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算模型的_新农保_个人账户替代率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研究——基于养老金替代率的精算分析

我国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研究——基于养老金替代率的精算分析

我国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研究——基于养老金替代率的精
算分析
任雅姗
【期刊名称】《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27)005
【摘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为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指明了方向,但新农保基本保障制度并不能提供较好的养老保障水平.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商业养老保险为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提供了较好的补充作用.农村(商业保险)市场
的巨大消费潜力和目前发展的滞后形成极大差异,探究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变得尤为
紧迫.本文从商业养老保险补充新农保替代率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目标替代率下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潜在市场规模做出了估计,最后提出一些发展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
场的意见.
【总页数】6页(P16-21)
【作者】任雅姗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0.67
【相关文献】
1.我国基本养老金中替代率问题的精算分析 [J], 刘楚源
2.职工工资、养老金替代率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基于因素分析法的分解分析 [J],
赵怡;司文晴
3.延迟退休和提高基金收益率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的精算分析 [J], 胡永生
4.基于TRR的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研究——兼论我国公共养老金水平的高低[J], 黄万丁
5.延迟退休年龄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研究——基于养老金替代率和自我负担率[J], 赵广会;杨新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养老金新政:新旧养老保险政策的替代率测算

养老金新政:新旧养老保险政策的替代率测算

养老金新政:新旧养老保险政策的替代率测算
林东海;丁煜
【期刊名称】《人口与经济》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本论文通过模型在一定的精算假设下作了比较分析,发现在同样的精算假设下测算,改革之前的养老金替代率要明显高于原来预计的目标替代率,其主要原因在于在个人账户空账的条件下,个人账户假设的利息率是比较低的,而做实个人账户之后,资本市场可以获得合理的利息回报,个人账户积累的效率提高,加上基础养老金比例增加,是改革后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没有下降的关键.
【总页数】7页(P69-74,68)
【作者】林东海;丁煜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0.67
【相关文献】
1.我国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测算及改革思路探讨 [J], 屈满学
2.广东省公益类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测算:基于不同行业视角 [J], 宋福建;
3.新旧养老保险政策的替代率测算及其敏感性 [J], 邓大松;李琳
4.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测算及其对养老金收支平衡影响分析 [J], 汤志浩;王荣乾
5.目标替代率、交叉替代率、终身替代率与平均替代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分类测算与比较 [J], 薛惠元; 王雅; 黄安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农保个人账户设计的改进:基于精算模型的分析

新农保个人账户设计的改进:基于精算模型的分析
31
建 华 (00 通过 建立 新农 保个 人 账 户精算 模 型 , 算 了农 村居 民人 均 纯 收入 不 同增 长 预期 下 个 人 账户 的 21) 测 替 代率 水平 ; 铁英 , 梦伊 (OO 通过构 建 新农 保基 金 收支平 衡 精算 模 型 , 于制 度 风 险参 数 优 化 的视 封 李 2L) 基

要: 根据 国务院《 关于开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对新农保 ,
个人账户的精算结果表 明:1 采取 固定额度缴 费, () 个人账 户积 累基金将会 累退式增长, 且在缴费超过 3 年后 , 出现缴 费时间越长 , 0 会 替代率越低 的现象;2 大龄参保农 民如果 () 选择较低档次缴 费, 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本起不到保 障作 用;3 政府对个人账户的缴 费补 () 贴机制 , 不足 以激励参保农 民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 况下, 选择较 高档 次参保。基于此, 应
社会 保 障研 究 2 1 年 第 5期 01
S ca S c ryS u is o52 1 o il e u i tde N . 0 t 1
新 农 保 个Biblioteka 人 账 户 设 计 的 改 进 : 于 精 算 模 型 的分 析 基
丁 煜
( 门大 学公共 事务 学院 , 建厦 门,60 5 厦 福 3 10 )


问题 的提 出
20 年 9 , 09 月 国务 院发布《 于开展新 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下文简称《 关 ( 指导意见》 , ) 正式提出建立个人缴费、 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 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下文简称《 新农保》 。 ) 新农保的基金筹集采取个人缴费、 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方式。个人缴费采取 固定分档费额机制 , 参保人可

固定利率下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金额精算模型研究

固定利率下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金额精算模型研究

经 济 科 苑
固定利率下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金额精算模型研究
董 丽光 赵 亚 华
( 哈 尔滨工程 大学理 学院 应 用数 学系,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1 )
摘 要: 随着我国人 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 , 人 口老龄化问题 目益突出。 本 文以固定利率为基础 , 构建 了新农保个人 账户养老金 积 累金 额精 算模 型 , 通过 引入 个人账 户养老金 积 累金额 的灵敏度 分析 函数 , 对影响 该精 算模 型的几个 因素进行 了敏感度 分析 , 得 到 了个人账 户 中养老金 积累金额与参保居 民开始参保 的年龄 、 缴 费的标准及利率有 关, 且受利率影响最为显著的结论。本文结果在估算新农保 个人账 户养老金 积累金额 的实际问题 中,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 养老金积 累精 算模 型; 灵敏度 ; 缴 费率 ; 基金收益率
本文在新农保制度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 , 首先建立固定利率下新农 随着我 国人 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 ,人 口老龄化 问题 1 3 益突 出。 保个 人账户 中养 老金积累金额精算模 型 , 然后 选取利率 、 缴 费率和 而新农保制度存 在着覆盖范 围较小 , 基金年 收益率较低 , 政府 补贴 参保年龄等参数 , 通过 引进养老金积 累金 额敏感度分析 函数 , 对参 标准不当等一 系列 问题 。 因此有必要对新农保制度建立起来的基金 保农 民个 人账户 中养老金积累金额进行敏感性分析 。 监管制度 进行深入 的改进和完善 。 2 固定利率下养老金积累金额精算模型 2 0 1 0年 , 王翠 琴t 2 1 等建立 了新农 保替代 率精算模 型 , 得 出政府 2 . 1 模型假设 应鼓励农 民尽早 、 长期和选择高缴费档次进行投保 的结论。 丁煜【 4 建 2 . 1 . 1 假定投资收益率在养老金缴 费期 间与领取期间保持不变 , 立 了个人账户精算模 型 , 结果表明新农保的替代率水平与缴费时间 并与人民币的存款利率相一致 ; 成反 比。田园 等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金额精算模型 , 为建立和 2 . 1 . 2假定新农保基础养 老金 的最低标 准 , 是 由国家根据 经济的 完善新疆地区的农 村社会养老保 险制度提供 了理论 支持 。杨 志浩 发 展 情 况 进 行 统一 调整 [ 引 。 通过对 中国养老保 险现状 的研究 , 得出只有恰 当的提前职工 的参保 2 . 2 模 型 建 立 年龄和延迟退休年龄水平 , 才能更好 地保 障农村居 民生活的结论 。 新农保参 保农 民个 人账户 中养老金未来 缴费金 额的 ( 转下页 ) 景 区军亭界度假山庄 ; 花垣县拥有 3 A级景 区边城茶峒 。 但 与州 内其 系, 充分利用湘西州的民族 自治地区的地方立法权, 制定 向贫困人 口 他县市相 比较 , 这两县景 区数量较少 , 开发程度较低 。 旅游业难 以单 和社 区倾斜 的地方法规条例,为旅游扶贫 的发展提供法 律保障 ; 另 独承担起扶贫攻坚的重任。因此需要 与本 地区优势产业 联动 , 共 同 方 面, 要 积极 谋求 国家 、 湖南省层 面对湘西 州旅游扶贫 发展 的政 发展 。两 县可积极 利用关联产业的资源 、 技术 、 人力和 资金 , 人力促 策性支持, 包括经济 、 社会 、 环保 等各方面的政策 。其次, 要优化 旅游 进旅游开发, 降低旅游产业的生产成本, 从而提高其旅游产业 的发展 扶贫模式的参与 f 生机制。 要通过就业 、 分红 、 生态补偿等方式保障贫 水平, 弥补 其旅游资 源的劣势 和缺陷; 另一方面 , 要有效 发挥旅游产 困人 口的利益分配。 最后, 要优化旅游扶贫模式的资金保 障机制 。 要 业的联动效应, 借助旅游关联性产业 的力量, 扩大旅游乘数效应 的发 确保旅 游扶 贫的资金投入 , 通 过建立景 区旅 游扶贫 专项基金 、 争取 挥, 分散旅游产业敏感性和脆弱性造成的旅游漏损效应和投资风 险, 国家政策性 资金和 国际援 助基金 , 用 于社 区发展 、 态 文化保护 和消 进 一步促 进区域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旅游扶贫 的经济效益 、 除贫 困 。 社会 效 益 和生 态 效 益 。 参 考 文 献 4 . 2按精准扶贫机制要求优化旅游扶贫模式 【 l 】 李晓琴. 恩施 州旅游扶 贫模 式优化研 究. 2 0 1 3 , 5 . 4 . 2 . 1 优化旅游扶贫 目标 : 扶 贫 目标一是应具有普遍 性 , 应 让湘 『 2 1 叶红专. 在 湘 西 州 旅 游发 展 大会 上 的讲 话 , 2 0 1 6 , 6 . 西 州 所有 建档 立 卡 的贫 困户 均 应 享 受 到 旅 游 业 发 展 的红 利 , 二 是 应 【 3 】 杨 丹. 刍议旅 游扶 贫开发 中存 在 的问题及 其解 决措 施I J I . 经济研 具有针对性 , 应按不同对 象采取扶助 、 救助两种类型 , 即对大多数具 究 , 2 0 1 6 , 4月 下半 期 . 备能力参 与旅游业发展 的贫 困户应帮助其提高能力 , 引导他们 参与 f 4 1 N 家统 计 局 、 湖 南省 统 计 局 、 湘 西 州统 计 局 相 关 公 报 . 旅游扶贫 , 使其能够脱贫致富 ; 对于不具备劳动能力 的特殊贫 困户 , 【 5 】龙永 华.精 准扶 贫视域 下湘 西州农 业产业扶 贫模 式创新研 究. 01 5, 5. 应实行社会低保 兜底 , 三是应具有全 面性 , 旅 游扶 贫不仅仅是 帮助 2 贫 困人 口脱离贫困, 更 应该包含帮助贫 困人 口提高 自我发展能力, ��

基于精算模型的农村养老保险研究

基于精算模型的农村养老保险研究

基于精算模型的农村养老保险研究
周慧文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问题》
【年(卷),期】2005()6
【摘要】本文介绍了精算技术在农村养老保险中的应用,讨论了如何运用精算方法研究和制定相关方案的思路,运用精算技术可以为各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借鉴。

【总页数】3页(P71-73)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中国;保险费率;养老保险模式
【作者】周慧文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9
【相关文献】
1.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偿付能力预测 [J], 李丹;杨丽
2.基于CIR利率模型的基本养老保险精算模型研究 [J], 张美玲;林枫
3.基于精算模型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化研究 [J], 王小丽;王国辉
4.我国养老保险精算管理研究——基于国际养老保险精算平衡制度的借鉴 [J], 周志波;潘欣欣;姜松
5.我国养老保险精算管理研究——基于国际养老保险精算平衡制度的借鉴 [J], 周志波;潘欣欣;姜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替代率水平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替代率水平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6 0 — 0
参保农 民在开始领取 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在 6 0
岁 时的 总现值 为 :
m一1

P 2
0 \ 1十, , =
( 3 )
根据保险精算平衡原理 , 有 M= F V , 即:
6 0 — Ⅱ
c ∑( 1 + g ) ( 1 + r ) + 7 1 ∑( 1 + r )
者相 对 于 同期 当地农 村 居 民的生 活水 平情 况 。
( 一) 模 型 的构 建
方面他们大多没有按区域对经济发展不 同的区域 的农 民缴费能力进行测算。新疆地区虽然 2 0 1 2 年参
保率就 已达到 9 5 %, 基本实现 了制度上 的全覆盖 , 但 是 结合农 民 自身 的缴 费能力 ,他们满 6 0岁后 能获得 个怎么样的养老水平值得探讨。因此, 结合新疆实 际, 分区域测定新疆新农保实际的养老金供给替代率

重要指标。过高的养老金替代率不仅会给 国家和地 方财政带来负担 , 还会产生 “ 养懒汉” 的现象 ; 而 过
低 的养 老金替代率则保障不 了老年人 的正 常养 老 需求 , 容易引起社会动荡。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 , 替 代率 主要分 为三种 , 第一 种是 目标替代 率 , 指单个 职工退休后 的养 老金收入与退休前一年工资 收入
地方财政研究/ 2 o 1 4 . 3 / 第3 期 5 9
三农聚焦
型, 根据 国务院《 关 于开展新 型农 村社会 养老保险 试点的指导意见》 , 我们做 出以下几个基本假设 : 假设一 , 新疆地 区绝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非 常薄 弱 , 补助 忽 略不计 。 假设二 , 每位农 民从开始缴 纳保费起每年年初 选择 的缴费档次不变 , 并且不问断缴 费。政府按 照 人 均 纯 收人 的增 长率 每 年 调整 一 次 缴 费档 次 , 个人 缴费的补贴标准不变。 假设 三 ,参保 居 民在 达 到养 老 金 发 放年 龄 时 , 在每年年初一次性领取当年养老金。 假设 四 , 已经年满 6 0岁的老人 , 其子女都 已经 参保 , 老人们有领取基础养老金 的资格 。距领取年 龄不 足 1 5年 的农 民 由 于 补 缴 不 享 受 政 府 缴 费 补 贴, 因此 不 会补缴 至 1 5年 。 假设 五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 和物价变动等情 况, 按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每年调整全 国新农保 基础 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2 . 精算模型 根据《 指导意见》 , 新农保养老金给付分为两个 部分 : 基础 养 老金 和个 人账 户养 老 金 。因此 , 新 农 保 养 老金替代率也就分为基础养老金替代率 和个 人 账户替代率两部分 。 新疆新农保 基础养老金 替代率 R R 的测 算公 式为 :

随机情形下新农保“隐性”替代率精算模型研究

随机情形下新农保“隐性”替代率精算模型研究
第 37 卷 第 6 期 佳 木 斯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2019 年 11 月 Journ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文章编号:1008 - 1402(2019)06 - 1017 - 04
Vol. 37 No. 6 Nov. 2019
随机情形下新农保“ 隐性” 替代率精算模型研究①
马钰涵1ꎬ 贾念念2ꎬ∗
(1.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ꎬ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ꎻ2. 哈尔滨工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ꎬ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 针对当今人口老龄化问题ꎬ以精算理论为基础ꎬ 构建了固定利率下新农保目标替代率 与“隐性”替代率模型ꎮ 利用两种随机过程对利率建模ꎬ将上述两种模型推广到利率随机情形ꎬ 得到了目标替代率与“隐性”替代率的经验函数分布的图像和经验函数密度的图像ꎮ 通过实证研 究ꎬ利率随机情形下的新农保“ 隐性” 替代率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较低的 问题ꎬ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新农保制度提供理论依据ꎮ 关键词: 随机利率ꎻ“隐性”替代率ꎻ新农保制度 中图分类号: F840 文献标识码: A
口总数ꎬS 为耕地流转农民所在省份的总耕地面
引理 1: 设 G(t) 为 Gauss 过程ꎬa 为常数ꎬ 则
积ꎬPZ 为农民耕地流转前一年每单位耕地的经营 权流转评估得到的生态价格ꎬPE 为农民耕地流转 前一年每单位耕地经营权流转评估得到的经济价 格ꎬe2 为土地还原利率ꎮ
E e = e . G ( aG(t) )
R目标

R1
+ R2

A0 (1 + e1 ) b-x ω0 (1 + l) b-x+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测算与分析.kdh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测算与分析.kdh

P0 + Y0
i=1
k=1
m- 1
Σ Y(0 1+g)b-a j
=
1 0(1+r)j
(9)
三、参数假设、测算结果及分析
(一)参数假设
1.参保时间、缴费年龄和领取年龄。新农保在全
每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调整的比例等于全国农
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则参保农民在年满 60 岁时领
取的基础养老金 P1 为: P1=P0×(1+g)b-a
(2)
·9·
参保农民年满 60 岁时上一年度的全国农民人
均纯收入 Y 为:
Y=Y(0 1+g)b-a
(3)
因此“,中人”和“新人”的基础养老金替代率
其五,养老金待遇领取年龄为 60 周岁,领取条 件要区分“老人”、 “中人”和“新人”。“老人”(新农保 制度实施时已年满 60 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 老保险待遇)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中人”(新 农保制度实施时距领取年龄不足 15 年) 应按年缴 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 15 年;“新人”(新 农保制度实施时距领取年龄超过 15 年) 应按年缴 费,累计缴费不少于 15 年。
·8·
缴费,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 时调整缴费档次。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 费给予补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的补贴标 准不低于 30 元/人/年;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 可给予适当鼓励;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 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 保险费。
领取养老金的前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 [2]。
(二)假设前提
考虑到新农保制度的特殊性,按照国发[2009]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偿付能力预测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偿付能力预测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偿付能力预测李丹;杨丽【摘要】基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支出和个人帐户支出精算模型,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偿付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增长比例,指出对个人账户要制定更加有弹性的缴费方式,并且提出一系列辅助对策及措施,确保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偿付能力.%Based on the actuarial model of the fundamental annuities and individual account expenses defra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olvency of the new-type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specifically determines the growth rate of the state and local financial investment to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fund, points out that the individual account should formulate more flexible paying ways, at last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auxiliary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olvency of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fund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4【总页数】3页(P15060-15062)【关键词】新农保;偿付能力;精算模型;预测【作者】李丹;杨丽【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89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基本养老由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实证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实证研究

=
P1 Y
=
P0 Y0
(
1+f 1+g
b-a
)
(4)
根据新农保政策规定和以上假设条件,我们以
C 表 示 新 农 保 开 始 实 施 年 份 (2009 年 )参 保 农 民 的
年缴费标准,以 A 表示集体的年补助标准,以 T 表
示政府对参保农民的年缴费补贴标准, 以 r 表示新
农保个人账户的年收益率,以 P2 表示个人账户养老 金年领取金额,以 m 表示预计的参保农民个人账户
DOI:10.15884/ki.issn.1007-0672.2010.05.020
2010 年第 5 期 第 31 卷
Northwest population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实证研究
王翠琴 1,薛惠元 2
(1.华中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武汉 430070;2.武汉大学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
取养老金时(即年满 60 岁时)的总额现值 N 为:
m-1
Σ N=P2
1
j
(6)
j = 0 (1+r)
图 1 新农保个人账户精算模型
①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 60 周岁的称为“老人”,距领取 年龄不足 15 年的称为“中人”,距领取年龄超过 15 年的称为 “新人”。 ②缴费档次一共分为 5 档,例如某个农民若选择最低档次作 为缴费标准,一生中均选择最低档次缴费。
一、引言 2009 年 9 月 1 日,国务院发 布 《关 于 开 展 新 型 农 村 社 会 养 老 保 险 试 点 的 指 导 意 见 》 ( 国 发 [2009]32 号),决定 2009 年在全国选择 10%的县(市、区、旗)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以下简称新农保)试 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 年之 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并明确提出 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为“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 可持续”。 那么,新农保制度建立起来之后,能否实 现“保基本”的目标呢? 这就需要测算新农保的替代 率。 因此,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新农保替代率进 行测算和分析,对于明确我国新农保的替代率水平、 完善新农保政策以及新农保的试点推广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理论界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替 代率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对新农保替代率的研 究却少之又少。 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农保出现的时间 还不长,虽然从 2003 年起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就 开始自主探索具有地区特点的新农保,但到 2009 年 9 月,全国性的试点指导意见才出台。 在现有的研究 中,阿里 木 江·阿 不 来 提 、买 买 提 江·买 提 尼 亚 孜 等 (2010) 运 用 社 会 保 险 精 算 理 论 , 构 造 了 农 村 社 会 养

贵州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分析

贵州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分析

贵州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分析[摘要]本文构建贵州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通过对替代率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城镇居民养老金替代率低于新农保替代率,替代率、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存在正相关关系,个人账户替代率低是替代率水平较低和预期保障力不足的原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1 引言本文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意见》(黔府发[2009]37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黔府发办[2011]76号)(以下简称试点意见)文件的相关规定,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构建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精算模型,测算和分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养老保险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 基本概念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2.1 基本概念替代率又称为替代水平,在保险理论中,是用来对老年生存危险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的估算,表示养老保险人在领取期的生活水平对领取前生活水平的替代程度。

在实践中,替代率是衡量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指标。

替代率太高,会造成参保居民在职期间与退休后收入无明显差别,降低工作积极性;替代率太低,参保居民退休后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获得的收入较低,生活水平可能受到影响。

2.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特点其一,参保年龄相为16周岁以上的居民;其二,采用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其三,中央财政给予补助年满60周岁的参保人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地方政府按30元/人/年标准给予个人账户的缴费补贴;其四,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参保人60岁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记发;其五,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均暂实行县级管理。

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模型3.1 老人的基础养老金替代率根据试点意见规定,年满60岁老人不用缴费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我们把老人与标准人(16-59岁)分开来讨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及其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替代率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和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旨在构建一个新农保替代率的精算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评估当前新农保政策的替代率水平,为进一步完善新农保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首先对新农保替代率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精算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参保人的缴费水平、缴费年限、投资收益、养老金调整机制等多个因素,以更准确地预测新农保的替代率水平。

接下来,本文利用实际数据对精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收集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缴费年限的农村居民的参保数据,运用精算模型进行替代率计算,并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替代率差异。

同时,本文还将新农保的替代率与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进行比较,以揭示新农保在养老保障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完善新农保政策的建议。

包括优化缴费机制、提高投资收益、完善养老金调整机制等方面,以提高新农保的替代率水平,更好地保障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新农保替代率的精算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为完善新农保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推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概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我国政府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保障农村居民老年生活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

该制度在原有的老农保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完善,旨在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稳定可靠的养老保障。

新农保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其中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参保人给予补贴。

制度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分析
足 的深层 次原 因, 并在政府补贴 力度 、 个人账户投 资运 营以及 缴费方式上提 出相应的建议 。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精算 型; 漠 替代率; 保障水平
中图分类号 : 9 9 F 2 C 7 ;2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7 5 2 1 )5— 0 9— 5 10 3 1 (0 1 0 0 0 0
平亦不相 同的结论 。阿里木 江 、 阿不来提 、 买提江 、 买 买提 尼
险工作迈 上 了一个新 台阶。 我 国农 村社会养老保 险远远 滞后 于城镇 职工基 本养 老 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养 老保 险替代率在理论界 的研究文 献颇
亚孜 、 李全胜 (0 0 运 用社会 保 险精 算知 识构 建 了农 村社 21 )
20 0 9年 3 2号文件 发布以来 , 术界对 新农 保替代 率 的研 究 学
文献如下 :
机制进行 了研究 , 得出在相 同的养老金 目 标替代率水平下现
收现付制 阶段式平衡 模式可 以使年 均财政 补贴规模 最小且 财政支 出规模较稳定 的结论 , 出我 国应建立 以财政提供缴 提 费补贴 的阶段式现收 现付制平 衡模式 作为新农 保财 政补贴
摘 要: 在分析 已有研 究文献的基础上 , 于 20 9月 出台的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 险政 策文件 , 据相 关规 基 09年 依
定和数据 构建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 型, 对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 险替 代率进行 实证分析 , 测算 出新 制度下养老金缴 费年 限和缴 费档次与替代 率水平之 间具有正 向相 关 关 系, 索新 制度 下养老金 的替代 率水平低 及其预期 保 障力不 探
全 国东 部 、 中部 和西部各省 范 围内 , 志着农 村社 会养 老保 标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精算研究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精算研究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精算研究
王霞;吕志勇;孟晋
【期刊名称】《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27)006
【摘要】2009年11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9]131号).在此项文件中确立了以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来有效应对我省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本文从新农保的供求关系出发,建立新农保替代率精算模型,然后以《山东省实施意见》中的政策为基础,估算出了我省的新农保替代率水平,且对影响替代率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总页数】8页(P56-63)
【作者】王霞;吕志勇;孟晋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济南250014;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济南250014;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0.67
【相关文献】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刘沛栋;李放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分析 [J], 黄锦英;罗倩倩
3.基于TRR的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研究——兼论我国公共养老金水平的高低[J], 黄万丁
4.我国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研究——基于养老金替代率的精算分析 [J], 任雅姗
5.随机情形下新农保"隐性"替代率精算模型研究① [J], 马钰涵; 贾念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农保个人账户补贴率测度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农保个人账户补贴率测度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农保个人账户补贴率测度
蒋春雷;董川远
【期刊名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025)002
【摘要】遵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接轨的基本原则,运用保险精算的相关原理建立了精算模型,对新农保个人账户财政补贴适度水平进行了测度,确定了两组适度的个人账户缴费率和补贴率.
【总页数】4页(P181-184)
【作者】蒋春雷;董川远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162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16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9
【相关文献】
1.新农保个人账户财政补贴激励效应研究 [J], 金刚;柳清瑞
2.新农保个人账户设计的改进:基于精算模型的分析 [J], 丁煜
3.新农保个人账户补贴机制引发逆向选择探究 [J], 王树兰
4.固定利率下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金额精算模型研究 [J], 董丽光;赵亚华
5.随机情形下新农保"隐性"替代率精算模型研究① [J], 马钰涵; 贾念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议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替代率

小议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替代率

小议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替代率班级:经济0901##:杨倩学号:1091940216小议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替代率摘要老年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局部,养老保险制度是大多数国家老年保障的根本形式,其功能就在于保障老年人退休后的根本生活需要。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在人口赡养比不断提高的状况下,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此,世界各国纷纷对养老保险制度进展一定程度的调整,甚至改革。

而我国正面临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总量正不断增加。

因此,在我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决定2009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根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并明确提出新农保试点的根本原那么为“保根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那么,新农保制度建立起来之后,能否实现“保根本〞的目标呢?这就需要测算新农保的替代率。

因此,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新农保替代率进展测算和分析,对于明确我国新农保的替代率水平、完善新农保政策以与新农保的试点推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即通过对新农保替代率的研究分析,在对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了一定的想法的根底上,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解决方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老年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替代率AbstractOlder secur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the ponent,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the basic form of elderly security in most countries,its function is the basic guarantee that satisfy the olds’ daily life after retiring. Under the trend in the global population aging and in population than improving status dependent, endowment insurance for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world in succession of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to adjust to a certain extent,even reform. And our country faces an irreversible an aging society,with thelargest elderly population, the country's aging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Therefore, to improv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imminent in our country. On September 1,2009,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bout for a new rural society endowment insurance is the guiding opinions pilot" (the country is sent [2009] no. 32), decided in the choice of 10% in 2009 of the county (city, area, flag) develop a new type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ew type of rural insurance systema pilot, later gradually expand the pilot, in the whole nation universal implementation, 2020 to realize the basic rural residents of working-age plete coverage, and specifically new farming maintain a pilot's basic principle for "protect the basic, universal coverage, elastic and sustainable". So, the new type of rural insurance system set up later, could realize the goal of "ensure the basic"? This needs the new type of rural insurance system keeps measuring substitution rate. Therefore, theselection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thod for the replacement rates in the new type of rural insurance systemto measure and analyze,as for the replacement rates in the new type of rural insurance system, perfect the new type of rural insurance systemto keep policies and keep the pilot promo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This article is based onresearch and analysis ofthe replacement rates in the new type of rural insurance system,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havinga certain ideas on the new type of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Key words:Older securitythe new type of rural insurance system Endowment insurancethereplacement rates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着城市转移,农村老龄化现象因此变得日益严重。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选择_基于替代率的研究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选择_基于替代率的研究

保险研究2013年第4期INSURANCE STUDIES No.42013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选择———基于替代率的研究郭瑜(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摘要]经过数年探索与实验,中央政府计划通过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双重选择来覆盖农民工群体。

这两种养老保险体系能在多大程度上保障农民工的退休生活?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问题做出预测与分析。

结果显示新农保替代率较低,只具有基础性保障作用;城保制度要求参保人持续高额缴费,因此具有高且稳定的替代率。

对于亦农亦工的农民工群体,本文重点指出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夹心层”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替代率[中图分类号]F8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06(2013)04-0110-08一、引言在中国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逐渐成为工业和服务业的生力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至2011年总量已达25278万人[1]。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进一步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10年累计需转移农村人口1亿人以上[2]。

农民工进城务工,为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在不可逆转的城镇化进程之下,越来越多的农民会走出农村———这为传统二元社会格局带来变革力量,同时也向以家庭与土地保障为主的传统农村养老模式提出挑战。

老年贫困与老年福利是一个严峻的世界性问题[3],中国也不例外[4](Cai et al,2012)。

过去数年中,政府和学界都意识到了这个隐患,不断致力于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解决之道,可谓是“地方试点、百花齐放”。

中央政府规划及地方政府试点基于三个主要思路:独立模式①、城保模式②,以及农保模式③[5-6]。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型互助制农业保险定价研究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型互助制农业保险定价研究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型互助制农业保险定价研究
李昊洋;李宇嘉;王欣童;李南希
【期刊名称】《经贸实践》
【年(卷),期】2018(0)24
【摘要】本文承接项目初始的研究成果对灾害分级制度及灾损率模型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探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灾害等级的划分标准。

同时利用精算模型以及保险定价机制给出了计划在当地实施的新型农业保险的损失赔偿指标及相应触发机制下该地区保险、再保险、SPV以及政府补贴之间的赔付分配比例,从而给出"新农保"的定价模型。

将该定价模型与灾害分级模型有机结合,后者起到检验前者的作用优化原有定价模型。

最后,对该模型在"新农保"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相关分析。

【总页数】2页(P112-113)
【作者】李昊洋;李宇嘉;王欣童;李南希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66
【相关文献】
1.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偿付能力预测
2.随机利率下B-S 模型基于非参数估计的期权保险精算定价
3.汽车保险精算定价模型研究综述
4.基于保险精算法下的期权定价问题研究
5.基于波动率估计的时变O-U模型期权保险精算定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测算方法与预测研究——基于政策的仿真推进视角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测算方法与预测研究——基于政策的仿真推进视角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测算方法与预测研究——基于
政策的仿真推进视角
梁平;胡以涛;付小鹏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2(40)6
【摘要】通过运用社会保障统计和保险精算的技术方法,基于政策的仿真推进视角,构建出“新农保”替代率水平评估模型,并对未来替代率水平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现行制度条件下,“新农保”替代率较低,须采取鼓励延长参保年限、增加个人账户收益率措施应对替代率的过低风险.
【总页数】3页(P3628-3630)
【作者】梁平;胡以涛;付小鹏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30;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30;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9
【相关文献】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保障能力可持续性评估——基于政策仿真学的视角
2.基于真实参保率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发展预测研究——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
3.基于活塞热机耦合仿真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替代率研究
4.农户流转
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实证研究——基于政策协同的视角5.基于替代率仿真模型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研究贾宁袁建华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早在1991年就初步开始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旧农保”),但历经近10年的摸索,1999年由于“中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保险的条件”国务院停止推行该制度。

“旧农保”制度的不足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陈姣娥(2006)分析了“旧农保”执行状况和政策效果,认为“旧农保”缴费标准设计过低、基金管理不规范、政府缺乏必要的补贴,致使其难以真正保障参保者的基本生活;刘昌平(2009)用经验分析的方法对“旧农保”个人账户待遇水平进行测算,发现“旧农保”存在保障水平过低、未来偿付能力不足及不具备代际和代内收入再分配功能等缺陷;朱有国(2009)认为“旧农保”投保率低、覆盖面小、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并且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旧农保”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和未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对“旧农保”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正是由于“旧农保”制度的不足,中国政府提出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并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

2004年起,中国开始在上海、中山、重庆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新农保”制度改革试点。

2008年,在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09年9月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确立了“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农保”发展目标。

在学术界,“新农保”制度也引起了深入的探讨和广泛的论证:谢安(2009)在对中国农村老龄化趋势以及养老保险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周莹(2009)对不同试点地区新农保模式的优劣进行比较,提出在选择具体的“新农保”模式时应考虑区域差异和农民收入差别等因素;耿永志(2009)比较了新、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的统一性、资金来源和保障层次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新农保”实施过程中应坚持惠农、政府负担为主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原则;战梦捷、杨洁(2010)认为从长期来看“新农保”制度要实现顺畅运转,必须解决财务的可持续性、基金统筹管理和制度衔接等问题。

从研究方法来看,已有研究主要是应用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新农保”制度可行性、存在问题、推进路径等进行定性分析,定量研究较为有限;从研究的侧重点来看,对“新农保”整体效果、财政补贴效应及各试点地区制度模式比较等方面的研究较多,针对个人账户的研究相对较少。

为弥补这两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建立精算模型对不同参保年龄、缴费标准、收入增长预期下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新农保”政策的效果预测、评估和制度改进提供量化的研究证据。

二、个人账户精算模型本文按照《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首先构建“新农保”个人账户精算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在此基础上对参保农民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进行测算。

(一)新农保制度描述《指导意见》对“新农保”基金收入、养老金待遇等都做了详细规定:(1)设计了“新农保”制度总体架构:基金收入来自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3个渠道,养老金发放包括社会统筹的基础养老金和积累制的个人账户两部分。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部来自政府补贴,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来自个人缴费,也有部分资金来自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

(2)确定了个人缴费档次:个人年缴费标准目前设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

(3)规范了政府补贴标准:基础养老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承担,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

(4)统一了计发办法: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见图)。

(二)模型基本假设目前“新农保”的管理仍是在地方政府,但待遇标准、发放条件、政府补贴的金额都是以《指导意见》为依据。

《指导意见》对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都有明确的规定和可操作的办法,而对集体补助则仅表述为:“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没有硬性规定。

这意味着目前“新农保”政策对集体补助的发放仅是鼓励性和引导性的建议,还不能形成有效约束。

同时,从当前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具备提供集体补助的条件,因此,目前集体补助对个人账户收入的贡献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指导意见》还规定,个人缴费是按年缴费,在领取养老金时,缴费年限是按照累计年限计算,对缴费中断、缴费停止等情况下,个人账户保有、计息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并无明确规定。

因此,在研究中,仅考虑缴费期内连续缴费的情况。

另外,《指导意见》对缴费过程中不同缴费档次之间是否可以转换也无详细规定,为简便起见,本研究不考虑参保人中途改变缴费档次的情况。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基本假设:(1)缴费和计发标准以《指导意见》为依据;(2)不考虑集体补助;(3)个人开始缴费后不间断,直到开始领取养老金时才停止缴费,且缴费档次选择后不能变动。

(三)精算模型设定依据保险精算平衡原理,参保人缴费期积累总额等于给付期领取总额现值。

其中,缴费期指参保人从参保缴费第一年起至停止缴费年份为止的时间段,给付期指参保人停止缴费后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段。

根据《指导意见》,参保人员开始领取养老金年龄为60岁,只要是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年龄满16岁(不含在校学生),且未达到60岁者均可自愿参加“新农保”。

因此,59岁是缴费期末年,60岁是给付期第一年。

假定缴费时间在每年年初,缴费期和给付期利率相同,则根据年金理论(Pennachi ,1999),各年缴费金额在缴费期末的积累总额分别是:缴费期第一年初所缴费用到给付期第一年年初的累积金额为(P +G )(1+r )60-n;缴费期第二年初所缴费用到给付期第一年年初的累积金额为(P +G )[(1+g )(1+r )60-n -1];缴费期最后一年年初所缴费用到给付期第一年年初的累积金额为(P +G )[(1+g )60-n -1(1+r )]。

因此,给付期第一年参保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时个人账户的基金积累总额为:TAF =(P +G )60-ni =1Σ[(1+g )i -1(1+r )60-n -i +1](1)图新农保收入给付示意图其中,P 为个人账户年缴费金额;G 为政府补贴个人账户年补贴金额;g 为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的年增长率;n 为参保年龄;r 为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积累的年计息利率。

给付期内各年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金额在给付期初的现值是:给付期第一年养老金给付金额在给付期初的现值为12b ;给付期第2年养老金给付金额在给付期初的现值为12b ν;给付期第y 年养老金给付金额在给付期初的现值为12b νy -1;以PVFB 表示参保人在给付期初的未来给付精算现值,则:PVFB =12b yj =1Σνj -1(2)其中,b 为“新农保”养老金月给付额;y 为参保农民平均预期寿命;ν为给付期的年贴现因子,即ν=11+r。

个人账户的纵向平衡要求基金积累总额(TAF )等于未来给付精算现值(PVFB )(邱菀华、高建伟,2002)。

由此可以得出养老金月给付金额为:b =(P +G )60-ni =1Σ[(1+g )i -1(1+r )60-n -i +1]12j =1Σνj -1(3)从而进一步得到“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为:t =12b w,其中w =w 0×(1+l )60-n。

w 为给付期前一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w 0为缴费期开始前一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 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

(四)参数的假定和选取根据规定,“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因此模型中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年限y 按11.58年计算。

《指导意见》对个人账户利率的表述为“个人账户计息利率参考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所以模型中缴费期和给付期利率r 保守估计为2.25%,同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缴费增长率g 指年缴费环比平均增长率,为简化计算,假设个人年缴费和政府补贴个人账户金额均以固定的相同增速g 增长。

对养老金替代率常用以下3种定义:一是指单个参保人给付期第一年的养老金与给付期前一年收入的比率,这一指标以个人为对象,又称目标替代率;二是指社会平均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劳动收入的比率,是以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的整体为研究对象,也称平均替代率;三是指退休人口养老金总额与当年劳动人口收入总额之比,它能够反映整个社会的负担程度,但并不反映单个的退休人员的受保障水平(黄晓,2007;徐颖、李晓林,2009)。

本文是以“新农保”参保个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采用的是目标替代率的定义,即“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定义为参保农民给付期的平均养老金收入和给付期前一年收入的比值。

考虑到普适性,年收入指标用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表示。

三、结果分析根据上文参数设定,不同缴费档次下参保人个人账户年收入(P+G)分别为130元、230元、330元、430元、530元,利率r为2.25%,计发年限y为11.58年。

为测算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还需要估计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l和个人缴费及政府补贴增长率g。

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近20年来保持稳步增长,根据“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具体标准,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8000元,依据这个目标测算,从2010年起至202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将保持平均4.08%的速度增长。

从长期来看,未来20年中国还将处于“人口红利”期,经济和人均收入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而2030年以后,由于全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劳动人口的减少等因素,经济增长将会放缓,这将对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形成一定压力;然而随着中国城镇化率水平的提升,农村人口比例将不断下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状况,从而有利于农村收入的增加。

综合以上各影响因素,本文将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l设定为高中低3个值,分别为2.04%、4.08%、6.12%。

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固定缴费率的缴费方式不同,“新农保”个人账户是以固定金额的方式缴费,收入增加而缴费固定不变将会导致替代率水平的下降,因此必须建立缴费调节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