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观察

合集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是否正常 , 管道保 持通 畅 , 电子镜 头放 入 2 戊 二 醛溶 液 内浸 泡 并 用 低 温 等 离子 消 % 毒 。插上 电源 正确连 线 , 保持 正常 运转 。
然 后 常 规 消 毒 铺 巾 , 据术 式递 上所 需 举 根
后也会存 在复发 , 肠道粘连等一系列 的问
题 。 本组 结 果 显示 , 后 并 发 症 中观 察 组 术 有 1 术 后 粘 连 , 对 照 组 中 2例 术 后 粘 例 而
查 无 异 常 之 后 , 切 口进 行 缝 合 ( 体 对 具 略) 。③观察组 : 腔镜治疗 术前 先进行 腹
腔器官等结构和功能影 响较大 , 对未育女 性 意 味着 从 此 失 去 生 育 能力 。 对于该类 病症 患者采 取其 中观 察组 采取腹腔镜下子 宫肌 瘤剥离 术和 开腹肌 瘤剔 除术 两种 治疗方案 , 并对其进行分析
疗 子 宫肌 瘤 的 t 疗 效 对 比 。方 法 : 治 临床 收
子 宫肌 瘤 患 者 6 4例 , 治 疗 方 法 的 不 同 依 分 为观 察 组 ( 腔 镜 下 子 宫 肌 瘤 剥 离术 ) 腹 和 对 照组 ( 腹肌 瘤 剔 除 术 ) 6周 后 比 较 开 ,
两组 的 临床 疗 效 , 析 临床 价 值 。 结 果 : 分 两组 在 住 院 时 间 、 术后 并发 症 和 临床 症 状
2 1 0. 24
妊娠
合 并子 宫肌 瘤 临床 诊 治
d i i . 9 9 j sn 0 7 —61x 0 2. o : 0 3 6 / .i .1 0 s 4 .2 1
器械仪器准备 , 检查器 械性 能及 相关 开关 子宫肌瘤是女性 生殖 器官 中最 常见
的一 种 良性 肿 瘤 。 其 危 害 主 要 是 引 起 感 染 、 脓 、 连或 炎症 , 的 还 导 致 不 孕 或 化 粘 有 流 产 , 宫 肌 瘤 虽 为 良性 肿 瘤 , 仍 有 少 子 但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效果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效果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效果比较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效果。

方法:本院将4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0例腹腔镜手术组、20例开腹手术组,进而对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经过手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4.56±1.65)分和睡眠質量评分(4.28±1.32)分更高于开腹手术组经过手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1.56±0.52)分和睡眠质量评分(1.69±0.69)分(P<0.05)。

结论:通过对患者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后,前者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及睡眠质量均要比后者恢复得快且好。

标签: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疾病,医护人员只需要将高质量的手术措施运用到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就能够帮助患者促进身体水平的显著提升,不仅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1]。

而导致患者受到这种疾病影响的主要因素,则是因为女性患者在患病期间受到了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方面问题的影响,同时还与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遗传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2]。

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的手术方式都是以开腹手术为主。

虽然开腹手术拥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是容易导致患者在术后受到疼痛问题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且有可能导致患者在术中出现大出血方面的问题。

因此为了进行这方面问题的解决,我国逐渐将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的手术治疗方式运用到了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而这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有着极大的帮助。

因此本院将4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具体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0例腹腔镜手术组、20例开腹手术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年龄范围为25~55岁,平均年龄为(37.5±12.5)岁。

腹腔镜与开腹在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对比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在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对比分析
瘤 2 )肌 瘤 2 例 (8 0 )开 腹 肌 瘤 切 除 术 5 例 ,2 4 , 均 例 , 6 3 .% 。 6 3 ~5 岁 平 (26 .4岁 , 中单 发肌 瘤2 例(89 , 4 .±6 3) 其 2 3 .%)多发 肌瘤 3例 (11 , 4 6 .%) 肌 瘤 2 个 ; 壁 间肌 瘤 3 例 ( 7 1 ) 浆 膜 下 ( 括 阔 韧 带 内 ~6 肌 2 5 .% , 包 肌 瘤 3 ) 瘤 2 例 (2 9 ) 患 者 均 无 内 科 合 并 症 , 例 肌 4 4 .% 。 无盆 腔 手 术 史 。 前 常规 行盆 腔彩超 、 肾功能 、 、 常规 、 血 全项 、 术 肝 血 尿 凝 宫 颈 Tc 宫 腔 镜 检 查 , 阴 道 不 规 则 流 血 的 患 者 行 诊 刮 术 , 除 T、 对 以
临 床


腹 腔 镜 与 开 腹 在 巨大 子 宫 肌 瘤 切 除 术 中应 用 对 比分 析
蔡 杰
( 南科 技 大 学 第一 附 属 医 院妇 产 科 二 病 区 河 南洛 阳 河
4 10 ) 7 0 0
【 要 】目 的 探 讨腹 腔 镜 巨 大子 宫肌 瘤 切除术 (aaocpcm o et y L ) 摘 1prsoi ym c m , M 与开腹 巨大子 宫肌 瘤 切除 术(pn m o etm ) 劣 o oe ym c y优 o 性 及 临床价 值 。 方法 回顾 分析 20 年 1 月至 2 1年 1 月我 院妇 科收 治1 4 巨大 子 宫肌 瘤( 09 2 0o 2 2例 子宫肌 瘤最 大直 径 》7m, 宫体 积>l e 子 2
1 3 观 察 指标 .
手 术时 间 、 中 出血 量 ( 腔 吸 出液 和 冲洗 液 间 的差 值 )肛 门 术 腹 , 恢 复排 气 时 间 、 院 时 间 。 住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对比观察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对比观察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对比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指导。

方法选择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情况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2组患者在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镇痛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from the bed tim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and postoperativeanalgesia,show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具体见表1。

2.2 2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镇痛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具体见表2。

2.3 2组患者近期预后情况比较实验组4例患者复发,阴道超声镜提示肌瘤大小为0.8~2.3cm,复发率为6.45%。

对照组3例患者复发,阴道超声镜提示肌瘤大小为0.7~2.4cm,复发率为4.84%,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率为100%,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伤口愈合不良,经清创和换药后全部愈合。

3 结果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相关性疾病[4],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子宫肌瘤剔除术通过保持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以最大化降低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影响,不仅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还能够维持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适用于保存子宫愿望十分强烈的女性。

3.1 严格手术适应证有国外文献报道子宫肌瘤手术的适应证为:(1)浆膜下子宫肌瘤的直径应0.05)。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层 。值得 注意的是 ,在利 用腹 腔镜 对子 宫 内膜 的穿 透情 况
子 宫肌 瘤 腹 腔 镜 手 术 与 开 腹 手 术 的疗 效 比较
李 昱川
广西 壮族 自治区桂林 医学 院附属 医院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1
【 摘
要】 目的 :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 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 9 8 例子宫 肌瘤患者 ,根据不 同的手术方法 分为观
术 后 住 院 时 间较 短 ,患 者 恢 复 较 快 。
【 关键词 】 腹 腔镜 ;开腹 ;手术 ;子宫肌瘤 【 中图分类号】 R 7 1 3 .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1 2 — 0 l 1 7— 0 1
1 . 2 治疗方法 ( 1 )传 统开腹 手术 :对 照组 患者进 行连 续硬膜外麻 醉 ,并通 过开腹 手术进 入 患者腹 腔 ,将肌 瘤 突 出部位覆盖 的肌层 小 心切开并 把 肌瘤全 部剔 除 ,之后 将切 口缝合关腹 。 ( 2 )腹腔 镜手术 :观察 组患者 实施子宫 肌瘤
作较为方便 ,降低 了手术 难度 ,减 少 了手术 费用 ,不过 其 切 口较大 ,手术过程 中腹部器 官需 要在 空气 中暴露 较长 的
生其他不 良反应 以及严重并发症状等 。 本组 资料显示 ,采用腹腔镜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 ,手术 过程 中患者的出血量 、术后排气 时间以者 的治疗效 果相 比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总而言之 ,医师在 明确掌握手术适应症 的 前提下 ,采用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 除术具有 更好 的治 疗效果 , 切 口较为美观 ,对患者造成 的创伤较小 ,有利于妇女 的身 体
腔镜子宫肌瘤剔 除术 的治疗过 程 中 ,还需要 充分 考虑 子宫 肌瘤所在 的位 置 、肌瘤 的大小 以及 具体 数 目等 ,确 保患 者

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发表时间:2014-03-06T17:19:48.3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闫小红[导读]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30~50岁的中年女性是该病的高发人群,其临床发病率高达26.4%[1]。

闫小红(庆阳市人民医院妇科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目的探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0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30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

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所需要手术创口小,术中出血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意义,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264-01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30~50岁的中年女性是该病的高发人群,其临床发病率高达26.4%[1]。

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对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但是由于手术会造成较大创口,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部分耐受性差的患者无法坚持手术完成,给治疗带来了困难[2]。

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3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实施腹腔镜下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0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300例,年龄分布为29~54岁,平均年龄为44.5±3.2岁,术前对患者进行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本次研究中共计有106例单发性肌瘤,48例多发性肌瘤,87例肌壁间肌瘤及59例浆膜下肌瘤。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

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显著优与开腹手术组。

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资料与方法2008年我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组50例,年龄24~51岁,平均34.15±6.25岁;已婚46例,未婚4例,已生育42例。

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5例(对照组),年龄25~51岁,平均36.23±6.45岁;已婚50例,未婚5例,已生育48例。

病例选择标准:单个肌瘤直径>5cm,腹腔镜组<8cm或单个肌瘤直径3~5cm且数目在4个以下。

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癌可能。

月经不正常者术前行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术后均行病理检查证实。

腹腔镜组:插管全麻。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取脐孔下缘做纵切口,长约1cm。

气腹针穿刺成功后,形成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套管穿刺成功后,放入腹腔镜,探查肝、胆、肠管、大网膜有无异常。

若无异常改头低脚高位30°。

直视下取右下腹麦氏点及左下腹反麦氏点作第二、第三穿刺点。

分别用5mm及10mm Trocar穿刺,放置手術操作器械,从宫颈置入举宫器,以利术中更好地暴露子宫肌瘤。

在腹腔镜监视下,根据肌瘤生长部位采用不同术式。

①带蒂浆膜下肌瘤:用2号强生可吸收肠线,按Roeder打结法制成线圈,根据肌瘤大小调整线圈大小,将线圈套扎其蒂部,在推结器的推动下,收紧线圈,有效阻断血液,将肌瘤切下,创面电凝止血;②肌壁间及无蒂的浆膜下肌瘤:用单极电凝钩纵行切开肌瘤表面假包膜,深达瘤核,有齿抓钳夹持肌瘤作为牵引,沿假包膜钝性分离肌瘤,凝切止血,至基底部时将肌瘤向同一方向旋转,剥出肌瘤,检查创面。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目的观察对比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就诊被确诊为子宫肌瘤的11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55例,A组患者选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的月经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

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的月经情况较A组患者也理想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现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较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用腹腔镜技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患者转归、并发症情况,均较开腹手术理想,且具有安全性高、微创等独特优势,可以作为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进行应用。

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病。

具体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明显增多、继发性贫血,部分子宫肌瘤较大的患者会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排便困难[1]。

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育龄妇女患有子宫肌瘤的占该病患者总人数的30%~50%,对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

到目前为止,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两种。

外科手术主要有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两种术式。

为了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提高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转归更加理想,使患者尽可能少承受手术所带来的不必要痛苦,为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笔者组织了本次研究,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被确诊为子宫肌瘤的11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55例。

年龄28~54岁,平均32.8岁;病程在1~14年,平均7.3年;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形 , 而提 高 患 者 的生 活 质 量。19 从 9 6~ 21 0 0年开 展保 留胸大 、 肌 改 良乳 腺 癌 小 根 治术 2 2例 , 8 经随访获得 比较满意 的效
果 。 现 报告 如 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讨 论
率 。②化疗 : 术后化疗 的 目的是控制潜在 的微 小转移灶 , 依靠 以化疗 为主有 效地全 身性 药物疗法 , 消灭残存 的肿 瘤细胞 。因 为人们认 识到乳癌不仅是一种局部病 变 , 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常用 C F方 案化 A
剔除术为微创 手术 , 有创 伤 小、 院 时 具 住 间短、 术后恢 复 快等优 点 , 开腹 手术 剔 除
肌 瘤 多 、 应 证 广 。 临床 医生 应 根 据 自己 适 的 经验 和 适 应 证 选 择 恰 当 术 式 。
术 中情况 : 腹腔 镜 组 8 6例 中 ,3例 8 成功施行 了腹 腔镜 手术 , 中转开腹 手 3例
药 6周期 , 术后 病理腋 下淋 巴结转移 >3 个结合放疗 。雌激素受体 阳性 , 口服三苯
氧 胺 片 , 服 3—5年 。 连
结 果
的处理 , 能有 效地 预 防局部 复发和 转移 ,
重视 术 后 综 合 治 疗 科 可提 高远 期 疗 效 。
复发的重要 治疗 步骤 。根治 性放 疗 的范
经、 胸背 神 经及 肩胛 下 血 管。 冲洗 创 面
摘 要 目的 : 讨 改 良乳 腺 癌 根 治 术 的 探
后 , 用 4 %蒸 馏 水 冲洗 浸 泡创 面 约 5 再 5 分钟 , 吸净 , 下及 胸 壁各 放置 引 流管 1 腋 根, 间断缝合 皮肤 , 口, 切 腋下 加压包 扎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目的:观察和对比对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性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

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性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则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传统开腹性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明显更具优势。

关键字:子宫肌瘤;腹腔镜;开腹性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良性肿瘤,其在中年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1]。

目前,临床上对该疾病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其中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已获广大临床医师的认可,是子宫肌瘤治疗的首选方案。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渐发展和完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对比该手术方案和传统开腹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方案进行治疗,现总结临床效果如下:1 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的相关诊断[2];②均经B 超检查、妇科检查明确诊断;③均选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④均具有腹腔镜手术适应症;⑤患者均有明确的保留子宫的要求;⑥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②具有凝血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③肿瘤过大的患者。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术式差异分作两组,25例于腹腔镜下展开子宫肌瘤剔除术者作治疗组,25例展开开腹手术者作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长均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占4.00%,较对照组的24.00%低,P<0.05。

结论: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标签: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属于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多发人群为30~50岁女性,发病主要受孕激素、雌激素等影响[1-2]。

当前,对于子宫肌瘤,临床上多展开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可有效将肌瘤组织切除。

以往临床上术式以开腹为主,虽术野清晰,可于直观下对肌瘤进行处理,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

近年来,腹腔镜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中,于腹腔镜下对子宫肌瘤进行剔除的优势逐渐被患者、临床认可[3]。

此次研究以本院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作对象,分作两组,分别通过腹腔镜、开腹手术展开治疗,旨在进一步对比两种术式的效果,现对研究进行如下回顾性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共纳入病例50例,均为出现子宫肌瘤并于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病例纳入与排除符合以下标准:1)纳入明确确诊为子宫肌瘤者;2)纳入符合手术适应证者;3)纳入已对知情同意书进行签署者;4)排除合并妊娠者;5)排除合并其他器质性、系统性疾病者;6)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者。

依据术式差异,将50例患者分作两组,对照组25例,年龄30~70岁,平均(50.14±8.97)岁;病程3~15个月,平均(9.12±3.27)个月;肌瘤直径3.0~8.3cm,平均(5.31±2.30)cm。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比较【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开腹行子宫肌瘤剔术患者和同期5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具有相同的手术指征[2]:①患者均要求保留子宫;②子宫体积小于妊娠12周;③直径大于3cm的多发子宫肌瘤少于5个;④肌瘤生长部位为浆膜下或肌壁间突向浆膜面;⑤单发子宫肌瘤直径不大于10cm;;术前均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1.2 研究方法1.2.1 开腹组手术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按《妇产科手术学》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操作[3]。

1.2.2 腹腔镜组手术全身麻醉或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气腹穿刺,气腹压1.88kpa(14mmhg),腹部作三点穿刺,需缝合时,选择左侧脐旁开7cm处为第4穿刺孔。

有蒂的浆膜下肌瘤:用1号dexon线在体外做套圈,将套圈放人腹腔套扎肌瘤蒂部,用推节器将套圈推紧后将肌瘤切下,创面电凝止血。

无蒂或壁间肌瘤:先用单极电钩将肌瘤包膜或肌壁划开,剥离瘤体。

根据宫壁切口大小行双极电凝止血或缝合;缝合方法有8字缝合、连续缝合、连续锁边缝合:如切口较深则双层缝合,内层缝合瘤腔止血,外层包埋缝合,加强止血.并使伤口平整以减少粘连。

然后冲洗腹腔,排出co2气体,取出腹腔镜器械,缝合穿刺孔。

1.3 研究指标1.3.1 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1.3.2 术后恢复包括肠道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1.3.3 并发症包括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1.4 随诊观察半年后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诊b超检查,以了解患者子宫肌瘤的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检验。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Q 生
鲞筮 期
J o u r n a l o f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e d i c i n e , 2 0 1 5 . V 0 1 . 3 6 . N 0 . 9

1 2 83 ・

Hale Waihona Puke 经 验 交 流 . 照《 妇产科 学》中关于 子 宫肌 瘤剔 除术 的操作 标 准 , 完 成术 式; ②据 B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结果 , 于肌瘤 突 出处 切 口人 路 ,
剔 除肌瘤 方法与腹腔镜基本相同 , 逐 层缝合关 腹。 3 . 观察 指标 : 手术 时间、 术后 卧床 时 间、 围手 术期住 院 时 间。术 中以及 术后 并发症 发生例 , 主要 包括重 度痛 、 感染 、 切 口愈合不 良、 术 中出血 ≥1 5 0 ml ( 以浸透 纱布 块数 为准 , 估算 出血量 ) 、 尿潴 留等 , 术后发热 例 , 术 后随访 复发例 , 肌瘤 残 留 例, 术后随访症状改善率 ( 月经紊 乱、 腰 腹坠胀 等主要症 状 明 显减轻或 消失) 。 4 . 统计学处 理 : 以S P S S 1 8 . 0软 件包处理所 获数据 资料 ,
腹 腔 镜 与 开 腹 子 宫肌 瘤剔 除术 的 临床 效 果 比较
詹 玲
【 摘要 】 目的
标 。结果 结论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 子宫肌瘤 剔 除术 的临床效果 。方法
经筛选 、 剔除, 以腹腔镜 下
子宫肌瘤剔 I 涂术治疗患者 6 l 例 纳入腹 腔镜组 , 以开腹 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4 1 例纳入开腹组 , 对 比相 关指 腹腔镜组 手术 时间长于开腹组 , 术后卧床时 间低 于开腹组 , 复发率 、 残留率高于开腹组 , 差异具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比较Summary:目的:分析探究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联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择4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routine open surgery and laparoscopic combined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uterine leiomyoma. Methods:40 cases of uterine myoma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two groups. Basic nurs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Keys:子宫肌瘤;腹腔镜;开腹手术;综合护理前言: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一般表现在月经血量增多、痛经以及贫血等方面。

现阶段,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多以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为主[1]。

为了进一步评价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本文展开以下研究,并对围手术期护理作出分析。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7年1月~2019年4月,选择4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比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比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比观察
殷素华
【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年(卷),期】2015(21)2
【摘要】目的考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观察组,但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长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对照组有4例脂肪液化病症,发生率为4.55%,观察组发生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7,P<0.05).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而言,腹腔
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恢复快,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208-209)
【作者】殷素华
【作者单位】515300 普宁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对比观察 [J], 王鹤;王春香
2.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观察 [J], 殷素华
3.传统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J], 赵丹华
4.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J], 邵洪

5.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对比观察 [J], 严春华;张健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比较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比较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比较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

方法: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因患有子宫肌瘤疾病的260名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对其分别实施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结果:(7.3±3.6)为腹腔镜组的肌瘤最大直径,(8.9±5.2)为开腹组的肌瘤最大直径,说明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3.1±1.7)为腹腔镜组的剔除肌瘤的数量,(6.7±1.4)为开腹组的剔除肌瘤的数量,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83.3±19.4)为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122.320.4)为开腹组的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72.3±30.1)为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87.3±40.1)为开腹组的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

结论:两种手术的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接受腹腔镜组的病人的在手术出血量和康复和入院时间周期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开腹;复发;妊娠在育龄期的妇女中发生机率较好的生殖系统疾病为子宫肌瘤,此种疾病属于良性的肿瘤,在对其进行医治的过程常常选取手术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腹对肌瘤剔除或者是对子宫切除的手术[1]。

在腹腔镜技术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逐步的完善,并且其使用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在实施肌瘤剔除术的期间以腹腔镜来配合,呈现出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取得了较高的医学实践成果,病人在进行医治的期间痛苦的程度低并且具有较好的依从性[2]。

目前在对不同手术的方式后复发的机率和妊娠机率的研究较少[3]。

因此本文针对时间节点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因患有子宫肌瘤疾病的260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后,探究分析其效果。

现将整体的报告汇总如下。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观察【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

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少于后者(t=5.909、13.262、7.161、8.18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0%)相比对照组(18.97%),明显低于后者(X2=8.891,P<0.05)。

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好于常规开腹。

【关键词】腹腔镜;剖腹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为女性群体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生殖器官良性肿瘤,以育龄妇女最为多发(30~50岁),伴随年龄的持续增长,肌瘤会随之不断增大,但整体癌变率比较低,大约为0.5%~0.9%,但仍需要给予警惕[1]。

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而言,注重个体化,依据患者肿瘤大小、部位、实际数目及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对那些没有生育需要的患者,可开展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2]。

针对那些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患者,或是不愿全切子宫者,可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此手术整体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乃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微创手术。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以分组对照的方式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全部患者均经宫颈细胞学、B超检查确诊,排除子宫内膜、子宫颈恶性病变者,另排除肝、心、肾等严重器官病变者,无药物过敏史及手术史。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

( 江苏省海门市人 民医院 , 江苏
海门 , 2 2 6 1 0 0 )
【 摘
要】 目的: 观察 分析 子宫肌瘤 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开腹 手术以及腹腔镜 下子 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 治疗疗效。方法 : 将江 苏省
海 门市人 民医院 2 0 1 3年 8月 - 2 0 1 5 年 8月收 治的 7 6例子 宫肌瘤 患者根 据随机抽 签法分为实验组 (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 疗) 和对照组( 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 , 对 比分析 两组 患者手 术相 关情 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发 生情 况。结果 : 实验组患者术后 排气时
组 中患者年龄最 大 5 9岁 , 最小 3 3岁 , 平均年龄 ( 3 7 . 1 ±3 . 1 ) 岁; 2 4例 单发
性肌瘤 , 1 4例多发性 肌瘤 。两组患者年龄 以及病情等各方面并无很大区 I l l ( P > 0 . 0 . 1 对照组 。所有 患者 均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 具体 手术 方法 如下: 对患者 进行腰硬联合 麻醉处理 , 应该 选择子宫肌瘤 突出部位将 肌
近年来 , 子 宫肌瘤 的发病率 有明显升高趋势 , 而且发病年 龄越来越 年轻 , 当前 临床主要采用 手术 方式治疗子 宫肌瘤患者 , 其 中想 要保 留患 者的生育功能 , 最理 想的手术方式就是子宫肌瘤剔除术 。 腹 腔镜 下子宫 肌瘤剔 除术具有 切 口 美 观、 创 伤小、 术后并发症少 、 对机体 内环境干扰较 小、 术后盆腔粘连 少、 术后恢 复时间较短等诸多优点H 。而传统开腹子宫 肌瘤剔 除术 可以在直视下完 成手术 , 而且手术 方式操作简便 , 操作技术

大程度上干 扰盆腔 内环境 , 增 加患者术后感染 风险 , 胃肠道 功能恢复 的 比较慢 。本次研究 表明 , 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 、 术 中出血量 以及住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对比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对比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对比观察发表时间:2015-08-14T11:19:12.347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扬丽[导读] 子宫肌瘤在妇科临床上是最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其多由子宫内平滑肌组织增生所致,与机体雌激素水平值相关。

李扬丽(成都市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003-01【摘要】目的:进行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对比观察。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子宫肌瘤病人50例,随机分组。

开腹组病人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病人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近期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以及远期效果:复发率。

结果:从近期效果来看,腹腔镜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跟开腹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从远期效果来看,两组病人复发率相似,没有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

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能够有效剔除子宫肌瘤,预防子宫肌瘤的复发,但从近期效果来看,腹腔镜更为安全可靠便捷,主要体现在其手术操作时间较短,病人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从而也缩短了其住院时间。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对比Laparoscopicandopensurgicalmyomectomycomparativeefficacy【Abstract】Objective:Toperformlaparoscopicandopenmyomectomyefficacycompared.Methods:June2013.December201450casesofpatientswithuterinefibroidswererandomized.Opengroupofpatientsundergoingabdominalmyomectomy;laparoscopicgrouppatientsundergoinglaparoscopicmyomectomy,comparedtwogroupsofshort.termeffect:operativetime,hospitalstay,bloodloss,complications,andlong.termeffects:recurrencerate.Results:Fromtheshort.termeffect,thepatientlaparo scopicoperativetime,hospitalstay,bloodloss,complicationscomparedwithopensurgeryhasobviousadvantagesP<0.05;fromlong.termpointofview,twogroupsofpa tientsrelapseratesimilar,showing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laparoscopicandopenmyomectomyareabletoeffectivelyeliminateuterinefibroids,uter inefibroidsrelapseprevention,buttheshort.termeffect,thelaparoscopicmoresecureandconvenient,mainlyinitsoperativetimethanshort,lesspatient,lessbloodlossand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andpromotingtherehabilitationofpatients,andthusshortentheirhospitalstay.【Keywords】laparoscopy;laparotomy;myomectomy;comparativeefficac子宫肌瘤在妇科临床上是最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其多由子宫内平滑肌组织增生所致,与机体雌激素水平值相关[1]。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子宫肌瘤患者46例,入院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依据手术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3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3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治疗效果。

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研究组与参照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参照组比对后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子宫肌瘤予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同时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在良性肿瘤疾病中子宫肌瘤较为常见,引发因素与子宫平滑肌增生存在相关性,临床特征表现为月经量变多和周期延长及缩短等。

既往的治疗临床常选择开腹手术,但是该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同时具有较慢的恢复速度[1]。

近年来,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应运而生。

为此,本文要研究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的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子宫肌瘤患者46例。

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23例。

研究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55岁,最小年龄为36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47.51士3.40)岁。

其中18例患者为多发性肿瘤,5例患者为单发性肿瘤。

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58岁,最小年龄为35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48.06士4.13)岁。

其中16例患者为多发性肿瘤,7例患者为单发性肿瘤。

2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观察
发表时间:2018-09-27T10:58:18.8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下第8期作者:潘玉梅1 郭占山2
[导读] 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肌瘤残留率低,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平度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山东省 266700;
2.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省 266753
【摘要】当前,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但是,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保留,因此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腹腔镜与开腹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

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切口脂肪液化、发热等不良反应,2年后子宫肌瘤残留率。

结果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开腹剔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29/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研究组患者肌瘤残留2例(5.0%),对照组5例(1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肌瘤残留率低,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纳入此次研究。

排除内脏功能障碍患者、宫颈癌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及其他恶性病变患者。

其中单发肌瘤35例,多发肌瘤45例;患者年龄27~48岁,中位年龄(33.6±2.4)岁。

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各40例。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年龄、肌瘤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确定子宫肌瘤位置、数量、大小。

1.2.1研究组
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安放举宫器,腹腔注入CO2气体,置入腹腔镜,于下腹部左右各作一穿刺点,超声定位肌瘤,根据操作指南暴露肌瘤、剔除肌瘤,处理创面,缝合伤口。

1.2.2对照组
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切口脂肪液化、发热等并发症。

术后随访2年,观察两组肌瘤残留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开腹剔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29/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不良反应
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子宫肌瘤残留率
随访2年后,研究组患者肌瘤残留2例(5.0%),对照组5例(1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最近几年来,在临床中,患者的子宫肌瘤发病率不断升高,并且成了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由于患者多不出现月经不调等症状,肌瘤体积不大,很容易被忽略。

宫肌瘤多发生于育龄妇女,青春期较少见,患者绝经后肌瘤可发生萎缩或消失,因此认为其发生原因与机体雌激素、孕激素和生长激素水平过高刺激肌瘤生长有关。

子宫肌瘤一般呈白色,外有包膜覆盖,与周围正常子宫黏膜分界清楚,临床上主要分为肌壁间子宫肌瘤、浆膜下及黏膜下子宫肌瘤等类型,相关临床症状与肌瘤位置、数量和大小等因素有关,随着子宫肌瘤的增大,患者后期可在下腹部触及肿块,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腹坠胀、膀胱压迫症状等,严重者可因长期阴道流血而发生贫血,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主要采用B超和腹腔镜进行检查诊断。

对于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两种术式各有特点。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操作简单,术中手术视野清晰,可用手指直接触及深部微小病灶,剔除肌瘤彻底,适用于瘤体体积较大者,具有较好的根治效果。

但该术式创口大,易发生盆腔粘连和感染,影响患者康复。

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腹腔镜进行探查,手术切口小,尤其适用于单发微小型肌瘤的切除,患者术后恢复快,依从性高。

另外,腹腔镜手术的肌瘤残留率很低。

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重视残留问题,强调熟练进行腹腔镜操作,术后对上腹部和腹膜后位进行
检查,充分发挥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的精细化操作优势,从而降低了肌瘤残留率。

同时本研究严格参照适应证选择手术方式,对肌瘤体积较小、单发浆膜下肌瘤采用腹腔镜手术,对多发性肌瘤(≥5个)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可以充分发挥各术式特点,彻底清除病灶,减少残留率。

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这与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切口小,操作时对周围脏器损伤少有关,术后感染率较低。

并且,在这两种方式中,对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影响都比较小,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对子宫的损伤小。

但是,也有研究显示,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与患者子宫肌瘤的类型有较大的联系。

综上所述,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肌瘤残留率低,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军英.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05):403-404.
[2]陈萌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