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中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

旧课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浪漫主义文论家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我们也了解了文学研究中的三次转向:作者中心转向;作品中心转向;读者中心转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个要素:读者,并了解读者中心转向的背景、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两个理论流派。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文学批评出现又一次重要的转折,这个转折的标志就是从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转向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20世纪下半叶出现在德国的接受美学和英美的读者反应批评代表了这次转折的实绩。

一、学术背景:本世纪中叶前后,本文中心论范式下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语文学、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诸理论话语长期独步文坛,左右着整个文学美学与批评理论。在本世纪语言论转向的强大推力下,它专注于探寻文学内部的本体特征,在文学自身的形式、技巧、结构、符号、语义以至语言的研究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本文中心论切断了文学与社会(意识形态、政治、伦理等)、历史、现实生活乃至作者、读者及其审美心理的一切联系,将本文作为一个封闭的本体来研究,必然落入本文唯一论和形式至上论的窠臼,在自己营构的怪圈中不可自拔。本文中心论的批评范式面对文学现实中提出“新难题”束手无策,它必然历史地走向衰落。

从文学理论与批评的逻辑发展看来,西方当代文学批评范式在

突破了作者中心论的偏颇之后,又陷入了本文中心论自足自律的怪圈。理论要求突破,而突破必然选择最恰当的突破口。从理论发展史来看,在文学的作者——本文——读者的运作之链中,历来研究最少,需要填充的最大空白显然是读者。易言之,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总体指向是走向读者。

理论发展的历史回答了逻辑提出的挑战。自60年代以来,一大批关注读者研究的审美理论纷纷诞生。接受美学向整个西方批评发动冲击,后结构主义大步迈向读者;美国的读者反应理论、读者反应动力学、日内瓦学派的阅读现象学以及在当代哲学解释学影响下的文学解释学等文学美学话语,一时间蜂拥而起,蔚成大观。形成了以读者及其反应、接受、阅读为中心的新的批评理论范式时期。

二、社会背景:文化工业特定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各种文化制品的批量生产。在这一状况下,研究者们突然意识到,必须构造出新的理论来解释文本、生产者、读者之间的关系,透视文学生产循环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说,作者在资本主义的文学市场中,是以读者为衣食父母的,他们的写作过程也不得不考虑如何设置召唤结构,以便吸引读者。读者对作者的这种影响,得到了法国学者罗贝尔•埃斯卡皮的高度关注。必须考虑读者对文学消费的影响。

三、理论资源: 20世纪哲学中的现象学和现代阐释学在理论层面为文学批评的重心向读者转移提供了方法论的前提。

胡塞尔:没有一种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自在的客体,也没有一种脱离客体而存在的“纯粹意识”。在意识中主体和客体是互相依存,

密不可分的。

为此,胡塞尔“回到事实本身”的口号,主张现象学应该以作为意识内容的“现象”为其研究的出发点。

对主体意识的强调。

一切实在事物都必须按照它们在我们心中的面貌作为纯粹现象对待。

海德格尔:人对世界的理解依赖于一种“先在”。这种“先在”或称理解的前结构,它是解释发生和进行的前提。

人的存在或称“此在”从根本上说是历史的,它总是与人们置身的具体情况卷在一起,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应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

将历史的理解引入意义研究。

伽达默尔:“历史性正是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无论是理解者还是文本,都内在地嵌于历史性之中。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承认并正确地对待这一历史性。”

所谓传统,即过去遗留下来的价值、原则、规范、经验、观念和知识的总和。

1、传统对理解具有制约作用,成为研究的最初方向和倾向性。

在伽达默尔看来,传统并不是人们应该加以克服的消极的东西,而是理解和阐释不可缺少的前提。不管愿意与否,传统都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中,成为理解的先决条件和先行结构。即使是宣称彻底反传统的人也无法抛弃传统,而只能在接受传统的前提下审视传统。

2、理解的创造性

理解又不是对传统的复制,除了继承以外,理解还有对传统进行批判、改造和发展的性质。因此,理解又不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活动,它本身便包含了创造的因素。理解在本质上是创造意义的活动。

“理解永远是不同的理解,理解的过程永远不会最终完成。”

所谓视野主要指人们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所能达到的理解范围。由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是不断扩充的,因此视野也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固定下来。

理解者的视野,又称当今视野。

所理解的对象的视野,也就是文本作者原初的视野亦称初野。

视野融合后产生的新视野,既包容了理解者的视野,又包容了文本的视野,同时又是对两者的超越。

是一种过去与现在、文本与理解的自我意识、传统与现代经验相互交流的新的意识整体,也是理解者通过理解活动扩展自身意识内容的过程。

四、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

接受美学的创立者:原联邦德国以姚斯、伊瑟尔为首的“康斯坦茨学派”。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这两部著作被视为接受美学的理论纲领。姚斯的文学史理论—→宏观接受理论;伊塞尔的文本接受理论—→微观接受理论。

期待视野:姚斯指出:迄今为止的文学研究一直把文学事实局限在文学创作与作品表现的封闭圈子里,使文学丧失了一个极其重要的

维面——接受之维。在以往的文学史家和理论家们来看,作家作品是整个文学进程的核心与客观认识的对象,而读者则被置于无足重轻的地位。实际上,在作者——作品——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①参见汉斯·罗伯特·姚斯:《走向接受美学》,见中译本《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必将走向死亡。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读者,作品才能在一代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丰富和充实、展示其价值和生命。这正是文学的历史本质。因此,文学必须打破作者——作品的封闭圆圈,建立一种新的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范式。

接受美学扼腕于以往研究对读者自身理解结构的漠视。姚斯指出,任何一位读者,在其阅读一部具体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与先在知识结构,任何文本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它是在作者、作品、读者的历史之链中形成的。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任何文学的阅读都将不可能进行。从作品来看,在每一阅读展开的历史瞬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即使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它总是要通过预告、信号、暗示等,为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一开始便唤起一种期待。读者带着这种期待进入阅读过程,以在阅读中改变、修正或实现这些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