成。

• 3.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实践。

9、德育的主要功能•(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是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对这一功能的认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观•2、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3、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的中介(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包括个体生存功能、发展功能。

享用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对平衡系统的作用。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德育的定义和意义1. 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指通过对个体进行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

2. 德育的意义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德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1. 德育的整体性原理德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整体人格为目标,从心智、情感、意志、道德、品德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2. 德育的因材施教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使教育更加有效。

3. 德育的示范引领原理教师和家长应该发挥良好的行为榜样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4. 德育的全面指导原理德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还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觉悟、审美情趣、文化素养等进行全面指导,促进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5. 德育的阶段性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6. 德育的健康原理德育应该注重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活态度。

7. 德育的社会性原理德育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动关爱他人、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和意识。

8. 德育的系统性原理德育应该系统地进行规划和设计,统筹教育资源,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提高德育的综合效果。

三、德育原理的实施策略1. 培养教师的德育水平教师是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具备较高的德育水平,不仅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还应该不断学习德育理论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构建德育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德育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通过奖励和表彰等激励手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德育原理知识点汇总

德育原理知识点汇总

德育原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德育概念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道德教育就是道德教育。

2.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是如何理解道德教育的过程。

3、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4.狭义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

从广义上讲,道德教育除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之外,还应该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环境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

5、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①传统思想的影响②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③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轨迹使然。

6、过于广泛的德育界定有以下几大弊端:①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②在理论体系上存在致命的逻辑问题③使人无法一个共同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

④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却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⑤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应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8、“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内化说”仍是转化理论的一种改良形式。

9、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第二节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和革命性。

最本质特征应当是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故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2、德育历程(1)习俗性德育使之人类社会早起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区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2)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全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全

德育原理绪论一、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一、德育原理的对象1.不同观点“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德育规律,它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规律,也包含品德的形成规律”。

(华中师大,1988)“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目标、容、过程以与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

(胡守棻,1996)“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德育学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德育学科研究不同的德育问题,对不同的德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德育学科,在众多的德育学科中,有一门德育学科叫德育学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

(胡厚福,1996)2.基本观点德育原理理所当然要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德育现象(2)德育问题产生的过程:从心理上感受问题、从思维(或认知)上把握和澄清问题、用语言符号表达问题基本特征:客观性语境依赖性主体性二、德育原理的任务(一)认识和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二)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科学规律和德育客观规律。

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一般规律和德育特殊规律。

(三)指导和改进德育实践二、德育原理的发展历程一、古代德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论语》、《墨子》、《孟于》、《荀于》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与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与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概念: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等级性:在古代社会,道德教育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到整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是受制于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的;神秘性:指在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宗教或类宗教特性(包括德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完全从属于宗教组织);经验性:第一,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采取不成规模的师徒授受方式,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第二,道德教育思想不分化、非专门化,缺乏“科学"的证明。

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科学化:一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二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三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第二章1、苏霍姆林斯基的三点教育探索表现: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认为有一条重要的教育准则,那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到的财富里生活;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最后,他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德育,或者说在他的教育艺术中显示德育更多地隐性化了。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德育(Moral Education)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教育过程。

它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公民。

本文将对德育原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德育教育。

一、德育的目标和意义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力、价值选择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德育教育的主要意义包括:1. 增强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能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2. 塑造个人品质: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个人素质,使他们具备坚定意志、高尚情操、健康心态等品质。

3.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具备自律、秩序、守纪律等素质。

4. 发展综合素质: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注重他们的智力发展,也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素质。

二、德育原理的基础德育原理是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它们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几个重要的德育原理:1. 以人为本原则:德育教育应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

2. 以实践为基础原则:德育教育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将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3. 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原则:德育教育应与社会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使他们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 教育与家庭相结合原则:德育教育需要与家庭相结合,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德育教育的方法德育教育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实施,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德育教育方法:1. 示范引导法:教师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行为示范,引导学生践行道德规范。

德育原理重点(归纳)

德育原理重点(归纳)
在此阶段,儿童得到了足够的关怀就会获得安全感;反之,如果关怀不够,或关怀不一贯或根本没有关怀,儿童就会对社会、世界、对人产生害怕和怀疑心理并延续到以下各阶段。爱氏认为在此阶段最有影响的人是妈妈或类似妈妈的人。
(二)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矛盾是:自主感与羞耻感、怀疑感的矛盾。在此阶段儿童的依赖性减少而自主性增强,他们开始出现一种自控或影响环境的能力,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此阶段对儿童影响较大的是父或人物。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
→什么是道德认识呢?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情景、道德关系、道德规范的认识和评价,最终要升华到对社会共同重要价值的认识与评价。
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有什么作用?
道德认识帮助个体认清道德情景与关系;
道德认识告诉个体,我们的社会更倾向于怎样的选择与行动;
道德认识是交流道德规范与价值观的基础。
他认为,在安全范围内允许儿童自由,鼓励他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对于发展自主性是很必要的,否则儿童的依赖性就会长期存在下去,或者变得过分羞怯,难为情,或者变得疑虑。当然让儿童实现自主时也要有一定的限制,以便为将来参加法制生活有所准备。
(三)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
这一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主动性与内疾的矛盾。在此阶段儿童开始进行各种运动。
一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一个性冲突二目标冲突三规范冲突第三节学校德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第三节学校德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应遵循的原则一目标趋同二尊重信任三心理相容四智能互补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类型集体组织关系教育促进关系心理情感关系专制型权威管理控制一切畏惧服从放任型松散放任疏于指导冷淡疏远民主型合作协调教育指导与自我教育尊重信任第三节学校德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第三节学校德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三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策略一尊重与爱护1从哪些方面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尊重学生发展的现状提出合理的目标第三节学校德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公正对待学生公正是信赖的基础宽容对待学生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协调统一而非全知全能第三节学校德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2对于学生需要注意避免的误区偏爱依照主观情绪错爱爱才爱钱爱地位溺爱一味放纵袒护泛爱事无巨细全盘掌控不爱对学生淡漠缺少关注爱法不当纯粹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并不是因为别人对我们好而喜欢他们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好

德育原理知识点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总结在现代社会中,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学生的品德培养,还涉及学生的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方面。

德育原理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它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德育原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德育原理。

一、德育目标1.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课程设置、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代社会中,社会责任感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学校德育工作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应该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着想。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科技竞赛、创新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德育内容1.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了道德理论、道德规范、道德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法律教育法律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保护自己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3.公民素质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责任和义务。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1. 个性发展原理德育原理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特长。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2. 以人为本原则德育原理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品德、体魄、美感和劳动等方面,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目标。

3. 实事求是原则德育原理强调实事求是,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

教育要立足于现实生活,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以德育为首原则德育原理认为,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以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5. 笃信笃行原则德育原理强调笃信笃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仰和行为自律。

教育要引导学生笃信任何宗教信仰、民族信仰、道德信仰等,培养学生做一个有信仰、有原则的人,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自律能力。

6. 教育为主原则德育原理认为教育是引导性的、塑造性的过程,要贯穿“教育为主”的原则。

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行为上的引导和塑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的来说,德育原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了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以德育为首、笃信笃行、教育为主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贯彻这些原则,才能实现德育目标,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值得一提的是,德育原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往往会受到挑战,而德育原理则可以成为稳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石。

同时,随着教育形式的改革和发展,德育原则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教育需求。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归纳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归纳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归纳德育原理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育原理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指导学校、教师和家长进行德育工作的理论依据。

德育原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一、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1. 德育目标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在思想、品德、学识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2. 德育对象德育对象是学生,是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和青少年。

由于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差异,德育对象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3. 德育内容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品德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德育内容应当贯穿在学校教育各个环节中。

4. 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模范榜样作用、教育活动的设计、教育环境的营造等。

德育方法要求教育者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通过个人的品格魅力和情感感染力,通过言传身教实现对学生的德育。

二、德育原理的基本特征1. 积极性原则德育工作应当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我动机和内在动力。

德育活动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和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

2. 个性化原则德育工作应当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他们自身情况的德育教育。

3. 整体性原则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个性化培养,要求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和身体等各个方面的素质。

4. 现实性原则德育工作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成长需要,注重创造性地发展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个性。

5. 社会性原则德育工作应当注重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校、家、社会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德育工作作出贡献。

三、德育原理的教育实践1. 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目标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多方面地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确定适合学生的德育目标。

德育原理串讲要点

德育原理串讲要点

德育原理串讲要点德育原理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制定的一套原则和指导性观点。

以下是关于德育原理的一些要点:1.积极主动培养:德育工作应当以学生的主动性为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各方面素质和发展潜能。

2.以人为本:德育工作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全面发展。

3.以德育为本位: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注重德育工作的全面推进。

4.以家庭为基础:家庭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5.全方位培养:德育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体质、美、劳动和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感恩、关爱他人、勤奋好学、勇于创新和自信自强等品质。

6.重视实际:德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素养。

7.创造性发展:德育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8.动态调整:德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和改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学生个体的差异。

9.强调实效: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

10.防范教育风险:德育工作应当重视教育风险,避免教育盲区和误区,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结起来,德育原理的要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和创新,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与家庭教育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动态调整和防范教育风险。

通过德育工作的推进,可以培养出素质全面、有道德修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小学德育原理笔记摘抄(3篇)

小学德育原理笔记摘抄(3篇)

第1篇引言德育,即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小学德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小学德育原理的笔记摘抄,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一、德育的基本概念1. 德育的定义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3. 德育的目标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新时代公民。

二、德育的原则1. 方向性原则德育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育性原则德育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道德经验,提高道德素养。

3. 针对性原则德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4. 实践性原则德育工作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内化和外化道德品质。

5. 激励性原则德育工作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6. 连贯性原则德育工作要注重德育的连贯性,使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中都能接受到德育的影响。

7. 民主性原则德育工作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德育氛围。

三、德育的方法1. 说教法通过讲解、讨论、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

2. 榜样法以优秀人物、先进事迹为榜样,引导学生学习、模仿,提高道德品质。

3. 实践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道德品质。

4. 情境法利用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道德品质。

5. 情感陶冶法通过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概念: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等级性:在古代社会,道德教育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到整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是受制于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的;神秘性:指在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宗教或类宗教特性(包括德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完全从属于宗教组织);经验性:第一,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采取不成规模的师徒授受方式,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第二,道德教育思想不分化、非专门化,缺乏“科学”的证明。

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科学化:一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二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三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

第二章1、苏霍姆林斯基的三点教育探索表现: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认为有一条重要的教育准则,那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到的财富里生活;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最后,他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德育,或者说在他的教育艺术中显示德育更多地隐性化了。

2、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以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阶段一,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二,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水平二:习俗阶段(以他人期望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阶段一,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二,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水平三:后习俗阶段(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阶段一,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二,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

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4、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需的七个步骤: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据选择行动;重复。

5、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尼尔·诺丁斯,其特别强调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主张以关怀为核心来组织教育,是道德教育中重视情感因素的杰出代表。

关怀理论的四种教育要素:榜样、实践、对话、认可第三章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强调对社会发展所发挥的客观作用)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服从生存的原则以及个体发展的原则;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第四章1、“道德是可教的吗”这是古希腊时期曼诺向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

苏格拉底是以“美德即知识”的命题而著名,他的结论是:美德是可教的。

在《普罗塔格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美德不可教”。

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和行动。

道德教育之“教”,如果理解为直接道德教育、间接道德教育及隐性课程的统一,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的统一,则道德是可教的。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王夫之——“天无所不继,故善不穷;人有所不继,则恶兴焉”;“教者皆性,而性必有教,体用不可得而分也”。

2、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意义:第一,整个教育过程的特点之一是存在一个包含于其中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因而必须承认教育对象本身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样一个事实;第二,教师作为教育或德育主体的主体性需要教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为前提、为检验的尺度,即教育主体性发挥有或无、多或少,均需在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中才能得以证明;第三,教育、德育活动在劳动形态上的确是师生“主体间”的活动,因而教师的教育主体性发挥也应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

3、对德育主体作用的认识:(一)权威主义荀子特别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权威和主导作用,强调“天地君亲师”;洛克从“白板说”出发认为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知识归根到底导源于经验;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教师是“社会与儿童之间的中介人,是社会强制儿童的代表者”;(二)中立主义是指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因而在师生关系上保持价值中立、具有儿童中心主义倾向的一种德育主体观念。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斯腾豪斯(现代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实现教师从“权威角色”向“中立角色”的转变)(三)调和立场杜威的理论常被人理解为“儿童中心主义”,在教师问题上,他既反对“权威”模式,也反对“放任”模式;威尔逊主张直接的道德教育,主张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并坚决赞同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克里夫·贝克认为在真正的价值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者。

第五章1、德育目的是教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和教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具体说来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的规格和标准。

也可以认为,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德育目的的规定性:德育目的应具有价值性、预见性、超越性;德育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德育的道德功能:引导性功能、规范性功能2、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主要特征是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德育目的。

代表人物有涂尔干和凯兴斯泰纳;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认为,德育应当从受教育者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杜威。

3、理想的德育目的论往往具有人格上提升的重要作用,但是理想的德育目的如果不与具体、现实的德育目的结合往往容易导致要求过高无法实现在道德教育的实际中落实;现实的德育目的有利于纠正道德教育过高的要求所导致的弊端,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德育目的的现实性,也会导致道德教育庸俗化的结果。

4、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3年《小学德育大纲》1995年《中学德育大纲》2002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5、对我国德育目的的理解:首先,我国现行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是建国以后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延续:它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以及改革开放的进程;注意到了德育的层次性,有了基本要求和较高层次要求两个层面,注意到了德育目标分类的必要;注意到了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统一,对个体道德观念、责任感和道德批判能力等的培养问题有了初步的强调;注意到了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相对稳定性,在继承以往德育目的、目标的基础上反映了改革开放的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的要求;其次,与对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科学化目标向比较,我们还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德育目的是由谁来决定的,与普通教师和学生有关吗?目前的德育目的较多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会导致德育的政治化,其强调基础道德建设的目的的实现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国的德育目的、德育目标仍然是以社会本位为主的德育目的和目标体系。

对独立的价值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强调仍然不够。

第六章1、对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及其重点课题的思考:(一)基于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文明行为不只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外部表现,重要的是这些外部行为应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灵或性格的特征;(二)基于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的基础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基本价值;(三)家庭美德教育(四)集体主义教育在社会主义里,集体主义是人们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们对机体、对国家的基本行为准则;(五)爱国主义教育(六)民主与法制教育从道德教育的立场出发,积极参与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时公民道德的重要要求之一;(七)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文化和体制之中,主要内涵:“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要进行理想教育”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等,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活动课程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对立实质上就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课程上的不同强调的产物。

活动课程对德育的意义:第一,德性的本质是德行。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践道德;第二,活动的德育意义: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知识“活化”、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学习的动机得以增强、道德活动可以增进道德的自我教育。

活动课程的实施:第一,活动课程应当贯彻主体性原则。

从正面看,所谓主体性原则主要是说在活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到的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从反面看,主体性原则要求的是杜绝那种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主义的活动;第二,活动课程应当与其他课程向配合。

注意德育活动的局限,扬长避短,就是要努力使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形成相互支持的互补关系;第三,活动课程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统一。

活动课程的优点之一是使道德生活成为教育手段,应当注意德育的活动课程与社会生活的统一。

3、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力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辈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