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增强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e2d417202768e9951e73824.png)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原材料1.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PP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基体,为白色蜡状材料。
聚丙烯的生产均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以Al(C2H5)3+TiCl4体系在烷烃(汽油)中的浆状液为催化剂,在压力为1.3MPa,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按离子聚合机理反应制得。
聚丙烯的结晶度为70%以上,密度为0.98,透明度大,软化点在165℃左右,脆点—10~20℃,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
热变形温度超过100℃,其强度及刚度均优于聚乙烯,具有突出的耐弯曲疲劳性能、耐化学药品性和力学性能都比较好,吸水率也很低。
因此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制造薄膜,电绝缘体,容器等,还可用作机械零件如法兰,接头,汽车零部件等。
2.玻璃纤维(glass fiber简称GF)GF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
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最后形成各类产品。
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从几个微米到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通常作为复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玻璃一般人的观念为质硬易碎物体,并不适于作为结构用材,但如其抽成丝后,则其强度大为增加且具有柔软性,故配合树脂赋予形状以后终于可以成为优良的结构用材。
玻璃纤维随其直径变小其强度高。
作为增强材料的玻璃纤维具有以下的特点,这些特点使玻璃纤维的使用远较其他种类纤维来得广泛,发展速度亦遥遥领先,其特性列举如下:1)拉伸强度高,伸长小(茎3%)。
2)弹性系数高,刚性佳。
3)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
4)为无机纤维,具不燃性,耐化学性佳。
5)吸水性小。
6)尺度安定性,耐热性均佳。
7)透明可透过光线。
8)与树脂接着性良好之表面处理剂之开发完成。
公路玻纤增强环氧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隔离栅应用技术规程
![公路玻纤增强环氧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隔离栅应用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050e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0.png)
公路玻纤增强环氧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隔离栅应用技术规程公路玻纤增强环氧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隔离栅应用技术规程是指用于公路隔离、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一种材料技术规范。
该规程主要涉及公路隔离栅的材料选择、制作工艺、施工要求等方面。
一、材料选择1. 环氧基、乙烯基树脂:应选择具有良好耐候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的树脂材料,能够满足公路隔离栅的使用要求。
2.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应选择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性和良好的成型性能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
二、制作工艺1. 材料的预处理:对玻璃纤维增强材料进行清洁、打磨和去除杂质等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粘结力和成型效果。
2. 材料的混合:将环氧基、乙烯基树脂与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并加入适量的固化剂。
3. 成型:将混合好的材料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型和固化。
成型方式包括手工涂敷成型、压模成型和注塑成型等。
4. 后处理:对成型好的隔离栅进行修磨、打磨和涂装等后处理工艺,以提高产品的光洁度和外观质量。
三、施工要求1.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宜,并避免灰尘、杂质和湿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施工操作:施工操作应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包括材料的配制、容器的清洁、搅拌和成型等。
3. 施工检查: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检查,确保隔离栅的尺寸、外观和质量达到要求。
4. 施工保护:施工完成后应加强对隔离栅的保护,避免损坏和污染。
公路玻纤增强环氧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隔离栅应用技术规程旨在确保公路隔离栅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
同时,规程也提供了对材料、工艺和施工的具体要求,以便制造商和施工方能够合理选择和应用相关技术。
玻纤增强材料表面浮纤表征手段
![玻纤增强材料表面浮纤表征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36f383f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a.png)
玻纤增强材料表面浮纤表征手段玻纤增强材料(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是一种由纤维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构成的复合材料。
玻纤增强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轻质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不过,玻纤增强材料的表面浮纤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难点之一。
表面浮纤指的是玻纤增强材料表面的细小纤维裸露出来,这些浮纤可能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表面浮纤表征手段,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
1. 大气激光扫描显微镜(Atmospheric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ALSM)ALS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可以对玻纤增强材料表面进行快速、大面积、无接触的扫描,得到高清晰度的浮纤图像。
该技术在浮纤表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检查材料表面的微小缺陷方面应用更为广泛。
ALSM还可以配合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浮纤的数量、长度、密度等信息。
2.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ICP是一种对玻纤增强材料表面进行粗糙度分析的手段。
该技术通过将玻纤增强材料置于带有阴极和阳极的溶液中,施加电压使阳极表面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检测这些等离子体与玻纤增强材料表面产生的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得出玻纤增强材料表面的纤维尺寸和数量。
3.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SEM是一种能提供高分辨率表面形貌信息的显微镜。
它可以通过聚焦电子束对材料表面进行扫描,得到高清晰度的电子图像。
在玻纤增强材料的浮纤表征中,SEM可以得到浮纤的形态、尺寸和分布情况。
相比其他表面浮纤表征手段,SEM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准确的浮纤信息。
除了以上三种常用的手段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技术用于玻纤增强材料表面浮纤的表征和分析,如激光剥离法、粒子图像测速、红外光谱学等。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牌号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牌号](https://img.taocdn.com/s3/m/9c0dbc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1.png)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牌号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牌号:
1. 标准牌号:
* Ixef 1022:50%玻纤,注塑通用。
* Ixef 1032:60%玻纤,注塑通用。
* Ixef LF-1050:50%长玻璃纤维LFT增强,注塑级。
* Omnix LF-4050:50%长玻璃纤维LFT增强,注塑级。
* Omnix LF-4060:60%长玻璃纤维LFT增强,注塑级。
* 阻燃型Ixef 1521:50%玻纤,阻燃。
* Ixef 1524:50%玻纤,无卤阻燃。
* 增韧型Ixef 1622:50%玻纤,抗冲击改性。
* Ixef 2030:55%矿物/玻纤,低翘曲。
* Ixef 1002:30%玻纤。
* Ixef GS-1022:50%玻纤,耐伽玛射线,适用于医疗保健应用。
2. PA66 Hepla® H7200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自润滑性、优异的电绝缘性、优良的耐气候性、自熄性、机械强度较高等特点。
它的耐高温性同样十分优良,即使在较高的温度下也能保持较强的强度和刚性。
如需了解更多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牌号的信息,建议查阅材料学书籍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获取帮助。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09762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9.png)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玻璃纤维和基体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等特点。
基体材料一般为树脂,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其作用是为玻璃纤维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
制备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有手工层叠法、模压法和注塑法等。
手工层叠法是将预先浸渍的玻璃纤维布层叠在模具中,然后使用树脂胶粘剂将各层固定在一起。
模压法是将预先浸渍的玻璃纤维布和树脂片层叠在模具中,然后进行热压成型。
注塑法是将玻璃纤维和树脂混合均匀后注入模具中,通过高温高压将其固化成型。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主要包括强度、刚度、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
由于玻璃纤维的加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各种工程应用中的要求。
同时,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在酸碱腐蚀环境中长期使用而不损失性能。
此外,由于玻璃纤维是电绝缘材料,复合材料也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适用于一些对电绝缘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飞机机身、机翼和尾翼等部件,以提高飞机的载荷能力和耐久性。
在汽车制造领域,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被应用于汽车车身和发动机罩等部件,以减轻车身重量、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和减少碳排放。
此外,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还被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桥梁、板材和管道等,以及电子领域的绝缘子、电气设备和电缆等。
总之,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的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展,为各种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可能性。
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af47826529647d272852a8.png)
c mp sts i c e s d w t e GF c n e to e c mp sts i c e sn , e e h e s e s e gh a d i a t o o i r a e i t o t n ft o o i n r a i g e n h h h e v n t e tn i t n t n mp c l r s e gh o e 1 t n t f h 2 mm R P c mp s e a ih rta o eo e6 mm RP o o i s T e b e k n r t GF P o o i sw sh g e n t s f h t h h t GF P c mp st . h ra i g e
eo g t n o e G R P c mp stsf s rs n e elwi n raig ga sf e o tn , teb e kn ln ai f h F P o o i rt oea d t n fl t ice sn ls b r c ne t h ra ig o t e i h h i s
晶体硅光伏组件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边框的技术标准
![晶体硅光伏组件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边框的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9047ce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f.png)
晶体硅光伏组件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边框的技术标准1. 引言本技术标准旨在规定晶体硅光伏组件使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边框的制作工艺和质量要求,以提高光伏组件的结构强度和耐候性能。
2. 材料要求2.1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2.1.1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应具有适当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组件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2.1.2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能够抵抗紫外线辐射和大气环境的腐蚀;2.1.3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应符合相关环保标准,不含有害物质。
3. 外观要求3.1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边框的表面不得出现气泡、裂纹、凹陷等缺陷,且颜色均匀一致。
3.2 边框的连接点应牢固,无松动和开裂现象。
4. 加工工艺4.1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边框的制造工艺应符合以下要求:4.1.1 采用专业设备和工艺,保证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4.1.2 正确使用模具,确保边框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4.1.3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工艺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指导进行加工。
5. 物理性能测试5.1 边框应经过下列物理性能测试:5.1.1 弯曲性能测试:边框在一定的力学载荷下应保持完整,不应出现破损或变形;5.1.2 冲击性能测试:边框应能够承受一定冲击载荷而不产生破损或裂纹;5.1.3 耐候性能测试:边框应经受得住长时间的紫外线辐射和环境温度变化而不出现颜色褪变、表面裂纹等现象。
6. 检验标准6.1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边框的检验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6.1.1 边框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6.1.2 边框的外观质量应符合3.1和3.2所述要求;6.1.3 边框应通过5.1所述的物理性能测试。
7. 包装和标识7.1 边框应按照生产和运输要求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止损坏。
7.2 包装箱上应标明生产日期、产品规格和批次号,以便追溯。
8. 质量控制8.1 生产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边框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8.2 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https://img.taocdn.com/s3/m/3d35beeac8d376eeaeaa3112.png)
16
17
作业
1.简述液晶显示工作原理?
答:将液晶置于电场中时,其分子排列将发生变化相应地也会出现光学上的变化,利用这种特性可制成 显示装置。 2.常用的磁性材料有哪些?有什么用途? 答:磁性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和用途: 1、永磁材料 一经外磁场磁化以后,即使在相当大的反向磁场作用下,仍能保持一部或大部原磁化方 向的磁性。相对于软磁材料而言,它亦称为硬磁材料。 2、软磁材料 它的功能主要是导磁、电磁能量的转换与传输。因此,对这类材料要求有较高的磁导率 和磁感应强度,同时磁滞回线的面积或磁损耗要小。 3、矩磁材料和磁记录材料 主要用作信息记录、无接点开关、逻辑操作和信息放大。这种材料的特点是 磁滞回线呈矩形。 4、旋磁材料 具有独特的微波磁性,如导磁率的张量特性、法拉第旋转、共振吸收、场移、相移、双折 射和自旋波等效应。据此设计的器件主要用作微波能量的传输和转换,常用的有隔离器、环行器、滤波 器(固定式或电调式)、衰减器、相移器、调制器、开关、限幅器及延迟线等,还有尚在发展中的磁表 面波和静磁波器件。 5、压磁材料 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会发生机械形变,故又称磁致伸缩材料,它的功能是 作磁声或磁力能量的转换。常用于超声波发生器的振动头、通信机的机械滤波器和电脉冲信号延迟线等。
1972年
80年代
美国PPG公司研究成功热塑性片状模型料成型技术
离心浇铸成型法问世
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玻璃纤维作为增强体,提供玻璃钢的主要力学性能! 单丝
无捻粗纱
表面毡 短切毡 连续毡 单轴向布 双轴向布 三轴向布 四轴向布
分类
毡
织物
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主要性能参数:
性能参数 克重 单位 kg/m2 mm % % 意义 表征单位面积重量 特征 密度高则重量较重 工艺关联 固有特性,无关 联 必须考虑工艺铺 层 影响界面强度 影响各方向力学 性能设计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流程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a303b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2.png)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流程一、原材料准备在生产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原材料准备。
主要原材料包括聚丙烯(PP)树脂、长玻璃纤维(LGF)、助剂等。
聚丙烯树脂是基体材料,长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助剂包括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等,用于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二、玻纤浸润在玻纤浸润阶段,长玻璃纤维被浸润在聚丙烯树脂中。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预浸渍或直接混合的方法,使玻璃纤维充分被树脂浸润,为后续的复合材料制备打下基础。
三、玻纤分散在玻纤分散阶段,浸润后的长玻璃纤维在混合设备中与聚丙烯树脂进一步混合,确保纤维在树脂中均匀分散。
这一步骤对于复合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需要保证纤维在树脂中的分散性良好。
四、注塑成型在注塑成型阶段,经过充分混合的复合材料通过注塑机进行成型。
注塑过程中,材料被加热并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形成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复合材料制品。
五、热处理热处理是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热处理通常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等步骤,以实现复合材料的最佳性能。
六、冷却定型在冷却定型阶段,经过热处理的复合材料制品通过冷却设备进行冷却,使制品定型。
这一步骤对于保证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表面质量至关重要。
七、制品后处理制品后处理是对冷却定型后的复合材料制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修整、打磨等,以去除制品表面的毛刺、瑕疵等,提高制品的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
八、质量检测最后,对生产出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品进行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以确保制品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通过质量检测,可以确保生产出的复合材料制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玻纤浸润、玻纤分散、注塑成型、热处理、冷却定型、制品后处理和质量检测等步骤。
通过这一流程的严格控制和实施,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品。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580af7049649b6648d747a0.png)
论文结论:
一定范围内,长玻纤的含量越高,其作为骨架也就越 牢 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就越高;当含量过高时,玻纤相互作 用增加,纤维的断裂程度增加,同时含量过高也会使部分纤维 得不到充分浸润, 和PP树脂基体结合力变差,成为裂纹增长 点,LGFPP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
金敏善,李贺,曲凤书,鲁建春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132021, Email: sunnyjin327@ 关键词: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三元共聚物玻璃纤维玻纤增强复合材料ABS是一种以聚丁二烯链为骨架的苯乙烯和丙烯腈的接枝共聚物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共混而成的多相聚合物。
ABS以其突出的综合性能如: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加工流动性以及较高的表面硬度、耐热性、韧性、抗冲击性能和刚性已被广泛地用于制作各种机械、仪器设备的零部件,及电器、仪表的外壳上,但是,ABS较大的成型收缩率给其制品的加工和后组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是以聚合物为基体,以玻纤为增强材料而制成的复合材料。
它综合了塑料基体和玻纤的综合性能,已成为一种具有优越性能和广泛用途的工程材料。
玻纤增强的复合材料还可以按纤维的长度分类,分为长纤维复合材料和短纤维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按化学组分可分为无碱铝硼硅酸盐(简称无碱纤维)和有碱无硼硅酸盐(简称中碱纤维)。
玻纤增强塑料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隔热、成型收缩率小等优点,此外利用玻纤增强可以使塑料材料的拉伸性能大幅度地提高[1~6]。
本文以通用ABS树脂为基体,利用短切玻璃纤维(事先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对其进行共混改性,并对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与玻纤的含量,玻纤的长径比及螺杆挤出温度的关系进行较详细的研究和讨论。
ABS/玻纤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随高模量玻纤含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而ABS/玻纤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性能随玻纤含量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这是由于,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缺陷也增多,从而导致材料的应力集中点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当受到外力冲击时裂纹可以沿着玻纤迅速扩大,所以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性能显著降低。
此外,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材料中能够吸收大量冲击能的橡胶粒子浓度也相对降低,所以材料的缺口冲击性能进一步降低(Fig.1.)。
当玻纤含量达到30%时,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由空白ABS 树脂的18(g/10min)下降到10(g/10min)以下(Fig.2.)。
这是由于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玻纤与玻纤之间,玻纤与高聚物分子之间,以及玻纤之间的高聚物分子之间的内摩擦阻力变大,导致聚合物的分子链之间的相对运动困难,所以在同
样的温度下与纯ABS树脂相比,ABS/玻纤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熔体粘度。
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来说,玻纤的长径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数。
要使纤维能够充分发挥其增强作用,必须使基体树脂与纤维界面的剪切应力大于或等于纤维本身的拉伸屈服应力,为了满足这一条件纤维的长径比必须大于或等于一临界值[4]。
在玻纤的直径已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挤出机螺杆的组合和转速来调节玻纤的长度,来达到控制玻纤长径比的目的。
由Fig.3可以看出,在长径比为10~40范围内,ABS/玻纤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玻纤长径比的增大而大幅提高,超过40以后趋于平稳,这说明在此共混体系中玻纤的临界长径比应为40左右。
此外,ABS/玻纤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伸长率随着玻纤长径比的提高而单调降低,所以,大长径比玻纤对提高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更加有效。
对ABS/玻纤复合材料来说,混合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玻纤在ABS基体中的均匀分散,这样减少了由于无机填料分散不均而可能带来的材料缺陷,保证了共混材料的整体均一性,从而使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
从Fig.4中可以看出ABS/玻纤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随着混合温度的提高而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超过225℃后材料的力学性能趋于平稳,所以再提高螺杆挤出温度对提高材料的性能已没有实际意义,并且由于共混温度过热而导致ABS树脂基体的降解,从而造成材料的各项性能的降低和能耗的提高。
结论
玻纤的引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ABS树脂的热变性温度、洛氏硬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的同时使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显著降低;玻纤的长径比也是影响ABS/玻纤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数;共混挤出温度对ABS/玻纤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 陈桂兰,赵尧森,刘光烨,罗伟东. 塑料加工应用,2002,24(1): 44~47
2. 陈桂兰,刘法谦,罗伟东,刘光烨.塑料加工应用,2002,30(6).6~8
3. 陈桂兰,罗伟东,李荣勋,刘光烨. 工艺条件对玻纤增强ABS性能的影响.
工程塑料应用,2002,30(5):16~18
4. 陈桂兰,罗伟东,陈勇,刘波.短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中
国塑料,2002,16(5):30~33
5. 罗筑,于杰,刘一春,陈兴江. 中国塑料,2001,15(3):54~56
6. 仲伟虹,李凡,张佐光,李志敏. 复合材料学报,2000,17(4):43~47
7. 田明,李齐方,张立群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17(3): 157~159
Fig.3. Effect of the Length-Diameter Ratio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Fracture Strain of the composites. (Contents of fiber=20%)
contents of glass fibre, but the notched impact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the composites were decreased with the contents of glass fibre. In addition, it is notable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length-diameter ratio and the crossblend extrusion temperat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