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部发展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合集下载

从美国西进运动看当前中国的西部大开发

从美国西进运动看当前中国的西部大开发

从美国西进运动看当前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导言美国西进运动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和领土扩张的背景下,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先导,以农牧业、矿产开掘及加工业为产业指向,以科技运用为动力的西部综合开发过程,它实现了美国东西部政治经济的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充分借鉴美国西进运动的经验与教训,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持续发展。

正文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开始了对西部的开发,历史上又称西进运动。

从19世纪处开始,到1890年左右结束,历时将近一个世纪。

期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初到美国内战前,这个阶段主要是农牧业的发展;第二阶段是美国内战以后的西进运动。

在对西部的开发过程中,美国东部大量的人口涌入西部,拓展农牧业,采矿业和交通业,把东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带到了西部。

在此期间,美国西部的经济有了全面的进步。

纵观美国将近一个世纪的西部开发过程,成功是显著的,不仅是对于西部,同时对于整个美国来说都是成功的。

之所以西进运动能够得到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西进运动的基础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最初的西进运动中,“税道”建设带来的经济效应是显著的。

由于税道的建立,东部的人口得以源源不断的进入西部。

交通运输的第一个革命性变化是所谓的“富尔顿航行”,即富尔顿成功地把蒸汽机运动于商业航行。

而第二个革命性的变化是由伊利运河的开凿引起的。

到1850年左右,美国西部已经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运河和铁路系统。

这一时期美国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大发展,为当时的西进运动提供了便利。

第二,正确而有力的土地政策的实施是促进西进运动的最大动力。

早在18世纪80年代,美国国会曾经连续通过三个土地法,其中1785年土地法规定了土地国有制和向移民出售的原则,并在后来进一步地完善,这样确定的先垦后买的政策对西部拓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62林肯总统签署的《宅地法》为移入的定居者免费提供土地,从而刺激了人们跨越密西西比河向西部去开拓。

教育引擎: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开发的历史比较

教育引擎: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开发的历史比较

教育引擎: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开发的历史比较摘要:史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美国著名的西进运动,是美国对原西部英国殖民地的开发过程,也是美国向城市化,工业化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

分析并阐释了这一美国国内大规模移民拓殖运动中教育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成功经验。

从我国当前西部教育发展的实际外部和内部环境出发,研究、比较并提出了一些启示点及策论。

旨在为18届3中全会后加快缩小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加速西部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国西进运动教育建设中国西部开发历史比较美国在17和18世纪是英国的殖民地,具有英国的文化传统。

由于工农业生产力尚很初级,当时只有初步的民间艺徒教育,并无明确的公共教育体系和制度。

19世纪中前叶,由于南北战争打通了南北鸿沟,此间包括蒸汽机(1829年)、电话(1835年)、橡胶和硫(1839年)、缝纫机(1846年)、转炉炼钢(1846年)等技术发明问世的产业革命带动了工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19世纪中叶横贯大陆的铁路建成后,美国已拥有铁路逾4万英里。

交通的便捷促进了城乡交流,工业资本和资本主义市场结构迅猛发展,所有这一切客观上呼唤并催生了公共和技术教育体系制度的形成。

历时100多年又称血泪之路(Trail of Tears)的美国西进运动,是指从北美殖民地时期开始的向西移民的活动和对西部的开发,同时也是美国的教育从农业手工业社会向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文化本土化转型的初始阶段。

依靠教育与科技进步来引领促进西部开发,是美国在西进运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成功经验。

由于美国联邦及各州政府高度重视西进运动中教育的同步和前瞻性发展,国会通过的各种举措使得公共及技术教育在此期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不但为西部开发提供了相适应的农业工业商业和各种专门的技术人才,而且也促进了教育和科技创新基本制度的奠定和不断完善。

美国的西进运动早已尘埃落定,而我国当前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却正前行。

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沿海和部分中部省份已基本走完以工业化为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历程。

中美西部土地资源开发异同比较及启示

中美西部土地资源开发异同比较及启示

·空间格局与西部发展·第26卷第4期 2016年7月 Vol.26 No.4 Jul.2016DOI:10.3969/j.issn.1674 8131.2016.04.006中美西部土地资源开发异同比较及启示李敏纳1a,1b,蔡 舒1a,覃成林2(1.海南师范大学a.经济与管理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1158;2.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摘 要:在世界区域开发史上,中美两国西部开发最令世人瞩目。

在中美西部开发中,土地资源开发均是核心内容。

中国西部大开发以来,由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西部土地资源开发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美西部土地资源开发的背景和目标有相似之处,基础与环境有所不同,开发手段各有侧重,开发机制则有本质的区别。

推进中国西部土地资源开发,不能照搬美国的做法,但美国西部土地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警示意义。

应以美国教训为戒统筹兼顾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健全的土地法律统领土地资源开发过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开发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资源开发中合理的分权关系。

关键词:美国西部开发;中国西部大开发;经济新常态;土地资源开发;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法律;政府分权;市场机制中图分类号:F061.5;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8131(2016)04 0047 11一、引言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在区域开发过程中,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可接受区外的投入,但土地资源由于其位置固定只能在区内解决,这决定了土地资源开发对于区域开发意义重大。

在世界区域开发史上,中美西部开发最令世人瞩目。

在美国西部开发中,土地资源开发是核心内容,以西部土地资源开发吸引其他要素流入,继而带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和城市化发展,是美国西部开发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西部大开发」为何没有取得美国「西进运动」那样的成效?有何经验教训?

「西部大开发」为何没有取得美国「西进运动」那样的成效?有何经验教训?

「西部大开发」为何没有取得美国「西进运动」那样的成效?
有何经验教训?
中国西部大开发,短短十几年,确实取得了傲人的成就,美国那样的西部大开发刚开始的十几年有这样的成就吗?
这是1950年的西部铁路情况,那时候西部交通非常不便:虽然中国的西部不像美国的西部那样有大海,但是如今西部有欧亚国际铁路,比如渝新欧国际铁路,五国免检,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线放行的便捷通关模式,从重庆出发,经过中东欧,到达德国只需十几天,比从上海出发走海路要快3个星期。

除了亚欧铁路,目前国家积极和东南亚合作修建东南亚连接昆明的铁路,从昆明再连接全国。

从这一届政府的长江经济带规划,中国西部也可以用长江到达出海口。

目前来说,西部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西部三杰展示:
重庆:
成都:
西安:
这是智联招聘统计的各地人均工资情况,西部城市不比东部、中部差很多。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中美两国的西部地区都是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区,但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的开发路径却有所不同。

在中国,西部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在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本文将比较中美西部开发的历史,探讨两国在西部开发路径、策略、成果等方面的异同。

一、西部开发历史背景差异中美两国的西部地区在开发的起点上存在巨大差异。

中国的西部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几年,中国政府主要把精力集中在东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上。

到了20世纪50年代,政府开始将眼光转向西部地区,推出了以“两区三州”为核心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1965年,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向西部开发进军”的横幅,标志着西部开发正式展开。

美国的西部开发则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美国政府通过陆地法案将大量土地划为公有地,并向西部移民发放土地证。

这些政策极大地鼓励了西部地区的开发,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前往西部地区谋生。

此外,铁路的修建也成为了西部开发的重要催化剂。

铁路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得以快速增长。

二、西部开发策略的异同中国的西部开发策略主要包括“大开发、大建设、大移民、大扶贫、大保护”的五大点。

其中,“大开发”是核心,政府通过投入大量资源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另外,“大移民”政策也是中国西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居民前往西部地区定居,同时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吸引外国投资者等到西部地区投资。

中国和美国在西部开发方面的不同政策和策略也使得两个国家在西部开发成果上有所差异。

中国的西部地区在经过几十年的大力开发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政府的投资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对外交通建设,有效连接了东、中、西部地区,改善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

此外,西部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各地高速公路、机场、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和规模也纷纷扩大。

美国西部开发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美国西部开发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3 . 土 地 政 策。 美 国 独 立 后 便 实 行 了西 部 土 地国有化和 向西部 移民开放 的政 策 。 1862 年 5 月颁 布 了 “ 宅 地 法” , 规 定 移 民 只要 交 纳 10 美元证 件 费 , 便可 在西 部 占 有 16 0 英 亩 的 荒地 , 耕种 5 年后 , 就 获 得 合法 所 有 权 。 “ 宅 地法 ” 实现 了无偿 地 分 配西 部 国 有土 地 的原 则 , 为农 业 资本 主 义 发 展 的“ 美 国式 道路 ” 的 胜利奠定了基 础 。 在“ 宅 地法 ” 的吸 引下 , 大 批农 民涌 向西部 。 18 7 3 年 联 邦 国会颁 布 “ 育 林法 ” : 1877 年通过了“ 荒地法 ” , 1870 年颁布 了“ 木 材和 石 料法 令 ” , 这 些 法 令 大 大 推 动 了 对 美 国西部荒 地和森林地带 的开 发 。 ④
路 的同 时 , 兴起 了开 凿运 河 的热 潮 。 有 名的
伊利运 河的 修建前 后经 过 八年 , 全 由地 方 集
资建造 , 耗 资 10 0 0 万 美 元 , 联 邦 政府 未给 予
任何资 助 , 但 通 航 仅 10 年 , 便 由 通 行 税 全 部
偿还 了成本 , 随后 通 行 税 便成 为 纽 约 州 的 收
的现 实意 义。
美 国对 西部大 规 模的开 发 , 准备于 19 世
纪四 、 五十年 代 , 开 始 于 南 北 战 争时期 , 完 成 于 20 世纪 中 叶 , 前后 经 历 了 1 0 多 年 时 间。
美 国西 部的开 发大致 经 历了 以下几 个过程 :
.
1
来矿 业 的兴起与发展。
184 8 年 , 美
国西部的加 利福尼亚 发 现 金矿 , 引起 全 国 轰

美国西进运动对我国西部开发借鉴意义不大

美国西进运动对我国西部开发借鉴意义不大

美国西进运动对我国西部开发借鉴意义不大美国的西进运动对美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许多学者引用美国的西进运动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借鉴,那么美国的西进运动是否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有作用呢,笔者认为其借鉴意义不大。

标签:自然条件文化驱动市场目前国内不少学者提出,我国应该借鉴吸收美国西进运动的经验,为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提供参考。

笔者认为,美国西进运动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是否有借鉴意义尚待考察,理由如下。

一、自然条件分析美国的西部临近太平洋,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口稀少。

美国西部的森林、草原、耕地呈帶状分布,为发展特色经济区提供了前提。

密西西比河的大草原生长着大片高草和矮草,适宜大规模的牛羊放牧。

密西西比河以东、阿拉巴契亚以西的平原降水充沛,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四季分明,特别适宜小麦、玉米的种植。

东南部的墨西哥平原一带地处亚热带,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暖多余,适宜棉花、烟草和水稻的种植。

我国西部有的是高原、沙漠、山脉等复杂的地形,向西临近的仍然是高原和沙漠。

尽管西部地区存在不少的绿色区域,但是这些地区大多生态承受能力都十分薄弱。

要发展类似西进运动中的以农业为导向,以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的发展模式,显然对我国西部开发没有借鉴意义。

事实证明,在以“粮食为纲”的路线指引下,西部许多草原、丘陵、河滩、湖畔被开垦为耕地,结果造成西部农业结构比例失调,破坏了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同时对西部本已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严重破坏:沙尘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

我国的两大河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源头都处于西部,而西部环境的恶化使得两大河的通航能力大打折扣。

黄河已经出现断流,成为一条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完全失去通航能力。

如果西部继续开垦土地发展农业,长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二条黄河。

二、文化因素以欧裔白人为主的多民族融合的美国精神,具有明显的开拓性、探险性和自由性等特点。

基督教对资本主义伦理的批判和改良,起到了政府所不能起的作用。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发展和变化都在不断加速。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大强国,其西部地区的开发历史有着一定的相似和差异。

本文将从历史、经济、政策等方面对中美西部开发历史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了解两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和变化。

一、历史对比美国西部开发始于19世纪,当时的美国西部被认为是一个未被开发的疆土,然而在当时的国家政策和西部移民的推动下,美国西部地区得以迅速开发和建设。

1849年加州淘金热吸引了大批人口涌入加州,1869年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建成,这些因素都为美国西部开发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而在中国,虽然西部开放晚于美国,但近年来中国西部开发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西部地区也开始迎来了更多的投资和关注。

二、经济对比美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与其丰富的资源和发达的基础设施密不可分。

美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而且拥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和畜牧业。

这些资源的丰富使得美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一直都很发达。

西部地区的科技和创新也非常发达,硅谷就位于美国西部,这里集聚了全球顶尖的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相比之下,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虽然也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政策对比美国政府在西部地区的开发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比如土地赋予政策、铁路建设政策、资源利用政策等。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带动了全国的经济繁荣。

而中国政府在西部地区的开发过程中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西部地区的发展,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基金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也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四、发展现状美国西部地区目前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拥有了世界一流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同时拥有了丰富的人才和科技创新资源。

而中国西部地区目前在经济发展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中美两国的西部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相似,自然资源丰富,曾经都是相对落后的地区。

但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两国的西部地区都经历了一场蜕变,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历史进行对比,探究其相似和不同之处。

一、地理环境对比中美两国的西部地区,地理环境都十分丰富多样。

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了青藏高原、新疆、西藏等地;而美国的西部地区则包括了内华达山脉、科罗拉多高原、大峡谷等地。

这些地区都有着宝贵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矿产、水资源等。

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也成为了两国西部地区发展的共同特点。

二、历史发展对比在历史上,中国的西部地区长期以来都是边疆地区,受到了政治、经济上的边缘化。

而美国的西部地区则是在19世纪中期开始逐渐兴起的。

在19世纪,美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西部开发政策,通过大规模的移民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开拓了西部的土地,建立了一系列城市和村庄。

而中国的西部地区直到现代化进程才有较大的改变。

三、政策对比在政策上,中国和美国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

中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逐步改善了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教育环境、产业结构等方面。

而美国政府也通过实施西部土地开发法、建设跨国铁路等政策,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这方面,中国和美国的西部地区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中国的西部地区在过去几十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西部中部城市群和西部大陆型城市群,经济总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而美国的西部地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益于淘金潮和工业化进程,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和美国的西部地区都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的西部地区存在着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生态平衡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发展。

论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论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论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陈继勇肖光恩本文发表于《新经济·新管理·新理念》,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ISBN7-80127-924-7/F·21,Pp1-17。

内容提要:美国西进运动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和领土扩张的背景下,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先导,以农牧业、矿产开掘及加工业为产业指向,以科技运用为动力的西部综合开发过程,它实现了美国东西部政治经济的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充分借鉴美国西进运动的经验与教训,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持续发展。

关键词:美国西进运动历程与基本经验中国西部大开发一、美国西进运动的历程及政府的政策措施美国的西进运动1是一个长期和持续发展的过程。

早在美国独立之前,美利坚民族就开始向北美大陆西部扩张,但直到美国独立之后,美国的西进运动才变得更加积极和有计划,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纵观美国西进运动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开发时期。

从独立战争结束到南北战争时期是美国西进运动的第一个时期,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开发时期。

西部土地对美国独立之后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西部的开拓就没有今日的美国。

七年英法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从法国手中获得了加拿大以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直到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广大的地区;同时,英国宣布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归英国王室所有,这成为触发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的因素之一,因为西部土地对北美各阶层人民都具有迷人的魅力。

资产阶级渴求扩大国家版图,土地投机者企图从中获取暴利,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外来移民则把西部土地作为摆脱压迫、寻求新生活的唯一希望。

美国独立之后,根据1783年巴黎和约,美国领土已扩大到密西西比河东岸。

以后随着北方工业革命的悄然开始,南方"棉花王国"也骤然崛起,新西部不断开拓。

这一时期的西进运动以土地问题为核心,以农业开发为主体。

中美西部开发之比较

中美西部开发之比较

中美西部开发之比较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我国在改革开放20年后,在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确立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虽然中国和美国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国,同样是在东部经济、社会发展强于西部的情况下开始了西部大开发,但是我们应年版,第321我中美西部开发的国际环境的区别主要在于国际经济环境大不相同。

美国西部开发之初,正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扩张的时期,欧洲以外的其他地方都处于前资本主义状态,因而国际市场整个就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

在北美洲,英裔美国人建立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运作方式开始了他们的社会生活。

面对着待开发的国际市场以及已经繁荣起来的欧洲市场,美国人经济才能有了发挥的巨大空间,“联邦的一些产品,现已成为我们之所需,因为我们的土地完全不出产这些东西,或者只能用很高的成本去生产它们。

美国人只能消费这些产品中的一小部分,而将其余的卖给我们。

因此,欧洲是美国的市场,犹如美国是欧洲的市场。

”(注:[法]托克维尔着:《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21页,第467页,第470页,第471页,第481页。

)“美国的商船从波士顿出发,到中国去购买茶叶。

船到广州后,停留数日便起航回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船便航行了相等于绕地球一圈的距离,而且往复在途中只321页,第467式;卷,人民1844年,共34外,还攫取了几项新的特权:(1)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美国人在中国与中国人或其他各国人之间发生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2)进一步加强协定关税权,规定中国日后变更关税税则,“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3)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等。

(注:张传凯、宗楼主编:《大学政治理论课词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04页。

)不仅是对中国,美国也将载有利炮的坚船开到日本逼迫它“开国”,这样,美、英等国实际上将其他前资本主义国家变成了他们的原料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从而获得了最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美国西部城市发展模式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美国西部城市发展模式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大 门。随着 移民的不断西进和加利福尼亚金
矿 的发 现 , 出 现 了农 业 边 疆 和 矿 业 边 疆 , 农
业 边 疆 是 由拓 荒 者 开 辟 的一 条 边 疆 , 东 部 发
达 的 农 业 随 着 移 民的 大 规 模 西 进 不 断 向西 扩
河 以 西 的 大 草 原是 世 界 上著 名 的 天 然 牧 场 :
过 程 ,因此 西部 城 市化 也 是 随着 边 疆 的 移 动
市 为移 民 提 供 了一 系 列 充 足 的 物 资、 生 活 设 施 等后 备 资 源 , 大 大 促 进 了美 国的发 展 。 西部
城 市是 美国 走 向世 界 的 基 石。 我 国 西 部 大 开 发 是 一 项 长 期 的 系 统 工 程 。我 国 西 部 地 区 地 广人 稀 ,经 济 发 展 比 较 落后 , 要 改变这一状况 , 必 须 加 快 城 市 发 展 进 程 。我 国 目 前 正 处 于 城 市 化 高 速 发 展 时
的城 市 凭 借 着 现 代 化 的 交通 运输 体 系使 西部 的 自然 资 源 得 到 充 分 的 利 用 , 促 进 了美 国经
济 的 迅 速 发 展 ,同 时 西部 城 市 本 身 获 得 了极 大的发展 , 从 而 吸 引着 大 批 移 民不 断 向 西迁
镇, 有 些 条 件 好 的 小 城镇 甚 至一 跃 而成 为城 市。 美 国西 部 城 市 的产 生 和 发 展 在 这 样 一 个 过程 中得 以 实现 。
一 圃 吲眢蒜
莉{ 奠 叉 寸 丹田 眢 : 拄 8 J 言
形 成了历史 学 的城 市史 分支 。
在 西 进 运 动 期 间 太平 洋 沿 岸 的圣 迪 戈、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中国政府提出的中西部开发概念与当年美国宣布独立后开始实施的西部开发历史相比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中国西部有更高大的山峰和世代聚居的少数民族,美国西部是粗犷牛仔文化的发源地。

美国西部有雄伟的内华达山脉,中国西部有拔地而起的青藏高原。

就资源而言,中国西部比美国西部有更多的可开发项目。

但是就生活水准来说,为什么中国西部比美国西部要落后?这是个值得国人思考的问题。

一、引言中国“西部”从地图上看,指中国陆地面积包括的大西北和大西南。

1986年3月28日《人民日报》文章把广西划为东部,内蒙古归为中部,四川归为西部。

中国西部包括新、甘、青、宁、陕、川、滇、藏、贵等九省区,再加上区位及人口极其重要的重庆市(现已成为中西部直辖市),可称为“六省三区一市”。

不过由于中西部地区山高路远及种种历史原因,从经济发展层面上看其产业结构水平仍然不够合理,在招商引资热度上仍然不及沿海城市,导致居民收入水平上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明显。

执政者在思考如何平衡差距呢?关键是政策导向要有利于西部经济的崛起。

振兴经济需要政府给予扶持措施和办法,才能达到西部地区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众所周知,西部地区曾经靠中央政府“给饭碗”使其与东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但在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后,计划经济的“等靠要”思想主观上导致了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其实中国西部曾经有发展机会,可惜内部的创新机制、人员积极性都没有调动。

所谓的西部开发,目标首先是提振经济,促进民生福利。

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美丽但脆弱,如果不计后果地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恶果,需要从长计议,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西部地区包括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改善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是众望所归。

二、西部开发需要一个过程西部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令国人自豪的汉唐鼎盛时期的经济文化就建立在关中平原。

据史载,周朝穆王征服西部大片土地时,率领部队从平原翻山越岭到西部,所到之处使当地各民族首次有机会与发达的中原地区交流。

美国西部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对比研究

美国西部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对比研究

2018年06期总第394期ENGLISH ON CAMPUS大视野美国西部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对比研究文/付娅【摘要】每个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美国率先进行了西部运动,使得美国实现了东西部经济一体化,为世界各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做出了榜样,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但各个国家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措施。

世纪之交1999年,中国也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和美国西部运动又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之处呢?【关键词】美国西部运动;中国西部大开发;对比研究【Abstract】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ter-regional imbalance which exists in every country is very common. The United States has launched the Western Movement, which made the United States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conomies. This movement set a good example for promo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round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for other countries. But each country needs to m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ina launched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western region in 1999.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is two important events.【Key words】America’s Westward Movement; China’s West Region Development; comparison【作者简介】付娅(1993- ),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理工大学,在读硕士,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中美两国的西部地区都经历了长期的开发历史,但由于其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两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历史有着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历史进行对比,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评价两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情况。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中美两国的西部地区在地理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的西部地区主要是以青藏高原、新疆等地为主,地势高大,气候寒冷,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为艰苦。

而美国的西部地区则以洛矶山脉、科罗拉多河流域、加利福尼亚等地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条件相对较为优越。

二、历史沿革的不同中国的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边远贫困地区,长期受到地理、历史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西部地区一直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发展相对滞后。

而美国的西部地区则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经历了一场著名的西部大开发运动,由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引发了大规模的西部移民潮,大量的移民涌入西部地区,并开始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农业、工业和商业等相关产业,使得美国的西部地区得以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城镇社会。

三、政策导向和实施的差异中国的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中央政府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政策,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和资源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而美国的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西部开发,鼓励个人和企业主体参与西部的开发建设,同时也提供了土地、资源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不同中国的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以资源型经济为主,以农业、矿产、畜牧等传统产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模式相对滞后。

而美国的西部地区则是经过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先进。

美国西进运动对中国西部开发借鉴意义

美国西进运动对中国西部开发借鉴意义

美国西进运动对中国西部开发借鉴意义【摘要】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在历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始于18世纪80年代,止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历时近200年。

这一时期,从最初的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到后来的美国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法规,加大对西部财政补贴和资金投入,实行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极大地改变了美国西部的经济结构,这一系列的行为和举措使得美国经济重心逐步西移,东西部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美国西进运动西部开发借鉴模式一、美国西进运动历史背景美国西部开发在美国近代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独立以后,废除了英国政府颁布的禁止移民向西进的赦令,许多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纷纷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

西进运动有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当时美国充法国手里购得路易斯安那,大批移民纷纷涌向西部,开拓俄亥俄、肯塔基和田纳西等地区,为后来日益扩大的中西部产粮区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是1815年以后,移民们再大湖区开拓,建立棉花种植园,扩大了南部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第三次高潮是19世纪中期,开拓了俄勒冈、加利福尼亚等地。

到1890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

西进运动和领土扩张是交织在一起的,在西进运动过程中,西部得到开发。

达达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西进运动是指美国东部居民想西部地区迁移和开发的群众性运动,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美国向西部的领土扩张和开发,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

广大的西部土地并入美国,使美国成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发展经济的极优越的自然条件。

它大大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地处宜耕的气候带,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西部的开拓,带动了大规模铁路的建筑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国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

二、美国西进运动政策措施(1)土地政策。

首先,美国政府颁布了在西部建州的程序和规定。

论美国西进运动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On the revelation of the American Westward Movement of China

论美国西进运动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On the revelation of the American Westward Movement of China

On the revelation of the American Westward Movement of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American Westward Movement is in a fre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expansion of territory in the background, to large-scale population migration as a basis, to transport for the pilot, with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mineral mining and processing industry as the industry points to use as power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it has achieved something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valuable lessons learned.Because of difference of development of thing ministry area historical existence and excessive expand, to become a long-term problems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health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problem. So China bega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Grand plan. Western area development principle is to enhance ego to develop ability as the main line, to improve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s the core,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alent development for the support. Goal is to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of the remai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bi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estern reg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consolidate national defense. China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leap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 economy, and reduce the economic gap between the eastern developed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draw lessons from American Westward Movement and, more efficient to embark on a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United States western and Chinese western natural conditions, development despite very different, however, in the absence of western big development will be no modernization this point, the two are completely is the same. Draw lessons from American westward movement experience to choose our country western development path and make scientific strategic measures to promote our country western big development, should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1.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market to run a mechanism.2. To create favorable environment of macroscopically economic policy.3.Must strengthen western economic competitive advantage; optimiz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west.4. To develop energetically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human resources.5. Develop in order to focus o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6. To strengthen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West China, and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Westward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made dazzling achievement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is commendable, but the quickdevelopment of the west, there are many mistakes; the Americans paid a heavy price.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can not be like the United States that care for immediate benefits, the blind construction, brutally predatory development, but also detours leaps and bounds, effectively promote Western economic prosperity with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 full range of multi-leve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 the self-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economy, to avoid aid dependence tendency. At the same time to strengthe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economic,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rue harmon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论美国西进运动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美国西进运动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和领土扩张的背景下,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先导,以农牧业、矿产开掘及加工业为产业指向,以科技运用为动力的西部综合开发过程,它实现了美国东西部政治经济的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西部发展与中国西部大开发肖克摘要:美国西部发展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和领土扩张的背景下,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先导,以农牧业、矿产开掘及加工业为产业指向,以科技运用为动力的西部综合开发过程,它实现了美国东西部政治经济的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充分借鉴美国西部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持续发展。

关键词:美国西部发展 历程与基本经验 中国西部大开发1.美国西部发展的历程及政府的政策措施美国的“西部发展”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主要指美国整个广大西部开发的过程,包括美国历史上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来的“西部发展”、“黄金热”、“石油热”、“阳光热”、和“硅谷”的兴起。

“美国西部”的概念是一个相对动态发展的概念。

最早是指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到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地区,后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特别是随着路易斯安那的购买和1812年对英战争的胜利,移民向大湖区、密西西比河移动,最后,美国西部是指包括太平洋沿岸的整个广大地区。

美国的西部发展是一个长期和持续发展的过程。

早在美国独立之前,美利坚民族就开始向北美大陆西部扩张,但直到美国独立之后,美国的西部发展才变得更加积极和有计划,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纵观美国西部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1.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开发时期。

从独立战争结束到南北战争时期是美国西部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开发时期。

西部土地对美国独立之后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西部的开拓就没有今日的美国。

七年英法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从法国手中获得了加拿大以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直到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广大的地区;同时,英国宣布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归英国王室所有,这成为触发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的因素之一,因为西部土地对北美各阶层人民都具有迷人的魅力。

资产阶级渴求扩大国家版图,土地投机者企图从中获取暴利,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外来移民则把西部土地作为摆脱压迫、寻求新生活的唯一希望。

美国独立之后,根据1783年巴黎和约,美国领土已扩大到密西西比河东岸。

以后随着北方工业革命的悄然开始,南方“棉花王国”也骤然崛起,新西部不断开拓。

这一时期的西部发展以土地问题为核心,以农业开发为主体。

主要是因为:在客观上,当时美国西部存在着一片肥沃富饶、尚未开垦的辽阔的土地,这是美国西部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主观上,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获得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至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美国人民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看法:新获得的土地是以北美十三州共同用生命和财富换来的,因此这些土地应归人民所有,人民有权去开垦、种植和开发。

在这一时期,美国联邦政府为了促进西部发展中的土地开发和农业发展,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1土地政策。

首先,美国政府颁布了在西部建州的程序和规定。

1784年由杰斐逊起草了《关于弗吉尼亚让出的西部土地组建方案》的土地法令,规定西部土地为美国全体国民所共有;规定从俄亥俄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分作十六州,在居民人数达到一定的数目(原十三州的最低数额)时始可建立同西部各州完全平等的新州。

虽然法令中关于建立十六州的建议尚未实施,但它规定建州的原则已被确认。

1785年,政府又颁布土地法令对土地测量和出售作具体的规定。

西部土地被分为若干镇,每镇又分成36区,每区占地640平方公里,其中有4个区归联邦政府支配,其中的一个区作为赞助公共教育之用。

1787年7月13日,西北土地法在联邦议会获得通过,这项法令以1784年土地法令为基础,具体规定了处理俄亥俄河流域以北土地的办法,规定了建立新州的程序和原则。

美国政府关于在西部土地上建州的各项规定和程序,对西部开发和经济稳定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美国政府颁布了居民获得土地的政策。

1785年制定《土地条例》,该令确定了国有土地向移民出售的原则。

根据该法令的规定,将公有土地分块拍卖出售,每块土地最小640英亩(约合388亩),每英亩地价最低1美元,一次付清。

1796年的土地法将每英亩土地最低出售价提高为2美元,付清期改为一年以后,分4年付清。

后因该规定不能满足向西迁徙的大量农民对土地的需求,美国政府不断缩小购买土地的最低限额,由640英亩降低到160英亩,减低国有土地的出售价格。

1802-183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多个《救济法》,以延缓未付土地被没收的期限,使贫苦农民能够获得土地。

1832年杰克逊政府时期,政府允许农民占有土地,即那些已经占有未经测量和同意出卖土地的农民,可以最低售价购买他们已经耕种和改良了的土地。

并逐步降低公共土地的价格,由每英亩1.25美元降到0.5美元进行拍卖。

1862年,林肯政府又颁布了《宅地法》,规定年满21岁的公民从1863年1月1日起,只要付10美元的费用,就有权取得160英亩或160英亩以下的土地,耕种5年后,土地就归个人所有。

总之,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土地政策,为农民取得土地和进行农业开发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使美国能够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农业大国。

1.1.2移民政策。

1787年的美国土地法令不仅规定了建立新州的一些原则,而且根据该法的第三部分还对公民权利做出规定,特别是根据该法人们可以向西部自由迁徙。

因此,美国土地法令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移民向西部涌进的热潮,俄亥俄公司首当其冲,1787-1788年冬天,他们的先遣队从麻萨诸塞和康涅狄格出发,向着日落的方向前进。

此后,群众性的大规模的西部发展便蓬勃发展,移民主要来自北美十三州的新英格兰、中部州和南部州,仅在1790-1800年的短短的10年内,马里兰的13个县和弗吉尼亚的26个县的居民全部是外来移民,1810年全国有1/7的人口居住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地方。

1820年美国共有人口964万,其中300万人居住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到1840年全国超过1/3的人口居住在那里生活。

此外,国外移民也大量来到美国,为美国西部开发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1820年来到美国的移民只有8385人,但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以后,北欧、西欧国家的移民蜂拥进入美国,1850年达310004人,1854年增长到427833人。

总之,在1820-1860年间,大约有500万移民来到美国,为美国的西部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1.1.3基础设施开发政策。

美国在西部发展中非常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重视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设施的建设。

在铁路修建上美国政府采取了“多修铁路多得益”的政策。

铁路公司每修一英里的铁路,可以得到铁路沿线一定面积的土地;同时,规定铁路公司可以根据修筑铁路的长度和地形的不同,从政府那里获得不等的贷款。

1828年美国才开始修筑铁路, 1860年铁路里程便长达3万英里,其中大部分修建在西部地区。

这一时期铁路的修建,大大地推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在公路的建设上,美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政策是鼓励私人投资。

为了解决公路建设资金的不足,收费公路成为美国最早优先发展的事业。

从1792-1794年修建第一条公路开始,到1830年修筑公路总里程长达6400公里。

随着蒸汽机船的发明与使用,美国政府又加强了对水运的建设。

1817-1828年由纽约州资助修筑长达350英里的伊尔运河,把东部的哈得逊运河和西部的大湖区联系在一起,使当时一英里20美分的运价降到1美分。

总之,在1815-1840年间,各州投资1.25亿美元,建造了3000英里的运河,使美国当时成为世界上运河最发达的国家。

这一时期美国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大发展,为当时的西部发展提供了便利。

1.1.4扶持教育发展的政策。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特别重视学校教育。

根据1785年的土地法令,西部地区建立的每个州都可为兴办一所公共学院获得一片土地,当时杰斐逊还设计和制定了一项宏大的包括初级、中级学校直至州立大学的教育制度。

于是州立大学先后在南部和西部各州建立,并且开展免费教育。

186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莫里尔法》,决定由政府把至少3万英亩公地永久赠予每个州的有关院校,当时依阿华州农学院就是接受这种土地赠予建立起来的。

在19世纪60年代,根据《莫里尔法》,美国建立了一批农学院和工学院,如著名的伊利诺斯大学、马塞里工学院、康奈尔大学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为美国西部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化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1887年《哈奇法》规定每年拨给各州1.5万美元,为农业试验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联邦基金。

1907年又将这项经费扩大了一倍,以扩大农业科学研究与推广;而且,又通过立法把给予各校的津贴增至每年5万美元。

与此同时,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影响下,美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据统计,在1860年以前,美国共发布了3.6万项专利,对美国西部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2.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时期。

从独立战争结束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美国西部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主要是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时期。

美国内战的结束,特别是经过南方的重建后,南方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大发展,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场主相互妥协,政治上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与此同时,第二次产业革命也迅速兴起,美国开始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

因此,这一时期的西部发展,是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

美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促进西部发展,采取了更加优惠和更加开放的政策。

1.2.1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基础设施。

美国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采取了更加优惠的补贴措施来吸引私人投资公司建筑运河和铁路。

如平原地区每修筑一英里补助16000美元,丘陵地区每英里32000美元,山岳地区每英里48000美元,此外,铁路公司还可得到沿线两侧宽各十公里的土地所有权。

各州为了鼓励本州内铁路的兴建,往往免征铁路公司的税项,给予有利的建筑权特许状,提供贷款,购买铁路公司的股票或债券,有的则对铁路公司所发行的债券提供责任担保。

这些优惠措施吸引了大量外资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19世纪80年代初,欧洲资本家(主要是英国资本家)对美国的经济事业的投资为20亿美元,其中15.35亿美元投资在铁路的修建上。

到了1900年,美国营业的铁路线已从19世纪60年代末的5.3万英里增长到19万英里以上,超过了欧洲铁路线的总里程,几乎等于全世界的半数。

1913年,美国的铁路总里程又增长了一倍。

1.2.2采取开放的政策吸引国外优秀劳动力。

这一时期移民的重点是放在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国外优秀劳动力上。

1878年美国颁布《木材石料法》,准许任何公民和已提出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侨民,按一英亩2.5美元的价格购买160英亩不宜种植而其主要价值在于木材和石料的地段,这对当时美国修建铁路大规模需求木材和石料而言,增加了对外来移民的吸引力;同时,美国政府专门设立土地管理局和移民局,其宣传机构活动于欧洲大陆,他们以信贷优先、票价优惠、承诺将予以农业耕作指导及必要的援助来招徕移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