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糖原分解合成代谢共88页
合集下载
糖代谢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1)合成以酯键相连的寡糖前体
(2)将前体转移到正在增长着的肽链上
(3)除去前体的某些糖单位
(4)在剩余的寡糖核心上再加入另外的糖分子
2 O-连寡糖的生物合成
先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然后合成寡糖链,即翻译后
加工形成。
O-连寡糖部分在高尔基体合成,在相应肽链的Ser或
Thr残基上依次加入所需的单糖单位; Ser/Thr在肽链
DPP-Man, DPP-GlcNAc ◆ 肽链上(第一个)糖基接受位点:特定的氨基酸
如:Asn, Ser, Thr, Hyl, Hyp, Tyr
(二)糖蛋白寡糖链生物合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N-连寡糖的生物合成
自学
开始合成是在内质网进行,随后又在高尔基体内加工
大约分4步合成:
6-7个Glc residues
非还原性末端
糖原核心 糖原核心
糖原分支酶
-1,6 糖苷键
≥ 4个Glc residues
糖原核心
糖原核心 -1,4 糖苷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UTP PPi
引物
G-1-P
UDPG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六节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学习目标
◆ 掌握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 ◆ 掌握糖原代谢的调控因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六节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主要内容
一 糖原的生物学意义 二 糖原的分解(glycogen breakdown) 三 糖原的生物合成(glycogen synthesis) 四 糖原代谢的调控
《糖类分解代谢》课件

双糖的种类和来源
总结词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的糖类,常见的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详细描述
蔗糖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尤其是甘蔗和甜菜中,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物中,乳糖主要存在于动物乳汁中。
多糖的种类和来源
总结词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的糖类 ,常见的多糖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 。
VS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磷酸戊糖途径是动物体内维生素C合成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物质合成 提供原料。
05 糖类分解代谢的调节
激素对糖类分解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
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抑制 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降低血 糖水平。
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升 高血糖水平。
肾上腺素
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升 高血糖水平;同时抑制胰岛 素分泌,进一步升高血糖。
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
消化系统的功能
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单糖 和脂肪酸,以便身体吸收和利用。
消化酶的作用
消化酶是由消化腺和消化管分泌的酶类物质 ,能够催化食物分解反应。
糖类的消化过程 糖类的消化方式:通过唾液、胃酸和胰液中的酶 类物质进行分解。
详细描述
淀粉是植物体内储存能量的形式,主要存 在于谷物、薯类和豆类等植物性食物中; 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形式,主要存 在于肝脏和肌肉中;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 的主要成分,是维持人体正常消化功能的 重要营养素之一,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 和全谷类食物中。
03 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的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
03 糖类的消化产物: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半乳 糖。
糖类的吸收过程
吸收部位:小肠。
糖原的分解和合成

节酶:即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合酶的活性的改
变来完成的。 两种酶的活性是受磷酸化或脱磷酸化的共价修 饰调节及别构效应的调节。 二种酶磷酸化及脱磷酸化的方式相似,但有相
反的生物功能。
这种精细的调控可避免由于分解、合成两个途 径同时有活性而造成ATP的浪费。
第24页
糖原合成酶与糖原磷酸化酶的协调 控制
第25页
第34页
5.糖代谢紊乱
(Metabolic Block)
两个主要原因可导致糖代谢的紊乱:
代谢酶的先天性缺陷; 调节作用的失调;
第35页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患者先天缺乏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 移酶 ,不能把 Gal-1-P 转化为 UDPGal , Gal不能进入EMP,血中Gal增多,引起半 乳糖血,严重时导致半乳糖尿,患儿生 长迟缓、喝奶后呕吐、腹泻、肝肿大、 黄疸、智力迟钝,继续摄入Gal会中毒死 亡。
第 5页
糖 6 原分 降枝 解附 近 的
第 6页
-
1
,
糖原降解示意图
第 7页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经磷酸解产生的葡萄糖-1-磷酸,在磷酸
葡萄糖变位酶的催化下,经过1,6-二磷 酸中间产物生成G-6-P,可进入酵解。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葡萄糖-1-磷酸 磷酸 葡萄糖-6-
第 8页
葡萄糖-6-磷酸酶的存在及作用
糖原合酶活性的调节
PP1
PKA
合成酶-磷 酸化酶激 酶 与激素有关
与激素无关
第22页
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 腺苷酸环化酶
蛋白激酶A
PP1: 磷酸蛋 白磷酸酶
合成酶-磷酸 化酶激酶
糖 原 合 成 级 联 调 节
糖原 1-磷酸葡萄糖 第23页
生物化学-糖类及其分解代谢(共58张PPT)

α-1,6糖苷键
淀粉的磷酸解
淀粉磷酸化酶 糖原磷酸化酶
细胞壁多糖的酶促降解
纤维素降解
果胶物质降解:原果胶,果胶,果胶酸
三、糖酵解
1.糖酵解途径(glycolysis) (Embden-Meyerhof-Parnas,EMP)
(1) EMP途径的生化历程
糖酵解过程
糖 原 a
b
1 -磷 酸 葡 萄 糖 1
二、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重要中间代谢产物: 5-磷酸核糖和NADPH
生成乙酰辅酶A。 β-半乳糖苷酶
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产生ATP的途径,它产生的中间产物也是生物合成的前体。 整个代谢途径在胞液进行。 循环中底物上有4对氢原子通过4步氧化反应脱下,其中3对是在异柠檬酸、酮戊二酸及苹果酸氧化时用以还原NAD+,1对是琥珀酸氧化时用以 还原FAD 焦磷酸硫胺素(TPP)、硫辛酸、 可衍生许多其他物质
按照一个NADH能够产生3个ATP,1个FADH2能够产生 2个ATP计算,1分子葡萄糖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共产生38
个ATP:
4 ATP +(10 3)ATP + (2 2)ATP = 38 ATP
3. 丙酮酸羧化支路(回补途径)
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产生ATP的途径,它产生 的中间产物也是生物合成的前体。例如卟 啉的主要碳原子来自琥珀酰CoA,谷氨酸、 天冬氨酸是从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衍生 而成。一旦草酰乙酸浓度下降,势必影响 三羧酸循环的进行。
个糖单位切下来,故水解直链淀粉产物为麦芽糖,水 解支链淀粉为麦芽糖和极限糊精。 麦芽糖酶专一水解麦芽糖为两分子葡萄糖;
水解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的酶是脱支酶(α-1,
6糖苷键酶)
前四步反应为三羧酸反应,后五步为二羧酸反应。 (1) EMP途径的生化历程 丙酮酸羧化支路(回补途径) 由琥珀酰CoA形成琥珀酸时偶联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动物 大多数糖类化合物可用通式Cn(H2O)m表示,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4 ATP +(10 3)ATP + (2 2)ATP = 38 ATP β-淀粉酶:外切酶,只能从非还原端开始水解,以两个糖单位切下来,故水解直链淀粉产物为麦芽糖,水解支链淀粉为麦芽糖和极限糊精。 (1) 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lactic fermation EMP pyr TCA
淀粉的磷酸解
淀粉磷酸化酶 糖原磷酸化酶
细胞壁多糖的酶促降解
纤维素降解
果胶物质降解:原果胶,果胶,果胶酸
三、糖酵解
1.糖酵解途径(glycolysis) (Embden-Meyerhof-Parnas,EMP)
(1) EMP途径的生化历程
糖酵解过程
糖 原 a
b
1 -磷 酸 葡 萄 糖 1
二、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重要中间代谢产物: 5-磷酸核糖和NADPH
生成乙酰辅酶A。 β-半乳糖苷酶
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产生ATP的途径,它产生的中间产物也是生物合成的前体。 整个代谢途径在胞液进行。 循环中底物上有4对氢原子通过4步氧化反应脱下,其中3对是在异柠檬酸、酮戊二酸及苹果酸氧化时用以还原NAD+,1对是琥珀酸氧化时用以 还原FAD 焦磷酸硫胺素(TPP)、硫辛酸、 可衍生许多其他物质
按照一个NADH能够产生3个ATP,1个FADH2能够产生 2个ATP计算,1分子葡萄糖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共产生38
个ATP:
4 ATP +(10 3)ATP + (2 2)ATP = 38 ATP
3. 丙酮酸羧化支路(回补途径)
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产生ATP的途径,它产生 的中间产物也是生物合成的前体。例如卟 啉的主要碳原子来自琥珀酰CoA,谷氨酸、 天冬氨酸是从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衍生 而成。一旦草酰乙酸浓度下降,势必影响 三羧酸循环的进行。
个糖单位切下来,故水解直链淀粉产物为麦芽糖,水 解支链淀粉为麦芽糖和极限糊精。 麦芽糖酶专一水解麦芽糖为两分子葡萄糖;
水解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的酶是脱支酶(α-1,
6糖苷键酶)
前四步反应为三羧酸反应,后五步为二羧酸反应。 (1) EMP途径的生化历程 丙酮酸羧化支路(回补途径) 由琥珀酰CoA形成琥珀酸时偶联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动物 大多数糖类化合物可用通式Cn(H2O)m表示,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4 ATP +(10 3)ATP + (2 2)ATP = 38 ATP β-淀粉酶:外切酶,只能从非还原端开始水解,以两个糖单位切下来,故水解直链淀粉产物为麦芽糖,水解支链淀粉为麦芽糖和极限糊精。 (1) 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lactic fermation EMP pyr TCA
糖原的分解合成代谢 ppt课件

糖原的分解合成代谢
2.脱枝酶的作用 ①转移葡萄糖残基 ②水解-1,6-糖苷键
磷酸化酶
脱枝酶 (debranching enzyme)
转移酶活性
α-1,6糖 苷酶活性
在几个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产物中约85% 为1-磷酸葡萄糖,15糖%原的为分解游合成离代谢葡萄糖。
3.葡萄糖-1-磷酸转变成葡萄糖-6-磷酸
α-1,6-糖苷键
糖原的分解合成代谢
糖原合成过程中作为引物的第一个糖原分子 从何而来?
近来人们在糖原分子的核心发现了一种名为 glycogenin的蛋白质。Glycogenin可对其自身进行 共价修饰,将UDP-葡萄糖分子的C1结合到其酶分 子的酪氨酸残基上,从而使它糖基化。这个结合 上去的葡萄糖分子即成为糖原合成时的引物。
磷酸化酶b激酶- P
磷酸化酶b (活性低)
磷酸化酶a-P (活性高)
糖原的分解合成代谢
(二)糖原合酶是糖原合成的关键酶
糖原合酶的共价修饰调节
糖原合酶
糖原合酶-P
糖原的分解合成代谢
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 受体
腺苷环化酶
腺苷环化酶(有活性)
(无活性) ATP
cAMP
PKA
(无活性)
PKA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 UDPG)
UDPG可看作“活性葡萄糖”,在体内充 作葡萄糖供体。 糖原的分解合成代谢
4.α-1,4-糖苷键式结合
糖原合酶
(glycogen synthase)
糖原n + UDPG
糖原n+1 + UDP
UDP
UTP
核苷二磷酸激酶
ATP
糖类分解代谢ppt课件

有构成组织间质,润滑剂、防护剂等多方面作用。
多糖研究近20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已成 为近代生物化学中一个新兴的活跃领域。
2019/12/28
2019/12/28
2019/12/28
5.3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5.3.1 蔗糖、麦芽糖、乳糖的酶促降解 5.3.1.1 蔗糖的水解
蔗糖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运输形式。
在溶液中,六元环结构己糖常与极少量1: 4氧桥五元环 结构(呋喃型)糖成平衡状态。戊糖以呋喃型结构存在。
在环状结构中戊糖、己糖分别含有四个、五个不对称 碳原子,它们分别有24,25种同分异构体。
每种糖依据第一碳原子上羟基和氢的相对空间位置分为 和型两类,它们互为异头物。
2019/12/28
2019/12/28
5.1.2.2 抗代谢物、酶抑制剂的应用
在离体条件下,使用抗代谢物和酶抑制剂阻抑、改变 反应, 2019/12/28 观察被抑制或改变后的结果, 推测中间代谢。
5.1.2.3 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①体内研究(in vivo) 以生物整体进行中间代谢研究称为体内研究,包括用
整体器官或微生物细胞群进行的研究。 Knoop以犬为研究对象,饲喂苯环标记的脂肪酸,
OH H 果糖
第二阶段:1, 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
H2O3PO CH2 O CH2OPO3H2
OH
醛缩酶
H
OH
OH H
1,6-二磷酸果糖
2019/12/28
CH2OPO3H2
CO
96%
CH2OH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丙糖异构酶
CHO
CHOH
4%
CH2OPO3H2 3-磷酸甘油醛
第三阶段:3-磷酸甘油醛 丙酮酸
多糖研究近20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已成 为近代生物化学中一个新兴的活跃领域。
2019/12/28
2019/12/28
2019/12/28
5.3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5.3.1 蔗糖、麦芽糖、乳糖的酶促降解 5.3.1.1 蔗糖的水解
蔗糖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运输形式。
在溶液中,六元环结构己糖常与极少量1: 4氧桥五元环 结构(呋喃型)糖成平衡状态。戊糖以呋喃型结构存在。
在环状结构中戊糖、己糖分别含有四个、五个不对称 碳原子,它们分别有24,25种同分异构体。
每种糖依据第一碳原子上羟基和氢的相对空间位置分为 和型两类,它们互为异头物。
2019/12/28
2019/12/28
5.1.2.2 抗代谢物、酶抑制剂的应用
在离体条件下,使用抗代谢物和酶抑制剂阻抑、改变 反应, 2019/12/28 观察被抑制或改变后的结果, 推测中间代谢。
5.1.2.3 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①体内研究(in vivo) 以生物整体进行中间代谢研究称为体内研究,包括用
整体器官或微生物细胞群进行的研究。 Knoop以犬为研究对象,饲喂苯环标记的脂肪酸,
OH H 果糖
第二阶段:1, 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
H2O3PO CH2 O CH2OPO3H2
OH
醛缩酶
H
OH
OH H
1,6-二磷酸果糖
2019/12/28
CH2OPO3H2
CO
96%
CH2OH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丙糖异构酶
CHO
CHOH
4%
CH2OPO3H2 3-磷酸甘油醛
第三阶段:3-磷酸甘油醛 丙酮酸
第3章第四节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总

(3C) 3-磷酸甘油醛
4-磷酸赤藓糖 (4C)
F-6-P(6C)
5-磷酸木酮糖 (5C)
3-磷酸甘油醛 (3C)
F-6-P(6C)
基团 转移
乙醛酸循环 与 TCA 关系
① 异柠檬 酸裂合酶 ②苹果酸 合酶
1、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 )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6-磷酸果糖激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转氨酶
磷酸化酶b
活化的R态
2Pi 2H2O
2ATP 2ADP
P
P
磷酸化酶a 钝化的T态
P
磷酸化酶a 活化的R态
2. 共价修饰调节 c-AMP
c-AMP 依赖性蛋白激酶 c-AMP 依赖性蛋白激酶
活性
无活性
其他激酶
P
磷酸化酶激酶b 磷酸化酶激酶a
无活性
活性 Ca 2+
P
糖原磷酸化酶b 糖原磷酸化酶a
糖原合酶a 活性
分支
二、糖原的降解
? 糖原降解习惯上指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 糖。
? 降解是从非还原端按顺序一个个地移去 葡萄糖残基。
Pi Gn-1
Gn
G-1-P
磷酸化酶
H2O Pi
G-6-P
G
G-6-P酶
(一)糖原磷酸化酶
1. 催化特点: ? 催化糖原1→4糖苷键磷酸解 ? 催化糖原非还原性末端磷酸解
非还原性 末端
血糖水平异常 (一)高血糖及糖尿症 ? 空腹血糖水平高于7.22-7.78mmol/L 称为 高血糖。 ? 当血糖浓度高于 8.89-10.00 mmol/L 时, 可出现糖尿。此血糖值称为肾糖阈。 ? 高血糖见于:糖尿病、肾脏疾病、情绪激动 等。
高中生物竞赛糖原的分解与合成代谢课件

形成α-1,4-糖苷键: 该反应必须有 一个4个糖基以上的引物存在。循环进行
关键酶:糖原合酶
(五) 形成α-1,6-糖苷键 分支酶
(六) UDP的再生
(一)6-P-葡萄糖的生成:
ATP
ADP
葡萄糖
Mg2+
己糖激酶 葡糖激酶(肝)
葡萄糖-6-P
(二)1-P-葡萄糖的生成:
葡萄糖-6-P
磷酸葡糖变位酶
响糖原合成速度。
变位酶
激酶
三、糖原代谢的调控 (一) 糖原磷酸化酶的别构调节因素
血糖浓度下降 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
ATP G-6-P ADP Pi可解除抑制
c AMP
蛋白激酶A -
磷酸化酶b激酶
ATP
ADP
糖原合酶
糖原Gn
UDPG
磷酸化酶
Mg2+
磷酸化酶
2b
P
磷酸化酶a磷酸酶
Pi
1a
蛋白激酶A使磷酸化酶 磷酸化而激活, 糖原降解
尿糖
脂肪、核糖、 氨基酸等
二. 糖原的生物合成
• 糖原生成作用:体内由单糖(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等)合成糖元的过程。
糖原的合成:在细胞浆内进行。 体内由单糖合成糖元的过程。
反应: (一)G-6-P的生成(消耗1个ATP) (二)G-1-P的生成 (三)UDPG的生成(消耗1个UTP)
• (四)糖原的生成:
第24章 糖原的分解与合成代谢
一、糖原的分解代谢 降解方式 细胞外:水解 糖苷酶 细胞内:磷酸解 磷酸化酶
消化部位:口腔、小肠。
消化酶:
酶的名称 底物 作用方式 产物
存在
α-淀粉酶 淀粉
关键酶:糖原合酶
(五) 形成α-1,6-糖苷键 分支酶
(六) UDP的再生
(一)6-P-葡萄糖的生成:
ATP
ADP
葡萄糖
Mg2+
己糖激酶 葡糖激酶(肝)
葡萄糖-6-P
(二)1-P-葡萄糖的生成:
葡萄糖-6-P
磷酸葡糖变位酶
响糖原合成速度。
变位酶
激酶
三、糖原代谢的调控 (一) 糖原磷酸化酶的别构调节因素
血糖浓度下降 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
ATP G-6-P ADP Pi可解除抑制
c AMP
蛋白激酶A -
磷酸化酶b激酶
ATP
ADP
糖原合酶
糖原Gn
UDPG
磷酸化酶
Mg2+
磷酸化酶
2b
P
磷酸化酶a磷酸酶
Pi
1a
蛋白激酶A使磷酸化酶 磷酸化而激活, 糖原降解
尿糖
脂肪、核糖、 氨基酸等
二. 糖原的生物合成
• 糖原生成作用:体内由单糖(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等)合成糖元的过程。
糖原的合成:在细胞浆内进行。 体内由单糖合成糖元的过程。
反应: (一)G-6-P的生成(消耗1个ATP) (二)G-1-P的生成 (三)UDPG的生成(消耗1个UTP)
• (四)糖原的生成:
第24章 糖原的分解与合成代谢
一、糖原的分解代谢 降解方式 细胞外:水解 糖苷酶 细胞内:磷酸解 磷酸化酶
消化部位:口腔、小肠。
消化酶:
酶的名称 底物 作用方式 产物
存在
α-淀粉酶 淀粉
糖代谢糖原合成与分解PPT课件

单糖: 葡萄糖(主要)、果糖、半乳糖等
部位:
肝脏、肌肉组织等细胞的胞浆中
返回
第3页/共25页
(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 6-磷酸葡萄糖
CH2OH
H H
OH
OH H
HO
OH
H
OH
葡萄糖 (glucose)
ADP
CH2OPO3H2
ATP Mg2+
H H
OH
OH H
葡萄糖激酶 HO
OH
H
OH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
(uridine diposphate glucose)
UTP+1-磷酸葡萄糖
UDPG+ PPi
第6页/共25页
(4)UDPG中的葡萄糖连接到糖原引物上
CH2OH
CH2OH
CH2OH
H H
OH
HO
OH
H
H
P P 尿尿苷苷 HO
H OH
OH H
H
H
OH
O
O H
H OR
H
OH
12~18G
糖原合酶
分枝酶
糖原引物
糖原第8页合/共成25页的限速酶
糖原合成图:
葡萄糖
ATP ADP
1-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焦磷酸化酶
UTP
PPi
UDPG
糖原合酶
糖原引物
➢ 消耗能量
➢ 需要引物
UDP
➢ 非还原端
直链糖原(含α—1,4糖苷键)
➢糖基供体:
分支酶
糖原(含α—1,4和α—1,6糖苷键) 第9页/共25页
糖及糖分解代谢PPT资料41页

2. 淀粉的磷酸解
四、淀粉的降解
其中,淀粉磷酸化酶又叫P-酶。
其产物为: 若直链淀粉 → 葡萄糖 + 麦芽糖 + 麦芽三糖 + 低聚糖 若支链淀粉 → 葡萄糖 + 麦芽糖 + 麦芽三糖 + 极限糊精
1. 淀粉的水解
四、淀粉的降解
(1)淀粉酶: β-淀粉酶: 也水解a-1,4-糖苷键,但须从非还原末端开始 切,每次切下两个葡萄糖基。又称为外切淀粉酶。
其产物为: 若直链淀粉 → 麦芽糖 若支链淀粉 → 麦芽糖 + 极限糊精(P140)
第一节 重要糖类结构和双糖、多糖的降解
单糖(monosaccharide)是指最简单的糖 ,即在温和条件下不能再分解成更小的单体糖, 如葡萄糖、果糖等。按碳原子的数目单糖又可分 为三碳(丙)糖、四碳(丁)糖、五碳(戊)糖 、六碳(已)糖、七碳(庚)糖等。
一、 一些重要单糖的结构
甘油醛
Hale Waihona Puke 三 糖二羟丙酮淀粉
直链: a-1,4-糖苷键 分支点: a-1,6-糖苷键
三、 一些重要多糖的结构
淀粉
三、 一些重要多糖的结构
-1,4-糖苷键
纤维素
三、 一些重要多糖的结构
Chitin
四、淀粉的降解
淀粉分解有两条途径: 水解 → 产生葡萄糖
磷酸解 → 产生磷酸葡萄糖
1. 淀粉的水解
四、淀粉的降解
参与淀粉水解的酶主要有三种:淀粉酶、脱支酶、 麦芽糖酶
O H
O H
) HO OH H —O— H
OH CH2OH
果
H OH
糖
苷
OH H
蔗糖
二、 一些重要双糖结构
糖原的分解合成代谢学习教案

保证重要组织器官的能量(néngliàng)供应, 特别是某些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器官。
➢ 脑组织不能利用脂酸,正常情况(qíngkuàng) 下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
➢ 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酵解获能 ;
➢ 骨髓及神经组织代谢活跃,经常利用葡萄 糖供能。
第30页/共88页
第三十页,共88页。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qùlù)是相对平 衡的
肌肉
正常
Ⅵ 肝磷酸化酶缺陷
肝
正常
Ⅶ 肌肉和红细胞磷酸果糖 肌肉、红 正常
激酶缺陷
细胞
Ⅷ 肝脏磷酸化酶激酶第2缺7页陷/共88脑页 、肝
正常
第二十七页,共88页。
血糖(xuètáng)及其调节
The Definition, Level and Regulation of Blood Glucose
第28页/共88页
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
第33页/共88页
第三十三页,共88页。
(一)胰岛素是体内唯一(wéi yī)降低血糖的激素
➢ 胰岛素(Insulin)是体内唯一的降低(jiàngdī)血糖的激 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 激素。
➢ 胰岛素的分泌受血糖控制,血糖升高立即引起胰岛 素分泌;血糖降低(jiàngdī),分泌即减少。
腺苷环化酶(有活性)
(无活性) ATP
cAMP
PKA
(无 活性)
PKA
(有 活性)
磷酸化酶b激酶(jīméi)Pi
磷 蛋白磷酸酶-1
磷酸化酶b激酶-P
–
糖原(tánɡ yuán)合糖原酶(tánɡ yuán)合酶-P磷酸化酶b 磷酸化酶a-P
Pi
磷 蛋白磷酸酶-1
➢ 脑组织不能利用脂酸,正常情况(qíngkuàng) 下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
➢ 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酵解获能 ;
➢ 骨髓及神经组织代谢活跃,经常利用葡萄 糖供能。
第30页/共88页
第三十页,共88页。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qùlù)是相对平 衡的
肌肉
正常
Ⅵ 肝磷酸化酶缺陷
肝
正常
Ⅶ 肌肉和红细胞磷酸果糖 肌肉、红 正常
激酶缺陷
细胞
Ⅷ 肝脏磷酸化酶激酶第2缺7页陷/共88脑页 、肝
正常
第二十七页,共88页。
血糖(xuètáng)及其调节
The Definition, Level and Regulation of Blood Glucose
第28页/共88页
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
第33页/共88页
第三十三页,共88页。
(一)胰岛素是体内唯一(wéi yī)降低血糖的激素
➢ 胰岛素(Insulin)是体内唯一的降低(jiàngdī)血糖的激 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 激素。
➢ 胰岛素的分泌受血糖控制,血糖升高立即引起胰岛 素分泌;血糖降低(jiàngdī),分泌即减少。
腺苷环化酶(有活性)
(无活性) ATP
cAMP
PKA
(无 活性)
PKA
(有 活性)
磷酸化酶b激酶(jīméi)Pi
磷 蛋白磷酸酶-1
磷酸化酶b激酶-P
–
糖原(tánɡ yuán)合糖原酶(tánɡ yuán)合酶-P磷酸化酶b 磷酸化酶a-P
Pi
磷 蛋白磷酸酶-1