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创新教学设计(何红林)

合集下载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鉴定方法;(2)掌握实验操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正确观察实验现象;(3)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对生物组织中的成分进行鉴定。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通过实验结果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科学,提高综合素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鉴定方法;(2)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的观察。

2. 教学难点:(1)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实验现象的解读;(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生物组织样本(如苹果、花生、鸡蛋清、马铃薯等);2. 实验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碘液等;3. 实验仪器:显微镜、试管、滴定管、玻璃棒、培养皿等;4. 教学PPT和实验指导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鉴定方法;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并进行实验演示;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 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五、课后作业2. 思考题: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描述是否准确;3. 思考题:评估学生的思考题答案,判断其对实验过程的理解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评价同伴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2)学会使用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进行实验操作;(3)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判断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还原糖的检测(1)介绍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和实验现象;(2)讲解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的区别;(3)演示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2. 脂肪的检测(1)介绍苏丹Ⅲ染液的使用方法和实验现象;(2)讲解脂肪的鉴定原理;(3)演示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2)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2. 教学难点:(1)实验操作的技巧;(2)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苹果、花生、鸡蛋等。

2. 实验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等。

3. 实验仪器:试管、滴定管、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组成成分;(2)提问: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2. 讲解与演示:(1)讲解还原糖的检测方法及实验现象;(2)演示脂肪的检测方法及实验现象;(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3. 学生实验:(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种生物组织进行检测;(2)学生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现象;(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结果分析:(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判断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2)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拓展1. 探讨生物组织中其他有机物的检测方法,如淀粉、核酸等;2. 介绍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检测在科研和医学领域的应用;3. 思考如何优化实验方案,提高检测准确性。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教案:一、知识准备1.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主要物质。

2.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可以帮助了解生物组织的代谢状态和营养状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科研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3.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生化指标检测、免疫学检测、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技术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葡萄糖测定仪、三酰甘油测定仪、总胆固醇测定仪、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仪、尿素测定仪、肌酐测定仪、白蛋白测定仪等。

2. 乙醇、石油醚、三氯化铬、硫酸铵、硫酸铜、碘化钾、酚酞、酚酞钠、氢氧化钠等试剂。

3. 生物组织标本、试管、移液管、离心管、草酸钙加热器、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检测糖类含量:(1) 将待检测的生物组织样品取少量,用草酸钙加热器将样品中的水分去除。

(2) 待样品冷却后,称取0.1~0.2g样品,加入10ml去离子水,超声波震荡30min。

(3) 取适量的样品溶液,加入葡萄糖测定仪中测定葡萄糖含量。

2. 检测脂肪含量:(1) 将待检测的生物组织样品取少量,用草酸钙加热器将样品中的水分去除。

(2) 将干燥后的生物组织样品磨成粉末,称取约0.1g的样品,加入10ml乙醇中,使用超声波震荡30min,使样品充分溶解。

(3) 取适量的样品溶液,加入石油醚中摇匀,并离心10min。

(4) 将上清液转移至试管中,用氮气吹干,并在85℃下干燥。

(5) 将干燥涂片涂于玻片上,在三氯化铬-硫酸铵反应剂中加热浸渍5-10min后,取出放入碘化钾-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样品颜色变化。

(6) 根据颜色变化程度,对样品的脂肪含量进行定性观察。

3. 检测蛋白质含量:(1) 将待检测的生物组织样品取少量,用草酸钙加热器将样品中的水分去除。

(2) 将干燥后的生物组织样品磨成粉末,称取约0.1g的样品,加入10ml去离子水中,使用超声波震荡30min,使样品充分溶解。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动物体内具有储能和保温作用的物质是。(脂肪)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是。(淀粉)
学生回我们是怎样才能鉴定和检测出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动手检测这些化合物。
二、实验原理讲解
教师: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4)随时仔细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由蓝色变为砖红色)(证明梨中含有还原糖)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花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1)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
(2)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2、实验用具
双面刀片,毛笔,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水纸,滴管,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3、实验试剂
(1)斐林试剂甲液:
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
(2)苏丹Ⅲ染液
称取0.1 g苏丹Ⅲ干粉,溶于100 mL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待全部溶解后使用。
教学课题
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鉴定)的检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鉴定)的检测方法
难点:1、菲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区别及使用方法
2、制作花生子叶切片的步骤
用法:先加A液摇匀,再加B液摇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1、实验内容分析《检测生物非政府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就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一第二章第一节《共同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内容,也就是高中生物第一个学生实验。

课标对这一内容的建议存有两个方面:一、属“举例说明”水平的知识性目标,通过本节实验教学可以协助学生对细胞中的化合物存有更加直观、多样的感性认识,消除对微观世界的重新认识困难;二、属“运用”水平的技能性目标。

通过合作自学、一帮一组和对多种实验材料展开重复检测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同时实现科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双达成一致。

2、设计思路在以前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往往先介绍细胞中三大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即实验原理),然后再提供成分并不单一的待测样液进行检测。

检测的过程也进行了简化,只针对样液中的某一成分进行验证,这样虽然大大节约了实验的时间,但是实验变成了“照单抓药”索然无味。

今年我对本节教材实验进行了较大的整合和适当的拓展。

力求注重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尝试运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环节一:联系生活、设疑激趣。

以“安徽阜阳毒奶粉”问题抓起,鼓励学生高度关注食品成分,唤起学生的自学兴趣。

环节二:资料展现、辨认出原理。

通过资料展现、问题深入探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原理。

环节三:参考案例、实验验证。

教师提供单一成分的样液,然后由学生参考教材案例,完成验证实验。

环节四:自主探究、交流汇报。

教师尽可能多的提供生物组织,由合作小组自由选择实验材料、药品、用具,完成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

3、实验目标:3.1知识方面:1)举例讲出一些化学试剂能并使生物非政府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比较不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3.2能力方面:1)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非政府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存有。

【教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把此实验安排在研究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知识内容之前,目的在于一方面为接下来研究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此实验在教材中是一个重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探究性实验,这是教材中第一个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初步探究的实验,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可以使学生体会探究思想,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的思维水平、研究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进行自主探究性的研究,实验的内容与日常饮食有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极易产生研究兴趣,设置不同层次的探究,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

但材料试剂多,规范操作细节多,合作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特定的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相应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简述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主要是根据所选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做出预期实验结果。

2、能力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合作研究,形成严谨认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按照实验操作规则操作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气。

四、研究重、难点1.重点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按照此实验方法、道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身分。

3.打破方法:面临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和学生知识准备。

课堂上施展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公道有序地构造教学。

五、教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实验的误区此实验属于探究型实验,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为了缩短实验教学时间,简化了实验步骤,将其变成验证型实验。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一、实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实验位于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教材旨在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知识层面上,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关于营养成分相关基础知识,对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有所认识。

实验操作能力层面上,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就已接触过显微镜并进行过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兴趣层面上,学生对生物实验较理论学习会报以更大的兴趣。

(三)、实验教学内容(1)实验名称: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主要实验材料:淀粉、葡萄糖、蔗糖、蛋清、花生。

(3)实验仪器及试剂:显微镜,试管,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小量筒,滴管,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试管架,试管夹;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四)、实验教学条件分析学校设有专门的生物实验室,实验所需器材、试剂都具备,实验材料也已完成采购。

二、实验教学目标1.每组同学完成全部实验材料的检测。

2.说出小烧杯中的实验材料。

3.通过物质的检测,认同生命的物质观。

三、实验准备(一)、教师准备准备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确认实验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二)、学生准备提前预习实验,包括熟知实验的目的及要求并熟悉实验步骤。

四、教学重难点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1.食物中有不同的化合物(营养物质),今天我们将利用相应的试剂来检测不同食物中所含的化合物。

老师准备了四种实验材料,分别是淀粉、葡萄糖、蔗糖和蛋清,分别随机装入四个序号为1、2、3、4的小烧杯中。

2.每两个同学为一组,请同学们通过检测判断四个小烧杯中分别装入的是什么实验材料?(备注:对观察清晰和效果明显的小组进行拍照,并在后续的教学中选用学生成果为样例图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相应任务1.上节课我们检测了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食学生进行检测并分享收获物中也是有糖类和蛋白质的,老师准备了两种奶制品,请同学们检测两种奶制品中的糖类和蛋白质,对比两种奶制品中糖类和蛋白质的含量。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创新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创新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创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实验的原理和目的要求。

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过程与方法】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让学生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1.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难点)三:材料准备苹果或梨匀浆斐林试剂(甲液:质量分数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分数为0.05g/ml 的CuSO4溶液)豆浆、蛋清稀释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分数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分数为0.01g/ml的CuSO4溶液)花生组织样液苏丹Ⅲ染液纯牛奶西瓜组织样液烧杯,试管酒精灯石棉网试管架试管夹量筒火柴四: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 +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①可溶性还原糖+ 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五:教学课型实验探究课六:教学方法全程探究。

问题提出--收集信息--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记录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验探究---分析结果-表达交流七: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情景创设激情导入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和教学意图教师在实验台上摆上苹果、鸡蛋、牛奶等实物,老师:“大家看,讲台上放了一些我们常见的、常吃的食物,那么,你们知道它们含有哪些有机化合物吗?”。

老师:大家的回答,都是根据经验所得,到底含有哪些有机化合物,我们必需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检测。

今天我们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填写下列表格:有机化合物名称检验试剂实验现象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提出问题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实验原理是什么?某些化学试剂 +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物质,其结构和功能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以及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蛋白质的多肽链。此外,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也是教学重点,学生需要理解这些结构与蛋白质功能之间的关系。例如,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它们是蛋白质稳定性的关键因化位点;四级结构则涉及到蛋白质的聚集和相互作用。
2. 教学难点: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蛋白质的检测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需要掌握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方法,理解其原理。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判断实验结果的有效性。例如,在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学生需要掌握试剂的配制和操作步骤,学会观察和记录蛋白质溶液的颜色变化,以及如何通过颜色变化判断蛋白质的含量。
7.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进化
蛋白质的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蛋白质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例如,蛋白质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实现的,蛋白质序列的变化会导致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适应新的环境或生物需求。蛋白质的进化研究对于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8. 教学难点:蛋白质研究的实验技术
蛋白质研究的实验技术是蛋白质研究的基础,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蛋白质研究技术。例如,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包括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等;蛋白质的鉴定技术,包括质谱、氨基酸序列分析等;蛋白质的功能研究技术,包括酶活性测定、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等。这些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合作交流目标: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实验过程中与同学共同探讨实验操作和结果,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实验方法的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实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 采用实验操作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生物组织样本、试剂、仪器等。

2. 教学工具:PPT、实验操作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重要性。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 演示实验:进行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实验。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5.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6.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实验操作步骤。

2.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与讨论。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九、拓展与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究糖类、脂肪、蛋白质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和作用。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准确。

2. 学生实验报告的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否内容完整、分析到位。

高一生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欢迎参考!高一生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1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 根据实验现象准确推断待测样液来自的生物材料。

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认同生命是物质性这一科学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1节的一个实验,通过对有机物的检测,小组间比较检测结果,了解同种生物组织中各种有机物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生物组织间有机物含量的差异,认同生物的物质性。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教材在编排上先安排学生实验,增强学生对大分子有机物的感性认识,再来学习蛋白质等知识,利于学生接受。

教学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1、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多,方法多,应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2、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细胞内脂肪的染色。

(三)教学对象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种类;必要的实验操作技能,如徒手切片和临时装片的制作。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对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检测实验充满兴趣,如果单纯上成一个验证性实验,学生的兴趣会大打折扣,而且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但同时学生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实验方法和过程还很陌生,所以也不适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本实验设计力求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在实验方法和技能上得到训练。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本实验设计为按教师预定的方法,学生分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实验现象和分析、交流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创新教学设计何红林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创新教学设计何红林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创新教学设计何红林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创新教学设计学校:盘县第十一中学教师:何红林2017年6月15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创新教学设计一、实验目的1、通过创新实验让学生掌握多种生物组织中含有蛋白质以及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多种方法。

2、通过创新实验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由点向面扩展,达到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3、在操作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手脑并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实验原理1、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肽键的物质,在碱性环境下能与铜离子形成紫色络合物。

2、蛋白质在灼烧分解时,可以产生一种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三、创新设计思路教材中介绍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只用鸡蛋清为材料、用化学方法检测,而且蛋清中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自然容易检测且现象明显。

设想:是不是只能用鸡蛋清作为实验材料、只能用化学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呢?当然不是。

我们还可以检测其他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而且也不仅仅只有化学检测法。

比如,我们还可以检测植物的各大器官、动物的各种组织以及毛发中是否含有蛋白质?今天,我们就选除鸡蛋清以外的生物组织来设计今天的实验,但需要遵循科学、合理、不干扰实验现象的实验选材原则。

四、实验检测方法1、颜色反应2、灼烧分解五、实验用品1、实验仪器:试管、小烧杯、试管架、洁净的滴管、量筒、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等2、实验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溶液B液:0.01g/mlCuSO4溶液)2、实验材料:制备好的大豆组织匀浆、动物毛发(头发或鸡毛)六、实验过程一)、实验引导在学生掌握检测鸡蛋清中蛋白质的原理、方法、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该实验1、取材:由每小组组长拿好对应的实验仪器来主实验台上选取实验材料2、操作步骤1)、化学检测法①取洁净的小烧杯到主实验台上取实验材料,回到小组上等候备用。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百度文库精品范文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百度文库精品范文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教学设计教学课题: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必修1第二章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交流互动,获得成功体验的情感需要。

教学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在碱性环境下呈紫色。

突破: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比较差异,得出结论。

教法:讲授法、演示、分析、总结学法:动手实验,分析现象,汇报结果,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导课】直接导入:由前面学习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过渡到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讲授】1、教师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再演示实验操作步骤(见视频)。

2、提供三种样液、实验试剂和实验器材,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再分配任务,让学生分组实验(见表格)。

3、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进行指导(见视频)。

4、根据实验现象,让每组同学汇报实验结果(见视频)。

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①通过三种样液的检测结果可知,都呈现了紫色。

说明三种样液中均存在蛋白质。

三种样液中呈紫色最深的是稀释的蛋清,效果最好。

而纯牛奶中有白色浑浊,影响紫色反应的观察,相对颜色更浅,购买来的豆浆本身较浑浊,且蛋白质含量低,所以反应的颜色也较浅。

②通过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的用量改变,发现两组实验中改变双缩脲试剂B液的量后都呈现了蓝色,说明多余的B液会与A液发生反应生成了蓝色的Cu(OH)2而遮盖原有的颜色。

从而指出B液只能加3~4滴而不能过量,进一步提出本实验的原理就在于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在碱性环境下才能呈紫色。

【课堂总结】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①选材方面:经过稀释的蛋清效果较好。

②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方法: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溶液),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CuSO4溶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实验原理,掌握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在参照书本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学生自行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严谨认真、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反思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1. 分组实验法即通过将学生分小组引导他们进行实验,采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的观察和对比—结论的表达、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

2.对比教学法通过实验中各样品颜色的变化和对照组对比,从而验证它们含有的有机物种类。

3.直观教学法借助老师的演示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

四、实验材料用具准备A材料:白萝卜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鸡蛋清液。

B用具:试管,烧杯,量筒,沸水、双面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显微镜。

C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

);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

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提前在讲台上摆上:白萝卜,马铃薯,花生,大豆,鸡蛋等常见的食物。

同学们,讲台上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我们也经常听别人说鸡蛋里的蛋白质很高,花生含有油脂。

前面我们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从课本17页的表格中我们了解到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有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等,那么我们经常吃的这些食物中是不是真的含有这些蛋白质、糖类和脂质呢?好,这一节课让我们来学习如何检测蛋白质、脂质、糖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实验创新教学设计学校:盘县第十一中学
教师:何红林
2017年6月15日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创新教学设计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创新实验让学生掌握多种生物组织中含有蛋白质以及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多种方法。

2、通过创新实验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由点向面扩展,达到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3、在操作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手脑并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实验原理
1、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肽键的物质,在碱性环境下能与铜离子形成紫色络合物。

2、蛋白质在灼烧分解时,可以产生一种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三、创新设计思路
教材中介绍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只用鸡蛋清为材料、用化学方法检测,而且蛋清中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自然容易检测且现象明显。

设想:
是不是只能用鸡蛋清作为实验材料、只能用化学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呢?当然不是。

我们还可以检测其他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而且也不仅仅只有化学检测法。

比如,我们还可以检测植物的各大器官、动物的各种组织以及毛发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今天,我们就选除鸡蛋清以外的生物组织来设计今天的实验,但需要遵循科学、合理、不干扰实验现象的实验选材原则。

四、实验检测方法
1、颜色反应
2、灼烧分解
五、实验用品
1、实验仪器:
试管、小烧杯、试管架、洁净的滴管、量筒、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等
2、实验试剂:
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溶液B液:0.01g/mlCuSO4溶液)
2、实验材料:
制备好的大豆组织匀浆、动物毛发(头发或鸡毛)
六、实验过程
一)、实验引导
在学生掌握检测鸡蛋清中蛋白质的原理、方法、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该实验
1、取材:由每小组组长拿好对应的实验仪器来主实验台上选取实验材料
2、操作步骤
1)、化学检测法
①取洁净的小烧杯到主实验台上取实验材料,回到小组上等候备用。

②量取2 mL大豆组织样液注入在试管内,观察组织样液的颜色。

③先向试管内注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

观察试管内溶液颜
色的变化。

④再向试管内滴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

观察试管内溶液颜
色的变化。

2)、灼烧分解
先将石棉网置于三脚架上,再将动物毛发(头发或鸡毛)置于石棉网上,然后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石棉网加热到一定程度,将动物毛发(头发或鸡毛)烧焦,闻动物毛发(头发或鸡毛)烧
焦的味道。

3、正确记录实验现象
1)、大豆组织样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后溶液,溶液颜色变成。

2)、动物毛发(头发或鸡毛)烧焦会产生一种气味。

4、得出实验结论
1)、
2)、
二)、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题及时更正,并提示学生注意事项。

1、在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鉴定,如果选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进
行浸泡;如果选用鸡蛋清作材料,必须提前稀释,防止其与双
缩脲试剂反应黏附在试管上不易刷洗。

2、要保留部分组织样液作为对比。

3、在物质鉴定试验中一般可以不设立对照实验。

三)、教师归纳总结
1、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2、让学生联想,还可以检测那些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七、本实验创新点
1.采用"先学后教"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讲解演示后学生再进行操作,学生完全处于模仿和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而本次实验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先动手操作,教师进行指导点拨。

这样不但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从而将知识掌握更牢固。

2.本实验设计简单,学生易操作;现象明显,易观察
学生可以轻松的完成任务,观察到实验现象,会有一种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和求知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