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温度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 课件
解析: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知识点2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分度值:1℃
量程:-20~110℃ 使用温度计时要看清它的量程,即该温度计 所能测量的温度范围. 使用温度计时还要看清它的分度值,即该温 度计一小格所代表的值.
判断温度计的使用对错
×× ×

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
的体温无法确定×
解析:如果体温计示数为38℃,则用它测38℃及以下的温度 时示数都是38℃,反之示数与被测温度相同.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演练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21 ℃.
提示:越往上数字越大,是零 上;越往上数字越小,是零下.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

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 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

×
注意: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如图,甲、乙所示为两支温度计液 柱处的放大部分,则这两支温度计的分 度值分别是 1℃ 、 2℃ ,指示 的示数分别为 16℃ 、 -18℃ .
常用的温度计

1 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相似之处? 验
由玻璃外壳、玻璃泡、细玻璃 室
管、刻度及符号组成.
用 温
2 家庭和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 度
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液体热胀冷缩.
体寒 温暑 计表
摄氏温度
℃表示摄氏温度.
把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 水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 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温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温度

体温计玻璃泡破裂的处理
体温计玻璃泡里面的测温物质是水银,水银会挥 发成气体,如果被吸入体内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吸 入大量的水银会引发过敏、胸痛、肾脏损伤等。
如果体温计玻璃泡打碎了,要第一时间开窗通风 透气,然后及时将散落的水银收集并密封起来交由专 门的医疗机构处理。处理过程中最好戴上口罩、手套 ,处理完后要用硫磺皂洗手,以清除皮肤表面可能残 留的水银。
四、体温计
(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体温计的构 造有什么特点?
(2)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在使用 体温计之前要甩一甩?
特点
体温计 量程 35℃ ~42℃ 分度值 0.1℃
⑴测温范围小 35℃~42℃
⑵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0.1℃
⑶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的规律制成的
4.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 ºC ,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 温是36 ºC和40 ºC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
A、36 ºC和40 ºC B、40 ºC和40 ºC C、39 ºC和40 ºC D、39 ºC和39 ºC
5.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放入冷水中时
液体遇冷收缩
放入热水中时
液体受热膨胀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 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液体:水银、酒精、煤油
转化法的应用:将温度转化为液柱 的高度,标上刻度后就可以表示不 同的温度。
一、温度计
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及作用 体温计的玻璃管很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一节 温度 课件(共23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一节 温度 课件(共23张PPT)

课前预习
3.阅读课本P48的小资料:人体正常体温是 ___3_7_o_C___读作______3_7_摄_氏__度_____.绝对零度 是 -273.15oC ,读作: 零下273.15摄氏度 .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的方法: (1)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之前,应注意观察所 用温度计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 (2)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 全部浸入 被测液体中,不 要碰到 容器底 或 容器壁 。 (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 稍微等一会 , 待温度计的 示数稳定 后再读数。
不对,应该分别8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
课堂合作探究
4.讨论4: 仔细观察下图并指出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哪些是错误的?如果错误,错在哪里?
AB
C
D
E
A. 错误,温度计 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B. 错误,温度计 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C. 温度计 的玻璃泡没完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D. 正确
E. 错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课后作业
6.(2017•枣阳市校级模拟)有一支用过后未甩 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 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 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B ) A.38℃,39℃ B.39℃,40℃ C.38℃,40℃ D.39℃,39℃
课后作业
7.(2015秋•相城区期中)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 温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上的标度
课后作业
5.(2016秋•满洲里市期末)关于体温计和实验 室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体温计与实验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度不同 B.体温计内有小缩口,温度计没有 C.使用体温计前,需要用力甩动,把液体甩到 35℃以下,普通温度计不能甩动 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普 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温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温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其中正确的是( D)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一温度计不准确但是刻度均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放在冰水混 合物里显示4℃,放在沸水中显示96℃,当放到一杯水里显示27℃, 则杯水真实温度多少?
有一只温度计的刻度不准,将此温度计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放在冰水 混合物中,示数是-2℃;放在沸水中示数是98℃,若将此温度计放在 室内空气中示数是26℃,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是显示的数不准确,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 显示4℃,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显示99℃,问这支温度计 哪个刻度最准确( C )
构造
温度计
玻璃泡上无缺口
体温计
玻璃泡上有缺口
量程 分度值 使用方法
-20℃~100℃
35℃~42℃
1℃
0.1℃
1、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1、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不能甩动
2、使用前必须向下甩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下列关于热力学温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热力学温标的零度是-273.15℃,叫做绝对零度 B.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 C.-33.15℃=240K D.温度由t摄氏温标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标便由T升至2T
A.60℃ B.70℃ C.80℃ D.90℃
体温计
体温计构造:由于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所以在构造上与 一般温度计相比,玻璃泡的相对容积更大,玻璃管内径更细。又由于体 温计使用时有与一般温度计不同的要求,所以连接玻璃泡和玻璃管处有 一段非常细的缩口。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吸热体积膨胀,水银通过缩口 上升到上面的细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体温计中的水银温度下 降,体积收缩,缩口下方的水银柱收缩回玻璃泡里,上方的水银柱来不 及收缩回玻璃泡中,在缩口处断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 能离开人体读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温度》PPT实用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温度》PPT实用课件

5.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 ,介于 楷书、 草书之 间的一 种字体 ,是为 了弥补 楷书的 书写速 度太慢 和草书 的难于 辨认而 产生的 。
6.会赏析其语言,如从遣词、用句、 修辞等 方面揣 摩、推 敲、理 解作者 炼字达 意的技 巧;
7.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 从用韵 、节奏 、音调 三个方 面去品 味其语 言的音 乐美、 节奏美 、韵律 美。
2.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大约是_3_7_℃___,读 作_3_7摄__氏_度 _.
35℃~42℃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分度值 是__0_._1_℃_.
5.在4-1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甲为____1_1_℃_______ 乙为____1__6_℃______
丙为_____9_℃_______
6.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D ]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第一节 温度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 (1)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 (2)摄氏温度的规定及读法。 (3)温度计的使用。 (4)体温计及其使用。
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 的心理 过程, 是人最 基本的 智慧之 一,联 结着我 们的过 去与现 在。一 切经验 都要经 过编码 、储存 和提取 才能形 成完整 的记忆 过程。
温度计
自 制 温 度 计
如何标刻度?
自 制 温 度 计
制 作 刻 度 盘
单位 : ℃
25
步骤一 测室温、标室温
① 用标准温度计测量室温。
② 在划好直线的白纸上,标出 自制温度计液面高度,标记 为室温的温度数。
自 制 温 度 计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教案)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2022年版课标要求】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3.能说明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日常温度计的种类、温度计工作原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理解不同角度的读数结果有何差异。

【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师用多媒体投影要点,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实际使用温度计,加强实践应用。

学法:观察实验,阅读课本,积极参与活动。

【课前准备】三个烧杯、冷水、温水和热水、自制温度计、演示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若干)、家庭用寒暑表(若干)、体温计(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利用PPT展示春、夏、秋、冬的图片。

提出问题:你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之间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

提出问题: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如何知道温度是多少?怎么测量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二、进行新课温度计教师活动:创设情景——我们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相同吗?学生活动:随机选一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验,说明自己的感觉;再随机选一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验,说明自己的感觉。

教师总结:感觉是不可靠的,那么如何得到准确的温度高低呢?我们需要用温度计来判断。

教师活动: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让学生猜测哪杯冷哪杯热?说明方法,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提出问题:热水比冷水热多少?学生回答:测量温度,加以比较。

引出问题:要研究热水比冷水热多少,我们需要借助一个仪器来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这个仪器叫什么呢?教师出示实验室用温度计。

(1)了解温度计的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课件

2
在 0 ℃到 100 ℃之间分成 100 个等份,每等份为 1 ℃。
温度计的使用
1
注意观察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位置。
2
使用时会选、会放、会读、会记。
体温计
构造及使用
拓展性作业:
自制一个温度计
1
并用它测量冷热不同的水的温度
所用材料
家中废旧的口服液小瓶、细管、密封胶。


操作过程中请注意安全!
拓展性作业:
1
自制温度计是根据什么规律测温的?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
它是如何显示温度高低的呢?
用液柱长短表示温度高低(转换法)
热水
冷水
改进自制温度计



二、温度计
1
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

2
常用温度计
体温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
二、温度计
3
基本构造
玻璃泡
液体
细管
玻璃外壳

三、摄氏温度
刻度
数字
单位:℃
②分度值:0.1 ℃
③测温物质:水银
④有个细弯缩口
体温计的构造
体温计的构造
体温计的构造
测温时,水
银沿缩口上

离开人体后,
水银从缩口
处断开
五、体温计
1
构造
①量程:35 ℃~42 ℃
②分度值:0.1 ℃
③测温物质:水银
④有个细弯缩口
2
使用方法
可离开人体读数;用后甩一甩,使水银回到玻璃泡。
各式各样的温度计
古人对热现象的认识
据考证大约180万年前古人使用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课件
1.温度
请用一句话描述他们各自此时的感受.
甲:
好冷呀!
乙:
真热呀!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纯净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 氏度 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
摄氏度
记作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等分100份 1份为1摄 氏度
温度计的结构:
单位
读作:摄氏度
毛细管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刻度 液柱
玻璃泡
练习:读出下列的温度
37 ℃ 氢弹爆炸
中心
3×107℃ 人的正常体温 (
压力锅内 ) 最高水温
( 120℃ )
太阳表面
约6000℃ 我国最高气温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11时40 分34秒上午11时40分11:40:3421.11.9
寒暑表


实验用温度计
线


金属盒温度计

光测 温度计
电 子 温 度 计
体温计
实 验 室 用 温 度
医 用 体 温 计
家 庭 用 寒 暑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 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 温度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 表的温度值

最高温度? 11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分度值
40
30 1℃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3.1温度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3.1温度说课稿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验操作: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2.问题解答:针对温度与物态变化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问题解答过程,互相学习、交流;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展示物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课堂导入和知识讲解环节,通过提问、解答、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策略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以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温度的相关知识。选择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在实验和探究中建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温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以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温度现象。

3.科学探究:经历温度计的使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温度控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准确读取温度计示数,并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温度概念、温度计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的动画和图片)。

•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实验器材(烧杯、热水、冷水、温度计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演示法:利用实物和多媒体展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温度计测量实验,体验温度的变化和读取方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通过询问学生“今天感觉冷还是热?”引出温度的概念,让学生意识到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设疑激趣:提问“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温度是多少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温度计的学习。

新课教学1.温度的概念•讲解定义:明确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作为单位。

•生活实例:列举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人们的穿着变化,说明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展示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温度计,让学生观察其结构。

•动画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讲解原理:详细解释温度计内部液体随温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的现象,以及如何通过刻度读取温度值。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温度知识分享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温度知识分享

-21℃~110℃ 35 ℃~ 42 ℃ -30℃~50 ℃
1℃ 0.1℃ 1℃
°c
°c
错误! °c
°c
正确! °c
°c
偏 大!
°c
正确!
偏 小!
正确使用温度计:
A.看清温度计的 量程和最小分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

寒 暑 表

四、温度计的使用
超出最高温度 -------胀破
低于最低温度 -------测不出来
使用前应 认清量程 和分度值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最高温度值? 最小分度值?
最低温度值?
观察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在刻 度上有什么不同?(量程和分度值)
A、36 ºC和40 ºC B、40 ºC和40 ºC C、39 ºC和40 ºC D、39 ºC和39 ºC
8.下面是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 顺序,你认为对吗?若不对,正确的顺序应
是:__B___A___D___C__F___E_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估—选—看— B.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 测—读—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 三章第一节 温度
一、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一、温度 试一试
如上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 冷水中。 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 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二、温度计
自制温度计: 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教学设计
b.小组讨论,针对生活中常见的温度现象,设计一堂科普课,向其他同学介绍相关知识。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必做题,确保掌握基本知识点。
2.选做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3.创新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4.团队合作题要注重分工合作,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探究和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然而,他们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和表达交流方面有待提高,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过程还需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加强团队合作和表达交流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b.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热传递的条件和方向。
3.创新题:
a.探究不同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尝试总结规律,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
b.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利用温度和物态变化解决实际问题,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
4.团队合作题:
a.小组合作,查阅资料,了解温度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编写一份简单的报告。
4.实验操作中的观察、数据分析及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例如,通过展示冰块融化、水烧开等日常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温度与物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物态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温度》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温度》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读作:37摄氏度。 珠峰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 ℃,读作: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 摄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视察并讨论着将空白处填上。学生讨论后回答: (1)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是高于100 ℃。 (2)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3)冰箱的最低温度是-18 ℃。 (4)我国最低气温为-52.3 ℃(漠河镇)。 教师引导过渡:知道了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 正确使用呢?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视察实验室用温度计 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视察上面的标度) 2.液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 教师介绍: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共同讨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完毕后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细玻璃管(内径很细,粗 细均匀)、刻度。 拓展研究: 比较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讨论,了解单位 A.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B.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 0 ℃(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 C.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 100 ℃。 D.1摄氏度:0 ℃和100 ℃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
《温度》说课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 级上册《物态变化》单元中的课文《温度》,下面我将 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 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温度》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中的第1节内容。 本课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 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环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温度的 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 点内容。温度计是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概念,温度计 的原理,刻度规定,使用方法和体温计的特殊结构。通过本节的学习, 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视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
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四、体温计
四、体温计
测体温时 水银膨胀能通
过缩口升到直管 内。
缩口
读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 水银遇冷收缩,直管 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 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 故仍然指导本来的温 度。
!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课堂小结
1.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2.摄氏温度的规定和单位; 3.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4.体温计的使用。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0
100℃
1标准大气压下 沸水的温度
每一小格 表示1 ℃
0℃和 100℃之 间分成100等份,每 一等份为摄氏温度 的一个单位,叫做 0℃ 1摄氏度。
二、摄氏温度
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是“37℃”,读作“37 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 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 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一、温度计
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视察细管 中水柱位置的变化。
冷水
热水
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一、温度计
三种常用温度计的构造: 玻璃泡、毛细管、刻度
温度计上面的字母是什么? 表示什么意义? 的使用

110
最高温度?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分度值
40
30 1℃
量程 ~
20
10
0
-10
-20
最低温度? -20℃
想想议议
温度计里的液 体可能将温度 计胀破
13 如果所测的温
13
00 度过低,低于了
00
00 0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ppt课件
• 1.量程不同 • 2.分度值不同 • 3.用途不同 • 4.体温计内有缩口,实验室温度计没有缩口 • 5.使用体温计前要向下甩几下,实验室温度
计不能甩 • 6.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实验室温度
计要留在液体中读数
一、温度的概念 二、摄氏温度的规定 三、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 四、温度计的使用 五、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
A
B
C
D
图4
6.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的水和0℃的冰水混
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7.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D ]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你能找出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不同 之处吗?
将测不出温度
! 使用前应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908070605040302010 908070605040302010
想想议议
温度计里的液 体可能将温度 计胀破
如果所测的 温度过高,超出 了温度计所能测 量的最高温度, 会出现什么后果?
如果所测的 温度过低,低于 了温度计所能测 量的最低温度, 会出现什么后果?
将测不出温度
! 使用前应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正确使用温度计:
A.看清温度计的 量程和分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
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
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
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 的液面相平.
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70
60
50 分度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保证作业质量。
2.家长协助监督,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温度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温度计算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摄氏度与开尔文的转换、热膨胀系数的应用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对温度计算方法的掌握。
2.实践观察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气温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的习惯。
(二)讲授新知
1.温度概念:教师详细讲解温度的定义,强调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与物体的内能密切相关。
2.温度计量单位:介绍摄氏度、开尔文等温度计量单位,讲解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3.温度计的使用:教师演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读数、校准、注意事项等,并让学生跟随操作,加深印象。
4.温度与物体性质、环境变化的关系:通过实例和实验,讲解温度对物体热膨胀、气候变化等的影响。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学生对温度概念的理解,明确温度的物理意义和计量单位。
2.加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温度计算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4.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探究温度与物体性质、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温度计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件日常物品,如水杯、冰箱等,使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并记录下来。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温度计的使用
第四步: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离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俯视)
(平视) 38℃
(仰视)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如图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
B)
A
B
C
D
五、体温计
用途:测量人体温度
分度值:0.1℃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为27℃左右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 绝对零度为 -273.15℃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四、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里的液体可
110
如果所测的温
110
能将温度计胀破
100 度过低,低于了温
100
90 80









35℃~42℃
-20℃~100℃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寒 暑 表
-20℃~50℃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二、温度计
工作原理 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 结构
玻璃泡
刻度
毛细管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度,那么冰的-温22度是
℃,水的3温8 度是 ℃。
A
B
C
D
图1


20
40
30
30


图2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银
量程:35 ℃ ~42 ℃ 有非常细的缩口
五、体温计
缩口的作用:
测体温时:
水银膨胀通过缩 口缓慢挤到直管内。
注意事项: 使用体温计前要
将玻璃泡朝下用力 向下甩几下。
读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 冷收缩,由于缩口很细,直管 内的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 在缩处断开,不能自动退回液 泡内,温度计离开人体后指示 的仍是测量时人体的温度。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四、温度计的使用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 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 的温度值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最高温度?

110
100
110℃
90
80
70
60 分度值:1℃
的。 3、摄氏温度以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为0oC,在一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100 ℃。 4、每种温度计都有一定的量程和 分度值 。 5、如右图,量程是 -30 ℃ ~120 ℃ ,分度
值是2 ℃ ,现在表示的温度是18 ℃ 。 6、用测了38.5 ℃发烧病人的体温计没有向下甩 就去测正常人的体温,其测量结果会是 38.5 ℃。
2.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3_6__℃。 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1_4_℃。


40
10
30
图1
20
图2
3.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3_6_._9_℃。
图3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4.学校医务室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们 的示数都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 若两位病人实际体温分别是39℃、37℃,那么这两支体 温计测量后的示数分别为____3_9____℃和___3_7_._5__℃。
C. 负摄氏20度 D. 零下20摄氏度
8、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是( D)
A. 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 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 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摄氏度(℃) 实验室温度计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三、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是由瑞典物理学 家摄尔修 斯在 1742 年制定 的。
安德斯·摄尔修斯 1701.11-1744.4
摄氏温度的规定 在1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为0℃
沸水的 温度为100℃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B_A__F_D__E____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随堂练习】
10、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
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 D
是 。图2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随堂练习】
7、-20℃的正确读法是( D )
A. 零下20度
B. 零下摄氏20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 水的温度定为100℃ 4、温度计的使用 5、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随堂练习】
1、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 程度的物理量。 2、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
度计所能测量的最
90 80
如果所测的温度 过高,超出了温度
70 低温度,会出现什
60 50
么后果?
70 60 50
计所能测量的最高
40 30
40 30
温度,会出现什么
20
20
后果?
10 0
10 0
10
10
20
将测不出温度
20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 第一步: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有甲乙两个玻璃杯,都装有冰水混合物,标准大 气压下把甲玻璃杯置于阳光下晒,乙玻璃杯置于室 内阴凉处,在冰块未完全熔化之前,比较两杯中水 的温度可知( )
A.两杯中水的温度都是0℃ B.甲杯中水的温度高于0℃ C.乙杯中水的温度高于0℃ D.无法比较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五、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
1、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注意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3、正确放入温度计 (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
器底或容器壁)
4、读数 (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示数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四、温度计的使用
第四步:读数 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离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50
40
30
20
10
0 10
-20℃
20
最低温度?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四、温度计的使用
第三步:正确放入温度计 下面这些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玻璃泡 碰到容 器底
玻璃泡 碰到容 器壁
玻璃泡未 全浸入液 体中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
学习目标:
➢ 知道温度的概念 ➢ 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温度 ➢ 了解体温计的使用
一、温度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人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可靠吗?
一、温度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小实验:




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 温度计
一、温度
分类
1、按玻璃泡内的测温液体分类: 酒精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 煤油温度计
酒精沸点:78°C 水银沸点:356.7°C 煤油沸点 >150°C
凝固点:-114.3°C 凝固点:-39°C
凝固点 < -30°C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一、温度
分类
2、按用途分类: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三、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的读法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37℃ “-4.7℃”
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读做“37摄氏度” 读做“负4.7摄氏度” 或“零下4.7摄氏度”
➢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
➢ 我国的最低气温-52.3℃
➢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8℃左右
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质 中;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将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共31张PPT)
总结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