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整合的三大优势
三大连锁模式
对于我国的连锁经营而言具有三种形式:直营式连锁RC、自由式连锁VC也叫自愿式加盟、加盟连锁;直营连锁直营连锁指总公司直接经营的连锁店,即由公司总部直接经营、投资、管理各个零售点的经营形态;总部采取纵深似的管理方式,直接下令掌管所有的零售点,零售点也必须完全接受总部指挥;直营连锁的主要任务在“渠道经营”,意思指透过经营渠道的拓展从消费者手中获取利润;因此直营连锁实际上是一种“管理产业”; 这是大型垄断商业资本通过吞并、兼并或独资、控股等途径,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和规模的一种形式;的定义:本质上是处于同一流通阶段,经营同类商品和提供相同服务,并在同一经营资本及同一总部集权性管理机构统一领导下进行共同经营活动;营连锁主要特点: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统一于总部;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集中统一表现在:所有成员企业必须是单一所有者,归一个公司,一个联合组织或单一个人所有;由总部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如人事、采购、计划、广告、会计和经营方针都集中统一;实行统一核算制度;各直营连锁店经理是雇员而不是所有者;各直营连锁店实行标准化经营管理; 直营连锁的人员组织形式是由总公司直接管理.直营连锁的组织体系,一般分为3个层次:上层是公司总部负责整体事业的组织系统;中层是负责若干个分店的区域性管理组织和负责专项业务,下层是分店或成员店;这样的组织形式具有统一资本、集中管理、分散销售的特点,同时给直营连锁店的发展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其积极影响表现在:1.可以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经营战略,统一开发和运用整体性事业;2.作为同一大型商业资本所有者拥有雄厚的实力,有利于同金融界、生产厂商打交道;3.在人才培养使用、新技术产品开发推广、信息和管理现代化方面,易于发挥整体优势;4.众多的成员店可深入消费腹地扩大销售;其不利影响表现在:1.成员店自主权小,积极性、创作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2.需要拥有一定规模的自有资本,发展速度受到限制;3.大规模的直营连锁店管理系统庞杂,容易产生官僚化经营,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自由连锁经营自由连锁经营:是由不同资本的多数商店自发组织成总部,实行共同进货、配送的连锁经营形式;各国叫法不尽相同,也有称:自愿连锁、志同连锁、任意连锁等;自由连锁经营的特点各加盟店在保留单个资本所有权的基础上实行联合,总部同加盟店之间是协商、服务关系;集中订货和统一送货,统一制定销售战略,统一使用物流及信息设施;各加盟店不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人事自主,而且在经营品种、经营方式、经营策略上也有很大的自主权,但要按销售额或毛利的一定比例向总部上交加盟金及指导费;总部经营的利润,也要部分返还各加盟店;加盟连锁加盟连锁是指主导企业把自己开发的产品,服务的营业系统包括商标,商号等企业形象的是,经营技术,营业场合和区域,以营业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店的规定区域内的经销权或营业权;最初的加盟连锁来源于19世纪80年代,美国胜家SINGER缝纫机公司建立了第一个经销商网络,经销人付费给胜家公司以换取在一定区域内出售的权利;盟连锁与直营连锁的区别1、产权关系不同;加盟连锁特许连锁是独立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各个店的资本是相互独立的,与总部之间没有资产纽带;而直营都属于同一资本所有,各个连锁店由总部所有并直接运营、集中管理;这是加盟连锁与直营连锁最本质的区别;总部由于利用他人的资金迅速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所需资金较少;相比之下,直营连锁的发展更易受到资金和人员的限制;2、法律关系不同;加盟连锁特许连锁中特许人总部和被特许人之间的关系是合同关系,双方通过订立特许经营合同建立起关系,并通过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直营连锁中总部与分店之间的关系则由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调整;3、管理模式不同;加盟连锁特许连锁的核心是的转让,特许人总部是转让方,被特许人加盟店是接受方,特许经营体系是通过特许者与被特许者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形成的;各个加盟店的人事和财务关系相互独立,特许人无权进行干涉;而在直营连锁经营中,总部对各分店拥有所有权,对分店经营中的各项具体事务均有决定权,分店经理作为总部的一名雇员,完全按总部意志行事;4、涉及的经营领域不完全相同;直营连锁的范围一般限于商业和服务业,而加盟连锁特许连锁的范围则宽广得多,除商业、、服务业、餐饮业、制造业、高科技信息产业等领域外,在制造业也被广泛应用;加盟连锁与自由连锁的区别1、连锁特许连锁是总部和加盟店依照一对一的特许经营合同成立的,而自由连锁是加盟店按自发的意志、自愿共同结成的组织;2、加盟连锁特许连锁的加盟店与总部之间存在纵向关系,各加盟店没有横向联系;自由连锁的加盟店之间则存在横向联系;3、自由连锁是由加盟店集资组成,所以加盟店可以得到由总部利润中作为战略性投资的、持续性的利润返还,而特许经营中没有这种总部对加盟店的利润返还机制;4、自由连锁成员店的经营自主权比加盟连锁特许连锁加盟店多,相互联系更为松散;5、加盟连锁特许连锁在合同期内不能自由退出,自由连锁店可以自由退出;6、自由连锁总部一般是非营利性机构,不收或收取少量的会费;特许经营中则有特许经营费用和保证金等;7、特许经营体系通常依托于特许人开发的某些独特的产品、服务、经营方法、商号、商誉或者专利之上,而自由连锁则没有这些特点;所谓连锁经营就好比一家母公司下属了一批分公司;总店开设了新店;一般都是在一个地区开展一家,形成一个网络;发展规模会越来越壮大知识运营系统连锁经营日益成为零售业、服务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商业模式,而加盟连锁更是可以将连锁总部的成功运营模式与加盟者的资本相结合,以较低的资本投入和风险,短期内大幅度提升市场份额;我国许多知名企业也不断摸索通过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低风险、高速度地战略扩张,许多中小企业和个人也是积极投身加盟连锁,在此过程之中,连锁总部或加盟者遭遇失败的案例十分常见;连锁扩张是一种成功商业模式不断进行自我复制的过程,在品牌、设备、店面、管理等诸要素复制的背后实质是知识的复制,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加盟连锁的得与失,并给出相应建议;连锁经营的知识经济性许多连锁经营的着作都对连锁经营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不少学者认为规模经济是连锁经营的一个优势所在:当零售或服务企业开店数量较多时,研发成本、广告营销费用、谈判费用、仓储运输成本、管理人员工资、配送中心运营费用等等开支可以由更多门店和更高的销售额来承担,此外,连锁总部凭借巨大的采购交易额还可以获得砍价优势;按照这个逻辑,开店越多,连锁机构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越富有竞争力;在这种思路下,许多连锁机构把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断定为门店数量,大量吸纳加盟店以求突破临界点,一个大错误产生了;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企业经营规模足够大时,多种固定费用被更多产品分摊,单位产品成本降低,同时因巨大的交易量会形成买方垄断或卖方垄断,因此产生了高额利润;经济学中的芝加哥学派有认为企业的市场份额、经营规模不是高额利润的来源而是结果;企业是因为自身系统比竞争对手更富有效率,而在市场上不断得到肯定,从而不断提高销售额的;因此,加盟连锁的战略逻辑应当是:卓越的商业模式——连锁总部的高速扩张欲望与的投资需求——高速扩张——市场份额扩大、规模经济形成,因此,富有效率的单店运营模式与连锁运营体系的设计、开发、定型才是加盟扩张初期的优势基础,规模经济是连锁经营的一种重要竞争优势,但只是一种派生优势、次级优势,往往在连锁系统发展已经成熟和壮大的中后期,这在很多连锁机构中都被本末倒置了;通过世界着名连锁机构麦当劳、希尔顿、沃尔玛的发展都可以发现,其连锁总部与样板店富有效率首先获得巨大成功,而后吸引投资进行扩张,进而逐渐获得规模优势,并非先作大后作强,而是先作强后作大;不是规模经济,连锁扩张的经济合理性何在笔者认为是知识的经济性;知识是当代最富有价值的生产要素,与其他各类生产要素不同,不同在于:相对于知识研发的巨大成本,知识可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复制,知识不会因使用而损耗;但是有价值的、可以预期带来现金流入的知识是稀缺的,我们通常笼统的认为加盟连锁需要支付一笔品牌许可费用,以为连锁总部的价值就在于品牌,这是错误观念,纯粹的品牌并不能为我们带来预期的现金流入,同时,在实现大规模扩张之前,连锁总部的品牌并不能号召消费者;实际上,企业以品牌这个概念笼统地称呼了连锁总部所有将输出的、有价值的;知识可以低成本复制,但是知识的创新却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费用高,开发周期长,风险巨大,而且知识一旦创新,许多知识可以以专利、商标等方式申请法律保护,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这就意味着连锁总部可以以知识资产复制来控制大量加盟商的资本并转移投资风险,而加盟商通过知识复制迅速地、低成本地掌握了一种被验证有效的知识,因此,知识复制是连锁经营的第一经济理由;连锁企业的复杂知识系统许多连锁总部一旦开发了一种新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便匆忙拓展加盟连锁业务,实际上,如果连锁总部不能形成一个难以复制的复杂知识系统,纯粹的服务流程、商业模式等知识本身无法申请专利保护,那么,加盟商在加盟期满立即独立成为竞争对手就经常会发生,其他企业也会通过模仿、人才挖掘等方式迅速模仿并展开竞争, 许多有潜质的连锁总部在发展前期都会遭遇这些问题,进入发展成熟期的连锁总部可以凭借品牌号召力和规模经济阻止模仿者的攻击,但是如何在发展前期防止模仿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某些连锁总部可以独占某些生产要素如某项必需设备的技术专利或得到政府授权,这种连锁在早期拓展中可以一定程度防范复制,但多数不具备这种进入壁垒的企业如何保证对手难以复制而自己又能成功复制呢连锁总部的知识必须是一个复杂知识系统,是一个持续进化的知识系统:连锁总部必须拥有一个跨职能、跨组织的被有效整合过的复杂知识系统;一般对手可以轻易地进行某个领域的知识复制,然而面对如此的复杂知识系统,模仿难度极大;有时对某一单一的“知识碎片”进行模仿,该知识在缺乏其他相关知识支持的企业环境中,是无效的知识,例如单纯对肯德基食品技术进行模仿,而未获取其作业管理方法及信息管理系统,食物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另一方面,一旦连锁总部拥有的是一群知识,即使对手可以一一模仿,显然,模仿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加大;因此,连锁企业必须是多种相关知识有效整合后的一个复杂知识系统,只有总部自己拥有这些知识及自我复制的能力;连锁总部拥有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交织的复杂知识系统;许多连锁总部认识到连锁发展就是自我知识复制的过程,最近几年,国内许多连锁机构加强了对门店运营手册、选址手册、开店手册、CIS系统手册等显形知识的整理和编写,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对隐性知识重视不够,在连锁总部积累的知识中,有许多知识属于存在于员工头脑之中、并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些知识由于无法或难以以书面形式出现,传播范围与质量大打折扣;日本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共享、固化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较为领先,野中郁次郎1991年11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知识创造型企业一文,这非常值得连锁企业借鉴;连锁总部对企业内部尤其是样板店的隐性知识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分析企业内部存在何种隐性知识,由哪些员工掌握通过何种路径向加盟店传递这些知识这些都是加盟店对连锁总部样板店进行无知识损失地完全克隆的关键问题,关系到连锁成败;连锁总部拥有专家知识支持系统优秀的连锁机构往往拥有庞大的专家知识支持系统,加盟店对某些知识的需求是偶然出现或随机性质的,但是掌握这类知识往往对人的专业要求很高,总部可以拥有一个专家团队,各基层门店有该类知识需求时可以向总部求援,这种做法有两种好处:一是代价高昂的专家团队费用由总部直接承担其费用,而各门店间接分摊,降低运营费用;二是专家团队处于总部之中,对防止企业的核心知识扩散起到积极作用;连锁总部拥有知识进化的能力许多连锁机构具有不断自我完善的知识进化能力,连锁总部开始形成最核心的企业商业模式、技术诀窍等知识,随着业务拓展和竞争对抗,连锁总部在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将企业知识的创新引向各业务细节,框架性知识、核心知识有了细节知识的补充,连锁系统才开始日益成熟,因此,许多连锁机构非常注重进行组织内部的知识创新、挖掘和对外部企业标杆行为的学习;连锁企业的三个知识运营系统连锁总部向加盟商销售的是一个复杂知识系统,实现低成本高速度地业务扩张和无形资产对大量有形资产的控制,如果连锁总部提供的知识缺乏价值性、容易复制和模仿,那么,高速扩张是不可能的;连锁企业要实现知识资产的高收益,三个知识运营系统缺一不可:知识创新系统连锁企业如果在知识上没有创新性,那么,连锁扩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连锁总部必须具有持续的知识创新系统,这个系统不仅需要提供最初连锁机构的商业模式和工作流程等基本知识,而且要能在竞争对手模仿的情况下,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拉大与对手的距离;连锁总部知识创新活动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许多连锁企业管理表现出高度刚性,对基层门店的操作确实应严格控制,但是总部必须有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创新活动由总部专家团队有计划地进行,一部分创新是专家团队内部研发的成果,研发成功,再向各基层门店复制,而更多的创新应当是学习的结果;在创新问题上应当放弃集权思想,并非总部才能发现和推广好的工作方法,各基层门店员工以及竞争对手时常有一些更富有效率的工作方法,总部专家团队更为重要的任务是最佳实践方法的采集、评估、优化与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提升知识质量;知识复制系统好的知识被创新出来后不一定在整个连锁系统中能够得到运用,尤其当许多知识以隐性状态存在或多种知识互为因果、相互交织时,总部向门店复制知识的难度就更大了;蕴含在设备、服务设施、标识、门面等硬件中的知识的复制可能最为简单,由总部负责生产并安装,许多操作手册、规章制度等显性知识只需要拷贝和复制即可,而许多涉及机密或体验性质的知识往往是隐性知识,它们的复制是复杂的;连锁总部可以通过样板店实习、参观、座谈、培训、非正式组织交往等形式进行隐性知识复制;知识保护系统欧美许多连锁企业有完善的知识复制系统,但他们更加注意对知识的保护;知识是根据一定的重要程度被确定传播范围的,即使加盟店也不能得到所有知识;日常运营知识对加盟店是必须的,而选址、谈判、开店、培训、评估等知识只需要总部掌握,否则加盟商很容易转变为直接的竞争对手;在利用专利、商标等法律方法进行知识保护的同时,对不受法律保护的各类知识也需保护;许多连锁企业已经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重要知识的培训无书面材料;针对各类操作手册有保密制度、保密协议;将重要知识蕴含在机器、软件、布局等等之中,使用者掌握使用方法但不掌握其知识原理;公布需要隐性知识作支撑的显性知识,通过多种方法维护创新性知识的独占使用,使连锁总部和加盟者获得高额收益;怎样识别和防止误入连锁加盟骗局目前连锁加盟项目中鱼龙混杂,要注意识别,防止上当受骗;1、试着在百度里以项目名称加骗子两个字搜索一下,如果没有发现投诉,基本上项目就可以相信,如果投诉多,就是骗子了,适用于任何项目,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2、如果你要加盟的品牌在公司所在地就是你去考察的地方没有两家以上的实体店,那它就是骗子无论它如何解释你都不要相信3、骗子公司一般多采用,诱导式,用小猫钩鱼的方法引你上钩;比如,赠送小礼品,减少加盟费,返现金,返装修费等等计量;当这些情况出现时你就要小心了4、一定要看你准备加盟品牌的生产车间或工厂,和他们的仓库无论他们把厂址和库房说的多远,你都一定要去看看你可以这样算一下:是被骗去几万元好呢,还是花几百块路费去看一下好呢5、去一些大型的招商网站,对比同类项目,多重选择,不要草率做出决定;连锁店和直营店的区别划分标准主要是按其所有权和经营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划分,主要区别在于:直营店主要是指所有权属于公司并且由公司自己管理,如重庆沛客服装公司,成立了自己的服装销售店面:流行前线、沛客服装店;连锁店一般来讲是指公司为了扩大自己在各个区域的市场,开几家或更多的直营店,我们讲的连锁店实质也应当是一种直营店,简单讲,多加直营店就是连锁店喽,在所有权上理所当然属于公司了,一般来说,连锁店有着统一的CI.加盟又称特许经营,加盟者与公司是一种合同关系,双方签订加盟合同合同需要备案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否则只是个人协议,不是任何公司都有资格招加盟商的,特许人公司除了具备相应的法律主体资格外,还因该有自己的直营店至少两家,经营一年以上两店一年;连锁加盟需要注意的十大问题第一、应要求加盟总部出示服务标章注册证因为所谓加盟,就是总部将品牌授权给加盟店使用,换句话说,总部必须要先拥有这个品牌,才能授权给加盟店;也就是说,总部必须先取得中央标准局,所颁发的服务标章注册证才行;前一阵子即发生某中式餐饮连锁体系的纠纷案,新旧二个体系闹进公平交易委员会,后来败诉的一方被迫更改品牌名称,连带使已经加盟该体系的加盟店也被迫改名,真是何其无辜啊所以加盟者在加盟前,务必要先确认总部的确拥有此一品牌,才能放心地加盟;第二、权利金的支付方式一般而言,总部会向加盟者收取三种费用,分别是加盟金、权利金及保证金;所谓的加盟金,指的是总部在开店前帮加盟者做整体的开店规划,及教育训练所收取的费用;而权利金指的是加盟店使用总部的商标,以及享用商誉所需支付的费用,这是一种持续性的收费,只要加盟店持续使用总部的商标,就必须定期付费;支付期限可能是一年一次、按季或是按月支付;至于保证金,则是总部为确保加盟者会确实履行合约,并准时支付货款等所收取的费用;其中,由于权利金是持续性的收费,某些加盟总部会在签约时,要求加盟者一次开出合约期限内全额权利金的支票,例如合约期限为五年,权利金采取年缴方式,某些总部便要求加盟者将五年的权利金,一次开齐五张支票缴交总部;后来曾有这样的案例发生,某一体系的加盟者开店二年,因为生意不佳而关门大吉,但是却早在签约时,已开齐五年权利金的支票缴交给总部了;按理说,后面三年既然已经收店不再使用总部的商标、商誉,就不需再支付权利金,然而总部却仍将已收取的支票轧进银行取款,害得这位加盟者,不仅赔了二年生意,还得另外支付这些已开出的支票金额;所以加盟者若遇总部要求一次开齐合约期限内,全部权利金的支票面额时,务必记得在合约上加注一点,当加盟店收店不再开店时,总部必须退回未到期的权利金,以保障自身的权益;第三、总部供货的价格问题一般的加盟合约中,总部都会要求加盟者一定要向总部进货,不得私下进货;这点往往是总部与加盟店纷争最多的一环;因为加盟店经常认为总部的供货价格偏高,于是纷纷自行向外采购;但是总部基于连锁体系品质的一致性,不得不要求加盟店必须统一向总部采购,于是争端便产生了;较为合理的方式是加盟者在签立合约时,即应事先要求总部供货的价格不得高于市场行情,或是高出市场行情百分之多少是可以接受的,以免事后双方为了价格问题争执不休;第四、商圈保障问题通常加盟总部为确保加盟店的营运利益,都会设有商圈保障,也就是在某个商圈之内不再开设第二家分店;因此,加盟者对保障商圈的范围有多大,必须十分清楚;不过常见的情形,是总部在保障商圈以外不远处的距离,再开设第二家店时,影响到原有加盟店的生意而引发抗议;其实,总部若是开在保障商圈以外的地方,加盟店并没有抗议的权利;但值得一提的是,某些连锁体系因为加盟店增多或已达饱和状态时,在商圈的保障下,已很难再开新的加盟店,于是便取巧发展第二品牌;意即使用另一个新的品牌名称,而营业内容与原来的品牌完全相同,这样就可以不用受限于原有品牌的商圈保障限制了;例如曾有某个房屋仲介连锁体系就是如此,最后当然就会招致加盟店的群起抗争;因此,加盟者为保障自身权益,在签约时,最好载明总部不得再发展营业内容完全相同的第二品牌;第五、竞业禁止的条款所谓竞业禁止,就是总部为保护经营技术及智慧财产,不因开放加盟而外流,要求加盟者在合约存续期间,或结束后一定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原加盟店相同行业的规定;此一规范旨在保护总部的智慧财产权,并无可厚非,公平交易委员会亦认为此举不致违法;但是竞业禁止的年限究竟应该多久才合理如果太长,恐会影响加盟者往后的工作权益;对此,曾有某连锁体系的竞业禁止条款规定为三年,被加盟店告进公平交易委员会,公平会认为竞业禁止条款乃属合理,惟认为三年是否过长后来该总部也很识相地把三年改为一年;所以加盟者在签约时必须考虑清楚,以免影响日后生计;第六、管理规章的问题一般的加盟合约内容少则十几二十条,多则七、八十条上百条,不过通常都会有这样一条规定,「本合约未尽事宜,悉依总部管理规章办理;」如果加盟者遇到这样的情形,最好要求总部将管理规章附在合约后面,成为合约的附件;因为管理规章是由总部制定的,总部可以将合约中未载明事项,全纳入其管理规章之中,随时修改、为所欲为,届时加盟者就只好任由总部摆布了;第七、关于违约罚则由于加盟合约是由总部所拟定,所以会对总部较为有利,在违反合约的罚则上,通常只会列出针对加盟者的部份,而对总部违反合约部份则只字未提;加盟者对此应可提出相对要求,明定总部违约时的罚则条文,尤其是规定总部应提供的服务项目及后勤支援方面,应要求总部确实达成;第八、关于纠纷之处理一般的加盟合约上都会明列管辖之法院,而且通常是以总部所在地之地方法院为管辖法院;为的是万一将来有需要时,总部人员来往附近法院比较方便;值得一提的是,曾有某加盟总部在合约中规定,加盟者欲向法院提出诉讼前,需先经过总部的调解委。
销售渠道拓展的三大关键策略是什么
销售渠道拓展的三大关键策略是什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销售渠道的拓展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有效的销售渠道能够帮助企业将产品或服务快速、高效地传递给目标客户,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那么,销售渠道拓展的三大关键策略究竟是什么呢?策略一:深入了解目标市场和客户需求要拓展销售渠道,首先必须深入了解目标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这意味着不仅仅要知道客户是谁,还要明白他们的喜好、痛点、购买习惯以及未被满足的需求。
通过市场调研、客户反馈和数据分析等手段,企业可以获取有关目标市场和客户的宝贵信息。
例如,进行问卷调查、组织焦点小组讨论或者分析销售数据,以了解客户对产品的看法、使用频率、购买意愿以及在购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了解目标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和竞争态势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有助于企业评估潜在的销售机会,并确定哪些渠道最有可能接触到目标客户群体。
此外,关注客户的购买决策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了解客户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所考虑的因素,如价格、质量、品牌声誉、售后服务等,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产品或服务,并在拓展销售渠道时突出这些优势。
只有当企业对目标市场和客户需求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拓展适合的销售渠道,从而提高销售效果。
策略二:多元化销售渠道在拓展销售渠道时,多元化是关键。
企业不应仅仅依赖于一种销售渠道,而应积极开拓多种渠道,以覆盖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并降低风险。
线上渠道是当今不可忽视的重要销售途径。
建立企业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利用各大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进行销售,能够让产品或服务触达更多的消费者。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也为企业提供了宣传和销售的机会。
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发布吸引人的内容、开展促销活动,可以吸引潜在客户,并引导他们进行购买。
线下渠道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开设实体店铺、参加展会、与经销商合作等方式能够让客户直接体验产品或服务,增强客户的信任感和购买意愿。
此外,与零售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产品铺货至更多的零售终端,也是拓展线下销售渠道的有效方法。
经销商在经营管理中的九大难点
。
:
,
。
一
一
一
、
。
单 般 都 采 用 基 本 工 资加 销 售 提 成 的 模 式 这 种 模 式 比 较 的 简单 和 粗 放 在 实 际 操 作 过 程 中 会 遇 到 以 下 三 点 问题 : 是 什 么 产 品好 销 业 务人 员 就销售 什么 不 利于 新 品 的推广 二 是 产 品销售进 入 淡 季 会 引起 业 务 人 员 的惰 性 心 理 甚 至 优 秀 人 员 的 流 失 三 是 能 力较 强 的 业 务 人 员 离 职 后 单 干 增 加 了竞争对 手
、
。
经 营 风 险 影 响 到 企 业 资 金 的 正 常 回转
.
。
一
一
,
。
,
厂 家对 经 销 商 强 行 压 货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手 段 : 是 以 利诱 导 经 销 商 次性 回 款 多 少 公 司 多 给 几 个 点 的返 利 二 是 以 增
.
一
一
。
.
。
。
,
.
,
。
、
。
。
。
,
,
开 经 销 商相 威胁 本 月 经 销 商的 销 售 量 完 不 成公 司 的 指 标 就 新增 经 销 商 三 是 虚 构 远 大 的 市 场前 景 告 诉 经 销 商 本 月 公 司 如 何 加 大广 告 投 入 如 何增 加 促 销 力 度 诱 导 经 销商压 货
经 销 商取 得 行 业 内 的 优 势
一 一
,
。
。
,
。
。
企业 发展 是 以利取 胜 还 是 以 量 取 胜 我 认 为经 销商必 须 在保 持合适 的经 营利润 基础 上 把量做大 但 如 何做 到这 点 呢 ? 经 销 商应该 做好 以 下 几 类 点: 将 所 经 营 的产 品 分 为 三 大 类 产 品 有 利 无 量 这 类 产 品 属 于 朝 阳产 品 经
供应商优势全解析
供应商优势全解析供应商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商品或服务,让企业能够进行生产或销售活动。
那么,供应商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进行全面解析。
1. 产品优势供应商的产品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种类上。
优质的供应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这对于保证企业产品的品质至关重要。
此外,供应商的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2. 价格优势供应商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这对于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的供应商通常能够通过大规模采购、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方式,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3. 服务优势供应商的服务优势体现在供货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售后服务上。
优秀的供应商能够准时、准确地提供所需的商品或服务,避免因供货问题导致企业的生产或销售活动受到影响。
此外,优秀的供应商还能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解决企业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技术优势供应商的技术优势体现在他们对产品的研发能力以及对市场的敏感度上。
拥有技术优势的供应商能够持续推出新的产品,满足市场的变化需求。
此外,他们还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提前预测市场的变化,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
5. 合作优势供应商的合作优势体现在他们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上。
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对于保证供应链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拥有合作优势的供应商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展现出高度的信任和责任感,这对于保证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说,供应商的优势体现在产品、价格、服务、技术以及合作等多个方面。
选择优秀的供应商,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提供强大的支持,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业务的成功。
国内经销代理商在经营管理中的十大难点以及解决办法
国内经销代理商在经营管理中的十大难点以及解决办法纲要:一、经营方向:做产品专家,依旧做渠道专家? 二、企业进展:以利取胜依旧以量取胜? 三、治理架构:家族型治理如何转变? 四、人员治理: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五、库存治理:如何应对厂家不合理的压货? 六、客户治理: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分销渠道? 七、客户谈判:如何推卸商超系统不合理的收费。
八、资源治理:如何争取厂方最大的费用支持? 九、资金治理:如何操纵应收账款? 十、利润分析: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国内传统的经销商实质在只是流通商。
其要紧功能要紧定位上仓储和配送两个方面。
正因为经销商职能的弱化,部分企业更是将经销商定位为“搬运工”.对经销商功能的弱化,一方面是企业专门难选择到合适的经销商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是厂方加强对渠道的操纵力。
在厂商搏奕的两端,两者之间是呈不对应性。
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更是将经销商纳入了自己的治理之下。
经销商作为弱势群体,处于被动不可控状态。
这就给经销商带来两大课题。
一是经销商如何取得自己的平等地位,爱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呢?二是国内经销商的以后之路如何走?立足于当前市场状况,现在的经销商生活也更加难过。
往常那种店们一开,财源滚滚来的机会已一去不复返了。
经销商在处于每天纷杂的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经营治理中的难点。
归其类要紧以下十大方面:一、经营方向:做产品专家,依旧做渠道专家?那个咨询题涉及到一个定位的话题。
经销商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将其转化成竞争优势。
每一位经销商都在承担着市场的积压,同行的竞争。
在与厂家,与同行间,与零售终端,与分销商之间存在着利益的搏弈。
在每一轮回的搏弈之中,都在拷咨询着经销商你手上有多少张牌让你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就要求经销商必须在行业中建立起自己的区域优势。
经销商取得行业内的优势,差不多方式有二:一是成为某一品项的专业户,销售专家。
就如我们平常在市场商常常见到的:牛奶大王,食用油大户等。
做牛奶的经销商经营的牛奶品种几乎攘括了国内所有的知名品牌和高中低价位的产品。
三大运营商优劣势
三大运营商优劣势分析(一)中国移动优劣势分析1. 优势:1) 客户群规模较大。
中国移动客户群占比最大,大网效应明显。
据统计,2007年中国移动总用户数为4.07亿户,已经占据了移动市场70%的市场份额,更可怕的是,在新增市场上,中国移动占到接近87%的市场份额。
2) 品牌优势。
在品牌方面中国移动做了较好的规划,目前已形成了“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三个全国统的主导产品品牌,分别涵盖高端用户、流动性较强的用户和收益潜力大的潜在中高端用户,此外还有大量针对区域市场而推出的临时性品牌。
而从企业品牌来说,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国移动以1206.68亿元的品牌价值再次荣登最具价值品牌榜首,与上年相比,其品牌价值增长了106.14亿元。
3) 资金实力雄厚,其2007年全年营业收入超过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收入的总和,净利润更是高达871亿元,而其他三家运营商净利润之和仅有450.97亿元,只为中国移动的一半多一点,雄厚的地资金实力是其在网络建设、营销补贴、客户关怀等方面领先其他运营商的重要保障。
4) 网络优势。
中国移动的基站数量已经达到30.7万,覆盖区域最为广泛,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的基站之和不足其一半,其网络信号好的特点已经深入人心。
5) 渠道优势。
未来的竞争将是渠道的竞争,中国移动的渠道优势非常明显,这些渠道既包括沟通100、品牌店、体验店等专业、自控渠道,也包括其设置于手机卖场、手机维修点等兼营、代办点。
由于中国移动的渠道种类、数量繁多,对不同渠道的掌控、管理力度也有所区别,其在长期的移动业务运营中也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渠道管理机制。
这些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各代理经销商的积极性,有助于其形成渠道长期的竞争优势。
6) 宣传优势。
近几年,中国移动对宣传上投入的资金可以说是天文数字,大有“钱无处花”之嫌,从央视的海量广告到各种活动的赞助,中国移动的标志已经遍布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SWOT矩阵
SWOT矩阵(一)内部分析1、优势(S)机制优势:三牧所以能快速发展的诀窍是拥有一个先进的机制优势,三牧是纯粹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其凝聚力、战斗力、企业效率非常高。
(2)研发优势:三牧研发能力非常强,经常的退成出新。
(3)销优势:三牧的营销管理层大多在伊利公司工作多年,熟谙乳业营销,在市场开发运作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4)度优势:三牧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员工工作效率的“缩影”,三牧的工作理念是“鱼不是大的吃小的,而是快的吃慢的”。
在三牧,你必须是一个快速的工作狂,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5)润优势:三牧在对待经销商方面,推行严格的独家总经销政策,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从几万元起家到几百万元资产的客户比比皆是,三牧保护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也赢得了经销商强大的支持。
6)府支持优势:三牧选址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享受了一般企业难以享受的政府免税等各种政策支持优势。
7)广告优势:度运作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通过产品差异化定位和请消费者免费品尝,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宣传,以产品知名度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因为中国消费者心中有一定律:产品质量等同于产品形象与企业形象;另外,三牧通过广告的密集投放,不断营造品牌拉力。
2、劣势(W)(1)人才晋升与引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有“人”才会有“财”,三牧拥有的是人才优势(相对创业期而言),缺少的也是人才优势(相对今天高速发展而言),一方面,蒙牛人事管理太“人情化”,导致“裙带关系”及“人浮于事”的现象很多。
另一方面,三牧太重品牌与产品,不太重视个人的价值,无法突破创新人才引进的思维桎梏,导致多数人依领导个人的意念行事,存在“多干的不如少干的,能干的不如会干的”这种现象。
而今,三牧已拥有了品牌、资本、网络三大优势,如何建立人才优势,是其应考虑的守要问题。
(2)经验论的局限性。
三牧绝大多数人曾经并未涉及此行业,经验上有所不足,大部分人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度,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把握不到方向,不能及时的改变策略应对。
经销商整合的三大优势
无利不起早!对于经销商们而言,你说了这么久的经销商整合,那好处是什么呢?先不说好处,先说经销商们遇到的发展问题:下面就是不少经销商的苦恼与困惑:大品牌不好谈,陪尽笑脸都不一定搞到代理权;大品牌不好做,赚到的钱只够养活“搬运工”;小品牌不好接,骗子多人情多,弄不好血本无归;找新产品太累,糖酒会去了不知多少次,也没看到几个中意的;每到旺季,资金总觉得“差口气”;下面业务员,能干的不肯干,肯干的不会干;什么时候才能省心,什么时候才能退休;……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就是目前中国大部分经销商每天都在遭遇的苦恼与困惑。
面对这些问题,通常的解决办法又有哪些呢:1. 四处找关系,“打入”敌人内部才能拿到好产品;2. 做强自己,让企业自己找上门;3. 关心行情,多跑市场,从中找商机;4. 找个大公司的资深经理人,以规范公司业务流程;5. 有钱就买几套房子,用房子租金解决“退休金”问题,用房产抵押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似乎这些方法都对!可惜这些办法绝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小老板”思路。
如果想在这样的思路基础上,经销商想赚大钱,难!这个时代的发展,不是以你我自己的想法做法为转移的,一方面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品牌在集中,产业在整合。
这就是趋势!在这样的趋势背景下,如果没有能力在竞争中迅速成长,淘汰、消亡又或是转行,也是迟早的事。
如果讲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讲如何才能让经销商快速发展,就笔者看来,经销商整合就是最佳的出路。
因为经销商整合与经销商传统发展思路相比,具有明显的三大优势:第一大优势:资金聚合优势对于很多经销商而言,资金能力短缺是一个普遍问题。
而许多经销商又不具备融资资格与能力,但靠自由资金滚动发展很难再抓到大的商业机会。
从我们接触到不少经销商朋友的现状看,公司注册资本达到50万元已算不少。
如果经销商是专做批发流通的,营业额可能很高,但是经营的纯利基本上就是1点左右。
但面对日益扩大的各种销售费用,成熟厂家给经销商的政策则算不错的也只有7个点、8个点政策,所以最终实际落在流通商手中的也就那么一点毛毛雨。
经销商管理的10个要点
国内市场呼唤“营销专家”式的经销商。
但可惜这类经销商并未真正实现。
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市场大环境,还难以造就出这类经销商。
因厂商之间难以建立足够的信任,两者之间既合作,又抑制。
即使出现销售额十个亿以上的超大规模的经销商,难只是规模的扩大,其职能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二是经销商不愿意将自己如此定位。
替别人产品做市场,总觉得是别人做嫁衣。
所以一些经销商挖到了第一桶金后,不是往上游发展,自己开发产品;就是往下游发展,自己开超市。
立足于当下的少之又少。
现在的经销商日子也越发难过。
以前那种店们一开,财源滚滚来的机会已一去不复返了。
经销商在处于每天繁杂的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经营管理中的难点。
归其类主要以下十大方面:一、经营方向:做产品专家,还是做渠道专家?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定位的话题。
经销商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将其转化成竞争优势。
每一位经销商都在承受着市场的积压,同行的竞争。
在与厂家,与同行间,与零售终端,与分销商之间存在着利益的搏弈。
在每一轮回的搏弈之中,都在拷问着经销商你手上有多少张牌让你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就要求经销商必须在行业中建立起自己的区域优势。
经销商取得行业内的优势,基本方式有二:一是成为某一品项的专业户,销售专家。
就如我们平时在市场商常常见到的:牛奶大王,食用油大户等。
做牛奶的经销商经营的牛奶品种几乎攘括了国内所有的知名品牌和高中低价位的产品。
客户想进牛奶,我这里应有尽有。
成为某一品类的专家。
这种经营模式为许多经销商所推从。
二是专做某一类渠道。
如专做餐饮渠道,专做商超渠道或专做流通渠道。
把一类渠道做专做透,形成自己的渠道优势。
成为渠道专家。
这两种模式应该说各有利弊。
做产品专家的优势为:一能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
大多商超采购都是以品类来划分的。
专做某一品类,就便于更好地协调与零售终端的关系。
二便于以所经营产品的特性,来调整自己的渠道模式。
更好地整合厂家资源,节省成本。
三能在某一行业内形成竞争优势。
传统经销商转型互联网的三大出路
宝店,也有成功者一夜暴富,于是一拥而起,开网店仿佛成为企业营销的唯一救命稻草,天下无电不商,10年来退潮之后,小宝招商认为,能够成功生活在海上的,仍然只占少数,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电商没有增加多少销量,但成本是实实在在付出了,学费是真真切切地交去了,但对企业的成长似乎并没有那么的突出。
电子商务的兴起,成就了一批最初抓住机遇的人,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初始网络行业推广资源,对传统企业是当头一棒,原来的渠道逐渐在分流,分流之后,每条河水渐少,河床上的石头逐渐裸露,淡季到来,对传统商家均是一种煎熬。
线下销售消灭了吗但是,电子商务并没有消灭消费,从社会总体消费结构上衡量,2004年电商规模占比8%,2014年占比20%,但线下社会消费总额也已经翻了好几翻,似乎也没有代替多少传统国民消费,而是大大增加了产品消费基数,但为什么给企业和商家的感觉是萧条了呢?小宝招商认为,其实这是一个因角度不同的假像。
举个例子,当5个人站在一个房间时,会觉得很挤,但当5个人甚至是50个人站在广场,则显得多么空旷。
因为厂家也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在商家的无形周围,一下子增加了10倍100倍的电商商家,卖相同的产品,你说商家的生意分流能不大吗?可怕的是这些商家你看不到、摸不着、没有人流、只有数据。
这就是电商时代的现状,电商活得并不如意,线下销售并没有消失,总量反而获得了大规模的增加。
传统经销商好象已经成了全民公敌,人人喊打,但大部分传统经销商的转型都成为乱转乱试,有如无头苍蝇,与找死无异。
作为传统经销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随意进行互联网转型,有时候真与找死没什么两样。
除了开淘宝店,传统经销商的互联网出路在哪?电子商务最大的优势有三点:丰富的产品,全国的物流,低廉的价格。
而传统经销商,也相应拥有三大优势:本地渠道、本地配送、源头产品与价格。
传统经销商要想进行互联网化转型,就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三大优势。
所谓的本地渠道,是指经销商往往在本地拥有良好的渠道资源,不管是二批商还是终端,人头熟、费用低、有长期供应流量,这些资源不会因电子商务而消失;本地物流,那就最明白不过了,本地的那些终端和二批,一直以来是靠着传统经销商获得及时的产品配送;源头产品与价格,至少在源头产品上就具备优势,经销商代理的产品,基本上有一定的品牌和品质,要不然他也不会去经销,他拿到的是出厂价与零食价,差价不低于30%以上,自然比电商们拿到的产品要正宗和低价。
厂商合作模式(经销商)
厂商合作模式任何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在产业链上有着明确的角色分工,才能价值最大化,否则,只会是一个阶段性产物。
这点,我们从格力的“区域化销售公司”与娃哈哈联销体,可以明显得到答案。
简单的说,厂家的核心价值在于“营”,重心是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经销商的核心价值在于“销”重心是做好仓储、物流和促销等销售方面的工作。
现在,归纳出中国营销界常见的十一种厂商一体化营销模式。
一、组合式销售公司厂家与经销商共同组建销售公司,是厂商联手打造共赢平台的一种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厂家和渠道两个不同利益关系的实体在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方面基本上重叠在一起,理念和向心力聚集在一起,真正体现出厂商高度一体化。
厂商共建销售公司,因为双方思想统一、目标共同、行为一致,所以更加容易实施深度合作,更加容易共同提高管理水平、经营水平、盈利能力等,彻底解决、避免诸如窜货、倒货等市场运作困惑与难题。
一种是格力模式:厂家让出股份或者参股共同组建销售公司;格力电器通过让出公司的部分股权,厂商共建销售公司使核心经销商成为公司的主人,达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种厂商共建销售公司的厂商共赢模式,数年来一直是格力渠道营销成功的制胜法宝;这种最为简单、直接、少摩擦的厂商共赢模式也是格力空调数年来一直霸占着龙头老大地位的有力保障。
在中国白酒行业中,西凤酒于2013年度,开始与最大的经销商王延安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谋求解决销售过度依赖包销商这一顽疾。
西凤酒和中信产业基金成为新公司的第一和第三大股东,王延安是第二大股东。
作为西凤酒最大的经销商,王延安旗下的凤翔德翔商贸有限公司在陕西省内主销的“陕西西凤六年、十五年陈酿”品牌,拥有100多家4S店,2012年在公司进货销售7亿多元,占西凤酒销售总额的17.8%。
合资公司将由西凤酒总经理徐可强任董事长,王延安任副董事长,西凤酒财务总监袁戌宇任财务总监。
另一种是泸州老窖柒泉模式:厂家不参与股本投入。
泸州老窖的区域销售人员和当地经销商共同入股,成立片区销售公司,资金全部由经销商出,董事长由经销商选举产生,但总经理由泸州老窖选派。
经销商的未来
经销商的“老王卖瓜”
我的地盘大我的下线客户多我的车多我代理的品牌多我的产品种类多我的销量大我的资金实力雄厚
厂家是怎样避免假大户的
假大户的由来 ---坎级销售奖励 ---销量竞赛 ---年底返利 ---厂家销售人员管理不力识别假大户 ---真正掌握终端的才是大户 ---假大户的销量没有利用价值 --- 假大户是纸老虎
经销商应如何选择厂家
厂家的真正实力产品的市场前景经销商与厂家的目标市场是否一致厂家的渠道政策是否有稳定的市场销售政策企业广告是否有效厂家的管理是否到位厂家的财务政策厂家的市场服务状况详细考察样板市场
选择产品时的误区
好产品要人见人爱产品一定要能够上量上规模新产品一定要:包装更漂亮、质量更好、价格更低、销售政策促销力度更大新产品一上市就要受欢迎竞争对手有什么产品,就选择什么产品等产品走下坡路时再找新产品只会适应市场不会引导市场
厂家是怎样选择经销商的
经销商应如何选择厂家
选择厂家的“知己、知彼”
知己 ---清晰自己的发展目标 ---了解自己的市场定位 ---认识自己的优劣势 ---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知彼 ---信誉 ---实力 ---利益 ---发展规划及目标
经销商和厂家的利益差异
厂家最想得到的条件资金风险 先款后货,整车进货,严格执行价格,不退货专销经销商网络健全 有高覆盖的网络、人员配备完整齐全、不用厂家投入。听话 严格执行厂家的各项规定、全系列销售
经销商和厂家的利益差异
经销商给厂家带来的负面影响独家代理 拿到独家代理却不专销,甚至代理竞品违反价格政策配合度差 不推新品,截留促销费用实力有限网络不健全 不进大卖场,不送小店
经销商面临的环境威胁
外资连锁零售企业进入----无法阻挡的潮流 --市场网络被冲击 --市场空间被压缩 --经营模式受挑战中国大型商超的发展----块头就是实力 --大型商超拥有更多的品种优势 --大型超市拥有更强的价格竞争力 --大型超市拥有更强的政府支持国际经销商----躲在角落里的杀手
益海嘉里集团旗下“丰厨商城“三大优势
益海嘉里集团旗下“丰厨商城“三大优势目录一、“丰厨商城”概述 (1)二、品牌优势 (2)三、产品优势 (3)1、品类齐全 (4)2、品质保证 (4)四、服务优势 (5)1、物流配送服务 (5)2、特色服务-专业菜品研发基地 (5)结语 (6)一、“丰厨商城”概述丰厨商城是益海嘉里集团旗下专门为餐饮用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的网络采购平台,以“服务广大餐厅,让餐厅进货更轻松”作为品牌发展和努力的方向,致力于整合餐饮行业资源,紧密结合用户采购需求,竭诚为餐饮用户提供定制化采购解决方案。
丰厨团队调查发现,餐饮行业存在两项显著的痛点。
一是食品安全体系不完善,食安标准化程度不足,导致食安问题频发。
而餐饮企业进货渠道冗杂,无法明确保证货源安全与品质,原材料采购存在食安风险。
二是采购缺乏集约化,成本高,利润薄。
餐饮企业采购来源分散,单渠道采购品类单一,受限于自身采购量和仓储条件,因此,餐饮企业较少采用产地直采供应模式,导致采购议价能力弱,采购成本也是高居不下。
针对餐饮企业痛点,丰厨商城打造一站式集中采购平台,创新集采、直采模式。
凭借品牌、物流、产品、食安管理能力等优势为餐饮企业进行品牌背书,为用户提供优质优价、安心放心的产品和服务。
二、品牌优势背靠益海嘉里集团,丰厨是一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丰富厨房资源的餐企一站式的采购及服务平台,益海嘉里集团在全国各地投资成立200多家企业,涉足油籽压榨、食用油精炼、专用油脂、油脂化工、玉米深加工、大豆精深加工、水稻循环经济、小麦深加工、食品饮料、粮油科技研发等一系列产业,不仅是全球同行业领域的旗舰企业,更在国内成功塑造了“金龙鱼”、“胡姬花”、“口福”、“香满园”等国内著名品牌,并多次荣获“中国500强企业”、“外资企业杰出贡献奖”、“中国制造食品企业杰出贡献奖”、“中华慈善奖”、“希望工程20年特殊贡献奖”等奖项或称号。
2005年金龙鱼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6年金龙鱼成为中国女排主赞助商,2008年金龙鱼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食用油独家供应商,2010年金龙鱼大米产业链荣获了“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1年益海嘉里成为深圳201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粮油食品独家供应商。
解析经销商盈利的六大模式
解析经销商盈利的六大模式经销商是厂家与消费者中间的联络纽带,分布于全国各地,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是市场流通的主导力量,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经销商大致经历了坐商、行商、市场化经营、公司化运作及寻求创新等五个阶段。
20年前,经销商从上家购进商品,加价后卖给下家,赚取销售差价,这就是中国经销商传统的盈利手段。
另外,早期的经销商抓住“改革开放”这一契机,并凭借着自身对当地市场高度熟悉的优势,从而获得了生存空间和盈利。
然而,随着市场格局的日趋完善,随着整个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加上零售业态的日益强大,厂家销售区域的细化,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因而市场运营的整体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生意越来越难做,盈利越来越困难”,这是目前经济市场的真实写照。
面对这一严峻现实,不同行业的经销商都想进行盈利模式的转变,但究竟采取何种模式,又如何在转变的同时,和厂家及下游客户“达成协议”打成一片,保证三方同时都能达到共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经销商市场运作实际情况,来对经销商六大盈利模式做一一解析。
模式一:产品整合盈利俗话说:百货揽百客。
产品整合盈利,就是经销商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相关产品的组合,从而提高自己的成套配送能力,使下游客户得到“一站式服务”,就如日常人人去沃尔玛、麦德龙超市购买生活用品一样,你想要的这里都能买得到,无需再到另一超市购买,消费者在这里买到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而经销商经过物品的进销差价又能多赚点利润,经销商与消费者皆大欢喜。
经销商的产品在渠道上进行了“互补”,这种模式由于大批量的采购,不仅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不说,还给下游商家提供了较齐全的货源,使下游经销商不再为在“上家”拿不到所需产品而发愁,同时下游经销商也节省了物流成本,降低了进货费用,即满足了下游商家多方面需求,又能让下游经销商也有小小毛利可赚,真是你赚,我也赚,大家赚!皆大欢喜。
另外,从公司整体营销资源考虑,在注重公司的产品组合基础上,也能使产品资源得到整合和共享。
销售渠道整合的三大关键策略有哪些
销售渠道整合的三大关键策略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销售渠道的整合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有效的销售渠道整合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销售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销售目标和利润增长。
那么,销售渠道整合的三大关键策略到底有哪些呢?策略一:渠道评估与选择在进行销售渠道整合之前,首先需要对现有的销售渠道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对各个渠道的销售业绩、成本效益、市场覆盖范围、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评估,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渠道的优势和劣势,为后续的整合决策提供依据。
在评估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目标市场和战略规划,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
例如,如果企业的产品定位高端,目标客户群体较为狭窄,那么可能更适合选择专业的经销商或直营店渠道;如果产品面向大众市场,追求广泛的市场覆盖,那么电商平台、超市等渠道可能更为合适。
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渠道的互补性。
不同的销售渠道可能在不同的方面具有优势,通过选择互补的渠道,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销售效果。
例如,线上渠道可以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和广泛的产品展示,而线下渠道则可以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和产品体验。
此外,企业在选择销售渠道时,还需要考虑渠道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可控性强的渠道能够更好地贯彻企业的营销策略和品牌形象,而稳定的渠道则能够为企业提供持续的销售支持。
策略二:渠道协调与合作一旦确定了要整合的销售渠道,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实现渠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这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确保各个渠道之间能够顺畅地交流和协作。
在沟通方面,企业需要定期组织渠道会议,分享市场信息、销售数据和营销策略,让各个渠道了解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以及其他渠道的工作进展和需求。
同时,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沟通平台,如微信群、电子邮件群组等,方便渠道之间随时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协调方面,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渠道分工和合作规则,避免渠道之间的冲突和竞争。
例如,对于同一地区的销售业务,可以明确划分不同渠道的负责范围;对于交叉客户,可以制定统一的客户服务标准和销售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利不起早!对于经销商们而言,你说了这么久的经销商整合,那好处是什么呢?
先不说好处,先说经销商们遇到的发展问题:
下面就是不少经销商的苦恼与困惑:
大品牌不好谈,陪尽笑脸都不一定搞到代理权;
大品牌不好做,赚到的钱只够养活“搬运工”;
小品牌不好接,骗子多人情多,弄不好血本无归;
找新产品太累,糖酒会去了不知多少次,也没看到几个中意的;
每到旺季,资金总觉得“差口气”;
下面业务员,能干的不肯干,肯干的不会干;
什么时候才能省心,什么时候才能退休;
……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就是目前中国大部分经销商每天都在遭遇的苦恼与困惑。
面对这些问题,通常的解决办法又有哪些呢:
1. 四处找关系,“打入”敌人内部才能拿到好产品;
2. 做强自己,让企业自己找上门;
3. 关心行情,多跑市场,从中找商机;
4. 找个大公司的资深经理人,以规范公司业务流程;
5. 有钱就买几套房子,用房子租金解决“退休金”问题,用房产抵押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
似乎这些方法都对!
可惜这些办法绝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小老板”思路。
如果想在这样的思路基础上,经销商想赚大钱,难!
这个时代的发展,不是以你我自己的想法做法为转移的,一方面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品牌在集中,产业在整合。
这就是趋势!
在这样的趋势背景下,如果没有能力在竞争中迅速成长,淘汰、消亡又或是转行,也是迟早的事。
如果讲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讲如何才能让经销商快速发展,就笔者看来,经销商整合就是最佳的出路。
因为经销商整合与经销商传统发展思路相比,具有明显的三大优势:
第一大优势:资金聚合优势
对于很多经销商而言,资金能力短缺是一个普遍问题。
而许多经销商又不具备融资资格与能力,但靠自由资金滚动发展很难再抓到大的商业机会。
从我们接触到不少经销商朋友的现状看,公司注册资本达到50万元已算不少。
如果经销商是专做批发流通的,营业额可能很高,但是经营的纯利基本上就是1点左右。
但面对日益扩大的各种销售费用,成熟厂家给经销商的政策则算不错的也只有7个点、8个点政策,所以最终实际落在流通商手中的也就那么一点毛毛雨。
如果经销商是专做自营大型或连锁终端的,还要进场费、帐期以及各种不定期费用,有点钱就被抽空了,流动资金肯定很少。
于是不少经销商一年到头下来留在手里的盈利是应收帐款、存货和库存资金两大部分,而这些也基本上构成了经销商的自有资金,往往结算回来的钱过一下手,就又投进去了。
在宏观经济调控一步紧似一步的时候,经销商的融资能力又不是很高。
因为银行需要质押有价值可衡量的资产,而恰恰最有价值的网络无法评估资产价值,营业额本身只是作为融资考量的一个方面,这个指标仅仅构成银行放贷的旁证,经销商最难受的还是其经营性资产多是“软资产”。
在东部发达地区,经销商的经营模式已经处于转型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每当在旺季打款或者看上好的终端的时候,货款和买店费就成了悬在经销商头上的紧箍咒,所以经销商在一年到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生意是不温不火的。
一年心跳一次的时候就是进入旺季的时候穷家举债,这个时候无论地狱还是天堂,对于经销商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必须下注。
跟赌博一样,赢了就赢了,输了一年下来就算做了义务搬运工了。
因此,在企业界普遍有“抢钱压库”一说,相当多的企业把经销商的钱变成了自己生产经
营的活水,所以,资产能力和周转效率成为主要的实力衡量指标。
企业说:我不要大经销商,只要有共同合作意识的经销商一起发展。
这是唱戏,“没有钱还谈什么恋爱?”
赌博式的经营正如经常在河边走的人,难免有一天掉进河里,湿了鞋子。
而聚合了地区内某领域经销商的联合体,能带给经销商在资金上的好处,正是从根上形成“内部银行”的短期融资功能,从而帮助经销商降低资金短缺的“痛苦”。
第二大优势是:谈判博弈优势
经销商面对厂家或终端时,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原因是多方面的,“智力”、“知识”和“地位”是影响最终谈判结果的最重要的原因。
从“智力”上讲,虽然很多经销商不承认,经销商与企业和大型终端或连锁终端是有差距的。
原因也很简单,经销商是凭经验的,而企业或整合化的终端是凭模式的。
一个靠得是一来二去赚差价、返利等容易看得明白的东西赚钱,而另一方靠的是品牌、消费者认知、实际销售数据等更复杂的东西赚钱。
内容上的不同,决定了谈判筹码的不同。
一个看得懂,一个看不懂,哪个更有优势?
从“知识”上讲,经销商与企业或整合化终端的差距在于人的素质、接受信息的能力、更新信息的能力、模式化专业化的能力。
于是经销商与对手们的差距就很快显示出来:一个懂得少,一个懂得多,哪个优势?
从“地位”上讲,经销商与企业或整合化终端的差距在于实力,其中包括资金的实力、品牌的实力等等。
在实力面前,一切“智慧”都是苍白无力的。
你的业务占我经营业务的1%,我的业务在你的经营业务的比重高达30%,谁对谁更重要?
所以我们看到:经销商无论是上对厂家还是下对终端,面对通过整合日益强大起来的博弈对手,个体经销商都很难应对,尤其在信息、模式、素质、谈判能力等方面。
结果是绝大多数经销商的经营现状是,应对上游的厂家只能是承诺按照规矩办事:早打款、多进货、好好的填表;对下游就是在相互竞价中吃下终端各种额外费用的“苦果”。
扭转这种局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但整合可以改善这种结果:因为整合在一起的经销商们,有的擅长与企业打交道,有的在企业的人脉很广,有的擅于挖掘新产品等等。
把这些潜在资源整合在一起,经销商在面对企业或整合化终端时,除了在资金方面增加了自己的底气外,更在各种能力上有了更专业的分工,从而能在谈判博弈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第三大优势是:主动性优势
对于绝大部分经销商来说,网络是最重要的资源。
但很多经销商的网络资源并不怎样!
因为各个都像“小老鼠”。
网络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对于绝大部分经销商来说,是不太可能的。
我们看到中国每个城市的终端业态都是按照终端的特征分类的,所以每种业态都有其独特的规律。
而目前经销商多数凭借经验和私下交易做事,生意流程非常直接而简单。
但能够在某一类终端面前达到网络覆盖的垄断,从目前来看,传统经销商是很难实现的。
因为对于大部分经销商的业务模式来说,满足客户需要导致“大而全”;不见兔子不撒鹰的“逐利”性格,导致经销商很少会在区域内做有计划地“排除异己”。
这导致目前中国渠道的小而散,缺少规模的“小老鼠”特征。
经销商的弱势,从很大程度看,也是自己造成的。
整合的作用,从网络资源的价值提升角度看,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此:用整合“做强”,形成局部区域、局部终端的垄断,从而从谈判筹码上到达打破品牌封锁的目的,更能籍此改变“主动被动”的关系。
最近我们在上海做得“经销商整合”实践中,我们就发现这个主动优势对于经销商掌握市场动向和占据谈判有利位置,具有明显的好处。
因为我们在整合中,稍微透了点风,国内数个行业的排名靠前的制造商们就有四五家找上门来。
没有整合,这可能吗?
整合赢得的不仅是渠道效率和渠道规模,而且赢得了渠道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诚度。
经销商整合的三大优势,只是开了个头,只是整合利益中最直接的利益,而后远期利益、潜在利益还在不断向你招手。
经销商整合是“阳谋”,更是经销商发展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